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转移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广东省产业转移范文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项目贷款贴息申请报告封面及目录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项目

贷款贴息资金申报材料

申请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电话:传真:邮编:邮箱:申请日期: 20年月日

目录

申请贷款贴息资金报告………………………………………… 借贷合同………………………………………………………… 银行借据………………………………………………………… 利息清算………………………………………………………… 利息支付凭证…………………………………………………… 记账凭证………………………………………………………… 企业法定代表人承诺书………………………………………… 附件………………………………………………………………

附件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2 税务登记证

附件3 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件4 商标注册证

附件5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通知 附件6 广东省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证

附件7 广东省排放污物许可证

附件8 ISO9001:2008证书

附件9 ISO14001:2004证书

附件10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附件1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附件12 关于公示广东省2011年第二批拟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的通知

附件13 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会员证

附件14 国际锌协会会员证

第二篇: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

编者按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安排,为深入掌握区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2007年,自治区党委各常委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多年来的第一次集中专题调研,是自治区党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从今日起,广西日报将陆续刊发自治区各常委的调研报告。今天,首先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东部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区是后发展地区,

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我区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一定基础。2004年以来,我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和转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因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引进企业和项目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聚。三是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连接周边省市特别是通往广东的几条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没有连通,全区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成为制约东部产业向我区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2006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就业人口的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2个百分点,其中高级技能人才比重为0.1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五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益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还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六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环境有待优化。我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进入企业和项目关卡较多,优惠政策难兑现,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低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业用电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价格偏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些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还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着一个有利机遇。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新一轮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加工出口贸易新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这项调整政策的实施,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区外企业向监管区内转移。因此,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凤入巢”,引进产业,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选准我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

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我区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我区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二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群将广西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广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运输相对便利,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这些区位条件使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成为我国东部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三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我区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我区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我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亚热带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这几年,我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区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产值约占铝工业产值的75%,而铝材加工产值只占25%;制糖工业约77%的产值由初级产品白砂糖创造;我区蚕茧产量全国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如引进富士康集团除进行铝材深加工外,还带来了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

五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六是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落后的项目仍在上马,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区“一轴两廊”的“干”字形工业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项目。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不能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只图一时发展,损害长远利益。要统筹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基地。

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区共有41个重点园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首先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项目能不能尽快落户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我区创造条件。

二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精简、统

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本地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的转移产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外地园区落户,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要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要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当前,我区在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一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实施“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打通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港口码头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东部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使之成为企业信心工程。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同时,要推进电子政务,构筑政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和规划的透明度。

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招商不能怕人家赚钱,更不能“关门打狗”。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广西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本文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三篇: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之六——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学者们大多是从产业转出区效应和产业承接区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而较少社会效应或环境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潘未名从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的“产业空心化”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当今世界的国际分工类型开始发生转变,从垂直型国际分工向混合型和水平型国际分工转变,跨国公司开始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一条龙的海外生产体系,从而打破了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国内衰退产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配置体系。这样的产业转移就使得母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推动了“产业空心化”的形成。

卢根鑫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对发达国家而言,产业转移的正效应是有利其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负效应是降低就业率和造成技术流失和产业“空心化”等;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正效应是推动产业成长和升级、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等,负效应是产生技术和产业级差,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及污染产业的转移与有害产业的扩散。

陈刚认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经济效应可以分解为:由于较高技术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产业层次提升引致产业“优化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产出水平上升引致就业“扩大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关联产业发展引致产业“发展效应”。

魏后凯从分别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分析了产业转移对竞争力的影响。从企业层面看,产业转移有利于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从区域层面看,产业转移对一般会减少转出地的就业机会,降低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对承接地而言,通常会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引起产业升级,提高承接地产业的竞争力。

第四篇: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规格高,意义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承接是一种手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首要的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软硬环境营造等,可以有效避免产业承接和转移中的无序无度,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承接”和“示范”,是未来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规划中的示范区,应当是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要板块,努力实现以区域对接促产业转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它将开辟科学承接的新路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当前东部地区存在的 “区域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存在的无序承接、低水平重复承接等问题;它将成为产业承接的平台,增强产业承载力,它要在着力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它将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和谐新区,亦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行区。

准确定位是确立整个地区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 “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的区域定位,以及“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示范区当建设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战略定位。

“一轴双核两翼”,创意空前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铺展了皖江发展的宏大篇幅,彰显出安徽人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 综合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轴”串联安庆、池州、铜陵等6个沿江城市,发挥合肥、芜湖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核”带动作用,舞动滁州、宣城“两翼”,使之成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沿江发展轴”的定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产业基础,发挥其沿江岸线优质资源;合肥、芜湖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则以提升其产业集聚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增强其产业辐射力和服务功能,带动示范区产业加快发展;滁州和宣城两市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和农产品丰富,将依靠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舞动腾飞的双翼。

