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

2023-01-09

第一篇: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推动政协

工作向前发展

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湖北省政协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与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政协工作向前发展。

一、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我们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人民政协各项建设首位,切实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把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一是开展学习,举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专题讲座,编发《学习与思考》刊物,为委员知情知政提供资料信息。省政协机关、各专门委员会和省政协各参加单位也积极组织配合,推动学习工作的经常化。二是搞好培训,在举办两期省政协新委员培训班的同时,在深圳举办了港澳委员培训班,切实提高广大委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三是认真学习和领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政协常委会议上的通报和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四是切实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

二、把握本质要求,突出履行职能的重点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今年上半年先后两次接见湖北省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对湖北省政协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职能寄予殷切期望,湖北省政协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把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作为今年履行职能的重点。在年初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常委、委员们围绕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踊跃建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受到出席会议的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要求在制定试验区方案时认真研究采纳。今年6月份开始,省政协以创业带动就业问题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问题为重点,组成6个课题组,由省政协领导带队,深入调研,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同时支持有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常委个人就民生问题向常委会议提交报告。在9月中旬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三次常委会议上,常委、委员作的大会发言,受到与会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以“四湖地区”为重点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直是省政协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省政协在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建议的同时,积极争取全国政协的重视和支持,推动血防工作的开展。贾庆林、李克强、回良玉等三位中央领导同志对相关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经过充分协商,决定卫生部、水利部和湖北省部省联动,加快实施血吸虫病防治的综合治理工程。

三、适应形势发展,探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五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政协按照着力打造责任政协、务实政协、创新政协、和谐政协的目标,从思想理论建设、自觉接受全国政协指导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协商议政、提高经常性工作实效、开展团结联谊和对外友好工作、组织重大节庆和纪念活动、加强与驻鄂全国政协委员和地方政协组织联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自身建设水平等九个方面,对本届省政协的主要工作作出了原则规定和总体安排,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具体地贯彻到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换届伊始制定了《政协湖北省第十届委员会制度建设规划》,从保障省政协组织机构运行的制度、落实全国政协有关会议和规定的制度、规范经常性工作的制度、进一步建立促进政协工作发展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31条制度建设的意见,为省政协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高效便捷地推动经常性工作。在五年工作要点的指导下,在工作制度的规范下,我们注重把工作思路、工作制度与经常性工作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探索高效便捷的工作机制。如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进一步创新提案办理工作机制,形成了省长是提案办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省长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相关提案办理的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探索调研工作机制,打破专委会、党派、团体界限,根据调研需要组建课题组,发挥政协人才荟萃优势。进一步规范以专委会为组织依托开展界别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形成了界别座谈、界别调研、界别主题日活动等灵活多样的界别活动机制。

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合力

一是把全省各级政协组织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二是通过政协经常性工作,畅通民主渠道,广纳促进科学发展的真知灼见。比如,通过省政协《各界反映》报送的“少开会、开短会,少讲话、讲短话,少发文、发短文”的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纳。三是就恩施等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反映民族地区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增进团结,促进和谐发展。四是积极参与第三届中国中部地区博览会的相关工作,支持港澳委员梁亮胜组团参加中博会的交流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博会“万商西进”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上下功夫,通过思想解放推动政协工作发展;在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能的实效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有更大的作为;在进一步创新工作上下功夫,形成更加有效的工作机制,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在进一步扩大联谊和友好交往上下功夫,把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

第二篇: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1、在对待和利用旅游所具有的复杂性、多面性这个问题上,“人们怯步于旅游研究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从而退而求其次,满足于割裂地研究旅游的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地理、审美等方面”(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目前国内的旅游学者群普遍推崇从某一特定学科的角度去看待旅游,从大批的诸如保继刚的《旅游地理学》、周作明,卢玉平的《旅游规划学》、罗明义的《旅游管理学》等诸多的“旅游学”著作中便可窥见一斑,而国内众多高校也是将旅游学设立在工商管理一级科目下的旅游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培养“旅游系”的学生。“其实,旅游××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旅游学。如此大量旅游××学的诞生和发展出了能为××学增添色彩外,对真正旅游学自身的建立不但收效甚微,而且更总要的是会促使旅游学渐变为一个缺乏独立主体的、只能依附于××杂乱集合体”(庄寿强《旅游学的涵义、学科性质及学科定位》)。要想真正使旅游学科朝着自立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从旅游自身的角度来看待旅游现象的各个方面,应该研究旅游现象包含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旅游这个主体的统领下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与在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哪些不同,而所有这些不同的表现形态所暗含的本质原因最后都将归属到旅游的本质与特征,从而有利于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充分利用旅游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来认识旅游的本质与特征,使旅游研究朝着旅游学科的自立方向深入。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已经有一小部分学者,如上文所提到的谢彦君、庄寿强等。“旅游是综合性社会现象”,(申葆嘉《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方法论》),旅游研究应用“跨学科、多学科、多维综合分析”的方法(申葆嘉,1996)。我们应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来为旅游研究服务,就如同申葆嘉所说的“从经济进去,有文化出来”,我们应从各个单一的学科中出来,最后回归到旅游本身,而不是将旅游作为延伸其它学科的工具。因此,我认为,站在旅游自身的角度看旅游现象更有利于旅游学科的自立。

