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

2022-08-10

第一篇: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

高等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要点

高等教育学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中世纪(12 世纪)著名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波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 (1) 高度自治(2)深刻的宗教性(3)国际性(4)随意性 近代德国洪堡(高等教育之父)创办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柏林大学) 。基本原则(1)独立性、自 由与合作三者统一(2)教、学与研究统一(3)科学统一 3.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着高等教 育的受教育权(3)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为国家培养专门的政治、法律等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4.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 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机哦阿育发展的速度和 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5.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影响广泛,最直接和最明显的是对高等 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二) 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 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6.高等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 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作为 社会的亚文化,更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 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二年华的功能 7.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 会提供服务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18 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始于古代, 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在西方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 ,在我国, 可追溯到西周。

近代中国最早的大学——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 (2)19 世 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 (洪堡柏林大学) (3)19 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1862 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引发赠地学院运动,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 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系统(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8.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 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 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1995 年 3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于生产劳动相 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具体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9. 马克思注意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与内容: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是一致的(2)分工 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3)现代工人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 实现(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 5 方面 全面发展的实施途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10.个人本位高等教育教育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 和谐的人。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以社会为中心,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11.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发展的人 才,实行的是博雅教育。特征: (1)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专才教育: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系统讲授某一学科的 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特征: (1)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

业需要 进行, 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2) 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 偏重于应用(3)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设互岗位的需要。 1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敬爱快发展速度(2)自爱注重规模 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 育体系

13.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 等教育的过程平等;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 的关系:

(一)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1)高等教育的自愿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 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2)对谁受高等教育要有所选择(3)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 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

(二)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一统一的范畴(1) 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2)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 条件 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 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 要求,二是指目前仍然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实现,而职能用发挥在那的眼光审视现实,作符合现 实的最大努力。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1)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自愿多元化,多方筹资,充分利 用各方面教育自愿(2)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 要的各种人才,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利于自愿优化配置。 (3)高价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 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 14.高校教师聘任制:是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阿华中方式聘任教师, 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原则: (1)系统原则(2) 整体效应原则(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4)动态性原则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重点和方向: (1)在保证 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2)充分利用市场的 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自愿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聘任工

作的评 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 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和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15.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向:1 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 2 完善高校招 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 3 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 权。 1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的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 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见的指责、权限的划分等。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 (1) 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国、意大利、瑞典) (2)权利分散型的(美国) (3)集权与分权 相结合型(德、日、英) 17.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首先,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 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利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其次,建立 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再次,扩大高校的 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18.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的特点:确立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特点为(1)实行党委领导, 体现民主集中制(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19.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1)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利机构,适当实行权利中心的下 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 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要转变校机关职能,提高人员的 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3)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 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富有竞争和活力特征的高校人事制度(4)实行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使之 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 20.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 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分为宏观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狱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和微观 结构(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是 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2)文化、传统因素(3)学科、技术因素(体现在 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 (4)教育因素 21.一体化模式: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户奥于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 机构。多样化模式特征: (1)目标是维学习能力、动机等不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2)不同 结构在声誉、学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等级或差别(3)其内部英才教育部门与其他教育部门在管理上有区别 (4)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课程项目不尽存在纵向的等级差别,而且在性质、目标、课程内容方面存在横向 的区别 2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应实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规模、结构、 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一)首先,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 供给能力为支持点,做到与记过疟疾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1 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以高等

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来扩大专科层次的规模 2 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合 理规划 3 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加大承认高等教育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4 在能级结 构上,终点支持少数大学发展,鼓励其他学校探索 5 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缩小不同地区间教育 落差。

(二)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中央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 学和终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总和发展”的 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逐步形成国立、公立、民办和私立学校并存的 局面。 23.高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基本的) (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 会服务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2)创造性(3)个体性与群体性 高校教师的结构: (1)职务 结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2)学历结构(硕士、博士) ; (3)年龄结构(要有一个合理的梯队, 即老中轻结合) (4)专业结构 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 (1)完善教师聘任制(2)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 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3)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的现象 24.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在社会学意义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 性明显增强(2)在心理学、论理

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洪,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 行平等家谱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 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2)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3)教师应重新审视 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爱能来影响学生(4)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 点 25.专业:狭义指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 成。广义指专门职业优质需要经过高等专门化教育后方能从事的复杂劳动的职业。专业的形成:1,专业的 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2,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却相关 3,专 业的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专业设置和调整地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 4,专 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 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 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地教 训 1,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 经济发展相适应 2, 条块分割的体制导致专业发展的盲目性, 造成了某些专业的重复建设 3, 偏重数量发展, 导致质量下降。高校专业设置过细,造成有限资源的分散实用,影响了重点专业、短线专业的建设,降低 了规模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地基本要求 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 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2 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和趋势,跟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持边缘学 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3 符合高级人才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 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地具体做法:1,拓宽专业面,变 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争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2,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 生;3,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二是缺乏社会需 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26.对 21 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 2 未来社会要求人 1 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3 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 4 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 精神。 27.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 专业人才

第二篇:《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要点总结

第一讲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法律干预

一、高等教育的起源

1、现代大学的起源:柏拉图,阿卡德米学园;