“皖江”飞跃,承载的是一份期待和心愿,人们在规划蓝图时,审时度势,贴合实际,定性定量,一笔笔勾画美好的图景。

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工业化率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力争建成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形成8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外向度将大幅提高,外来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年均增速不低于50%,外贸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承接产业转移,警惕成本陷阱

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向获利最大化的地方流动。

中国吸收的外资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

从历史上看,国际制造业基地已发生了五次转移。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由于美国的崛起,使得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工业基地向美国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向日本转移,战后的日本把自己重建为一个低成本制造业基地。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两大趋向,一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和信息时代,制造业面临转移;二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启动工业化进程,需要新的产业支撑。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制造业基地向发展中国家的第三次转移。即日本制造业向韩国转移,韩国在七八十年代就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八十年代后期,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的台湾又承接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从九十年代开始至今,正在发生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这就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

国际产业之所以大量向中国转移,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格局决定的。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商品价格日益走低,国际资本为了生存和提升竞争力,被迫转移竞争方式,由原来依靠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效益,转而依靠降低成本实现收益提高并加强竞争力。这样一种竞争方式的选择,就意味着国际制造业基本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具体看,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成本因素。中国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价格低廉,所以国际上的小五金、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向中国转移,这些产业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家电、电脑、造船、建材等产业也在向中国大量转移。二是市场因素。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就拿汽车来说,据国发中心的研究报告,在20年内我国不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同时也会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包括通用、丰田、大众、日产、本田等都已进入中国,中国的几大汽车集团全部与外商合资生产。三是周期因素。就是某一产业的升级使其生产出现周期性转移。最典型的就是IT产业。20世纪80年代,IT产业靠垄断技术就可以控制世界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但是90年代之后,由于技术日益成熟与扩散,高频率的创新阶段已经结束,靠垄断技术获得超额利润已不可能。IT产业的竞争也转入成本竞争的阶段,随着研发与生产的分开,制造肯定要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目前,江苏省形成了从昆山至南京的200公里的信息产业带,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四是外部因素。由于法律等原因,有的国家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比如化学工业。大量的化工行业也在向中国转移,当然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长三角等地区采取建立化工区的办法,目前,从上海到南京已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化工生产带。五是竞争因素。即国际竞争带来的转移。国际资本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向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好的地方转移投资。我国东部沿海之所以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就是因为它的某些产业,特别是一些中间体加工业水平相当高,配套能力相当强。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形式和组织方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产业转移的重点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化。过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纺织服装、鞋、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活动,现在转向电子、化学、汽车、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这几个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部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1997年就达到了43%。据世行官员分析,从2003年开始,发达国家的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也加快了向中国等国家转移的步伐,向这些国家转移更具附加值的服务性工作平台,并认为这是新一轮全球化最显著的特点。从产业转移形式看,在直接投资继续增长的同时,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被普遍采用。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去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从产业转移的组织方式上看,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国际产业转移的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波音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而他的零部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生产的,也就是说,波音飞机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已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的情况在福特、丰田、GE等大的汽车、飞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制造商都是一样。这样,市场竞争的性质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而使竞争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我省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及工业化水平较低,政府服务及法制环境不尽如人意,以及产业配套条件较差,由此造成区域性商务成本过高所致。但是更深一步看,在这些背后起作用的是人,尤其是人的思想观念。

把创新投资环境的基点放在降低商务成本上:

投资环境是指能影响投资资本有效运行的一切外部条件或因素的有机综合。吸引外来投资归根到底要靠环境优势,而投资环境的优劣则直接表现为商务成本的高低,所以降低商务成本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

一般而言,一地的商务成本主要包括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获取要素和组织生产的成本,以及产业配套成本三个方面。一地的生产要素价格低,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就低;一地政府服务效率高,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成本就低;一地的产业基础好,企业的产品配套成本就低。降低商务成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同时着力。

对外来投资实行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或企业生产要素的支出成本,这不是我国的特例,世界各国都将此视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就连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国内各州、市政府之间“优惠政策”的比拼历来也是十分激烈的,有的是直接降低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有的给予税率、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芝加哥市政府曾经以每亩一美元的地价,将土地出让给日本的三菱公司。

