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语言的基本特征

2022-08-12

第一篇:公文语言的基本特征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文章标题: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公文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公文独特的语体,决定了公文语言必须是明白、准确、直接、朴实、简练和庄重的,这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明白

拟写公文首要的是让人看懂。就是要把事说清楚,把话写明白。只有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受文机关才易于接受,并加以施行。语言表达不明白,公文的内

容就无法得到落实,也就达不到发文目的。

语言表达清楚明白,首先是语无歧义。即所用词语只有一个明确的意思,不能有几种解释。语言表达产生歧义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两种解释中,显然有一种是正确的。这虽然不至于影响读者的理解,但也要猜测一番。例如,“一边站着一个孩子,年纪不大”。让人疑心有两个孩子,其实只有一个。把“一边”改为“旁边”,就不会引起误解了。二是两种解释都可能。这种错误比前一种要严重,因为两种解释都讲得通,读者就无法知道你的真意所在了。例如,“这部作品真正译出了原著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这句话既可理解为原著的风格和语言相一致,也可理解为译出的作品的风格和语言与原著的风格和语言相一致。到底是哪种理解正确呢?无法确认。三是由于附加语界限不清引起歧义,主要是“的”字使用不当。例如,“介绍英国的一部权威著作”。可以理解为这部著作是介绍英国的情况的权威性书籍,也可以理解为介绍的是英国的一部有权威的著作。作者的本意是前者,应当把“一部”提到前面。再如,“这是解决单身职工部分困难的好办法”。这句话既可以把“单身职工部分”看成是一个词组,也可以把“部分困难”看成一个词组。如果是后者,应该在“职工”后面加“的”。四是两事混说产生歧义。例如,“文物、旅游业的保护与改革”两项主语,两项谓语,不只一种搭配方式。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文物的保护与旅游业的改革”,字数差不多,清楚与否却大不一样。此外,语意表述不全也会产生歧义。此种情形在字面上并未表现出歧义,只是因句子中的某些意思未能加以表达完整而使读者误入歧途。例如,“妇女在法律上已经平等了”。从字面上看,是说在法律面前妇女已没有高低之分了,也就是“妇女之间在法律上平等”。实际上是说“妇女与男子在法律上平等”。因此,应在“妇女”之后加上“与男子”,这样句子的意思就表达完全了。公文的语言如果有歧义,就会让受文者捉摸不定,对公文内容产生不一致的理解,进而行动上出现差错。

其次是言不费解。即所用词语一看就懂,不能让人无法理解,读来读去不知何意。做到言不费解就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一是选用词义通俗的常用词,不要故作高深使用一些晦涩生僻的词语,人们从词典上都很难找到,怎么好理解呢?例如,“建立了缜密的因而也是躐等的干部选拔制度”。这段文字显得很卖弄做作,“缜密”是何意?且用在此有的并不贴切。而“躐等”一词今已少用,其含义很难被人普遍理解,用在公文上显然不合适。二是不要把不同义的词拼凑使用。有些词单个看并不难懂,可胡乱凑到一块儿就不好懂了。例如,“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是向不合理的生活艰苦作战,还是安于不合理的幻觉统治,不向广大人民中求改善,而贴服于个人安定的空虚幻想”。这里的“幻觉统治”、“向广大人民中求改善”、“贴服于个人安定的空虚幻想”,都让人莫名其妙,它们组配在一起不知道能说明一些什么意思。三是不生造词语。公文必须是通用规范的语言,生造词语必然导致词义不清,语意不明,让人不好理解或无法理解。例如,一副请柬写道:“雅启亲驾,敝舍馈光”。这些生造词语读起来十分生硬、别扭,人们只能根据字面猜测其意,很难于接受。再如,“生硬地对中国历史倒裁以无花之果,对历史人物勾画以循环脸谱”。这句话中什么叫“倒裁以无花之果”,什么叫“循环脸谱”,恐怕只有创造它的作者能够回答。在公文写作中,使用上述这些令人费解的语言,就是在跟读者开玩笑。文章虽然词汇颇多,可是一句也不懂,撰写公文的意图何以实现呢?

二、准确

语言表达准确是一切文章的共同要求,公文更是这样。这里讲的准确是真实的具体的准确,不是诸如文学作品要求的符合生活逻辑的塑造典型形象的准确。公文对语言表达准确的要求主要是用词的准确,即选用能如实地反映本意的词语。本意是向东,选用了“不能向西、北、南”,虽然与本意不相矛盾,但却有差距,“向东”的本意就没能原本、具体表达出来。用词准确除了不用有歧义、令人费解的词外,关键在于选用最恰当、最能表达特定事物的词。要尽量做到,除了这个词,任何其它的词对这个事物的表达都不能这样确切、圆满,恰到好处。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必须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功夫。

首先,要分清词性,避免误用。这主要是语法方面的问题。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连接词、语气词、象声词等,其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遣词造句时,不可违背语法,将其误用。公文撰写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名词不可误作

动词。例如,“我们不能只记孩子读书、写字、算术”。“算术”是名词,前边应加动词“做”,否则,如同“让孩子图画”、“让孩子面包”一样并未让孩子有什么动作。二是动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沿海和内地是分别的”。“分别”是动词,这里当成了形容词,如果前边加一个“有”字,作名词用就通了。三是形容词不可误作动词。例如,“他

没有明确到自己的病根”,“明确”不是动词,应在后边加上动词“认识”,改为“没有明确认识到自己的病根”就准确了。四是名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他工作很模范”。“模范”是名词,不能做工作的表语,应改用“出色”一类的形容词。五是形容词不可误作名词。例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高度”。“高度”是形容词,可做动词的附加语,例如,“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自己不能独立使用。六是副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他做过一度军校教员”。“一度”是副词,同“一次”的意思类似,但用法不同。“一次”用在动词之后,可写成“他做过一次试验”,“一度”用在动词之前,可写成“他一度做过军校教员”。

其次,要辨明词义,选用最贴切的词。这一点对于公文语言表述的准确极为重要。汉语非常丰富,要表达某一事物的同义词相当多,同义词的不断产生,是语言方面精密的标志,为语言表达的准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同义词的含义非常接近而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因此,用词准确与否的问题,关键在选用的同义词是否正确。而非同义词的选用只存在是否正确的问题,不存在是否准确的问题。

为了把公文表述得准确,下笔前要对同义词的词义仔细加以辨别,正确区分出它们的微妙差别,进而选用最贴切、最精确的词。主要辨明以下几方面的细微差别:一是词义的侧重不同。如想念──惦念。二是语义的轻重不同。如赞扬──赞成。三是语义的范围不同。如战斗──战役──战争。四是使用对象不同。如爱护──爱戴。

此外,还要仔细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感情色彩主要指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风格色彩主要指是庄重还是随和,是口语还是书面语。

为使语言的表达准确,除了选择好同义词外,还要注意词语是指人还是指物,是主动还是被动。有的词只适用于人,有的词只适用于物,不能混用。例如,“××省今年遭受严重水灾,使农业生产感到极大困难”。“感到”这个词在公文中只适用于人(文学作品中的拟人写法例外),不适用于物。“农业生产”是没有感觉的,它不会“感到”。应该改用“遇到”,写成“农业生产遇到极大困难”。有些词用于主动范围,有些词用于被动范围,如果用的不当,就造成混乱。例如,“招展着血染的军旗,高歌着胜利的凯歌”。“招展”适用主动范围,红旗可自己“招展”,我们却不能“招展”红旗,只能“挥舞”红旗。例如,“束缚着几千年封建锁链的中国农民”。“封建锁链”可以去“束缚”,而被束缚的却不是“封建锁链”,应改为,“几千年来被封建锁链束缚的中国农民”。

三、直接

公文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产生现实效用。一方面针对性极强,都是为着某种实际需要制发的。另一方面时间性极强,必须在现实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公文语言表达的直接性。无论是记叙、说明还是议论,都必须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一下子表明意图,让受文者从语言的表达中直接了解到制文的目的。而不允许有话不直说,绕圈子,或者隐晦暗示让人从文字的背后去领会某些意图。

公文语言表达的直接,首先是语意的直接,不可曲折。一句话或一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直接的,不要迂回前进,绕了一个大弯才吞吞吐吐道出本意。例如,本意是向东走,却不直接讲应该向东,而说向西如何不好,向南有何困难,向北后果如何严重。言外之意是向东好。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这样,因为它不是一种“实用”,而是一种欣赏,应该造成一种“弦外之音”、“音外之意”、“韵外之致”的意境,使读者思而得知,有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表现出一种抒情写意的间接性。而公文则必须直接表达意图,不允许让受文者自己去任意想象和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对公文内容准确地加以了解,并贯彻落实。

其次是词义的直接,不可含蓄。一个词,一个概念本身的含义是直接的,不要引伸象征某种含义。例如,“他能如此拼搏,是因为他时刻都在想着母亲”。这里的“母亲”是指祖国,并非“母亲”这个概念原有的含义──妈妈。作为公文,使用这样象征性的词,容易产生歧义,有悖于发文意图因为“他时刻想着母亲”,人们完全可以理解为“想着妈妈”,不如直接写作:“他时刻在想着祖国”。或者写成“他时刻都在想着母亲──祖国”。

四、平实

平实,就是平易、实在。平实是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也是由公文的政治性和实用性所决定的。

公文语言的平实,首先是感情的朴实。公文所使用的语言一般不带强烈的感情色彩,语调较为平直,多为抽象的,理性的语言,直接作用于受文者的意识系统,使之有所了解和理解即达到目的。它不象文学作品的语言,作用于读者的感觉系统,使之有所感受,进而激动,为此使用形象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并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描绘和渲染造成一种“意境”,刺激读者的感觉。公文语言所表达是超越了表达对象的外观形态的事物的质和理,它不需要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和意境,而直接作用于具有抽象思维活动的意识系统。因此,公文的语言表现为一种“理智”,而文学作品语言则表现为一种“感情”。例如,“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同志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无私的胸怀……”,这些语言都是经过对张海迪事迹的抽象概括,感情极为朴实,语调平直,带有确定性,是一种“理性”的语言。再如,“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同志海燕般的理想,青松般的风格,大海般的胸怀……”这样的语言是借助形象,给人以联想,产生感觉,带有不确定性,却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是一种“感情”的语言。前者属公文语言,后者则是文学语言。

