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四十式太极拳拳谱

2023-05-03

第一篇:杨氏四十式太极拳拳谱

二十式太极拳的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于,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⑨弓步推架。

十九、左玉女穿梭

①后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十、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⑦虚步插掌

二十

一、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

二、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三、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

四、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④收脚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势。 杨氏24式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杨氏40式杨式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如封似闭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肱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

19、双峰贯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势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裆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42式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

7、撇身捶

8、捋挤势

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第二段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

16、左右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

第三段

19、云手 20、 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第四段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42式太极剑国际竞赛套路

1 、起 势 2 、并步点剑 3 、弓步削剑 4 、提膝劈剑 5 、左弓步拦 6 、左虚步撩 7 、右弓步撩 8 、提膝捧剑 9 、蹬脚前刺 10 、跳步平刺 11 、转身下刺 12 、弓步 平斩 13 、弓步崩剑 14 、歇步压剑 15 、进步绞剑 16 、提膝上刺 17 、虚步下截 18 、右左平带 19 、弓步劈剑 20 、丁步托剑 21 、分脚后点 22 、仆步穿剑 (右)23 、蹬脚架剑(左) 24 、提膝点剑(左) 25 、仆步横扫 26 、弓步下截 (右、左) 27 、弓步下刺 28 、右左云抹 29 、右弓步劈 30 、后举腿架剑 31 、丁步点剑 32 、马步推剑 33 、独立上托 34 、进步挂剑 35 、歇步崩剑 36 、弓步反刺 37 、转身下刺 38 、提膝提剑 39 、行步穿剑 40 、摆腿架剑 41 、弓步直刺 42 、收势

56式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动作口诀及名称

(一)

第一段

一、起式: 1.并脚直立2.左脚开立

二、右金刚捣碓:1.转腰掤臂2.转体右捋3.擦脚后推4.虚步撩掌5.提膝举拳6.震脚砸拳

三、揽扎衣: 1.左转托拳2.分掌划弧3.擦脚合臂4.马步横掌

四、右六封四闭:1.转体旋腕2.下捋掤挤3.堋刁上托4.虚步按掌

五、左单鞭: 1.虚步提缠2.屈腿擦脚3.马步横掌勾手

六、搬拦捶: 1.右转握拳2.左转横击3.划弧翻拳4.右转横击

七、护心捶: 1.松身栽拳2.跃转抡劈3.马步合臂

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2.虚步分掌

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2.踏脚擦步3.左转提勾手4.马步展臂勾手

十、提收: 1.扣脚合臂2.收脚收手3.提膝推按

十一、前趟: 1.擦脚右捋2.转身旋掌3.马步分掌

十二、右掩手肱拳:1.提膝收腿2.擦脚合臂3.转身合臂4.弓步发拳

十三、披身捶: 1.有转捋压2.左转捋格

十四、背折靠: 1.拧身折靠

十五、青龙出水:1.转体绕臂2.左转旋臂3.撩弹收拳4.马步弹拳

十六、斩手: 1.摆脚翻掌2.震脚切掌

十七、翻花舞袖:1.跳步双劈掌

十八、海底翻花:1.提膝翻臂

十九、左掩手肱捶:1.擦脚合臂2.转身合臂3.弓步发拳

十、左六封四闭:1.下捋掤挤2.虚步刁手3.擦脚翻掌4.虚步双按

二十一、右单鞭:1.转提推掌2.转体提勾手3.屈膝擦脚4.马步立掌

第二段

二十二、云手(向右):1.收脚推掌2.开步推掌3.插步云掌4.开步云掌5.转腰摆掌6.提膝横击

二十三、云手(向左):1.震开步推掌2.插步云掌3.开步云掌

二十四、高探马: 1.左转堋臂2.马步分掌3.虚步推掌

二十五、右连珠炮:1.转身捋掤2.撤步刁手3.跟步前推4. 撤步刁托5.跟步前推

二十六、左连珠炮:1.撤不左捋 2.退不刁托3.跟步前推4.撤步刁托5.跟步前推

二十七、闪通背:1.屈膝分掌2.弓步穿掌3.转腰旋掌4.转身劈掌

第三段:

