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2024-05-10

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精选6篇)

篇1: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2008-8-1 来源:经济师 作者:颜 军 陈家长 庞甲光 张亚峰

摘 要:由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下,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特征和要求,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改革。关键词:就业为导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111-0

3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早已有超过600所的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但是有关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一些问题甚至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即是该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

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各个高校仍在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自从200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面不断进行认真探索,在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应特别注重加强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的培养,强调培养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变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上来。就是说,我们的毕业生一方面就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

划、管理和操作能力。

一、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分析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背景下,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一般而言,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包括知识发展型培养目标和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知识发展型的培养目

标主要是培养继续考研升造或擅长理论研究的学生。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则是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实践技巧的学生。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理论上当然也面临着制定

和实现这两个培养目标。从专业发展方向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为培养知识发展型人才打基础,这是因为:首先,由于公务员必须公开考试和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并无

任何优先权或特权;其次,我国事业单位正面临改革,人才需求也极为有限;再次,中国的公共事业(包括社区建设)发展受体制性因素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快的发展,因此,兴办这一专业更多的是为培养研究型人才打好专业基础。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在本科层次设置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课时限制等原因,培养研究型人才

是难以做到的。再加上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面临着与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不平等竞争局面,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还面临着考研、升学的障碍。这是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这也是一部分高校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

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认为:在现阶段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着重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是不现实的。现阶段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以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征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狭义的“公共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

等公用企业的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公共服务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续致信网上一页

内容)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者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众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2)具有社

会化的管理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又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的正当利益的实现。(3)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

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涵盖广泛的领域,服务对象涉及

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

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与

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的管理才能。

公共事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掌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

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管理、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通过四年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

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

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

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

1.整合优势、明确方向、办特色专业。目前,就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的学科特点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化事业管理、医疗卫生管理、体育管理、教育管理、科

技事业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社区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和农村事务管理等领域。根据对文法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分析,该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定位于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这是因为我们从国内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一般是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医疗卫生

管理一般是在医学院校开设;体育管理一般是在体育院校开设;经济管理一般是在财经院校开设;环境保护管理一般是在有环境科学及环境规划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

而文法学院除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还有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本科专业,有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一个学科领域就在科学技术与社会

包括科技政策的制定及管理,并且学校是一所以地学、环境资源等为特色的理工类高校。这些都是该校优势,也是他们确立自己的相关管理方向的基础和土壤。可以说该校所要办的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向是依托于自己的资源优势的,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添加了就业的砝码。

篇2: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范黎林,朱振伸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摘要:《网站规划与建设》是一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课程,但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考核方式单一,与实际应用需求脱节。本文通过对IT人才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学习兴趣小组、项目实训、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方法。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

积极性,达到了课程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改革;学习小组;项目实训;任务驱动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对策研究”(142400410103),河南省交通厅科技攻关项目“基于Petri网的加权物流运输网络的路径最优化研究”(2013-2-08)

作者简介:范黎林(1970-),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商务,智能交通;朱振伸(1990-),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商务,智能交通。

《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网络工程及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该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网站的规划与建设,使学生能够从标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和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掌握成熟的网站设计工具和流行的网站开发语

言,以完成网站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为用人单位培养能够胜任Web软件工程师、网站运维工程师等职位的人才。从目前IT行业的就业需求来看,学生掌握了网站开发和管理的技能,可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就业。

然而,目前的就业问题在于:一方面企业对网站建设与管理方面人才需求量大;另一方面计算机和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高质量就业者稀少。这种现象反映了目前高等教育在IT人才培养上面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变化,需要对人才培养计划及时调整。具体到《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研究,结合职场对网站建设和管理人才技能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市场IT人才需求分析

1.人才需求分析。表1是来自中华英才网2010年对发布职位数量最多的热门行业的数量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IT行业是全国招聘职位数量最多的行业,并且呈上升趋势。

表2是2014年前程无忧网对2014年全国招聘职位数量热门行业进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8月全国招聘职位数量最多的行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该行业不仅职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而且同比涨幅也在全国十大热门行业中遥遥领先。对比表

1、表2可知,从2010年到2014年,IT行业人才需求成猛烈增长,IT行业仍旧为目前最为热门的行业,据统计,目前IT行业的薪酬在其他行业中遥遥领先,为高薪行业。

