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关注和探讨商洛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商洛市9所农村初中的279名教师作为独立样本,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做比较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初中教师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篇1:

影响初中教师心理健康外因分析

摘要:教师始终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旨在对影响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提高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举措。本文首先介绍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而对影响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外衣进行探索,最后提出维護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教师;心理健康;外因分析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心理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教师由于每天都要受到来自学校、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压力,加之每天都要处理繁重的工作,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阻碍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如何切实维护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更好的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便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意志力和人际关系标准。作为教师应具有的基本心理素质,其指的是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智力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良好的观察力。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品质,既包括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做到因材施教,也包括能够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2、良好的注意力。根据相关实践发现,教师如果不能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更好的分配,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和谐的人际关系。其主要指的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其要求教师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消除彼此的误会与矛盾。

(二)情绪和情感标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具体表现在:要平等地对待学生,避免偏爱情绪的产生;以高度的责任感来从事教学活动,热爱教师职业;避免将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中来,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意志品质和人格特征标准。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迫切的希望可以从教师那里学到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需的优秀品质,因此教师应当严格的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从而给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影响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因

(一)学生因素。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在无形中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教学质量难以有显著的提高。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他们难以在课堂中获得相应的满足感,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教师的工作热情带来沉重的打击。

(二)家长因素。学生家长理所当然的认为将孩子交给教师之后,则学生的一切都应当由教师负责,使得教师每天都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巨大压力,这使得教师每天都必须高度的注意力从事教学活动,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三)学校因素。教师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而且要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使教师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学校对教学质量、教学手段等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满足学校的要求,这使得教师的身心都遭受着巨大的痛苦。

(四)社会因素。社会大众对教师的尊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尚未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师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都难以满足其实际生活的需要,导致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使得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

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对策

(一)对初中教师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初中教师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这使得其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我们必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教育部门要从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出发,为初中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使他们掌握相应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从而能够以更加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教学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除此之外,还应当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最主要的是国家立法部门要加强立法的力度,以法律为武器,切实维护初中教师的各项合法权益。这一方面使社会各界都能对教师的重要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教师这一职业,另一方面使教师的工作得到认可,有利于他们以更加饱满的斗志来从事教育活动,一举两得。

(三)推动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大部分压力主要来自学生及其家长,因此如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便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的。为了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误解与矛盾,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确保教师不再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无理苛责。

提高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将其长效化,并通过国家、学校、社会等团结合作,促使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小鸥,潘孝富.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02):126-127.

[2]刘颖丽.经济欠发达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2):221-223.

[3]万志琼,鞠晓梅.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03):54-58.

作者:禄文夫

初中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篇2:

商洛市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 关注和探讨商洛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商洛市9所农村初中的279名教师作为独立样本,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做比较分析。结果商洛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受损检出率为28.7%,其中强迫症状突出;本研究不存在性别差异影响心理健康;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教龄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已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未婚教师。结论 商洛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给予积极关注,特别是高年龄、长教龄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

[关键词]初中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

1 引言

2006年5月18日,新华网报道,海南侨中初二(4)班的学生因说谎被老师用雨伞铁柄殴打,上身及两臂共有11处伤痕,引起了很大震动。教育界诸如这类恶性事件近些年来在媒体的报道中从未间断过。愤慨之余值得深思: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么竟从神圣走向邪恶,从学生身心的呵护者走向“残杀的刽子手”?在诸多的原因中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因此其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999年董文军做了一项《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科研课题,调查结果中小学教师心理症状的检出率是34.8%。商洛到目前为止心理健康教育几乎还是空白,农村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处于被忽视状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商洛地区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他们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了解提供参考,希望能引起重视,加强对他们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商洛市的农村初中选择了9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279份,其中男152人,女127人。

2.2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同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对被试进行测试。症状自评量表采用1~5记分:1=从来没有,2=轻度,3=中度,4=重度,5=严重;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婚姻状况等项目。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农村初中教师SCL—90测查的整体结果与分析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279名被试中,有199名总均分小于2,占总人数的71.3%,心理健康受损检出率为28.7%;从单项因子看,有强迫症状者最多,占总人数的48%;有精神病性症状者最少,占总人数的21.4%;其余因子按所占百分比从多到少依次是偏执、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症状。

本调查结果显示:有28.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与张永忠等对江西赣州、吉安两市农村初中教师的调查研究结果28。3%基本一致;各因子分和总均分的程度和李东斌《山区农村中学教师自测健康的调查与分析》、李建芹《新乡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王龙《张掖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董文军《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吴小鸥。潘孝富《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的研究结果相比指数普遍偏高。在其他研究中位于前面的是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而本研究中位于前面的是强迫、躯体化、抑郁、偏执。这说明可能位于陕南贫困地区的商洛农村初中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生活水平、医疗保险等制度还不够完善,受工作及生活各种事件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尤其躯体症状严重。

