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基建设情况汇报

2023-01-24

汇报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一项工作或者一个项目而言,汇报贯穿于任务的始终,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汇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你明晰不同的阶段应该如何更好的撰写汇报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三基建设情况汇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农村三基建设情况汇报

公安交警大队三基建设情况汇报(定稿)

文章标题:公安交警大队三基建设情况汇报

为了全面推进我局公安交警系统基层基础建设和正规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职能作用,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精神,全面推进我局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所队

正规化建设的意见》和公安部交管局《交警系统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方案》及垦区公安局《交警系统“三基”工作推进方案》的要求,根据我们制定的《三基方案》,结合我局实际。我们多措并举,经过多方努力和真抓实干,在人员、机构、警务保障等方面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基层基础建设开局良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参加组织学习.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交警队、车辆管理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为重点,以创建“平安畅通局场”为载体,组织全体交警认真参加公安局组织的“岗位大练兵”活动,按时参加公安局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学习,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结合本职工作,通过政治学习来充实自己的政治头脑,增强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实施的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上

1、改进办公区建设。现在分局已经给交警大队一个能够独立办公的场所,办公面积已经达到700平方米,现在房屋正在改建当中。九个中队中已有4个中队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其他5个中队虽然是同公安分局(派出所)在一个楼里办公,但都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大队办公场所设有办公大厅、交通事故处理室、交通违法处理室、值班室、会议室、档案室、打印室和停车场等必备办公地方。根据地区分布和工作量,每个中队都有1台电脑,使民警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根本保障。

2、合理配备了执勤执法装好范文 wenmi114.com备。按照公安部《基层公安交通警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要求配备装备。到现在各交警中队已基本配齐工作所急需的交通通讯工具、酒精检测仪、堪查箱、痕迹物证提取箱、照相机、录音笔和停车示意牌、反光锥筒、警戒带、便携式管制标志牌以及必要的警用器械、安全防护设施、民警的防护装备、痕迹物证保存专柜等设备。现在已经有2个中队配备了专用车辆,其余7个中队准备在2006年年底前,将车辆配备到位。

3、加强了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按照统筹兼顾、突出应用、面向基层、贴近实战的原则,各交警中队均已开通公安三级网,加强了交通管理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及应用,切实提高了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化水平。现在,各中队可以在家里就能调查到每台车辆、每个驾驶员的数据信息,并且在中队就可以进行违法处罚的录入工作,我们争取在2007年,完善事故、秩序、车驾管信息系统的应用,并实现资源共享。

(二)队伍建设上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我们始终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工作的第一要素来抓,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核心作用,提高领导班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强了领导班子自身素质建设。明确大、中队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个人负责的机制,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加强了对大、中队领导班子的考核和监督。加强了对大、中队领导平时的监督和指导,大队领导能够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带好队伍,抓好各项交通管理工作。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全体交警参加公安局组织的各种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执法为民思想教育以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民警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开始建立健全和落实队伍状况定期分析制度、民警谈话谈心制度和民警家访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对民警进行谈话谈心,定期对民警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了解民警在工作、生活、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根据交通管理业务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大、中队民警岗位分为路面执勤、交通事故处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交通安全法制宣传以及档案管理、财务后勤、科技等其它岗位,各中队也根据队伍正规化建设需要来不断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管理、服务水平。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兼职、兼管等办法,使以下工作落到实处。

(1)路面执勤岗位民警。按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公路巡逻民警中队警务规范》的要求,能够熟练掌握有关道路通行、治安管理、违法处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管理措施;通过多次的联合路检路查工作是广大民警在依法执行公务时,能够做到警容严整,态度和蔼,使用执勤执法规范用语,严格按照程

序执法;正确适用交通、治安执法程序,准确填写法律文书;熟练掌握路面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指挥疏导交通、先期处置交通事故现场、刑事、治安案件和其他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伤员现场救护和自身安全防护技能;正确执行现场警卫职责;熟练掌握自身安全防护常识和装备使用;熟练操作便携式电脑及测速仪、测酒仪等仪器。

