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执行力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论执行力范文

论执行力

1、执行力的4+1理论

四指资本、技术、品牌、市场、

一指管理

执行力的三大要素:纪律、速度、细节

2、提高个人的执行力

首先,职场就好比是一个运动场,敢打敢拼才会赢。在职场上也同样需要有激情,不然的话你就会觉得工作起来没有动力;其次,渴望成功的激情是提高个人执行力的源头,而良好的计划能力则是提高个人执行力的有效保障。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事先有好的计划,当遇到某些突发事件时,只要将手头上的工作调整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计划则会手忙脚乱;第三,好的辅助工具也是提高执行力的好帮手,例如你可以借助一些软件来对手头上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提醒,这样就不会耽误重要的事情。由此看来,只要在“源头(激情、能动性)→计划→执行”这三个环节上下一番功夫,执行力便可得到大大的提高。

3、执行力强的人的九大特征

(1)、自动自发;

(2)、注重细节;

(3)、为人诚信,敢于负责;

(4)、善于分析判断,应变力强;

(5)、乐于学习,追求新知,具有创意;

(6)、对工作投入;

(7)、有韧性;

(8)、有团队精神,人际关系良好;

(9)、求胜的欲望强烈。其中前两点最为重要。

所谓的自动自发不是一个口号一个动作,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老板不在身边却更加卖力工作的人,将会获得更多奖赏。如果只有在别人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另外,要认真对待、注重细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4、执行力的执行真经

方法和态度第一,聪明和才智第二。

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决心第一,成败第二。

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第二篇:论管理者的执行力

论管理者的“执行力” 在与同行谈起管理时,“点击率”最高的就是管理中有关执行力的问题。

什么是管理的执行力?我认为,管理者的执行力就是管理执行层执行决策的整体能力,是企业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管理人员沟通意识的整体体现,是人与人、部门与部门的协作意识的整体体现。影响执行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有个酒店在开业后经营中市场定位左右摇摆,有的认为应该做成高档经济型,有的认为应该做成四星级酒店。由于决策层对酒店的市场定位和奋斗目标不确定,没有制定出短期和长远的明确目标,导致管理执行层人员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奋斗,执行力低下是目标不明确造成的。

有家酒店在明确了争做四星酒店的经营目标后,领导迅速把争创四星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各部门又根据本部的实际情况解码给各组和每个员工。每人、每班、每部的任务都很具体,然后,抓软件服务,抓培训提高,抓硬件设施采购,配备、安装、调试等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月终就有了显著的成效,3个月就完成了晋升四星的全部工作,这个酒店强悍的执行力主要显示了它的战略清晰,指令从上到下十分明确。

为提高执行力,酒店把周会纪要张贴在员工食堂的“员工园地”上,酒店不但通过层级管理的渠道把管理经营意图传达给员工,而且利用“员工园地”这个阵地及时把酒店经营管理意图展现给员工,使传递系统保持畅通。

某酒店司务会内容部门负责人不能及时地传达给员工,指令的传递渠道梗塞,这个酒店的领导就感觉,他们的执行力很差。

客房与餐饮的经营不是完全同步的,餐饮经营时间高峰是在两个正餐,特别是会议、婚宴等大型活动时特别忙,人员也显得异常紧张。如果临时调动客房、前厅、保安、工程等部门的员工增援,就能大大缓解餐饮部的工作压力,轻松顺利地完成经营任务。因此,这里有一条,部门的交叉培训不可少,它也是影响执行力的一个因素。

服务业的员工都存在惰性,枯燥、长期的重复劳动,会使员工产生惰性。如果奖优罚劣跟不上,执行力差也就自然了。

在一个团队中,不同性格、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教育背景、不同业务专长的人共存,五湖四海的人走到一起,为了经营管理一个酒店(公司)而组成了一个团队。由于情况各异,工作中每个人的情商也至关重要。所谓情商也就主要是指控制及调剂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调剂别人情绪的能力怎么样。员工们经常因为不同的脾气性格、不同的处事方式而闹矛盾、起内讧,如果是这样,这个企业的执行力肯定不会高。所以,企业自上而下的情商修炼对执行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影响执行力的因素中,企业文化更重要。企业文化是这个企业的信仰,如果将业主的目标通过企业文化转化为全体员工的目标和共识,就能大大提高整体的执行力。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