表3是前程无忧网对热招行业职能进行的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具体到职能,2014年8月,全国互联网/电子商

务行业中的热招职能中有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美工、销售代表、软件工程师、销售经理。三个表中的信息都与《网站规划与建设》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工作岗位分析。从用人单位及人才网站如百度招聘和腾讯招聘了解到,与网站建设有关的工作岗位有:网页设计、网页制作、网页美工、网站维护、网站管理、网站推广等。下图是百度和腾讯对网站建设岗位的描述信息。

职业能力分析。分析网站建设方向的岗位工作过程,得出其职业能力即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架设与维护[3],具体即能设计、规划网站;能制作、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有一定美工能力;能熟练制作含动态、静态网页的网站;能熟练架设、发布、管理和维护网站;能利用多种方式推广企业网站、具备沟通能力等。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IT行业就业岗位多,但对社会需求量大,对就业者要求也较高。

二、网站规划与建设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理论与上机实践课交叉进行,理论课上教师使用实例[1]在投影上进行操作演示,上机课程学生按照操作步骤逐步操作进行练习。学生经过上机课后,可以熟练地做书上的练习,但是书上的练习题都是已经给定了创作素材和页面布局,学生按照书上的操作步骤逐步操作就能够完成。甚至有的练习题连页面的边框以及布局都已经完成,学生只需要做其中的一部分,用以练习授课内容。这样练习的结果是学生能够进行页面的某一部分操作,只是限于模仿,在实际应用中碰到的问题却不知如何去应对,不知道如何采用合适的步骤去制作和完成一个网站,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学生的网站存在随意更改的

现象。在制作网页时不是根据先前写好项目书进行工作,从网站结构到页面布局,没有统一规划,不能够按标准软件工程方法进行开发。

其次,网站的页面元素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页面颜色也要协调,功能性的组件也要使用得当。经常见到学生的作业是为页面不单调而强硬使用组件,明显是胡乱拼凑完成,使得组件在页面中显得很突兀,页面不和谐[3]。

最后,页面的动态效果要和网站的功能相得益彰,学生为了使页面动起来,在网络上下载许多Flash,都堆砌在页面上,整个页面看起来混乱不堪[7]。

2.考核方式单一。大多数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上,脱离了大学教育能力第一的本质。很多学校在《网站规划与建设》这门课上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这样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实验

课程考核,也是采用上交实验报告及一份网站设计,而目前网上有太多的网站源码提供免费下载,多数学生采用了直接从网上下载后简单修改即上交为作业,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产生了负作用。因此在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仍然不会制作一个网站,设计出来的网页仅仅只是模仿别人已有的成果,缺乏个人思考和创新。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企业需要,与社会脱节,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3.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近些年高校扩招,导致在校学生数量的剧增,而高校教育资源缺没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长,特别是教师急缺,一位教师需要带多门课程,几百名学生。教师教学任务重,除了教学任务还有科研任务等,高校教师在教育上力不从心,不能够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指

导。期末考试批改任务重、教学压力等多种原因对每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难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分析,制作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只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

三、改革方式的探索

基于以上《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的弊端及不足,为了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顺利就业,能够培养学生网站规划与建设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企业要求的能力,本课程试图进行改革探索。

1.改革理念。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自愿报名参加,采取考核淘汰制,能够跟上学习步伐的学生继续留到小组,不能够跟上的进行淘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通过考核允许再次进入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定期给学生分配实践项目,由学生按小组分工完成实践项目,由教师对项目的完成进行综合评价。

2.实施过程。(1)成立学习兴趣

小组[2],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根据个人爱好进行小组分配,并选出组长,如:网页设计小组、网页美工小组等,首次成立小组只需报名,不必进行考核。(2)统一进行指导学习,由教师进行指导学习,对学生进行网站规划与建设相关知识的培养与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统一培养,由学生进行自学[4],培养学生的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3)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能够跟上学习步伐的学生对其进行警示,给其一段时间的督促学习,如若还不能跟上学习节奏,将进行淘汰。为了避免学生中途而废,允许学生延长考评时间和次数,如果该学生经过私下的努力,经过考核可以再次进入学习小组。

3.项目实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教师统一安排或学生自主提出实践项目,项目的难度选取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项目进行分工,按照小组的不同类别进行任务的分配。同时由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