放宽政策,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1)降低投资项目土地成本。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等收费项目外,不得向外来企业征收其他费用。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城镇工业园用地,征用新地应以征地费和上缴费等征地成本为基础,合理确定地价,并可视情况实行更优惠的地价。(2)采取更加灵活的供地方式。鼓励实行多元化的土地出让方式,除国家法律规定的可用划拨供地的方式外,均采取租赁、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等市场方式供地。投资者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3)实行鼓励投资的电价政策。坚决清理影响供电价格的不合理因素,合理调整供电价格,降低整体电价水平。鼓励工业用电大户和高耗能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电源项目开发,以直接获得稳定和廉价电能,过网费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4)降低综合运价。按照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的要求,全面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增强综合功能,提高流通效率。进一步规范铁路、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港口等交通运输行业的价格行为,适当降低综合运价。同时,要坚决取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一切不合理收费,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依法允许将资产整体或部分无偿划转的方式,鼓励外来战略投资者购并重组国有企业。

建设法治政府,降低企业生产组织成本:

从区域商务成本的总体情况看,我们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在要素的价格成本,而是在要素的组织成本上,即由于政府服务、法制及诚信等方面的欠缺,导致了投资者在获取生产要素和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了更大的成本。因此,以落实行政许可法等法律为契机,建设法治政府,就成为我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务成本的关键所在。

依法行政。国家机关各部门在行使权力时,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是可以自我授权、自定规章、自己执行,出现了所谓“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怪现象,有的借“自我授权”之机,打着维护国家利益、强化行业管理的旗号,从中夹带“私货”,为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跑马圈地”,扩大收费、处罚和许可权。这种自我授权的观念或做法,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被废弃。根据新法律规定:要通过法律法规授权才能设行政许可,部门自定的规章不能作为行政管理依据。而行政许可的设置权只有三个层次的国家机关可以行使,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其他任何机关、部门都不能设定行政许可,不能自我授权,自己又参与执法。

规则导向。长期以来,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及在管理方式上的权力导向,往往使规则容易受到破坏,使可以通过规则解决的问题仍需通过上级批示才能落实,权大于法,权力导向的观念比较盛行。新法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将促进按规则办事的观念逐步确立,行政许可也将从权力导向转向规则导向,否则将是违法。这样就能达到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公开透明。政府行政机关有保密制度,然而一般的行政管理措施都与企业、公民的实际利益相联系,健康的市场经济要求行政管理行为有透明性和公开度。行政许可法就提出“有关行政许可决定”、“行政机关作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等,都应公开。我们应通过学习和落实行政许可法建立这样的观念:对政府,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对百姓,保密是原则,公开是例外。个人的隐私权是应依法得到保护的,而政府的工作应公开、透明,因为“封闭必然产生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权责挂钩。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谁发证,谁监督,谁负责。这就特别告诉我们,权力与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联的,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应建立起权责统一的观念。权力要与责任挂钩,而与利益脱钩,从法律上解决了有些人偏好权力而不愿承担责任的问题。曾有外商对中国市场管理发表看法,认为进入难,进来了就比较自由了;也有专家对某些政府部门在管理中的一些“颠倒”行为感到诧异,说该用“市场办法”管的事用“计划办法”管,该用“计划办法”管的事却用“市场办法”管。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政府部门在权责统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至于那些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权责脱节、各自为政的行为就更是有违权责统一原则的。

走产业集群之路,降低企业产业配套成本: 产业集群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一个世纪前提出,它是指产品价值链相关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聚集。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若干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它的巨大作用曾经在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的“块状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也已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阶段。

产业集群的最大威力就在于它能使专业化分工获得空前发展,直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极大地提高当地吸引资本的能力。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则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而是几个主机厂(总装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一个零部件厂可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很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讲,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他们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珠三角地区IT、家电产业集群后,在一百公里左右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可见,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优势。因此,要把加快产业集群提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珠三角主要承接香港的一般商品生产转移,这种加工贸易模式缺少技术含量,不值得学习。江浙模式实质是在重复欧洲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离开其特定环境和政策支持就难以复制。湖北是具备优势的老工业基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要做成本转嫁的承担者

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其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以前有所不同,同时区域之间产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区域之间的产业对接转移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过程。

没有竞争门槛,谁都可以进入,只要运输距离不断增加,利润就不断摊薄,而利润摊薄就不可转移。由于多年来形成对地租分配的惯性,而没有用于积累,没有作产业升级的准备,导致珠三角一带至今没有完成从一般商品生产向设备制造业的过渡。

除去地租,还有一个利润的来源,在于打工者的低工资。近年来,南方的“民工荒”不是因为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而是在于打工者收益太低,没有基本福利,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供给的所需没有给足。我国《劳动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将成为压垮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它并不值得学习。

