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2-11-03

第一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年企业靠机遇,十年企业靠机制,百年企业靠文化”,可见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成功的关键。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文化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非常注重和关系的问题。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概念

企业文化建设既包含企业的传统文化建设,又包含企业的现代文化建设。其根本任务就是在以职工为本的前提下,激发员工活力,开发员工动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把精神财富变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企业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核心财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协调统一;以提炼和培养企业核心理念为关键,增强企业凝聚力;以建设“和谐、创新、诚信、发展”企业为重点,改善生产(办公)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行为养成,培养优秀员工队伍为基础,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二、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开展

企业文化的特点不是灌输,而是通过以文载道、以文化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去追求一种价值观念,去共行一种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营造公平、公开、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交流、多向沟通的机制,变教育为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展行为文化,可以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文化,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改造与自我改造、升华与自我升华,使员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行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和行动中。这样,才容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容易使大家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取得实效。实践证明,缺少文化含量的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工作,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员工的思想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的纽带。企业文化内涵意义深刻,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行为准则和共同价值指导着企业运作,规范着职工行为,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员工不再把企业看作单纯谋生的劳动场所,而是需要企业具有多功能性。企业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劳动环境,还要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同时还需要培育高质量的职工队伍,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职工能够认同企业文化,深入到工作实践和日常行为中,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

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炼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的血液里。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塑造企业,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员工,使思想政治工作变“无形”为“有形”。扎实有效、深入人心,为企业经营生产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继承良好的传统文化

传统是历史长期的积淀,是一个民族宝贵经验的结晶,是一笔丰厚的资源,是转型社会进一步发展和创造的基础。任何发展都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发展,任何创造都是在特定前提下的创造。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胡平在《企业文化》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不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有物,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之体现,对此,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去传承与发扬,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企业也不例外。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就要将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对企业来讲,在对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当中,能够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形成企业独特的软实力。要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将其精华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充分吸收

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再学习、融合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企业实际

建设企业文化要立足于国情、企情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的总和,因此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立足企业的实际情况,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所处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之适应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紧扣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引领企业在转轨变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把握企业发展命脉,针对不同时期以及企业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建设方案,防止形式主义、主观主义、急功近利倾向,消除错误观念和片面认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文化自觉性,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弘扬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在公司员工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通过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借鉴成功企业案例

“企业文化就是竞争力。”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着多方面因素,但其文化建设的成功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作法,吸取成长的经验,始终把自己成长的基点放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与成功者一起进步,我们会成长得更稳健更快。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他人的做法,我们要有选择地拿来主义,通过比较行业上的差异、企业性质上的差异、以及管理模式上的差异,有选择的借鉴,并学会融合贯通,自成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第二篇: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海涛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从企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行为视角,透视和分析企业深层次的利益关系,论述“利益平衡促成廉洁”和“主人翁精神缺失潜伏腐败危机”两个观点,提出企业廉洁文化塑造应该大力倡导两种文化精神,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尝试着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关键词:企业 廉洁文化建设 思考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形势下,伴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兴起和发展而提出的一个课题。笔者从企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行为视角,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作一些透视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求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一、企业宏观经济视角:利益平衡促成廉洁

在现实企业中,有两种情况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一方面,当企业成员对工作竭尽了努力,他付出了较多劳动,做出了较大贡献或承担了较大经营风险和成本,而他的收益却与付出不对等,必然造成心理不平衡,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如果他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利益观和地位观,腐败就可能会乘虚而入。另一方面,当他消费企业额外价值时,他可能得到较多利益但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或零成本。由于企业额外价值的货币效用对他个人来说相对较低,并且与他的个人收益不密切相关,因此他不可能尽最大努力降本增效,他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必然也不会高,还可能诱发奢侈浪费,企业的成本无疑趋大。

企业经营实质上是企业和企业成员之间交易价值的一种方式,企业和企业成员的目标都是努力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效益最大化。从现代企业理论上讲,企业和企业成员都在不断追求低成本高收益。通过各层次多方持续不断的追求和调整,促使企业和企业成员之间找到价值交易的一个利益平衡点,在此基础上,企业各层次将趋向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规则和约束机制,企业的资源和财富将会得到最优配置,企业成员将根据契约获取应得的收益,企业和企业成员之间即形成一种共赢的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腐败空间自然被压缩至零,因为腐败没有多余资源可交易了。廉洁即在这种共赢的平衡状态下自然形成。当然,这是从理论上讲的一种理想状态,设定了企业改革的一个合理边界或区间。目前,企业在管理、分配等领域所进行的体制机制的各项改革,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公平与效率,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收益得到合理地调节和分配,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