员的开发工作,并负责组与组之间的通信联络工作,同时还要负责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由组内讨论提交项目计划,实践项目进度安排确定后即进行项目开发,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方法进行网站的开发。通过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为了将子项目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每个小组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沟通[6],实现有效地整合。通过小组之间相互的讨论学习,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个人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完成各个小组的实践任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将网站的各个部分整合起来,并完成实际系统中的部署,做完这一步就完成了网站建设的整个开发流程,其中每一步对网站设计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训练。

4.轮换制度。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能够解决某一部分问题的能力,将学习小组依照网站分工进行轮换,如最做网页设计的学习小

组改变为网页美工,以此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作岗位和提高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不同的实践项目选出学生作为领导进行项目规划任务的分配,进行整体架构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接触项目管理,增加项目管理经验,以适应企业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5.校企结合。学生经过了项目实训后,能够接受实际企业项目,由学院或教师从企业接受实际项目,让学生接触到实际项目中,进行与企业的交流沟通[5],进行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系统部署等网站规划与建设的全部项目,让学生提前进入状态,接触社会实际需要,能够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6.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网站规划与建设》的课程考核不再是以往的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而是采用是否完

成实际项目设计任务为依据的方法。期末时,教师根据学生在本学期的任务安排及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考察、分析及综合评价,完成小组内的任务,按照规定格式完善各类文档,然后即可作为期末作业上交,教师对学生进行打分给其成绩。这样既打破了传统闭卷考试的弊端,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该课程的教育目的。

四、结束语

通过对《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积极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打破了传统以书本授课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导学和学习小组等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摆脱了传统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弊端。学生在课程

学习技术后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个小型网站的规划与建设,在实际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了为社会输送合格的IT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3: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一、目前对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口”问题的认识上突出存在三大分歧

1、“变异”与“超前”论。

此论基本定调是, 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 是从国外对“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 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 培养专业人才具有形态上“变异”的特征 (席恒, 2003) 。

2、“公务员职业队伍”论。

此论认为, 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实际上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职业队伍”为主要就业目标 (李业兴、郭小聪, 2004) 。

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 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就是要在强调公共理念基础之上, 突出“管理主义”现实作用的“泛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彭国甫, 2004) 。

上述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三大理论已经为许多学者所批判, 按照这三大理论建立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像是一个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大杂烩”, 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 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像是“万金油”, 没有任何特色, 因此如果专业没有特色, 学生学无所长, 将严重影响本专业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 依照研究方向来培养有特色专长的学生将会使本专业的学生因为有特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则要分析目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市场反应来设定专业的研究方向。

二、目前该专业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该高校的统计数据, 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0~2012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120人, 其中2010届本科毕业生42人, 2011届本科毕业生39人, 2012届本科毕业生39人。学院按照攻读硕士研究生、基层事业单位、基层政府机关、自主创业、未就业、企业等六类进行分类统计。 (表1、表2)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 从总体上看, 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 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4%, 到基层政府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 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6%, 再次是攻读研究生的, 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从就业的岗位来看, 该地方高校的学生去政府事业单位从事的职位绝大多数处于基层, 并且绝大部分为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和村官。去企业工作的则大抵位于销售岗位和人力资源岗位。从这样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来看, 和目前该高校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的还是有一定区别, 该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体和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似, 对学生今后毕业的去向更多的是认为应该是政府机关的高层管理人员。但数据告诉我们, 政府机关进入门槛非常高。即便是进, 也只能通过国家扶持政策进入基层政府机关。而进入企业的同学也大多数处于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 需要大量的公关能力。

另外, 从统计表也可以看出, 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比如考研上线率只有10%。出国深造的没有。主要原因:一是该专业全国还没有硕士点、博士点, 学生的考研专业选择余地很小, 只能考行政管理、教育学等相近的专业;二是该校地处湖北省二线城市, 信息相对比较闭塞, 与有硕士点的学校相比考研不占优势。

三、以就业趋势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

(一) 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没有完全搞清, 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 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未能把握清楚。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非师范类公共事业专业的培养目标中, 涉及到了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多个公共事业部门, 这就造成学校无法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与基础, 形成整个专业或某一届学生具体的培养目标, 从而影响到专业培养的针对性、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管理能力在具体要求上的明确性, 极有可能出现那种似乎什么都懂都会, 但到实际中又什么都不会的毕业生, 没有自己的专长。

