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024-05-11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共6篇)

篇1: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之六——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学者们大多是从产业转出区效应和产业承接区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而较少社会效应或环境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潘未名从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的“产业空心化”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当今世界的国际分工类型开始发生转变,从垂直型国际分工向混合型和水平型国际分工转变,跨国公司开始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一条龙的海外生产体系,从而打破了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国内衰退产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配置体系。这样的产业转移就使得母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推动了“产业空心化”的形成。

卢根鑫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对发达国家而言,产业转移的正效应是有利其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负效应是降低就业率和造成技术流失和产业“空心化”等;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正效应是推动产业成长和升级、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等,负效应是产生技术和产业级差,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及污染产业的转移与有害产业的扩散。

陈刚认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经济效应可以分解为:由于较高技术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产业层次提升引致产业“优化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产出水平上升引致就业“扩大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关联产业发展引致产业“发展效应”。

魏后凯从分别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分析了产业转移对竞争力的影响。从企业层面看,产业转移有利于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从区域层面看,产业转移对一般会减少转出地的就业机会,降低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对承接地而言,通常会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引起产业升级,提高承接地产业的竞争力。

篇2: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4年~2010 年,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了七个针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重新开启了新一轮的农村改革,足见中央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离不开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的顺畅转移。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既是解决我国农村就业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转移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政治安定、社会稳定进步的基本条件。

关键字: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力转移、转移理论、制约因素 正文: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现状

1.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政策的积极调整变化

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的乡镇之间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劳动力的流动,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转移就业政策出现松动,但为了减轻“民工潮”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实行有效控制,严格管理,并建立临时务工许可证和就业登记制度.引农民工有序流动。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提出了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十六字方针.提出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农民工培训,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2008年10月12日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一次指出:“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出外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返乡创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期,就业压力巨大,正处在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下岗职工表现为持续长期的结构性失业,处在资本迅速深化过程。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正在减弱.”这些因素,使目前就业刚性矛盾和结构矛盾非常突出。

二、劳动力迁移理论

1.刘易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2]。

国外众多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较为成熟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二元结构的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的理论模式。他认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只要工业部门高于农业部门维持生计的固定工资水平,就可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3]。工业部门吸收农业部门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代替资本,所获超额利润被用于再投资进行新的资本扩张,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过程中,传统农业部门逐渐摆脱剩余劳动力负担,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就会提高,从而得以摆脱低效开始真正发展。此时,二元结构经济转换为同质的一元现代经济。

2、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

中国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景普秋等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概括为:来自农村的排斥力、来自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力以及来自转移过程的摩擦力[4];侯风云给出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并对外流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5]。

以孔祥智为代表,在《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中提出“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6]。“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的含义是:劳动力的差异性梯度和地区性梯度交叉进行转移。具体地讲,浅层次转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二是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通过农业组织的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边际收益,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为最终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域、职业彻底转移创造条件。3.收入差距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朱农在《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中总结,收入差距在迁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对于女性,该变量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这就是说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倾向就越强。

而且朱农发现,性别是对转移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变量之一,女人较男人不喜欢转移。并发现婚姻状况对转移有显著的负影响,对这种结果的首要解释是已婚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转移成本(包括现金成本和心理成本)[7]。4.制度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

蔡昉研究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他的研究结论是: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完成,制度障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预期收入还是人力资本禀赋对转移动力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转移方面将更为重要[8]。

劳动力迁移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向城市的顺利转移,而顺利转移的实现模式,应该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合理吸纳的基础上,既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同时又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面临的问题)

李彦超、陈玉召在《浅析规模化经营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主体素质滞后于实践发展。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迁移设置了障碍。3.乡镇企业及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胡雪萍在《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提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制度、农民自身素质和乡镇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制约。其中,制度的制约主要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农业土地使用权制度等。