2、中世纪欧洲大学确立了教师和学生两个基本的主体。

二、特许状制度和大学传统自治

1、从中世纪大学开始,法律制度逐渐涉入高等教育领域。

2、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案,确立了私立高等学校的自治地位,也奠定了现代大学的自治传统。

三、近现代西方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法律干预

近现代西方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法律干预领域主要包括: (1)政府管理权限

(2)大学自主权范围及行使方式

(3)大学公共责任。

四、我国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法律干预

1、我国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法律干预始于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2、1912年,蔡元培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3、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建国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个有关教育的法律。

4、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第一部完整的法律。

6、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第二讲 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及法律责任

一、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合乎法律规范的社会关系。它具有如下特征: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法律规范的主要参与主体包括:(1)国家教育行政机关;(2)高等学校;(3)教师;(4)学生。此外,其他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个人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也可以与上述四种主体构成法律关系,构成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法律关系主体。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一般包括物、行为、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等。 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律关系处在不断的生成、变更和消灭的运动过程。它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有二: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

二、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是在法律关系主体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法定的义务,或因其他法定事由而应当承担的、由国家机关依法确定并强制其承受的合法负担。

法律责任是由于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而引起的、由专门国家机关认定并归结于法律关系的有责主体的、带有直接强制性的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法定义务而招致的第二性义务。(张文显)

2、从目前法律规范看,高等学校法人涉及到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个领域:一是行政法律责任,二是民事法律责任,三是刑事法律责任。

三、高等教育活动中的行政法律关系及法律责任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两种形态 (1)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2)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2、高等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律责任两种情形

(1)高等学校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恰当履行行政机关发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违反了相关义务性的法律条款-高等学校法人可能需要承责;

(2)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可能侵害了高等学校的权利。-行政主体可能需要承责。

3、高等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责任的形式

(1)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6种。 程序:监察机关可以决定或提出监察建议,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收到监察决定或建议30日内将执行监察决定或采纳监察建议的情况通报监察机关。不服监察决定可申诉、申请复议、直至提起行政诉讼。 (2)行政处罚。

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颁发、印制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撤销违法举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取消颁发学历、学位和其他学业证书的资格;撤销教师资格;停考,停止申请认定资格;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教育行政处罚。

3、行政救济方式

(1)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有权依据《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提出赔偿申请。-赔偿义务机关为该行政机关或工作人员所在行政机关。

4、高等学校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

高等学校法人享有的行政权与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形式:

(1)基于法律法规授权获得。如:招生权、学籍管理权、颁发学业证书权、对教师实施管理权、专业设置权、教学计划制定权等。- 其法律责任均由高等学校独立承担。

(2)基于政府的委托获得。如:教师资格认定权。- 首先由委托机关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再依据相关法律追究高等学校法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四、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民事法律责任领域

1、民事责任形式及其归责原则

高等学校比较常见的两种民事法律关系:

(1)合同责任。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上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并广泛适用“推定过错原则”;在责任方式上,适用财产责任方式。

(2)侵权民事责任。是侵害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即根据民法规定,侵权行为人对其不法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损害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归责原则普遍适用“过错原则”,同时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大量适用“无过错推定原则”。责任方式上财产与非财产责任方式均适用。

2、高等学校活动的特殊民事责任 (1)学校法人与教师:

一般是劳动合同关系,适用《劳动法》。

履行职务权利,与学校法人之间构成委托代理关系。 (2)学校法人与学生:

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将学校法人与学生的关系定位为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学校法人并不具备特别的侵害权利,不得超越司法对特别权利的审查。 但是,这并不等于否定了学校法人依据法律对学生的权利做临时性的限制的权利。两种类型的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如:侵害受教育权);民事法律规范(如:学生伤害事故)。在法人治理结构中涉及学生身份处分权的处置时,需要引进听证制度等相关程序来实施保护。 (3)教育合同:

教育合同是指教育机构与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或教育机构之间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签订的有关实施教育教学行为或提供教育协作行为的协议。

教育合同本质上是一种民事合同。但因其公益性目的而具有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其违约责任形式的特殊性。(强制继续履行;实际履行) (4)学校法人与管理者或其他工作人员:

构成民事法律关系。当管理者或其他工作人员损害其他利益主体财产权或人身权时:在职务范围内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讲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

一、处于转型期的我国高等学校

目前高等学校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主要基于如下几点认识: (1)高等学校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3)政府职能的转变

(4)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深度介入 (5)师生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二、亟需法人治理的公办高等学校

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仍然严重依赖于行政命令,内部管理权利配置有失平衡,社会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法律规范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处于过渡状态,没有完全明晰化。市场和民间资本介入教育成为现实,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与政府力量平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民办学校的兴起、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逐渐扩大,他们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行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章无法很好地规范这些行为,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要使公办高等学校继续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主导地位,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制度。

以“治理”的视角重新审视公办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是极为必要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要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角度来重构高等学校良好的秩序,营造一种使高校真正成为自主办学、服务大众而且能够吸引更多民间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的法律政策环境。

三、公办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质

从法学理论的视角看,法人治理结构主要研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权利配置和权利运行机制的构造问题,即权利机制问题。 具体到公办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其核心也是高等学校各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配置和权利运行机制问题,即权利机制问题。