4、在考察旅游的本质时,我认为旅游的动机(愉悦)是最根本的。虽然动机、金钱和余暇是旅游活动产生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但如果没有旅游的动机,即使有了金钱和余暇,人们也不会选择旅游,而是选择其他的非旅游休闲活动,诸如逛街、泡吧、看书、健身等等。旅游的动机贯穿在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正是对愉悦的追求,人们才会选择花时间花钱去旅游,而不是一味地呆在家里休息或娱乐。往往促使人们去做一件事的最根本因素都是人们内在的因素,外在因素只是起一个加速或减缓的作用,这个道理对于旅游及其研究同样适用,去旅游的内在因素——旅游的动机——对愉悦的追求促使人们展开旅游这一活动,而一定的消费能力(金钱)和旅游时间(余暇)则加速了旅游活动的到来,因为,想旅游的人也许由于没有足够的旅游时间或金钱会暂时推迟旅游计划。但如果具备了旅游时间和金钱,却没有旅游的愿望——不想去旅游,那么一切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考察旅游的本质时,动机(愉悦)、金钱和余暇这三个基本范畴中动机(愉悦)更带有根本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对旅游的基本属性的三种界定的逻辑基础便是从这三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范畴出发的,旅游的休闲属性是由它的旅游动机(愉悦)和余暇所共同决定的,而在其中其决定性作用的仍是旅游的目的,因为是人们在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余暇)下从多种可选择的活动中选择了旅游。旅游的消费属性则暗含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金钱),但旅游的动机(愉悦)则决定了旅游活动中的消费行为,“从消费的导向和构成以及各部分的意义上看,旅游消费却又大不同于日常消费之处,突出地表现在重视精神内容、追求愉悦体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日常生活消费的畸变,而这些均决定于旅游的本质规定性(旅游的目的)以及旅游所具有的外部特征(暂时和异地)”(谢彦君《基础旅游学》)。而旅游的社会属性则是动机、金钱和余暇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利用余暇的时间去追求和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

第三篇: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一、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法律的性质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并同资本主义法律在性质上根本不同,首先在于初级阶段的法律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它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马克思关于法律本质的基本观点,是纵观人类

社会历史和运用唯物史观进行阶级分析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二)法律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法律所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有

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法律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既然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

现,那么统治阶级制订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社会

关系和社会秩序,从而顺利的实现统治,巩固统治。

"阶级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法学带有阶级性,法学政治化,给中国法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

第一、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认清剥削阶级法的本质,推动人们反抗旧的制度,摧毁旧的法学体系,建立全新的法学体系。

第二、法学具有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镇压反革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增强了人民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

因而,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法学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曾使中国法学在1949年-1957年间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为中国能成功消灭剥削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奠定了基础。然而,过分的强调阶级性,也对我国法学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严重阻碍了中国法学的发展。

二、法律的特征:

我们把法律的一般特征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即: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一)、凋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1)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控对象

法律不是通过对人们思想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在法律上,行为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找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Ⅲ这就是说法律一般不以主体作为区分标准,而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因而它首先对行为起作用,首先调整人的行为。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这是法律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之一。比如道德规范是通过思想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的,政治规范是通过组织控制或舆论控制来完成社会调整的。概而言之,法律是以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规范。

(2)法律的规范性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之所以说它具有规范性,是因为:

第一,法律具有概括性;它是一般的、概括的规范,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适用。进一点又使法律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判决书)区别开来。

第二,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则为主;这不仅表现在法律规则在量方面占主导地位,而且法律的其它要素或者是为法律规则服务的,或者需要转化为规则而发挥作用。

