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基础考试

2024-05-13

中学教育学基础考试(共6篇)

篇1:中学教育学基础考试

2014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总结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2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2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2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汕头中公教育

篇2:中学教育学基础考试

【导语】欢迎来到湖南教师招聘网,中公湖南教师考试网是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2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2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2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2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2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2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28、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9、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30、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3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3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3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3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3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3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篇3:深化农村中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

一、当前环境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不足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用的时间最久,基础性作用最大,是个人行为习惯、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的基本养成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教育的实施者、接收者和其他教育要素都会出现一个逐渐调整至适应的过程,因此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1.对待基础教育改革的态度偏离了主轨道

由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行不分地域和民族,在全国各地的试行办法几乎是一致的,而我国各地的经济状况和教育现状又是不同步的,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 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的领导对改革的态度成了限制当地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首要要素,要么是积极性不高, 要么是意见不统一,在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实施的执行力度和进度上出现了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甚至消极怠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另外,在对教育改革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依然延续传统教育时代的模式,把升学同成才等同,重分数,轻能力,定位不清、观念落后、 赏罚不明,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共同导致了基础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主轨道。用一句通俗的话说,“经是好的,就是被念歪了。”

2.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开发不足

调查表明,有58.2% 的教师认为,在学校获得教学资源有限,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培养。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财政的投入,改革的深入进行离不开教育经费的充分保障,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没有实际行动、一味空喊口号的做法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少教师和学生反映教育条件受限,可用于教师备课及学生学习的图书、信息等资源量不足,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有些偏远地区,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仅能利用的只是课本和基本的练习册,学生所能了解的除了课本中的文字,就只有教师腹中的一点点陈年的知识;教师常年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经常感到无从下口,力不从心,枯燥无味。教师对课本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重视度不够,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上,依然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没有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以上种种,皆是造成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改革落后的原因。

3.师资力量薄弱城乡差距明显

“人”,也就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根本性力量,如果没有实力过硬、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教育改革只是一纸空文。当然,素质教育时代, 各级各类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反过来也推动了在校教育和教师培训行业的发展,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低下的情况依然存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教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依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代课教师存在,教师队伍缺口很大,并且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但依然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的老教师们,他们的教育思想落后、 教学方式陈旧,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显得比较被动。有些老教师甚至说:“啥改革不改革的,我都教了大半辈子了,不都过来了吗?”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的流动性也日益加快,城乡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是城里的教师挤破门槛,另一方面是农村的教师无人问津。有个农村小学的教学点,三个年级, 4名教师,平均年龄52岁,好不容易分了个大学生,不到半年的时间,又调走了。这都会损害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从整体上拉低教育改革实施的效果。

4.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明和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加快了世界一体化和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时代最明显的特征是海量信息的获取途径更加多样、获取成本更加低廉、流通速度更加快捷,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沟通交流的目的。这一点映射到基础教育改革中来,说明教师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可以与国内的一流水准接轨。但是,就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现状来说,信息化程度仍然有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实力不强、人口素质不高的中西部地区,可利用的技术条件有限,信息元素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渗透力不强,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频率不高,有些地方虽然配备了多媒体等网络资源, 但利用率低下,导致资源闲置与浪费,从而降低了基础教育改革推行的效率。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深刻、教学资源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宣传与培训。特别是一些老教师, 习惯了“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感兴趣,面对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媒体是束手无策,成了信息化文盲。

二、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任何政策的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向前的,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总会出现意料之外或之内的情况,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深化当前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1.加强认识明确职责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涉及的内容较多,涵盖的教师和学生人数较广。从思想认识方面来说,教育政策的发出部门和领导部门要做到思想认识上的坚定明确、方法理念上的准确无误、宏观趋向上的与时俱进,这样一来,才能在行动上按照预定的步骤实施,从而取得基础教育改革应当凸显的效果。在强化认识之余,还应建章立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就宏观上和本地的基础教育改革问题做出意见部署,制定出改革方案,建立责任机制,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深入探讨,通过解决问题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现。