(2)交

通事故处理岗位民警。能够做到接警及时、出警快速、处警有效;熟练准确勘查交通事故现场,拍摄现场照片和现场录像,绘制现场图,采集、提取痕迹、物证,制作现场勘查笔录;依据事实依法公正作出交通事故认定;公开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依法移送涉嫌交通肇事案件;正确填写使用法律文书;规范装订事故案卷。

(3)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岗位民警。能够严格执行《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规定》,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业务退办单制”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制度,对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当场答复解决,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及时转办,对手续不齐全的,出具退办凭证,给予详细的退办说明;能够熟练掌握机动车和驾驶证计算机登记系统操作,机动车类型分类及登记操作规范;机动车检验标准和方法;机动车和驾驶人档案管理;被盗抢机动车特征识别和发动机号、车架号的查验、比对;机动车和驾驶人档案资料凭证真伪识别等车驾管业务。

(4)财务后勤岗位民警。能够熟练掌握会计、审计、预算、政府采购等相关知识以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财经纪律以及上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严格票据的领用、发放和缴销手续,做到会计核算准确及时,记帐凭证规范有效,会计帐目清楚规范,会计报表真实有效。

4、人员配备已经达到标准。根据目标建设的要求,根据交警大队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大队的各岗位要求,为了使各业务岗位在业务办理上更加合理化、合法化。交警大队现有人员8人,其中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1人,驾管岗位民警1人;车管岗位民警1人;档案管理岗位1人;财务管理岗1人;事故处理岗位民警1人;秩序管理岗位民警1人。

(三)业务基础建设上

1、通过改进道路交通勤务模式,将警力调整到交通秩序乱点、堵点和事故多发点。依法履行对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摩托车以及机动车驾驶人的教育管理职责。加强勤务考核,落实奖惩制度,提高民警的上路率、管事率和执法的准确率,使勤务安排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2、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载体,以客运企业、中小学校、农村和社区为重点,推进基层交通安全宣传网络建设。事故处理、违法处理、车辆管理等窗口单位和路面执勤民警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把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与日常的执法管理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交警中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逐步由兼职向专业化和专人负责的方向迈进。各中队把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人性化的宣传教育。

(四)内务管理上

1、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牢固树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的管理理念,健全、完善、落实学习训练制度、请示报告制度、考勤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制度。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执勤制度,认真做好值班记录,重大事情及时请示报告,确保政令、警令畅通。建立并落实中队领导带班制度,带班领导每天对民警值班备勤、执勤执法、服务群众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项基础资料台帐建立齐全,并定期立卷归档。

2、规范办公设置。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有关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对办公、内务作出具体调整,基本上达到办公环境清洁优雅、宽敞明亮,办公设施整齐划一,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3、按要求统一制作、悬挂交警大队、车管分所及有独立办公场所的中队标牌标识。在大队及中队驻地附近醒目位置设置标志牌,标明来队路线,注明队名、方位及报警电话,大队门厅内摆放警容镜,设置举报箱(意见箱)和投诉电话(监督电话)。

4、警容风纪。严格按照《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的要求和“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标准,加强了对民警的警容风纪养成教育。民警上班时间着制式警服,保持警容严整;民警上路执勤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五)教育培训上

1、加强基本功训练。按照周永康部长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要求,深化大练兵,强化岗位能力培训,通过参加支队、总队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交通管理业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使全体民警都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从事本职工作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本领,做到“三懂五会”,即:懂交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懂交通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公安工作的基本业务;会疏导指挥交通,会查处违法行为,会快速处理事故,会使用执法装备,会开展群众工作。

2、建立健全民警日常学习训练制度。大队、中队制定“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练兵和训练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重点、方式和要求,结合我们大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我们的“大练兵”活动都是按照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来完成的,并有学习记录和考勤记录。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我局交警系统“三基”建设顺利进行,大队成立“全局交警系统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大队长刘方担任组长,副大队长李光明担任副组长,大队全体民警为成员。