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作风、制度文化等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有的公司企业精神作风中提出“不干则罢,干则干好”,对提高公司执行力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在如何提高管理者执行力的问题上,有人提出了要“三多+三快+创新”的说法:

“三多”是“多深入现场、多关注细节、多关心员工”

为了有效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对部署的工作执行得如何,只有深入现场才能知晓,管理人员要执行到现场,检查到现场。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对客人服务的品质,对员工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穿衣打扮等,点点滴滴要仔细观察,谆谆引导,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管理人员要求自己从细节做起,服务到现场,领导做出榜样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再通过沟通交流提高员工服务理念,引导他们把服务当作亲情的传递,融细节于点滴的服务之中,让客人真正地感受到亲情、愉悦和惊喜,让细节发挥超值的作用。员工是最直接的执行者,训练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是酒店发展壮大的关键。只有关心员工、感动员工,才能打造优秀的团队,有了优秀的执行者队伍,还愁什么执行力呢?“三快”是“快速传递信息、快速解决问题、快速培训员工”

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工作要求、目标任务都要快速向员工传递,这是执行中上下保持一致的关键所在。另外,在执行中的问题和各种信息,需要快速反馈,故需快速传递信息。

服务这个行业,一旦运转就要一年365天、7860个小时不停,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快速解决问题是业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责任心最好的体现,也是执行中工作效率的反映。应长期不懈地培训员工,常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使之保证执行中的高质量。一旦标准、制度等制定,培训工作一定要快速。

作为服务业中层管理人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学习提高,要适应外界世界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发展,勇于创新,勇于进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

第三篇:论执行力提升与绩效管理

本文章来自新浪 姜志强的博客

企业制定了很多目标,为了目标的实现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执行能力,一旦目标没有实现所有的问题都归属于执行力的执行问题,在我的认知中我觉得另有见解,一直想和大家探讨,今天提出我的个人观点和我觉得有学习价值的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执行力是一个系统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任务执行,一个有效的执行首先他需要执行目标的可操作性和严谨,其次是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团队的配合,因为一个目标的制定不是一个人独立能够完成的体系,另外他还需要在执行过程中策划者的经常引导和督促.所以执行力的提高要从系统抓起而不是用一个简单的绩效考核去制约他,更不是事后用数字去考评他.

绩效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更重要的是督促执行力的执行,绩效管理的导向和制定是系统化而不是简单的数字化,更不是现在某些人的形式主义,因为绩效管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执行能力!!!!!!!.

执行力是一个系统问题。绩效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应该成为公司提升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和有力工具。

在管理上,企业中员工的行为会受企业所考核及所衡量的东西深深影响,员工会向指标所指的方面去努力。现在“执行”二字业界提得很多,企业中执行得不到位和组织目标的不能有效达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绩效考核及管理来得到改善。

绩效的考核管理和执行的推进是相互作用的,绩效考核和管理的推进也是执行的一部分内容,它的推进使得企业所注重的各项指标得以有效的衡量,而这种衡量会清晰反映出绩效的状况,对执行的推进起到一个依据和保障的作用,这样,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会对执行力的改进起到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平时我们说到绩效管理的目的,大家几乎会脱口而出“绩效管理是为了提高员工和公司的绩效”。但是,实施绩效管理的企业中很少有达成这个目标的,有时甚至会引发员工的不满,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违背了推行绩效管理的初衷。实际上,一个好的真正发挥作用的绩效管理体系一定要有清晰的具体的绩效管理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由于文化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不同,实行绩效管理的目标就不一样。比如说:对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企业,增加销售量扩大市场份额是当务之急,因此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是调动销售人员积极性,鼓励销售和增长,在考核指标、考核周期以及奖惩兑现方式的设计上就要充分考虑目标要求;对于研发型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更加关注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力提升,因此需要设计技能提高型的绩效管理系统,考核指标和奖惩方式应该体现对员工技能的要求,等等。笼统地将绩效管理目标都设为“提高绩效”,在进行体系设计时难免会出现偏差,重点不突出,事实上,只有目标明确了,绩效管理体系才有针对性,才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

执行力是一个系统问题。绩效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应该成为公司提升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和有力工具。我们应在一开始就将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清晰地界定为保障企业全面提升执行力,这样绩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绩效计划、计划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都要体现这个要求。