其次是用词的朴素。公文的用词应朴实无华、诚恳实在,使用平易、浅显、通俗的词语。不追求华丽的词藻,避免过份的修饰,防止形式主义的修辞手段。如果公文词语过于绚丽繁华,大量使用过份的形容词一类的修饰词,以至各种不适当的修辞方法,不仅破坏公文的语体风格,影响了公文内容的表达,而且会造成浮夸,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例如,“我们怀着无比激动、无比崇敬、无比兴奋、无比自豪的心情,在这里举行空前热烈、空前盛大、空前隆重、空前美好的大会,欢迎从浴血奋战的前线凯旋的最亲密、最可爱、最真挚的战友,怎能不热血沸腾、群情激奋、汹涌澎湃、斗志昂扬呢!……”这个讲话稿连续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显得做作而虚假。特别是几个最最最,更是言过其实。而“热血沸腾”、“汹涌澎湃”之类的华丽词语不仅是一种累赘,而且与内容也很不相干。

五、简练

公文的针对性、时效性极强。因此,公文的撰写和处理,都需要快速度、高效率。语言表达的简练,对公文来说极为重要。

公文语言的简练,首先是语言结构简单。一般单句多,复句少;短句多,长句少。即使是长句中也是短主语型、短谓语型、短宾语型等较多,而长类型的较少。例如,“任何人不得非法拦截军车。军队的行动任何人不得干预。如果有人不听劝告,后果自负”。这一段话三十几个字,三个分句,都是单句,也都是短句,一句一层意思,简单明了。公文的写作,多是采取这样简单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而文学作品则不尽然。例如,“当然,我们的工农群众就是无比可爱的,可是这里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子弟,那些拿起枪来献身革命斗争的工农子弟,那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是魏魏《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八十几个字,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三重复句。其中,“可是我这里想说的是他们的子弟”,“那些拿起枪来献身革命斗争的工农子弟”、“那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是一种复句形式,都是从不同侧面在说同一些人,即工农群众的子弟。写散文可以这样,借助结构更为复杂的复句形式,表达较为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是为了“欣赏”。而写公文却不允许这样,使用简单的单句形式,表达明确而直接的发文意图,是为了“实用”。

其次,杜绝堆砌。公文语言的表达极为准确、直接,因而也必须极为简练。不能为了卖弄,或者故作高深,不管有用无用,不负责任地将一些“漂亮”词语、“新名词”堆在一块,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扑朔迷离,不仅浪费部属的时间,也使发文者的真正意图隐晦不显,妨碍对公文的迅速办理。例如,“要在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十分有效的、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切实产生实际效果的、构成网络循环体系、立体交叉输导的、多渠道的联系”。这句话不够简练,主要是堆砌造成罗嗦。其本意是:要在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广泛有效的联系。由于将一大堆含义差不多的“新名词”罗列在一起,句子长,结构复杂,让人看了费时费力。

再次,力戒重复。公文撰写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复:一是语句中词的重复出现。例如,“新种的成熟期比旧种早熟十天”。这是主语的一部分跟谓语的一部分重复,主语部分的“成熟”与谓语部分的“熟”不仅是用词的重复,而且语法上也出现了错误,“成熟期”是时间,时间怎么“早熟”。或去掉“成熟期”,或去掉下面的“熟”。再如,“他用目不转睛的目光看着他”,这是附加语的一分部与主体语一部分的重复。“目”字重复,只要写成“他目不转睛看着他”即可。二是一个语句中意义的重复反映。例如,“他们不能也不该阻止我们的前进”。“不能阻止”和“不该阻止”意思相同,不必重复表达。三是一句话说两遍。例如,“一年来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收到了巨大效果”。“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收到了巨大效果”两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只留下一句即可。

最后,避免赘余。赘余是句子里多余的词语。虽然从表面上看并不重复,也不是堆砌,但都是些废话,去掉了于意思毫无损失。例如,“我们预先有计划有准备地把八个场地都清理干净”。“计划”、“准备”必然在事前,“预先”实在是多余,应该删去。文章写得好,叫“要言不烦”,文章写得不好,叫“烦而无当”。公文更以简洁为贵,我们应有足够认识。

六、整洁

整洁是指公文语言的严肃、规范、纯洁。公文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严格的约束力,在语言表达上,必然要求严肃、规范和纯洁,这是一种庄重美。

首先,语言严肃。公文语言不可油腔滑调,不可花哨浮华。例如,“以上条件,如能答应,那千好万好;如不允许,就双方拉倒”。这种油滑语句必须禁用。再如,“党委成员在讨论中,心情格外激动,有的热泪盈眶,泣有成声,一致表示……”。“格外激动”、“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实属过份的修饰,不仅造成一种浮夸,而且也破坏了公文的庄重色彩。

其次,语言规范,一是通用,尽量不用方言土语,少用生疏的专业术语,避免使用偏僻晦涩的词语。例如,“三年前他还是个稼娃,如今成了企业家”。“稼娃”是陕西土话,非当地人很难看懂,不能写进公文。再如,“他呕心沥血地投入到把供体的DNA与载体的DNA,用一种DNA连接酶的基因胶粘在一起而获得新基因,然后引入寄生物细胞中,从而得到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生物类型的实验中去”。公文的内容不是探讨学术,大量生疏的专业术语对学术论文来说是“规范”的,但对公文来说就不够“规范”,它不是公文的本意所在,人们也很难理解。完全可以换成公文语言表述:他呕心沥血地投入到艰辛的生物工程实验中去。二是标准,就是公文表述不宜口语化,否则显得过于随便。例如,“领导得法,生产直线上升,工人们干得也更带劲了”。“得法”、“直线上升”、“带劲”等词语都是口语,不符合书面语言的要求,一般不上公文。三是固定,同样的文种,其内容和作用类似,所用语言也大体相同。于是逐渐形成固定性语言。其中一部分成为公文专用语言。例如,开头常用“根据”、“鉴于”等词语。结尾常用“此布”、“当否,请指示”等词语。

再次,语言纯洁。公文语言的纯洁,除不使用生编硬造的词语外,还不能有谩骂的语句,更不能出现下流的语言。例如,“那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言论,简直是放屁,臭不可‘闻’”。大家都懂得,辱骂不是战斗。用骂街来对付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损害了公文的自身。不仅公文本身的内容不用这样的语言表达,而且也不能原本地引用这样的语言。在一些揭露错误或不当行为的公文中,常引用被批评者的话,如果这些话是谩骂或下流语言是不允许照样写出来的,而应该经过概括简要指出即可。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来源于,欢迎阅读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二篇:朗诵的语言特征

朗诵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特殊的语言形态和表现方法。朗诵被称为“语言的音乐、声音的雕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朗诵是众多语言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具有和其它语言艺术相通的创作共性,但在创作方法和艺术规律上又有其鲜明的个性6

朗诵需要技巧,在朗诵的过程中要想恰当而准确地运用技巧,就需要对其语言特征有所了解和把握。

一、变化和对比的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文字和语言演变的越来越丰富和生动。作为朗诵者,当我们徜徉在这些精美的文字语言之中,并承担着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神圣使命时,当我们面对一篇篇凝聚着作者全部心血的作品,体昧着作者从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或悲或喜,或褒或贬,或如泣如诉,或荡气回肠的情感世界时,有谁还会无动于衷,冷漠淡然呢?此时,朗诵者应该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去感受作品,用活跃的形象思维,生动的语言形态去如实的表达。因此,在语势上如何把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抑扬顿挫,其实质就是语言在表达过程中的声调的高与低,音色的虚和实,节奏的快与慢,语气的强和弱。.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前提下,恰当的运用

这些语言元素,从而准确生动的表达作品。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作品。透过寥寥数语,我们仿佛看到诗人仰望一轮明月,夜不能寐,思念故乡的情景。朗诵时声音不宜过大,语速也应平缓,表现出“静夜”的氛围。读第一句时声音要实,表现出“偶然看到,顿生感慨"的情景,同时也为第二句的“虚”做好铺垫。第二旬之所以要“虚”,就是因为这个“疑”字,如果“实"了,意境和氛围就会荡然无存,此处一“虚",不仅体现出语句的变化和对比,突出了“疑”字的内涵,同时也为第三旬做好了铺垫。第三句的重点在“举头"二字上,体现出一种动感。

“头”字适当拉长,与“望”字巧妙连接,

“明月”二字微微上扬,既表现出诗人的“直抒胸臆",又与第四句的“低头"二字形成了对比和反差。

“举头”应“放”,

“低头”应“收"。“思故乡"三字要拉开,最后的“乡”字要适当延长,收住。这样的朗诵会使全篇始终贯穿着变化和对比,使这简短的小诗也能体现出一种大气,令人回味。如下:

床前~~~明月光(语速平缓,用实声)

疑是~~~地上霜(“疑是"用虚声,自闻的感觉。

“地上霜"应与上一镪的.“明月光"相呼应)

举头~~望~~明月(‘。‘举头"要有动势,声黼高,“望”字也要提起,并适当拉长)

低头~~思~故~乡(“低头”声调略低,

“思故乡”三字声音要结实,深沉,

“乡”字适当延长,尾音收住) 通过以上方式的处理,我们就从形式上大概了解了“变化和对比"在朗诵中的作用,就好像画中的色彩,音乐中的旋律,只有准确恰当地运用变化和对比,才能使作品五彩斑斓,悦耳动听。在朗诵中掌握好了“变化和对比",才能使作品脍炙人口、感染力强。

