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侵略人民反抗

2022-07-09

第一篇:列强侵略人民反抗

高一历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测试题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单元对应训练

一 选择题

1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 A 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 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 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 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2“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 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 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 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 元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图中加黑点的通商口岸与什么条约密切相关( )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南京条约》及附件 A ①④ B ②③ C ① D ②

4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一一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篮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面调停”。下列诸项哪些是美国获得的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 )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准许华工出国 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 柳亚子先生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 A 北伐失利 B 永安建制 c 安庆保卫战失利 D 天京变乱 6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人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此款的经济作用是有利于日本( ) ① 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② 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 ③ 在华攫取高额利润

④ 占领中国内地广大的市场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

7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战后( )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8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 指的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割占宝岛台湾

C 签订《辛丑条约》 D 提出 “二十一条”

9 武昌起义爆发时,袁世凯垂钓于桓水之上(右图),貌似“隐居”, 但仍遥控着北洋军。不久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大臣主持军政。袁世凯复出的原因有( )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软弱

②袁世凯掌握了北洋军实力,这是他复出的根本原因 ③袁世凯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机智地抓住了机遇 ④帝国主义寻找新的代理人,对他进行支持 A ①②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 在吉林某建筑工地挖出了一大堆尸骨,从少年到老年不等,经化学鉴定为瓦斯中毒,其他发掘证明系侵华日军所为,这最有可能是日本的哪支部队犯下的罪行( ) A 特务兵 B炮兵

c宪兵 D细菌部队 11 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一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 流浪 !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

12 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中记录了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时的一段话:“(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 ? 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哪个选项不能准确形容蒋介石( ) A 誓死反击日本的侵略 B 认为中日力量相差悬殊 C 对日侵略妥协退让 D 认为中国抵抗只会亡国

13 “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蒋军弟兄们: 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以上传单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中共军队经过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军队 B 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 得胜利 C 中共转入反攻,消灭国民党指日可待

D 跟着蒋介石没有出路,只有武装起义,活捉蒋介石才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14“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 (选自汪道涵《致宋美龄亲属唁电》) 表明了( )

A 对宋氏三姐妹事业的肯定 B 对蒋介石亲美政策的肯定 C 赞扬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 D 对国民政府片面抗战谅解

15关于下图反映的历史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A 发生于抗日战争防御阶段 B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最典型的会战 D 由于片面抗战路线武力阻止日军进改

16 “1936 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 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 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17 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强制推行使用日语,取消汉语。商店门口挂着的“只用日语买卖”的牌子。其实质目的是( )

A 把中国纳入“大东亚共荣圈” B 实现对中国人民的民族同化 C 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

D 在沦陷区把日语作为国语加以推广 18 下图“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反映 ? ( )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1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下列各项最能用此诗作比喻的是( ) A 洋务运动兴起

B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 抗日战争兴起

20 标语口号往往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内涵。请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流行于( )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土地革命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1 抗日战争时期《军政》杂志曾经刊登诗歌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此役”应指( ) A 淤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22 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 ) A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全面胜利

23 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亚洲受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公然前往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然而在61年前的这一天,曾嚣张一时的日本宣布战败并无条件投降,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据此回答中国取得抗战胜利最主要原因( )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B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日

C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D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24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 1938 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历史真相应该是( ) A 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B 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吊” C 日本速决战破产,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为主的侵华方针 D 中国抗日武装开始局部反攻,日本企图用和谈挽回败局 25 罗家伦在为迎接抗战胜利的《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抗战胜利的历史功绩包括 ( ) ①消除了中国党派间的分歧 ②促进了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③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 非选择题 26 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

图二 日本东方会议

图三 日本骑兵进入沈阳

图四 关东军司令部

受降仪式 请回答 : (1) 哪次战争导致图一所示事件的发生? 引发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 该条约的哪条内容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

(2) 图二中日本召开的会议制定了哪一政策 ? 图

三、图四说明为完成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

(3) 图一和图五两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 ? 在涉及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 ?