二十八、指裆捶:1.转身绕臂2.震脚合擦3.转身旋臂4.弓步指裆拳

二十九、白猿献果:1.转体收拳2.起身提拳3.提膝抄拳

十、双推手: 1.落脚旋掌2.虚步双推掌

三十

一、中盘: 1.转身挫掌2.翻转挫掌3.翻转挫掌4.装身穿掌5.绕臂擦脚6.马步提手

三十

二、前招: 1.虚步掩膝

三十

三、后招: 1.虚步掩膝

三十

四、右野马分鬃:1.转体绕臂2.提膝绕臂3.马步穿掌

三十

五、左野马分鬃:1.提膝旋掌2.马步穿掌

三十

六、摆莲跌叉: 1.转身收掌2.转腰按捋3.收脚摆掌4.独立拍脚5.震脚跌叉

三十

七、左右金鸡独立1.提膝穿掌2.踏脚按掌3.擦脚摆掌4.收脚回捋5.提膝穿掌

第四段

三十

八、倒卷肱: 1.撤步展臂2.退步推掌3.退步推掌

三十

九、退步压肘:1.转身旋掌2.转体摆掌3.退步横击

十、擦脚: 1.转身右捋2.歇步交臂3.分掌拍脚

四十

一、蹬一跟: 1.转身合腕2.僚拳踹腿

四十

二、海底翻花:1.收脚合臂2.提膝翻臂

四十

三、击地捶: 1.落地落脚2.弓步栽捶

四十

四、翻身二起:1.翻身抡臂2.上部绕臂3.腾起拍脚

四十

五、双震脚: 1.落脚分掌2.收脚提按3.震脚按掌

四十

六、蹬脚: 1.架掌蹬脚

四十

七、玉女穿梭:1.落脚穿掌2.跃步架推

四十

八、顺銮肘: 1.擦脚合臂2.马步顶肘

四十

九、裹鞭炮: 1.提膝轮跳2.左右鞭打

十、雀地龙: 1.仆步穿掌

五十

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掌2.虚步架拳3.缠腕外撑4.变拳回撑

五十

二、退步跨虎:1.撤步分掌 2.收脚合臂

五十

三、转身摆莲:1.摆脚转体2.提膝分掌3.虚步摆掌4.摆腿拍脚

五十

四、当头炮: 1.落脚推掌2.后坐捋掌3.转腰掤击

五十

五、左金刚捣碓:1.左转平捋2.虚步僚掌3.震脚砸拳

五十

六、收式: 1.十字托掌2.并步按掌

(二)

第一段

一、起式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

二、右金刚捣碓

1、转体棚捋

2、转身右捋

3、擦脚平推

4、虚步撩掌

5、举拳提膝

6、震脚砸拳

三、揽扎衣

1、左转托掌

2、分掌划弧

3、擦脚合臂

4、马步立掌

四、右六封四闭

1、转体旋腕

2、下捋棚举

3、棚刁上托

4、虚步双按

五、左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六、搬拦捶

1、转体变拳

2、转体横击

3、划弧翻拳

4、转体横击

七、护心捶

1、转体栽拳

2、跃转抡击

3、马步合臂

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

2、收脚分掌

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

2、踏脚擦步

3、左转提勾

4、提膝推按

十、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十

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转身旋掌

3、马步分掌

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 十

三、披身捶

1、转身撩拳

2、外旋举拳 十

四、背折靠

十五、青龙出水

1、转提绕臂

2、转提旋臂

3、撩弹收拳

4、马步发拳 十

六、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 十

七、劈架子 十

八、翻花舞袖

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脚合臂

2、转身旋臂

3、弓步发拳

十、左六封四闭

1、下捋棚举

2、虚步刁托

3、擦脚翻掌

4、虚步双按 二十

一、右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第二段

二十二、云手(向右)1收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

5、旋掌平摆

6、提膝横击

二十三、云手(向左)