2、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事关全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队伍建设大局,各交警中队的主要领导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创一流工作业绩的决心抓好这项工作。一方面要立足全局,深入基层,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把握基层基础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认真研究解决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领导不力、措施不硬、效果不好、达不到目标的中队,要追究领导责任。

3、量化标准,严格考核。各中队要结合实际,细化考核办法,量化绩效指标,建立激励机制,把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与中队领导的政绩考核挂钩,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考核评比,确保各项工作规划和长效措施的落实。

《公安交警大队三基建设情况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公安交警大队三基建设情况汇报。

第二篇:关于“三基”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三基”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2007-12-07 13:47:5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于“三基”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关于“三基”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2)陵县公安局

关于“三基”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 陵县公安局现有警力238人,目前基层一线警力已达到219人,占总警力的92,派出所警力115人,占总警力的,全县共13个乡镇区,设派出所14个,其中城区所1个,开发区所1个,建制镇派出所2个,建制乡派出所10个。辖56万人口。今年以来,我们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和要求,以有为争有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全面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各项措施,培植亮点,打造自己的品牌,将“三基”工

程建设不断推向新的层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打击犯罪上实现了“两个下降”: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7),刑事立案779起,同比下降27,其中,命案立案4起破4起,比去年同期9起下降56;两盗两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3),抢劫立案33起破获23起,比去年同期46起下降38;抢夺立案12起破9起,比去年同期24起下降50。实现了“两个零突破”:进京上访1-10月份为0起,汽车被盗案件为0起(去年为18起)。在队伍建设上:陵县公安局荣立省厅集体二等功、刑警大队刚刚通过验收,再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和一级刑警中队荣誉称号,治安大队荣获全省特级治安大队、巡警防爆大队荣获省一级大队和公安局档案管理工作通过验收获省特级称号等等。我局先后被省厅记二等功3次,市委、市府记二等功一次,市局记三等功8人次,先进集体和个人20余人次,县级三等功和先进个人共计70余人次,大大地提高了全局民警争先创优意识和干事创业的水平。

现将我局“三基”工程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正确分析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 “三基”工程建设开展以来,陵县公安局党委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上级公安机关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争取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县委、县政府把社会稳定工作放在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对公安机关开展的”三基”工程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专门听取公安局工作汇报,到县局和基层所队检查指导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划拨专门资金600万元用于当年的“三基”工程建设。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基层派出所的软硬件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公安局党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力争2006年,全县公安基层所队全部实现正规化;在硬件建设上,派出所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刑警中

队全部达到一级水平,看守所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巡警防暴大队在一级标准的基础上再提升,交警中队、车管所跨入一等行列;在软件建设上,实现“五个提高”即:基层警力配置、内务管理层次、基层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打击刑事犯罪能力、治安防控水平显著提高。

二、强力推动警力下沉,深化警务体制改革,推进“三基”工程建设。 强力推动警力下沉,充实基层所队。一是制定警力下沉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本着”做精中层,夯实基层”的原则,大刀阔斧,对局机关科室重新进行了调整组合,局机关84名工作人员先后被充实到基层一线所队,使城区派出所警力达到20人,建制镇派出所警力达到10以上,乡派出所警力达到5人以上,目前派出所警力达到全局总警力的,基层一线警力达到了总警力的92。二是积极落实从优待警措施。目前,我局党委主要领导同志有两名同志为副县级实职,7名同志为正科级实职,为76名同志解决

副科级侦察员,占全局总人数的36。为全县14个派出所所长解决了副科级待遇,其中有9个派出所长进入乡镇党委政府班子任副职。三是大力提高干警文化层次,优化队伍年龄结构。近年来,我局大力提高干警的文化层次,调整中层领导干部的年龄结构。目前,全局干警大学文化62人,占26,大专文化115人,占53。中层科所队室主要负责同志平均年龄降低了4岁,现平均年龄为35岁,使整个公安队伍日益充满朝气和活力。