景普秋、陈甬军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里提到,在中国,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对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虽然从政策上逐步取消了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就业、福利、教育等方面的制约,但是从观念上与具体操作上还需要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如城市就业中对农民工的差别性待遇依然存在,农民的乡土观念会制约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社区利益的影响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乡村的分散布局现象仍然很严重,非农产业的集聚经济效益难以发挥等。

参考文献:

[1] 李治帮.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5. [2]W.A.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Lewis,W Arthur.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4,(36):46-51.[4]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

[5]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篇3: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研究概况

迄今为止, 国外理论界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从产业转移的原因、效应和模式方面对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其中, 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雁行发展模式。第二, 建立模型, 引入空间因素, 用产业扩散来描述产业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现象。一些学者用“模拟动态”的方法分析了以两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模型 (如Pau Krugman和Anthony Venables, 1995;Diego Puga和Anthony Venables1996) ;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更为一般性的多国多产业的产业扩散模型 (如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和Anthony J.Venables, 2001) 。

二、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方面的研究:

1. 产业转移模式

贝毅、曲连刚认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在进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时, 总是把与知识相关的核心技术部分留在本国, 而把硬件和非核心技术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生产, 形成了“大脑—手脚”的梯度转移模式 (贝毅, 曲连刚, 1998) 。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 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固有级差的存在, 落入“替代—落后—再替代—再落后”或“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陷阱之中, 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 (谭介辉, 1998) 。后发国家要真正想实现“赶超战略”打破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 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 主动获取高新技术, 使国内产业获得发展。张洪增认为移植型模式既有后发优势, 又存在后发劣势。该模式存在四大缺陷, 即产业成长基本依赖于国际产业转移、外部政策力量功过各半、缺乏生产要素的全面发展、具有产业同构性 (张洪增, 1999) 。陈建军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 认为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应是垂直分工模式。马海霞分别从区域传递的空间指向特征、地域变化特征出发, 提出了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两种主要的区域传递空间模式, 前者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 后者则强调传递的空间临近性, 认为将“点—轴”模式融于其内的中心辐射模式与梯度推进模式相结合, 通过小范围多中心辐射实现大范围梯度推进的空间模式, 是我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 (马海霞, 2001) 。

2. 区域产业转移

张洪增认为, 因为跨国公司不可能转移高新技术来培植自己的竞争对手, 因而不会轻易让发展中国家获得关键技术和工艺。由于技术转移的固有级差存在, 产业移出国与移入国之间的产业级差也将被固化。同时, 移植型产业的后发优势已与知识经济时代所展示的技术进步的创新利益差距拉大。作者主要从移植型产业的负效应着眼, 对于产业转移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张洪增, 1999) 。

王礼茂对我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 纺织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区域分工与协作的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以及西部地区所具有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从纺织工业转移的前景看, 棉纺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较为明显, 而毛纺和化纤工业近期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

陈建军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研究了国内产业转移的现象。他以浙江省内105家规模以上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浙江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市场导向为主、综合资源利用为辅的目标模式下的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 否定了有关产业区域转移会造成浙江产业的空洞化、进而影响浙江的经济发展的担心。相反, 产业转移对加快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着积极的意义。作者提出了浙江经济向西部地区转移生产加工能力、向东部地区进行市场扩张的“东扩西进”的区域产业转移战略。

商务部和社科院联合课题组则从外商投资梯度转移角度研究了区域产业转移。课题组研究认为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区域分布变化非常明显。在调研的基础上, 认为“北上”是外商投资区域间转移的主要特征及原因, 而“西进”不是目前外资进行区域间转移的主要方向, 但中部地区吸引外资相对较好, 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外商投资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王全春认为, 来自国际和国内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极大地促进中部地区工业产业的资本创造、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 大大推进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中部地区必须通过观念更新、政府改革、政策完善、机制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以及区域密切协作网络的构架来积极吸纳主导产业的转移。

