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2024-05-08

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精选8篇)

篇1: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目标责任

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简称《决定》),切实推进我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特制订本考评办法。

一、考评对象

(一)珠江三角洲地级以上市政府

(二)山区及东西两翼地级市政府

(三)经省批准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

二、考评原则

科学全面,客观公正。

三、考评内容

(一)产业转移工作

1、对珠江三角洲地级以上市政府(1)组织领导

①实行领导负责制,建立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评制度,逐级落实目标管理,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②将产业转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③落实负责产业转移工作部门,有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掌握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状况,组织引导企业转移。

(2)政策措施

①根据当地实际制订产业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②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行业准入差别,提高产业用地、能耗、水耗和排放标准,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

篇2: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一)扶持共建模式。扶持共建模式是当今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大多采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是由珠三角以帮扶的形式提供部分开发建设的资金,并参与园区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但主要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管理服务是由园区所在地方政府完成的,而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主要的收益。这类模式是目前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主流模式,有效弥补了欠发达地区开发建设能力的不足,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产业转移工业园是这类园区的典型代表。

合作共建模式。合作共建模式是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制定、资金投入、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双方依据合作协议明确分工,权责对等,利益共享。以深圳和汕尾特别合作区为例,开发由深圳方主导,而基本的保障权、服务权由汕尾方主导掌握,实现两城市、园区、县(区)招商引资和利益协调的共同体。英德和顺德共建的产业特别合作区也是如此,顺德区与英德市签订区域经济合作协议,顺德区政府负责开发、管理,其税收和GDP数据等由双方共享。这种模式是一种更加强调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互利共赢的“双主体”园区建设模式。

托管建设模式。托管建设模式是将园区规划开发、运营管理等在一定期限内委托给具有资金、产业、管理或资讯等优势的受托方运作,双方通过托管协议约定各自权利义务,分享收益。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合作方比较优势,在资源投入、招商引资、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从而使园区在较高起点快速开发,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是该模式的代表之一。

篇3: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一、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 是一国或地区为实现自身产业进步, 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后, 将处于创新、成熟或衰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与行业的产品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甚至企业总部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梯度作为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方式, 在经济学中被广泛采用。梯度转移论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地区二元结构基础上的, 最初来源于美国费农等学者首创的工业产业生命循环阶段论。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 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 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 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区域经济部门, 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 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创新活动包括新兴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 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命循环接管的变化, 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在客观上存在的区域性梯度差异, 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通过区际产业转移, 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 将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 这样, 既可摆脱包袱, 充分利用沉淀资金, 获得比较利益, 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 推动产业升级。其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梯度理论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产业转移的梯度理论, 进行梯度产业转移首先应该存在梯度差距, 毫无疑问, 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西两翼、广东山区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一) 广东省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1、经济实力分析。

2007年, 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25415.5亿元, 比上年增长16.2%, 占全省GDP总量的76.60%, 人均GDP达57154元;东西两翼地区全年生产总值共4432.50亿元, 比上年增长14.2%, 占全省GDP总量的13.36%, 人均GDP为14244元;全省山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075.36亿元, 比上年增长17.0%, 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0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996元。对比我们不难发现, 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经济水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珠三角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6.60%, 且其人均GDP为其他地区的近4倍,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梯度差异。

2、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2007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为554.1亿元、13012.8亿元、11848.6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为2.18:51.20:46.62;东西两翼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为708.07、2119.76、1604.67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为15.98:47.82:36.20;山区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699.90、1467.91、1164.43亿元, 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00%、44.05%、34.95%。对比可以看出, 两地的产业都已达到Ⅱ>Ⅲ>Ⅰ, 非珠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非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太高,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二) 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 土地、能源等基本要素供给趋紧, 价格不断攀升, 传统制造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失去了原有的发展比较优势。随着商务成本的提高, 开始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效应, 以消耗低层次生产要素为主的产业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利益空间越来越少, 竞争力越来越难于提高。于是, 向合适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便难以避免。此外, 国际产业特别是知识服务业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 催生出以知识为内容的新兴产业, 进一步促进了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考虑, 主动加快了转移步伐。

2、非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拉力。

东西两翼和山区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 有着自己的优势。第一, 生产要素。东西两翼和山区这些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相比, 低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人才资源和水电资源丰富,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 电力价格和土地价格远远低于珠三角地区, 是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理想场所。第二, 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由于本身的区位经济条件、产业发展环境等因素处于劣势, 政府往往提高工作效率与完善服务意识, 制定水电、土地价格优惠、融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简化审批手续等, 通过作用这些因素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实现。

三、产业转移的障碍

(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

转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障碍主要表现为集聚对产业产生区域“粘性”和政府的制度创新带来的“粘性”。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业已形成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这种产业集群, 以及所带来的产业集群极大地促进了分工深化和专业化, 为各地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降低成本和有利于创新。此外, 改革开放以来,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制度进行了合理的变迁, 即制度创新。制度创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寻求高的生产率和交易效率, 是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 因制度创新而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为区域产业带来粘性。

(二) 非珠江三角洲地区

东西两翼和山区目前还不完全具备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 东西两翼和山区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生活设施不完备, 交通运输成本高, 信息流通也不方便。

第二, 缺乏人力资本。东西两翼和山区虽然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大部分, 劳动力数量多, 但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比较落后, 劳动力素质普遍比“珠三角”地区低。

第三, 缺少产业集群, 配套能力不高。总体来看, 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水平低, 产业结构低级化, 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初中期转化过程中。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 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 产业配套严重不足, 从而限制了部分产业的转移。而有些企业转移过来后, 由于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也难于集群植根。

四、广东产业转移的措施

(一) 企业带动

企业是产业价值链的基本环节, 是构成产业的基础, 每一个企业的状态及其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所属产业的状态和变化。所以说, 任何产业的发展变化都必须通过企业来实现, 产业转移必须通过企业的迁移来实现。

第一, 要突出地方特色, 选择主导产业。无论哪一个产业或行业, 只有充分发挥本地特色, 才能有优势、有活力、有市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各地应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考虑转出、引入不同的产业, 这样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要素禀赋, 找准优势, 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

第二, 产业转移方式的多元化。例如, 可采用兼并承接地企业、与承接地企业合作等扩张型转移形式。珠三角地区的优势企业可采取收购、兼并等并购投资及资产重组方式到东西两翼和山区建立产业加工基地, 大力推进低成本扩张。

第三, 实施企业带动战略。坚持扶持已有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优势企业和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优势企业并举是关键。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 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二) 政府推动

承接产业转移, 既要通过企业的作用来实现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的作用, 也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但政府推动承接产业转移, 关键在于做好服务, 搭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

1、完善政策扶持机制。

具体说来即是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列出自身需优先发展的产业, 以便为承接产业转移指出方向;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各种经济优惠政策 (如建立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及金融政策) , 以便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此外, 还需要健全珠江三角洲地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挂钩帮扶机制, 创新帮扶方式, 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 重点扶持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形成产业集群, 在有条件的产业转移园区设立封闭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

2、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 降低产业转移成本, 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一要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加快省际通道建设, 构筑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位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综合交通网络;二要加强政务环境建设,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改进服务方式, 提高行政效率,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三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

3、注重人才培养, 大规模开发人力资源。

东西两翼和山区都要鼓励本地区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创新, 扩大群众获取、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为产业素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本和知识储备。此外, 要加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 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推进校企合作, 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教育培训, 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4、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在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过程中, 首先需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 鼓励和吸引多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其次, 要创新管理模式, 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 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第三, 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 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 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 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

五、结论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最大的问题, 珠江三角经济发达, 但是山区和东西两翼比较滞后, 产业转移是广东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 产业转移可以使珠三角地区腾出空间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从而不断加强珠三角的国际竞争力, 也有利于珠三角经济中心对外扩散、展现辐射能力。另一方面, 有利于东西两翼和山区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依靠接纳从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 促进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说, 广东省的产业转移是顺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有利于促进广东全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宏伟.京津翼产业梯度转移与经济一体化的形成[J].经济与管理, 2002, (6) .

[2]张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 2003:201.

[3]徐忠爱.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作用探讨[J].经济前沿, 2008, (Z1) .

[4]张弢, 李松志.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1) .

篇4:关于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研究

一、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及成绩

1.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

广东发达地区产业要升级换代,部分企业就需要转移出去,而广东欠发达地区正需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为了使转移地和引资地双赢,2005年,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鼓励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共同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

2008年,广东省将共建产业园区的规格提高,数量增加,支持力度加大。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广东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实施办法》《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也有针对地实施了加强政绩考核、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劳动力培训、提供产业转移园建设支持等支持产业转移的强而有力的政策措施。

2.广东省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广东省实施产业转移以来,成绩显著,全省从2006年至2008年GDP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4.8%、14.9%、10.4%。产业转出地区的产业得到转型升级,产业转移承接地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

产业转出地区产业升级:广东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矛盾突出,导致经济发展放缓。产业转移为该地区腾出空间和人力,满足高端产业的发展需求。各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下降,其中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下降幅度比“双转移”前超过2个百分点,广州开发区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35%,现代服务业产值增长60%。

承接转移地经济发展迅速:粤东地区从2006-2008年间GDP分别增长了72%、73%、65%,粤西地区GDP分别增长了73%、75%、66%,粤北山区GDP分别增长了65%、67%、63%。

二、广东省产业转移主要面临的问题

1.转出地面临的问题

转出地转出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在发达地区已经形成高度集聚的产业群,在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消耗性企业转出后,腾出空间,如不能及时填充,则很容易造成产业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及制造业的不断外移,这将产生土地、设备闲置等现象,出现新的浪费。转不转出产业?轉出什么产业?这些都是转出地面临的难题。

2.承接地面临的问题

承接地要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吸引企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配套设施、人才培养和引进、环保设施等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承接地普遍财力有限,单靠当地政府无法解决问题。有的地区不注重产业转移规划,缺乏准确选择产业的鉴别力,导致无法形成主导产业,不能形成集聚效应。各产业承接地产业转移园重复建设,同质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3.企业面临的问题

企业转移要面临成本和收益等许多问题,除了转移所必须发生的如重建厂房、交通物流等硬性成本外,面对陌生的生产环境、市场环境,企业要适应当地的生产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也是一大挑战,而且对于一些整体迁移的企业而言,配套企业以及相应上下游厂商都至关重要,而转移也将为重新寻找配套企业和上下游厂商造成一定的障碍。

三、针对广东省产业转移提出的几点建议

1.统一规划,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合理布局

区域产业规划的核心任务是进行结构调整,把本地区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市场所要求的合理结构。通过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部门内部产业组织政策以及产业立法和行政指导等,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切实转变思路,尊重市场的选择和导向作用,压缩本地区不适合市场需求的产业规模,加速资源转移,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增产创造条件和环境。发达地区不少产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为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目前已经丧失集聚优势,并呈现下降趋势,而这些产业恰恰在欠发达地区趋于集聚的状态。