2、专业学科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核心课程不明显。

搞好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 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比较庞杂, 包括法律、经济、管理、教育、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多门类的课程, 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扩充知识结构, 但从另一角度看也不利于学生把握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也可以说进入社会的门槛值不高, 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 从就业趋势探讨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改革方向

1、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 转变教育理念。

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 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 地方院校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时要特别注重加强对人才的广泛适应性培养, 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 要求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具有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转变到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应用人才上来。也就是说, 经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的培养, 应使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既懂得管理又了解社会, 既掌握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和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地方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使本专业站稳脚跟, 有所作为, 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 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很显然, 地方院校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地方性”, 因此, 地方院校可积极利用发达的“地方性”资源,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双证” (学位证、技术资格证) 教育, 以增强学生的表达、控制、沟通等管理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另外, 地方院校的教师大都熟谙地方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过程, 因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上侧重于地方公共事业管理也应该是一种发挥特长的适当选择。

2、课程设置上, 增强管理类公共关系

类相关专业的设置, 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表2我们可以得知, 进入企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岗位, 为了满足市场对从事这类岗位的人能力的要求, 我们可以从专业培养方案上加强了对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课程的设置, 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全过程, 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方案中, 应该打破专业壁垒, 实现文理渗透。要加强现代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 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学生收集数据资料, 正确理解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及其局限性的能力, 使之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一步探求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这种管理、公共关系取向的课程设置, 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 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 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课程方向上, 可以增设危机处理方向。

基于该校的实际情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部分面向基层社会的管理机构, 包括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农村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而随着我国进入“风险社会” (贝克, 2004) , 如何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类危机事件, 是各个基层管理机构非常重视的问题, 因此任职基层政府的人员要求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该校在2009年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加上了城乡公共危机管理方向, 这将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非常具有特色。在此专业方向的指引下, 可以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 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管理和操作能力, 尤其是具有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使毕业生即便下往基层工作后, 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职业提升, 做出了该校在此专业的品牌效应。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 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增长, 要求也会日渐提高, 这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如何建立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教育资源, 降低教育成本, 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我们要不断研究的常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李燕凌, 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 2003.6.

[2]娄成武, 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0.2.

[3]李燕凌, 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3.9.

篇4: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关键词:物流教育 就业导向 能力本位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业迅速起步和崛起,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万。但目前我国还存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与我国对该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不相适应。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不能体现现代职业人的特征。因此,探讨如何建立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毕业生就业难的挑战

物流业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多个环节组成。物流从业人员中70%~80%是具体操作型岗位,这一特点决定了需要大批操作型人才。虽然,我国已有480所高职院校开办物流专业,在校生达15万人,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适应具体的岗位要求,职业教育没有体现职业特色,是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容忽视的原因。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审视和检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目前由于绝大多数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时间不长、物流实训设备不足,绝大多数学校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层面上,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导致学生择业能力差,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感叹就业艰难、工作难找,另一方面,企业界对难于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抱怨也日渐强烈。分析这种人才培养中供需之间的矛盾,以满足企业界对人才的要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既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就业导向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近年来,高职物流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一些影响物流人才培养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离较大,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确立高职物流课程理念的依据。其课程内容就不应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对行业特点进行分析,以满足企业界对人才的要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模式.从而使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1、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课程设置要以物流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特别要围绕核心专业能力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

2、坚持课程设置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的原则。必须以“双证书”制为框架,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把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人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同时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并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3、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在课程设置时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要吸收教师参与变革的讨论与修订工作,扩大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权与使用权。

4、坚持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原则。要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物流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以职业课程改造学术课程以职业课程改造学术课程,是高职文化课程改革的方向。

5、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新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重塑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四、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思路

专业课程模块化即按职业岗位群及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根据必须、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对有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的模块化专业课程。模块化的课程具有相对独立和便于灵活组装等特点,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也便于改革和创新,形成个性化课程。它可以根据社会对物流职业的要求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合理调整和重新组合,及时地重建新课程,进而为学生的自由选课提供多种目标模式,以适应人才培养规格多样性和复合性的要求。此外,课程模块化也是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的重要手段。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优势,便于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也便于学生自主灵活地进行选修。因此专业课程模块化既是突出高职教育实践性的要求,也是实现课程体积小型化的基本手段。