二、企业微观行为视角:主人翁精神缺失潜伏腐败危机

企业作为一种“团队生产”,其产品是由集体内若干个成员协同生产出来的,而且任何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率。由于最终产出物是一种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不可能精确地进行分解和观测,因此不可能按照每个人的真实贡献准确支付报酬。当企业的分配、制约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企业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内化时,企业就会面临内部成员主人翁精神缺失的问题,企业成员会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具体体现在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上,就是:不积极思考,不积极作为;该做的不好好做,可做的懒得去做;正气懒得弘扬,丑恶懒得抵制等。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成员往往局限于对个人利益得失的思考,并在规范、诚信、廉洁等边界内外摆动,甚至由于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利益观、地位观的扭曲变形,会迈出道德与法律的底线,给腐败以可乘之机。如果个体不良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还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即涨落放大效应),产生集体性不良行为,集体内轻则形成各行其事、心照不宣、互不拆台的松散关系,重则形成互相关照、互相利用、互相掩护、分享非法利益的生存机制。可见,主人翁精神缺失的问题,实质上是由利益问题所引起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是否正确与规范的问题。在利益问题上没有正确的道德、法制观念,将会使人的行为走向反面。企业应在不断完善分配、制约和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使广大员工正确认识到企业是大家的利益共同体,让上至经营管理者,下至一般员工共筑起防止腐败的堤坝,警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避免小错不纠,酿成大错的悲剧发生。

三、企业廉洁文化的塑造

改革发展到今天,企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并且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管理和技术的创新,而影响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往往是创新主体本身。人是第一重要的。在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制度控制和技术应用必须通过人的开放和互动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当今,在这种价值里存留有人的生存竞争和逐利本性痕迹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加强廉洁文化塑造,就是要在全体员工中倡导“廉洁从业、诚实守法、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企业廉洁理念。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机制,把廉洁观念内化于心,自觉见之于行动,强化主人翁精神,堵塞腐败漏洞。那么,如何将教育制度监督转化为一种企业成员自觉行为的文化意识呢?笔者认为,应该大力倡导以下“两种文化精神”:

一是应该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企业廉洁文化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企业成员权利、价值、合法权益的维护,对企业成员正当追求的肯定,这是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企业廉洁文化倡导人文精神,就是要正视并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观问题,肯定、维护人的主体地位和合法利益。把培育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企业权力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共同价值追求。使人在自我超越之处领悟人性,进而用人所创造的价值之光去净化人的心灵。

二是应该大力倡导以理性为内核的科学精神。企业廉洁文化的科学精神是以理性为内核、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法,是充分尊重科学和民主,求真务实谋求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工作作风。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要逐渐消除企业中的“官本位”、“人治”、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文化因素。要求企业权力行使者以科学、民主、法理为依据,保证权力的正确

行使,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情为民系。在企业成员中养成说真话不说假话的良好品质,牢固树立摆事实讲道理、诚信做人的道德风尚,以及平等对话崇尚真理的主体意识等。

反腐倡廉不单单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努力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诚信廉洁的文化意识,是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和全体成员在温暖和煦的阳光、清洁滋润的水分、肥沃健康的土壤中一起茁壮成长”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

第三篇: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今年全国“两会”中,矿业、矿山、矿工、矿城“四矿”问题引起了许多与会代表的关注,他们纷纷就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煤炭行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了对策。对于传统的煤炭企业要想实现煤炭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向非煤产业扩张等,而且更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提升企业精神,培育市场价值观,规范职工行为准则,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为企业走出困境,再铸煤炭企业辉煌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一、培育和提升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作为传统煤炭企业,在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形势下,努力培育既要体现时代意识,又能反映职工价值取向、人生追求、职业准则的企业精神,对于推进企业的改革,实现煤炭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更新职工思想观念是培育企业精神的重要前提。由于职工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封闭、僵化、保守的思想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改革发展的速度。一些企业至今还没完全摆脱困境,在人事、劳动、分配上的改革及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从主观上讲与观念滞后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市场竞争观念,破除求稳怕变思想;树立改革观念,破除观望等待思想,树立发展观念;这些既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内在的要求。其次,