推动警务前移,实施城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一是加强警务区建设。我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原有38个警务区的基础上,新增29个警务区,建成规范化警务室56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区31个,警务区民警人数达到了69人,占派出所民警总数的61。二是加强和完善内务管理,推进纪律作风建设。各派出所先后建立健全了内务管理六个方面的十五项制度,如例会制度、

考核考勤制度、枪支警械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做到了有章可循,促进了派出所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建立大练兵长效机制。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全局干警“三懂四会”进行了硬性要求。今年以来,已办各类培训班40余次,对全体民警进行了轮训,形成了“学中练、练中学、以学督练、以练促学”的大练兵长效机制,有效杜绝了干警执法不规范、不公正和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增强了全局干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改革勤务方式,适应基层需要。基层派出所根据农村工作的

关于“三基”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

第三篇:三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xx公司“三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一、三基工作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xx公司“三基”工作要求和xx《三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贯彻“三基”精神。

xx公司以全力保障原油生产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紧密围绕“建百万华庆”的中心任务,拓展思维、创新工作,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进运行模式,创新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三基工作的有效途径,在管理创新实践中找突破,在提高产品质量中保市场,规避市场风险带来的效益下滑,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

二、三基工作开展要求

根据xx公司和处部相关文件,结合现阶段三基工作内涵,三基工作开展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展开: 1.健全基层组织,凸显堡垒作用。 2.班子坚强有力,工作成效显著。 3.合理队伍结构,素质整体优良。

4.规范科学管理,生产安全环保。

5.思想教育到位,先进文化主导。 6.不断改善条件,环境和谐稳定。 7.突出工作业绩,经济效益良好。

三、三基工作开展措施

1.制定详细的工作开展轨迹。开展基础基本素质培训工作自2012年1月开始,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4月)。第二阶段:培训实施阶段(2012年5月—9月)。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0月—11月)

2.建设强力有效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xx公司三基工作的组织领导,审定三基工作实施方案和重要事项;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下设基础工作监督指导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基础工作的日常管理;起草公司基础工作有关文件、材料;基础资料的整理归类;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基础工作内部工作机制;对基础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负责与上级基础工作主管部门的情况沟通。

基础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3.深入推进监督检查措施。制定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规范、服务操作规程,健全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制度,悬挂岗位职责、办事程序、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岗位工作责任追究制,增强管理权威。 4.制定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工作到位。根据三基工作的开展要求,制定和完善了三基工作运行大表。根据公司活动方案和部门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环节、具体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人员。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加以推进。

四、三基工作开展轨迹

新时期、新阶段“三基”工作的基本内涵是: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素质。结合xx公司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系统思考,不断强化党建和队伍建设。基层建设是以党建、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xx公司党支部按照“着力围绕全局抓党建、着力思想作风抓党建、着力创先争优抓党建、着力提升素质抓党建”的要求,坚持以班子带基层,以领导带党员,全面落实“建区创岗”活动,在干部中广泛开展“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专题教育,全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深化服务xx争先创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高举旗帜、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服务大局、推进科学发展的表率,做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群众的表率,做改革创新、保持本色的表率。

2.xx公司党支部按照“严格、正常、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组织目标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党员培训制度和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制度等,并在活动内容上着眼于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在活动方式上把党内活动与公司管理生产工作融合起来,在时间上妥善处理好与各项管理工作的关系。

3.xx公司党支部通过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引导和动员广大党员立足岗位,自觉奉献,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畅通广大党员向党组织寻求帮助、反映意见渠道。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创新思维,深化推进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基础工作是以质量、计量、标准、制度、流程、信息、安全环保、班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着力点。

1.抓好对基层安全生产、质量监管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全面性,抓好对行业和基层管理部门的监管,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水平;突出重点性,抓好对重点监管对象的监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出规范性,继续完善制度、预案,提高制度、预案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突出程序性,抓好法制教育,提高管理能力。

2.严达标,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推进清洁生产。认真实施清洁生产方案,预防危险品、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和随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大力开展创建“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厂、队活动,有效治理脏、乱、差现场,努力实现清洁生产。