3.2 农村初中教师不同群体SCL—90测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3.2.1 不同性别教师SCL—90测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教师在9个项目上的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均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本研究不存在性别差异影响心理健康状况。3.2.2不同婚姻状况教师SCL—90测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除恐怖、敌对外,已婚教师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分都高于未婚教师,在躯体化方面已婚教师和未婚教师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其余因子上已婚教师和未婚教师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可能与商洛地区农村初中教师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关。已婚教师和未婚教师相比,已婚教师面临更多的家庭问题,家庭经济问题、孩子照料问题等使家庭负担较重;家庭社会关系的内容增加了。以夫妻关系为主的一系列家庭社会关系这些也会影响到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已婚教师工作压力或多或少的增加,压力过重、过长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导致以上几项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未婚教师。

3.2.3 不同年龄、不同教龄教师SCL—90测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见表4、表5。

从表4可以看出,41~60岁年龄组的人各项因子分都明显高于20~40岁年龄组,并且在总均分和各因子分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从表5可以看出,1~10年教龄组教师的各项因子分都明显低于11年以上教龄组,并且在总均分和各因子分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从表4、表5可以看出高年龄、长教龄的教师在各因子分上都明显高于低年龄、短教龄的教师,并且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长期以来家庭、社会对高龄组人的角色期望值水平较高,承担的任务偏重有关。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们身体的不适感增多,心理紧张度较高;高龄组人经历过的挫折较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他们较低龄组人更难改变定势的观念、方法。这一系列原因使高龄组人长期承担各种较大的压力,使他们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产生较重的职业倦怠心理,对工作、生活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导致高龄组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的下降。

4 讨论

商洛地区农村初中教师长时期处在清苦的生活环境和艰辛的工作环境中,普遍存在不自在感、自卑感、躯体不适感,对未来缺乏信心,感到不如人,日常工作生活易烦躁、紧张、多虑,易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此以往心理健康必然受到损害,引发心理问题。

有专家指出;教师的心理问题并不可怕,但一定要使心理压力不达到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程度。另外,量表产生的结果只能作为一种判断参考,教师在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不同心理状况。因此,一次的调查和量表测算并不能准确判断出问题的实际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和其他研究结果相比,商洛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其影响因素除上述分析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希望该结果能使有关部门对商洛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予以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政策;教师们也应加强锻炼,保持平和心境,注意身心的自我保健。

作者:董爱国 刘爱军

初中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篇3:

经济欠发达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初级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利用SCL-90量表对安徽省明光市的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明光市初中教师群体中主要心理健康障碍是:躯体化、人际关系、偏执;②35岁以上的教师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项目上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差异,在强迫项目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精神病性项目上也表现出差异;③乡镇初中学校中的教师,在偏执、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方面要优于城区教师;④经济欠发达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不同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一。

【关键词】 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影响因素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School Teachers in Underdevelopment Areas. Liu Yingli. School of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P.R.China

1 引 言

教师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更直接地影响其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早在20世纪初,国外学者开始从教师人格特征、教师知识、教师观念、教师能力、教师行为等5个方面把教师的心理问题纳入研究范畴。如美国学者所作的有关教师不适应症的研究表明:5150名抽检者中37.5%苦于持续性苦恼;35000名纽约教师中4%患有精神障碍,5.4%因适应症而影响授课;205名富有经验的教师中,8.8%处于需要进行心理诊治的不适应状态中[1]

在我国,目前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二是对教师存在的心理障碍和疾病的防御与治疗问题(俞国良,曾盼盼,2001)[2]。如王玲(1993)曾对广州和澳门两地区184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是两地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比国内普通人要差一些。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躯体化症状等方面。董文军(2002)采用SCL-90问卷及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对陕南地区178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症状检出率是34.8%,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和焦虑等症状上。杨宏飞(2002)采用SCL-90量表对分布在浙江省11个地区的547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0.60%,前4位的问题是人际敏感、敌对、强迫症状和抑郁。这些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是由于研究者选取的被试采用测量工具不同产生的,还是东西方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差异所导致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

王有志(2000)通过对158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的研究发现:竞争加剧了农村教师心理的焦虑感与强迫性;学校工作和家务农活的繁重与在职学习的矛盾;人格方面的因素如不能正确认识和估计自己、缺乏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认识等都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4]。董文军(2002)认为,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巨大的心智付出与政治、经济地位不高的矛盾;二是中小学教师与学生、领导、其他教师以及家人之间的矛盾;三是教育改革的高标准与自身素质之间巨大差距。

从国内外近10年的研究进展来看,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卓有成效的,获得的一些颇具意义的结论加深了我们对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解。但目前,我国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小学教师群体,由于受研究条件的限制,经济欠发达地区初中教师心理问题研究的相关资料还相对缺乏。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初级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中学教师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制定相关的教育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明光市城乡共5所初中学校的一线教师共150人,问卷匹配后获得有效问卷125份。其中男教师92人,女教师33人。