继承和发扬煤矿工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培育企业精神的

重要基础。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多数是五六十年代建立的,

那时设备、通信、技术还很落后,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异常

艰苦。在这种条件下,造就了献身煤炭事业,艰苦创业,无

私奉献的煤矿职工精神,培育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

伍。因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成为煤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的精神支柱和旗帜。现在,职工工作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进

步,生活较以前富裕了,但艰苦创业精神有所退化,表现在

少部分职工对企业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缺乏信心,甚至怨天尤

人、消极悲观。企业新工人不断增多,且多数是大中专、技

校毕业生和复员军人,他们虽然有文化、有知识、思想开放,

但部分人怕艰苦,不安心井下工作。有的滋生了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思想,追求个人利益,贪图安逸等。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迫切需要在职工中继续培育与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相适

应的企业精神,通过企业精神的引导,使煤炭企业广大职工

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精神,弘扬煤矿职工开拓进取、

勇于奉献的精神,使煤矿工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升华,

在市场经济中创出新的辉煌。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

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不仅学文化、学技术的愿望越来越高,

而且追求时尚的文化生活和高品位娱乐活动的想法也多起

来。因此,企业应从满足企业和职工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

注意对人的作用研究的多方位性:

1、企业不仅要担负职工

的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完成对职工的科学技术、

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现代生活等内容的传播与普及,使企

业文化涉及的面更宽,对职工发展有帮助的内容更多。

2、

发展职工的文学文艺创作。煤矿有一支文学创作队伍,他们

凭着对煤矿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煤矿工人生产生活的亲身

体验,创作出一批诗歌、散文、小说、摄影、绘画等优秀作

品、在矿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企业应当支持他们的创作活

动,鼓励他们多创作高品位的作品,并以此来大力宣传煤矿

两个文明建设,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扩大企业知名度。

3、

以春节等重要民俗节日、文艺演出、街头文化活动为载体,

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使煤矿职工身在山区,同样可以感受

大都市的文化生活,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更新观

念。

4、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多开

辟一批图书馆、阅览室及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并管好用

好这些场所。企业要因地制宜,多增加一些文化场所,使广

大职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升华企业文化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

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我矿目

前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

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

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

象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企业有生气、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

的发展环境。

一、总体思路

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完成矿井战略发展规划所

设计的目标要求,同时考虑到矿井的建设进程,我矿企业文化建设总

体思路为:主攻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提升物质

文化。主攻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全员性企业文化审计,挖掘和弘扬

企业精神内涵,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塑

造企业“灵魂”。规范制度文化,主要是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

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使之导入科学化管理轨

道,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推进

行为文化,主要是大力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管理,抓好员工的行为养

成规范,建立并完善《员工行为规范》,并抓好推进落实。提升物质

文化,主要是按照郑煤集团的要求,做好环境刷新和视觉识别系统开

发工作,运用物质形象建设手段,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企业

整体形象。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

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符合企业个性化需

要的文化体系,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良

好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三、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资源。通过

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

文化才能健康发展。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而且还是企业的主

人,企业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企业文化要通过激发人

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来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

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在企业文化建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

好企业领导倡导与员工积极参与的关系。特决定由相关的各自科室自

行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宣传牌板。

2、讲求实效的原则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要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一切从实

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

机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塑造,要求精求好,搞精品工程,做到重点突出,

稳步推进。版面设计力求新意,杜绝雷同现象。

3、重在领导的原则

各级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头

思考,带头实践,时时事事给员工做出榜样,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

创新、有建树。各级管理领导者,都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担起

应负的责任,并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

造性,依靠全员的力量投身企业文化建设。

4、系统运作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它是一项庞大的、

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凭空想像一蹴而就,要树立“打持久战”的理

念。它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搞好整体设

计,分步推进,分层次落实。

5、突出特色的原则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突出企业的鲜明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的特色、优势和差别性,培育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

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

牢牢把握企业历史、现状、未来的实际情况,重视挖掘提炼和整理出

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来,走出一条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