二、尺度和分寸的特征

我们谈到了朗诵语言的第一大特征,即变化和对比。但是在变化对比中还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在艺术范畴内,语言表达有两大技巧,即语言的内部技巧和语言的外部技巧。对一篇作品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分析研究,具体的“感同身受”,是表达好一篇作品的基础,这属于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语气、重音、停连、节奏,使作品呈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艺术色彩,这属于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可以说,语言表达的两大技巧是语言表达过程中把握好尺度和分寸的重要基础。当然,这必须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 性的认知过程。

著名的播音教育家张颂教授曾精辟地指出: “朗诵艺术需要语言功力,需要艺术技巧,但这功力、这技巧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学习和运用技巧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对文本进行整体艺术把握的前提下,刻意雕琢的阶段。„„第二个阶段,返璞归真的阶段,在技巧运用达到一定水平时,便超越了“刻意",进入了“无意",不再考虑技巧,却又是技巧无处不在„„" (摘自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张颂编著《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之诗歌朗诵篇第8页)张颂教授的话为如何把握好朗诵艺术的尺度和分寸指明了学习和 训练的方向。

在生活中,需掌握尺度和分寸的实例处处存在:厨师要想烹制出美味佳肴,不仅要掌握好火候,还要对如何使用好各种辅料胸中有数,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放多少,丝毫马虎不得。对于广大朗诵爱好者来讲,在艺术创作中则更需要这种把握全盘、控纵自如的本领。赵本山的喜剧小品非常精彩,

“包袱”不断,让人忍俊不禁,这其中固然有剧本、表演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演员把握台词的尺度和分寸的能力起了关键的作用。

三、想象和“再现"的特征

朗诵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因为其在表达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形象思维。作为朗诵者在作品表达的过程中,要把作品提供的内容和信息转化为活生生的连续不断的画面,并将画面努力转化为具体的感受,然后作用于语言,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传神,更加富有色彩。对于朗诵者来讲,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是最高境界,也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丰富的艺术想象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比如:当我们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我们的眼前应该浮现出西北大漠苍凉的景象;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一缕狼烟直直的升入天空„„诗人孤独寂寥的心情,边陲遒劲壮美的景色跃然赡巾;当我们读到苏轼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予烟雨朦朦的西子湖畔,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映入眼帘„„

总之,朗诵者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提供给我们的人物形象、环境场景等要素进行推理、分析,努力使自己“设身处地"地生活在作品规定的情境之中。这个过程既叫“情景再现”,也叫“体验"。是每一个朗诵爱好者都要掌握的一门技能,它需要朗诵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生活积累。简言之:语言的生动来源于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则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为了更加形象和直观的阐释以上观点,以杜甫的《石壕吏》试做分析和处理:

杜甫的这首作品不长,只有区区一百二十个字,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情节生动、令人心酸的故事。有人曾评价这首诗“其言何短,其意何长”,这既准确又精辟。小文章里蕴含着大乾坤,是诗人功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朗诵者把握作品并“形之于声”功力的一种考验。

此作品为叙事体,通篇无大起大落,因此声调不宜高,语速要平稳,用声以实为主: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情景再现:风尘仆仆的诗人从远处走来,到了一个叫石壕的村庄。天色已晚,人困马乏,准备借宿在此。没想到刚刚安顿下,就听见外面人声嘈杂,大人叫、孩子哭,鸡鸣狗吠、乱做一团。原来是官吏又来抓丁了。此句重点在“夜”字,既体现百姓生活的艰险,又表现出官吏的奸诈。) (语句处理:

“暮投石壕村”语调平稳, 为后一句做好铺垫。有吏夜捉人的“夜"字略强调,

“捉人"声调略提高用虚声,表现情况的危急。)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情景再现:一看情况不妙,老翁立刻翻墙而走,动作很熟练,说明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老妇一边嘱咐老翁赶快逃,一边准备出门看看官吏是否朝这边来了。)

(语句处理:这两旬对仗工整,“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重点强调“走”和“看”,这一“动”一“静”不仅对比鲜明,且“画面”感十足。)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情景再现:由于开门慢了,惹怒了官吏,于是进得门来就对老妇大声喝斥,可怜老妇一

边赔不是,一边声泪俱下的诉说苦处。)

(语句处理:

“吏呼一何怒”重点在“呼”和“怒”,“妇啼一何苦"重点在“啼”和“苦";前句语气要“冲”,“一何怒"三字上扬,

“怒”字要实,表现官吏的霸道和蛮横。后句语气应“弱”,

一何苦”三字下压,

“苦"字应虚,表现百姓的忍气吞声,对比鲜明。)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情景再现:面对凶神恶煞的官吏,老妇颤巍巍、声泪俱下的走上前去诉说“大人呐,我只有三个儿子,全被抓到邺城去了“)

(语句处理:

“听妇前致辞”用声略虚,表现“ 强作镇定"。

“三男邺城戍”强调“三男”,

“邺城戍"三字略带抽泣。)

一男赴书至,二男新战死。

(情景再现:老妇继续含泪诉说,

“这不,一个儿子刚刚捎信来,说另外两个儿子不久前死在战场上了",官吏不耐烦地听着,一双贼眼怀疑地四处打量。)

(语句处理:

“一男赴书至”语速缓,

“二男新战死”“新战死"三字要有哽咽的感觉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情景再现:说到此,老妇已泣不成声,

“我们现在这样活着倒还不如死了好,就像我那死去的儿子,那样什么都不愁了。 )

(语句处理:

“存者且偷生”应突出“偷生“二字, “死者长已矣"应使用气声,

“长已矣”三字适当拉长,有叹息的感觉。)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情景再现:官吏忽然觉察里屋有动静欲进屋查看,老妇急忙 拦住解释:官人,屋内确实没有别人,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

(语句处理:前句语速略快,音色略虚,略显慌乱,后句“乳下孙”三字要有“声声泣”的感觉)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情景再现:老妇一边阻拦官吏,一边解释:因为孙子还在吃

奶,所以儿媳在家,不是躲藏不见官人,实在是连一件蔽体的衣裳都没有啊。)

(语句处理:

“有孙母未去"一句“去”字略拉长,与后句“出”字自然衔接,.“出入无完裙”“无完裙”三字有难以启齿的感觉)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情景再现:看官吏没有罢休的意思,老妇略微思索了一下,擦了擦眼泪、,镇定地对官吏说:我虽然老了,但我愿跟从你们去河阳,别的干不了,做做早饭还行吧?)。

(语句处理:这四句语速要稳,要“一字一顿"的处理,语气中既有内心的痛恨又有无奈之下的从容,也包含着“为了孙子、豁出自己"的心情。)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情景再现:一阵喧嚣嘈杂过后,一切仿佛又平静了下来,诗人目睹了一切,辗转反侧、夜不能眠,忽然,他仿佛听到了一阵阵微弱的哭泣声,是谁呢?大概是房东的儿媳吧?老翁现在哪里,老妇又如何了呢?诗人怀着复杂难过的心情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语句处理:

“夜久语声绝”声音低沉,表现诗人难过的心情,同时为下旬做好铺垫。“如闻泣幽咽",

“如闻"二字微微上扬,有“屏住呼吸,侧耳细听”的感觉。)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情景再现:天终于亮了,诗人要继续赶路。为他送行的只有老翁一人。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偷偷跑回来的。告别了老翁,诗人怀着惆怅的心情离开了石壕村)

(语句处理:

“天明登前途"声调不宜高,表现出:虽然天亮了,我的心情却并没有因此好起来,有叹息的感觉。 “独与老翁别”应突出“独”字,暗喻老妇已经被官吏抓走了。)

以上对《石壕吏》做出的逐段分析,是对朗诵语言三大特征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处理此类稿件方法的直观阐释。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文化修养、审美鉴赏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专业语言工作者还是业余朗诵爱好者都应当努力跟上并适应时代的要求,广读书、善观察、勤思考、多积累,努力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元素,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广泛地适应各类语言艺术的需求。至此,想起陆游的两句诗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于语言工作者来说,这既是座右铭,也是对朗诵艺术规律的最好诠释。

第三篇:语言设计的特征

语言的设计特征

一个人类语言的原则功能 是双重的 图案 。它使我们能够在一个非常 经济 的 方式使用我们的 语言的语言单位几乎无限的生产。这个原则是如何工作的呢?

所有人类语言中有一个 小的, 有限的语音 。限制来自我们 的发音 器官的 能力有限。

讲话的声音被称为 辅音 和 元音 。

在语言学上来说,独特的语音被 称为音素 ,章更详细 地 解释音韵。您不能用于通信的独立的音素,因为音素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可以组装和重新组合成更大的语言单位音素。这些通常被称为“字”。虽然我们产生新的音素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经常硬币的新词。因此,我们产生的词汇的能力是无限的。

位移

在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意义上的过去和未来。大猩猩,例如,不能告诉他的同伴对他的父母,他在丛林中冒险,他过去的经验。谈其他事情比“此时此地”,使用的语言是人类的一个特点。位移,因此我们有能力传达一个意思,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立即感知领域。

虽然有些动物似乎拥有挪用位移的能力,他们缺乏自由申请新的环境。蜜蜂的舞蹈,例如,表示其他蜜蜂的食物丰富的矿藏的位置。这种蜜蜂的能力,相当于人类语言的位移,但缺乏变化。蜜蜂经常重复相同的模式在舞蹈,而人类是能够不断发明新的环境。

开放的endedness

事情从来没有说过,包括表达发明的事物或谎言的可能性,说的能力也是人类语言的特殊功能。

刺激的自由 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交流的另一个方面。蜂蜜,蜜蜂必须履行其舞蹈,土拨鼠必须哭出来,以警告他的同伴时beholds一个老鹰。 人类说的能力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喜欢的任何。这种能力只限于在教会服务等,预计要遵循一个固定的形式,如某些礼仪上下文。违反本固定的语言行为的可能性则笑话,如新娘的“不”的来源。