1.课程模块化设置的结构

(1)基础理论模块。对所有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分析,取消部分课程;对保留课程进行内容选择和压缩,只讲最基础、最主要、最实用的内容;根据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自由地组合成各种课程群;强调理论的讲解要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最后落实到行业技能提高上来。

(2)行业技能模块。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行业技能模块应成为教学的重点。通过校内的实验课、校外的社会调查课、实习课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与之对应的社会行业特征,努力使学生经过这一模块的训练和实践,真正提高就业能力。

(3)学科前沿信息模块。系统地把学科前沿的最新信息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的着眼点是通过学科前沿信息的介绍,让学生领悟渗透在这些信息中的新的思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2.三类模块的课程设置

(1)基础理论模块类课程。该模块包括3个课程群: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法律与道德等课程为主的公共政治课课程群,二是以物流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文写作为主的公共基础课课程群,三是以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概论;商品学;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法律与法规、电子商务概论等为主的不同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课程群。前两个课程群构成公共课模块,第三个课程群构成基础课模块。

(2)行业实践模块类课程。打破原有课程设置的陈式,在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由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主持,聘请社会各有关行业的专家参加,共同拟定和设计行业实践模块类课程。以某一类岗位上必须掌握的某一种技术或必须具备的某一种能力为具体内容,而不是以课程名称为内容。每3-4种行业技能或能力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大小不等,完全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如海关法律制度、报关专业技能、国际贸易可以构成一个模块。

(3)学科前沿模块类课程。学科前沿模块类的课程,主要是介绍本专业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学科的发展水平。该类模块的课程内容一般比较短小,每一个内容只作概括性介绍。如物流服务营销、钢铁电子商务、钢铁物流可成为科学前沿模块。

课程模块分必修和选修两类。每个学生必须在学习基础理论模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必修两个行业实践模块、一个学科前沿模块。除必修课外,学生还可以自由选课,根据不同的学制年限控制选块下限,达到职业资格鉴定或技能考核要求的则可以免修。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石滨.就业导向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5,30:4-5.

[2] 许锁坤.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54-74.

[3] 搂一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7:43-44.

[4] 肖坤,罗勇.武以就业为导向用“递推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2005,18:29-30.

[5] 简祖平,李振陆.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5,21:12-14.

篇5: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职教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这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

作 者:田中宝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刊 名:职业 英文刊名:OCCUPATION 年,卷(期):2010 “”(8) 分类号:G71 关键词: 

篇6: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

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走出教室、走出微机室、走出校园,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程考核改革

一、现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微机室考试;考试形式单一,常用“笔试”、“机试”两种考试模式相结合;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在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都就业难的时代,为什么却出现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难觅一个“数控技师”?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专业的学生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诸多的就业“哑铃现象”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机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路在何方

我们知道“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用人单位欢迎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员工!针对现行计算机专业考核机制中的种种不足,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路在何方?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考试的“不可替代”性和考试独特的“教育资源”性,以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为龙头,推动计算机专业全面、深入的改革。

在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走出校园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让学生做考试的主人,让学生带着一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去完成考试任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作为新一代的职教工作者,我们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蓝领”,也要注重开发这些未来“蓝领”的内在潜力。

三、课程考核改革的试行概况

(一)考核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教材本身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与发展学生个性相违背,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原则是:“基础统一、选修放开”。即对基础课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试。“基础统一”这块,经过多年的完善,有一套成熟的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课程,提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选修放开”是指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等课程实行“活模块”的教学方式,由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结合自主选择。

”活模块”是关键,笔者认为在选择“活模块”课程时,要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现行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恰当设置活模块课程,或增添或删减,并且每个模块还应有相关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的渗透。计算机专业的课时安排,可以适当减少文化课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时,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的同时,从社会”所需”、学生”想学”的角度,调整课程安排。例如:愿意从事“速录师”工作的同学主要训练录入速度和排版技巧,学习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的课程;想从事“广告设计”的同学除了添加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外,还要学习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手绘等课程;搞网站建设的还要学习微机常用外部设备、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与维护等岗位课程。

(二)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笔试”+“机试”的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可以灵活地设置考场和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上一篇:幼儿园孩子的总结下一篇:公司发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