郭少新认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间产业转移是企业为追求最大化利润而主动实施的空间迁移。目前, 我国还未出现预期的大规模产业转移是由于对产业转移存在认识误区和不同利益主体的公共选择。因此作者认为, 通过市场竞争, 由市场选择和培育具有内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优势产业, 是西部实现经济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之际, 随着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 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 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产业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大。在此背景下,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国内学术界应运实践需要而相应产生了许多关于国内各地产业转出和产业承接的理论成果。像有关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动因、效应和模式方面 (申兆光;覃成林, 梁夏瑜;吴汉贤, 祁国良;陈哲怡;孙艳, 林俊标等等)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机遇和策略分析方面 (柏杨;周茂俊;汪婷;汪时珍;何渊;李朝林;张乐勤等等) 。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因、趋势、特征、效应, 以及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促进我国某一省份或地区的产业发展上。

3. 国际产业转移

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问题, 卢根鑫博士是我国较早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学者。他的研究主要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重合产业技术构成的相似性和价值构成的相异性。但是, 这种方法在目前中国经济学研究倾向于西方主流理论与研究方法的环境下, 并未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引用。

石奇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了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他认为, 产业转移是企业实现市场集成的手段。他指出, 如果没有人力资本的全面和主动提升, 这种新的产业关联会被锁定在国际强势企业的市场集成体系内, 从而处于被动的地位。

刘辉煌等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征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此契机, 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作者主要着眼于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角度, 具有实际参考和操作价值。

王先庆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与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 但主轴是技术转移, 把产业转移中的技术扩散提高到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4. 综述类文献

国内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述评, 首推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斌与赵张耀2003年于《浙江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一文。文中作者“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评述, 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他们的贡献不止在于面面俱到, 还在于与时俱进。他们的研究也是连续的, 2005年, 汪斌与赵张耀在《中国工业经济》上发表《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一文。对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在当代的发展, 提出一种新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在产品价值链可拆分的情况下, 出现了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 这与传统的完整价值链转移条件下产业、行业、产品间垂直型和水平型的转移模式大为不同, 与传统的“雁行模式”相对比, 汪斌与赵张耀将此种模式形象描述为“龙型模式”。二文一脉相承, 后文是在前文基础上对问题变化的深入探讨, 体现出作者研究有面到点, 由泛化到深化逐步演进。

还有一篇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综述是中山大学李松志博士和刘叶飙发表于《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2期的文章《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作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 从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增补了一些关于产业转移问题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但作者对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之间的差别并不敏感, 得出“产业转移的理论构建主要从国家层面研究较多, 对一国之内的区域层次产业转移研究比较少”的结论。

三、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总结

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国外起步较早但针对性不强, 成果散见于各个学科领域文献中。相比较而言, 国内研究虽然较晚, 但针对性较强。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日益普遍, 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 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 产业转移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和产业转移的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

上述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都是从普遍指导意义上的研究, 随着我国逐渐成为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客观要求, 具体到特定的某一地区的产业转移或是相关两区域的产业移出和移入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出来。主要表现在指导理论逐渐丰富的同时开始注重对产业转移的定量的分析, 在对相关区域产业现状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确定产业承接的重点。这将是未来研究具体地域产业转移的研究重点, 也是目前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 归纳了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 国内有关外产业转移研究的情状, 总结了目前针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不足, 并提出了今后国内研究具体地域产业转移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模式,龙型模式

参考文献

[1]Krugman, Paul&Venables, AnthonyJ.The Seamless World:A Spatial Model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CERP Discussion Papers.1995

[2]Diego Puga&Anthony Venables.The Spread of Industry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96

[3]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Anthony J.Venables, 2001."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Books, The MIT Press, edition 1, volume 1

[4]贝毅曲连刚: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兼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8 (8)

[5]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 1998 (6)

[6]张洪增: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及其缺陷——兼论对我国产业成长模式的借鉴[J].中共浙江省党校学报, 1999 (3) .

