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2022-12-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性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一个亮点。下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 引导参与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要促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 必须改变那种“老老实实听课, 规规矩矩发言”的传统要求, 创设合理的情境, 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运用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真正达到主动参与。

1、创设问题情境。“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教师不仅自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而且要善于利用教学中产生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循着知识的产生, 发展过程发现数学问题, 形成问题意识。比如在学习乘方的时候, 我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宰相治理国家有方, 在他退休时国王为表彰他, 要满足他一个要求。宰相提出的要求是国王在棋盘格中上放稻谷, 第一个放1粒, 第二格放2粒, 第三格放4粒, 第四个放8粒, 然后是16粒, 32粒, 64粒等等, 一直到64格, 它只要棋盘上的稻谷。国王笑他傻, 就要这一点稻谷。后来发现把全国的稻谷给他都不够。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既怀疑, 又不知如何入手, 那么在学习乘方时注意力自然集中。

2、创设趣味情境。好玩是初一的天性。要让他们享受欢乐, 就要求教师教学要适应他们的特点, 按照他们内在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比如, 在教学统计图选择时, 我创设这样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课前调查七年级各班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 分别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数及团体总分等情况。并将收集到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经过学生的调查活动, 教师将该节的教学放入了实际背景中, 放入了数据统计的过程中, 并对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 避免了单纯的制图训练。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而且品尝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 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选择内容, 提供材料, 创设探索的条件

(一) 选择活动探索的学习内容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 将知识化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 主要涉及概念、规则、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以及情感的体验等。这类知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个性和活动性。学习者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占有、内化。从知识内在特性上看, 程序性知识是适宜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的学习内容。

(二) 提供有结构的学具

学具是引导和形成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完成发现获得发展的工具, 是学生探索活动的媒体。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具应该具有与新知识相同结构的或具有某一方面特征的;具备重演或再现知识的能力;尽可能蕴含多种探究方式的思路。能够演示不同水平的多种思考。如:“展开图”的教学, 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小正方形纸、各种展开图的样式, 为学生创设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的条件。

三、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有研究表明,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教学内容中要设计好素材——对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 “几何体的课堂教学拓展训练中”的教学中, 我创设这样一个探索情境:如果用平面截掉长方体的一个角, 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学生纷纷切起了自己的萝卜, 说出了多种答案, 有的同学还争了起来。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最后归纳出完整的答案:当截面不过顶点时, 有10个顶点, 15条棱, 7个面;当截面过一个顶点时, 有9个顶点, 14条棱, 7个面;截面过两个顶点时, 剩下的几何体有8个顶点, 13条棱, 7个面;截面过三个顶点时, 有7个顶点, 12条棱, 7个面。在这样的情境下, 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浓厚, 合作交流的气氛活跃。并经历了从多角度认识问题, 尝试解决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 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上一篇:浅议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下一篇:如何加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