化建设之路。

第四篇:企业文化的力量——对文化型企业的思考

1.企业经营是一种道德行为

2.企业经营是一种价值追求

3.企业经营是一个品牌塑造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力量——对文化型企业的思考

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能否培育自己的文化并发挥其作用,将决定其在21世纪的生存能力,企业的文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今年4月,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1999年食品日用品市场报告及监测结果表明,1999年在进入500强的领先品牌中,白酒25个,啤酒21个,果酒18个,果酒、白酒分别增加了28.57%和25%,而啤酒则减少了5.26%。这一结果显示,白酒、啤酒、果酒成为我国酒业市场的三极,张裕、青岛啤酒和五粮液成为酒业的三强。在三强崛起的诸多原因中,它们的企业文化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1.企业经营是一种道德行为

管理行为是由管理假设决定的。1962年,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其《企业的人事方面》一书中,提出了企业经营道德性假设。它是企业及其管理者持有的企业经营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假设,或者说是有效地处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假设。企业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顾客、

供应者、竞争者、政府、社区、所有者、员工等。在怎样看待企业经营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或怎样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存在着两个对立的假设:非道德经营假设和道德经营假设。前者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为企业经营的宗旨,企业可以从事一切能够赚取利润的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就可以了。后者在承认企业是营利性组织的同时,还强调企业的社会性,认为企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要赢利,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在张裕、青啤、五粮液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经营的道德性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体现,百年之前,张弼士建立张裕之初衷就是振兴民族实业,探索强国富民之路,因此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张裕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每年赚取多少银两,它更多地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它的经营也就相应地要符合社会道德的约束。在张裕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经营的道德性从来没有消退过。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裕获得了4枚金质奖章,在当时这4枚奖章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经济意义,张裕参选的首要目的是要向整个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有自己的葡萄酒,至于参选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润则考虑得很少。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90%的人表示,在产品质量、服务和价格相近的情况下,他

们将考虑购买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公司产品。所以,三强的崛起并非偶然,这与他们长期的道德性经营有着密切关系。

2.企业经营是一种价值追求

美国一家调研公司曾作过调查,表现出色的公司,员工往往都有一套较清楚的企业价值观(或称信念)。在公司财务方面,那些把财务目标定得非常明确的公司,通常不如那些把财务目标定得不够明确,但注重共同信念和崇高目标的公司。这项调查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出色企业的经营已从单纯的逐利行为发展到价值追求行为,这里所谓的价值已经超出了物质利益的狭小范围,扩展到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的广义范畴。

张裕以酿造世界级葡萄酒为企业的价值目标,以期与象征西方葡萄酒的波尔多一较高下。价值追求的作用不体现在远大的目标上,而是促使企业为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而进行不断地改革,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张裕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已经建立了目前业内唯一的具有省级资格的研究中心;同时张裕还进行了原料基地的“精”、“深”建设,保证原料供应。

青啤的目标是“世界啤酒十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青啤实施了“统一鲁啤”的战略,并坚持三大转变:从贵族向大众转变,从生产优先向市场优先转变,从产地销向销地产转变。五粮液则推行“专卖店”战略,实现从建厂到建城的转变,以保持白酒的长久不衰。青岛啤酒的企业目标是要由世界知名品牌成长为世界弛名品牌,由中国名牌企业上升为世界名牌企业,由此产生出更强劲、影响力更大的名牌效应。为此,青岛啤酒集团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在经营规模、管理模式、文化观念、产值、销售收入等各方面都要向国际先进企业的标准攀升。

3.企业经营是一个品牌塑造的过程

品牌塑造是企业实现价值追求的首要和必然的步骤。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品牌建立期,经营者最主要的目标是如何进行广告投放及下降成本,但这些措施已越发显得“苍白无力”。张裕从改革之初就很注重品牌的建设,它不仅要塑造一个知名的产品品牌,还要塑造一个具有民族意义的象征。在葡萄酒行业中,当其他葡萄酒企业沉醉于旺盛的市场需求而一味扩大生产规模时,张裕的品牌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因而在最近两年葡萄酒市场进入平台期,许多较大的葡萄酒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的情况下,张裕依靠自己的品牌优势依然保持着稳定上升的势头,1999年销售收入、上缴利税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6%和24%。