2.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经费投入

资金是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一大保障。为了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持续性发展,要将改革经费纳入教育经费的范围,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步伐要滞后于国内的整体水平,鉴于教育改革经费的缺乏,政府应在政策和经费这两大方面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让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有更多的经费用于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学生的帮助工作。

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改革的质量

对于各科任教师来说,执行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参与基础教育改革最大的不同是: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个人的创造性要参与其中,在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评价方式、教育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要有自己的主见。这一点要求当下及未来的教师队伍必须能够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实现的需求。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对现任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培训经费的落实,好钢用在刀刃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与管理。为突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瓶颈,可以地域内进行城乡交流支教,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一步加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进的来,留得住”的用人机制,提高新教师招聘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保障住房、医疗等,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基础教育改革。

4.提高基础教育改革的信息化程度

篇4:中学教育学基础考试

【关键词】基础教育 学业达标考试 学业竞争考试 学业达标的强制性标准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多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并采取种种强制措施以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收效不大,或者说根本没有效果。

笔者以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根源是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开始便全程实施学业竞争考试,造成学生至今依然书包沉重,作业、考试、补习带来的精神压力沉重,睡眠不足,影响了身心健康。孩子们整天埋头苦学,多数是浪费时间精力学各种各样、毕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部会做的没有用的题目,该休息、玩乐、扩展知识面和发展兴趣特长的时间被“题目”大量挤占,学生从小善做题,但是不善“问”,不善创新创造,不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

一、关于区分达标考试与竞争考试的建议

建议中小学12年基础教育将学业达标考试与学业竞争考试严格区分开来,其中10年实行学业达标考试,2年实行学业竞争考试。具体地说就是,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二实行学业达标考试,初三实行学业竞争考试;高一高二实行学业达标考试,高三实行学业竞争考试。

10年实行学业达标考试、2年实行学业竞争考试的目的,是使学生12年中有10年能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他们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题海和考试分数中解放出来,有时间无牵挂地娱乐、锻炼身体、看课外书、做有兴趣的事和发展特长。

面对学业竞争考试,可实行应试教育,教学围绕“让学生会做题考高分”转,从而使学生在升学和择校考试中胜出。

初三、高三实行学业竞争考试是迫不得已,因为初三、高三面临升学、择校、择专业的选拔或淘汰。在各种选拔或淘汰的手段中,大家同时开展做统考试卷的“比赛”,按“比赛”成绩进行选拔或淘汰,相对比较公正,也最经济最好操作。

二、学业达标考试要先定“标”

我们一直没有判定学业是否达标的“标准”。

有人说我们现在不是有“课标”了吗?“课标”实际就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课标”和教学大纲的内容很多就是知识词条、概念词条和原则性要求,属于“模糊语言”,严格意义上讲是不能作为标准的,因为标准必须是具体的、精准的、可操作的。比如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理解有关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用这些概念和性质对简单图形进行论证和计算的方法”。请问:学生会做哪些题目为“理解”?能得多少分叫“掌握”?如果确定考60分为达标,那么同一个学生或年级,用甲卷得90分用乙卷得20分,请问标准在哪里?能说考20分未达标考90分就达标吗?学业是否达标及达标程度怎样测量如何比照?……使师生几十年来不堪重负变化无穷的无边题海都没超纲没超所谓的“课标”,各种高难度的奥数题也没超纲没超所谓的“课标”。因此现行的课程标准其实并非是科学的可操作的检测工具和能用来对照是否达标的“技术标准”。