好的执行力直接体现在公司的目标和计划能够顺利达成,而前提条件是目标要合理,且

计划本身是可以执行的。拉里·博希迪和拉姆·查兰在他们合作的畅销书《执行》中对执行所下的定义中指出:执行是战略的一个内在部分。企业在制定目标和战略时,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执行能力和举措。公司原有的计划存在形式不完整、内容不实际等诸多问题,有些计划流于形式,本身就缺乏可执行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完善绩效计划开始。计划来源于目标,目标确定了才可能制定出可行的行动方案。

建设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首要的原则是在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后,各项指标要层层分解,对个人进行绩效考核。设计个人业绩指标的前提是部门的业绩指标,部门业绩指标的前提是企业的业绩指标,这是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只有先设定这套指标体系,才能可能进行绩效管理。

能够量化的指标要尽可能的量化。对量化的指标进行考评前,最好事先作一下沟通。因为在最后做考核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依据发生歧义的现象,因此事前要多沟通,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必须进行改进。还要考虑到缩短考核周期,需要一开始就要设计出考核的方法和考核的周期。

对不可以量化的要尽量细化。不易量化的非业务部门则可以采用目标管理,这也是可以用可量化的数字来体现的。比如人力资源部可以通过人员流动率、员工满意度以及其他部门的评价,从这些方面去体现它的工作成绩。

应该明确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一部分员工对绩效管理有疑问和误解。例如:绩效考核是不是就是简单填表、交表?绩效考核是不是就是为了找员工的不足与缺陷?强制性的KPI排名是否有失公平?等等。

事实上,绩效管理绝对不是经理对员工的单向工作,也绝对不是迫使员工更好或更努力工作的棍棒,更绝对不是只在绩效低下时才使用的惩罚工具。

首先,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双向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员工和他或她的上级之间达成的业绩目标协议来保证完成的,这里关键的是,绩效管理工作是上级与员工一起完成的,并且最好是以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它对员工本身、上级和组织都有益。绩效管理是一种防止绩效不佳和共同提高绩效的工具,它意味着上级同员工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整个绩效考核的一个核心工作就是沟通。

实质上,绩效管理是组织和个人业绩推进的监视器,持久地执行既定目标,达成组织活动高效运转;绩效管理也是组织和个人能力提升的倍增器,精湛了专业化程度,促进组织管理稳步升级。

另外,绩效反馈贯穿整个考核的全过程。要在完成评估后的第一时间给被考核人员予绩效反馈,绩效反馈是绩效考核有效实施的一种体现。

提升企业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管理体系和制度作保证,而其中绩效管理体系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它的设计必须反映企业提升执行力的要求。绩效管理系统具备了明确的目标之后,计划、实施、考核和反馈的各个环节设计时都要紧紧围绕目标,这样不仅体系本身体现了执行的要求,而且真正起到了推动企业提升执行力的作用。

第四篇:论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必须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这是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在反腐倡廉建设问题上提出的制度建设的新要求。落实这一新要求,对于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

从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过程看,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越来越重视。十七大以来,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通知》、《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和惩治制度。从发展态势看,制度反腐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并得到重视。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反腐倡廉历史进程和世界各国反腐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当前反腐倡廉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确立了制度反腐的反腐倡廉路径,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赋予了创造性,必将把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提高执行力,制度建设才有生命力

执行力是制度建设的生命力。从现实来看,随着《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的出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一套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腐败案件还是居高不下,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落马,影响恶劣,其很大原因就是我们的一系列制度缺乏有效执行或执行力不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当前,我们存在一种倾向,相比而言,我们更加注重建立制度,讲要求,作规定,下文件,颁布一些新的政策法规,但我们对制度执行却有所忽视,理论研究不深入,求实对策不多,反馈评估机制不通畅,很多制度执行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在执行制度中,有的有章不循,有规不依;有的蓄意变通,规避执行;有的双向标准,对下不对上;有的奖惩不明,监督乏力,使得执行制度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制度写在文件上,贴在墙上,念在嘴上”、“牛栏关猫”等现象。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制度本身失去应有的约束力和公信力,导致一些地方作风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腐败案件多发易发,必须切实加以纠正。