青啤也注重企业形象建设,青啤将企业形象概括为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真诚奉献的服务形象。青啤认为: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笔巨额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增强与消费者长久不衰的亲和力。

第五篇:对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国际上许多成功的大型企业集团,其非凡的经济成就背后靠的是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著名的海尔集团就是其中熠熠生辉的典范。许多经济学家在考察了海尔集团后发现,海尔每兼并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就把海尔文化移植到这个企业,并能使之死而复生,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感叹到,海尔的成功是海尔文化的成功。作为金融竞争日趋激烈、改革不断深入形势下的商业银行,要实施与市场对接并获得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要求,效益的呼唤 。

一是辩证地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风俗、习惯、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因此,企业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它具有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金融企业文化应立足于“品牌、效益、发展”,尽心尽力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服务。如何演绎为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这是一种意境,如同站在桥上的人看我,我在桥上看风景。用超前的眼光、动态的思维,不断捕捉金融市场的商机和应对市场的谋略,勇做这边风景独好,敢为别人先的先行者,文化意识理念的创新者。

二是正确理解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活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企业文化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其关键是在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围绕人的素质提高具体抓好落实。这要求金融企业把“尊敬人、关心人、依靠人、培育人、使用人、激励人”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把“目标做大、效益做强、品牌做靓”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使之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可以这样说,金融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客户,一个是员工,这应该是对“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解。在经营管理中,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推动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创新,力争改革传统的成效观,追求面上的成效来反映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应。三是金融企业文化首先应是安全的文化。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在追求经营效益的同时,应该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安全工作是大事、不是小事,缺少了以安全为保障的经营,是无效益的经营,甚至是失败的经营。因此,要从抓好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规范业务流程操作入手,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注重抓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要部位的管理和规范,注重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注重员工行为的细枝末节,在巩固当前的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开展安全大检查,控制好业务风险点,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推出安全新举措,切实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四是金融企业文化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关键。人力与资源的配置在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地位日渐显著,体制的完善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执行、实施和激励机制的形成等。如果银行仅以收入差距激励员工,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要培养员工对收入差距代表工作能力及重要性的认同感,培养员工对金融体制改革的认同感,塑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充分发挥员工内在的潜能和自身价值。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举过这样的例子,比如,一家有三个孩子,老

1大赶上困难时期,家里只能供他读完中学;老二赶上改革开放,家里宽裕了,他读完了大学;老三更幸运,还能够出国留学。这哥仨碰到一块,会觉得父母不公平吗?不会。因为他们对当时的环境与条件能够认同。同样,联系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状,金融企业的文化仍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平等对待员工,平衡利益相关者的认同感和价值观,提倡团队精神,鼓励创新。金融企业文化只有培育了员工的认同感,员工才能与银行共渡难关。

五是金融企业文化是营销市场的利器。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是品牌文化,市场经济下的商业银行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塑造过硬的银行品牌。品牌是银行形象,是声誉、是效益的代名词。在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金融企业的品牌应表现为安全、高效、便利,表现为客户的购买欲和认同感。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充分的调查了解市场,分析市场,不断推出金融产品新品牌,以抢占市场的先机,获得最大的利润。同时在营销和客户服务体系中,要加大营销与客户服务的机制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形象的创新。这些创新直接关系到银行形象、员工形象、服务形象、管理形象、安全形象、环境形象的定位,也是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和谐的基础,更是营销市场的利器。

六是金融企业文化是提高经营效益的保障。吃过麦当劳快餐的人都知道,在任何一个麦当劳连锁店,你所得到的汉堡都是一样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就必须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商业银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然,也是提高经营效益的保障。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构架应集营销决策、营销管理、营销业务和客户服务为一体,形成自身独特的金融企业文化,从而促进市场份额的扩大,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的提高,这是成长与成熟的标志。台湾作家陈光宏先生说得好,“成长就是下棋的时候,能赢了对手;成熟就是明明能赢对手却让对手偶尔小赢一下”。金融市场竞争是残酷的,绝非如此轻松、幽默。重要的是能从中得到启发,成熟的表现是以大局为重,要有长远眼光,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所以,在经营困难时期,创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经营效益十分重要。因为,困难是人克服的,信心是人创造的。

上一篇: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意义下一篇:对企业信访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