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列强侵华史

2022-10-11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列强侵华史

列强侵华史试题

初三专题复习——西方列强侵华史试题猜想(人教版)

【考点说明】本专题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屈辱史——近代列强的侵华史。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两次鸦片战争;(2)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日本侵华战争。以上知识点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各类题型都出现过。 热点问题有:

1、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三大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考查近代中日之间的战争将成为今后命题的趋势。

【例题】下列文艺作品中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是(

)

A.《狂人日记》

B.《义勇军进行曲》

C.《最后的晚餐》

D.《英雄交响曲》 【解析】《狂人日记》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篇控诉封建制度的白话文小说;《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歌颂法国大革命的作品。这三部作品都与题干无关。 【答案】B 【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作品内容的掌握。《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社会背景是: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接着,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了我国华北的土地,为大规模侵略中国作好了准备。在这一背景之下,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发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怒吼,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经典试题】

一、选择题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A 【解析】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右图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的情景,《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1997年中国收回了香港主权,雪洗了百年耻辱。英国通过哪一个条约割占香港岛(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条约内容的识记情况。《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4、右图是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遗址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年焚毁这座园林的凶手是( ) A.英国远征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皇军 B 【解析】本题考查列强侵华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洗劫之后又放火焚烧了它。

5、右图中①②两段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 )

A.中俄《辛丑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B 【解析】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也就是确定了图中①段国界的条约。

6、近代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关于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伊犁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C 【解析】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的是《辛丑条约》。只有C搭配正确。

7、右图所示的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 A.领导人民进行虎门销烟

B.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C.在黄海海战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的军舰最后壮烈牺牲 D.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时,自杀殉国 C 【解析】图片中的人物是邓世昌,他是在黄海海战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的军舰而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

8、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

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 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 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 D 【解析】本题考查对条约内容的识记。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故答案为D。

9、1901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百姓被清政府强制拆迁,主要原因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地(

)

A.建大学

B.设使馆

C.办工厂

D.设海关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条约内容的识记。《辛丑条约》规定: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10、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签订下列哪个条约之后(

)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南京条约》

D. 《北京条约》 B 【解析】“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意指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是《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11、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解析】1842年,《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为正确答案。

12、右图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A.1927年 B.1931年 C.1936年 D.1937年 B 【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许抵抗,与漫画寓意相符,故正确答案为B。

13、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右图)。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向南京市民谢罪”等信息,这位日本青年“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于1937年制造的南京大屠杀。

14、九年级8班准备进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明找到一张《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应该归在下列哪一个栏目( )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C 【解析】卢沟桥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地方,所以《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应归于“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这一栏目。

15、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

A B C D

B 【解析】《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的史实,黄继光是抗美援朝中涌现的战斗英雄,王进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模范人物;只有《血战台儿庄》反映了抗战时期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非阅读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9年2月26日凌晨,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和民间强烈反对,在巴黎大皇宫举办拍卖会,执意拍卖140多年前被抢掠走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下图),两座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拍卖(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拍卖)。

一一摘编自新华网

兔首 鼠首

材料二:

圆明园海晏堂被毁前旧迹图 圆明园遗址

请回答:

(1)兔首和鼠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中被掠走的?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2)在近代史上(1840-1949年),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与侵略,除第(1)问所涉及的战争以外,中国还遭受了哪些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举3例,写出时间、侵略者和战争名称) (3)兔首和鼠首被掠流浪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她们”被中国人民深深挂念,理应回到祖国怀胞。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她们”回家?并陈述理由。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或(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第一问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战争、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皆可。

(2)①1840-1842年,英国,鸦片战争;②19世纪60至70年代,英俄,阿古柏侵占新疆;③1894-1895年,日本,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1931-1945年,日本,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等等。