(4) 有人说图五所反映的战争是14年抗战,有人说是8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说明。面对图五的签约场景,你的内心会产生什么感受 ?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

27 20世纪30年时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下,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

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就反映了这段悲惨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1934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了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1935 年春,由诗人田汉作词、音乐家聂耳作曲的《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问世。

1935年王人美主演的《风云儿女》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在此前的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 请回答 : (1) 据上述材料、指出“九一八”事变给东北同胞带来的灾难。

(2) 列举从“九一八”事变到《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中国军民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两个事例;

3) 中国军民的抗战为什么无法阻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4) 据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贡献。

(5) 你认为周恩来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A 继承传统 B 艰苦奋斗 C 居安思危 D 勿忘国耻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圆明园废墟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一一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一 1945 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 (1) 材料一 图中的残破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 你有何感受 ?

(2) 材料二中诗写于哪一年 ? 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B 4 A 5 D 6 D 7 C 8 C 9 B 10 D 11 A 12 A 13 C 14 C 15 C 16 C 17 B 18 C 19 C 20 A 21 D 22 D 23 B 24 C 25 B 二非选择题

26 (1)中日甲午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2)“大陆政策”, 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建立了殖民统治。(3) 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态度: ①清政府: 妥协投降; ②南京国民政府: 初期“不抵抗”,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努力下才组织抗日。

(4) 第一种说法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因此是 14 年抗战; 第二种说法:1937 年卢沟桥七七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面抗战。因此是 8 年。备受鼓舞。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27 (l) 资源被掠夺;骨肉分离;背井离乡;沦为亡国奴。(2) 嫩江桥抗战、察哈尔抗战 (多伦抗战) 、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

(3) 没有形成全民族抗战;缺乏国际援助;国民政府奉行对日妥协退让政策;英美列强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综合国力弱于日本。

(4) 最早发起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人民作出榜样;打击法西斯势力,延缓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进程。 (5)C 28 (1)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劫掠并焚烧了圆明园。感受: 暴露了侵略者凶残的本性;侵略者破坏人类文明遗产,给中华民族和全世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落后就要挨打,富国强兵才能维护国家主权。(2)1896 年;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3)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巨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第二篇:高中历史 1840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反思 岳麓版

高中历史新课标(岳麓版)历史复习课考点42之

1840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反思

本考点是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主要内容,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整个中国在半个世纪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主要内容,本考点在复习过程中的难点在于容量大,理解深,就这些侵华战争而言,它的原因不尽相同,条约内容花样繁多,结果影响更是复杂难懂,因此从复习的角度而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难度不小,学生在记忆过程中需要不断复习,才能将这些内容准确的记住。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能掌握基础知识,但是脱离书本准确回忆知识点还是有相当难度。对于一些需要深入认识的问题,讲授过程中经过启发引导,学生一般可以顺利领会,并做出适当的总结。对于一些初次接触的理论问题,还需要详加解释,比如关于各种史学观念的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多种史学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等等,这些内容本来就理论性强,理解和记忆需要时间来揣摩和沉淀,因此在以后的上课中涉及到理论问题时还要多拿出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熟练运用。

教学建议

本考点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对历次侵华战争的原因、结果的记忆方面不算清晰,在讲解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书本回忆已学知识,因此在课下要更加注意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基础知识,这是必需下苦功夫,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总结一些线索,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二,在运用不同史观看待历史问题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课堂上要更加注意讲解这些史学理论,让学生对于理论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掌握。

第三,在认识历史事件时,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明白历史并不是死板的结论,从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方法在结合材料解析时往往用的比较多,因此在课余作业中要给予适当关注,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材料,学会分析材料的中心意思,得出符合材料的结论,而往往这些结论可能和课本上阐述的结论有所不同。

第三篇:2019届中考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一)列强侵略人民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习题

专题复习(一) 列强侵略 人民反抗

一、选择题

1.(2018·凉州)“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该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直言不讳:“野蛮战争的邪恶,必然导致这些与我们自诩的文明格格不入的种种行径。”这里评说的史实是() A.贩卖鸦片烟 B.割占台湾岛 C.占领南京城 D.火烧圆明园

3.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石达开

4.(2018·呼和浩特)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A.割地 B.办工厂 C.赔款 D.赎辽费