3.完善隐患整改机制。按照安全环保工作要求,落实公司《事故隐患管理办法》逐级建立隐患排查、立项、整改、监控、后评估和销项管理制度;加强隐患台帐管理,完善隐患备案和整改后评估、审计管理办法;将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备案,列入专项应急预案。 4.持续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将标准化从开发建设阶段过渡到公司及基层管理阶段,从管理层面延伸到操作层面;通过联动,月度规范指导,季度检查督促,逐步将管理标准作为基础工作大检查以及月度抽查的标准,建立量化模式,重点事项上由结果检查向过程监管转变,实现管理融合。

(三)机制拉动,全力提高全员业务技能。基本素质是以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员工素质与能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1.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持续推进以考促学活动,健全“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体系,严格培训考核。丰富培训内容和手段,加大培训投入,因岗而异,灵活多样,创新方法,以岗位练兵室、培训站、公司实训基地为阵地,发挥其培养实用人才的强大功能,由采油业务向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延伸。

2.xx公司通过完善学习培训与个人才能发挥紧密联系的载体,激发岗位成才内动力,坚持以现场岗位培训为主、送外培训为辅;坚持一体考核督导(季度考核),重奖重罚的正负激励;做到岗位和集中培训相结合、长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由井站分散培训转变为更高层级的集中式提高培训的转变。

3.坚持以人为本,创建良好的体育组织保障。公司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坚持把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列入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把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员工体质作为重点工作。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员工参与积极性,做到员工体育活动资金、组织、人员“三到位”。由工会专门负责组织落实好各项活动,对公司全年文体工作进行安排,保证员工文体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

五、三基工作取得成效

1、实现了三个提高。提高了全员质量意识和对标生产的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标准、设备、仪器检测质量的技能。

2、形成了全员严把质量关口的责任意识。把好产品原材料采购关,选择了信誉好、质量好、供货周期短的三信厂家;严把了工程、产品工序及出厂关,突出三检,用层层责任体系使过程管理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出厂合格率达100%。

3、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优化改进。通过质量责任目标管理,切实提高了全员质量标准的执行力,有效控制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4、有效促进了基础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全员业务技能,政治素养的提高,强化市场风险意识,助推三基建设向深层次迈进。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努力推动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将我委所做的有关工作及一些看法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我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方针政策的有关情况

(一)初步形成了我委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2006年年初,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围绕我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制定了“十一五”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即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规划设想。同时,配套完成了《河南省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十一五”规划》、《河南省农村经济示范镇建设规划》、《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结合《河南省2006-2010年农村沼气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农村安全饮水规划》、《河南省“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等规划,初步形成我委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以及我委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为我委参与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方向。

(二)办好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实事。一是着力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2006年我委一方面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强工程建设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发挥效益,全省解决了重污染及高氟高盐等地区154.7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年总任务150万人的103%。2007年计划解决不少于20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104.12万人,预计全年将突破300万人。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截止2006年底,全省农村户用沼气累计突破180万户,比2005年新发展53万户,年促进农民增收节支达18亿多元。2007年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省新增农村户用沼气34.3万户,完成全年50万计划任务的68.6%。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发展已达217万户。三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通过我委与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2006年全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万公里,其中以工代赈公路1303公里。2007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7万公里。四是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06年底农网改造三期工程全部完成,使无电地区的5.1万户居民用上了电。2007年上半年又新增农村通电户9.9万户。