1、踏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 二十

四、高探马

1、转提旋掌

2、马步分掌

3、转身推掌

二十五、右连珠炮

1、转身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

六、左连珠炮

1、撤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

七、闪通背

1、屈膝分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转身推劈 第三段

二十八、指裆捶

1、转身旋掌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 二十

九、白猿献果

1、转提左捋

2、转提棚臂

3、提膝出拳 三

十、 双推手

1、落脚旋掌

2、虚步双推

三十

一、中盘

1、转身挫掌

2、翻转挫掌

3、翻转挫掌

4、转身穿掌

5、绕臂擦掌

6、马步提手 三十

二、前招 三十

三、后招

三十

四、右野马分鬃

1、转提绕臂

2、提膝绕臂

3、马步穿掌 三十

五、左野马分鬃

1、提膝旋掌

2、马步穿掌

三十

六、摆莲跌叉

1、转身旋掌

2、转身捋按

3、收脚摆掌

4、独立摆脚

5、震脚跌叉 三十

七、左右金鸡独立

1、提膝穿掌

2、落脚踏按

3、擦脚摆掌

4、收脚收掌

5、提膝穿掌 第四段

三十

八、倒卷肱

1、马步展臂

2、退步推掌

3、退步推掌 三十

九、退步压肘

1、转身旋掌

2、转体摆掌

3、退步横击 四

十、 擦脚

1、转身右捋

2、歇步叠臂

3、分脚拍掌 四十

一、蹬一根

1、转身叠腕

2、撩拳揣脚 四十

二、海底翻花

1、屈膝旋臂

2、提膝翻臂

四十

三、击地捶

1、落脚落拳

2、提脚举拳

3、弓步举拳 四十

四、翻身二起

1、翻转举拳

2、腾起拍脚

四十

五、双震脚

1、落脚分展

2、屈蹲按掌

3、落踏按掌 四十

六、蹬脚

四十

七、玉女穿梭

1、落脚穿掌

2、腾插架推 四十

八、顺鸾肘

1、擦脚合臂

2、马步顶肘 四十

九、裹鞭炮

1、跳转绕臂

2、马步分击 五

十、 雀地龙

五十

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拳

2、虚步架拳

3、旋腕外撑

4、变拳翻转 五十

二、退步跨虎

1、撤步分掌

2、丁步举掌

五十

三、转身摆莲

1、转身旋掌

2、提膝分掌

3、落脚摆掌

4、独立拍脚 五十

四、当头炮

1、落脚推掌

2、转身收拳

3、转体棚击 五十

五、左金刚捣碓

1、变掌平捋

2、虚步撩掌

3、震脚砸拳 五十

六、收式

第二篇:武式太极拳96式拳谱

自然放松,幅度不用太大。

手尖上不过眉头,下至胸前,手肘随时朝下。 弓步时膝不过脚尖,身体前倾不过膝。 手势走圆。百会、丹田、涌泉成一线

收功:两脚分开,重心后移,两手下垂。翻掌,吸气,两手从侧面往上。屏气,两手合。吐气,翻掌向下按。

1、预备式:

2、起势:两脚分开(一拳左右),全身耸直,重心慢慢移至脚后跟,两手自然下垂,精神饱满,目视前方,面带微笑,百会朝天。

3、左濑扎衣:起,两手阴阳掌(45度)自然抬起。按,身体微蹲,两手心同时向下按,身体向左微转,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抬起,以脚尖为中心向内侧转45度朝东南。双手向上拎起左腿朝前(东南)跨一小步,搁步(脚跟着地),手顺势收起。左脚慢慢踏平,左腿弓,右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左脚,左手上,右手下,两手顺势向前上推出(圆弧形,东南向)。并掌(左手往下与右手齐时向两边画圆并掌,与胸平时右脚跟进。

4、右濑扎衣:右脚向右侧点一小小步,左脚以脚跟为中心向右移45度朝正南,双手拎起右腿朝西南跨一小步,搁步(脚跟着地),手顺势收起。右腿弓,左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右脚,右手上,左手下,两手顺势向前上推出(西南向)。并掌(右手往下与左手齐时向两边画圆并掌,左脚跟进。。

5、单鞭:左脚向左后脚侧点,右脚以脚跟为中心移

90度朝东南,双手拎起左腿朝正东跨一步,搁步。重心慢慢移至左脚,左腿弓,右腿蹬,两手平举拉开至两旁,掌跟朝下。

6、提手上势:左脚以脚跟为中心向右转45度朝东南,双手拎起右腿至左腿,脚尖点地,左手上,右手下顺势向前上推出。

7、白鹤亮翅:右脚向右侧点开一小小步,左脚以脚跟为中心向右移45度朝正南,拎起右腿朝西南跨一小步(搁步),右脚慢慢弓步,重心慢慢移至右脚,右手圆弧而上,左手推圆而上(略低)。并掌(右手向下与左手齐同时向两边画圆并掌,左脚跟进)。