任意

为什么是所谓的“表”的表?显然,这件事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它的名字。表不产生噪音,类似字。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语言的话。因此,文字和它们的含义有 没有先验 连接。我们不能告诉从健全结构背后是其中的含义。语言是没有 动机 ,我们也可以把它。有,但是,此规则的例外:可以是 标志性的 语言 ,这意味着有一个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直接相关 。短语的长度,例如,可以代表一语是指一个时间长度,如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前”。在这里,延伸服务,可视化的语义重点。经常可以发现在语言的象似性。我们将看到在这个 符号学 章更详细 。另一个 nonarbitrariness 例子 是 象声词 。这些话,似乎类似的声音。拟声词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飞溅 或 爆炸 。例如,一些动物名称也拟声,“杜鹃”。不过,因为动物,如鸟被命名为不同的语言不同,可有没有名称的最终动机。

人声道

阐述的语言需要一个高度复杂的语音器官,使扬声器产生的许多差异化的声音。只有人类具有的这种复杂性的讲话器官。

语言的设计特征

所有通讯系统

1。

通信模式 2。

Semanticity 3。

语用功能

一些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4。

互换性 5。

文化传播 6。

任意

7。

n.不连续性,对比

局限于语言

8。

{0}位移{/0} 9。

Productivity

Hockett语言的设计特点。

有关的东西作为一个通信系统的先决条件:

专业化:语言是一个系统专门用于通信(考虑狗气喘吁吁)。

Ø

semanticity:词的意思的东西-是指在世界上的事物或事件。

Ø

随意性:一个字或符号和其指涉(例如,“微生物”与“鲸”)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人类语言的设计特点: 

声乐听觉通道:人类的语言是由声道的器官和听觉器官接收到的消息。

Ø

广播传输和定向接收:在语言的信号发送为所有听到(在有限的范围内)和邮件收件人可以告诉它来自何处 。

Ø

快速衰落(无常)不像气味通信,信号不保持应收账款,但迅速变淡从通道-通道不与旧的邮件堵塞。

Ø

interchangability:个人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邮件。 Ø

总的反馈:你能听到你说什么。

离散:不像不断分级的黑猩猩和大猩猩的威胁显示,不同语言的迹象,从一个离散单元。

图案的二重性:语言结构有两个层次:在声音的级别和水平的含义,这两个层次的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实际上,多重的图案。)

后果:

生产力:语言的能力产生无限多样的消息,包括从未有过前说的消息 。 

排量:语言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从扬声器中删除的东西。

传统的传输:语言是通过文化传播获悉,通常从父母和哥哥姐姐,子女建立从句子的有限样本推断他们的语言的语法。

生产力,位移和传统传输的设计特点都有助于人力资源能力承担和传输文化。

生产力,使语言是指一个开放式设置的可能性。

位移,使语言既指对历史和远程事件,并兴建文化的抽象(如正义或精神或播放想法)。

传统的传输,使社区保持和发展自己的身份和想法,在几代。

生产力的关键: 语言使有限手段的无限使用。

在每一个语言分析(音韵学,形态和语法)的水平,我们发现:

一个有限集合的元素(音素,词素,语法类)

通过有限的规则设置(语音规则,形态规则,语法规则相结合 ) 

产生无限多的可能性。

Hockett的“语言和其他动物的通信系统的设计特点”

声乐,听觉通道 广播传输和定向接收 快速衰落(无常) 互换性 蟋蟀

蜜蜂跳舞

听觉,不无 发声 对 对 是的,反?

西方长臂猿调用 meadowlark歌 对 对 对 对 ? 签名猿 灰鹦鹉亚历副语

克斯, 现象

无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是的,反复 对 对 对 对 对

n.有限的 n.有限的 主要共有反馈 对 ? 对 对 无 对 Specialization. 什么事? ? 对 对 对 对 Semanticity 没有? 对 部分 对 对

任意

?

如果语义,是 对 主要 对 是 n.不连续性,对比 什么事? 无

?

对 对 对 {0}位移{/0}

是的,一直? 无 对

如此。 Productivity 无 对 ?

无 值得商n.有限的榷

传统的传输 没有? “我想还是不? ?

n.有限n.有限的要。” 的 的图案对偶性

?

?

对 对

[Cotton-pop: 是 ]

推诿

对 无 Reflexiveness

没有? 无 易学

对 对 语言的设计特征

如果我们比较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它是非常有用的定义短期 语言 。Hockett,在一系列试图通过上市“的设计特点”所特有的语言十多年的文章。这样的上市功能的问题是,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不知道过了多久名单应,或者即使有无限多的功能。Hockett的最长的名单中包括16个功能,但是,艾吉森说,大多数人会考虑,只有十需要捕捉语言的本质。

1。

声带听觉通道的 使用 。声音发声器官没有单词“狗”,它象征的动物之间的连接。有些话,可以像“流行”和“咕咕”的拟声,但这些都是罕见的。

对 什么事?什么事?部分

基本没有部分

3。

Semanticity。符号的使用,以“中庸”,或参考对象和行动即他们没有将它被迫。 6。

接通 。

7。

对偶 (也称为双发音)。语言有两层他们认识到,一组单词,有时可以相当于一个如“帽子的老太太”也可以的意思是“她”。

10。 创意 (也称为开放或生产力)。能够产生新颖的言论。

如果我们看一下动物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动物交流形式,具备上述功能如鸟唱二重唱,可以说是“开启”和蜜蜂舞蹈,以显示其他蜜蜂食品的显示位移,但没有动物比人类语言的其他系统有10个功能,并至少有一个是唯一对人类。然而,当研究的目的是教黑猩猩人类语言的一个版本,它是有用牢记这些特点,确定如何成功这样的尝试最终时,。

6

第四篇: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中国古代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内容省略、意象罗列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一、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着一“闹”字而把春意盎然写得形象生动,读者的心中似乎想到了蜂来蝶往,鹊跃枝头的情景。

王维《送别》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不这样理解,就会觉得诗歌的矛盾,怎么下马喝君的酒,而君去归卧南山陲?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均是使动用法。而上联还是倒装句式,应调整成“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呜咽的声音。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字,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思是美丽的山中风光,使鸟的心情大为愉悦,小潭中水的倒影,使人的心灵感到一片空灵。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中的“老”“肥”字便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思是“风使莺雏老,雨使梅子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

二、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

又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

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

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三、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古人吟诗作赋,受到许多限制,如对仗、平仄、押韵等的要求,有时对正常语序作了调整,就成了倒装语序。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出现了好多的倒装语序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波心荡”。诗里也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为“浣女归使竹喧,渔舟下使莲动”,但词里面的倒装语序要多得多,鉴赏时一定字字揣摩。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可以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并能感知倒辞是为了对偶的需要。

【一】、词语的反常组合

这种变形方式通常表现为词序的颠倒和词语的超常搭配。先看词序的颠倒。它是指古典诗歌词语的运用,打破了一般语法上的固有顺序。其具体情形大致有二:

一是词语在单个诗句之内的错综颠倒。这里头的情况比较复杂,用语方式极为灵活,虽无固定格式,但也可勉强归纳出一些常见类型:

1、主语后置。如崔颢《黄鹤楼》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汉阳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的倒装变形,若按常规词序表达,将主语置于句首,则读起来会有别扭之感,既不能与首联之“楼”、颔联之“悠”,尾联之“愁”押韵,也不易形成223的节奏,再者,“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视觉意象也得不到突出强调,很难逗引出尾联之渺渺茫茫的乡愁。

2、宾语位移成主语。如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两句可还原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诗人故意让主语和宾语易位,显然是为了鲜明地突出“香稻”与“碧梧”两个意象,从而写出京城风物的美好。诗句给人以强烈的陌生感,极富感染力。

3、宾语在主谓之间。如杜甫《月夜》中的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诗人悬想美丽温柔的妻子正引颈望月,思念自己。形象感人,意境凄美,可谓语丽情悲。若按通常语序表达,则为“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如此一来,“湿”“寒”二字,就显得平弱不堪了,妻子望月时间之久,忆念情感之深的痴情形象,则难以凸现;另外,节奏和韵律亦多有不谐。

4、状语置于句首。如苏轼《浣溪沙》中的“簌簌衣巾落枣花”。“簌簌”置于句首,使“落枣花”于“衣巾”的声音得到强化处理,渲染了氛围,令人如闻其声,与缲车纺丝的声响,构成了一曲美妙的田园交响乐,充满了乡村情趣。

5、状语置于句末。如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中的“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状语“凭短墙”“傍垂杨”皆置于句末,若安放于通常位置,则了无诗趣,亦不押韵。

6、定语位移成状语。如李白《玉阶怨》之三四句:“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玲珑”本形容“秋月”,是定语,而诗中变形为状语,究其个中缘由:一是为了与其他几句都形成23节奏,便于吟诵;二是为了强化宫女泪眼望月而生无限哀怨的抒情形象。

7、定语挪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8、状语位移成宾语。如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风”本属状语,可理解为“桃花依旧春风笑”,若果真如此表达,则不单是音律不美,诗的含蕴也将会顿减,以至索然无味。让“春风”作“笑”的宾语,仿佛能想见春风之痴情无知,这样似乎更能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

词语在一句之内的颠三倒四,远不止上述情形,因为诗歌创作根本就不存在预设的固定句式可供选择,许多灵动而有韵味的诗句,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生成的。

二是词语在两个诗句之内的跳跃变换。这种词序颠倒变形的跨度相当大,往往是由此句跳跃到彼句,弹跳力极佳。例如,王翰的《凉州词》有这样两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第一句的“葡萄美酒”是第二句“欲饮”的宾语,此种跨句位移,极大地强化了“葡萄美酒”这一形象的感觉呈现力量。让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筵席盛况直接撞击读者的视神经,感觉效果强烈。另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秋高急暮砧”,其词序颠倒,几乎没什么规律可循,根本就无法还原成普通的诗句形式,若要懂得其诗句大意,则只能试以散文句法表述:秋高气爽的傍晚,白帝城处处响起急急的砧声,如在催促人们快拿起剪刀尺子来赶制寒衣。杜甫在诗中故意让词语左奔右突,驱遣无常,决非玩弄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为了使诗句传达的信息更为密集繁复,从而获取万象迸发、百感交通之审美奇效。