1.要确定训练标准。

教育也是训练的过程,但不能为了检测能达到符合标准的分值,就可以进行不必要的训练,或训练多少无所谓。是否完成某一阶段的教育并非只看是否通过了某一阶段的考试,还要看是否完成了某一阶段的训练过程。比如在某一教育阶段,该写多少篇作文,该看多少课外书,该上多少节体育课,其中篮球几节武术几节,该演算哪些数学题,该画哪些画,该完成哪些实验操作,等等,都应有科学、必要、有度的训练标准。

文化课的训练标准说白了主要是练习题库,它应当是经过实践检验科学论证确定以后由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是公开透明的。在学业达标教育阶段让学生做大量练习题库以外的练习属于超标,是违规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反,不完成练习题库的作业属于训练不达标,也是违规。

市面上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二,以及高一高二各种练习册习题集可谓书山题海,说明:孩子该做哪些题,该练习多少次,做多少遍,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

2.要确定检测标准。

包括试题库、试卷样本(提供题量、题项、题型、结构、知识点的分值分配等标准)以及运动和动手课程的检测标准等。试题库等检测标准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公开透明。达标检测试卷必须按照样本试卷所要求的题量、题项、题型、结构、知识点的分值分配等标准从题库中选择考题组合而成。严禁不按试卷标准用试题库以外的试题检测学生,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检测标准。

训练题可能是试题,也可能不适合做试题,却是必需的。列为强制标准的习题、试题和试卷在全市或全省范围内应当是统一的,不可随意而为、各唱各的调。

练习标准和试卷、试题标准是在对过多过滥五花八门的习题、试题和试卷去芜存菁、化繁就简后形成的:它是公开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也为规范,如同制度,必须遵循;或为“标准”工具,可直接用来对照、检测达标情况。

学业达标考试不涉及竞争、选拔、淘汰,题目应适可而止。

目前亟需将课标或教学大纲具体化,用具体的和范围固定的训练标准和检测标准体现出来,用强制性标准排斥加重课业负担、祸害基础教育多年的“非标准”。

初三、高三则实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不可能有定型的公开的题库,否则不能拉开分数档次对生源进行选拔或淘汰。

三、实施学业达标考试要纠正的思维误区

思维误区一:学生越能做偏题难题怪题则教学质量越高。

现在学生做的题目比以前要丰富复杂得多,试卷难度大很多,看多年前的考试题最大的感慨是,哇,怎么这么简单!让现在普通的学生去做也不费劲。但是你能说过去培养的学生质量不如今天吗?

现在小学生做的题目常常让有大学、研究生文凭的家长、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商量半天也不会解,难道他们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不如小学生?非也,小学生会做只不过是做过类似的题目,“会照着模子套”,形成了“条件反射”而已。

牺牲学生的“副课”、课外阅读、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搞“偏难怪”,考分上去了质量却下降了。

思维误区二:教学难度向少数名校和尖子生靠。

现如今,不止毕业年级,初三、高三以外教师也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原因是考试题目“品种”繁杂多变,变化多端的题目有多少“种”?会做多少“种”题为达标?处于“黑箱”之中,而且题目“新品种”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大学毕业从教几十年的教师做统考卷得不到满分的情况司空见惯。连名校天资高的尖子生学起来都很有难度,自然超出了大部分学生正常的学习能力,不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反复操练请家教上辅导班,很多学生就“挂红灯”。这种教育多少年来使亿万学生考试屡屡受挫,从小就觉得自己笨“我不行”。多年来初三、高三以外阶段的教育仅仅是让少数学生感觉成功、自信,而让大多数学生受伤、自卑,此现状必须改变。学业达标考试的教学难度应当使绝大部分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成功,学得自信。

思维误区三:考分要拉开档次,最好是纺锤形,不能人人满分。

制定学业达标标准的原则应当是让绝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学业达标标准公布以后,学生在考前对照标准就可预知自己能考多少分。像现在的重点学校,全班、全年级乃至全校人人满分都有可能。

学业达标考试不涉及生源的选拔或淘汰,没必要排名,没必要非把学生考得灰头土脸,能够大家都考好成绩为什么不可以?难道让学生在考试面前屡受挫折、心灵扭曲、丧失自信才是好的教育?而在日本,中小学生对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再考,直到认为满意为止。

倘如此,学生还有必要为分数为名次睡眠不足吗?还有必要请家教上辅导班做题库以外的、大量的、稀奇古怪的题目吗?