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基础及资源优势,对广东省内产业布局建议如下:广州、深圳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业方面则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设备制造产业及电子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珠海、佛山、东莞、中山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做优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电气机械、纺织服装等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惠州、汕头、潮州、汕尾、揭阳主要承接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玩具、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加工制造环节。江门在继续发挥造纸业优势的同时,可以适当承接来自近邻的佛山等地的设备制造产业转移。肇庆与阳江承接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家电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等。茂名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引进在转入地存在主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行业,如塑料制品、涂料、油漆等石化产业下游产品行业,与当地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形成有集聚优势的产业群。湛江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涂料、油漆等石化产业下游产品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以宝钢重组韶钢、广钢为契机,建设现代化的千万吨级湛江钢铁基地,湛江在此基础上可适当承接家电制造、五金不锈钢制造等产业。韶关、清远、河源、梅州、云浮鼓励引进资源型产业,如陶瓷、水泥等建材工业,再生金属冶炼产品、有色金属合金冶炼或压铸产品等有色金属产业,形成强势的产业集聚效应。另外承接电子通讯及器材、烟草加工、玩具、家具、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其他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2.做好区域分工,避免区域之间的产业同质竞争

出现产业同质竞争的后果,一是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后会成为欠发达地区相似产业的有力竞争者,可能导致地方已有产业的关闭;二是欠发达区域承接产业时没有统一规划协调,出现各地不顾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大量重复建设,造成过度竞争,从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各区域应该根据自身优势明确产业定位,确定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转移和引进同时进行,保证区域经济的平衡稳定。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合理产业分工,避免区域之间的产业同质竞争。

3.做好长期规划,避免发达地区产业空心化

由于区域产业大规模转移会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影响。如果只是单纯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而不引进新产业或改造提升旧产业,区域产业将会呈现空心化,区域经济将会严重受损。广东省产业转移要立足产业调整的长远战略,进行综合考虑。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转移产业的技术和产业等级,弱势产业与优势产业并重,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并重。如果转移出的产业层次太高,一方面,对于某些经济起步较晚的地区来说,由于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而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短期大量产业转移,势必造成产业空心化。

发达地区的企业应顺应制造业发展趋势,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从简单加工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创新商业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4.加大政府管理和投入力度,避免环境污染

有的政府部门在引资过程中存在短视行为,只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当地方和部门在发展和环保之间发生矛盾时,往往牺牲环境以求得经济的发展。有些地方政府更把其对GDP的贡献率或是引资的多少作为考核领导业绩乃至开放程度的首要指标,吸引投资数量被视为指令性的硬指标,而环保责任只是种软约束。因此,当有较高的当前或是局部利益时,环保审核往往被简化或是省略,这种忽视势必造成污染产业转移。有的地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原因是资金不足,不能满足环保设施的建设。项目层次低、规模小,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高,投资成本一时难以收回,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设施的筹资能力,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也难以负担。希望政府一方面严格环保准入,切实把好转移园区的审批关和验收关,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另一方面设立转移园环保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补助转移园建设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对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实行补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东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急需解决,产业转移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但是政府力量在市场失灵或不足的领域和环节的合理介入,对于加速这一进程必不可少。广东省政府和欠发达地政府应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指导和优惠政策来诱导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按照政府的定位进行有序的产业转移。发达地区应当抓住当地比较劣势产业转移出去的契机,制定、实施产业政策,有效支持和引导区域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向本地区转移。广东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产业单向或双向转移的互动,加速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实现了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5: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近年来,江苏、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和发展成绩惊人,对于中西部而言,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原则。“由上而下”是指中西部各地区的产业转移一定要有领导有步骤的按计划进行。“由下而上”是指本地区下面的各市或自治州如何选择承接的产业、如何在产业转移中竞争由自己决定,将在产业承接中产生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万一发生纠纷或与本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不协调,可以有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专门领导小组进行有效协调。“由上而下”强调统一规划和原则性,“由下而上”注重自主性和灵活性,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实力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障碍。中西部地区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一是应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建设资金;二是加大自身融资力度,吸引本地区及外地民间资本参与。

3、提高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中西部地区如何做好产业承接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各级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在项目报批、用地、供电、融资、收费减免、招工等方面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加强政银合作,充分发挥本地区产业转移相关扶持资金的“放大效应”,为产业转入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加快人力资源培养力度,同时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出台优惠政策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产业转入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积极借鉴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模式,培育产业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

篇6:产业转移动因研究论文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区位优势或者竞争优势条件的变化,驱使产业自发地在国家或者区域之间、以企业为主体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备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空间、多学科的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因此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比较优势促发国际产业转移

赤松要最旱研究产业转移问题,他提出的雁阵模型描述了日本的产业发展路径为进口国内生产(替代进口) 出口扩大生产模式,形象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变换和产业在国家之间转移的过程,预示了比较优势是国家产业转移的动因;刘易斯研究了20世纪6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现这些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率的自然下降,出现非熟练劳动力的大量缺口,导致劳动成本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了比较优势,因此这些国家不得不将这些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该理论是建立在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的,认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国家间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之间的比较优势由于存在比较优势,先发国家应将本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出现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后发国家,这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是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产业区域间的空间移动,以规避产业劣势和发展先进产业却认为发达国家为了摆脱重合产业绝对成本的不利地位和实现重合产业的再次增值,将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产业调整的策略。

(二)产品价值链的深化诱发产业转移

20世纪60年代,弗农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存在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三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特性差别比较大,对不同生产要素的偏向也不同,因此会导致产品生产业务在要素禀赋程度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的空间转移。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就是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回避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的生产劣势。伴随着产品内分工的逐渐深入和细化,产业价值链也在不断裂变和细化,产业链中不同技术含量和价值的环节因此能在不同地区或者国家之间拆分,进而引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心区位转移,产业转移的环节越细化,价值区分越精细,最终会导致整条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式和组团式转移。

(三)微观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诱使产业转移

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了OLI模型。他认为只有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才能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或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作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随着国际分工更加细密,跨国公司顺势把业务不断拆分,在本国范围能达到生产能力极限之后把其中一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区域,于是促发了产业转移;企业的区位行为是企业主体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就工资、税收、价格、基础设施等关键因素进行谈判的结果。企业作为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以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竞争区位和现有区位之间的赢利差额贴现值大于转移的成本时,企业就会迁移到其他地区。

篇7:云阳县承接产业转移思路研究

作者:潘传谋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2日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进入调整期,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拉开了序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呈加快发展之势;随着“一圈两翼”战略的深入推进,对口帮扶机制的建立完善,重庆主城区大力实施“退二进三”结构调整,向“两翼”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抓住机遇,主动出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云阳县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加快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拟在分析国内市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从云阳县情出发,剖析现状及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提出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国内市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升级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东部沿海地区需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加工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但同时,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指向不仅仅是中西部,还包括国外(如东南亚地区),同时,在东部地区政府导向下,向本区域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影响不可小视。另外,传统产业转移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物流、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二)市内产业转移

重庆直辖以来,主城逐步形成了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能源、轻纺、生物医药等产业体系,同时,以金融业、物流业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端服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和沿海地区相似,重庆主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也同样面临着生产要素供给趋紧、发展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在“退二进三”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推动下,主城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出于节约成本、拓展发展空间考虑,一些企业主动向“两翼”地区发展,有的甚至实施了整体搬迁。但目前来看,这种主动式的产业转移尚处于初步阶段。

为尽快落实“314”总体部署,加快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重庆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做强“一圈”龙头带动“两翼”发展。坚持互动共进、互利共赢,建立统筹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一圈”向“两翼”产业转移。将适宜到“两翼”发展的优势产业、产品的生产加工扩散到“两翼”,向“两翼”提供金融、技术、人才支持,推动“两翼”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特色矿产加工、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加快这一进程,“一圈”19个区县与“两翼”地区对应区县结为对子,加大了对口支援力度。目前,“两翼”部分区县在承接“一圈”产业转移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云阳县承接产业转移基础现状及特征

云阳是库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移民大县,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基础薄弱,产业空虚。进入“十五”时期,三峡库区工作重点逐步由移民搬迁转向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冲破思想藩篱,树立开放意识,“借鸡生蛋、借力发展”,是库区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这是基于这种认识,云阳县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直辖、库区移民迁建、统筹城乡改革等重大机遇,着力建设基础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一)云阳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云阳县集三峡库区、国家扶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西部开发等政策优势于一体,在众多的优惠政策中,投资者最看中三峡库区产业扶持政策和西部大开发中的税费优惠政策,对于资金指向型、成本指向型的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是区位优势。云阳西联川渝,东达湘鄂,是万州、开县、云阳、奉节4个百万人口区县连片地区的中心,新县城距三峡工程大坝(水路)260公里,西距万州区40公里、距重庆市区300公里,紧靠长江黄金水道,运输成本较低,随着宜万高速公路、万郑铁路的贯通和开工,云阳县的这种区位对于产品终端市场导向型投资者具有一定吸引力。

三是人力优势。现有人口133万,其中劳动力资源约68万人,可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

四是资源优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十余种,其中粉石英品质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四,岩盐、煤、石灰石、天然气储量大、易开采;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27万千瓦;农副产品品种多,规模化发展潜力大,有利于原材料指向型投资者来云阳县投资兴业。

(二)云阳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情况

三峡工程移民搬迁过程中,云阳县处于淹没线下的181家工矿企业,经过关、停、并、破后仅存25家,企业在量上锐减86%。现有企业又因缺乏建设资金,无法进行技改扩能,生存经营状况不佳。制盐、糖酒、针织、农肥等优势产业逐步走向没落,幸存下来的只有机械、食品加工等为数不多的产业。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不但盘活了现有企业,做大了存量,而且引进了新兴产业,培育了增量。

一是机制体制不断健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印发《数字云阳》、《云阳招商指南》,创办招商网站等,广泛宣传全县环境条件、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云阳知名度。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完善了《云阳籍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库》和《沿海企业转移信息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南京、重庆、广州设立驻外办事处,组建了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探索发展了蹲点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

二是引进资金逐年递增。引进外资方面。2002年,云阳县引进外资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1216万元,实现了利用外资零的突破。2008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4600万元,比2002年增长278.3%,年均增长24.8%。引进内资方面。2000—2008年,全县共引进亿口鲜100万只山羊加工、恒顺醋业2000吨香醋果醋、旭恒600万条摩托车轮胎、太湖丝绸750吨绢丝、重百购物休闲广场等内资项目近600个,合同引资100亿元,到位资金3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从2000年的1.12亿元猛增到2008年的7.29亿元,年均增长26.4%。

三是产业体系逐步恢复。通过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制体制,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引进资金、项目,机械加工、食品饮料、医药制造、纺织服装等一些传统产业得到恢复性发展,同时,硅盐化工、能源、生物医药、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也取得积极进展。

(三)云阳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特点

从产业看。前期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主要集中在种养殖、房地产和商贸流通及服务业;第二产业比重偏低,主要集中在煤、石灰石等采矿业和加工业。但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特别是随着工业立县战略的推进,全县把引资重点放在工业上,工业项目不断增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第二产业比重将大幅度提升,同时带动第三产业继续提升,而第一产业比例总体将呈下降趋势。

从来源地看。外资项目主要来自于香港、台湾地区,国外项目较少;内资项目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近年来承接市内主城区产业转移的比重逐步提高。2008年来自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占云阳实际利用内资的70%,来自于市内主城区的内资占10%。