(3)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理由: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与拥有者协商购回。理由:文物的拥有者是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的,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方式三: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理由: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方式四:以个人或民间团体名义与拥有者协商(或竞拍)购回,并捐赠给国家。理由:让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回归祖国是一种爱国义举,己有许多珍贵文物通过这一方式回归祖国,等等。 【解析】(1)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2)题列举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3)题考查战争文物回归祖国的问题,本题答案不唯一,但要言之有理有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方列强的侵华罪恶。列强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人民遭受巨大损失和生命威胁,也使中国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请回答: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材料一出自《____》;材料二出自《____》。 (2)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答案】(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2)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3)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大力发展工业;以美国独立战争为榜样,争取民族独立;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逐步摆脱民族危机,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举出1例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题考查对条约内容的识记。(2)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相似之处,主要根据条约内容进行比较、总结。(3)题为开放性题目,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对《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这两个条约在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方面有相似之处。⑶题的设置较好,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的消化进化,乃至超越……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是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了战争……20世纪30年代,他再次向他的老师发动了战争。

材料二 “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南京攻克战中,杀害了20多万名中国民众。但是,根据当时的资料,南京的人口那时只有20万,在日军攻克南京一个月之后,人口增加到25万。除此之外,这个事件的疑点很多,其争论持续至今,因为在战争中即使杀了一些人也不算是大屠杀。”

——日本政府审计通过的右翼学者编撰的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了战争”指的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的战争中日本进行了一次惨绝人寰的杀戮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二歪曲了事实的真相,请简要叙述当时的真实情况。 (3)谈谈你对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感想。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南京大屠杀。

(2)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不承认侵略罪行;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做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做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3)南京大屠杀的事实铁证如山,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企图抹杀这一侵略罪行是办不到的,日本政府只有承认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才能得到亚洲人民的谅解,才能得到国际人民的原谅。 【解析】(1)题考查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两次战争及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战争暴行;(2)题考查的是日本右翼势力对战争罪行的态度:美化侵略,篡改历史。(3)题考查对日本篡改历史真相的看法:无论他们怎样篡改,也抹杀不了铁一般的事实。日本政府必须对他们曾犯下的罪行忏悔、反思,取得中国人民及世人的谅解。

【点评】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甲午中日战争中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中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但是日本仍有一部分人企图抹杀自己的罪行,这两则材料充分说明了日本的战争罪行及对所犯罪行的态度。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材料二

“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太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口口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

请回答:

①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袈”的?

②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③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④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①日本。1937年。

②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屠杀中国无辜军民30万人以上。 ③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得到国际援助;中国人民英勇抵抗;爱国将士奋勇作战;正义的战争等。(任意答出一条并言之有理即可) ④中日两国应该面向未来,共创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或友好交往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或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或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有助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忘战争带来的耻辱与灾难,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言之有理,论述准确即可)

【解析】①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知识;②考查南京大屠杀;③考查抗战胜利的原因;④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谈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看法。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知识及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原因。①②③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回答;④题有一定开放性,要做到言之有理,论述准确。

【总结】本专题试题猜想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列强的战争暴行等。知识点考查比较全面,题型以选择、材料解析为主,四个材料解析题中都设置了灵活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活跃的思维能力,只要做到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肯定。

第二篇: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定稿)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一、本科教材地位分析

最先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此后清政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统治集团内部也开始分化,因此在教材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是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认识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列强的侵华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圆明园西洋楼 西洋楼今遗址

教师: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设计意图:以圆明园今昔对比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 1 引导学生勿忘国耻,是学生快速进入本课学习情境。)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战争、罪恶

教师: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去150多年后,国际法院打算对战争罪犯进行一次缺席审判。假如你是法官,请根据课本第7页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陈述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件。(本案罪犯、作案时间、作案动机、犯罪事实)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本案罪犯:主犯——英法、从犯——俄美;

作案时间:1856-1860;

作案动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犯罪事实: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俄—— 割大片领土; 教师:法律讲究的是用证据说话,本案有大量的物证和人证。 展示:

证据一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了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北京报道

证据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夺,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维多克·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证据三: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原圆明园珍贵文物 大英博物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兔首 鼠首 播放:《佳士得拍卖中国兽首》视频剪辑 教师:中国该不该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如果不,用什么方式比较合适? 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视实况引导点评,激发学生爱国情绪。

教师: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对中国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展示:

从大葡萄叶到大公鸡

学生:(读图、识图、析图)分别指出哪些时间哪个条约被割占的是哪些地方。

教师:俄国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对这个数字同学们可能没有概念,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这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法国是最大的西欧国家,其国土面积为55万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图片展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