四、我国公办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型

(一)公办高等学校的目标取向

我国公办高等学校法人是事业单位法人,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专门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依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公办高等学校为非营利性事业法人团体,法人自身没有特定的利益,而是以社会公益目的作为法人的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法人属于事业单位法人,其设立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在审查高等学校法人的行为正当性时,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最基本的条件,而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一个基本前提。

公办高等学校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为基本目标,这种公共利益并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和团体,而是以最终提高公众(社会)的整体福利为目标的。

第四讲 学业证书制度与学位制度

一、学业证书制度

1、学业证书的概念

学业证书是指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在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参加学习并完成规定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书面凭证。简单地说,学业证书就是受教育者按规定完成相应学业而获得的凭证。它表明受教育者完成了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及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教育标准。

2、学业证书的种类 (1)学历证书

毕业证书: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并达到合格标准。

结业证书:学完规定的学业课程,而部分课程尚未达到合格标准。 肄业证书:参加一定阶段的学历教育课程学习而中途终止学习。 (2)其他学业证书(非学历证书)

专业证书:用人单位选拔,有目的地进行专业知识教育。

培训证书及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就业前或上岗前;职业技术培训;

写实性学业证书:培训,进修。

3、我国国民高等教育系列学历种类:

(1)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

(2)还可以再细分为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六个方面。

4、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种类:

(1)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结业)证书。 (2)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结业)证书。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5、学业证书法律效力的基本含义:

一是学业证书的颁发及认定是一项国家特许的权力,是一种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依法做出的行为。

二是学业证书的持有者,在获得学业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待遇,国家予以法律保障。

二、学位制度

1、学位的概念

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受教育者个人,表明其所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的一种终身的学术称号。学位证书即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受教育者个人,表明其所达到相应的专业学术水平的一种凭证。

2、学位制度的含义

学位制度,是指国家和高等学校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通过授予一定的学术称号或身份即学位来表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等级的制度。

3、学位的等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学位设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相应地学位证书也有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 另外,我国还设置了名誉博士学位。

博士后:是对博士学位的一种补充。是为取得博士学位者在一定的科研机构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而设置的一种过渡性职位。

4、学位的门类

我国学位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12个)。

5、我国学位类型

(1)学术型学位; (2)专业学位

6、学位的授予与学位证书的颁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各级学位的授予与学位证书的颁发按下列规定实施:

(1)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学士学位的证书格式,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证书由授予单位发给。

(2)硕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硕士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由学位授予单位发给。已通过的硕士学位论文,应交学位授予单位图书馆一份。

(3)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博士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由学位授予单位发给。已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应交存国家图书馆和有关专业图书馆各一份。

三、学位与学历的联系与区别

有毕业学历者不一定有学位。但学位可以申请。

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

第五讲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一、国家教育考试的含义

1、国家教育考试的概念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由国家批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根据一定的考试目的,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所确定的考试内容、考试原则、考试程序,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的测定和评价,是检验受教育者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标准的重要手段。

2、我国现行的国家教育考试种类

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校的招生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全国外语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对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进行的国家学历文凭考试以及教师资格证书考核等。对各种考试,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考试规则或条例。

二、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意义

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无论对实施国家教育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保障受教育者合法权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特点

1、对国家教育考试各项违规处理办法的统一规范

2、对当前形势所需违规处理条款的增加

3、对有关违规处理条款的可操作性的加强

4、对违规处理力度的加大

5、对违规处理程序的规范

第六讲 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一、职业教育制度

1、职业教育的含义及其特征

职业教育,也称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的普通教育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人才。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终身性和多证制的特征。

2、职业教育的方针

《职业教育法》第4条规定了职业教育的方针,“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应当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3、职业教育的任务

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体魄的劳动者,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职业教育体系的定义

职业教育体系,是指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它们和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的总和。

5、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系:两大类,三个层次 (1)职业学校教育。又分初、中、高三等: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初中基础上,实施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主要有3类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包括中等师范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中后,接受2-3年学校教育。主要有:职业大学;技术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2)职业培训。是指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教育活动。包括从业、专业、学徒、在岗、转岗及其他职业培训。

6、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

一、教育对象不同。 第二,教育目标不同。 第三,教育内容不同。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二者均应以职业资格为导向。

第二,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辅相成。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培训的基础和前提,职业培训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发展。 总之,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紧密联系,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在职业教育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者必须并举,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7、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 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应形成在政府的统筹和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和公民个人举办,政府给予适当资助和扶持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1)各级人民政府举办职业教育

(2)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举办职业教育

(3)企业举办职业教育

(4)各种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举办职业教育

二、成人教育制度

1、成人教育的含义

成人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进行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的总和,是与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教育制度。

2、成人教育的任务

成人教育的任务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提高全体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 (1)进行基础文化补习教育。 (2)进行岗位培训

(3)进行专业性的中等和高等学历教育。 (4)进行大学后继续教育。 (5)进行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

3、我国现行的成人教育体系

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网状结构体系。 从培养目标来看,分为:(1)成人学历教育;(2)成人非学历教育。

4、我国成人教育的办学体制

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鼓励社会各方面联合举办。政府给予适当的资助和扶持。

第七讲 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一、教育督导制度

1、教育督导的含义与性质

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 教育督导是政府的行政监督行为;教育督导机构是行使政府教育执法监督职权的机构。