从区域分布看。县城及重点乡镇承接份额较大,约占80%。随着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公路通畅通达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承接环境大为改善;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将使乡镇产业积聚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工业园区将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大有作为。、三、云阳县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量少质差,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一是总量不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云阳县引进项目和资金的总量不足。与万州、开县等周边区县相比,云阳县在引资总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全县协议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协议引进资金21.73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协议引资9.6亿元。开工建设的项目15个,开工率为60%。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3500万元,占协议引进资金的3.6%。2008年,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包括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29亿元,占协议引进资金总额的33.5%。

二是结构不优。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其中又以煤窑、采石场为主,工业项目较少,不足总量的30%。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商贸及服务业比重较大,而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投资明显不足。三是质量不高。在招商过程中,对业主的实力、信誉及项目的可行性考察力度不够,“盲目招商”的现象还客观存在。引进的项目中,投资大、规模大的项目少,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财税贡献大、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项目更少。从效果看,签约项目多,开工项目少,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项目更少,整体效益尚不明显。

四是运行不好。引进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经营状况不佳,能按预期达产的较少。

(二)要素不全,承接产业转移受到“硬制约” 一是基础建设滞后。公路密度小、等级低,路网结构和功能差,等级以上公路仅占总里程的50.5%;水运交通设施落后,县境内现有的16座码头功能单一,没有一座综合性大码头。县城和沿江集镇无第二水源点,园区供水保障不足。电力供应量严重不足, 65%以上靠外购;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220千伏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差;天然气用气指标不足,县境内4口气井日产气18万立方米,承担着云阳、奉节和巫山的供气,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气。

二是园区建设滞后。由于上级没有园区建设专项资金补助,地方财力有限,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导致园区建设进展缓慢,目前建成区面积仅1平方公里,尚未形成“七通一平”硬件平台。工业用地调规难,存量不足且撤迁、整治难度大,无法满足企业用地需求。标准厂房存量不足,严重影响招商项目落户。

三是物流发展滞后。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发挥不充分,加上没有铁路,物流成本增加。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更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无法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产业配套能力差。其一,云阳县产业基础薄弱,现有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强、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转移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其二,特色矿产、生物等规模资源较少,招商项目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系。其三,缺乏专门培训和专业素质的人材,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高端的技术、管理、经贸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其四,融资困难,信息不畅,也导致项目难引进。

(三)环境不优,承接产业转移面临“软障碍”

政策方面。土地、税费等方面的政策与沿海及周边部分区县相比,还缺乏优势。政策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大项目、大投资和先进要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政策落实不够,执行不灵活,过分讲程序,强调照章办事。政务方面。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人难找、事难办”等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存在主动不够,被动有余的情况。在招商引进上,缺乏专业化招商队伍;缺乏创新的招商手段和措施;项目前期工作不深不细,项目库建设不规范,无法满足客商需要。此外、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四)观念陈旧,承接产业转移缺乏“原动力”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但与沿海比,我们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缺乏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凡是书上没写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没讲的,就不敢大胆闯、大胆试。不少同志思路不清、办法不多、作风不实,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少数同志仍习惯于“两眼向上”,把精力放在向市里争资金、争项目上,不愿主动走出三峡,大气魄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一些部门将招商引资目标当成软指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的甚至把招商引资工作看成额外负担,等待观望、行动迟缓,齐抓共管招商引资的格局尚未形成。一些招商活动“雷声大、雨点小”,协议签了一大堆,但许多资金和项目却迟迟难以落地。

四、云阳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设计

当前,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进入了一个大的调整阶段,必将带来世界和区域经济地理格局的新转换,呈现许多新的特点,但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云阳要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必须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性研究,发挥优势,创造条件,采取超常措施抢占发展先机。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开发促大发展,把握国内市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云阳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抓住机遇,以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以引资、引智为核心,以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政策制度等软硬投资发展环境为重点,以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小区等各类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努力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实现云阳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原则

一是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引导,优化投融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强化规划导向,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创造良好的体制与政策环境。二是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兼顾的原则。既要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统筹资源,系统推进,加快云阳承接产业步伐,又要注意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找准承接转移产业的关键领域和环节,围绕产业结构升级,着力突破。三是分类指导与合理布局原则。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现状,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合理布局

分区域、分领域、有重点地开展产业承接工作。

(三)重点领域

一是医药化工,以现有两家医药企业为依托,以中药材深加工为重点,引进知名医药企业或品种;以盐硅资源为重点,引进业主开发,推进化工产业集群式发展。二是食品加工,主要是围绕全县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展开。三是机械电子,主要发展汽车、摩托车配件、船舶制造、仪器仪表等。四是纺织服装,主要是引进品牌服装项目,并向上下游延伸。五是能源,突出清洁能源,当前立足水能、风能开发,未来向生物能源和太阳能方向发展。六是建材及新型材料,研究开发耐用型、环保型建材和装饰材料。

(四)重点区域 以“一园六小区”为重点,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一园”即人和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引进投资较大、效益较好的项目,提高单位地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率;A区以农副产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加工、楼宇轻纺工业为主,B区以机械电子、船舶制造为主,C区以医药化工为主。“六小区”即六个乡镇工业小区,加快建成工业园区的拓展区。江口重点承接发展食品加工、建材及新型材料产业;南溪重点承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业;凤鸣重点承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产业;高阳重点承接发展建材及新型材料产业;平安重点承接发展农副产品、化工产业;盘龙重点承接发展机械制造产业。

(五)发展途径

一是利用现有基础承接产业转移。利用机械加工等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优势,引进相关产业;利用已有的基础工业,通过“引进来”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已有的龙头企业和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强化招商引资效果。二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利用硅、盐、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承接发展特色矿产加工业;利用牛羊、柑橘、蚕桑等优势农产品,承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承接发展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利用政策、抓住关键环节承接产业转移。针对国家和重庆市对库区的产业政策,承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对装备制造业等一些体系庞大的产业,应主要争取战略投资者和关键生产环节的进入,然后逐渐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全部转移。

四是创新投资方式承接产业转移。推行建设—转让(BT)、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承接产业转移。

(六)发展目标 一是引资总量实现突破。引进外资方面:2011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0000万元。引进内资方面:2011年,全县协议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协议引进资金1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亿元。

二是带动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工业总投资力争达到50亿元。其中:重点工业乡镇每年各投产两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工业条件一般的乡镇各投产一家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三是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第一产业中以柑橘、牛羊为主的种植业、养殖业更加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第二产业中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能源、建材及新型材料六大工业体系渐成雏形;第三产业中商贸、旅游、房地产、中介服务等门类更加丰富、齐全。

四是经济总量上新台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2011年,力争全县工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其中工业园区达到 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

五、推动云阳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外资东进、内资西移,云阳县正面临着通过吸纳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这一机遇具有较强的时限性和空间选择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次性洗牌”的性质,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机遇稍纵即逝。如果坐失良机,云阳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就可能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分工和资源优化配臵,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升云阳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但我们也应看到,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但同时也加快了产业调整升级步伐,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努力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新”立观念,全面树立借力发展思想 云阳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可以说,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扩大开放、改革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云阳要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发展任重而道远。因此,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要“加快”“率先”,就必须创新突破,走一条超常规发展道路。只有在改革创新上“率先”,才能在加快发展上“率先”。要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待改革创新不争论、少争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多干少说,干了再说,把解放思想动力真正转化到具体实践中,体现到现实的效果上。用开放的心态面对产业转移,用开放的举措推动产业发展。

(二)以“优”育环境,全力破解承接产业转移瓶颈

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发展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

打造硬环境,着力夯实产业承接平台。一是做好物流保障。推进万郑铁路云阳段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全方位实现陆运、水运现代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降低物流费用。二是做好用地保障。2006年,市政府已对用地保障次序作了明确规定,工业项目、招商项目用地要优先保障。要认真落实市政府的精神,根据用地需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提高审批效率,做到依法、快捷,确保工业用地。三是做好能源保障。积极推进盖下坝电站、门坎滩电站、220和11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建设,争取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做好歧山风力发电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完善供电网络,加强电力调度,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电力供应。争取天然气供给指标,确保天然气正常供应。做好节能减排,促进科学发展。四是搭建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市里的更大支持,创造性地落实和使用好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和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各类政策性资金。争取在云阳开设村镇银行和更多商业银行在云阳设立分支机构。提高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定期向银行推荐重点工业企业,定期向重点工业企业推荐银行,定期向社会公示诚信企业,力争在企业融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改善软环境,大力营造亲商安商氛围。要以加快效能云阳建设为抓手,狠抓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工作。一是营造招商引资的思想环境。牢固树立“不招商、难发展,小招商、小发展,大招商、大发展,招优引强快发展”的开放意识,“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战略意识,“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意识。只要是国家没有明文禁止的,就要敢于向一切投资者敞开大门,不设任何门槛,不设任何障碍。二是营造公开透明的效能环境。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各种审批项目特别是非行政许可项目再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进一步削减审批事项。加强行政审批大厅建设,强化大厅窗口服务功能,真正做到人员进厅、审批进厅、服务进厅,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全程式服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所有职能部门都要公开管理职能、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和工作规范,增加工作透明度,全力打造“诚信云阳”、“开放云阳”、“效能云阳”。三是营造热情周到的服务环境。强化效率意识,学习“两天的事情按一天办,雨天的事情按晴天办,夜间的事情按白天办”的优良作风,高效解决投资商反映的具体问题。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各种便民利民措施,积极推行上门服务、导办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采取“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等形式,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纪检监察等部门应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对影响全县环境建设的,实行责任倒查,严格问责;对招商引资带来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坚决查处。要力争将云阳打造成库区乃至重庆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低形政成本、低社会成本“三最四低”的投资环境

(三)以“集”办园区,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以人和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小区为载体,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投资强度,促进优质资源、先进要素向园区聚集。鼓励园区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发挥以商招商作用,以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产业链的转移,引进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对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明显集聚效应的重大项目,在配套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对推动形成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或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土地按规定公开出让,根据外资到位额或注册资本大小给予优惠或补助。鼓励乡镇兴办特色产业园区,在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上给予支持。培育支柱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板块。积极探索新的办法,创造新的优势,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各类投资主体来云兴办产业园区,建立“飞地经济”。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臵,努力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

针对云阳县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的现状,当前,要着力抓好三项工作,提高园区承接项目能力。一是全面提升园区经营理念。针对园区建设总体水平不高、规模不大、项目不多、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的现状,深入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经营工业园区的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探索符合园区发展的快捷途径,切实提高管理运营水平,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工业企业的“孵化器”、项目建设的“助推器”和招商引资的“催化剂”。二是加快推进园区硬件建设。切实增强园区产业发展“硬实力”,按照“产业化运作、多渠道筹资、滚动式开发”的思路,对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筹集、市场业主投入以及争取金融机构贷款相结合的办法,统一规划,集中打造。用好用活园区贷款,重点是加快土地征用和撤迁、场坪、道路建设、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推进中小企业标准厂房、返乡创业园标准厂房、九龙坡对口支援标准厂房建设工程,全面改善园区硬环境,优化入驻条件,满足招商企业需求。三是不断完善企业服务机制。设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为入园企业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备案、工程设计、融资担保等提供服务,保证入园企业能够真正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促进园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对已投产的项目,主动当好参谋和助手,落实扶持措施,帮助企业挖潜增效、做大盘强;对在建项目,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优;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落实专人长期跟踪,促成项目早日“落地”。