再看词语的超常搭配。所谓超常搭配,是指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虽有悖于生活逻辑,却合乎艺术逻辑从而获取了诗意的真实。此类变形语言,极富表现力,往往能绝妙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独特的感受与体验,给诗歌增添无穷韵味,古代的诗论家,常谓之“无理而妙”。如岑参《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的颔联:“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孤灯”怎能点燃“客梦”?“寒杵”又何以捣出“乡愁”?显然,这种词语的特殊搭配,是很难符合生活常理的,但从抒情写意的角度赏析,又确实精妙之至。旅途中独对孤灯,引动了行客的思归之梦;阵阵捣衣的杵声,摧人心腑,惹起了诗人思乡的愁绪。诗中的“燃”、“捣”二字,是实现此种超常搭配的关键字眼,新颖奇警,光彩传神!描写出眼前凄凉孤寂的景象和丰富复杂的情思,二者水乳交融。又如清代诗人王猷定《螺川早发》的颔联:“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同样是无理而妙。诗人俯视长江,滚滚不息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乡流入另一个更远的梦乡;划动的短棹好像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诗中词语的超常搭配,营造出空阔渺远的意境,有迷离恍惚、如梦似幻的感受。

【二】、句子的反常组合

普通语言的句子组接,一般要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事物的前因后果、情感的次第演进等方面的逻辑规律。在古典诗歌中,为了突出引人入胜的情景,渲染突兀奇警的气势,诗人常常会突破此惯常规律,让句子反常组合。如欧阳修的《戏答元珍》之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诗人先提出疑问,再交代生疑之由,这就是一种因果倒装。“春风”句,作为诗的发端,给人新奇之感,暗用了王之涣《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语意,隐寓皇恩不度夷陵(今湖北宜昌)的贬谪之意。诗人将含蓄隐微的悲怨牢骚语置于篇首,给整首诗笼上了一层感伤的情绪色彩。古典诗歌中的这类句子倒装现象,被诗评家称为“逆挽”笔法。朱庭珍在《筱园诗话》中对此作了言简意赅的解释:“用逆挽法,句法倍觉生动,故为名句。所谓逆挽者,倒拍本题,先入正位,叙现在事,写当下景,而后转溯从前,追叙以往,以反衬相形,因不用平笔顺拖,而用逆笔倒挽,故名。”②妙用“逆挽”者,不妨再看一例。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的下片曰:“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一、二句“写当下景”,

三、四句则“转溯从前”,即一二句应与三四句对调逆解,其倒装幅度已超乎寻常。夏夜山村的一场大雨,骤然而降,正在赶路的词人,情急之下,在“社林边”找到了旧时熟悉的“茅店”,这正好避雨,夏夜之雨来去匆匆,词人茅店避雨片刻,听到外面雨声渐稀,又继续赶路,穿过土地庙边的晦暗的丛林,先过一座溪桥,再转几道弯,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幅豁然开朗的图画:骤雨初歇,疏星在天。大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趣。词人的喜悦之情,不胜言表,故首先就写下这目遇之景。这种句子的反常组合,产生了极为丰富的审美情趣,有扣人心弦之奇效。

【三】、倒装语序形成的原因。

1、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如《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得不作一定的变通。

2、修辞的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读者的心中可以映入这样的画面:“竹林中一片喧闹,稍待片刻,却见一群浣衣少女,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地归来了;突见一片莲叶纷纷而动,正自诧异不知何故时,原来打渔的船满载而归。”一起一伏,一跌一宕,产生无穷的余味,这就叫诗家语。

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前置和定语“锦官城”后置,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春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线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7、即穿巴峡到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参考答案

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蒸”写出湖面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感到格外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7、“穿”写在险恶的三峡中舟行如梭,“下”写出峡后顺流急驶,准确生动。

8、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9、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

一、三句为对,第

二、四句为对。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

第五篇: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秘书学 界很不一致。目前,比较流行和影响面较广的有如下几种观 点: 第一种是“四性”说。即认为秘书工作具有四种特性,但具

体表述时又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秘书工作具有政治性、从属性、 事务性、被动性;有的则认为它具有机要性、辅助性、综合性和 服务性。

第二种是“五性”说。即认为秘书工作具有五个方面的特 性。“五性”论者表述也不尽相同:有的说是政策性、保密性、执 行性、全面性、辅助性;有的则说成从属性、政治性、事务性、被 动性、综合性。

第三种是“五组对立统一矛盾”说。论者认为秘书工作的 特征,就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统一,事务性与思想性的对 立统一,机要性与群众性的对立统一,突击性与经常性的对立 统一,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对立统一。

至于什么是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论者们的认识自然也极 不一致。有的认为是它的从属性,有的认为是它的辅助性,还 有的认为是它的中介性,总之,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亟待有 所突破的问题。 二

上述众说纷绘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一方面,说明

目前对秘书工作的研究,在学术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 可以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呈现百家争鸣的氛围。 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新兴学科的秘书学,尚处在创造时期、幼 年阶段。迄今为止,对秘书工作的特征,尤其是它的基本特征 的研究,还停留在较浅的认识水平上,缺乏从更深层次上对其 特征尤其是基本特征给予理性的科学的抽象与概括。因此,论 者们或借他物之性为秘书工作立论;或凭借自己对秘书工作的 经验、感受,捕捉住秘书活动的现象,为之定性;或者过份强调 一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因而难免失之偏颇,难以形成令人信服 的结论。例如,不少论者认为,被动性是秘书工作的一种特性, 甚至“独有的特性”。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深入探讨一番,就 不难发现“被动性”之说,是缺少科学依据的,更非秘书工作的 “独有特性”。众所周知,所谓特性、特征、特点,应是某一事物 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眼的征象。

任何事物既具有本质属性的一面,又具有非本质属性的一 面。拿所谓被动性来说,它只是秘书工作人员同秘书工作之间 的一种可变的因人而异的关系属性,或者说,是秘书工作人员 对秘书工作适应性不强的一种感受上的表现。从实际情况看, 刚刚走上秘书工作岗位的人,可能对被动性感受多一些,逐步 胜任秘书工作以后,他们的感受就会少一些。当秘书工作人员 感受到被动性较多的时候,可以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参加专业 培训,主动向老同志虚心请教等多种途径逐步减少它。对一个 富有经验且善于学习,积极主动工作的秘书工作者来说,他对 秘书工作的规律己驾轻就熟,对上司个性特点、活动规律了如 指掌,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就会胜任自如,无所谓被动性 可言了。

秘书工作人员作为秘书工作的主体,顺应和接受它的客体

———秘书工作的过程,往往有两种情况:主动与被动。主动的 强弱,与主体对客体顺应、接受的程度,即适应性的强弱成正 比;被动的强弱,则与适应性的强弱成反比的。衡量主体对客 体是主动还是被动,主要是看主体对客体顺应、接受程度是强 还是弱。所以,作为学术研究,必须把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问 题,同它的非本质性属性问题严格地区分开来。 三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认识秘书工作的特征,古今中 外对秘书工作的特征是如何认识的呢? 如前所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固有的属性与非固有的属

性,秘书工作当然不会例外。秘书工作的固有属性,就是它的 基本特征。比较分析古今中外秘书工作的基本活动,就能从中 发掘出它的基本特征来。

秘书工作起源于上古时代。传说中的汉文字创始人仓颉, 是黄帝的一名史官,他帮助黄帝记载国家大事;虞舜时代有一

名叫做“龙”的人,做“纳官”,替虞舜早晚发布命令,公正忠实地汇报下面的反馈情况。到了夏朝,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

生,朝廷设置了管理公务文书,即所谓“典志”的官员———太史 令。上起唐虞、下迄商周,史官、纳官、太史令,都是秘书官员。 他们为国君记录言行,起草、保管文件,管理典志;有的还帮助 国君了解民情,提出治国的建议、方案,协助制定政策、法令。 例如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曾任楚国的“左徒”。司马迁的《史记》 说,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 侯。”他还为楚怀王起草法令,办理与齐国结盟的外交事务。可 见屈原实际上做着与现在国务院秘书长相似的工作。 到了秦王朝,随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开

始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郡、县)的比较完整的秘书工作体制, 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多层次的秘书工作队伍。如中央最高统治 者身边,有“御史大夫”,为皇帝收发重要文件资料,对百官行使 督察职责;有“尚书”,主管朝廷文书的起草和传阅;有“博士”, 备供皇帝咨询,掌管皇室史书典籍;有“谒者令”,为皇帝引见百 官,传达命令;有“主玺令史”专管皇帝印章。汉代丞相和诸侯 王身边,有“长史”为之掌管全部秘书工作;地方长官如郡守、县 令,有“主簿”和“记室令史”之类秘书长式的官员,充当参谋、助 理。秦汉以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秘书机构 的设置和秘书官员的名称,尽管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但他们的 工作职责,其实都大同小异,有些还沿用至今。

综观我国秘书工作数千年来的发展演变史,我们可以发

现:中国古代社会的秘书工作,与现在社会秘书工作之间,存在 着许多共同点。第一,秘书工作的基本性质与活动方式,无论 哪个时代,总是大体相同的、一贯的、不变的。第二,古今秘书 部门都是设置于国家的政治权力的中枢,古今秘书官员都处于 中央和地方首脑、长官的身边,这种特定的地位决定了秘书工 作特有的工作内容和特殊的活动方式;第三,古今秘书官员的 使命和秘书部门的职责,都是直接辅助上司全面管理国家事 务,都必须竭尽全力地为直接上司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服务;第 四,古今秘书官员的使命和秘书部门的职责,不但要管事,还得 要谋政。就是说,他们必须替上司竭忠尽智地想办法、出主意、 当智囊,献良策,以全面实现上司的政治意图。