第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中包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这是法律的规范性最明显的标志。这同其它社会规范有着显著的区别,一般的规范都不具有这种严密的逻辑结构。法律的规范性决定了它的效率性。法律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无须象个别指引那样对具体的人和事作出具体的指引,只要通过规范的安排和指引,即规范性调整,它就能对一切同类主体和同类行为起到作用,每个人只须根据法律而行为,不必事先经过任何人的批准,因而其作用是高效率的。

(二)、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1)制定、认可、解释是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范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亠,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一般社会规范,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礼仪以法律效力。第二,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法规范。第三,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给予这种规则或原则以法律效力。其中最常见的是第一种情况。法律的创制不是仅仅通过认可和制定,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被认可或被制定以后还有一个再度创造的过程,这就是解释。

(2)法律的国家性

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因为:第一,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刨制的。尽管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它不能只是以统治阶级的名义。法律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来制定和颁布。第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这是法律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第三,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所有这些是法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法律的内容从本质上说是统治阶级意志,从形式上说是国家意志。只有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国家意志。

(3)法律的普遍性

由于法律是国家指定或认可的,所以它派生出"普遍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法律在一国全部地域范围内对一切人和组织发生效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法律的"普遍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在空间、时间和对人的效力上是不一样的。法律在空间上的效力区别取决于这个规范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生效,还是只在某一确切规定的地区内生效,或是预先规定在国外生效。

(三)、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1)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法律是规则为主,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是以授权、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法律规则的法律后果则是对权利义务的再分配。第二,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第三,权利义务是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不管法律是怎样的法律,不管这种法律以权利为本位还是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和义务总是被立法所充分重视,也受社会各成员关注。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可以、该怎样行为,不可以、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

(2)法律的利导性

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法律的利导性取决于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双向的。"双向"表现在:权利和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一个表征利益,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它们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如果把权利看成正数,那么义务便是负数;义务是权利的范围和界限,权利是义务的范围和界限;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并且权利可以诱使利己动机转化为合法行为并产生有利于社会的后果,比如王海基于获得双倍赔偿金(利己动机)行使索赔权(合法行为)从而产生打假效果(合理结果)。

通过义务对行为和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规范很早以前就出现,如道德、宗教规范,但它们都不采用利导的机制,不承认利益,只提倡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人们行为的任何规范性调整如果只与禁止和义务相联系,就不可能是有效?quot;,它会侵犯个人的自我决定性,也就不可能存在把社会有机体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相互作用,在众多的社会规范中,只有法律的利导性是最明显、最有效的,只有法律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双向规定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并调节有意识的活动。

(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实施

(1)法律以国琅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就变得毫无意义,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保障。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尽管许多社会规范也有强制力,但是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力不具有国家性。国家强制力是法律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比如道德规范就不具有国家强制的性能。但是,(1)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法律的强制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2)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这种强制性只在人们违反法律时才会降临行为人身上。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意味着法律实施过程的任何时刻都需要直接运用强制手段,当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时,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显露出来,而只是间接地起作用。(3)国家强制力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律的实施还依靠诸如道德、纪律、经济、文化、舆论等方面的因素。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弱化的趋势。

(2)法的程序性

法律的实施虽然是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但它是由专门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执行的。法律的强制如果等于简单的暴力,那么统治阶级也就无须采用法律的形式来进行治理,只要有刑场和行刑队这种暴力工具就行了。所谓法的程序性,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纵观法律史,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或多或少是通过程序进行的。古代法也十分重视程序以保证法律的实施,只不过这种程序的出发点、程序的正当标准与现代法的程序有区别罢了。近现代法律只是对法的程序标准加以正当化,使法律实施的方式更科学、更富有理性和公正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的独特之点

首先,在于它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确认和保护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私有经济同占优势的公有经济紧密相联,并受公有经济的巨大影响,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小。据有关方面统计,到1987年底,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仅有22.5万家,它们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也只占1肠左右,即使今后还会得到发展,但总是有限的①;法律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的目的是使它们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法律除确认和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外,还要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限制其消极作用,使其健康发展。因此,这种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决木会影响和改变的法律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确认和保护同资本主义