(四)以“活”建机制,不断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

着力于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体制,积极构建设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承接产业转移网络。

一是加强项目策划。着眼于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承接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发展,按照大产业链策划一批大项目,以大项目吸引大资金、配臵大资源、发展大产业、打造大集团。

二是强化人才建设。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凸显云阳县承接转移的人才优势。第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发挥以职教中心为主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作用,探索校、企结合的培训方式,加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为产业发展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技术队伍。第二,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大力开展人才交流合作。第三,完善人才评价标准。牢固树立“人才兴企”观念,建立奖励机制,调动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对企业引进的中高级人才,在户籍、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解决其后顾之忧。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政府部门的经济管理人才到企业挂职锻炼,支持科技人才以技术入股、项目入股等方式兴办企业。进一步落实民营企业业主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政治待遇。三是创新招商方式。第一,强化专业招商。积极配优配强专业招商人员,充实专业招商力量。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坚持做到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在招商岗位,把后备干部放到招商一线培养锻炼,建设一支想招商、肯招商、会招商的干部队伍。对长期驻外的专业招商人员,要予以“实权”,建立快速的信息反应、处理机制,避免因逐级汇报而贻误时机。第二,突出重点招商。充分发挥驻南京、广州、重庆办事处的窗口作用,全面了解沿海及重庆主城等地产业转移动向,有的放矢地策划招商项目,对有意到库区投资的企业,及时组建小分队,点对点上门招商。第三,实行以商招商。树立育商理念,不折不扣、积极兑现优惠政策,不遗余力、主动上门为招商企业服务,着力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风险、高效益。同时,对本地重点企业实行重点跟踪,对一些个案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消除负面影响,以使“儿子”(本地企业)、“女婿”(外地企业),均能在一个平等的、宽松的、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云投资企业的现身说法将会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借助平台招商。利用对口支援平台,大力引进沿海产业转移和主城“退二进三”结构调整的企业;借助云阳籍在外成功人士的人脉资源平台,建立档案,畅通信息,加强联系沟通,借助人脉关系网络进行招商。第五,注重效力招商。相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敢抓敢闯的竞争意识,用百分之百的精力争取百分之一的机会,敢于拿下面子,放下架子,去跑去争,敢于冒一定的风险,拿出一股钻劲和韧劲,抱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力求取得实效。第六,推行全员招商。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招商引资,理解、支持、参与招商引资,形成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四是鼓励回乡创业。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充分利用小额担保贷款,发挥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带动效应,用好用活创业政策,大力开展创业培训,鼓励并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择业、回乡创业,为失业农民工返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引导返乡农民工中的老板将企业“回迁”,利用成熟的技术、市场、管理经验,盘活资金,开发项目,吸纳就业,推动发展,报效家乡。

(五)以“特”定方向,更加注重承接产业转移实效

承接产业转移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引导外资流向,促使产业项目布局、园区发展与本地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臵、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要按照“贴近资源、贴近传统、贴近市场,延伸产业链”的思路,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列出产业配套“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强调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细分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为主攻方向,通过内联外引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提升云阳产业的综合实力。承接产业转移,要在突出特色的同时,立足招大引强,更加注重实效,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盯住龙头招强商。把着眼点放在引进全国500强和全市20强企业,把着力点放在引进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广泛开展以投资环境推介、拜访重点大企业为主的招商活动,努力寻求与国内有品牌、有技术、有实力、有信誉的知名企业合作。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主城等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注意把握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紧紧盯住重点企业和上市公司,有的放矢开展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二是立足产业招大商。围绕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能源、建材及新型材料等六大产业,鼓励引导现有企业主动寻找同行先进企业,大力开展合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实现合作共赢。三是注重质量招好商。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作为项目准入的强制性门槛,把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就业容量作为项目落户的前臵条件,把精细加工、高端制造类项目作为招大引强的重中之重,切实提高落户项目质量。四是强化落地招实商。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制、集中会办制、现场办公制,不断提升项目帮建质量和水平,全力提高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达效率。强化跟踪督查,对进展缓慢的项目,要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适时诫勉、督促整改。通过齐抓共管,让所有来云客商能安心创业,让所有落户云阳的企业都能健康发展。

关于新田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甘霖副省长的指示,我们于11月9-10日到新田县就该县承接产业转移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们实地参观了工业园,走访了从沿海引进来的企业,与新田县委书记张智勇、县长龚新智和县直机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香港关爱集团的投资代表进行了座谈和交流。总的感觉是,新田县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认识程度高,工作力度大,来势非常好。

一、基本情况

新田县位于永州市正东面,全县总面积1022平方公里,辖12个乡7个镇,379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7.8万人。新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过去曾被人们称之为“山不成脉,水不成系,田不成洞,路不成网,树不成林”的“五不县”,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一直处于贫困行列。1994年被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2001年被列入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尽管新田工业曾经有过辉煌,但在烟厂政策性关闭及国有企业改革后,工业发展一直处于落后位臵,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极低,工业对财政的贡献很小。去年以来,新田县提出了“工业强县”战略和“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办好工业”的工作思路,特别是省政府出台《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16号)文件后,新田县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重中之重,作为加快新田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承接沿海产业内移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首选战略,加大力度,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新田县承接产业转移所做的主要工作

今年1-10月,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1.24亿元,同比增长29.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28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同比增长14.08%。今年全县一园四区共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其中:龙泉工业区(南区)引进18家,循环经济工业城(北区)引进16家,石羊冶炼工业区引进5家,方达工业区引进3家。特别是引进了香港关爱集团、天恩国际集团、湖南继善高科、湖南湘稀贵金属有限公司等4家战略投资者落户新田。目前全县已落地开工建设项目15个,准备开工建设的10家,正在办理相关手续的11家,总投资达47亿元。实际到位外资1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9%;实际到位内资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5%。另外,还有19个在谈项目。全县工业基本形成了电子、机械制造、纺织、服饰、制药、农产品加工、五金塑胶等产业发展格局。

新田县以提高产业承载能力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着重在思想、基础、园区、环境、招商等五个方面加强平台建设。

1、打造思想平台。新田县首先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抓承接,紧紧抓住构筑思想平台不放,注重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一是全县上下形成共识。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并邀请专家、客商参加会议,面对面地交流对话,座谈商讨承接对策,破解承接难题,打消思想顾虑,形成了“新田的落后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落后;新田的不发达主要是工业的不发达”的共识。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如何承接沿海产业内移作为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个重大议题,放到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讨论,对照检查,寻找差距,查摆问题。通过讨论,进一步清扫了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思想障碍,撤消了一批不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行政性收费项目,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依法行政效能。三是组织外出考察。分两批组织县直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到广东、江西、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激发各级各部门一心一意抓承接,聚精会神办工业的热情。

2、打造基础平台。新田县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中之重来打造。一是大干交通建设。以打通出县通道为重点,着力构建高效、快捷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缩短与沿海的距离。抓住永蓝高速、京珠高速复线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省、市高度重视,申请立项建设与两条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改变对外交通格局。同时,他们还把乡村公路列入了全县重点工作内容,大力实施通乡、通畅工程。二是完善供水配套。由于新田境内无大江大河,且蓄水工程分布数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发展。面对这种县情,他们通过国土资源部和国土资源厅帮助,对全县地下水资源进行系统普查,加快两江口水库工程建设,兴建各类供水工程,较好地解决了工业用水难题。三是加快电力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03亿元建设了110KV变电站、阳桐新线以及县城电网改造。同时,抓紧实施了循环经济工业城和石羊冶炼工业区的用电设施配套建设。积极申报立项,加快220KV线路规划建设。四是增强城市功能。按照20年内领先、50年内不落后、100年内不淘汰的原则,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总体修编,并提出以组团开发的理念建设城市,努力改善县城硬件设施,加快县城的新城拓宽和旧城改造,积极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宜居、宜商、宜游城市。

3、打造园区平台。新田县把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产业集中、项目集聚、发展集约的载体和平台。一是果断调整园区总体规划。根据行政中心选址出现的变化和京珠复线修建等新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果断对园区规划进行调整,将龙泉工业园区整体移至双碧路以西、瑞华中学以北方位,总体规划20平方公里,按照功能分区原则,划分为南区(龙泉工业区)和北区(循环经济工业城)两大部分,各10平方公里。加之2平方公里石羊冶炼工业区和1平方公里方达工业区,全县园区规划面积累计23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园四区的发展格局。二是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采取引资开发、垫资开发和贷款开发等方式筹集园区建设资金,拉通了双碧街、陶然街、玉麟路、金羊路等4条主干道,完成道路建设5公里,供、排水管道6000米,架设供电线路5000米,征用调整土地3000余亩,筹资1.5亿元,投资1.2亿元,平整土地2000亩,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本完成。现在园区可供土地近4000亩,基本能够满足今明两年的发展需要。石羊冶炼工业区已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一横二纵”区内道路和供电、给排水等配套建设,实现了“五通一平”。三是创新园区建设方式。在南园规划100亩土地建设高标准厂房,鼓励社会能人、党政机关干部入园建标准化厂房,凡在明年6月30日前建成的,给予建设方每平方米100元的补贴,建设的有关规费全免。通过创新园区建设方式,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四是明确园区产业定位。以对接粤港澳产业转移为着力点,以电镀、漂洗业为重点,积极培育产业集群,紧紧围绕以鑫隆食品、金龙食品、万佳鹅业为核心的食品工业,以天君动物药业为龙头的医药工业,以正和公司为代表的冶炼工业,拉长产业链条,引进配套产业,打造具有新田特色的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冶炼工业集群。

4、打造环境平台。一是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新田县积极倡导“对事以真,对人以诚,对上以敬,对下以慈”的工作氛围,努力构建人心不设防的和谐人文环境,坚持把团结共事作为实现新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县委班子自身的坚强团结,带动几大家班子之间的大团结,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了心齐气顺的良好氛围和安定和谐的新气象。二是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出台了《新田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决定》、《新田县客商投资服务指南》、《新田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规范文件。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将县发改委等26个单位的222个行政审批服务项目集中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部门代办、一次性捆绑收费、一周内限时办结”的“四个一”服务承诺。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施挂牌保护,凡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安排一名县级领导联系该企业,维护其合法经营,每个企业至少确定一个县直部门对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新田县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列入了县重点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六不准”(即:不准对外商投资者进行人身住宿检查;不准向外商投资企业乱摊派、乱拉赞助及索、拿、卡、要;不准随意查、封外商投资企业的财产和帐目;不准随意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车辆进行检查、罚款或扣留;不准强行向外商投资企业推销产品、介绍就业和承建工程;不准干扰、破坏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常生产),对举报投诉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实行奖励,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实施“一票否决”和一次投诉查实待岗责任追究制。三是营造稳定的治安环境。把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全县的重要工作,实行一票否决。以平安建设为重点,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扫黑除恶力度,并在工业园区挂牌成立了警务室,设立投诉热线电话,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受理投诉案件后,以最快速度限期办结,确保投资客商“安心发展、舒心生活、顺心工作、放心赚钱”。