2、教育督导的任务

《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第2条:“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督导既要监督、检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又要监督政府的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督导任务的一大特色。

3、教育督导的范围

我国教育督导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及其他有关工作。现阶段的重点是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教育。此外,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中等及中等以下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工作进行督导。

4、教育督导的内容

根据《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第3条:

(1)对所辖区域内教育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 (2)对地方下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对中小学和幼儿园工作进行督导。

(4)对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验收。

5、教育督导的实施

《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第13条:“教育督导分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由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督导机构的决定组织实施。”

二、教育评估制度

1、教育评估制度的含义

教育评估制度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估量,以保证办学基本质量的一项制度。

教育评估的主要职能是根据一定的评估指标,通过系统地收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各方面的信息,准确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为厘清办学思路、规范教学管理,加大教育投入,开展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提供信息和指导。

2、教育评估的形式 (1)合格评估 (2)办学水平评估 (3)选优评估

(4)学校的内部评估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含义

是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情况和办学特色等进行全面考察与评价的一项评估活动。

4、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评估试点;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

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2003年,教育部开始对26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试点评估。 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

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

通过评估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使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6、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7个一级指标的项目是: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 19个二级指标的项目是:学校目标定位,办学思路;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主讲教师;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管理队伍、质量控制;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或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社会声誉、就业。

第八讲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在我国,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一、法律地位的含义

所谓法律地位,一般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的综合体现。

所谓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就是指法律所确认的高等学校在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联系时所形成的不同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二、西方主要国家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1、大陆法系国家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将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定位为公法人、公务法人,是同属大陆法系国家典型代表的法国与德国的共同点。

公法人:根据公法规定成立的法人,它是以公共事业为目的,能作为公共权利主体形式公共权利课以义务的组织。

2、普通法系国家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英国政府对不同高等学校法律地位有明显区分:

(1)高等学校是依法设立的,或者是通过国王特许状建立的自治团体,那它就被作为法定公共机构对待,具有公法人的法律地位,此时,高等学校的活动必须符合“自然正义”这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要求。

(2)如果高等学校只是依章程或私自设立的,学校内部的法律关系的调整便完全取决于有关契约的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相对人如学生、教师等的法律救济手段,只能是禁制令、宣告令或损害赔偿等普通救济方式。 美国的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

(1)公立高等学校属于政府机构

(2)公立高等学校属于公共的信托机构 (3)宪法上的自治大学

综上所述,美国的公立高等学校一般被作为公共机构对待。从其是否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的角度看,它们又分为具有法人地位和不具有法人地位两种情况。但目前各州宪法或法律原则上皆认为公立大学为法人。

三、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1)事业单位法人——高校的民事主体法律地位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高校的行政主体法律地位

将高等学校仅仅定位于事业单位法人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积极意义:

首先,事业单位法人的定位表明高等学校具有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其次,事业单位法人的定位还表明高等学校具有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在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应依法履行有关行政法上的义务,同时享有作为行政相对人的有关权利。

再次,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定位,则表明高等学校还具有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作为行政主体,高等学校在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等内部管理工作中,依法享有对教师、学生的违纪处分权力,决定是否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权力。

第九讲

高等学校的设立

一、设立高等学校的基本原则

《高等教育法》第24条:

(1)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2)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二、设立高等学校的条件

1、设立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 《教育法》第26条:“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有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设立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的特殊条件 (1)大学的特殊条件 (2)学院的特殊条件

(3)高等专科学校的特殊条件 (4)高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条件

三、设立高等学校的程序

为了使高等学校的设立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的设立需要经过举办者的申请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两个阶段。

第十讲

高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一、高等学校的权利

1、高等学校作为一般民事主体的权利 (1)高等学校的财产所有权 (2)高等学校的债权 (3)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 (4)高等学校的人身权

2、作为高等教育事业法人的特有权利

通常又被称为高等学校的办学权或办学自主权。 《教育法》规定的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权利 (1)招生权。

(2)专业设置权。 (3)教学权。 (4)科学研究权。 (5)对外交往权。 (6)校内人事权。 (7)财产权。

3、高等学校教育自主权的性质

从高等教育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实际上主要调整着两个方面的法律关系:

(1)高等学校与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 高校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权利可以按照通常意义理解,类似于公民权利的性质,可要求国家新政机关给予尊重和维护。 (2)高等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高校处于行政主体的地位,《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权利应理解为行政权力,行使这些权力时,师生有遵守和服从的义务。

4、高等学校对司法审查的回应

(1)高校应成为行政法治原则的实践者和示范者,自觉接受司法审查的检验和监督。

(2)高校应做实践正当程序原则的先行者,与司法审查机构一道推动我国行政法治进步。

(3)在加强对高校教育管理行为司法审查的同时,司法机关不能过度干预。

二、高等学校的义务

1、《教育法》规定的高校义务

《教育法》第29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包括高校)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其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2、《高等教育法》规定的义务

《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特别规定的义务,主要有以下几条: (1)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 (2)面向社会、依法办学 (3)实施继续教育

(4)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5)接受监督和评估 (6)进行人员考核

(7)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 (8)按照规定管理使用学费 (9)依法管理财务

第十一讲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

一、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1)“校长负责制”时期(1950-1956年) (2)“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时期(1958-1977年) (3)新的校长负责制的探索时期(1976-1988年) (4)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期(1989年以来)