上述四个共同点,就是古今秘书工作的共性。从本质上

讲,在这个共性之中,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的古今不变的道理。 第一,秘书工作主体———秘书人员,要想得到直接上司的充分 信任,必须竭尽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做好各项秘 书工作。第二,秘书工作的全部内容,都来源于为之直接服务 的上司的主观意图与客体需要。第三,秘书人员只有辅助上司 的决策、尽职管理事务的义务,而没有也不可能享有对重大事 情的最终决定的权力,即使是最高级秘书官员,也只有参与议 政的权力,而没有最后拍板的权力。这三个基本道理,是贯穿 古今秘书工作,千古不变的道理,也就是秘书工作古往今来的 固有属性。如果我们用一个抽象的概念来科学地概括它的内 涵,就是秘书工作具有全能辅助决策与管理的特征,简而言之, 就是具有全能助理性。

中国秘书工作是这样,外国秘书工作也不例外。据马克思

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记述,北美易洛魁氏族部落联 盟的酋长,他有一位充当自己使者、执行自己指示、协助自己处 理各种事务的“助理酋长”。这样的人物,实际上就是当时北美 古代社会领袖人物身边的秘书或秘书长。他所做的全部事情, 当然可以看作是古代社会的秘书工作。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君 主都有文职辅臣,英文叫做“Secretary”。奴隶主和封建贵族,都 雇有充当参谋角色的“幕僚”,负责拟制、管理文书档案与日常 事务的工作。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秘书在工厂、 企业中,成为全面辅助工矿主或董事长、厂长、经理们,管理行 政、人事,甚至财务的可信任的亲密助手和得力参谋。现代发 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秘书工作已经普遍化和社会化,不仅广 泛存在于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而且渗透到社会 的每个角落。

综观欧美秘书工作的发展史,我们同样发现,秘书工作具 有全能助理性的特征,以英国政府的文官系统的秘书工作为 例,根据职责不同,英国政府把文官秘书分为四级:最高级是行 政秘书,其工作职责是全能协助政府首脑和各部部长草拟政策 方案,协调沟通机关内务,组织掌管行政人员考核,相当于我国 中央政府的秘书科长或办公厅主任。其次,是执行级秘书,相 当于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全面协调管理较小范围的事务,全 面处理文书事务工作。三是文书,他们按照法规记录、撰写、制 定文件,统计资料,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最低一级是助理文书, 就是打字、速记、缮印、接待等秘书人员。这四级秘书,一级协 助一级,其职责都明显具有全能助理性。 四

以上是从历史角度进行了纵横比较分析。下面我们再从 管理科学的角度,深入一步探讨秘书工作,看它究竟是怎样在 领导行为中发挥作用的。这样我们将会更全面的认识秘书工 作的本质属性。

秘书部门是领导机关和机关主要负责人实施领导、进行管 理的“枢纽”和“调控中心”。领导与管理行为,是指在一定的体 制下的领导与管理者的活动。领导与管理行为的综合效应的

产生,必须包括四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检查———信 息反馈。秘书部门主要是在这四个环节上充分发挥全能助理 作用。在领导决策前,秘书或秘书部门必须尽可能地搜集各种 信息,为领导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意见、方案;在领导决策中, 秘书要组织力量,积极大胆地参与论证,协助领导做出符合实 际的科学决策。在决策后的执行过程中,秘书要分两步进行全 能助理:首先,必须及时地把领导机关的决定、决议或机关首脑 的思想,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以便最后形成实施方案,以 便通过拟制文件、组织会议贯彻等手段,把领导的决策输送出 去,使决策得以实施。第二步,要对决策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催 办查办。督查中,不仅要善于通观全面,随时掌握进程,针对薄 弱环节,打通阻塞关节,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行动步伐,而且要 善于跟踪信息反馈,以便于协调领导与管理者及时了解情况, 修正、调整、完善决策方案,直至这项决策顺利完成为止。在整 个决策程序中,秘书工作的职责,不仅要求为领导与管理者提 供准确、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拿出使领导与管理者满意的意 见、方案,而且要全力以赴协助领导与管理者使决策付诸实施; 不仅要积极主动监督各职能部门“做没做”,而且要深入检查 “做得怎么样”,特别要高度敏感地竭力去捕捉住那些带苗头 性、倾向性的问题,从怎样正确执行领导决策的角度,提出纠正 偏差和失误的建议,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磋商办理,涉及重大问 题,应如实报告机关主管领导。这一切自始至终贯穿着、体现 着秘书工作的全能助理性。

如前所说,政治性、从属性、事务性等,都是秘书工作同党

政工作、领导工作和上下左右职能部门工作的关系属性。这些 关系属性,并非本质属性,因为它们不是秘书工作所独有的。 由此看来,只有全能助理性,才比较客观地全面准确地概括了 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职业技能的培养

秘书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 职业技能为本位虽然已是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在秘 书教育实践中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 重视,以致高等甚至中等秘书职业教育都办成了中文或 文秘本科教育压缩型。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 会对各类技术型、应用型秘书人才的需求,目前,已成 为秘书职业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 加入世贸组织后,涉外秘书成为秘书队伍中的一支重要 力量,给我们对秘书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秘书职业技能的构成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 动作系统或智力活动方式。根据技能中“动作”的内外 之别,可以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秘书职业 技能也同样包括这两部分。汽车驾驶、录音录像、摄影、 办公设备维修、书写等属动作技能,主要借助骨骼、肌 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我们把它叫做操作能力或 动手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办事能力、管理能力、 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属智力技能,主要由内部的心理 “动作”(心理活动)构成,是一种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 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内部语 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起来,秘书职业教育应培养的秘书职业技能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通技能(基础技能)

普通技能是从事秘书职业在内的各类现代社会职业 普遍需要掌握的基础性技能,包括运用本国语、外国语 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书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 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及协作能力,自我提高及创新的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二)专业技能

在秘书职业技能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演讲、公文写作、办公室事务处理、档案管 理、会务安排、沟通协调、驾驭运用秘书的资源等技能。

(三)适应形式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兴技能 适应形式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兴技能包括录音录

像、摄影、驾驶、办公设备维修和保养等方面的技能。 三大类职业技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勾勒出文 秘专业学生最佳的技能结构实现的目标。

二、秘书职业技能的培养

(一)调整培养目标是构建秘书职业技能框架的前提 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专业技能结 构。笔者认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各行业人员素质 的要求不断增强,秘书职业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 当前一段时间内秘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与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 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 工作的文职人员。现代文秘人员是一个很大的群体,通 俗地说他们是工薪族中的“白领阶层”,可以胜任经理助 理、秘书、统计员、服务员、营业员、文书、资料员、 档案员等职位的工作,即从事机关企业事业和私人单位 的文职工作,这些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过培训、锻炼可以 成为各行各业文职性质的技术人才或基层领导人。所以 说,把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只定位在培养现代文秘上是 极为狭窄的,应把它调整为文职人员。这样调整,可以 使文秘专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也符合现 代社会发展之需求。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整,要求对专业 建设做出相应的调整,即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二)强化职业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过硬的秘 书实务能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涉外部门对秘书 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因此,秘书专业必须把实践技能 训练放在突出地位,以培养学生过硬的实务能力为主线,

以涉外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实践教学做出科学的整体设计。

1、教学方法:突出“三个重点”

教学方法突出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实验教学 法,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 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就是将部分真实的秘书实务引入课堂, 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 系列秘书岗位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引导学 生进入角色,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模拟教学法就是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

思考和锻炼自己。比如在讲授涉外商贸文书、英文函电、 涉外企业管理等课程时,都可以让学生模拟现场场景分 角色进行“表演”,掌握某些实务的规程和要求,学会机 智灵活的处理。

实验教学法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实验室,针对性地开 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实验教学是理 论教学的必要延伸,是实习活动的必要补充。比如在讲 授会议学这门课程时,就可以放在实验室的会议室中进 行,训练学生根据会议规模安排会间服务,根据会议性 质布置会场,根据会议成本计算公式做出会议预算等, 提高学生从事秘书岗位工作的实践技能。

2、实验室建设:强化“两个综合” 实验室建设,对业务和技能两大模块进行综合,既 便于管理,又有利于综合训练。

秘书业务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秘书工作室、会议室、 文书处理室、档案管理室、公关部室等。

秘书技能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字话过关测验室、办

公自动化操作室、新闻传播训练室、交通驾驶实训室等。

3、实习环节:抓好“四个阶段”

抓好实习环节的“四个阶段”可以充分借助社会上 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

认识实习阶段,一般安排在第

一、二学期。结合新 生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到秘书岗位进行参观、访问、调 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以及该岗位的工 作内容和对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具体的感知和强烈的 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课程教学实习阶段,根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 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学生到有关的 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和涉外行业从事专项工作技能锻 炼。如遇到挂钩单位召开重大会议,就要结合课程教学 的有关章节,让学生在这些会议上承担一些公文或其它 应用文的起草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或为其担任礼仪、宣传、会务等服务工作,让学生积累 秘书工作经验。

社会实践锻炼阶段,增加或延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利用寒 暑假或大礼拜参与社会活动。

毕业顶岗实习阶段,一般安排在毕业前,与撰写毕

业论文同步,大约 12 周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 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顶岗锻炼,用全视角去审视秘书工作 的方方面面,在总结、反思、探索中不断创新,提高实 践能力。

4、考试考查:注重“三种方式”

根据秘书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是加入 WTO 后,涉 外秘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考核考查上应注 重以下三种方式。

双语口头回答式,重在考察学生从事文秘工作的

“说”功。口语表达能力是秘书基本素质的一种外在表 现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重视秘书专业学生的中外文口 试,让学生快捷地传达信息,用双语表达意图,避免因 跨文化传播给交流带来的不便。