5、打造招商平台。招商引资是承接产业转移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和手段。新田县的目标是:在3-5年内入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左右,通过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打造承接载体,大力承接产业内移。一是实行领导招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月两次以上外出招商,坚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加强与沿海商会、经济协会的联系沟通,召开外出打工能人座谈会,走访沿海产业转移企业和重点客商,并与客商建立定期互访联络制度,不断拓宽招商领域,吸引客商来新考察投资。对每名来新田考察投资者都以最大的热情、最大的诚意、最优惠的政策对待,累计接待客商3000多人次。特别是引进了湖南继善高科投资建设“湘稀贵”贵重金属生产项目,主要生产钒钽合金、钛合金等高科技产品,项目建成后,三年内可实现年产值10个亿,创税收1个亿。二是组建专业招商队伍。组建了专业招商小分队,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惠州等地聘用10余名招商联络员,开展驻地招商。还先后与东莞茂名商会、广东湖南商会等商会建立联谊关系,促进合作共赢。三是注重引凤筑巢。引进中国国际关爱集团公司投资38亿元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城,依托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所,广泛宣传新田,全力招揽企业落户工业城,目前签定意向入驻的企业16家,已完成了可研,已购地461亩,正在进行土地平整、环评和立项。四是通过赛事搭台。今年9月,新田承办了“中国〃永州南国武当山长丰猎豹杯汽车越野竞技大赛”,有来自广东、湖北等五省区的知名越野汽车俱乐部共55名车手参加了竞技,来自全国的40多家主流媒体参与了宣传报道。通过赛事搭台、经贸唱戏,吸引了不少企业老板来新田洽谈投资。五是发展旅游筑台。新田处于郴州、永州等距之间,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县共有8个主类,26个亚类,66种基本类型,234处旅游资源。其中至少有6处可申报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可申报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有1处可申报为世界民俗文化遗产。新田通过实施“旅游旺县”战略,以旅游促招商,认真开发和包装,打造精品线路。通过一系列旅游活动,不断提高新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客商到新田考察投资。

三、存在的困难和新田县的请求

目前新田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障碍是是交通不够便利。由于进入新田县几条通道都在进行道路改扩建,近期进出不够方便,待明年年底工程全面完成后交通状况可望改善。

新田县委、县政府请求省委、省政府将新田列入“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作为全省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县。理由是:一是新田县工业园区已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起点高,规模大,来势好,成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基地的条件成熟。二是新田处于永郴衡三市的中心位臵,随着二广高速、京珠高速复线、厦蓉高速的建成通车,新田必将成为产业转移最为理想的承接地。三是如果将新田纳入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将更有利于扩大湘南承接沿海产业内移的巨大集聚效应。四是新田有决心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文章,力争把新田建设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县。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重庆市深入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从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特殊市情出发,剖析现状及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产业转移理论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认为条件好的地方应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转移,带动条件差的地方发展。产业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下国际分工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渐次推进。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已经成为当代并且必将成为今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一)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和优化配臵,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大致经历了三轮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20世纪60、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良机,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期,出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特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的趋势。通过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结构提升阶段向要素优化阶段的转变,处于拥有现代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主导型要素的阶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承接重化工业转移阶段。

进入新世纪,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是越来越向高新科技产业、服务业方向发展;二是国际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延伸,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三是产业转移方式趋于多样化,国际产业结构突破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模式,跨国间的企业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过去10多年来平均占跨国投资总额2/3以上;四是产业转移规模迅速扩大,发达国家为了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纷纷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产业转移浪潮;五是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控制着50%以上的国际贸易额,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专有权和70%的国际技术转让。它们依靠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实行全球投资,进行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推动全球资源的优化配臵。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大致承接了三次。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第三次是世纪之交,我国抓住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中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并通过日益扩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向世界“制造中心”迈进。

(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轻纺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阶段,需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加工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产业转移既给中西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传统产业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以跨越方式,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这使得承接地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重庆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重庆直辖以来,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抓住直辖效应、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等重大机遇,积极营造承接产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着力招商引资,国际国内产业向重庆转移产业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一)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

1.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直辖以来,重庆市累计新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46个,签定合同金额99.47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48.50亿美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增长,2007年创下10.8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截止2007年末,世界500强企业有93家落户重庆。

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据统计,制造业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协定1155个,占全市44.3%;合同金额38.99亿美元,占全市32.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53亿美元,占全市42.3%,在全市外商投资中均居行业首位。从发展态势看,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呈现出高开―调整―逐步回升的态势,1998年达到2.47亿美元,随后持续回落,在经历2003年谷底以后开始稳定上升,2006年达到2.96亿美元,创直辖以来最好水平。今年以来,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井喷,前5个月达到3.74亿美元,超过2007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3.93倍。德国巴斯夫MDI项目协议利用外资45亿美元,是1997―2007年全市制造业外商协议投资额的1.15倍。经过直辖十年打基础、建平台,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进一步凸现,外资加快涌入的态势十分明显,标志着外商投资重庆制造业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表一:重庆市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

2.国内产业转移方面,2007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内资首次突破400亿元,是直辖前1996年的12.6倍,年均增长25.9%,直辖以来实际利用内资累计达1337.30亿元,与国内其他省市的经济联系合作进一步加强。从产业类别看,以第二产业为主,1997―2001年,全市第二产业利用内资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2年出现大的突破,比上年增长26.0%,且增势不减,2007达到历史高点223.26亿元,是1996年的21.2倍,年均增长32.0%,高于全市利用内资增幅6.1个百分点,海尔、格力、美的、长虹、康佳、中国普天、中集、云天化、如意、福耀等国内一大批知名企业(集团)相继落户重庆。

1.国际产业转移

①从产业看,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直辖以来房地产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03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5.1%;制造业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53亿美元,占全市42.3%,房地产和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接近全市80%。嘉陵、建设、庆铃和长安等企业与外资合作较早,使得汽摩业成为重庆开放度最高的产业,占据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半壁河山。未来一段时间里,重庆市第二产业利用外资仍将保持主体地位,但随着国家逐步放宽金融、保险、商业等领域对外商投资的限制,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例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②从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承接份额较大。近几年重庆利用外资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分布极不均衡,具有高度的聚集特征。“一小时经济圈”仍旧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实收外资占全市比重接近90%,尤其以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为主。

③从国别和地区看,主要来源于我国香港和日本、美国。近年来,来自欧洲的投资逐渐增多,其中来自英国的投资1.12亿美元,占全市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5.2%。随着茂德“811芯片”项目落地,台湾在渝投资呈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一般地说,来自香港的资金偏好房地产投资,而欧美、日本资金主要投向制造业。

2.国内产业转移

①从区域看,“一圈”占全市常住人口60%、GDP总量7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1%,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该区域实际利用内资约占全市78%,“一圈”与渝东北、渝东南承接产业转移为78.0:14.4:7.6,“两翼”明显较弱。

②从来源地看,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且近年来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1996年来自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占重庆实际利用内资的67.1%,为22.9亿元。2007年这一份额提高到76.4%,而来自于中、西部地区的内资只占23.6%。图1 按来源分组的的重庆内资利用结构

③从产业看,以第三产业为主,但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直辖以来第三产业累计利用内资占全市53.8%,占内资总量比重由1996年68.3%降至2007年47.2%,而第二产业比重由30.9%提高到51.9%。图2 按产业分组的重庆内资利用结构

三、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与西部省区相比也不具优势

一是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少。2006年重庆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360家,仅占全国0.5%,在各省市中排第23位、西部第5位。西部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最多的四川有4491家,重庆不足四川的1/3。

二是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小。2007年重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占全国1.5%,比GDP占全国比重低0.1个百分点。重庆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排在全国第22位、西部第4位,与直辖前1996年没有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世界500家最大企业已有400多家来我国投资,但来渝投资企业却仅有93家,不到1/5。

三是外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弱。2007年重庆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4%,低于全国水平1.4个百分点,工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2.2%。2007年四川省引进国内外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8%,比重庆高22个百分点。

第二,外资区域分布不平衡,产业投向不尽合理

由于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外资的区域性扩张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一小时经济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到近90%,内资也占到近80%,而“两翼”欠发达地区,受各种条件制约,吸引外资十分薄弱,这种失衡局面对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显然不利。

从产业投向看,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低于1%,实际利用内资也仅1%左右。投向工业所占比重最大,投向第三产业次之,而且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2007年,房地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市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的85.2%,利用内资占75.8%,而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投资明显不足。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近些年巨额的政府性资本投入对外资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外资投向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明重庆市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地区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重庆市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且局限于整个流程某一段,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发挥不充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高速公路里程占全区域公路总里程比重,东部地区高达20%,中部地区0.9%,西部地区0.6%,重庆为1%,重庆物流业发展的硬件“瓶颈”明显存在。由于远离沿海港口,公路、铁路出海路程较远,物流成本明显较东部地区高,加上港口和铁路搬运、装卸等服务收费较高,更增加了外商投资的成本,使很多外商望而却步。据调查,重庆高速公路收费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中一类车路桥费大约2300元/年,是成都同类车型的6倍,也高于上海、珠海等城市。从港口综合费用看,重庆港装卸费644元/TEU,比上海港高38%,比武汉港高143%,比四川泸州港高1倍;堆存费为上海的1.5倍,泸州港的2倍。

(四)产业基础虽好但未形成综合配套能力优势

重庆是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已基本形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建筑建材及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软件、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更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强、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许多外商反映,转移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在渝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劳动力也缺乏专门培训和专业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高端的技术、管理、金融、经贸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高端产业的发展。

(五)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

从政策方面看,与沿海及周边比较,在一些政策上不具优势,如与上海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方面的政策,与四川在产业承接方面的政策;政策落实不够,一些市里出台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惠普、大正等企业反映市里的出国劳务助业贷款备用金、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的奖励补贴政策等没有落实;政策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大项目、大投资和先进要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需要出台那种有分量、一目了然的政策性文件;政策执行不灵活,过分讲程序,强调照章办事。

从政务环境看,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外资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习惯被动办事,不积极主动为外商协调解决问题,存在应付、讲形式的情况;政府部门权力意识偏重、服务意识较差,审批项目复杂且环节多。在招商引进上,缺乏专门机构和专业化招商队伍;缺乏创新的招商手段和措施,专业性招商知识很少,项目库建设不规范且滞后,无法满足客商咨询需要等。此外、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六)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到位,对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动力和压力

我们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但与沿海比,我们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缺乏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凡是书上没写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没讲的,就不敢大胆闯、大胆试。沿海地区,国家没有规定不能搞的,政府就允许搞;在重庆许多地方,国家没有规定可以搞的,政府就不让搞。在为什么开放、如何开放的问题上,仍有不少同志思路不清、办法不多、作风不实,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一些招商活动“雷声大、雨点小”,协议签了一大堆,但许多资金和项目却迟迟难以落地。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区县对招商引资的热情不高,准备不足、力度不大、措施不力。不少贫困区县仍习惯于把精力放在向市里争资金、争项目上,不愿主动走出夔门,大气魄承接国际国内和市内产业转移。