国际产业分工有五个层次,最低端是供应资源,其上是一般商品生产、重化制造工业、金融服务业,最高层次是技术创新。

30年前改革开放时,基本上是进入第四层次。目前,正向第三层次升级。升级阶段,涉及几个工业核心点,一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是长三角,三是以大武汉为中心的产业布局圈。

以苏南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曾在我国红火一时,它解决了农民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但后来在面对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失去了政策扶持,乡镇企业纷纷走下坡路。在这种情势下,苏南难以向重化工业和社会制造业升级。

在工业发展到一般商品生产阶段,浙江把作坊加工业变成场地型加工业,把一般商品生产的多个环节以地域型方式集中起来,形成产业集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银行的官员考察浙江模式时说,其实这是重复着西方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只不过在作坊小工业上增加了一些现代简单机械。

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第三层次产业形成并相对集中的城市,必定具备某种地缘经济要素优势。怎么利用结构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如何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协作布局并实现集约发展。

当产业转移时,也就是利润摊薄到不能维持时,企业不外乎是破产或转移。

中部与东部对接的内容是什么?按珠三角模式,不顾环境代价和土地限制行不通。一般制造业既无技术含量又无资本门槛,现在主要是向越南转移。

目前,我国中西部招商引资热情高涨,需要提醒的是,有的转移投资短平快,捞一把以后丢下一个烂摊子。我们认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必有产业提升带来的巨大成本,这个成本必然向某些可能承担的地方或领域转嫁,地方不要做成本的承担者,而要争取成为收益的获取者。

由于长三角的产业基础、经济优势和文化底蕴,台资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延伸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随着我省发展环境的改善及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升高,经过艰苦努力,台湾制造业向中部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也是大有可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为香港产业向大陆转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观念“瓶颈”是承接转移的重大障碍: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思考如何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中部和西部的欠发达省份除了要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国际产业转移外,还要盯住东部的资金和产业转移。接受产业转移就如打篮球一样,球传给谁,要看谁的位置抢得好,同时看谁的球技高。

第五篇:合肥产业转移

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研究报告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促进安徽加速崛起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安徽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在承接产业转移、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如何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合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抓住机遇,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打造具有区域乃至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总体趋势

“二战”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轻工、纺织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

— —1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三轮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主要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生产链条上下游紧密联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进一步融合。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减速,国际产业转移速度有所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方式不断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大企业主导产业链整体转移,众多配套企业追随大集团、大公司的项目布局,形成跟随转移,在承接地“无中生有”,催生新产业。二是产业转移区域集中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行业企业基于市场容量、配套能力等向同一地区转移,形成趋同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集群。三是企业按产业价值链配置资源,将低端生产环节向资源地转移,将高端决策、研发、营销环节迁入中心城市,形成了分离转移。四是转移日益向高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五是跨国证券投资和并购日益成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主要方式,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承接服务业

— —2外包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

(二)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会,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阶段,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升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使中部地区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后3-5年,仍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东

— —3部地区产业转移指向不仅仅是中西部,还包括国外(如东南亚地区),同时,在东部地区政府导向下,向本区域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影响不可小视。另外,传统产业转移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二、合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及优劣势

(一)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近年来,合肥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事,全面推进“大招商、招大商”,主动出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大批10亿、20亿、甚至上百亿的大项目落户合肥。2005-2008年,全市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376亿元,年均增长62.5%,占全省引资总量约五分之一。省外投资80%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646亿元,占引资总量的47%,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合肥外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2006-200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9.34亿美元,年均增长28.9%,占全省总量的29.2%。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使合肥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会城市。2005-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878.41亿元上升到1664.84亿元,财政收入从130.88亿元上升到301.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880.82亿元增加到2078.37亿元。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

— —4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目前,全市新增就业的70%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95%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

(二)合肥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和不足

合肥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紧邻长三角,承接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合肥是中部地区距离长三角最近的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范围涵盖了中、东部7省1市,拥有5亿多人口,是全国消费市场最广、消费能力最强、消费潜力最大、消费层次最高的区域,具有吸引产业转移的强大市场吸引力。

2、交通优势。合肥是建设中的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有7条铁路和6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与水运、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合宁高铁、合武高铁建成,极大地缩短了合肥至上海、南京、武汉的时空距离。近三年来,合肥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累计安排投资385.88亿元,实施路桥工程292项,道路总长800.92公里、桥梁89座,已建成道路总长527.36公里、桥梁67座,初步形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道路框架。目前,环城高速全线贯通,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港综合码头建设加快推进,“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已经形成,基本实现合肥经济圈主城区