[7]马海霞: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 2001

[8]王礼茂:我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J].经济地理, 2000 (6)

[9]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6)

篇4: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是指在经济环境变化和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改变的背景下,由企业主导或推动的,将其产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或者全部由原所在地转移到新的国家或地区的过程。产业转移是生产部门所处空间位置的转移改变,其发生的内在动力是由于生产部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动因包括: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国家间或区域间要素成本的差异、社会需求结构的改变、政策影响因素等。所以,在产业转出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原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改变,生产要素价格诸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土地租金等逐渐昂贵,使得生产部门的边际利润减少;如果将低收益生产部门的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低要素成本的后发地区的预期收益大于转移成本时,产业转移活动就会发生。而就其发生机制的不同,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国家间产业转移、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的产业转移和行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方向一般是沿着产业梯度逐级转移,由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高梯度区域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拥有资源、要素成本、广阔市场或政策扶植的低梯度区域。产业在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和地区之间发生转出和承接,一方面有利于产业转出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革新技术水平,从而推动转出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接收大量的资金、相对先进技术和生产资料,拉动后发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8提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在雁阵模型的基础上指出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将处于或即将处于生产边际劣势的产业以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转移出去,并以此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发展进程。

荒山裕行1995通过对中日两国三次产业转移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出产业转移对就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更改和就业结构调整所起到的作用。

James H.Love,Mica Ariana Mansury2009指出跨国企业对外贸易的模式选择与其单位生产力之间有关,而产业转移是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方式。

Jones R..指出将劳动力密集产业中的低技术含量的生产部分向外转移,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三、产业转移动因研究

金煜,陈钊,陆铭(2006)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对外开放以来空间上工业集聚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利用1987~2001年各省工业GDP的份额分布数据来实证分析了我国工业集聚现象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我国工业空间布局现状。

陈建军(2002)从国家和地区两个角度揭示了目前中国国内发生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国家政策的引导、地区产业结构的内在调整、企业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经营边际成本的最小化。

吴雪萍(2010)基于2003年至2007年皖江城市带九市两县市级截面数据,对其承接产业的转移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再运用OLS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要素成本、基础设施投入、产业集聚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五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中的对外开放程度、要素成本、基础设施投入三个变量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影响显著。

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2012)认为区域经济联系是发生区域间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先提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皖江城市带内各市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体量大小、与长三角地区最短可达距离、城市流强弱等影响了其与长三角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差别,从而影响了皖江城市带内各市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竞争力的差异。

四、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程必定(2010)认为产业转移过程中不仅存在区域经济联系,而且也存在“区域粘性”,产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的运营成本、地方政府的推动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会使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生“区域粘性”,从减少“区域粘性”对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过程的阻碍作用这一角度出发,提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布局思路。

蔡昉,王德文,曲玥(2009)通过将雁阵模型理论运用于中国国家内部,用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之间的差别,来解释中国的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间发生的产业转移现象。指出中西部地区应该利用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诸如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等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而有利于保持我国劳动力密集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同时有利于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郭元晞,常晓鸣(2010)提出“内生性发展”的产业转移模式,从产业发展的要素需求不同、技术要求水平差别和生产结构差异等因素出发,对产业跨区域转移进行类别的划分,以推动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对应区域的协调发展。

五、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卢根鑫(1997)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由低效地区流入高效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调整就业结构和经济总量提升。

六、产业转移效率研究

宋可2010年采用了DEA模型中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基于2004年至2007年4年间江苏省苏北五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角度出发,测算了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后生产效率的平均增长率,以此评价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情况。

姬顺玉,胡静寅,王静2015运用因子分析法,以产业承接地的区位条件和承接产业的质量两个指标作为投入方面来考量,以承接产业转移后的地区的经济增长变化率、产业结构的优化、税收增加量、出口额增加量、净就业增加量、工业三废排放量等为产出方面的指标,并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以FDI值衡量)中效率的不同,得出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主要因素。