5.(2018·泰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6.(2018·河南)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7.对下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各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60年前后,俄国共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1 9.(2018·玉林)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D.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10.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卢沟桥和守卫

的中国士兵

李宗仁在台儿庄

彭德怀在百

团大战前线

八路军与民兵配合拆毁正太铁路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全民族抗战

二、非选择题

11.(13分)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之一,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1)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5分)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 党的任务的决定》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如图所示。

李宗仁彭德怀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2分)

材料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新华社消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共屠杀中国军民多少人?说明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D 6.C 7.C 8.C 9.A 10.D 11.(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条约:《马关条约》。(1分)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情怀: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2分) (2)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2分) (3)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分)共产党:百团大战。(1分) (4)1937年。(1分)。30万人以上。(1分)牢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 3

第四篇: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新课标要求

(1) 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名师预测

本单元内容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比较列强侵华的重大史实及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从高考试题看

1 注重了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比较分析的考查

2 注意联系社会持续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考查,如对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及台湾问题的考查

3 注重考查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了解认识世界观点的变化及影响 4 还突出考查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中共的重大贡献

5新课程标准要求考生在认识列强侵华的史实基础之上,概括中华民族反击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地位及国民党抗战史实,这是原考纲重视不足的地方。

考点知识分解

知识点 一 鸦片战争 1 背景:

阐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从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比可知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英国蓄谋打开中国市场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禁烟运动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 战争的过程、结果和影响: (1)战争过程

①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如爱国将领葛云飞,三元里人民抗英等 ; ②把清政府中琦善等人的妥协活动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活动进行对比分析,更加衬托出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认识到继续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2)中英《南京条约》

①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略)

② 掌握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进而把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矛盾,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中国社会性质也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点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 1 原因: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即修约遭拒。可以再联系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急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满足其侵华利益,得出其根本原因。 2 过程: 第一个阶段 1856 年 一 1858 年,广州到大沽到天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 1859-1860 年,大沽到天津到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大罪,如火烧圆明园。 3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4 影响: 一 是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二 是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 国人民的反抗。

三 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由沿海各省逐渐伸入向内地,中国开始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知识点 三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概述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企图吞并朝鲜、入侵中国 ,制定了“大陆政策 ”,发动了对中国的甲午战争。

1背景:注意从国际形势、日本的“大陆政策”加以分析。 国际上看,西方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实施其制定的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

国内清政府更加腐败,不认真备战。

日本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挑起战争制造了借口,这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2战争的过程 结合地图,掌握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重点掌握黄海战役、威海战役的结果。注意日本制造的惨无人绝的旅顺大屠杀,战争过程中爱国官兵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李鸿章等人的避战求和方针形成鲜明的对比。 3《马关条约》及其影晌

《马关条约》的内容,浓缩为“割地、赔款、开埠、开厂、免税 ”。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时注意结合条约的内容,同时注意条约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

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与当今社会焦点问题密切相关,也是长期以来持续的社会热点问题,注意联系以后的抗日战争以及当今台海两岸关系问题。 知识点 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2 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而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

3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对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而言,另一方面对清政府而言。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进行的重要阻击战 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北京保卫战。注意体会中华民族反击外来侵略的精神,理解“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粉碎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迷梦 ”这一论断。

5 《辛丑条约》 关键是分析理解条约内容的规定怎样体现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 知识点 五 全民族抗战

1分析日本的侵华的原因,指出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及影响。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要注意掌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经过,充分体会全民族抗战的含义。 3两个战场的形成和抗战过程 从两条不同路线、两个战场来把握国共两党在抗战初期抗战的结果及作用。

① 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中共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独立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初期,积极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相持阶段到来以后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 ②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先后组织了四次会战,成为抗战的主战场,由于敌强我弱,加之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导致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的丢失,但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 4 日本侵华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

① 了解基本史实,认识到日军的侵华罪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中华民族永世不能忘记的。这三件史实仅是日军侵略罪行的缩影,是反人类的罪行 。