四、12年“全程”实施学业竞争考试脱离现实需要

学业竞争考试就是选拔或淘汰学生的教育。几十年前教育不普及,适龄儿童入学率不高,很多适龄儿童失学,入小学要能数到100,会简单的口算,不通过的被挡在门外;初小升高小要刷掉一批学生;高小升初中要刷掉一批学生;初中升技校、中专、高中要刷掉一批学生;尤其高中升大专、本科要刷掉一大批学生。刷掉学生的手段就是考试。要想不被刷就得考高分,要想考高分就得让学生“拼命”会做题,死盯考试指挥棒。过去基础教育12年以学业竞争考试为主是迫不得已。

现在早已“普九”,相当多的地区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初中毕业后能升学,高考平均升学率在70%以上,发达地区更高。基础教育已不再需要用越来越难的试题把孩子淘汰在升学的大门外。

同时,扶持薄弱学校,校长、教师流动,教育均衡化,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严控择校比例甚至零择校等举措使得用越来越难的试题选择优生、淘汰“差生”的土壤越来越少。

基础教育12年,只有初三、高三需要用一张试卷选拔、分流、淘汰生源,因此基础教育没必要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为升学、择校而竞争上面。

五、确定“标准”以遏制基础教育的“癌细胞”

健康人身体里也有癌细胞。如果癌细胞失控,数量恶性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侵害健康机体,使变成癌症患者,晚期癌细胞到处扩散,则造成死亡。而健康的身体是能抑制癌细胞的数量暴增的。

学业达标考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之所谓“三基”。做题是达到“三基”目标的手段而非目的。但是多年来教学目标盯在了让学生牢记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以提高分数上了,这是舍本逐末。

假设,经过实践和科学论证,确定10年学业达标阶段考试总共需要做10万题的训练量就能达到“三基”要求,再假设其中英语时态、牛顿三定律、因式分解、改病句、地球自转公转、食物链、化学键等各做1000题就能达到有关“三基”目标了,再多就“劳民伤财”。这10万题就是10年学业达标阶段考试中的“正常细胞”,是学生必须做应当会做的题目。考试试题就是从中抽取的。

如果基础教育的教学机体以正常细胞为主,那么教学机体就比较健康,有活力,教与学轻松快乐,学生有闲暇,能无牵挂地读课外书,钻研问题,发展兴趣爱好。

要命的是,在基础教育的教学机体中“癌细胞”数量失控,在这10万个正常细胞以外出现了亿万个仍在疯狂繁殖、不断变异的“癌细胞”。

我为什么说它是不断变异的“癌细胞”呢?新创制的统考试题尽管难倒了一大片考生,但下次统考这道题就不能再出现了,否则它就会成为人人会做的最简单的试题,因为学生见过的做过的题目就不难。基本的常用的应知应会的大家都会,因此就不考,专考非基本的不常用的,专拣边边角角的知识点出题。试题不断标新立异,让你猜不中没见过。近现代基础教育逾百年一代代亿万教师累计创制了天文数字般的题目,连教师毕其一生也还有很多没见过的不会做的题目。学生尽管基础知识记得很牢了,基本概念充分理解了,基本的必要的练习都做会了,基本能力具备了,但是,如果遇到没见过的异类题目,还是不会做,或者需解很长时间而考试时间又不允许。

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激活“正常细胞”遏制“癌细胞”。10年学业达标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公布的训练标准和测试标准,不得出现“癌细胞”。初三、高三可创制新题训练和考试,但是如果考试涉及一年级至八年级、高一高二的内容,必须用公开的题库中的原题,否则考试指挥棒又会乱指挥、指挥乱。这样,基础教育机体里尽管有一定的“癌细胞”,但是被限制在有限、可控的范围,不会随血液、淋巴液的流动四处乱跑,扩散转移。