二、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1、公办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1)党委领导 (2)校长行政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求正确处理好学校党委和校长的相互关系。在党委和行政的关系上,党委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党委要充分行使领导权,领导学校的全面工作;另一方面,党委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3)教授治学

(4)民主管理和监督

2、民办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1)民办高等学校的决策机构——理事会、董事会

由举办者或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组成;5人以上;设理事长或董事长1人;其中1/3以上的理事或董事应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 (2)民办高等学校的执行机构——校长

3、公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法》确立了我国目前的公办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这种制度的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晰;

(2)高等学校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不够科学,学术权力普遍没

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等。

学者们提出了的改革方案:

首先,应正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应认识到它们之间实际上是高等学校内部的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认真解决我国高等学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严重失衡问题,加强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在大学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通过建章立制明确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权及其活动规则。 第十二讲 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概念

《教育法》中的“教师”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法》中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法》第3条)。

从这两个规定可以看出,教师的法律概念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 (1)履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职责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只有直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基本条件。

(2)专业人员是教师的身份特征,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

(3)教师必须具备专门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

(4)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普通高等学校属于各级各类学校的范畴。

理解:狭义:指高等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广义: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校教师与政府及学校的法律关系

1、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

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这主要涉及到高校教师与政府、高校教师与学校等的关系,以及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等。

2、高校教师与政府及学校的法律关系

(1)从高校教师与政府的关系看,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身份有所不同,大致有三种类型:公务员、雇员、公务员兼雇员。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来看,教师与政府的关系是由教育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教育行政关系。政府居于主导,教师服从。

(2)从高校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看,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因教师任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分配制:领导与被领导; 聘任制:平等、资源为基础的民事法律关系。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

(一)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1.高校教师通过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保持着人类自身的延续 2.高校教师通过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培养着人的劳动实践能力

(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

1.高校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指导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2.高校教师通过自身的品行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进步

(三)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1.高校教师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繁荣 2.高校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十三讲 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高校教师的权利

(1)教育自由权。 (2)学术研究权。 (3)督导权。

(4)获取报酬待遇权。《教师法》第六章专门对教师待遇作了具体规定。

包括:工资;住房;医疗保健;养老保险 (5)民主管理权 (6)接受继续教育权

二、高校教师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及为人师表的义务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 (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

(6)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

三、高校教师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保障措施

高校教师行使权利和义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

四、高校教师的权利救济

1、高校教师权利救济的含义

权利救济是司法力量对权利的救济,即通过法律方式及其“类法律方式”对权利冲突的解决。

2、高校教师权利救济的特征

(1)高校教师权利救济以其权利受到损害为其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没有受到损害,也就无所谓权利救济;

(2)高校教师权利救济具有弥补性,即通过权利救济,可以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弥补或者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得到恢复;

(3)高校教师权利救济的根本宗旨是保障其合法权利的实现和保证法律义务的履行。

3、高校教师权利救济的途径

教育法律救济属于行政救济,主要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针对高校教师而言,还有一种特殊的法律救济制度,即教师申诉制度。

4、教师申诉制度的含义

高校教师申诉制度,是指高校教师对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来源于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它是由教师法最先确立的一项保障教师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权利的法律救济手段。 教师申诉制度的具体内容:

5、高校教师申诉制度中的主体与客体

申诉主体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高校教师本人,特殊情况也可委托他人行使。委托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进行申诉,委托人直接承担法律责任。申诉人不止一个的,如解决相同问题,可以联合起来选出代表进行申诉。代表申诉的性质与委托申诉的性质相同,代表人应该按委托人的意愿进行申诉,代表人直接承担法律责任。

申诉的客体即被申诉的主体,主要指教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

6、申诉的范围

(1)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

(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 (3)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

7、申诉的形式

教师应以递交申诉书的书面形式向行政机关申诉。

8、申诉的管辖

高校教师申诉的管辖,是指行政机关之间受理高校教师申诉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教师申诉制度的管辖主要有 :

(1)隶属管辖:教师提出申诉时,应当向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所隶属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2)地域管辖:即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提出申诉时,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由当地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受理。社会力量办学的高等学校教师的申诉,由省级以上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或计划单列市的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管辖。

(3)选择管辖:即教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之间选择一个提起申诉。对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的申诉,申诉人可以在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选择受理的机关。申诉人可以本着及时、便利和业务比较对口的原则选择受理机关。

(4)移送管辖:即行政机关对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申诉案件,应当移送给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办理,同时告知申诉人。

9、申诉的程序

教师申诉制度由申诉提出、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组成,并依次序进行。 (1)教师提出申诉,提交书面形式的申诉书。

(3)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接到申诉书后,应对申诉人的资格和申诉的条件进行审查,分别不同情况做出受理。

(3)行政机关对受理的申诉案件,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相应规定。

第十四讲 高等学校教师管理的相关制度

一、高校教师资格制度

1、教师资格的条件

(1)国籍要求:必须是中国公民,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思想素养要求:具有良好思想政治觉悟和较高职业道德修养; (3)业务能力要求:教育教学能力;