8、搂膝拗步:左脚后退一小步,右脚左转135度朝正东,双手拎起左腿朝东北跨出一小步(搁步),左手平圆,右手朝上推圆,左腿弓,右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左脚。并掌(左手往上,右手往下,与胸平时向两边画圆并掌,右脚跟进)。 9手挥琵琶:右脚后退一小步(正东),重心慢慢移至右脚,左脚跟至右脚,左手上,右手下,两手向上推出。

10、搂膝拗步:双手拎起左腿朝东北跨出一小步(搁步),左手平圆,右手朝上推圆,左腿弓,右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左脚,左手在上交叉,右腿在左腿前交叉,脚尖正东,拎起左腿朝东北跨出一小步,左手平圆,右手朝上推圆,左腿弓,右腿蹬。并掌。

11、手挥琵琶:右脚后退一小步(正东),重心慢慢移至右脚,左脚跟至右脚,左手上,右手下,两手向上推出。

12、迎面掌:双手拎起左腿朝东北跨出一小步(搁步),左手往前推(立掌),右手往后按,左腿弓,右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左脚。身体后撤,重心移至右脚,左脚移动45度朝正东,拎起右腿朝西南跨一小步,右手往前推(立掌),左手往后按,右腿弓,左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右脚。

13、上步搬拦捶:左手拎起左腿朝正东方向搁步,左手画圆至胸前,右手掌变拳从左手上方往前推出,右脚跟进。

14、如封似闭:右脚往后退一小步(正东),右手拳变掌,双手拎起左腿跟退,两手在胸前推。双手拎起左腿往正东方向跨一小步,右脚跟进。

第三篇:【第3辑】《武氏太极拳谱》

【第3辑】《武氏太极拳谱》.txt1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武氏太极拳谱》

28、十三势行功要解

以心行气,务沉着, 乃能收敛人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29、十三势说略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

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若物将掀起,而加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30、太极拳解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巳。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长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徵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发挥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31、太极拳论要解

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人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末展,劲断意不断。

32、身法八要

涵胸,拔背;裹裆,护臀; 提顶,吊裆;松肩,沉肘。

33、四字秘诀

敷:敷者,运气於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於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後,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注:以上28——33传为清代武禹襄所著

34、五字诀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起初举动,未能由已,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已,后身能从心,由已仍从人。由已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蓄,呼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运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数,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入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35、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昔人云:“能引进茖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语甚胲括。初学者未由领悟,予加数语解之,牌有志斯技者,糐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

欲要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缺憾。欲要周身无缺憾,先要神气鼓汤。欲要神气鼓汤,先要提起精神,使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歛入骨。欲要神气收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於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劲在两肩,主宰於腰,上於两膊系,下於两腿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便是开,开中寓合。触知则施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否。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乘而入,按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於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36、撒放秘诀 擎、引、松、放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擎、引、松、放四字,有四不能:脚手不随者不能,身法散乱者不能,一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团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须避此病;不然,虽终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矣!

37、敷字诀解

“敷”,所谓“一言以蔽之”也。人有不习此技而获闻此诀者,无心而白於余。始而不解,及详味之,乃知“敷”者,包获周匝,“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气虽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间,所谓“气未到而意已吞”也。妙绝!妙绝!

38、虚实图解

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上图举一身而言,虽是虚实之大概,究之周身,无处无虚实,又离不得此虚实。总要连络不断,以意使运动。非身子乱手足乱换也。虚实即是开合,走架、打手著著留心,愈练愈精,功弥久,技弥巧尚矣!

注:以上34——38传为清代李亦畲所著

补:

1.打手撒放

朋上平声 业入声 噫上声 咳入声 呼上声 吭 呵 哈

2.十三势架

身法: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

势架程序: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单鞭,肘底看捶,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左右起脚,转身踢一脚,践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脚蹬一脚,上步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单鞭,玉女穿梭,单鞭,纭手,下势,更鸡独立,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十字摆莲,上步指裆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下势,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转脚摆莲,弯弓射虎,双抱捶。

十三刀:按刀,青龙出水,风卷残花,白云盖顶,背刀,迎坟鬼迷,振脚提刀,拨云望日,避刀,霸王举鼎,朝天一炷香,拖刀败势,手挥琵琶。

十三杆:掤一杆,青龙出水,童子拜观音,饿虎扑食,拦路虎,拗步,斜劈,风扫梅,中军出队,宿鸟归巢,拖杆败势,灵猫捕鼠,手挥琵琶势。 四刀:里剪腕,外剪腕,剉腕、撩腕。