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2014)以江苏省为例,利用从1500家企业实地调研的数据,定量分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资金、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资源这三个要素的投入和经济产出之间的效率问题。指出经济发达地区要素供给不足,而欠发达地区却存在着要素供给的相对过剩,区域间产业转移的速度落后于要素转移的速度,存在着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出缺口,应该进一步推动产业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进程。提出要积极调整产业转移和要素转移的方向,增加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推力”及加大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引力”从而提升产业转移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率。

朱佩枫,张浩和张慧明(2014)通过构建DEA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从2007到2012年间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效率,指出由于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将会对产业转移效率产生影响,大部分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效率改进空间,经济先发城市比经济后发城市的产业转移承接效率更低。

李丹,李翠兰(2015)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9个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中西部各省经济数据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效率的投入产出的评价指标,利用DEA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测算了2013年19个省的承接产业转移效率,再分别从投入过剩和产出低效两个方面指出各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对的政策建议。

七、产业转移中非期望产出相关研究

冯之浚: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之间产业布局和结构差异的存在,由此从经济先发地区到后发地区会形成一个产业梯度。与此类似,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产业梯度,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东部地区的产业也会逐渐沿着产业梯度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迁移。

龚晓菊;刘祥东(2012);基于西部十省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出各省哪些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再结合各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要素禀赋,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梯度系数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从而更好的对西部各省在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做出产业选择,进行重点行业的承接。

戴宏伟2006提出产业梯度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的不同,导致区域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呈现出阶梯状的差距。即国家或地区间在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在地图上的阶梯状表示。

由于产业梯度差距的存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地区,需要调整升级自身产业结构时,会将一些低产能或环境污染较大的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参考文献

[1]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45-49.

[3]吴雪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6(6):111-113.

[4]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3):43-49.

[5]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4):24-27.

[6]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9):4-14.

[7]郭元晞,常晓鸣.产业转移类型与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0(4):33-37.

[8]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宋可.2014.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1-46.

[10]姬顺玉,胡静寅,王晶.2015.基于东西部对比视角下的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兰州学刊,(1):173-180.

[11]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2014.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2):130-142

[12]朱佩枫、张浩、张慧明.2014.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7):105-114.

[13]李丹,李翠兰.2015.基于DEA模型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13):27-30.

[14]冯之浚.200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5]龚晓菊,刘祥东.2012.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4):89-94.

篇5: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

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生产要素替代效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改变了我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状况,引起我国东西部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逆转,削弱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能力,动摇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础,直接阻碍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移出.

作 者:王凡恩 WANG Fan-en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河南,商丘476000刊 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8(1)分类号:F2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我国 劳动密集型产业

篇6:山西省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 要: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省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利用东南沿海经济趋缓的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剖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区域分工;煤化工业;

1.问题背景

产业转移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产业转移理论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认为条件好的地方应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转移,带动条件差的地方发展。产业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需要。再加上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急需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其中,加工工业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产业转移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应该利用经济变动时期重新洗牌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从整体上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1.1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大致经历了三轮产业转移:

第一轮 全球第一轮产业大转移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轮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电、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机。

第三轮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中心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大致承接了三次。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

第三次是世纪之交,我国抓住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

1.2国内产业转移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科研开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产业转移既给中西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传统产业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以跨越方式,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这使得承接地机遇和挑战并存。

2.山西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省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把握能源、资源丰富和重化工业及装备制造业良好基础等比较优势,积极营造承接产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着力招商引资,国际国内产业向山西省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2.1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

山西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私营经济发展缓慢。从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看,2007年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占到全社会投资的16.04%,居中部地区最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私营企业投资工业企业个数仅占中部的4.9%,远远低于GDP所占比重。但是2007年,山西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照国家利用外资口径统计,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82倍,远高于中部六省37%的增长速度,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49.3亿美元的27.2%。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增长1.82倍,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7.2%。