(4)学历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应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不具备者,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2、教师资格的认定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主要包括了解信息、准备材料、个人申请、材料初审、教育教学能力考查、认定机构组织等六个主要流程。

3、高校教师资格申请的特殊要求

(1)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主要是根据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认定。对个人而言,只有在某高校准备聘任某人担任教师工作时,该人才能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有些高等学校受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可以认定准备聘用在本校任教的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当前,只有拟受聘担任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的人员才能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还需提供高等学校教师拟聘任证明。

4、教师资格的禁止和丧失 《教师法》第14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另外,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受委托的高校撤销其教师资格:第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第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二、高校教师职业制度

1、高校教师职务制度的法律规定

《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四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基本条件,根据《高等教育法》第47条规定,包括以下方面:

(1)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3)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教授、副教授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国务院规定。

2、高校教师职务制度的法律解读

(1)从职务评审主体资格看,高校教师职务的评审主体是行政主体 (2)从权力性质看,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审行为是行政权而非内部管理权 (3)从法律效果看,教师职务评审行为具有行政法律意义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1、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法律规定 《教师法》第17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高等教育法》第48条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已具备评定任职条件,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第49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高等学校的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在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础上,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订立教师聘任合同。

2、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内涵

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指出:“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应当根据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明确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聘任;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3、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要求 (1)科学设岗、按岗聘任 (2)公开招聘、严格聘任 (3)加大聘后管理力度

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1、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4种形式: (1)教材培训;(2)职后补偿性学历教育;(2)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研讨;(4)高校教师职务培训。

2、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详细内容

国家教委于1996年4月,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规范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行为,从而为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与政策上的保障。《规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从此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意义。

《规程》主要明确了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性质、方针、原则与目标。

(2)对培训的组织与职责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以及有关培训中心的职责。

(3)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明确了不同职务教师的培训形式和规范要求。 (4)对培训的考核与管理作了具体规定。 (5)明确了培训的保障与有关待遇。

第十五讲

高等学校学生的法律地位

一、高等学校学生的法律地位概说

高等学校学生的法律地位基本上体现于高等学校学生与其所就读的高等院校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主要观点

1、行政法律关系说

这一说观点于高等院校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展开讨论,主张高等院校与其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以是否可诉为标准,该说尚可细分为二: (1)特别权力关系说

(2)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说

2、民事法律关系说

这一观点共同主张高等院校与其学生之间属于平等主体,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理应是民事法律关系,而且属于充分尊重意志自由的契约关系,形成教育契约说。

3、教育法律关系说

教育法律关系说的基本观点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特定教育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以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存在或出台为前提,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全新的法律关系。

三、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界定

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混合关系,最基本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其次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着民事法律关系。

四、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具体表现

1、行政法律关系的具体表现

高校根据有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可以对其学生进行管理而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具体表现主要如下:

(1)学籍管理产生的法律关系

(2)颁发学业证书产生的法律关系 (3)档案管理产生的法律关系

(4)奖惩产生的法律关系

(5)教育教学安排管理产生的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表现

(1)校园设施提供与使用产生的法律关系

(2)后勤服务产生的法律关系

(3)侵权赔偿产生的法律关系

第十六讲

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义务

一、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概说

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学生基于其学生的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权利,高等学校学生的义务亦是指高等学校学生基于其学生的身份而依法承当的义务。

二、高等学校学生权利的主要内容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的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1、作为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

(1)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2)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3)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4)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5)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归纳起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所确定的高校学生权利为:参加教育教学权、开展社会活动权、获得行政奖励以及行政物质帮助权、获得公正评价以及学业证书权、获得救济权,法定其他权利。

2、作为自然人享有的权利

(1)高等学校学生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人身权;财产权;救济权。

(2)学生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高校入学权。

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参与有益活动权。 获得行政物质帮助权 获得公正评价权。 获得学业证书的权利。 获得救济的权利。

法定其他权利。综合学界论述,大致有以下几项: ①知情权。

②陈诉、申辩权。

三、高等学校学生应履行的义务

1、法律规定的义务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条规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2)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4)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5)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2、在法律关系中应履行的义务

(1)学生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应当履行的义务

学生有爱护公共财物,保护校园公共设施的义务。 按时缴费的义务。 民事赔偿义务。

(2)学生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应当履行的义务 遵守法律与校规的义务。 接受学校监督的义务。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其他义务。

第十七讲

高等学校学生的管理制度

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概述

1、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在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忽视、漠视、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大学生权利的失落,并将其主要表现列为: (1)高校管理者滥用权力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 (2)高校教师固守“师道尊严”,忽视或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

(3)高校与其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学生的合法权利得不到充分体现。

我们认为,高校教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远非上述总结所能概括,新形势下其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将导致更多问题产生。

2、当下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挑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考验; (2)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3)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变革;

(5)高校新区建设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3、依法治校的含义

依法治校就是依照法定的职权与程序对学校事务进行处理,而高等学校的依法治校就是法治对高校学生管理的集中要求与反应。

4、依法治校的必然性

依法治校则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依法治校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理由大致有:

(1)依法治校是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依法治校是适应全球化和WTO规则的需要

(3)依法治校是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要求

(4)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必由之路

5、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法律基础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法律基础业已具备:

(1)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观念基础;

(2)教育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教育执法、司法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法制监督体系的健全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4)大学生权利意识增强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提供了环境保障。