四、推动重庆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外资西进、内资西移,外资看好西部,也看好重庆,重庆市正面临着通过吸纳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这一机遇具有较强的时限性和空间选择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次性洗牌”的性质,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机遇稍纵即逝,失不再来。如果坐失良机,重庆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就可能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资源优化配臵,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进而促进“314”总体部署的全面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思想观念要“新”

网络时代的竞争是思想的竞争,思路决定出路。重庆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可以说,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扩大开放、改革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才能承接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直辖以来纵向看重庆发展很快,横向比差距越来越大,按照“314”总体部署,重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重庆“加快”“率先”必须创新突破,走一条超常规发展道路。只有在改革创新上“率先”,才能在加快发展上“率先”。要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待改革创新不争论、少争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多干少说,干了再说,把解放思想动力真正转化到具体实践中,体现到扎实的效果上。创新需要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设施产业中国家法律政策没有明确禁止的,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在国家限制政策之内的,一律对外开放,努力把重庆建设成内陆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进重庆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环境要“优”

要从“率先”和“加快”的战略高度,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必须高度关注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过程中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态势看,我国不但存在产业由东向西进行梯度转移的问题,在观念和政府行为模式上也存在梯次传播和学习的过程。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投融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对已出台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整合,使之产生叠加效应,同时加强督查,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逐一落实到位。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认真研究重庆市产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向,出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新政策,特别是围绕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重庆市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策洼地”。

三、招商引资要“专”

依托园区实行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积极构建设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网络。着眼于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发展,按照大产业链策划一批大项目,以大项目吸引大资金、配臵大资源、发展大产业、打造大集团。对重大项目实行分级跟踪负责,对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成功率,实行绩效评价。建立与中外500强“一对一”、“点到点”的联系机制,强化产业链招商,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建立招商引资网络信息平台,将一些重要国家、地区的知名企业名单、市场信息、投资项目、投资意向面向社会发布,促进双方合作交流。设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组建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招商队伍,推广专业小分队招商方式,实行专业化招商,并在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充分发挥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招商引资作用,帮助提供招商引资信息,为投资合作牵线搭桥。在财政预算中列出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组织招商活动、搭建招商信息平台、建立项目库、扩大对外宣传等方面。

四、承接产业转移要突出“特”

承接产业转移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引导外资流向,促使产业项目布局、园区发展与各地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臵、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围绕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九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打造千亿级产业链和百亿级企业集团,列出产业配套“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强调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细分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为主攻方向,通过内联外引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提升重庆产业的综合实力。

五、园区招商要体现“集”

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以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园、长寿化工园和各级开发区为载体,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投资强度,促进优质资源、先进要素向功能区聚集。鼓励园区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发挥以商招商作用,以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产业链的转移,引进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对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明显集聚效应的开发园区,优先纳入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在重大项目推荐和配套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对推动形成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或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土地按规定公开出让,根据外资到位额或注册资本大小给予优惠或补助。鼓励区县兴办特色开发园区,在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上给予支持,培育支柱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板块。积极探索新的办法,创造新的优势,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各类投资主体来渝兴办产业园区,建立“飞地经济”。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臵,努力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

达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我市“三大目标”、“三大任务”,以“五大特色产业链”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不断更新承接理念,拓展承接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承接范围不断扩大。成渝、珠三角、长三角是项目和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二是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壮大。截至2007年底,房地产、制造业、电力、建筑业及商贸流通业资金到位额居前五位。三引进重大项目取得突破。近两年共协议引进资金上亿元的重大项目近90个,随着汇鑫能源天然气综合利用,齐鲁石化4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香港玖源40万吨合成氨/45万吨尿素、6万吨三聚氢铵、川投集团2×350MW天然气发电、广东利农康盛公司8万吨双甘膦、翁福集团磷硫化工基地等一大批项目相继签订、落地或建成投产,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集聚已初步形成。同时,利森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大巴山水泥等一批大型建材企业正向我市聚集,这一切正成为支撑我市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四是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各县(市、区)正在加快规划和建设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狠抓基础配套建设,根据各类园区的产业定位,大力推进以路、水、电、气、通信以及污水处理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目前,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园区已纳入省重点支持的六个园区之一,渠县、大竹、宣汉正积极申报省级工业集中区(园区),开江县已编制完成园区发展规划,万源市正在启动编制发展规划,通川区正就集中区的地址进行比选。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承接载体的不断壮大,增强了对产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规划滞后。目前,我市尚未出台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规划,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缺乏统筹,项目布局分散,不利于产业聚集,产业支撑不突出,优势不明显。如:国家和省要求县一级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只能2——3个,但我市各县(市、区)确立的主导产业一般在5个以上,个别县达8个之多,县县之间产业趋同,多数企业工艺相近,产品结构雷同,相互间争夺资源,分割市场份额,形成恶性竞争。有的县产业定位不太准确,如开江的煤化工、大竹的化工产业等。2.产业承接起点不高,水平较低。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过程中,一些县市由于对本地产业现状缺乏深入的研究分析,仅将即期经济指标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单一选择标准,为承接而承接,工作表现被动而盲目。一是不顾生态环境承受力,承接生态资源高耗企业。如开江、达县、万源、宣汉承接了一批木材加工企业,这类以生产建筑用模板为主的企业数量众多,生产工艺不高,且耗材量巨大。如宣汉县规模以上的模板企业就达6家,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企业则有120家之多。同样,在达县,产值上500万的木材加工企业不下五家,小的则无法统计。如果这样下去,恐怕不用几年,达州的森林资源就要被消耗殆尽。二是不顾国家产业政策,挤占资源,承接发展落后产能。我市各县(市、区)都将煤炭冶金或煤化工作为其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冶金企业18家,但真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仅达钢1家。焦化企业则普遍产能较低,随着国家行业门槛的提高,这些企业即将面临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从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对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着负面影响:首先,企业间相互争夺资源,致使我市资源供给日益紧张,严重制约了我市煤电冶产业的发展壮大。其次,由于受技术、资金的限制,这些企业、项目的发展也使我市环境状况受到严重威胁,环保压力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容量日渐缩小。

3.对吸引产业转移的优势资源掌握不够充分。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达州以资源富集而吸引了不少客商,天然气、煤炭、石灰石、石膏、岩盐等28种矿产资源和优质粮油、畜禽、苎麻、茶叶、油橄榄、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资源被作为对外推介的重点。但除天然气、煤、石灰石等在招商引资中有所突破外,大多数优势资源的转化仍处于粗放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资源条件缺乏真实的了解,对资源利用缺乏科学的研究:一是对一些资源如石灰石、长石、陶土、石膏、卤水和岩盐等的具体储量、分布情况不清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欠缺翔实的资料;二是对一些资源的特性、用途等认识不足;三是对某些资源利用项目的规模、技术、市场前景的分析研究不足,如苎麻产业,虽有一定产业基础,但由于苎麻纺织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始终没有突破,苎麻纺织产业发展较慢,目前,大竹县的麻纺企业除玉竹麻业1家还在勉强维持生产外,其余的已经停产,30万麻农的收入也受到严重影响。又如生猪加工业,由于对全市生猪养殖规模及发展状况的动态分析不足,一些生猪加工企业无法实现产能饱和,全年约1/3的时间处于停产状态。对资源情况缺乏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准确掌握,在承接项目的规划制定中,在具体项目的编制中,难以做到对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发展前景的深度分析,对客商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

4.承接载体功能不足,产业配套能力差。一是交通问题。达州地处内地,铁路、公路、水运等运力都受到一定局限,输出成本高,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路路网建设不够发达,使承接产业转移受到一定限制。二是土地问题。目前我市现有国有存量土地偏少,新上项目须经过报批、拆迁等漫长过程,且土地价格较高,土地问题已成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三是园区问题。我市工业园区建设虽然进展较快,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上比较滞后,尚无招商引资过渡性厂房和标准厂房,尤其不利于承接服装、鞋类等轻工产业的转移。同时大多数县级工业园区功能分区不足,污水集中处理、集中供电、供水、供气和信息中心等配套设施明显滞后。四是配套服务问题。与东部相比,物流成本较高,会计、金融、律师事务等中介机构在我市发展不完善,与产业相配套的服务业不够发达,影响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成熟和发展。

5.优惠政策不够理性和规范。各地为承接产业转移,互相比拼优惠政策的现象较为突出,相互比“优”,相互“杀价”,门槛一降再降,甚至将“非禁即入”、“无障碍发展”作为优惠政策之一,使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现象。6.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个别部门的工作人员为经济、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淡薄,工作作风不实,政令执行不畅,诚信意识不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切忌盲目跟风和饥不择食。要坚持优势资源由优势企业来开发,战略产业向战略资本靠拢,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坚决避免小打小闹,遍地开花。通过理性的、科学的产业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进行投资,以推进企业的合理布局和融合发展。2.建议尽快出台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指导意见。本着“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出台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指导意见。各县(市、区)要根据“指导意见”完善承接规划,科学布局产业转移项目,使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从随意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在制定规划时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巩固水泥产业,按目前确立的项目建成后,全市产能将达到年产1800万吨,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建议立足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在已有产能基础上,不再承接扩张;二是控制发展冶金产业,不再对冶金产业投资设企,同时,除达钢外,所有的钢铁企业不再支持扩能改造;三是做大做强煤焦、煤电产业。不再承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加强产业整合力度,集中资源支持现有的达竹煤电、恒成能源、华蓥山电厂、万源热电、达钢焦化等一批煤电、煤焦化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从维护生态环境出发,竹木产业,尤其是林纸一体化产业不纳入重点产业承接规划。对于已经承接发展的板材生产企业,建议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拿出解决的具体办法,严格限制木制板材及木制品加工企业发展,集中精力支持四川森大做大做强。

3.对优势资源进行再普查。一是对优势矿产资源做一次普查,切实掌握其储量、分布情况,并对开发利用前景作出详细的分析论证。二是结合全国经济普查,对竹、木、油橄榄、中药材、优质粮油、生猪、特色畜禽等特色农副产品资源进行普查,对其种植、养殖情况作出动态分析,并委托专业院校或科研院所对一些资源的特性、用途及开发前景进行深度分析研究。三是对苎麻产业,要根据目前我国的技术、市场因素等进行认真分析,完善措施,强力推进其发展。4.突破瓶颈制约,加快承接载体建设。一是抓住国家大投入契机,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提升路网服务水平。二是破解用地难题。要严格项目用地管理,既抓增量的供给,更抓存量的盘活,要对全市的废弃工业用地进行摸底清查,尽可能地将这些土地用于新上项目。对入园项目,要采取按投资强度、经济密度等指标确定供地数量的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把项目做好做实,对于真正好的项目,要敢于拿着合同说话,拿着合同要地。三是加快承接载体建设。要明确园区产业定位,依托现有基础,结合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其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要着力加大对园区投入,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强化园区能源保障,提高园区吸纳功能和承载能力,使其成为推动同业聚集、产业升级的基地。四是完善物流体系,引进、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和物流服务品牌。5.规范各类优惠政策,统筹协调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议对全市各地制定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进行调查清理,对其中不合规、不理性的条款予以纠正废止。同时,建议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协调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招商引资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防止各县(市、区)为争取产业承接,在税收、土地和其他方面过度让利,形成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6.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改善政务服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一要坚决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在企业照章纳税、守法经营的前提下,禁止任何部门到企业去检查。二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运作,借鉴其他地方设立产业转移“绿色通道”的做法,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审核审批的事项,必须从速审批,彻底改变政务中心只是接传中心的状况。三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诚信意识,不能为引资而乱承诺,一旦承诺的事必须坚决兑现。四要加强优化经济环境和行政效能的监督,强化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着力打造达州亲商扶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7.坚持引进外来企业与支持地方企业发展并重。既要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又要支持本地企业投资发展,引进能与本地企业对接或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资金、技术,以提升本地企业综合竞争力。对各类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平等对待,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尤其要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本地企业退城进园有机结合起来,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