篇5:中学教育学基础考试

Ⅰ.考试性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

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基本要素。(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三)运用

1、能够辩析“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学校培养目标。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4、校园文化(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中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3、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

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三)运用

1、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2、能够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供基本思路。

3、能够对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师与学生(一)识记

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

4、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5、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6、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理解

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

2、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三)运用

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够准确定位中学校长的职责和作用。

3、能够根据对教师学生地位的认识,确立自己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

五、课程(一)识记

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

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3.课程目标、课程设计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5.活动课程论、要素课程论、结构课程论

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7.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8.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 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二)理解

1.课程内涵的发展。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3.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4.泰勒原理

5.三级课程管理 6.选修课与必修课 7.校本课程开发

8.课程研制的程序与模式 9.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 10.课程资源开发(三)运用

1.目标模式的利弊。

2.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3.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4.活动课程与结构课程比较。5.校本课程开发实践。6.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六、教学(一)识记

1.教学、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与结构。

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6.课的类型与一般结构。

7.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8.教学组织策略、特点及主要类型。9.有效教学的内涵、特点与标准。(二)理解

1.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5.教学的教育性。

6.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7.有效教学的原则及理解。(三)运用

1.教师应如何备课。2.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3.发展教学论、掌握学习论、范例教学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4.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六、学校德育(一)识记

1、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2、德育过程本质、结构与基本矛盾;

3、德育原则概念、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二)理解

1、德育的目标确定依据、我国初级阶段中学的德育目标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思想品德形成基础

3、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写和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德育的组织形式:教学,团队、学生会及其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

(三)运用

1、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2、运用德育基本理论分析新时期德育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方法;

七、班主任工作

(一)识记

1、班集体概念、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

2、班主任概念、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和工作的意义

(二)理解

1、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3、班主任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4.班级管理内容

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与方法

(三)运用

1、运用所学班集体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班集体及班主任基本理论和观点;

八、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一)识记

1、教育研究的内涵、性质、类型

2、教育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3、教育改革含义、作用(二)理解

1、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2、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手段;掌握叙事、随笔等反思性、质性研究方法。

4、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5、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和背景;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三)运用

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始教育科学研究。第二部分 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一)识记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产生、独立与发展。(二)理解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2、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三)应用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二、认知过程(一)识记

1、感觉的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后效;

2、知觉的概念、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现象、诱导运动、错觉;

3、注意的概念和特点、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

4、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保持、遗忘、再认、有意回忆、无意回忆、追忆、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记忆的几个品质;

5、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思维的种类、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

6、问题解决的概念;

7、想象的概念和种类、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幻想;

8、言语的概念和特点;严于的感知与理解。(二)理解

1、感觉的种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4、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5、知觉的特征;

6、影响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的条件;

7、影响识记的因素;

8、思维的过程;

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0、问题解决的阶段;

1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2、创造想象对活动的意义;

13、言语的种类。(三)应用

1、运用感知觉的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2、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3、运用记忆和遗忘规律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4、联系实际说明机械识记的必要性和意义识记的优越性;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必要的遗忘;

6、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7、结合学生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8、根据言语感知与理解的特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情感和意志过程(一)识记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其关系;

2、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3、意志的概念与特征;

4、意志品质。(二)理解

1、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2、意志行动的过程。(三)应用

1、根据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谈谈如何调节人的情绪;

2、谈谈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四、人格心理(一)识记

1、人格的概念与特征;

2、需要的概念;

3、动机的概念;

4、气质的概念;

5、性格的概念;

6、智力、创造力的概念;

7、智力的结构、创造力的结构。(二)理解

1、人格的结构;