6、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基本途径 (1)树立法制观念; (2)完善立法体系; (3)改革管理体制; (4)严格依法办事。

二、高等学校校规的制定

1、高校校规的内涵

高校校规不属于法的范畴。但其作为高校内部管理规范,属于自治规则,在一定情形下可被认为是对法律规范的一种补充或完善,对于完善高校管理工作,推行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校校规制定的依据

高校制定校规的权力源于法律的授权: 首先,《教育法》第28条之规定,学校拥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等九项权利; 其次,《高等教育法》在其第四章至第六章的规定也明确了高校拥有制定招生方案和调节系科招生比例的办学自主权。

3、高校校规制定的规则

从行政行为合法性要求来看,高校校规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不得与其相抵触。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就成为高校校规制定的基本规则,其主要内容为:

(1)高校校规的内容不得与法律规范相抵触

(2)高校校规制定程序满足一定程序要求

三、违纪学生处理制度

1、我国高校违纪学生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学生处分权的法律定位偏低 (2) 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程序不规范 (3) 高校学生处分救济制度不健全

2、高校违纪学生处分的性质认定

高校对其违纪学生的处分权属于行政处罚。

3、高校处分违纪学生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结合《行政处罚法》等的相关规定与行政行为基本理论,高校对其违纪学生的处分行为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为: (1)处分依据合法

(2)处分主体合法

(3)处分内容合法

(4)处分程序合法

4、高等学校违纪学生的处理程序: (1)立案。 (2)调查。

(3)告知处理的事实与理由。

(4)听取拟被处理学生的陈述与申辩。 (5)作出处理决定。

(6)送达处理决定书并备案。

四、学籍管理制度

1、取得制度

2、考核制度

3、变更制度

4、消灭制度。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消灭高校学生学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退学与毕业、结业与肄业。 (1)退学

(2)毕业、结业与肄业

五、受教育权益救济制度

1、申诉制度的含义

申诉制度是指高校学生在其受教育权益被侵害时依法定程序向校内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的制度。该制度具有法定性、专门性和非诉讼性特点的基本特征。

2、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内容:

(1)申请人。学生申诉制度的申诉人是指不服学校处分或认为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及高职学生。

(2)被申诉人。学生申诉制度的被申诉人是指相对于申诉人作出不利处分的学校或侵犯了其合法权利的学校或教师。

(3)可申诉事项范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有权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4)申诉的受理机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学校成立处理学生申诉案件的专门机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并就其组成予以具体规定:“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为体现公平,组成人员的构成应当合理,且应实行严格的任期制度和按比例定期改选制度。

(5)申诉程序。这是申诉制度付诸实践的重要保证。其主要内容为: 申诉申请。

申诉受理预处理。 决定书的送达。

3、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价值

维护高校学生合法权益;促进高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下: (1)申诉处理机构和人员的行政色彩过重。 (2)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狭窄。 (3)高校学生申诉的诉后救济途径不畅。 (4)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缺乏完备的正当程序。 (5)高校对败诉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

5、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规范内容: 一是申请人。二是被申诉人。三是可申诉事项范围。四是申诉的受理机构。五是申诉程序。

6、行政复议制度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有关机关申请,后者依据申请对特定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7、行政诉讼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特定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司法活动。

第三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要点

第一章 道德与职业道德

单选题、判断题复习内容

1、整个社会复杂的道德现象分为三类,即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回答。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思想关系,它植根于经济关系之中。

3、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是有经济关系决定的。但道德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意识形式,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相比有有着自己的特点。到的不同于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4、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5、道德的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是伦理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对立的观点:“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P15

6、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7、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8、原始社会最高道德原则是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原始社会最重要的规范是部落氏族内的自由平等。P21

9、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是人身依附(问题)。P22

10、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

11、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

12、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

14、职业道德的调节范围,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5、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16、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职业的出现)

17、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

18、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19、道德是调节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0、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

名词解释

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3、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简答

1、道德规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道德规范的特殊性是什么?)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道德规范则不然,它并不是颁布、制定出来的规范,而是出于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规则。

第二,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非强制性)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性)

2、职业道德的特点

第一,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格上的差异和不同要求,成分说明了道德内容的职业性。

第二,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第三,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第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职业道德是用来指导工作与劳动行为的,因此,他的一些原则、规范大都表现在具体可行的行为守则,始用于指导人们在工作、劳动中的行为。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第一,爱岗敬业;第二,诚实守信;第三,办事公道;第四,服务群众;第五,奉献社会。 论述题:

联系实际,试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职业道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社会主义道德本身及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

因为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依赖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依赖自己的职业生涯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的基本途径。比如,我们教师如果自觉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素养和道德水平。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人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能从根本上激发人们的职业理想、职业热情,促进一个企业单位和社会主业事业的发展,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比如,我们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提高自己的职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根本上激发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社会风气是道德文明水平的重要表现。社会风气的好坏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起到推动或者阻碍作用。切实加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利于从根本上

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

因为,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例如,作为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自己不仅能身体力行,还能带动我们的学生,众人拾柴比焰高。这样,必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从而也就维护了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我国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的,同时职业道德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提高职业道德的实效性,利于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单选、判断题