— —5“1小时通勤圈”,合肥交通优势日益显现,城市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大幅提升。

3、成本优势。合肥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75%。劳动力丰富,而且成本较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的77.8%,相当于珠三角的91.6%。合肥职业教育发达,拥有各类职业学校109所,在校生19.2万人,各级专业技工22.8万人,能够保障产业转移的用工需求。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2倍,是珠三角的1.6倍,投资成本较低。水资源、能源供应较为充足,具备为产业转移提供各种要素保障的条件。合肥经济圈内资源丰富,淮南是国家级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六安霍邱20亿吨的铁矿资源在华东地区位于首位。

4、产业优势。合肥具备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代产业体系,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八个重点产业。家电产业汇集了美的、海尔、长虹、美菱、三洋、格力、华凌等知名家电企业,是全国家电产品种类最多、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地区。汽车产业拥有江淮、安凯、昌河等3家整车企业和3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轻型汽车、商务车、豪华大客、微型车、轿车等完备的生产体系,是国内车型系列最全的城市。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市场占

— —6有率居国内前列。合肥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载体,现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产业承载和配套能力较强。

5、科教优势。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中西部科教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51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275家,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20家,两院院士31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59人,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近年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初步形成产学研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实现主导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科技研发的互动融合,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6、金融优势。合肥金融业发达,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基本形成涵盖银行、证券期货、保险、金融控股公司、金融中介组织等在内的较完备的金融体系。目前,在肥设立总部的金融机构有7家,国内金融机构在肥设立的省一级分支机构约30家,各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网点超过1000家。近年来,伴随着合肥经济跨越发展,合肥金融业发展较快,第一

— —7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合肥分行正式开业,建设银行总行入股兴泰信托公司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2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679亿元,新增贷款551亿元,占全省当年增量的45.6%。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服务条件。

7、环境优势。近年来,合肥强化“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深入推进效能建设,以营造合法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核心,真正把合肥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地区之一。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效能建设,全市各级服务意识普遍增强,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合肥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及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作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园林城市,近年来,合肥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绿地率达到38.91%、绿化覆盖率达到4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超过300天,城市绿化三项指标均接近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基本形成宜居宜业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

当前,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强化,但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现代物流、金融、

— —8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明显滞后。二是区域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明晰。尽管经过这几年来的发展,我市产业分布逐渐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但还有待进一步明晰,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三是城市经济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在全市的各类园区中,有的园区已无土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有的区内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园内企业集群趋势不很明显,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不是很强。四是产业配套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市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五是重点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推进。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大力承接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合肥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合肥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开放程度最大、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生态环境最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9——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充分利用合肥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环境等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使合肥成为环境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承接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

——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契机,增强合肥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优势,提升合肥综合竞争力,使合肥成为合肥经济圈的“发动机”、安徽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引领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示范区。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使合肥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区。

通过大规模承接国际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到2015年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4%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00

— —10美元;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4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基本建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冶金、化工等产业,形成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3、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利用国内外资金年均增长50 %以上。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对接,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4、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巢湖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综合环境。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布局

根据合肥“141”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以构建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和谐发展为导向,以“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拓展联动、有序承接”为原则,大力优化提升城市核心区,积极完善拓展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形成“一核、四区、四带”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 —11区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与合肥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1、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核心区

在以老城区、政务文化新区为核心的主城区,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结合老城区改造,打造国内知名的商业服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若干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景观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大力承接发展商务、金融、教育、卫生、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等产业,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在滨湖新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承接发展金融、会展、商务、旅游、中介服务等产业,逐步形成区域金融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和总部经济集中区。

2、完善拓展四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在主城区西南、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集聚区延伸和拓展地带,打造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和东部重化工业新区四大承接产业转移新区,成为体现合肥产业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

——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以经开区、桃花工业园等为依托,沿合安高速、合铜高速向

— —12南拓展,建设北接经开区、东至宿松路、南至丰乐河、西至合九铁路(复线)的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产业。

——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以高新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等为依托,沿长江西路、宁西铁路向西拓展,建设北至长江西路、东接科技示范区、南至合九线、西至外环高速的高技术产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

——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以新站区、瑶海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为依托,建设北至外环高速、东至铜陵北路、南至淮南线、西接双凤经济开发区,位于合淮工业走廊南端的新型重工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铝材深加工、光电产业、输变电设备、汽车零部件、钢结构件等产业。

——东部重化工业新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新城开发区为依托,沿合巢芜高速、合宁高速向东拓展,建设东至合徐高速—芳兴大道一线、南至方兴大道、西至外环高速—店埠河一线、北至合六叶高速的重化工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化工、钢材深加工等产业。