双语撰写论文式,秘书写作中的双语现象,将成为 入世后文字工作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因此,考试的方法 应多采用双语撰写小论文的形式,从而更加突出对学生 涉外写作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写小论文需要的是科 学批判的精神,是将已学知识加以深化和拓展,体现的 是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发挥个人特 长,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

实践技能考核式,秘书业务和能力的实践与训练, 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因此,考核也必须 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使考试走出理论考试的“桎梏”。

5、毕业论文:坚持“两个结合”

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和秘书岗位实际结合起来,毕 业论文的撰写应和毕业实习融合为一体。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让学生结合秘书的实际,在实 习实训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熟悉的题目,避免 盲目性或纸上谈兵。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与毕业实习同步进行。结合毕 业实习的情况对教学或实习的理性认识提出意见和看 法,特别是运用所学的秘书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克服 毕业论文的孤立、封闭、仓促、空洞等不足,真正促进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突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设置,培养 学生扎实的综合素质

宽基础,应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要以专带博,不 能搞成专业课都齐全的大杂烩。拓宽专业口径与加强专 业教育应当并行。所以,秘书专业在拓宽基础课的基础 上,应突出“四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职业心理教育摸块

根据秘书职业的特点,特别是女性比例增多的实际, 开设秘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 学、心理健康教育、秘书职业道德等课程,对提高秘书 人员的心理素质,加强人格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2、秘书实务教育模块

主要针对秘书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加强学生的秘书 理论的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开设秘书学、社交 礼仪、办公自动化、公共关系、企业管理、谈判技术、 文书写作、秘书英语、英文函电等课程。学生通过学习, 可以获得丰厚的秘书实务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岗位技能。

3、文化素质教育模块

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必须以扎实的 文化素质为基础。只有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高科学

文化素质的人员,才能为企业和涉外部门提供高质的综合服务。因此,就要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科学知识。并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 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4、法律道德素质教育模块

秘书人员多从事辅助性管理工作,接触的多是带有 决策性的文件或文字材料及主要会议记录,作为领导的 参谋助手必须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法律意 识。特别是入世后,世界多边贸易格局的形成,要求秘 书人员不仅要掌握本国的有关法律法规,还要了解其他 国家的法律规定及交际知识。不仅要在工作中保守机密, 讲求诚实,而且要在交往或其他活动中也要保守秘密, 讲求诚信。在处理日常事务或突发事件时,必须按有关 的法律法规办事,真正做到“人人平等”。

突出“四大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既重视基础 理论知识的讲授,又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既重视专业 知识的学习,又注重知识面的拓展,既重视多种能力的 强化,又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培养新型的秘书人才, 必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四)运用证书制度强化学生对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对技能的考核, 单靠学校组织的考试是不可能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 岗位也得不到认可。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 级考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证书,通过国家的职业技能 鉴定。学生毕业除了取得相应的学分,得到毕业证外, 还要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全国公共外语等级二 级证或大学公共外语 B 级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职 业技能鉴定初、中级秘书资格证。通过以上技能证书的 考核,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也为学生从 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新,武艳娟.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尝试[J].辽宁高职,2001,(4).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of Secretaries LI Chao-yang (Panji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Panjin 124010, China) Abstract: China’s entry WTO has a great impact on secretary care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ecretary professional skills are suggested.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secretary professional skill structure, the specialization of secretary training and the modularization of curriculums provide great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cretary teaching theories and training of practical skill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skills of secretaries; Training aim; Approach; Method (责任编辑,盘锦职院:李 娟) (上接 81 页)

翻译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在运用这种教学手段也带来 了一些问题,在多媒体大教室里授课,教师的一部分精 力要用于各种设施的操作,因此,课堂纪律有时需要经 常维持。但,总的来讲,还是有助于教学的开展,符合 现代教学的要求。

四、多媒体应用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强调针对性

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完成一定的 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因此,我们不能不管教学目标需要 与否,不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能单纯为了使用媒 体而使用媒体,要有针对性地、适当地加以应用。

(二)注意适度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在应用时要适度。既 要有变化,又不要太频繁,否则,不仅浪费了时间,又 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只看媒体而不注意授课内容了。 因此,在一堂课上,使用媒体最好不要超过

四、五件(次) 为好。

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 够引起学生认知好奇心与兴趣、从而使其学习英语的兴 趣得到培养,语言知识面得到扩展,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但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以 使我们培养出更适合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高等职业 技术人才

影片时尚女魔头折射秘书生存法则

ECRETARY’S COMPANION

2009 年第 7 期

业素养要求相差甚远, 能让老板动心的就是她的 “聪明好学”, 这弥补了所有的缺憾。 而她的善于 “亡羊补牢”, 则与她出色的察言观色与灵活应变 能力密不可分

, 这正好证明了她具有胜任秘书工 作的潜在特质: 敏而好学!

法则二: 注重形象塑造, 从 “新人” 迅速成 长成 “老人”。

新人安德烈亚是凭借聪明的头脑, 暂时征服

米兰达, 加盟这个引领时尚潮流世界的。 初入职 场时她认为自己的工作与时尚的穿着没有关系, 穿着朴实古板的她就被嘲笑为 “穿着奶奶的裙 子”, 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面对 《T 型台》 时装 总监纳秋的提醒, 她不以为然, 认为独善其身更 为重要。 直到老板疑惑不满的眼神频频掠过, 工 作备受打击后, 才想到要改变自己的形象。 得体 大方的职业装束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 从那一 刻起, 她的成长迅速自然, 继而顺风顺水地融入 了工作环境。

香港女作家梁凤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 “ 一

个秘书的形象与教养可以代表上司的江湖地位和 分量 。” 秘书的形象蕴含丰富 , 毫无疑问是职业

规范的表率。 讲究着装礼仪, 巧妙搭配服饰, 让 你的形象美凸显你高雅的品位 , 更重要的是体现

一种维护企业商业形象的意识。 把追求卓越的自 我意识不断调整转移到塑造完美丰满的秘书形象 上来, 使你先入为主融入工作环境, 这是成长成 熟的标志

。 不少新人特别是 80 后 , 总以为穿着

打扮应以个性喜好、 张扬自我为准则。 殊不知, 另类的你在职场中会遭人侧目 , 既而受排斥或疏

离, 不知不觉中你会成为孤家寡人。 初入职场, 若对工作中该穿什么衣服感到困惑, 那就用心观 察周围的同事

, 他们穿制服 , 你不能穿休闲装 ;

他们中规中距, 你不能哈韩哈日。 欲被同事接 受

, 就不要太过于个性。 记住: 你的形象价值百 万。 法则三

: 把琐碎的工作当成一种磨砺 , 提升 抗压力 。

安德烈亚虽说是一名新人, 但老板没有时间

等她长大。 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 就要求她 “自 来熟” ,适应所有的工作。 影片以快速的切换让 我们看到她跑上跑下整理老板衣物, 冲咖啡、 接 电话、 联系客户, 甚至怀抱一大堆文件帮老板溜 狗„„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员工的派遣, 该她干 的不该她干的, 一股脑儿向她倾泻过来, 让她应 接不暇。 当她做事效率不佳时, 还会遭到老板劈 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她在办公室里泪流满面, 可 过往的同事只是漠然或同情地扫她一眼, 没有人 停下来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这就是米兰达的 助理能干满一年的可能性不大的原因。 安德烈亚 则在不断的压力与考验中逐渐成长起来。 有人戏称, 秘书就是让上司 “秘密地舒服”。 作为上司的 “贴身人”, 你要秘密地让其 “舒 服”, 就要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所谓细节, 就是琐碎的工作, 你要有有条不紊、 化整为零的 应对能力。 职场节奏越来越快, 工作压力越来越 大 ,

新任秘书若遇上闲散仁慈的老板 ,

可能会觉

得非常惬意, 但慢慢地你的意志会被消蚀, 你会 变得懒散堕落 ,

一事无成 ,

像在凉水里慢慢被煮 熟的青蛙 ,

死到临头都不会跳一跳 。 反之 , 你的

第一份工作就充满了挑战 ,

你的老板极为挑剔冷

酷、 傲慢严厉, 如同一个恶魔, 在老板身边的你 更是 “

近水楼台 ”,

苦不堪言 。 那么 ,

请别放弃 。

宝剑锋从磨砺出 ,

老板在变相地催你成长成熟 。

磨砺与考验是一名职场新人走向成熟的催化剂 。

正如影片中所说的 ,

只要干满一年米兰达的助 理 ,

以后再从事任何工作都难不倒你 ——— 还有比

米兰达这样的老板更会摧残人的吗 ? 另外 ,

作为上司的 “ 贴身人 ”,

你会给人很 大的想象空间

。 你受了委屈, 可以痛哭, 但不要

在工作场所流露个人情绪, 不要让个人情绪影响 你的工作

, 不要让所有人看到你的脆弱, 若是这

样你就违背了职场天条。 你可以到卫生间默默流 泪

, 抹抹眼泪回来, 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圆满 漂亮, 总比你在大庭广众之下用眼泪昭示你的脆 弱

, 让大家忍不住怀疑你的职业素质和抗压能力 要好! 总而言之, 你要迅速成长起来, 否则就可 能面临被扫地出门的命运 ———外面有无数的大学

毕业生拿着一张写满优秀实习鉴定的简历在觊觎 你的岗位呢!