四杆:平刺心窝,斜刺膀尖,下刺脚面,上刺锁项。 四枪:与四杆同。

以上刀法、枪法,务要身法不散,讲究跟劲。

第四篇:杨氏太极拳学习心得

练杨氏太极拳24式感想

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即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杨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立身中正安舒,拳架开展大方,动作松柔缓慢,行动速度均匀,招式虚实分明,周身圆活连贯,腰身使动四肢,换位逢转必沉,体用效果突出。

杨氏太极拳24式拳谱:起式、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拦雀尾、右拦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风似闭、十字手、收式。

在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我对它有了点认识,太极拳是一种快慢相间、刚柔并济、松紧有度、变化无穷的一种拳术,里面蕴涵了深奥人生哲理。看老师打得十分圆润连续,但是当自己打的时候,总会忘掉动作或是打得太快,还打不出圆滑的效果。在后来每节课的练习中,我的手势渐渐变得流畅,有力道了。开始总是忘记的屈膝,后来练多了就会一直记着,凡事都要多练才会熟练,融会贯通,太极拳也是一样的。多打几遍,就会发现动作从生疏变得熟练,搂膝拗步一开始做总是漏点动作,后来做多了,就会潜意识里知道什么时候收腿,伸腿,出手,手脚变得协调。现在打完之后,都会觉得有点累,我渐渐理解太极拳中柔中带刚,姿势都是带着力量的道理。打太极拳还培养了我的耐心,它是一口气连贯到底的拳法,除了培养了耐心,还调理习性,对身心都有所帮助。

现在我还只是初学者,以后就算体育课完结了,我也应该在家里多练习练习,不让它半途而废,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要有所成,就要下点功夫。

第五篇: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

一、松:练拳须从无极始,就先要练松,返归无极。具体功法就是本门入门功「三线放松功」。

二、无极生太极:一路的松下去,是练不出太极拳的,松了之后要练「站桩」,本门的站桩功称为「立禅」。慢慢就会练出丹田之气,而太极拳讲究「动静相间」,要同时练「坐功」与配套的「道功」,要练气长,要练「吐纳」。

三、无意识力:魏前辈书中称为「无意念力」,书中"九曲珠解"提到:老拳谱讲"有气则滞,无气纯刚",这里的无气,是指无意念所支配的行气方式,而无意参杂其中,自然产生的内气运行能使全身透空, 并延身外形成意想之无边无沿的浑圆气球。这「无意识力」主要是与我们平常用力的「非自主神经系统」做区分,这「无意识力」用的是「自主神经系统」,练到双手能「浮」至约与肩同高,就初步功成,这恰是「起式」,就可开始练拳架了。魏前辈书中"内功理法释要"提到: "起式"尚未抬手之际,而意念早已开始在周身酝酿,使各部位的内功 理法依序到位。

四、丹气脉动:这是入门初级班的验收功法。太极拳有所谓「九曲球」之说,这「丹气脉动」就在引动体内之气球,使其跳动,动到能带动全身上下震动,就初步功成,第一阶段验收。

三线放松功

练太极内功首重松、静、 自然,故以三线放松功为入门功法 (1)双手结太极印:双脚并拢,膝盖放松,左手拇指尖置于无名指根,右手拇指穿入此洞 ,其余四指置于外,双手置于小腹,女生相反。

(2)第一线:运用心念想象天降甘霖,由头顶经身体前方流下至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3)第二线:由头顶经身体后方洗向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4)第三线:由头顶经身体两侧洗向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5)然后想象全身由脚底向上逐渐变透明,脚部变透明 、膝盖变透明、大腿变透明、腹部变透明、胸部变透明、头部变透明, 全身像玻璃一般透明。

(6)在观想透明的放松态持续十分钟以上。

(7)收功:舌头逆时针转九圈,口水分三口吞下,第三口吞下后,吸一口气纳入丹田,闭住呼吸,吐气。共做三次。 (8)调息

南怀瑾先生在"太极拳与道功"一文中说到的"风摆梅花"说的就是这"三线放松功" 且贡献大家太极拳之一项基本动作,亦就是内功的「摇」。什么是摇?即人站直,两足并紧,全身没有任何一处着力,四肢百骸都放松随之轻摇,身如老树迎风,就是台风之来也不着意,随之而摇,身体逆动,这叫作「风摆梅花」,名字极富诗意。摇之久,可将身内气机摇通,老年人练它,功效不减于太极拳,更可能比太极拳还要太极。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二:站桩