3、延伸发展四大产业带

结合合肥经济圈建设,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中心,四大承

— —13接产业转移新区为支点,依托交通干线,向城市外围延伸拓展,联动周边市县打造四条产业带。

——合铜安产业带。以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安、合铜高速公路,合九铁路(复线),形成合铜安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冶金产业。

——合六叶产业带。以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六叶高速公路形成合六叶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及配件、高新技术产业。

——合淮产业带。以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淮阜、合徐高速公路,合淮铁路,形成合淮产业带。重点发展新型重工业。

——合巢芜产业带。以东部重化工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巢芜高速公路、合巢铁路形成合巢芜产业带,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和新型化工产业。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

抢抓国际国内大规模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合肥的产业基础、交通枢纽、资源条件等优势,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功能提升、进退有序”的原则,高起点、大规模、有针对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高技术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基地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特色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 —14

1、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冶金和化工产业,鼓励发展其他先进制造业,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到2015年,先进制造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

装备制造业。依托合力叉车、日立建机、熔安动力、合锻集团、天威合变、合肥ABB、东华工程等骨干龙头企业和通用机械研究院、水泥研究院,延伸产业链,提升系统集成能力。重点承接发展挖掘机、叉车、装载机、压路机、吊车等整机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积极引进发动机、电池及驱动控制系统、变速箱、减速机、液压系统、电子电器等配套企业,承接发展特高压和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低损耗低噪音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和新型干式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承接船用动力系统、大型工业动力装置、大型快速液压设备和水泥、化工、环保等成套装备的集成制造技术及生产环节,吸引相关配套企业集群发展。

2015年前,重点推进熔安年产1000万匹马力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及配套件、合力叉车和日立建机年产30万台工程机械、天威合变和ABB年产2亿千伏安变压器、合肥锻压集团年产2000台大型机床设备、东华工程公司、合肥通用所、六方深冷公司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设备生产基地、水泥研究院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巨一公司大型工业机器人、38所军用和民用雷达、安徽联华公司ATR涡浆支线飞机生产及配套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 —15汽车产业。以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大型客车、新能源汽车、低排量轿车,加大整车制造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提高载货车、客车及客车底盘、商务车、低排量轿车等优势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加强工程车、消防车等特种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储备,重点承接自动变速箱、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形成较大规模整车和成套自动传动装置生产能力。

2015年前,重点推进江汽和昌河集团年产200万辆汽车整车生产(其中轿车及多功能乘用车150万辆,卡车、客车50万辆)、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年产发动机100万台、变速器50万台、动力模组50万套、车桥100万套、轮胎5000万条、汽车电子等的配套能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家用电器制造业。以美的-荣事达、海尔、长虹-美菱、格力、三洋-荣事达、欧力、尊贵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家电研发机构,重点在冰洗产品嫁接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上实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家电核心制造技术,保持家电主导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主动承接国内外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及其他家电整机和龙头配套企业,承接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生产,提高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建成国际知名的家电产业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海尔、美菱、格力、荣事达等年产

— —166000万台家电综合生产能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冶金产业。结合国家已经批准的马钢(合肥)公司搬迁改造规划,对合肥市区的钢铁冶炼能力实施迁建,形成1000万吨优特钢生产基地。推进中铝100万吨电解铝项目,实现煤电铝联营,承接形成电解铝—铝板材—铝制品深加工产业链。以热交换器用冷凝管、换位导线及组合线、电解铜箔、特种线缆等产品为重点,承接发展铜加工业。发展金属冶炼设备。

化工产业。支持联合利华整合全球生产基地,支持佳通轮胎公司做大做强,推进德国大陆公司合肥高档乘用车轮胎项目建设。围绕盐化工、化肥和精细化工三大板块,加快推进中盐项目,承接发展碱、化肥、氯碱及下游产业。围绕石油化工,加快桑铌科技项目建设,承接发展焦化、炼化等系列石油化工产品,特别是大力发展工程塑料等本地急需化工产品。鼓励发展化工装备研发制造。

2015年前,重点推进德国大陆公司1000万套高档轮胎、桑铌500万吨延迟焦化和500万吨重油深加工、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中盐合肥化工、煤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重点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积极承接航空航天、军事、海洋等其他高技术产业。到2015年,高技术产业形成产值3000