(三)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一是搞好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开工新建了商丘市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了在建的安阳、驻马店和周口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建设。二是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机遇,努力争取国家支持。2006年争取了国债资金15585万元,用于良种繁育基地、粮食病虫害防控、标准粮田和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的建设。2007年争取国债资金预计仍将超过1亿元,有力的推动了我省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在建水利重点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安阳段已全面开工,新乡试验段也已顺利开工。燕山水库提前一年顺利实现截流,为2007年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沙颖河、涡河、小洪河近期治理等治淮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洪汝河近期治理工程,盘石头水库主体工程建设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新安排了25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28个大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和5个节水增效项目。积极推动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到6月底,已基本完成了今年的扶持资金兑付工作。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加强农村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了68所职业学校改扩建和381所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和1196个50户以上和1131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改造不达标的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67个,启动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改造了806所乡镇卫生院、80个县乡计生服务站和25个贫困县医院、26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和10个县中医院。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试点县数量扩大到143个,覆盖6101.75万农民,参合率达到86.95%,提高了农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三是着力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降低了中小学教材价格和普通高中“择校费”标准,2006年以来连续12次调整药品价格,采取措施缓解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不利影响,组织开展了教育、卫生和涉农收费等专项检查,处罚了一批价格违法案件。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经1年多以来的建设,我委认为,我省新农村建设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保障能力仍然较弱。一是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收的局面。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现有的水利工程相当一部分已经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目前全省旱涝保收田和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3.9%和67.5%,使我省的农业生产还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收的局面。二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产品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省还有近60个县级动物防疫站达不到国家标准,还有100多个县缺乏完善的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另外我省在兽药监察及残留监控、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产品品质不高,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物质技术装备有待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棚架的现象较为突出,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不到50%,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贡献水平。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自身发展能力较弱。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6元,居全国第17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1。目前尚有贫困人口约577万,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十分之一。五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我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还不平衡。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甚至流于形式,辐射带动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落后。一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我省18个市158个县区均存在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严重饮水不安全人口经国家认定的共有2512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6%,目前尚有2099.23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县乡公路发展缓慢。目前我省“村村通”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县乡公路还有许多急需改造。据初步统计,全省县乡公路约有3万公里、2032座桥梁急需建设和改造。另外农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无桥涵、断头路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农村生态环境急需改善。目前全省农村沼气建成户数尚不及全省农户的11%,农村燃料中柴、草仍然大量使用,人畜粪便及农业废弃物不能有效利用,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三)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主要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居全国后列,农村中小学运转困难,学生辍学率较高,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能力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农村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比城市高48.6%、42.5%和19.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比城市低9.8个百分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比较突出。基层文化设施十分短缺,67%的乡镇文化站有站无舍,82%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农民生育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

三、下一步我委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是继续推进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集中建设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等重大项目,全面提高71个粮食大县(场)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成和完善一批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推进豫中豫北强筋小麦、豫南弱筋小麦、沿黄沿淮优质水稻、黄淮平原优质大豆及专用玉米等优势产业带(区)建设。二是继续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在重点抓好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的同时,积极在其他适宜地区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争取尽快实现全省奶牛饲养规模达100万头的目标。加快推进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肉牛带、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豫北蛋肉鸡和豫南水禽等优势区域开发。着力培育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使40个重点县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外销基地。三是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建设。抓好优质棉花和沿淮“双低”油菜基地发展,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四是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型农业和集约化生态养殖业,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按照2007年2月27日李成玉省长在周口召开的部分县市经济发展座谈会精神,加快落实黄淮传统农区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黄淮农区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和支持。尽量降低市县项目配套资金比例,加大涉农项目支持力度,引导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向黄淮农区倾斜,尽快增强传统农区的区域竞争力。大力提升传统农区工业化水平,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壮大提升现有的龙头企业,培育催生更多的龙头企业,尽快在传统农区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强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果蔬、畜禽、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

(三)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一是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8年再解决200万人以上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2008年再力争发展50万农村沼气用户。三是加快县乡公路和大中桥梁建设和改造,继续抓好“村村通”工程,实现部分自然村通水泥(油)路,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农村公路联网和农村通班车。四是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配套工程,搞好农村小水电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电网结构,增加农村供电能力,2008年底解决农网改造“盲点村”现象。

(四)加强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全面完成燕山水库、沙颖河、涡河近期治理等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河口村水库、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加快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继续推进老王坡、泥河洼等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争取国家继续支持黄河滩区安全建设工程。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公平,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抓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继续推进县级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改扩建,着力提高县级医疗条件。加快推进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出生人口素质。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农村电影放映新体系,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实施桐柏-大别山等红色旅游区规划项目建设,推动实施伏牛山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演艺展示等旅游娱乐节目,加大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