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需要的种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动机的种类、功能;

6、气质类型的特点;

7、性格的类型;

8、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9、智力结构的有关理论,尤其是多元智力理论;

10、影响智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三)应用

1、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

2、如何根据学生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改革。

五、人生全程发展(一)识记

1、人生全程发展的概念、人生全程发展观;

2、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年龄特征;

3、认知结构、认知发展、图式、同化与顺应等概念;

4、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5、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6、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二)理解

1、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3、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4、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三)应用

1、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2、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或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3、根据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六、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一)识记

1、中学生动作发展

2、感知觉发展

3、记忆发展

4、思维与智力发展

5、言语发展、(二)理解

1、情感发展的特点

2、个性发展的特点

3、道德发展的特点。

2、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三)应用

1、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提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2、根据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丰富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3、根据中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促进中学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4、根据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能力。

七、学习理论(一)识记

1、学习的概念

2、安德森、加涅、奥苏伯尔关于学习的划分

3、替代性强化的概念

4、发现学习

5、有意义言语学习

6、加涅的智慧技能

7、观察学习的过程

8、先行组织者的概念与作用。(二)理解

1、桑代克与苛勒关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实质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3、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与奥苏伯尔接受学习的比较

5、加涅对教学心理学的贡献

6、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

7、加涅的认知加工学习观。(三)应用

1、强化对学习的意义

2、斯金纳关于行为塑造、程序教学的意义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意义

4、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划分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5、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学习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九、知识的学习与迁移(一)识记

1、知识的概念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2、安德森关于知识的分类

3、概念的学习

4、规则学习及其方式

5、问题解决学习

6、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7、策略的概念与种类

8、学习中的主要认知策略

9、学习中的主要监控策略

10、学习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二)理解

1、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2、规则学习的条件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5、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6、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7、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8、迁移的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三)应用

1、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陈述性知识

3、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

4、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迁移。

十、学习动机(一)识记

1、学习动机的概念

2、自我效能感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二)理解

1、动机的种类

2、成就动机理论

3、归因理论

4、自我效能理论

5、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三)应用

1、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十一、教师心理(一)识记

1、角色的概念

2、角色期待

3、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4、教师的人格特征

5、教师的行为特征

6、教师期望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

7、专家型教师

8、心理健康。(二)理解

1、教师角色期待的形成

2、教师职业成长的过程

3、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

4、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5、教师的压力与应对

6、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干预。(三)应用(1)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促进教师的成长?(2)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一)识记

1.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概念。

2.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

3.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适用、教育行政执法、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教育法学基本概念。

(二)理解

1.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中的地位;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2.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调控与教育法规的制定、执行(适用)、监督等过程程序。

3.有关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适用、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教育法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三)运用

1.能够辩析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2.能够运用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或教育法学)基本理论分析中学教育中的政策、法律问题案例。

二、现行主要的教育政策及重要规定(一)识记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政策文献的名称、颁布时间及其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规定。

(二)理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政策文献的基本精神和它们对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运用

能够运用上述教育政策文献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有关的政策规定,分析中学教育中的政策问题案例。

三、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一)识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主要条款;

2.我国现行教育法律的的名称、颁布与开始施行的时间。3.我国教育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方针、教育(办学)基本原则、公民受教育权、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法律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单行(专门)法律关于义务教育的制度、方针、领导与管理体制、实施主体与职责、学生、学校、教育教学、经费保障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待遇、奖励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法律规定。

5.《教师资格条例》关于教师资格的获得条件和撤销、丧失法定情形等规定。(二)理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性质、地位和意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的相关内容及法律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相关法律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规定。

4.《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禁止使用童工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教育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小学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

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规程》、《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浙江省中小学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

(三)运用

1.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法规类型: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2.能够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判别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分析教育违法问题。