法律确认和保护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是迥然不同的。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都要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这里表现出两种法律之间的一定历史联系和某些共同性。但私有经挤在两种法律中的地位、作用、目的、性质、发展方向都是不同的。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它是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有国家政权存在的条件下,任何法律都是通过国家政权表现出来的一种国家意志。有什么样性质的国家政权,也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政权是由资产阶级所掌握,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性质必然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则不同,它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由于参加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其他劳动者,此外还包括有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等在内的一切拥护祖国统一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自己的国家机构来制定法律,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所反映的意志内容,决不是某一个阶级或某一部分人的意志,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法律不是为某个阶级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服务,而是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服务。由人民来立法,反映人民的共同意志,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具有广泛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突出地反映出我国法律的本质属性。用‘人民意志的体现,来表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本质,同以往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来表述法律的本质,体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同阶级对立

最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还突出的表现在它已经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它的主要之点,不是阶级专政,而是组织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总的来说,在阶级对立社会里,由于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对立,他们之间的斗争往往是不可调和的,法律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其功能和使命主要是进行阶级斗争,实行阶级压迫和统治。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则不同,由于在这个阶级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已不存在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阶级斗争虽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有时甚至还会很激烈,但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与这个根本任务相适应,这个阶段法律,已不再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了,它的主要功能和历史使命己转移为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声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为此而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由于在这个阶段,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上还会产生和存在着极少数的破坏分子,法律仍然具有专政的职能但它毕竟不是这个阶段法律的主要职能了。-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是由以往阶级对立社会中私·有制的法律转变为公有制的法律;从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意志的体现转变为人民意志的体现;从主要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转变为主要实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生产力的工具。这个转变是法律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是法律性质上的根本转变。它表明这个阶段的法律在根本性质上已完全不同于以往阶级对立社会的法律,它己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法律,而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法律。

第四篇: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本质和特征

邸乘光

[摘要]“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与核心,也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统

一、理论与实践的统

一、个体与群体的统

一、素质与体制的统

一、地位与作用的统一。

[关键词]党员主体地位;内涵;本质;特征

2005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2006年6月30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这就明确提出了“党员主体地位”的问题。应该说,“党员主体地位”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而且是一个不应该忽略、但却又被长期忽略了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研究党员主体地位问题,首先应该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本质和特征。

一、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

“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是什么?或者说“党员主体地位”所指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的含义?由于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很不够,甚至根本没有什么研究,所以现在也就根本不存在一种权威的观点或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解释。笔者认为:“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这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党员是党的组织的主体。“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这是对党员与党(党的组织)的关系的一种形象比喻。我们也经常把党员与党的关系比作树木与森林。其实,无论哪种比喻都不能全面揭示党员与党的关系的本质内涵。我们知道,“党员”这个概念本身就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一个个具体的党员,即党员个体;另一方面,又是指党员队伍,即党员整体(群体、集体)。作为党员个体,他是党的肌体的细胞;作为党员整体(群体、集体),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党。作为整体(群体、集体)的党员队伍是党的组织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作为个体的一个个具体的党员是不是党的组织的主体呢?我认为同样是的。这是因为,从哲学意义上说,作为具有自觉性、创造性与能动性的人,本身就是主体。作为个体的一个个具体的党员,首先是一个个具有自觉性、创造性与能动性的人。他与党组织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细胞之于肌体、树木之于森林;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清楚,党员在党的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本质上并不完全同于细胞之于肌体、树木之于森林。细胞之于肌体、树木之于森林,从本质上说仅仅是一种个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党员之于党的组织,却不仅仅是个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应该说它首先是一种主体性的关系,在这里,每一个党员都可以在认识党的组织、健全党的组织、完善党的组织、影响党的组 1

织、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都应该在党的组织中居于主体地位。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

2.党员是党的生活的主体。党的生活也就是党内生活。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我们通常所说的党的组织生活,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以及单独召开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的生活包括党的组织生活,而党的组织生活只是党的生活的一部分。广义上讲,党内的各种活动都属于党内生活的范畴。例如,党的小组会、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党委会、党组会、党代表大会和党代表会议、党内选举、党的民主生活会、上党课、阅读党刊和党内文件、听取党内报告,以及党内的其他政治活动等等,都是党的生活。党的生活的主体当然就是广大党员。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了。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3.党员是党的工作的主体。党的工作就是全党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党的工作可以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比如,从工作的作用上可以划分为领导工作和一般工作(业务工作、事务工作、具体工作);从工作的性质上可以划分为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社会工作、军事工作等;从工作的内容上可以划分为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纪检工作、统战工作、政法工作等;从工作的领域上可以划分为城市工作、农村工作、机关工作、企业工作等;从工作的对象上可以划分为群众工作、工人工作、农民工作、青少年工作、妇女工作、干部工作、知识分子工作等。作为党的工作,无论是哪方面的,其主体都应该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因为党的各级组织也是由党员组成的,其具体的工作也多是由具体的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去做的。

