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食品市场工作总结

2023-01-24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食品市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农村食品市场工作总结

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为了严厉打击农村食品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和消除当前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着力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夯实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提高镇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饮食安全,按照徽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徽县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徽食安办发〔2014〕18号文件精神,我所立即开展工作,着手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市场和各村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责任,精心安排部署

在收到县食安办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后,按照镇领导的重要批示,我所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领会文件精神。一是制定了《永宁镇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实深入地组织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治理行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二是成立了永宁镇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副镇长马斌任组长,食药监所副所长马晓斌任副组长,食药监所专干刘小元、剡建斌、吴家乐和各村食药安全联络员、协管员、信息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二、 宣传发动,营造整治氛围

为全面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严厉打击农村市场假劣食品,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的高压态势。积极组织各村驻村干部和各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安全联络员对辖区群众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最大程度地杜绝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在农村市场流通、倾销。

三、 突出重点,深入市场整治

四、专项整治,监管卓有成效

通过本次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镇食品监督执法管理机制,促进了食品流通单位、餐饮服务单位和食品生产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从业主体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食品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周边食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第二篇:文章标题: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监管经验总结汇报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去年以来,我局通过对劣质奶粉事件的深刻反思,提出以科学监管观为指导,以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努力提高预警防范能力,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的工作思路。特别是今年我局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创新制度,提升维

权”的工作总体要求,围绕农村食品消费安全,着力构建商品准入体系、农村维权监督体系、流通领域监测体系和社会预警防范体系等四大体系,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目前长效机制的作用已初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97,1-6月份我省查处的各类案件首次出现下降趋势,案件数量、案值、罚没款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9.8%、10.5%、7.1%。

一、主要做法

(一)逐步完善商品准入体系,推进监管关口前移。近年来,我省全面实施重点商品的准入工程,初步建立了从商场超市到商品市场、再到农村小商店的三级准入机制。在此基础上,今年重点实施了“百县万村放心店工程”。在每一个行政村改造设立一家“放心示范店”,实行统一牌匾(指达标商店统一悬挂“浙江省百县万村放心店工程——示范商店”牌匾)、统一制度(指所有“放心店”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验收备查制度》,《不合格商品下柜制度》和《消费投诉处理制度》)、统一标识(指商店对所售食品作具有一定特征的经监督站备案标记)、统一台账(指商店按商品准入制度要求建立统一格式的进货台账)、统一承诺(指试点商店统一对外开展消费安全承诺)等“五个统一”,积极引导农村商店走正道、售正货、树正牌。农村小商店改造为放心店后,经济效益普遍提高,取得了农民称心、业主高兴的双赢局面。目前全省26962个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中,已经改造确认和正在改造的放心店15964家,覆盖面达60。另一方面着重加强了农村小商店的源头监管,重点对全省40多家副食品批发市场运用电子网络监管等手段全面实施销售备案登记、仓储备案登记、进销台帐登记、入市商品检测等商品准入制度工作,切实把好农村食品安全的源头。

(二)全面建设农村维权监督体系,实现维权社会化。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及其基层组织的作用,建设覆盖全省的县、乡、村三级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实现县市消协、消协分会、消协维权站、监督点四级联动。重点是在乡镇一级设立消费者协会分会或消费维权监督站,在村一级设立消费维权点,把消费维权的职能向乡、村延伸,并落实到基层政权。全面实施群众监督员聘任制,按照政治素质好、办事公道、热心维权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好村级消费维权监督员,通过业务培训和辅导后,由消协颁发上岗证书,成为农村消费维权的排头兵。监督员集五大员(联络员、信息员、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于一身,重点突出宣传、监督、调解的职能。同时健全“定人联系、每月走访、定期培训、资料发放、及时反馈、考核评比”等“六项制度”,加强监督员的职能作用。截止6月底,全省已建立消协分会和维权监督站1465个,设立监督点33305个,共聘请监督员近5万名。