四、“依法执教”、预防常见违法行为(侵权)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一)识记

“依法执教”的涵义和依法执教的标准(或要求)。(二)理解

1.依法执教的意义。

2.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人格权、隐私权、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财产权、著作权以及性侵害和不作为违法侵权)及表现特征

3.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4.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三)运用

能够按照“依法执教”标准(或要求),进行案例分析,判别现实中的教师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

(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二)名词解释(4题,每题4分,共16分)(三)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篇6:中学教育学基础考试

(四)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认知内驱力属于____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问接动机 E:成就动机

2、幼儿社会化的内容不包括()A:心理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职业社会化 D:认知社会化

3、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句中的“杜康”,是指。A:益友 B:胜景 C:美酒 D:民歌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__。A.目标评价模式 B.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E.CSE评价模式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类迁移称为__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7、下面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键盘 B:扫描仪 C:打印机 D:鼠标

8、”足智多谋”、“随机应变”,这是思维的。A:逻辑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E:重视个别差异

9、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0、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11、课外活动呈现出的特点有()A:自愿性 B:广泛性 C:多样性 D:自主性 E:交流性

12、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13、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称为____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E: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14、教育心理学诞生于()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1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____ A:梅依曼 B:拉伊 C:凯洛夫 D:勒温

16、课堂教学的主导语言是__。A.独白语言 B.朗读语言 C.对话语言 D.书面语言

17、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途径是()A:形成问题的表征 B:知识技能的调用 C:解题成果的评价 D:旧题表述的重复

18、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____ A:文 B:行 C:忠 D:信

19、为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在同龄人当中的相对位置,最好使用()。A.比率智商 B.离差智商 C.心理年龄 D.智力年龄

20、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__。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

2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全面实现教育目的。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2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____(安徽省)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23、生物教师利用幻灯或视频资料,可以观察到动植物的缓慢生长过程,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24、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方面,下列哪一个不是家庭教育的特点?()A:启蒙性 B:随机性 C:计划性 D:个别性

25、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E:重视个别差异

2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__。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27、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____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以下____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之一。A:规范性 B:社会性 C:接近性 D:合群性

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A: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B:排除相互干扰 C:多种感官参与 D:提问 E:画线

3、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有()。

A.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意义难以深刻理解 B.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 C.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D.对学习常规缺乏足够的了解

E.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4、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____ A:信度 B:难度 C:效度 D:区分度

5、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主体教育观”的内涵____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6、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7、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__。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 E.0~6岁

8、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__ A.权威 B.民主 C.放纵 D.信任 E.容忍

9、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____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0、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____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1、”未来”是人生阶段的重要概念。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暗示 D:情绪唤醒

E: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13、在外地打工的陈某向工作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审批他年满七周岁的孩子晓宝在工作地附近的公立小学就读。对于这一申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

A:拒绝,晓宝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读 B:批准,但要求陈某缴纳额外的学费和杂费 C:拒绝,晓宝只能选择在当地民办学校就读 D:批准,并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14、规范文化主要有下列三种表达方式:。A:环境文化 B:组织形态 C:设施文化 D:规章制度 E:角色规范

1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D.可以促进民主 E.促进社会的变革

16、与讲授法相比,布鲁纳所提出的发现法更关注__。A.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超过对学习结果的关注 B.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C.同时关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D.更关注学生的参与

17、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__。A.形式训练说 B.关系转换说 C.共同要素说 D.经验类化说

18、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偏好细密图像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喜欢单色的图像

D: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

19、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20、创造性思维表现为()A:独创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目的性

2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2、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____ A:选拔班干部 B:确定发展目标

C:制订各种规章制度 D:组织培养班集体 2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书名为____ A:《教育心理学大纲》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讲义》 D:《教育心理概论

24、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对与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和教育价值非对立的内容,一般采取()的策略。A:宽松 B:推荐 C:禁止 D:优待 25、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____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觉行动思维

2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__。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上一篇:政协委员会2010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弘扬“三敢”精神,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