— —17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合肥京东方、芯硕半导体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信息家电、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光电显示和智能语音产业,重点承接发展等离子(PDP)、光学投影(DLP)和反射式微液晶(LCOS)等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和纳米级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产业、高密度激光视盘机等产业及相应的上下游配套行业,加快形成集群分布、分工明确、互相支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瞄准国际IT产业发展的最新前沿,不断引进最先进的研发技术和高端制造行业,加快承接发展软件外包,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努力使合肥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八代和十代线、8和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4-6英寸第

二、三代新型半导体生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有机电子发光显示器(OLED)、汽车电子、合肥中国高清显示产业基地、中国(合肥)光电产业基地和等离子体技术机电产业园、微电子工程基地、高亮度LED产业园和等离子显示产业园、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园、新型电子元器件、军事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新材料产业。围绕信息、生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杰事杰、合肥乐凯、国风集团、开尔纳米、桑铌科技等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承接发展特种功能材料、

— —18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外延材料和封装材料。鼓励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向下游产品延伸,通过引进战略伙伴、技术入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在更多新材料领域争得主导地位。

2015年前,重点推进安徽国风木塑年产60万吨木塑环保新材料、杰事杰和海尔毅昌年产100万吨高性能工程塑料生产基地、马钢100万吨冷轧薄板、铜陵有色电子铜箔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以光伏和生物能源产业、建筑节能产业、燃料电池和高能电源产业、新型化工产业为重点,以易能生物、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国祯环保、罗宝建材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承接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燃料电池、高能电源、建筑节能、精细化工领域的骨干企业来肥发展,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大功率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控制系统及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

2015年前,重点推进经开区新能源(节能科技)产业基地、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合肥发电厂6#机扩建工程、合肥二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长丰皖能电厂2×800MW机组、100兆瓦大型光伏电站及设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承接发展基因药物、合成药物、生

— —19物医学工程产品、现代中药等。集中开发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苗、生物试剂和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和推动生物农业产品产业化,发展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小麦、转基因棉花以及畜、禽、水产等育种业,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的规模化生产。以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应用为重点,推广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发展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生物基材料。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同路生物、神鹿双鹤、金大陆、安科生物、华威药业、桑尼生物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公共安全产业。以应急救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火灾监控、信息安全产业为指引,依托电子科技集团38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和应急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公共安全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承接发展应急装备产业、食品安全检测产业、大空间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自主消防灭火系统、微型自动扫描灭火系统、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人防指挥所信息系统、机场信息化、一体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抓住当前国际和东部沿海服务业加速转移机遇,大力承接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房地产、

— —20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文化休闲和中介服务等潜力产业。

金融服务业。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重点,着力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重点开发面向高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等金融创新服务品种,建设辐射全省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建行后台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迁建及其他金融能力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现代物流业。围绕新桥机场空港、合肥新港、铁路枢纽,加快申报合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在合肥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建立四大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发展专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支持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加速融入长三角大物流圈,逐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物流园、新桥临空物流园、安徽保税物流中心(B型)、合肥新港物流园、合肥现代物流园区、马钢(合肥)现代物流、宝供综合物流基地、中外运合肥物流园、合肥铁路北货场、合肥北站集装箱、江汽物流配送基地、合肥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合

— —21肥30万吨粮油储备库、周谷堆(大兴)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旅游会展业。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承接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有牵动性、有影响力的旅游大项目,形成若干个特色明显、吸引力强的休闲旅游集聚区。充分利用全省旅游资源,加速融入长三角旅游网络,逐步形成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长三角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依托合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和会展公司,形成一批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化会展品牌,使合肥成为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会展城市。

2015年前,重点推进渡江战役纪念馆、李鸿章故居、包公故居、安徽名人馆、淮军纪念馆、三国故地纪念馆、安徽博物馆、安徽艺术馆、合肥博物馆、合肥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中国中部花木城二期、会展中心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调查、人力资源、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业,推动中介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大力引进国际国内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借鉴国际中介服务的先进理念、手段和技术,提升我市中介服务业的服务

— —22水平,推进中介服务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具备涉外高端服务功能的中介服务机构,为我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提供支撑。

2015年前,重点推进安徽新徽商总部基地、合肥国际总部园区、安徽决策大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积极吸引长三角等沿海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系统、配送中心和连锁农家店,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抓好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现代设施农业区、绿色园艺区、集约种养区、名特优水产养殖区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承接发展种业、蔬菜园艺业、苗木花卉业、特色种植业、畜禽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构筑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合肥国家棉花交易中心、巢湖百公里水生蔬菜和特种水产种养特色产业带、肥西合铜路15公里蔬菜园艺特色产业带、长丰合白路20公里雪山草鸡养殖产业带、沿北环高速40公里经济林木产业带和肥东店白路高效种养一体化产业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台湾统一企业、