8.大力承接中小企业的产业转移。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引发了民工返乡潮,这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又一群体,解决民工就业问题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同等重要,应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社会就业、保持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对解决就业人员多的企业,政策上应予以优惠或奖励。

一、引进企业层次和水平不高

据调查,郴州引进的加工贸易主要是电子、服装、印染、农副产品、矿产品等,永州引进的加工贸易业基本上是服装、毛织、矿产品粗加工等,这些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加工贸易企业以代加工、代设计为主,自创品牌少。如永州蓝山的毛纺织企业,大多是采取联合方式从广东拿订单,加工生产半成品后由广东大公司代理出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产品的增值率和企业的利润都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如宁远县诚邦木艺加工厂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不畅,造成产品大量积压,目前库存产品达100多万,企业举步维艰。

二、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由于各地财力有限,目前还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生活设施不完备、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流通也不方便等现实情况。芷江机场的复航及邵怀高速的开通为怀化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创造了更为便利的通道。但空运航线及航班的偏少以及陆路出海通道的遥远,仍称成为制约沿海产业转移的瓶颈。永州没有直达广东的高速和铁路,走高速到广东需要绕道衡阳,郴州。到广东的国道也是破旧不堪、路况不好,到处坑坑洼洼。虽然未来有洛湛铁路、二广、厦蓉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健全永州的路网,但在这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高潮中(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只有3至5年),永州的交通瓶颈如果没有较大的改善,必将削弱永州的区位优势。

三、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韶关、清远等城市对内移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内移构成了阻挡、拦截;赣州、梧州、桂林等地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吸引转移产业。

四、沿海地区对当地加工企业进行政策和资金扶植,使内地企业政策优惠的差距缩小

国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2007年7月联合发布第44号公告,公布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规定沿海地区企业要做限制类目录中商品的加工贸易必须缴纳50%的台帐保证金,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则继续实行保证金台帐空转。于是许多沿海加工贸易企业纷纷选择往中西部及内地发展。但金融危机以来,沿海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地方工业,对原44号公告的执行力度大为减弱,使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作用减小。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不优

一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商业银行出于资产抵押不足等方面的考虑,对加工贸易企业的信贷投入较少,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二是征地用地难度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用地受到严格控制,各地招商引资或企业升级提质往往受制于“用地”瓶颈。三是个别单位服务意识差,计较部门和个人利益,一定程度干扰了经济发展环境。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实现宣州科学发展新跨越 ——宣州区加快承接苏浙沪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践与思考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黎勇

近年来,宣州区充分发挥毗邻苏浙沪地区的地缘优势,深入实施“东向发展、一主两翼”两大战略,突出抓好开发区、重大项目和新农村建设三大重点,始终坚持“工贸强区、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营经济”四个不动摇,努力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财政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政府自身建设”五个方面新突破,逐步融入到苏浙沪地区。但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皖江开发”和“产业转移”三大政策,宣州区如何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分工,如何承接苏浙沪地区产业转移,如何实现宣州科学发展新跨越,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宣州融入苏浙沪概况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70%的纺织业、80%的服装制造业和90%以上的加工贸易。现在,长三角(苏浙沪)地区土地、淡水、人力、能源等资源的供给已经紧张,房、地、电、煤、运、原材料、消费品以及用工等价格普遍上扬,生产成本大约高出中部地区30%-40%。就工业用地而言,浙江已接近用完,上海“十一五”缺口7.4万亩。未来几年,在高成本的影响下,沿海地区加工工业和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据上海市银监局测算,到2010年,仅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

宣州区与长三角城市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互补,历来交往甚多,关系密切。近年来,宣州区相继开展了“融入苏浙沪”、“东向发展”战略等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到行动上融入苏浙沪,初步与长三角建立起相融互通、分工合作的关系。

一是与苏浙沪地区全面交往日益密切。合作机制方面,我区分别在上海、常州、金华等七地设立了办事处,常年派驻招商小分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举办推介会。与金华市婺城区、南京市江宁区、镇江市润州区缔结为友好城区,加强了政府、企业间的交流。连续多年组织参加上海农展会等展示展销会。科教方面,区委区政府和多家企业已与上海、苏州、绍兴、无锡等地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和干部培训关系。人员流动方面,2008年我区劳务输出16万多人,其中到苏浙沪地区的占90%以上。苏浙沪地区商人纷纷来宣寻找商机,仅浙籍商人就有7000多人,并成立了浙江商会。

二是苏浙沪地区企业纷纷落户宣州。裕华纺织等一批纺织服装企业,百合化工等一批医药化工企业,全鑫矿业等一批资源性企业,中雅集团等一批建筑企业,江苏苏果等一批服务业企业纷纷落户宣州。近年来,落户我区经济开发区、乡镇分区、特色园区的企业75%以上来自苏浙沪地区,且投资项目和资金逐年上升。据统计,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我区实际利用苏浙沪地区资金分别达到11.5亿元、18.8亿元和30.4亿元,分别占当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总额的64.2%、72.9%和89.9%。

三是宣州的农产品主要流入苏浙沪地区。近年来,我区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成为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皖南优质烟国家级生产基地、全国四大反季节香菇基地、华东最大的三黄鸡繁育基地、华东最大的河蟹繁育基地,水产品、香菇、茶叶、太子参、地膜花生、黄酒、鸭脚包等农产品主要销往苏浙沪地区。

二、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宣州区位居皖苏浙三省交界,地处沪宁杭“金三角”,是长三角经济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第一站”,是上海经济协作区和长江经济开发带的有机组成部分。境内交通四通八达,皖赣铁路、宣杭铁路“一纵一横”穿境而过。正在规划建设的宁(南京)宣杭、宁宣黄高速与318国道、312和104省道、合芜杭高速“两纵四横”国省道在宣交织。水阳江一年有6个月的通航时间;芜申运河一旦开通,可实现全年通航。宣州距上海、杭州、南京等航空港约2—3小时的车程,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二是资源优势。宣州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是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境内森林面积100多万亩、耕地面积83万亩、水面54万亩,粮油年总产量63万吨、蔬菜瓜果22.2万吨、茶叶1.8万吨,肉类年总产量3.5万吨、渔业总产值5亿元,素享“鱼米之乡”的美誉。水东蜜枣、水阳河蟹青虾等久负盛名,“山中鲜”牌土鸡蛋、青草湖黄酒等30个优质农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宣州有丰富的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煤、铜、钼、硫、石灰岩、珍珠岩、沸石、膨润土等矿藏30多种,总储量达50亿吨。宣州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和“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境内有“江南诗山”敬亭山、中国鳄鱼湖、龙泉洞等自然风光,也有北宋广教寺、水东老街等文化古迹,还有江南名刹朝天洞和华东第二的圣母堂等宗教圣地。这些都为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物质准备”和“文化准备”。

三是要素优势。土地方面,宣州有大面积荒岗地,土地利用空间巨大,且地价相对低廉,只是上海的1/6。供电方面,境内有25座变电站、29个供电所,供电可靠率98%;设计总装机容量180万kw,一期工程2×30万kw的火力发电厂已并网发电;总装机6×100万千瓦核电厂将在三年内建成。供水方面,城区现日供水能力达7万吨,覆盖整个市区,日供水10万吨的水厂正在建设中;乡镇均有自来水供应。供气方面,宣州区属“西气东送”工程受益区域,年供气规模8670万立方米。通信方面,已建成程控电话网、数字传输网等五大通信网,数字微波实现了与186个国家和地区的长途电话直通。人力资源方面,我区剩余劳动力充裕,成本较低,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仅1.2万元左右,社会保险年平均3000元。而这些要素大多是苏浙沪地区所最缺乏的,是吸引苏浙沪地区投资的“重要法码”。四是平台优势。宣州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全省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创业基地和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东区现已基本完成;规划范围为27.5平方公里的北区和各乡镇分区、特色工业园的起步区均已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并都有企业入驻。位于孙埠镇境内的木材加工园、粮食产业园已被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狸桥镇被认定为“安徽省产业集群(碳酸钙)专业镇”。目前,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水阳、狸桥、水东、古泉、寒亭、金坝乡镇分区和粮食产业园、木材加工园并行发展,宣南、宣港、宣狸等经济带快速崛起的“一区八园多带”已逐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五是产业优势。经过多年强力推进“工贸强区”和“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我区工业已形成了以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五大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40家。我区农业已形成了以畜禽、水产、林果、特色经济作物、优质粮油棉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产品商标标识有90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达103家。我区商贸已形成了以九洲、宣州、建材三大亿元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市场繁荣有序,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我区旅游业中敬亭山、鳄鱼湖、水东老街、龙泉洞等旅游景点“宝刀不老”,白马山庄、上海滩俱乐部等休闲旅游“异军突起”,“农家乐”乡村旅游“蓬勃兴起”,现有3A景区3个,三星级旅馆2个,新建星级“农家乐”3家,水东镇被评为省级最佳旅游乡镇,溪口、狸桥镇被评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宣州区“一主两翼”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与苏浙沪地区的优势互补,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三、宣州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三角地区虽有产业向外转移的内在要求,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行政体制影响,并未出现产业外移的“井喷现象”;我区承接产业转移也没有出现“应接不暇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内因,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够”上:

一是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现在,我们少数党员干部还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没有真正把精力放在解放思想促发展上来,缺少一种为了发展冒风险、扛担子、杀开血路拼的精神。我们一些本土企业家还存在“小富即安”思想,没有开拓意识,仍然停留在“依靠质优价廉的产品去挤占市场”的初级市场经济观念中,安于现状。我们少数群众容易得“红眼病”,缺乏“你发财,我发展”的胸襟。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我区的工业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在工业发展上,仍以传统的资源型高能耗、低产出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高新技术支撑,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还不够高,产业链还不够长,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在农业发展上,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和支撑,“农产品品种数量多,精品名牌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牌建设的多,发挥作用的少;生产加工企业多,龙头企业少;单打独斗多,强强联合少”的“五多五少”现象依然存在。另外,我区城镇化率也比较低,仅有37 %。这与“承接产业示范区”要求还不相称。三是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少数干部由于价值取向的偏差,造成了发展的热情还不够高、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事事为自己着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导致缓作为、不作为或乱作为;少数群众发展的眼光还不够远,只顾眼前利益,不能顾全大局,导致一些项目建设受阻;少数部门和地方发展的全局观念还不够强,往往把地方和部门利益看得过重,导致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维护稳定的压力还比较大,牵制了迎接产业转移的精力。还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我区部分职能缺失,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能。