法则四: 巧用心思, 与人为善, 善于积累人 脉。

安德烈亚谦和的气质让眼光刁钻的纳秋颇为

欣赏, 他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 不仅敞开衣橱任 她挑选(《T 型台》 囤积着无数拍大片的时装), 还 调教她如何把时髦行头成套穿上身, 帮她改变了 自身的形象, 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 在一次聚会 中, 她认识了业界的一位仰慕她的同仁。 她没有 一口回绝对方的好意, 留下了通讯方式。 果然, 没多久米兰达就让她找没有出版的 《哈里波特》 的手稿, 并放下狠话: 找不到就别回来了。 这可 是个难题, 手稿可能就连作者手里都没有。 安德 烈亚打遍了所有她所能打的电话, 都没有找到手 稿。 正当她陷入绝望之时, 是那位不起眼的同仁 帮她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连老板都觉 得是她创造了奇迹! 从此对她的看法发生了颠覆 性的改观。 教育与培训 42秘书

、 公关作为一种受人瞩目的职业, 因为

工作性质与年轻、 貌美、 活力挂钩, 大多数人将 其定位为 “青春饭” 或 “花瓶” 职业, 认为无非 是上传下达的简单轻松又体面风光的工作。 其 实, 每个行业都深不可测, 从业者要想在业内如 鱼得水, 除了做到秘书最基本的要求外, 还要掌 握一定的突破点即 “生存宝典 ”, 在岗位上不断

修炼, 从而将工作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 将 “青 春饭

” 变成 “长春饭”。 影片 《穿普拉达的女王》 中女主角的蜕变

、 秘书角色的出色演绎给了我们 全方位强烈的视觉与心灵冲击 , 也为受职业能力 困惑的学生指点了迷津 。

在影片中, 新人安德烈亚 (安·海瑟薇饰) 凭着西北大学的漂亮履历 、 完美的口才、 不屈不 挠的表现

, 得到了一份所有女孩梦寐以求的工 作

: 纽约时尚界圣经 ———知名时尚杂志 《Run- way》 (天桥) 总编辑米兰达·普莱斯利 (梅丽 尔

·斯特里普饰) 的私人助理 (秘书)。 助理的工 作是琐碎而痛苦的———她得时时刻刻忍受米兰达 阴晴不定的古怪脾气

, 不但要战战兢兢地面对分 内职责

, 还得在三更半夜接听米兰达一时兴起打 来的咆哮电话

。 但成为她的助理, 就可以像她一 样

, 免费品味时尚, 穿上最新潮流的服饰, 像孔 雀般高傲地笑纳一切羡慕甚至妒忌的目光 , 这是

所有对时尚有热情的纽约年轻女孩最大的梦想。 更重要的是, 有了这段魔鬼般的历炼, 就可以成 为到哪都备受欢迎的职业达人。 安德烈亚痛苦而 快乐地蜕变着 ,

她的蜕变足迹生动地演绎了职场 新人成长必备的精彩生存法则 : 法则一 :

成功面试 ,

善于察言观色 、 灵活应

变的有效沟通是至上宝典。

安德烈亚的求职面试可谓一波三折, 首先是 在第一助理艾米莉约见她时, 因为安德烈亚浑身 上下没有一点时尚元素而被认为不是该职位最佳 人选, 差点被拒绝; 接着因老板米兰达不满艾米 莉先前挑人的眼光, 此次亲自面试, 安德烈亚得 以在心不在焉的老板面前叙说自己的辉煌史: 什 么在校获得新闻大赛奖, 想当新闻记者等等, 看 到老板反应冷淡, 安德烈亚在最后关头道出: “但是我很聪明好学 „„ ” 在老板似乎鄙夷的目 光中她沮丧地离开了; 出乎意料的是正要走出办 公室大厅的她被艾米莉不解地唤回去了, 她成功 了!

要谋求助理职位

, 有效沟通是第一要诀。 作 为求职新人

, 女主角的面试经历值得我们玩味 , 她绝地逢生的境遇出乎我们的意料 。 对她的失与 得可作如下分析

: 失的层面———准备没有针对

性。 首先从她的衣着来看, 以一身朴实的休闲装 出现在时尚达人面前

, 显得十分另类与滑稽。 无

言的服饰传递给对方的是极为丰富的信息 : 她并

不知道所谋求的时尚杂志主编助理职位的要求是 什么, 从而引起对方的不悦与讥讽; 再从她的言 谈来看

, 一开始的自我推介没有针对性, 只大谈

自己的辉煌史, 这些隔靴搔痒的内容都是老板不 感兴趣的

, 难怪对方心不在焉。 这是面试中有效 沟通技巧的缺失

, 也是面试的大忌。 而 “得” 则 是女主角几乎黯然转身时的急中生智 , “但我很 聪明好学

” 云云。 事实证明, 使她获得转机的正 是这句话

, 这击中了老板的要穴。 其实聪明的老

板看中的不是毕业生以前头上曾经有过多么绚丽 的光环, 而在于新人的发展特质: 善于学习的能 力。 新闻专业出身、 成为记者与秘书, 二者的职 影片

《 穿普拉达的女王 》 所折射的秘书生存法则 □吴彩云 吴彩棉 教育与培训

41SECRETARY’S COMPANION 2009 年第 7 期

秘书工作的发展空间并不大, 但是这项工作 之中潜藏着一个优势

: 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多 。 企

业中只有经理及以上人员才可以配备秘书, 与他 们工作或业务往来的人大多身居要职 。 所以 , 跟

随在上司身边, 秘书就拥有了和这些人员交流的 绝佳机会

。 留意这些人际资源, 就是把握了秘书

一职的优势资源, 他们或许就成为你明日的合作 伙伴 。

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 : “

一个人的成

功, 有 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85%则要靠人际 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 。” 另外 ,

新任秘书应该明白 ,

在竞争者林立的 职场中 ,

乐于手把手地教你学走路的 “ 唐僧 ” 越

来越少, 因而与人为善、 广积人脉是职场新人的 必备工作 。

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别人 , 所

以学会分门别类贮存电话 ,

在适当的时候问候一 下对方 ,

让别人记住你 ,

说不定你会获得更多的

机会。 记住, 职场中没有用不到的人, 有心插柳 柳成荫 ,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一大要 素 。 法则五 :

机会喜欢垂青有准备的人 。

因为第一助理艾米丽感冒了, 所以安德烈亚 被临时安排陪同米兰达参加时尚晚宴。 安德烈亚 的主要任务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马上记熟几大 本来宾的身份手册, 在米兰达忘记对方的时候提 醒她, 让她看起来好像认识所有的人。 这是个棘 手的任务, 完全记下来可能性也不大。 第一助理 用了几周准备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面对即将来到 面前的客人, 她张口结舌。 安德烈亚的机会来 了, 贴耳告诉米兰达对方的身份, 使得老板免于 尴尬。

交际艺术中招呼技巧的作用在职场意义重 大

。 每个人的名字在本人听来不亚于一支动听的 曲子, 且充满亲切与友善, 是交际场上的润滑 剂

, 精明的老板深谙此道 , 渴望运用起来游刃有 余。 职场新秘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是给老板排忧解 难

, 这让新人面临许多细节的考验 , 强学博记必 不可少

。 幸运喜欢垂青有准备的人 , 多用些心 , 在机会来临之时才能好好把握 。 但无论你多么风 光

, 别忘了风头是老板的 , 记得永远站在老板身 后

, 学会低调, 这会为你的表现加分。 法则六

: 坚持自我, 学会放弃。

安德烈亚因为繁忙而与众不同的工作离男友

越来越远, 最终分道扬镳。 在巴黎, 她目睹老板 为了利益宁可牺牲合作了 20 年的老伙伴, 家庭 大厦也岌岌可危, 内心极为不安, 这看似春光明 媚的微笑背后是不少人心酸的眼泪。 她明白, 再 走下去, 她会成为下一个米兰达, 甚而至于更加 变本加厉。 在影片结尾, 她开始忏悔: “我背叛 了我的家人、 我的朋友, 还有我曾经相信的一 切, 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鞋子、 衬衫、 外 套、 腰带„„” 重新面试归来路过原公司大楼 时, 恰逢米兰达被前拥后挤极度风光, 她在与米 兰达意味深长对视而笑后优雅地转身离去。 这是影片的尾声, 安德烈亚幡然醒悟, 终于 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

当你有能力去做

米兰达时, 你愿不愿意放弃你的做人原则? 时尚 界的纸醉金迷一向是极具诱惑力的 , 然而 , 名利

场中的浮华又让多少人丧失了自我 ?

所幸的是安

德烈亚还保持着一份清醒 ,

坚持自我 , 放弃了这

来之不易的 “荣耀”, 也回归了自我内心的安宁。 法则七 :

要另觅高枝 ,

选择优雅的转身 , 不

必莫名消失 。

安德烈亚在米兰达毫不知情的状况下扬长而 去, 并将米兰达的追寻来电手机扔入喷泉水池 中, 这个毅然决然的潇洒动作似乎更张扬了她的 个性, 也似乎充满了对魔头般上司报复的快感, 让人心潮起伏, 释然而笑。 而后安德烈亚在新一 轮求职面试中, 却得到前任老板米兰达的极力推 荐, 她幸运极了!

秘书在工作中会受到上司为人处事风格的潜

移默化的影响。 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明辨是非, 学 会扬长避短

、 取长补短 、 提升能力 、 积累经验 、

完善人格。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 女主角要另觅高 枝

, 玩失踪的方式不算上策 , 倒折射出自己为人 处事的不厚道与缺乏涵养。 精明的上司之所以选 择你在他身边

, 可能非常赏识你 , 注重历练你 、

关怀你。 细想如果没有老板的严厉, 安德烈亚会 有后来灿若奇葩的惊艳吗? 所以别忘了感恩。 人 生足迹的链条是环环相扣的 , 无论哪一节松落

了, 都会影响你的前行。 女主角很幸运, 因为即 使她用极端的方式向老板说 “不 ”, 但老板还是

不计前嫌, 在她另一轮求职的关键时刻对她不吝 赞词

, 可见老板的风度与胸襟 。 所以 , 你要确定 你的老板是否属于米兰达型 , 否则别随意学安德 烈亚潇洒地扔手机

, 要在每件事上表现出良好的 处世之道与优雅的涵养 ! 后记: 通过影片与职场的亲密接触, 学生对 职业特质培养的困惑一扫而光, 深感职场新秘确 实不容易, 从为人处事的跌跌撞撞到举手投足的 游刃有余, 无不需要掌握办公室宝典, 牢记办公 室 “潜规则”, 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光明的前景

上一篇:公务员一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务员考核评语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