1、有教育活动就有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氏族的一些首领,以及老人、能人和妇女。他们的从教活动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3、春秋时期的孔丘,在中国第一个办起了“私学”,古代第一个有名的教师。他最重要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这其实是教育民主、平等的起源。

4、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儒家私学的孔子为最盛(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墨家私学的墨子为首。(墨子教育似乎有些灌输之痕,墨子有侠士之称,他也培养侠士)。

5、1794年,法国第一个建立了巴黎师范学校,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

6、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人民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被称为“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是教师的楷模,1946年去世。

7、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有以下几点:A继承、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B推动人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发智力资源。C培育新型劳动者。促进物质财富的生产(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传播者、开发者、培育者、创造者)

8、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

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10、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表现在:继承、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维护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1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老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名词解释

1、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

2、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业理想也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简答题:

1、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市场经济内含着道德化,具有道德性。

第一,提高竞争意识。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在现在社会,国力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较量还是科学技术的、思想文化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第二,开拓创新观念。

第三,增强平等观念。作为道德要求的社会平等实质上是人们的权利平等,平等原则实际上就是权利平等原则。“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是教育平等的真正含义。

2、如何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

第一,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首先要求我们加强以社会主义原则,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等基本道德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反对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第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提炼出关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新道德规范,作为对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本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效补充。

第三,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要引导人们超越个人权利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个人权利得到尊重和保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也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所在,个人权利不是个别人的权利,而每一个成员都拥有的权利。 论述题

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实现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它对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着深远的意义。

A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自身角度)

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的事,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会是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转变为个人稳定的内心信念,才会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去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当前社会变革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在极少数青年教师身上,政治思想虚无化、物质生活享受华、价值取向惟我化、人际关系庸俗化的倾向较严重。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B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学生角度)

教师道德不仅对教师有激励作用,而且对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教师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的意义重大。实践证明,只有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

C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未来角度)

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与竞争空前广泛激烈,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这对教育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好的要求,只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能适应形势需要,化挑战为机遇,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我国教育的进步。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 1 -

第四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上的教育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制度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近代教育变化的表现: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主张学而知之的因材施教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原则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以致用原则。

墨翟认为获得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重视说知即依靠推理的方法追求理性知识。

礼记中的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同时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邋等”即循序渐进的原则。

苏格拉底的青年智者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反映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教育思想反映在《教育学》中。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张“泛智教育”。

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儿》,强调教育自然性与现代文明的对立。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的一体化。

英国洛克“白板说”认为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轻视国民教育,主张绅士教育。作品《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 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即生活,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信息技术与教育

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构成文化本体)。

学校文化是指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特征:一种组织文化,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自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在认识和价值观上避免出现极端表现;使其认清时代要求,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教师

教师职业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广义上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上特指某一门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课程的分类: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理论。

第二节 课程目标

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工作者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工作者考虑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排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 课程设计

狭义的课程设计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广义的课程设计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课程设计是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附件部分。

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结构步骤: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教学任务包括: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学生学习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第五节 课程评价

教学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科里文),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的意义(主要作用):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根据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第三节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第二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第四节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当代最流行的,瑞士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体谅模式,形成于70年代,英国学校教育家彼得 麦克菲尔创立;

社会模仿模式,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社会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方法: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五篇:高等数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1.“抓大头”法求函数极限的公式,P15公式(1-3)

2. 无穷大量、无穷小量的概念;无穷小量的比较(高阶、低阶、等价无穷小的区分);利用等价无穷小的式子求极限(P23第二行四个表达式);无穷小量乘以有界变量仍是无穷小(P21例1.34)

3.利用两类重要极限求极限

4.会判断分段函数在分界点处是否有极限(P12例1.20及相应课后习题)

5.会求函数的连续区间(类型P31 T6 T7)

6.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P29 定理1.8; 推论1.3;例1.47)

第二章:

1.会用基本导数公式求导数

2.会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先求导函数再带入点,求该点导数值)

3.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的切线法线方程)

4.复合函数求导

5.利用微分定义求函数的微分(先求导再乘以dx)

6.会求高阶导数(例如函数的四阶导数,注意高阶导数的符号表示y(n)n≥4)

7.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函数在某点可导一定连续,反之连续不一定可导;函数连续是函数函数可导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1.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特别型,P82例3.8及习题3-2T15 T16)

2.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求极值点、极值(三步走)

3.注意函数的极值点与驻点的关系(P85 定理3.8及其下面一段的文字说明)

4.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最小值(例如P87 例3.16的类型)

5.求函数的凹凸区间及拐点(三步走)

6.会求曲线的垂直渐近线

第四章:

1.熟记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2.导数与不定积分互为逆运算(P96 第三行至第八行)

3.直接积分法(P98)

3.凑微分法求函数积分(两类:1:复合函数凑内层函数 2:凑公式)

十个解答题考察类型:

1. 求极限()2求四阶导

3.求不定积分(凑微分法)4.求曲线的凹凸与拐点.

4.利用第二个重要极限求极限(或者讨论函数的极限是否存在,若存在,极限值是多少.)

5.函数的极值.

6.证明方程在某区间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7.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曲线在何处的切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9. 求函数的微分.

10. 求不定积分(直接积分法)

上一篇:广东省历史中考试卷下一篇:股东会决议变更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