(三)积极构建流通领域监测体系,强化快速发现机制。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省基本建立了检测车、检测中心、检测点“三位一体”的流通领域快速监测体系,构建了省级监督抽查和市、县专项抽查“三级联动”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网络。目前全省工商系统通过多途径设立监测中心56个,监测点460个,配备监测箱220个,建立检测中队10支,拥有监测车60辆,今年上半年检测市场、饭店、超市等各类商品近112万批次,发现不合格商品近28000批次。依托全覆盖、高频率的监测体系,市场上出现的问题商品能及时锁定,并在第一时间检出,做到早发现、早研究、早处置。不仅摆脱了以往“眼皮底下看不见、货柜之上认不到,死人之后吓一跳”的被动局面,而且赢得了市场监管的主控权和主导权。今年我省继北京后率先检出含苏丹红食品,在全国第一个检出了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四)加快建设社会预警防范体系,及时警示公示社会。以12315综合执法网络和通联全省的信息化网络为依托,充分运用与媒体的立体互动,在我省建立了市场消费安全的“天气预报”。一是全面整合举报投诉机制。依托“12315”举报投诉中心、工商门户网站以及在全国率先开通的手机短信三大举报系统,畅通举报投诉通道,完善举报网络。二是深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全省联通了覆盖百余个工商局、下延全省600多个工商所的信息传输网络,建成了汇集全省200万多个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的数据总库。目前在开发市场预警防范软件,将巡查监管、检测抽查、举报投诉及执法办案中发生的大量信息,及时地进行汇总分析,对全省市场的异常波动,将实现全省预

警、快速反应,系统联动。三是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社会发布平台。我局专门组建了新闻中心,与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在省内主要媒体开设了“工商时空”、“维权周刊”、“维权在线”、短信频道等工商自有的宣传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引导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体会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省的农村维权建

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食品安全得到了有效改善。总结我们的基本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识先行,以科学监管观统领各项工作。去年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发生,凸现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同时暴露了行政监管的薄弱环节。我们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并不完善的条件下,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绝对的,但大面积、高危害、长时间的消费安全恶性事件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求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秩序为重,预防为主、效能优先”的科学监管理念,把农村消费安全作为市场秩序规范的底线,立体搭建新时期的农村消费维权平台,以有效遏制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切实解决我省农村消费安全的软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省率先把消费维权工作实质性地指向农村市场这一维权盲区,多管齐下,着力构建农村食品安全四大体系。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抓住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住了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广大农民现阶段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农民称心、企业高兴、部门齐心、政府放心。正是各级政府、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全力支持,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

(二)系统操作,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合力推进。我们认识到,农村消费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工商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无法实现。实践证明,只有牢牢依靠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实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良好成效。首先是要上升为政府的民心工程。这项工作开展伊始,我们就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沟通,争取党委政府的认同和全力支持,从商品准入上升到万村放心店工程,从农村消费维权监督试点工作到群众监督网建设,最终促成省政府发文做出“三张网”建设的工作部署,省长亲自开会发动,财政予以保障,真正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发动、部门参与、工商推进”的工作局面。今年还上升为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的九件为民办实事之一,使这项工作有了最大范围的影响和最坚实的基础。第二是强化经营者自律。在放心店创建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对广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和悉心引导,促使其自律、自查、自管,提高创建的自觉性。通过增强放心店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变政府部门外部推动力为经营者内在的驱动力,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以此增强了创建工作的持久力和内在的生命力。第三是推动社会监督。消费维权工作要在农村扎根,离不开政府主导、部门推进,但更重要的还要依靠农村自有的力量。在消费维权监督网的建设中,我们通过依托农村现有的管理架构,整合村民自治的各种资源,走出了一条农村消费自我维权的有效途径。目前我省100的乡镇和95.9的村都建立了维权监督站或监督点,许多村委会主任被聘为农村维权的监督员,成为监督食品安全、化解协调农村消费各种矛盾的中坚力量。四是充分发挥基层工商力量。进一步发挥工商所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力军作用,配强力量、整合职能、赋予权限,推进监管重心下移。以农村消费安全监管作为重点,制定实施了食品经营检查制度、食品举报申诉受理制度、食品经营信用分类监管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制度、违法食品退市下柜制度、食品准入制度、片区责任监管制度、维权监督制度、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等十项制度,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考核,切实推行属地监管责任制。