— —23娃哈哈、华泰、小刘瓜子、真心食品、蒙牛、伊利、鄂尔多斯、丰乐种业、隆平高科、华仁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高规格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协调和联络、调度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解决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和实施《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加快编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选准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承接点。三是充分利用中博会、世博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各类投资贸易活动平台,建立与拟承接的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

(二)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

围绕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编制完善开发园区规划,整合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促进集约发展。向国家申报设立合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

— —24心。强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大建设,加快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强园区吸纳和承接大产业、大项目的能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探索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先发地区在我市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鼓励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建立完善项目进入与退出机制,实行“腾笼换鸟”,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

(三)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

在已出台的一整套支持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财政政策。整合设立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重点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给予以奖代补。设立创业引导基金,支持产业升级、创业投资和高技术企业发展。对属我市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自投产起一定时期内,按企业利税进行配比奖励,奖励资金作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待企业形成规模后择机推出。建立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机制,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从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按一定比例安排用于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基础设施建

— —25设。鼓励转移企业整体收购我市国有企业,被收购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予以核销,非经营性资产准予剥离。

(四)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全方位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现代交通网络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积极推进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高铁站、合蚌客运专线、西合线增建二线及既有线电气化改造、京福高铁(合肥段)、商杭客运专线(合肥段)等重大项目建设,使合肥成为7条国家铁路干线交汇的铁路枢纽。围绕四大产业带,重点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连接淮南、六安、巢湖、芜湖、安庆、铜陵等周边城市的一级公路网,加快形成由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合芜高速、合淮阜高速、合安高速、合六叶高速和环城高速构成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体系。加快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建设连接周边城市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打造合肥经济圈内城市主城区“1小时通勤圈”。

积极推进合宁高速扩建工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工程、淮南能源城至合肥煤炭外运通道、合淮阜高速公路至长丰县城连接线、合六高速公路至肥东县县城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裕溪和巢湖复线船闸建设,实施合裕线航道、派河航道以及店埠河、丰乐河航道升级改造,打造合肥江淮流域内河航道中心。

— —26加快新桥国际机场及配套工程建设,建设合肥航空枢纽。结合合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区域内的口岸通关一体化,加快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五)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建立协调机制,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转移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牵动性强的重大转移项目,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凡转移落户企业在原属地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各商业银行应给予参照和使用,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依据原有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指导和帮助转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有实力的转移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允许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工业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对积极为产业转移项目承贷、并达到一定额度的金融机构,政府将给予奖励。

(六)确保产业转移项目用地

开设土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审批产业转移项目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对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

— —27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优先安排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对于列入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的产业转移项目,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法及时予以调整。创新工业用地计划分配方式,实行差别供地机制,确保成长前景好、投入强度大的企业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效益好的转移企业用地。鼓励企业提高项目容积率,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给予一定的配套设施补偿费。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完善土地使用“双向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规,促进按时开竣工、按期投产增效。

(七)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全力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提高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促进科技与经济互动融合,为转移企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支持企业与合肥以及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企业技术中心、人才培养机构。依托合肥雄厚的科技资源,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增长潜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依托,规划建设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合肥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 —28建设,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的综合性、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提高培育高技术企业能力。

(八)提供转移企业用工和人才保障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延伸就业服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围绕转移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鼓励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转移企业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合肥职教城建设,针对合肥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及时拓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为转移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编制完善《合肥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结合重大产业项目转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肥创新创业。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特别是境外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

(九)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精心做好“水文章”、“绿文章”,努力使合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空气更清新,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组织实施“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水系治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监控调度和生态重建。

— —29以争创全国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构建“翠环绕城、园林楔入、绿带分隔、点线穿插”的大绿化格局,真正让市民出门500米见绿、1000米见公园广场。加强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贯彻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建立环巢湖城市联动协作机制,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湖泊污染应急工程、节水减排建设等方面,联手申报、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力争2010年基本不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加快推进环巢湖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巢湖沿岸“生物多样性”工程、沿巢湖绿化防护林工程、环巢湖“退圩还湖”工程,促进巢湖水质不断改善。引江济巢工程是根本改善巢湖水质的关键工程,加快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工程完成后,巢湖每年可实现安全自流引江水10亿立方米以上。组织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引响(洪甸)入肥工程。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强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把污染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深入推进效能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

— —30政务环境。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以及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清理面向企业的行政和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取消和降低收费项目和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投资环境监督体系,加大对投资投诉案件的协调查处力度,对影响投资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纪处理。

— —31

上一篇:归朝欢张先赏析范文下一篇:工程交接单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