4.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党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她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三个基本方面。无论哪方面的建设,从根本上说都是以党员为主体的。通过党员这个主体的努力推进党的建设,也通过党的建设改善和强化党员这个主体。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的先进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党的先进性是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体现和保证。只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实质上就是一种主体性建设。这个主体首先就是广大党员。

5.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我们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又有每个阶段的最低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是党的事业;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党的事业。共产党员从入党那天起,就立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把自己的一切同党的事业融合在一起。因此,党的事业也就是广大党员的事业,是每一个党员的事业。党员当然也就是党的事业的主体。

二、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亦即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之所以区别于他事物最根本的东西。党员主体地位体现在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等各个方面。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它,不仅要了解它的基本内涵,而且还要进一步深入认识和把握它的本质。只有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党员的主体地位,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党员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

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其主体地位是靠什么确立的?它的基础是什么?它的根据在哪里?笔者认为这就是民主,即党内民主。民主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实践。权利是核心,是根本;制度是对权利的确认和规范,实践是权利在制度规范下的运用。没有权利,民主就是空的。所以,没有党内民主,或党内民主不健全、不落实、不充分,那么,党员的主体地位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内民主就是围绕着党员的主体地位展开的,就是要承认党员在党内权力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党内民主实质是在党内生活中,党员平等地享有党章所规定的参与党内决策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同党员的主体地位“与生俱来”的,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章规定的,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无权剥夺的。它意味着:首先,党员权利是平等的。党员是党的主体,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的一切重大事务。所有党员在党内一律平等,都有平等地参与党内各种事务的权利,这是党内民主的精髓和核心,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次,组织结构是民主的。政党是由各种机构和组织体系构成的统一体。这些机构和组织体系是不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是判断政党特质的有效尺度。这种组织结构上的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形态,是党员权利得以实现的载体,它具体体现在党员大会和党的代表大会、党委会、选举制度、罢免制度、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中。再次,运作形态是民主的。党内民主除了有良好的制度,还要有党内的民主运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党内民主制度固然重要,但制度的有效离不开民主的运作。如果没有民主的运作形态,再好的制度也会受到侵害。而党的活动方式和组织生活的民主化,也是党内民主实现的程序性保证。这种运作包括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内事务的公开原则、讨论原则、多数决定原则、集体领导原则等。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笔者认为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国家是这样,我们党也应该是这样。借用这种句式,我们完全可以说:我们党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党。党员是党的主人。党的一切权力属于党员。党内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党员权利,享有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

党内民主强调的是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是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党员在平等的基础上发表对党内事务的看法并决定党内重大问题的权利。党内平等激发党员对自己角色的自我认同,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内选举保证了党的新陈代谢,并使这种新陈代谢符合最大多数党员的利益和意志。党内事务公开破除了党内的神秘主义和个人专断,以及封建主义的为尊者讳等观念。党内意见表达自由有助于党员参与党内决策,并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党内民主的这些要素,将有力地推动、促进和保障党的健康发展,是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这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与核心,同时也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离开了这个本质与核心,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党自身也将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三、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

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在各个方面的体现。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和概括。以下这几点可以视为它的基本特征:

1.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权利与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它们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10页)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党员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特征。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统一整体。一方面,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不允许存在无义务的权利,也不允许存在无权利的义务。另一方面,党员的权利和党员的义务是相对的,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和享有的八项权利。但有些权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权利,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是义务;同样,有些义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义务,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是权利。比如:“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这是党员的义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党员的权利;再比如:“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等,这是党员的权利,我们也同样可以理解为党员的义务。同时,在党内民主问题上,权利与义务也是统一的。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是党章赋予每个党员的民主权利,但作为每个党员都有义务执行党的纪律和决定,积极参与党的各种活动,更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党的整体利益,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统

一、意识与行为的统一。党员主体地位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既有一个意识问题,也有一个行为问题。从理论上讲,党员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仅仅有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和理论,仅仅有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观念,还是不够的,还不就是党员主体地位的现实。当然,如果没有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和理论,广大党员没有主体意识和观念,党员的主体地位也不可能会是现实的。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和体现,既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理论,又要有在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既需要广大党员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和观念,又要有切实体现主体意识和观念的主体行为。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意识与行为相统一的党员主体地位,才能真正体现出党员主体地位的现实。