从制度建设的层面分析,提高执行力始终是关键和重点。制度建设首先在于“立”。“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可行之法”。一个好的制度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良好开端,制度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程序不明确,不具操作性,是与制度执行力格格不入的。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立”是前提,是基础,必须首先做好制度“立”的文章。制度设计一定要科学、严密、操作性强,尽可能减少单位或个人自由裁量的空间。要通过以预防为取向的科学制度设计,最终使人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也不能腐败。其二,制度建设关键在于“行”。制度的生命力最根本就在于执行,有了制度,更需要执行得“掷地有声”,如果光规定不“执行”,制度无异于“一纸空文”。要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

应作为制度执行的一个原则,让制度的价值在执行中体现,在实践中检验。因而,提高执行力始终是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主要途径

1.把领导垂范作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前提。领导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有制度意识,牢固确立在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制度贯彻没有变通的意识,不能因为级别高、权力大就可以践踏制度、可以漠视制度、可以肆意违反制度。其次要做执行制度的模范。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不仅是对制度权威性的最好维护,也有利于营造一种人人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第三,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制度执行摆在反腐倡廉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以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载体,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为重点,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保证制度执行取得实效。

2.把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基础。自觉执行制度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加强宣传教育是保证自觉执行制度的基础。要把制度宣传教育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反腐倡廉制度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只有把制度宣传教育纳入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之中,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教育,做到人人知晓制度,才能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法纪观念和廉洁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制度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才能做到带头严格执行、自觉维护。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形成具有地方和部门特色的廉政文化,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和普及率,营造人人遵守制度、个个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

3.把强化责任作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要求,严格责任追究,把责任要求贯穿到制度执行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要把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尤其是“一把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分工、考核方式、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负其责的局面,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4.把监督检查作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保证。严格督查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保证。要形成有效的制度监督检查机制、考评激励机制,把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和效能督查有机结合起来,要明确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方面的重点内容,作为落实责任制的具体抓手和考评依据,真正使各级建立制度有动力、执行制度有压力。要抓好责任考核,把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及成员和干部的年终考核联系起来,与干部选拔任用、评选先进挂起钩来,切实增强考核的有效性、强制性,做到功过分明,奖优罚劣。要严格责任追究,坚持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越是领导干部违反制度,越是要依纪依法从严处理。要把监督查处与考核考察结合,把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并重,综合运用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做到检查有记录、查处有依据、结果有通报。通过督查考核、问责问效等方式,提高制度执行的效果,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不断拓宽、创新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将制度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使反腐倡廉制度设计目标与执行效果实现统一。(

第五篇:论执行力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一、执行力的重要性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有30%靠决策,40%靠执行力。正确的决策只有得到完全而彻底有效的执行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决策执行的偏差会导致目标的偏离。执行力贯穿于整个企业各项业务始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它可以促使企业把执行作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通过各项业务有效的执行使得组织的使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使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二、抓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执行力。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一个包括宣传、制度、监督等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需要在统一思想的指引下,结合企业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牵涉各级各类组织的各个部门,协调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安全发展的要求,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遵循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为执行力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一流的执行力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营造执行力文化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有效遵守和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一种执行力文化;只有企业不折不扣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时候,企业领导奉行法律至上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员工都能够认真领会企业的战略意图,并创造条件坚决地加以执行,这个时候执行力就变成了一种文化。这可以推动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在内的企业决策的正确有力执行。

2.培育一支有执行力的员工队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首先,员工都明确科学发展观与安全发展的要求,认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认同企业执行力文化。其次,领导机构、责任部门、经办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顺畅,责任、权利划分明确,资源配置恰当;最后,企业有一种鼓

励和激励组织执行力的制度。这样可以塑造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员工队伍,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人员保障。

3.用执行力确保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不留死角。一个拥有执行力的企业完全在有规则的市场经济下运行,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这可以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可以在企业中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确保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把安全生产监督的工作做得宣传到位、领导有力、组织精密、计划科学、执行效果显著。

4.以执行力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追究落实。没有监督的权利会导致滥用,没有责任追究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会导致工作效能的弱化。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要明确责任,更要确立一种严格追究责任的理念。只有责任追究的尚方宝剑高悬才能使安全之弦绷紧,使安全措施有力。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严格追究责任,坚决按章处理,以显制度的权威,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贯彻落实。

5.用执行力保证安全生产监督长效机制的建立。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执行力可以在初期使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各项任务得到贯彻落实,当自觉遵守和履行安全生产规则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即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长效机制。

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决策,用强化执行力思路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断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与规范化之路,就一定可以推动各项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

上一篇:母爱无声范文下一篇:临沂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