世界500强的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入股的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到资7.7亿美元,是最大的外资到位项目。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山西世茂商务中心有限公司、山西伯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活跃。从行业来看,2007年外资投入山西省12个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资金到位达7.7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居第二位的是制造业,位居第三的是煤化工。

2.2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从三个方面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一是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十五”时期,我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86,676万美元,但农业和第三产业合同引资仅占3.0%、10.9%,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6.1%。但是从2005年以后,山西省将外商投资重点转向第一、第三产业,2007年外资投入山西省12个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资金到位达7.7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居第二位的是制造业,位居第三的是煤化工。

二是区域方面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区域分布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主要以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较好的区域为重点。从我省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来看,2000年,在全省外商投资合同总额中,太原所占比重高达50 %,而阳泉、朔州、忻州、晋城分别仅为0.4%、1%、1.7%、2.6%。“十五”时期,随着山西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大运、太长经济带的作用,山西全省的经济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各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省招商引资发展趋于均衡,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逐步形成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区域分布新格局。2003-2005年,在全省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中,太原市所占比重为37.27%,同期朔州、运城、大同、晋中、吕梁、晋城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较为发达的交通等优势取得了相应的份额,所占比重依次上至为14.31%、14.06%、9.69%、5.74%、5.13%、5.03%。

三是投资国别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国比较单一,欧美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商投资来源国逐步增多,到2005年末,在山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1个,其中亚洲8个,欧洲5个,美洲4个,大洋洲3个,投资性公司1个。从世界各国投资额来看,亚洲48181万美元,欧洲6820万美元,北美洲19291万美元,拉丁美洲34898万美元,大洋洲718万美元,来自欧美的资本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投资国家正向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拓展。但由于一定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传统,港澳台地区仍然是山西外商投资的主体。从2000-2004年看,港澳台地区在山西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累计为167个,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的41.96%;港澳台地区在山西利用外资协议总额累计已达74840万美元,占外商协议投资总额的42.41%。

从三个方面看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一是产业方面仍然主要集中在包括煤炭等重工业在内的第二产业,近几年逐步从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向高新技术、食品加工、物流、农业、服装制造等第三产业领域转型。

二是引资渠道主要是2006年后的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一届中博会山西省境内省外招商引资项目85个,总投资额34.90亿美元,拟引进资金额30.68亿美元。第二届中博会山西省共签订内资项目212个,金额达649亿元,仅次于东道主河南省。第三届中博会山西省签内资项目229个,引资438.1亿元。

三是来源地区主要是东部地区,且近年来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第二届中博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项目143个,占内资项目总数的72%。

3.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与中部兄弟省区相比也不具优势。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总体水平偏低。外商投资规模小,资金到位率差。据统计,“十五”期间我省外商直接投资比“九五”期间减少2亿美元,尤其是2004年山西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不到1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2%,2005年也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含量低。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较少。据调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约占80%左右,而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仅占20%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这种状况不利于山西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不利于产品档次的提高,更不利于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增强。

3.2区域分布不平衡,产业投向不合理。

首先,山西省全省11个市的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太原、吕梁、运城等地区,集中程度较高。这种状况扩大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剧了本来就较严重的地区不平衡,使部分区域经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得不到开发利用。尤其是,各区域无视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产业布局规律,四面出击,竞相竞争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盲目提供优惠条件,致使招商项目在全省各区域经济发展重复雷同,造成各区域经济间优势不能互补,经济经构不合理。利用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低。

其次,产业投向主要集中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十五”时期,我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86,676万美元,但农业和第三产业合同引资仅占3.0%、10.9%,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6.1%。投向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明山西省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地区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3.3能耗高,污染重,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山西省作为资源大省,能源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一直是国家重要能源和重化工基地,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污染严重、能耗过高、治理艰难的沉重代价。能耗高,污染重,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山西招商引资的硬件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畸形和生产方式落后。