(立禅) 体空映彻

气沉涌泉

乾坤定位

坎离升降

配置五行

八卦是用

一、双脚张开略与肩同宽,双脚掌平行,略下坐至稳,身略向前倾,重心在前。双手置两腿旁,虎口对裤缝,前四指微向上翘,使头顶百会,下身会阴及双脚底涌泉之联机中点,三点连成一直线

→松百会

→松会阴,两眉向旁开,开玄关窍。意念如秋阳照身,全身酥暖。

二、收功:收左脚同时吸气,头下压弯腰吐气,双手下垂,伸直腰吸气,头最后上抬,双手由胸前双掌相*导气入丹田。

三、心法:松、静、自然。

四、练功时间:最佳|下午六点前后一小时;次佳|早晨日出后一小时内。凌晨至日出前不宜。吃饭前后一小时不宜。

五、立禅的功效:立禅初学者可强化肾经能量,根据王唯工博士气的乐章一书中研究,初学者练立禅(其书中称为站桩功)后马上以经络仪量测,可测得肾经能量明显提高。肾经能量中医称为「先天之气」,实为将下半身血液送回心脏的能量,心脏有充分的血液回流才能有充分的血液送出,也能减轻心脏的负荷。故肾经在血液循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肾经能和心脏充分配合完成血液循环在中医称为「心肾相交」。如此全身血液循环可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打通任督」的境界。立禅又可代替坐禅,目前一般人肾经大都不好,其实不适合坐禅,不坐没事,坐下去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反坐出一身病来。而且很多人不坐杂念不来,一坐下去杂念纷沓而来,立禅则较不会有杂念。 注意

重心在涌泉 脚跟是虚的 上身要直 如向前贴墙 意念如邱杨照身 暖而不热

注意:别在当风处练,最好在室内,古时候都在"练功房"内练的。(非入室弟子不教的) 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之二

上文提到炼出"无意识力"就可开始练拳架了,可这拳架怎么打,一般的练法是照着老师的示范依样画葫芦,可是画虎画皮难画骨,何况是这讲究"内功"的内家拳,如何看得出这老师的"内功"是如何"用"的呢?

这太极拳这么慢慢的打是何原因呢?如何出功夫呢?

照一般的练法,这些问题很难解,可是如果第一阶段的基本功扎实,就根本不是问题了,这运起无意识力 双手浮起至与肩同高,守着这个大气球,以意导形去比划出拳架就是了,刚开始练的慢是气跟不上形,慢慢的练到"意到气到"就可越打越快,快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有技击功用的拳了,不再是常被外人批评的"太极操"了,这是初级拳法。这阶段要持续站桩与坐功以养内气,要进入中级功法就要练"太极劲气",转气成劲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三: 无意识力 练这无意识力要从"开合桩"下手

双脚张开约与肩同宽 双手置于小腹前,手心相向 去感觉两手之前有个"气球" 如感觉到气球,让气球如吹气一般胀大 胀到最大后,让气球变小,慢慢回到小腹前的"小气球" 如此反复9至18次,以9为倍数 气球能顺利胀大缩小后 将手掌翻向下 试着让手浮起(好像让气球往上顶),浮至可浮起的最高点(刚开始气不足,浮不高)慢慢下降(好像手放在气球上,球往下降) 降到小腹前,再往上浮 如此反复9至18次 当能浮到与肩同高 就功成了 可练拳架了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四: 吐纳

一、两脚张开略与肩同宽,双手于两侧自然下垂。

二、吸气入丹田,吸气同时双手前平举,手掌向前,全身放松,膝盖略弯。

三、吐气,吐气同时双手紧握拳,手心转向上收回腰际。全身紧绷,膝盖伸直,脚趾扣地,收会阴,提肛。

四、如此吐纳约二十回,吸气,闭住呼吸,双手与下单田圈成一圆如抱大球一般。至不能忍耐,吐气,继续吐纳。至呼吸调节顺畅后,再闭气,如此反复三次。最后一次闭气后调节呼吸至顺畅后收功。

五、 收功:同立禅。

杨氏太极内功中级功法(太极劲气)名目简介

杨氏太极内功中级功法(太极劲气)不适合用文字叙述 以下仅将功法名目做个简介 1.气动桩 2.合掌式 3.鹰盯桩 4.固膜布气 5.洽骨洗髓 6.收气式 7.大周天行气

上一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工作下一篇:医生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