四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人才还不够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一方面,我区有一定文化程度的16万多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地打工,留下的多是“993861部队”,就是老人、妇女带着孩子过。另一方面,我区境内真正的高等院校只有1家,9所职业学校生源匮乏,每年只能为社会培养6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许多想找工作的人没人要,企业想招工招不到”怪圈在我区现实存在。同时,我们还缺少一支真正懂经济的干部队伍。分析外因,主要表现在“四个限制”上:

一是产业限制。一方面,东部沿海的外资多分布在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的电子、信息等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产业转移成本大,我区劳动力成本优势难有大的作为。另一方面,外来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农业投资偏低;服务业投资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尤其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而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工业相对滞后,发展重点又在乡镇,受益相对较少。

二是运营限制。产业转移存在进入内地市场拓展和营运、物流成本及下游产业配套等因素,如果没有产业整体转移,势必会增大企业运营成本,沿海企业因此谨慎转移。而我区由于行政区划分割等因素,导致产业空间布局缺乏统筹协调,各地竞争加剧了产业同构,企业之间不能形成上下游关系,导致行业整体效益偏低。三是行政限制。苏浙沪地区为了保证自己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首选产业向本地欠发达地区转移。如上海通过“173计划”在周边地区形成商务成本洼地,阻挡资本外溢;江苏则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和对口帮扶向省内的苏北方向转移。

篇8:广东产业转移动因及效应研究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或全部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陈红儿,2002)。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分工的重要原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对于产业转出地,国内学者比较关注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效应研究。许礼生,张华伦,邓悝(2009)提出产业转移、产业聚集能提升承接地的国际竞争力;陈红儿(2002)指出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发展的作用有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应;有学者通过构建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认为产业转移会为移入国带来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就业效应(严薇,2009);陈刚,张解放(2001)将产业转移效应分解为优化效应、扩大效应和发展效应。孙玉娟等(2007)认为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域的负向影响(生产能力和就业下降)是短暂的,长期效应将是有利于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转移能提高转入区域产业规模和产出能力,并带动技术扩散。

笔者认为,广东进行产业转移有其特殊性。珠三角扮演产业承接地的角色,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进行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同时,珠三角承担产业转出地的角色,既要在本区域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空间,又要协调广东区域发展而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不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另一方面,东西两翼和山区在承接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珠三角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将从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山区两个区域主体来全面探讨广东产业转移动因与效应。

2 广东产业转移动因分析

区际产业转移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区域间因资源禀赋、区位、市场、产业配套环境、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所形成比较优势动态发展变化的结果。梯度理论认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每一个国家与地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低梯度上的地区传递下去。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区域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其中,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2.1 珠三角地区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形成产业转移推力

(1)珠三角地区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02年达到116.17亿美元,到2008年实现169.21亿美元,平均年增长幅度超过7%。据有关资料,从2002年起,外商对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实际直接投资额占每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超过70%。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有两个特点。在制造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初级加工制造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六个行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同时,服务业(房地产、电信、交通运输、金融等行业)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极大推动了地区工业化进程,为实现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对接打下基础。而新产业要实现规模效益、外部效应和竞争效应,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产业集聚。这就要求珠三角地区在政策、资源和空间上为新产业提供服务,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2)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比较优势。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成本要素(工资、土地和能源等)供给趋于紧张,价格不断攀升,使传统制造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失去了原有的发展比较优势。成本要素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上涨是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从而使该地区的商务成本迅速抬高。由此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获利能力。将劳动密集型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有利于延长产业生命周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此外,部分产业主体(企业)为追求扩张市场,更大范围占有的资源而主动进行产业转移。

珠三角地区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可整合优化资源要素供给、保持原市场竞争优势,还可腾出产业空间发展新型和新兴产业,达到提升产业、优化结构的目的。

2.2 东西两翼和山区为加快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起飞,形成产业转移的拉力

(1)提升地区产业层次,促进经济发展。2008年,珠三角地区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711.5亿元、14964.6亿元、14069.5亿元,比重分别为2.39%、50.3%、47.3%;东西两翼和山区合计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065.3亿元、3142.2亿元、2297.2亿元,比重分别为16.1%、49.1%、34.7%。从总体上看,两大区域主体都已到达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重的水平,但相差较大,后者第一产业比重是前者的7倍左右,产业层次较低。前者产业总值是后者产业总值的4倍左右,经济实力相差较大。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将有利于改善区域产业层次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2)拥有要素成本优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第一、要素成本是企业生产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企业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珠三角地区相比,东西两翼和山区生产要素具有明显优势,地区内有着丰富的劳动力和水电资源,土地价格也远低于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初步建成为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理想场所。交通网络不断延伸,欠发达地区为尽快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而规划和建设高速公路。第二、政府大力推进产业转移,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省政府每年出资15亿元作为竞争产业转移扶持资金(竞争成功的三个转移承接地城市各获5亿元);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8-2012年,拿出400亿元资金,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重点产业发展、帮助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扶持;地方政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与完善服务意识,制定水电、土地价格优惠、融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吸引企业落户。

东西两翼和山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是不发达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起飞发展的良好机会,通过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更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3 广东产业转移现状

发达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的数据,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年底工商登记数2000年为49865户,2008年为68104户;实际利用外资额2000年为145.75亿美元,到2008年212.67亿美元,增幅46%,实现平稳增长。

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珠三角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截至2009年4月,广东全省已认定产业转移园32个,14个欠发达地市已至少有一个产业转移园。至2008年底,广东省29个产业转移园已投入开发资金111.38亿元,入园项目(含意向)973个,总投资1156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投资额542.2亿元。园区已投入生产的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实现利税27.7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倍。

4 广东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广东产业转移对转移区域双方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对珠三角地区而言,它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保持乃至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东西两翼和山区而言,它是提高产业层次,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根据广东产业转移途径与方式,笔者提出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见图1

4.1 珠三角产业转移正负效应分析

(1)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现阶段国际产业转移有两个主要特征:在制造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初级加工制造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服务业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珠三角地区通过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转移两种形式,从发达国家进口零部件等中间品和机械设备等资产品,并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外资企业雇佣本地区人员增加了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丰富操作技术、工艺流程、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经验。通过国际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提高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转移而建立新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变化。自1998年, 随着日本本田的到来,日系(本田、日产和丰田)三大汽车合资项目已全部落户广州,使广州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同时,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供应商随之向主机厂周边聚集,凸显了广州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势,并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钢铁、能源和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珠三角地区不断吸纳高端制造业,提高产业层次,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2)整合地区资源,扩大市场份额。

根据产业转移的性质,产业转移模式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衰退性产业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本地产业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向周边地区扩张性建厂或与周边地区的企业进行协作等方式而进行的产业整体或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衰退性产业转移则指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一般来说,衰退性产业更多地表现为产业整体的、彻底的转移,而扩张性产业转移则更多表现为产业部分的、渐进式的转移(戴宏伟,王云平,2008)。

扩张性产业转移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企业仍在原生产地,通过在周边设立新工厂或者与周边地区企业进行协作来完成产业转移。以广东产业转移为契机,广汽集团与梅州强华联姻,组成“广州国企+梅州民企”的合资公司。其中广汽集团出资金、出技术、出市场,强华电机主要为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汽车提供汽配产品。通过“强华模式”加快自主品牌的开发速度。这种产业转移能为珠三角地区的优势产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并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衰退性产业转移过程中,珠三角地区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有利于珠三角地区整合资源(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为引进的产业提供发展空间,集中力量发展先进产业,调整地区产业结构,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负效应——产业空心化。

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出现产业空心化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和城市追求完善的经济服务,使得大部分物质生产部门都转移到了欠发达的国家和城市。有学者指出深圳正在外迁的一些企业中,很多都是传统优势产业,如精密仪器、钟表、珠宝等,外迁的主因也并非产业结构调整,而是因为深圳的土地、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谢伟良,2008)。服务业是高附加值产业,也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警惕由此带来产业空心化问题。

通过产业转移,“腾龙换鸟”,珠三角地区把部分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更大空间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整合地区资源,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高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但应警惕产业空心化。

4.2 东西两翼和山区产业转移正负效应分析

(1)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本品和技术的转移,吸引大量企业到产业承接地直接投资,因而承接地能够迅速积累起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资金、技术等),并使资源能源、相对丰富的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产业将大大促进当地就业,增强当地就业的“造血”功能。2008年底,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用工约16.42万人,其中吸纳本地劳动力9.96万人,占60.7%。同时,大大拉动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山区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比2007年增长12.6%,东西两翼高达18.4%。

(2)产业集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在产业转移初期,广东省政府颁布文件指导粤东、西和山区三地承接各自主导产业,各地政府在省政府指导意见下招商引资,随着产业转移工业园对接和配套加强,产业集中和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如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2007年手机和模具两大产业产值达53.26亿元。产业转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而言,转移产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比东西两翼和山区当地产业(企业)更先进。先进产业的移入本身将使移入区产业结构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增加,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体现出高级化的趋势(陈红儿,2002)。此外,由于示范效应的存在,先进产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生产方式,拉动其他产业升级,使整个地区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先进产业进入欠发达地区,为传统产业升级创造机会。一般情况下,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拥有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的比较优势,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却极为缺乏。产业转移往往可以带来这些地区稀缺要素的注入,引起区域要素比重的变化。这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此外,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传统产业集聚提供场所,有利于发挥它们的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

(3)技术溢出效应与建立创新体系。

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技术梯度差,产业由技术高梯度地区向技术低梯度地区转移,在转移过程中,由于人员交流等因素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其他企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技术溢出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当地企业通过与先进企业的前向后向关联得到技术;二是由于地理上邻近,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产生溢出效应;三是通过示范与模仿来产生溢出效应。无论是那一条路径,都将提高产业承接地产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为获得超额利润,企业有动力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指企业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组织方式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率更高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一方面,企业有内在动力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承接地政府为提高工业园区技术水平,实现园区良性发展,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到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如梅州、韶关等政府请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和其他科研机构到当地调研考察,洽谈项目,为建立地区创新体系打下基础。

(4)负效应——环境污染。

我国工业化进程伴随着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广东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特别是山区五市。欠发达地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但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环境负荷不断加重。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转移产业多为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排放大量污水和废气,由于资金问题,大部分产业转移工业园排污、治污设施尚未建好或投入使用,严重影响当地生活生产环境,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产业转移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广东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综合全文,广东产业转移存在如下正效应:有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整合地区资源,扩大市场份额;拉动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产业集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技术溢出效应与建立创新体系。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产业空心化和环境污染等负效应。

广东产业转移经过将近6年的推进,总体而言正效应更加显著,但存在着产业转移园区空置、无厂房、有厂房无生产等现象。有学者认为有以下四点原因:一、转出地推动产业转移主动积极性不够;二、转出地对当前产业转移趋势把握不足;三、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对转移企业吸引力不足;四、转入地外部环境综合条件差,不足以满足转移企业发展需要(邱慧卿,2009)。政府应该重视上述原因,对症下药,努力扩大产业转移正效应,规避负效应。

上一篇:支部会议笔记下一篇:街道年度动物防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