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组织管理模式及发展对策

2022-09-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作为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在扩大就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的作用。作为民营企业中的中坚力量——家族制企业固然充当民营经济的领头羊,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张, 家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在世人面前, 家族企业如何在当前的环境和竞争条件下更好更快的发展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提在人们面前。我利用实习之便, 对中国典型的家族企业——江苏某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 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在借鉴和汲取现有理论研究成果, 分析该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效益, 以论证家族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发展对策。

家族企业概述在现代汉语《辞海》中, 对家族一词有如下解释:有共同血缘关系的若干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 (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在家族企业中, 家族的概念再次进行延伸, 即将血缘家族扩展到亲缘家族。对于家族企业, 目前并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我将其大致定义为:家族企业是以血缘和亲缘为纽带结成家族力量, 以股权和实际控制权方式渗透进企业, 影响并掌握企业决策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这种企业资本的来源和积累以及企业的经营建立在家族的背景之上。

中国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 不仅本金不足, 且技术、管理等也较匮乏。在这样情况下, 家族内部资源可极好的满足这一点。家族企业中既确立家长的权威性, 又更具凝聚力。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家族企业在创业阶段的优势在于企业内部资源成本的最小化。从特殊原因的层次看, 中国的民营企业有着特有的经营环境, 在很多政策领域, 他们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 许多事公事公办根本行不通。

1 民营企业家族式组织管理模式特征及效率评价

民营企业家族式组织管理模式特征从哲学意义上讲, 管理模式可以看作是管理知识或管理实践所具有的属性的概括与抽象。而民营企业家族组织管理模式是指对民营企业家族式组织管理实践所具有的属性的概括与抽象。其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 在家长权威的影响下, 企业的经营者往往表现出专权与教诲相结合的家长集权式领导作风公司大权一般集中在总裁或几个高层管理者手中。他们作出的决策只要求下属对上司绝对服从。 (2) 亲情关系家族企业的内部管理运作不是依靠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合理、完善的机制, 而是凭借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与企业内部其他成员之间存在的“亲情关系”。 (3) 所有权与经营权重合在家族企业中, 所有权被家族牢牢控制并在家族内代代相传。随着所有权在家族中的传递, 控制权也相应地在家族内传袭。家族企业的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权和管理权非常看重。

民营家族企业组织管理效率评价对家族企业组织管理效率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否定, 认为其组织形式与现代企业制度相抵触;二是充分肯定其建设意义, 认为注重血缘和乡情关系而不注重两权分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并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1) 。三是认为“成也家族, 败也家族”的结论 (2) , 亦即家族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既是一种高效的实用工具, 也是导致企业衰败的根源。以上论点虽有论据, 但仍具有片面性, 并且未说到重点。那么如何评析家族企业?大量事实说明, 家庭企业利于创业可是不利于日后发展。此时, 在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等这种情况下, 家族企业的资源通常能够满足这些特性和要求, 那么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管理也是有效的。反之, 当家族企业遇到大的市场环境, 其组织形式就是不合理的, 管理也必然是低效的。

2 民营企业家族制组织管理转变的对策

2.1 建立新型的信任与信用关系

诸多学者认为, 传统的信任与信用关系是以血缘与人情为纽带的关系, 它是决定家族企业命运的基础和关键, 意即家族内部成员的和谐与团结是创业成功的秘诀, 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则导致企业的衰败。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矛盾对企业造成致命伤害?最为重要的是在企业创业之初尤其是在企业进入发展期之后, “家长”和家族成员及其他员工应建立新型的信任与信用关系。新型的信任与信用关系是超越血缘与人情, 涵容组织外围成员, 贯穿上下级之间的新型信任与信用关系网络。我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爱下级与员工, 对他们尤其是组织外层成员的行为表示真诚的兴趣、同情与理解。二是培养良好的品行, 倡导公正、公平和宽容的价值理念。三是给他人留下坚定不移、信守诺言的良好形象, 是培育信用关系的基础。

2.2 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竞争、选拔和激励机制

第一, 全面放开中层, 适度开放高层。第二, 进一步分散股权, 使所有对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管理者和一线员工都能持股。第三, 同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 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升迁罢免的奖惩指标。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广大的家族企业首先要认清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补短,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 争取更多的与国外公司学习合作的机会, 获得更大的经营空间和发展空间, 将企业经营的更强大、持久!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典型家族企业——江苏某企业进行调查, 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现借鉴和吸取现有理论研究成果, 分析该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的阶段化效能, 提出了家族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家族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海[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11:531.

[2] 包遵信.儒家伦理与亚洲四小龙[J].改革, 1998, 6.

[3] 转引自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5.

[4] 宋志明, 高自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05, 6.

[5] Oxfeld, E..Blood, Sweet and Mahjong[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6] 原梅生.现代企业制度新论[M].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 8.

[7] 杜恂诚.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8] 陈凌.信息特征、交易成本和家族式组织[J].经济研究, 1998, 7.

[9] 王军武.家族企业不是落后的代名词[J].中国企业家.1999, 8.

[10] 李新春.中国的家族制度与企业组织[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香港) , 1998.

[11] 扬继绳.成也家族, 败也家族[N].经济参考报, 1999-12-23.

[12] 克林·盖尔西克, 等.家族企业的繁衍——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N].经济日报社, 1998.

[13]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14] 储小平, 李怀祖.家族企业变革剖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 10.

[15] Yeung, H.W..Limits to the Growth of Family-owned Business:the Case of Chinese Trana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Hong Kong[J].Family Business Review, 2000, 13 (1) :55~70.

[16] (美) 马歇尔·B·波斯纳.打造新一代继承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5.

[1] 包遵信, 儒家伦理与亚洲四小龙。改革, 1998, 6。

[2] 转引自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 2000, 5。

上一篇:豫西构造样式与成藏下一篇:生物教学中的更新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