② 联系当前热点问题,深刻认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等问题是否认战争性质,不能真正面对历史的错误,是中国人民乃至亚洲各国人民所反对的 5 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百团大战的背景 。

国内 日本扶植汪精卫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卖国活动,对蒋介石的国民党集团进行政治诱降,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大片领土论丧。

国际上 盛行着一股投降的暗流。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战役,具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 ②远征缅甸

从目的、结果、影响三方面掌握,同时充分认识该史实证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6 抗战胜利的意义

可以从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四个角度认识抗战胜利的意义。同时结合近代百年来反侵略抗争的史实,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关史实等分析说明。

单元对应训练

(精心雕琢 苦心打造

金牌训练 精彩纷呈) 一 选择题

1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 A 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 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 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 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2“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 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 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 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 元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图中加黑点的通商口岸与什么条约密切相关( )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南京条约》及附件 A ①④ B ②③ C ① D ②

4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一一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篮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面调停”。下列诸项哪些是美国获得的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 )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准许华工出国 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 柳亚子先生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 A 北伐失利 B 永安建制 c 安庆保卫战失利 D 天京变乱

6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人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此款的经济作用是有利于日本( ) ① 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② 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 ③ 在华攫取高额利润

④ 占领中国内地广大的市场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

7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战后( )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8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 指的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割占宝岛台湾

C 签订《辛丑条约》 D 提出 “二十一条”

9 武昌起义爆发时,袁世凯垂钓于桓水之上(右图),貌似“隐居”, 但仍遥控着北洋军。不久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大臣主持军政。袁世凯复出的原因有( )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软弱 ②袁世凯掌握了北洋军实力,这是他复出的根本原因 ③袁世凯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机智地抓住了机遇 ④帝国主义寻找新的代理人,对他进行支持 A ①②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 在吉林某建筑工地挖出了一大堆尸骨,从少年到老年不等,经化学鉴定为瓦斯中毒,其他发掘证明系侵华日军所为,这最有可能是日本的哪支部队犯下的罪行( ) A 特务兵 B炮兵

c宪兵 D细菌部队 11 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一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 流浪 !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 12 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中记录了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时的一段话:“(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 ? 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哪个选项不能准确形容蒋介石( ) A 誓死反击日本的侵略 B 认为中日力量相差悬殊 C 对日侵略妥协退让 D 认为中国抵抗只会亡国 13 “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蒋军弟兄们: 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以上传单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中共军队经过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军队 B 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 得胜利 C 中共转入反攻,消灭国民党指日可待

D 跟着蒋介石没有出路,只有武装起义,活捉蒋介石才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14“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 (选自汪道涵《致宋美龄亲属唁电》) 表明了( )

A 对宋氏三姐妹事业的肯定 B 对蒋介石亲美政策的肯定 C 赞扬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 D 对国民政府片面抗战谅解

15关于下图反映的历史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A 发生于抗日战争防御阶段 B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最典型的会战 D 由于片面抗战路线武力阻止日军进改

16 “1936 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 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 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17 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强制推行使用日语,取消汉语。商店门口挂着的“只用日语买卖”的牌子。其实质目的是( ) A 把中国纳入“大东亚共荣圈” B 实现对中国人民的民族同化 C 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

D 在沦陷区把日语作为国语加以推广 18 下图“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反映 ? ( )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1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下列各项最能用此诗作比喻的是( ) A 洋务运动兴起

B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 抗日战争兴起

20 标语口号往往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内涵。请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流行于( )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土地革命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1 抗日战争时期《军政》杂志曾经刊登诗歌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此役”应指( ) A 淤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22 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 ) A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全面胜利

23 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亚洲受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公然前往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然而在61年前的这一天,曾嚣张一时的日本宣布战败并无条件投降,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据此回答中国取得抗战胜利最主要原因( )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B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日 C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D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24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 1938 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历史真相应该是( ) A 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B 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吊” C 日本速决战破产,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为主的侵华方针 D 中国抗日武装开始局部反攻,日本企图用和谈挽回败局 25 罗家伦在为迎接抗战胜利的《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抗战胜利的历史功绩包括 ( ) ①消除了中国党派间的分歧 ②促进了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③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 非选择题 26 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

图二 日本东方会议

图三 日本骑兵进入沈阳

图四 关东军司令部

受降仪式

请回答 : (1) 哪次战争导致图一所示事件的发生? 引发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 该条约的哪条内容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

(2) 图二中日本召开的会议制定了哪一政策 ? 图

三、图四说明为完成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

(3) 图一和图五两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 ? 在涉及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 ?