3.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个体与群体处于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之中。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而个体又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它要受到群体的制约。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就政党而言,每个党员都以个体而存在,同时又以各级党组织这个群体和党这个整体中的成员而存在。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包括党的干部),是不同层次上的两个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存在于个体和群体的统一之中。党员个体的主体地位与党的群体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员个体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党员

群体的主体地位。同时,党员群体的主体地位,又是以党员个体的主体地位作为基础的。没有个体党员的主体地位,也就没有了党员群体的主体地位。所以说,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4.素质与体制的统一。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其中有两个因素是特别重要的,这就是党员素质和党内的制度、体制、机制。如果党员的素质不高,主体意识淡薄,主体知识不足,主体能力不强,那自然就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如果党内的各项制度、体制、机制,特别是确认和保障党员权利的制度、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党员的各项权利得不到明确确认和切实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同样不可能得到很好落实。在实现党员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上,党员的素质和党内的制度、体制、机制是同等重要的。党员的素质和党内的制度、体制、机制这两者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员素质造就了党内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党内制度、体制和机制体现着党员素质。两者的统一决定着党员主体地位的现实状况。

5.地位与作用的统一。党员主体地位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作出来的、干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同党员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党员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党内生活中能够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而正确地行使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力;二是在社会实践中充分认识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党员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做遵守党章、维护党章、践行党章的模范;做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的模范;做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只有充分发挥了党员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落实和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

(据《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10期)

第五篇:正确认识证券交易活动的本质特征

证券交易活动由交易对象、交易资本与交易者三大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证券交易活动的本质特征与个人交易系统的特点由证券交易活动的内在作用机制及其交易要素的内涵特征所决定。

认清证券交易活动的本质特征

证券市场的存在价值在于其融资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但是,实现其功能的证券交易活动方式是通过交易多空双方买卖交易的博弈活动推动的。交易对象即有价证券的价格波动性特征非常复杂,难以预测,使广大交易者困惑。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认为股票市场价格遵循布朗运动,随机游走,无规律可循。在此基础上,Fama提出了经典的有效市场理论(EMT),认为金融市场能够对信息做出及时合理的反应,使所有信息都立即反映到价格中去,因而投资者无法通过对信息和规律的利用来获取超额利润,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是失败的,甚至在强有效性市场中,任何分析都将失败。有效市场理论主导资本市场几十年,由于其不符合实际的多种前提假设与线性研究范式,存在着对一些市场现象如无法解释的情况和局限性。

证券价格理论的最新研究体现在对市场非线性研究中,如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突变行为、溢出效应研究,行为金融学,混沌分形理论等,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只是资本市场在线性情况下的特例,是复杂的非线性资本市场特征中的特殊情况。如Peters于1994年提出了分形市场概念,1999年又指出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基本性质有长期的相关性和趋势;在某些特定条件和时点会出现无规则的行为如混沌现象;在不同时间标度上具有类似的统计学特征如分形结构;由于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预测的时间越长,预测的结果越不可靠。非线性理论研究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对证券市场及其价格运动的深入认识。

实事上,证券市场价格运行的波动性贯穿证券交易的全过程和所有时间周期。证券交易者正是利用这种波动性投入其交易资金,获取买卖差价来赢利。尽管证券价格的波动性特征涉及众多的复杂因素,但是,证券交易的多空双方买卖博弈活动方式,决定了各种复杂因素又都是交易者考量和利用的筹码,对于每个交易者直接面临的交易环境和局面而言,交易就意味着围绕赢利目标以多空买卖方式进行的博弈与对抗行为。正是这种复杂的影响因素和交易者之间活的博弈行为,使证券价格的运行具有复杂的波动性、随机性、突变性和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因此,证券交易活动的本质是交易者根据交易对象的特点和某种可利用的趋势特征,运用有限的交易资金,以多空买卖的方式进行着的活的博弈与对抗。这种交易活动也并非如有效市场理论定论的完全不可预测,而是如非线性理论研究,证券价格在某些条件下、某些时段内,存在着可以把握利用的特点与趋势。这也得到了证券交易者交易经验的映证:顺应市场特点与趋势,加以利用可赢利,逆市操作者往往损失残重或淘汰出局。这说明,在证券交易行为的博弈对抗本质下,证券交易的指导思想与策略必须将应对不确定性的艺术性与捕捉市场特点规律的科学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上一篇: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下一篇:客服系统运维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