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工作的思路探新

2022-09-1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崛起, 高等教育已经逐步由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将使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使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 全国兴起了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 据统计, 至2 0 0 4年, 全国新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达117所, 占同期全国677所本科院校数量的25%, 江苏省该比例达到了3 0%;至2005年, 应用型本科院校占同期全国701所本科院校数量的30%[1]。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 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应用型本科教育专家常州工学院马树杉院长认为,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指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要求,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擅长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 直接从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2]

新形势下, 应用型本科教育新的办学理念也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者, 笔者将从这类学校的办学理念出发, 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由此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及特殊方法。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应用型本科教育特殊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马树杉院长认为,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 培养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 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并不是低层次的本科人才, 而是一种“复合型应用人才”, 既要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也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 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 擅长技术的应用, 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2]早在上个世纪9 0年代, 同济大学就推行了素质教育的K A P模式, 即大学教育应该塑造学生的知识 (Knowledge) 、能力 (Ability) 及人格 (Personality) 的统一。[3]这种模式同样也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下面我将从知识、能力、人格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1.1 知识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特殊要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须掌握适应实际工作的足够的专业知识;二是能够掌握更为广阔的科学和文化知识, 如经济的, 道德的, 文化艺术的, 社会传统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也是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三是掌握获取知识的知识, 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渠道和工具, 这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养成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所必备知识结构。

1.2 能力

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素, 必须经过创造性的转化, 才能由一种无形的资产转化为有形的生产方式, 在这一转化过程中, 必不可缺的是大量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精通产品生产、管理与推广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那么, 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在能力培养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呢?

我们认为,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首先具备满足产品生产、管理及推广应用等所要求的“核心能力”。辽东学院的蔡远满曾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核心能力做过这样的概括, “一个人在该专业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能力, 这种能力是他在执行岗位任务时所发挥出的别人无法模仿的具有持续优势和较强知识特征的能力。”[4]每个专业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是不一样的, 因此要求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应该科学合理地以一线岗位的需求为导向提炼各个专业“核心能力”。

其次, 应用型本科学生还应该具备一些基本能力, 包括终身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与社会交流融合的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等。

1.3 人格

著名科学家、哲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5]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 还需要健康向上的人格。健康向上的人格不仅能督促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 锻炼能力, 还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都是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的, 这样的人才培养就更需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

心理学上将人格定义为个体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事物适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倾向性, 包括动机、情绪、态度、气质、性格和价值观等等。那么,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人格塑造上有什么特殊要求呢?

第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树立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人生观和务实的价值观, 摒弃传统认为只有科学发明创造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错误观念;

第二, 身心健康:应用型本科人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接纳自我, 善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做到了解、接纳、协调发展;

第三, 人格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敢于并善于进行独创性的思维, 发现新问题, 研究新情况, 提出新观点, 不仅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能主动参与竞争, 在各个专业领域敢于挑战新的技术问题;

第四, 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要培养出在基层一线岗位上能够“下得去、用得上、吃得苦、留得住”应用型本科人才, 塑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着眼点

要办好应用型本科学校, 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要使我们的毕业生都能“下得去、用得上、吃得苦、留得住”, 具体到学生工作方面来说, 我认为应该抓好几个重要着眼点, 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 思想道德教育

不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是研究型院校,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都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都应该切实抓紧抓好, 常抓不懈。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树立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人生观和树立求真务实的价值观上。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价值观, 学生才能树立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的学习目标, 转变思想认识, 相伴而来的是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学生成绩的提高。

高等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关注社会发展, 注重社会效益, 而不能只顾经济效益, 或只顾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 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上后, 能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完美统一, 能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2 社会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最大差异在于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重视学生的课外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策划。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课外社会实践的组织与策划, 我们提出“实在专业特色, 践在能力提升”的指导思想, 即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实在专业特色;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并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更多、更深、更实用的专业技能, 真正提高自身的能力, 践在能力提升。另外, 要建立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管理体制, 真正使社会实践环节成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缓解经济压力、选择职业或创业的重要途径。

2.3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系统工程,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育人、导向功能。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建设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应该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能走上生产第一线, 能“下得去、用得上、吃得苦、留得住”人才的特殊要求出发,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确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内涵, 以人文氛围浓郁的校园物质环境为依托, 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 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素质。

2.4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校来说, 要塑造具有健康向上的人格的人才, 就更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应该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外, 应该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更广泛地培养大学生吃苦和抗挫的心理品质。

2.5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直接面向一线岗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工作应该以直接服务学生就业需要作为出发点, 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四年生活的始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结合专业、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制约因素来进行, 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 确定发展计划, 并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在校期间的行为方向和方案。

3 结语

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完善各方面的工作,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 培养模式和方法还有待我们探索和研究, 笔者仅从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希望能得到更多同仁的批评指正, 共同启迪思路, 开拓未来, 共同繁荣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事业。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新的办学理念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出发, 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由此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及特殊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康乃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 2006 (1) :10~13.

[2] 马树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及其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6 (2) :99~103.

[3] 吴启迪.创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 1999 (15/16) :29~31.

[4] 蔡远满.试论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技, 2006 (7) :210~211.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上一篇: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控下一篇:探讨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