(4) 有人说图五所反映的战争是14年抗战,有人说是8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说明。面对图五的签约场景,你的内心会产生什么感受 ?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

27 20世纪30年时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下,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

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就反映了这段悲惨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1934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了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1935 年春,由诗人田汉作词、音乐家聂耳作曲的《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问世。

1935年王人美主演的《风云儿女》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在此前的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 请回答 : (1) 据上述材料、指出“九一八”事变给东北同胞带来的灾难。

(2) 列举从“九一八”事变到《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中国军民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两个事例

3) 中国军民的抗战为什么无法阻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4) 据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贡献。

(5) 你认为周恩来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A 继承传统 B 艰苦奋斗 C 居安思危 D 勿忘国耻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圆明园废墟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一一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一 1945 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 (1) 材料一 图中的残破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 你有何感受 ?

(2) 材料二中诗写于哪一年 ? 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选择题

1 C 2 D 3 B 4 A 5 D 6 D 7 C 8 C 9 B 10 D 11 A 12 A 13 C 14 C 15 C 16 C 17 B 18 C 19 C 20 A 21 D 22 D 23 B 24 C 25 B 二非选择题

26 (1)中日甲午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2)“大陆政策”, 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建立了殖民统治。(3) 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态度: ①清政府: 妥协投降; ②南京国民政府: 初期“不抵抗”,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努力下才组织抗日。

(4) 第一种说法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因此是 14 年抗战; 第二种说法:1937 年卢沟桥七七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面抗战。因此是 8 年。备受鼓舞。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27 (l) 资源被掠夺;骨肉分离;背井离乡;沦为亡国奴。(2) 嫩江桥抗战、察哈尔抗战 (多伦抗战) 、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

(3) 没有形成全民族抗战;缺乏国际援助;国民政府奉行对日妥协退让政策;英美列强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综合国力弱于日本。

(4) 最早发起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人民作出榜样;打击法西斯势力,延缓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进程。 (5)C 28 (1)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劫掠并焚烧了圆明园。感受: 暴露了侵略者凶残的本性;侵略者破坏人类文明遗产,给中华民族和全世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落后就要挨打,富国强兵才能维护国家主权。(2)1896 年;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3)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巨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第五篇: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2016•新疆)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海龄 D.关天培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解答】依据题干“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这是说得林则徐禁烟.清朝官员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不久,林则徐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故选A.

2、(2016•孝感)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鸦片泛滥成灾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考查鸦片走私的危害.

【解答】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的意思是鸦片危害极为严重、主张严禁鸦片.鸦片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官、士兵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所以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鸦片泛滥成灾. 故选A.

3、(2016•玉林)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暂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大臣”是(

) A.琦善 B.洪秀全 C.林则徐 D.瓦德西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考查林则徐禁止鸦片的知识点.

【解答】此段话应该出自林则徐之口.表现的态度应该是坚决要禁止鸦片在我国的横行,以破坏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利用鸦片对我国进行的经济侵略和对国民身体素质的摧残.对他评价应该是爱国,且面对外国势力有勇于对抗的决心. 故选C.

4、(2016•福州)近代福州名人辈出,其中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 A.林则徐 B.严复 C.黄乃裳 D.侯德榜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本题考查林则徐的事迹.

【解答】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故选A

5、(2016•常德)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1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找出其共同点.

【解答】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是《南京条约》的影响;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辛丑条约》的影响;三个条约都有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故选A

6、(2016•娄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解答】对中国历史时期的分段,主要依据的是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7、(2016•东营)“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条约?(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分析材料,该条约“准许英国人„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可判断该条约即《南京条约》.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的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等.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16•长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故选A.