(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和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继续搞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沿线绿化、小浪底库区绿化、通道绿化等省级生态工程。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四、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必须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整合现有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和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二)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基础条件。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业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适销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对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的引导和服务,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井庄村位于漯周路南侧,是青年村乡的西大门。辖井庄村、邵庄村两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人口3140人,耕地3874亩。有村两委成员7名,党员48名,大学生村干部2名。是漯河储备粮中央直属库青年分库的所在地。全村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在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2010年被定为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井庄村党支部先后荣获河南省三级联创“五个好村党组织”、召陵区“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蝉联乡项目建设金杯。下面我就新农村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 一、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在XX年年引进总投资3亿元的中央粮食储备漯河市直属库项目,目前二期工程已经按期完成;10年我们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先期垫付后申请项目的方式投资71多万元,修建了安全饮水工程,使井庄村95%的农户提前用上了自来水;完成修建村村通公路4公里;在区委组织部和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南北大街实现了拓宽,工程正在进行中。我村的道路建设已经形成了三纵六横的格局,主干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在主街投资1.2万元安装了路灯50盏;协调区人劳局等多家单位筹措资金9万元对村室进行了改造;投资2.1万元,完成南北主街和村室前

1、8组街道两侧平整工程;建成沼气池138座;生态规模养猪场3座;争取了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打机井40多眼,洗井40多眼,提高全村农田的旱涝保收能力;建立了村级信息化服务站1座,建成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多形式、多途径为群众提供了学习农业技术的良好平台;建成了村卫生室管一所;在区人劳局的帮助下,建成了村级劳动培训服务站,年培训和输出劳动力200多人次,有力的支持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安装了安全技防设备,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近年来,我们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各种形式,共筹集150多万元建设资金,巩固和加强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了我村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村中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力地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村域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增收加快。

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近年来,我们依托中央粮食备库项目建设,XX年,注册了漯河市汇安装卸运输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粮食运输装卸业,发展劳务经济,直接接供就业岗位近200人,年收入达100多万元。粮库年收购余粮3亿吨,极大的提高了周边粮农种粮售粮的积极性,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目前,围绕粮库项目带动了物流、餐饮、粮食加工、生态养殖业等相关产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今年,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进行土地流转300多亩,其中150亩发展了烟叶农场,现在烟炕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烟叶长势喜人,烟农丰收在望。在畜牧业方面,我村建成了年规模较大的生态养殖小区,双汇产业化工程推进迅速。

依托劳动保障服务站,年培训和转移剩余劳动力200多人次,人均收入7000多元。

三、党支部核心作用加强,政治、文化、精神文明推进有力。

我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仅注重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村里的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如:农村低保、林权制度改革、修路、安全饮水工程等重大事项决策推行“4+2”工作法。我们利用远程教育和信息服务站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精神文明创教育及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形式的活动,使村中社会大局稳定,文明新风处处荡漾,村民形成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能友好、和谐相处。

现在我村处在党员干部团结、 干群关系和谐、农民收入增加、环境日趋改善、村域经济发展迅速的良好时期。

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完成南北大街1.3公里村内道路建设;

二是完成下水道3400米建设工程并进行绿化、美化工程;

三是建成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并在文化大院建成图书室、娱乐室;

四是沼气入户率达到80%,“三改”达到80%;

五是完成村内主要街道的绿化、美化工程,完成村内背街小巷改造工程,60%实现户户通,对主要生产路进行硬化

六是年内建成两座公厕、6个垃圾池;

七是为东、西街道安装路灯;

八是完成邵庄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

九是加大培训和转移劳动力的力度,争取在提供就业岗位600个。

十是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烟叶种植面积,依托双汇产业化工程建成规模养殖场两座。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村将建成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上一篇:农村私人土地转让协议下一篇: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