二、反抗、斗争

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沉重的伤害,各地抗争此起彼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太国运动。 学生:(阅读课本,概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信息)

时间:1851——1864 领导者:洪秀全 都城:天京(1853年)

过程: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青浦大捷、慈溪战斗、天京陷落

教师:“洋枪队”其实是美国人华尔领导的一支中国军队,西方列强为什么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代言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双方勾结起来。 播放:《太平天国》视频剪辑

教师: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其反抗精神鼓舞后人在救国救民的探索路上继续前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增强对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信息的认识 )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展示: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土地,一百五十万。

南有太平军,反清抗洋兵。

骑兵杀华尔,千古留美名。

教师: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中国人民开始进行反抗,其中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太国运动经过十三年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动摇了清王朝的统 3 治,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它的失败告诉我们,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那么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又是谁呢?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将会慢慢了解。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战争、罪恶:英法、美俄侵华罪行

二、反抗、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八、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也不多,主要让学生掌握英法俄的侵略罪行以及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相关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在对本课的讲授中,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比较重要的。从本课的教学立意到课堂设计,再到教师的语言表述,都紧紧地围绕着“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这一主题。这也是在讲中国近代史中一直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

侵华罪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

历史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一,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便堂提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顿时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这是小明的妈妈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小明的爸爸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的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那圆明园到底是谁烧的?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去感受那辛酸的一幕,探寻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自主探究】:

学生依据学案中“自主初探”的问题自主学习本内容,解决基本的基础知识,同时将疑惑问题记好以便于组内交流。

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2、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3、说说列强犯下的罪行。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割占土地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了解金田起义的时间、地点;太平军的由来、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结果。

【师生互动点拨精讲】:

、如何认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为?

播放相关视频,谈体会说认识:

、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大洗劫,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破坏,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

、充分暴露出侵略者罪恶的嘴脸和丑恶的行径,使我们认识到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罪恶暴行,它永远警示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出示地图与表格,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印象深刻。

、英法——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占领土

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特点

⑴趁火打劫

⑵武力相逼,调停为诱

⑶一纸定夺,强割强占

⑷步步蚕食

4、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先后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它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堂小结】

第四篇: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邢台六中大语文教学模式八年级历史上讲学案

课题: 第八课 辛亥革命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审核:陈文斌 课型:新授课 设计:邓宪涛 使用时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1、 重点:

2、 难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见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节课(P36-39),同时完成预习内容。

2、试着提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问题。比如:背景、人物、事件、结果、意义等等。

第1页(共4页)

预习见疑 质询研讨 巩固深化

二、质询研讨

1、展示学生问题

第2页(共4页)

预习见疑 质询研讨 巩固深化

三、巩固深化

(一)知识归纳

(二)巩固练习:

(三)深化练习:

第3页(共4页)

预习见疑 质询研讨 巩固深化

(四)课后作业

第二课堂活动

第4页(共4页)

第五篇:【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16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突破四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知识梳理)

一、西方列强的五次侵华及其影响 1.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1901年,英、法、俄、美、日、德、意、奥等国侵略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1931年~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1937年~1945年:中国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1)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 3.制造大屠杀

(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2)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

三、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2)1898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 (8)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四、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2)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知识拓展】

总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专题预测) 本专题一般考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过程,主要分两大块:一是近代前期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以及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二是考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历史人物及优秀事迹;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要了解几个事变、主要战役、胜利的原因与意义。1.(2014青岛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840年~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败了„„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什么?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训练)

(2)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涌现出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其中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3)“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这是对哪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

(4)“内外交困之下,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古老中国终于发出了寻求自强的声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是什么?

(5)“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败了„„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2.甲午年对中国人而言,具有特殊含义。近来钓鱼岛事件、安倍拜靖国神社等事件引发了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博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日寇利用满清政府的昏庸腐朽,突然发动战争,击破了中国的海陆军,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下关条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二 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家意见不一。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但是美国人认为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在我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日本一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选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下关条约”是指哪一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中国近代受侵略进程,指出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抗战胜利“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你认为材料二作者对日本战败原因的认识全面吗?请结合材料一《解放日报》社论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该作怎样的“总结”才是正确面对近代百年兴衰的历史?

上一篇:八年级部编版历史上册下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书答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