9、(2016•临夏州)“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南京条约》的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可知是《南京条约》.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 2 须同英国商定. 故选A

10、(2016•湖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A

11、(2016•郴州)下列城市既是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

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厦门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和经济特区的设立.

【解答】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故选D

12、(2016•淮安)“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瑗珲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马关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D.《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发动了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所以说,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13、(2016•曲靖)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

【解答】根据“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可知,这是指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失败后的1842年,清 3 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故选A.

14、(2016•齐齐哈尔)在中国近代史上,外雇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

【解答】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条约规定英商在华进出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故选A.

15、(2016•黔南州)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题干中“大清帝国”“被英国打的颜面扫地”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A

16、(2016•包头)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 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A B.B C.C D.D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历史上的重点历史事件.

【解答】A、正确,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错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这样,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 4 成,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 故选A.

17、(2016•荆州)“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瑷珲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关键词“洋布、洋纱、洋花边”“最早”可知是《南京条约》签订后.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造成国内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手工业开始衰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也体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商品输出. 故选A

18、(2016•黑龙江)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和对外开放时期建立的经济特区.

【解答】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厦门. 故选C

19、(2016•张家界)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解答】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片信息体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故选C 20、(2016•怀化)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四个不平等条约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 B.《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5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解答】A.《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不正确,应是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正确. C.《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正确. 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正确. 故选A

21、(2016•昆明)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了;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

【解答】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故选A.

22、(2016•张家界)《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解答】据题干“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可知这是指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B

23、(2016•江西)如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

A.虎门销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重大掌握《南京条约》.

【解答】根据图片信息“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可知是《南京条约》,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宁波、上海、福州、厦门五处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与掠夺原料,同时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因而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颁发于鸦片战争期间. 故选B.

24、(2016•广安)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 A.上海 B.深圳 C.南京 D.厦门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和经济特区的相关内容.

6 【解答】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可见厦门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 故选D

25、(2016•聊城)如图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I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结合所学并分析题干材料即可解答.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由该条约“条约有四项,赔款和通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可知,该条约即《南京条约》.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的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6、(2016•南充)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俄国、日本 D.英国、俄国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占领中国的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英国是最先占领中国领土的国家,俄国成为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选D

27、(2016•福州)《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可知,这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故选A

28、(2016•重庆)历史上艰险的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

)

7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庆地方史. 【解答】1890年3月31日,中英签订《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确定重庆作为通商口岸.随后英商开辟从宜昌到重庆的轮船航线.同年,英国在重庆设立总领事馆. 故选C.

29、(2016•达州)下列城市中,曾在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20世纪90年代主动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

) A.重庆 B.沙市 C.上海 D.南京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开放口岸与现代改革开放的内容.

【解答】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指的是《马关条约》开放的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同时符合20世纪90年代主动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重庆. 故选A 30、(2016•自贡)近代史上,英国强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广州等五口为商埠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南京条约》的内容.

【解答】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故选A.

31、(2016•宿迁)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解答】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故选B

32、(2016•咸宁)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 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俄法联军 D.英法联军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至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故选D,

33、(2016•西宁)“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8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考查火烧圆明园.

【解答】题干中的“花园”指的是“圆明园”.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 故选C.

34、(2016•安徽)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解答】由题干中英格兰和法兰西两个国家可知是英法.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故“他们的行径”是火烧圆明园. 故选B.

35、(2016•吉林)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俄《瑷珲条约》. 【解答】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故选B.

36、(2016•鄂州)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19世纪中期侵略中国的国家中获利最多的国家. 故选D.

37、(2016•曲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洪秀全定都天京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广州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史实.

【解答】依据所学及诗歌内容可以判断是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内容,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 9 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打败阿古柏.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故选B.

38、(2016•南昌)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考查左宗棠的历史功绩.

【解答】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利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故选D.

39、(2016•烟台)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那次战争中?(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解放战争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解答】分析题干材料中的“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可知,这一事件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大连旅顺之战、威海卫战役等.其中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不幸壮烈殉国,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故选B. 40、(2016•南京)“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史实.

【解答】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故选C.

上一篇:老婆我爱你藏头诗下一篇:沥青路面损坏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