3.3.1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

从政务环境看,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外资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习惯被动办事,不积极主动为外商协调解决问题,存在应付、讲形式的情况;政府部门权力意识偏重、服务意识较差,审批项目复杂且环节多。在招商引进上,缺乏专门机构和专业化招商队伍;缺乏创新的招商手段和措施,专业性招商知识很少,项目库建设不规范且滞后,无法满足客商咨询需要等。此外、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3.3.2国民经济外向度低,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开放型经济不发达。

山西省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具备区域比较优势的仅有7个,包括煤、焦、冶金、电力,全部属于高能耗产业,而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都在15个以上。山西省产业结构呈现断层,缺少能够作为接续产业的过渡产业,资源性产业份额偏高,限制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山西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私营经济发展缓慢。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到位,对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动力和压力。不少贫困区县仍习惯于把精力放在向省里争资金、争项目上,不愿主动走出去,大气魄承接国际国内和市内产业转移。

4.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坚持一个统领,实施两大战略,抓好四个重点,实现五个突破”就成为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即: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商务工作发展全局;全面实施“开放兴省”和“流通活省”两大战略;着力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商务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四个重点;实现山西省吸收外商投资、开发区建设、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新突破。

4.1积极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

外商直接投资是打包的技术,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会给山西带来先进技术,这也是我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数量发展上较好,但质量上则不尽如人意。外资的质量主要是由外资的技术含量所决定,为此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就必须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努力增强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立足山西市场的实际,一定要结合有利于促进山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一是对高新技术和我省起步较晚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二是对山西的关键产业及正在成长中的幼稚产业,严格把好技术标准。三是对煤炭、化工等相对成熟的竞争产业应注意生产水平和产品的创新能力,鼓励其向省外、国外市场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效应。开放山西市场必须与获得技术相平衡,才能进一步提高山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素质和效果。

4.2改善直接投资结构,促进山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直接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对我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合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外资项目多,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比例大,就能保证国际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注入我省的企业和产业,改善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产业结构,从而更好地促进山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必须适时、灵活地调整外资政策,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一是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山西的“瓶颈”产业和急待发展的产业倾斜,主要包括:首先,向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促进山西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化工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等“短腿”和“瓶颈”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分布均衡;其次,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倾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最后,向支柱产业倾斜,促进诸如煤炭、冶金、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等产业的成长壮大,实现产业素质优良化。

二是实行厂商倾斜政策。为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要鼓励有实力、有诚意、素质高、技术先进的外商前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基金的投资,限制素质较差的中小外商投资。

三是实行项目倾斜政策。鼓励科技含量高又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限制一般外资项目,特别是环境污染较重的项目。

4.3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引力。

要从“率先”和“加快”的战略高度,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必须高度关注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过程中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态势看,我国不但存在产业由东向西进行梯度转移的问题,在观念和政府行为模式上也存在梯次传播和学习的过程。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投融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

4.4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产业调整与经济发展,但是一味地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无技术创新极易导致产业承接的失败和挑起区域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基本条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仅靠廉价劳动力已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要求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过程中对原有的技术必须进行再造,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生产出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使该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4.5招商引资要有针对性目标。

山西的招商引资一定要有利于“三个优势”的增强,对外扩大开放一定要走“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发展思路。

一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为外商投资提供更为优越的“区位优势”。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内经济结构优化,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山西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时机。为此山西应充分利用“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单纯引外资到内、外资一起引,将招商引资从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向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文化氛围等综合环境转变,切实增强山西的“区位优势”。

二是通过“引进来”增强“所有权”优势。继续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实现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多元化,立足市场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并不断加以消化,形成本省企业独具特色的“所有权”优势,提高本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增强“内部化”优势。通过与外商合作的方式,逐步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并不断强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品牌”为核心,组建规模企业,建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提高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形成的“所有权、内部化”优势,积极拓展对境外投资的空间,推进省内具备条件的各级各类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进军海外,在境外发展山西的优势产业,培养海外经济增长点。同时继续加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山西在海外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写狗的二年级作文下一篇:音乐社团工作计划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