2.2 测评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修订的中文版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无、轻、中、重、极重分别赋值为0、1、2、3、4,然后转换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9个因子分及总分。SCL-90中国正常人常模使用金华等的报道。

2.3 施测程序和数据处理 自2007年1月至2007年4月期间,由研究者亲自到各校分别进行问卷测试,测试完后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3 结 果

3.1 明光市城乡初中教师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之比较 见表1。

表1可见,在各因子的差异检验中,样本与常模在躯体化变异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别(P<0.001)。常模总体与教师样本的因子在人际关系和偏执方面也呈现出差别(P<0.05)。在其他方面未见差异性。

3.2 教师的性别比较分析 对125名教师的性别比较分析(见表2),92名男教师与33名女教师在9个因子上均未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3.3 对教师不同年龄段的比较分析 见表3。

对125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比较分析,结果为:大于35岁的教师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项目上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在强迫项目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在精神病性项目上表现出差异(P<0.05)。在其他方面未见差异性。

3.4 城区初中教师与乡镇初中教师的SCL-90各因子的比较 见表4。

在城区中学教师与乡镇中学教师的SCL-90各因子的比较中,城区中学教师与乡镇中学教师在偏执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别,城区中学教师的偏执水平明显的高于乡镇中学教师(P<0.001);在躯体化、抑郁方面乡镇中学教师与城区中学教师表现出显著差异性(P<0.01),且乡镇中学教师要好于城区中学教师;在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方面城区中学教师与乡镇中学教师表现出差异性(P<0.05)。在其他方面未见差异性。

4 讨 论

明光市初中教师在SCL-90中的5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并且在总分与总均分的得分也高于国内常模。这表明该地区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人低。得出这种结果不能不让我们对明光市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担忧。然而,这也可能与金华的全国常模是1983年制订的,而我们的调查是20多年后的2007年进行的有关,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教育体制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常模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可比性较差。

总的来说,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安徽省明光市是一个以工业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地区,但经济发展滞后,对教师的需求量小,教师的就业形势严峻,待遇低;乡镇财政收入低下,教师的工资不能足额发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学校的管理专制性太强,造成教师主观满意度低。

男性与女性初中教师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男女教师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基本相同,在对教师进行心理维护和心理疏导时应一视同仁。因为作为教师,社会对男女教师的期望值是一样的,他们在学校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没有明显的差异。作为家庭中的成员,尽管家庭和社会对男女教师的要求不同,但他们同样承担着赡养老人、养育子女、操持家务等责任。

笔者在年龄段上选取35岁作为一个界限是因为:社会上流传着35岁现象,很多单位招聘都明确规定在35岁以下,这个规定基本包括了用人单位对大部分的基础员工的要求,35岁以后的可能就是某些核心管理层才可能考虑了。结论是,35岁就是现代人职业生涯的一个坎,管理者毕竟是少数群体,那么大多数不能成为管理者的人群的职业生涯似乎就结束了。所以,在这里笔者以年龄是35岁为界,试图分析这一现象在中学教师中的表现。对125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比较分析,显示出:大于35岁的教师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项目上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差异,在强迫项目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精神病性项目上表现出差异,在其他方面未见差异性。得出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可能是:35岁以上的教师,大多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偏高,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偏重,心理紧张度较高;他们已经熟识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又使他们产生迷茫、困惑的心理;在专业发展方面显得被动,主动适应改革的能力似乎在下降;情绪极为不稳定,失落感增大。他们常常感叹自己原先在学校中获得的地位和在学生中的影响正在逐渐消失,心理压力非常巨大。压力是因为这个竞争社会客观存在的,林林总总,举不完的各种压力,解决不了压力问题。而实际情况就是,很多人没有掌握压力缓解、压力释放和压力管理的方法,让压力日积月累,积小流而成江海,成为祸害。

本研究显示,应关注城区初级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他们的偏执、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方面。例如,在人际关系方面,城区教师面对着更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被别人接纳,还是排斥,以及接纳或排斥的程度,与人相处的情况好坏,都可能成为重要应激源,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在敌对性方面,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引进了竞争机制,社会上激烈的竞争必然反映到校园里来。同年级班级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强。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甚至出勤、卫生等,各种评比、达标使教师感到了巨大压力。

5 参考文献

[1]Bildt C, Hans Michel.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from working conditions on mental health: a 4-year follow-up. Inter Arch Cup Environ Health,2002,75:252-258

[2]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20-27

[3]张颖.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2):79-80

[4]王有志.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0,9:24-27

[5]贾林祥,宋广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1999,6:42-45

[6]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5(12):260-262

[7]任其平.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3:42-47

[8]申继亮,徐富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91-94

[9]张永忠.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级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83

[10]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4

(收稿时间:2007-08-21)

作者:刘颖丽

上一篇:职业学校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校写作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