(三)理清关系,把握关键环节保障维权建设扎实深入。农村食品消费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商部门要在其中找到准确的定位,更要注重把握好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几个关系:一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成千上万家农村小商店是食品销售链的下游,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配送企业是食品安全的上游。农村食品消费安全监管,必须双管齐下,同步作为,即要抓好下游、更要追根溯源,管好源头。只有对上游特别是全省最大的47家副食品批发市场实现有效监管,才能保障下游的众多小商店的安全。以40家来管住10万家,真正做到管上游清下游。二是普遍准入和示范的关系。准入制度是基础,放心示范是提升,我们已经着手建立了普遍准入与重点示范梯次推进的工作机制,要求所有的农村小商店开展商品准入工作,以普遍准入为基础,以放心示范为前导,引入竞争机制,引导更多的农村小商店参与高层次的放心示范店创建,促进农村商品质量的总体水平提升。三是定量和定性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是检测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定性检测弥补了定量检测周期长、批次少、频率低的缺陷,通过对全省各类食品经营场所每天近万批次的检测,实现了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全面过滤和问题食品的快速发现,切实保障了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定量检测补充了定性检测处罚依据及准确定案的不足,其依托定性检测的快速过滤,强化了定量监测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为重点突破、精确打击问题食品违法行为提供了坚强后盾。四是经营者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关系。在农村维权系统中,工商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良好氛围。放心店强调的是经营者自律,通过自律来提升放心店信用,使消费维权有了基础;维权网强化的是社会维权监督力量,通过维权民兵队伍的培养和壮大,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使经营者自律有了监督。

维护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我省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后续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我们将按照国家总局的总体部署,依靠各级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坚定信心,循序渐进,在监管力度上再下功夫,在监管责任上再抓落实,在长效运作上再出成效,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确保农村消费安全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监管经验总结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监管经验总结汇报。

第三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村市场重点商品专项整治工作小结

集中开展农村市场重点商品专项整治工作小结

按照省、市局转发《全国集中开展农村市场重点商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区委、政府构建“法治武陵”的安排部署,我们以法制宣传教育为主线,以打假治劣为核心,以农村地区为重点,集中开展“药械打假在农村”专项行动,重点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专项整治。

一、扎实开展农村药械市场专项整治。制订了《二0一二年药械市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开展中药材和中药饮片、GSP执行情况、医疗器械、非药品冒充药品、生物制品、“一挂两超”经营、药品广告和广告药品、邮寄药品和特殊药品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经营和使用假劣药械、非法采购、包装、分装、批发、过票、违反GSP规定等违法行为,集中开展了“药械打假在农村”专项行动,将监管重点延伸到乡镇、延伸到农村,扫除监管盲区和死角,切实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二、加强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对全区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出动车辆12台次,检查了区乡医疗机构18家,村卫生室12家,个体诊所1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家。通过医疗器械专项整治,我区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秩序进一步改善,逐步建立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体系,完善了医疗器械各项管理制度,医疗器械购进、经营、使用行为进一步规范,通过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保护了公众用械安全有效。

三、强化医用氧专项检查。通过“八查八看”认真开展医用氧的使用和购入渠道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使用环节医用氧质量。目前,在我区内未发现有工业氧(或压缩气体)冒充医用氧等违法行为。

四、强化特殊管制药品监管。一是加强了疫苗流通监管,按照“渠道规范、冷链购销、产品追踪”的原则,主要对毒活疫苗等质量管理和冷链运转情况进行核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疫苗行为;二是加强了对假冒名优药品、新特药品等的专项检查,将加大对质量公告、稽查信息公布的假劣药品、问题多的药品、已淘汰或禁止生产销售的品种等品种的专项检查,加大对群众投诉多和质量隐患大的品种抽验力度。

截止目前,检查涉药涉械单位258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2份,通过药械市场专项治理,逐步建立了“公平竞争、守法诚信、规范有序、安全和谐”的药械市场环境,基本实现了“整治一片,宣传一片,规范一片,教育一片,提高一片”的目标,公众用药用械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一〇年 三月十二日

第四篇: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状况调查问卷

附件

4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状况调查问卷

填空和不定项选择。请在符合的选项打“√”,没有恰当选项请在空白处说明。

一、基本情况

1.市场类型:(单选)A.自发集市或圩场;B.固定集市或圩场;C.批发市场;D.超市;E.小卖部(食品店);F.供销合作社。

2.市场附近有无下列场所: A.化工厂;B.电镀厂;C.采矿场;D.冶炼厂;E.水泥厂;F.石灰厂;G.垃圾场;H.造纸厂;I.印染厂;J.废旧物资回收处理场;K.无上述场所。

二、基础设施

3.交易场所:①总面积㎡,其中:室内㎡,露天 ㎡;②地面硬化率%。

4.保鲜冷藏设施设备:

A.无;B.陈列冷柜;C.冷库;D.其它:。

5.检测设备:

A.无;B.农残速测仪;C.水分检测仪;D.瘦肉精速测仪。

6.检测设施设备有效使用情况:A.80%以上;B.60-80%;C.40-60%;D.40%以下。

7.卫生消毒设施设备:

A.无;B. 卫生消毒间; C.分类垃圾桶个;D.垃圾车辆;E. 公共卫生间个。

三、交易商品

8.是否经营无贴牌或没有小包装的散装食品?A.否;B.是(选“A”则直接回答问题12)

9.经营的无贴牌或没有小包装的散装食品种类有:

A.散装酱油;B.散装醋;C.散装糕点;D.散装酒;E.散装食用油;F.散装熟食;G.散装豆制品;H.其它:

10.无贴牌或没有小包装的散装食品占食品总经销量的比例:

A.80%以上;B.60-80%;C.40-60%;D.40%以下。

11.无贴牌或没有小包装的散装食品主要来源:

A.当地小作坊;B.流动送货商;C.生产厂家;D.批发市场。

12.是否经营包装食品?A.否;B.是(选“A”则直接回答问题14)

13.包装食品是否标明保质期:A.否;B.是:有%包装食品标注保质期。

14.经销商品主要来源:A.当地小作坊;B.流动送货商;C.生产厂家;D.批发市

场。

15.是否经营肉及肉制品?A.否;B.是(选“A”则直接回答问题19)

16.肉及肉制品进货来源:A.当地农户;B.定点屠宰场;C.批发市场。

17.肉及肉制品在销售之前是否预冷处理:A.否;B.是。

18.肉及肉制品是否冷藏销售:A.否;B.是。

19.蔬菜、水果进货渠道:A.不经营;B.当地农户;C.批发市场。

四、市场准入

20.对入市经销商索证:A.不索证;B.索营业执照; C.索卫生许可证;D.索食品

生产经营许可证;E.索从业人员健康证;F.索其它证:。

21.对入市商品索证:A.不索证;B.索来源地证明;C.索食品市场准入证明(QS);

C.索肉类检疫证明; D.索认证食品证书和标识;E.索产品质量合格证明;F.索

保健食品批准证书;G.索活畜禽防疫证明;H.索其它证:。

22.对入市商品检测项目: A.蔬菜有机磷;B.瘦肉精; C.水产品甲醛;D.面食及

豆制品吊白块;E.肉类水分。

23.检测费用:检测设备购置总费用万元;年度检测费用万元,其中,

人工费用万元。

五、市场管理

24.生熟食品是否分区销售:A.否;B.是;C.不经营熟食。

25.商品是否进行购销台账登记:A.否;B.是。

26.是否建立了经销商档案:A.否;B.是。

27.市场商品质量安全承诺:A.无;B.保证商品质量;C.换货;D.退货;E.先行赔

付。

28.是否进行商品抽检:A.否;B.是。

29.是否公示食品安全信息:A.否;B.是。

30.不合格食品是否退市:A.否;B.是。

31.过期食品处理方式:A.降价销售;B.向经销商退货;C.销毁;D.其

他。

32.市场是否进行监督自查:A.不进行监督自查;B.聘请百姓监督员;C.自设督

察员。

33. 市场内部食品安全培训制度: A.无;B.有,面向管理人员;C.有,面向经

销商户。

六、市场监管

34.哪些行政部门检查市场:A.无;B.工商;C.商务;D.农业;E.环保;F.卫生;

G.质监;H.其他

35.行政部门检查市场方式:A.不定期抽查;B.定期检查。

36.行政部门检查市场的内容有:A.市场卫生;B.三无产品;C.管理制度;D.其

他:。

七、市场需要补充和反映的情况或建议:

市场名称:市场地址:省市县邮编:负 责 人:联 系 人:电话:

第五篇:浅谈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食品科)

浅谈农村流通领域

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市场质量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城镇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有了较大改善,但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消费水平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等弱点,将假冒伪劣食品以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致使农村市场“三无”食品掺杂,商品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现本人就如何加强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市场监管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经营者素质较低。广大农村食品经营者存在着不懂法、不守法、唯利是图的突出问题,无证照经营现象较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凭劳力吃饭,加之山高皇帝远的思想作祟,不愿办理证照,逃避监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问题较为严重。

二是各项制度落实较难。农村食品经营户大多经营规模小,商品品种少,对索证索票认识浮浅,认为索取正规发票会使商品价格升高,成本加大,不愿索票。有的食品经过几级批发,

1 难以索到正规发票。还有的食品经营户文化素质低,不会建立进销货台帐,制约了经营者自律制度的落实,给工商监管执法带来了较大阻力。

三是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一个基层工商所往往只有

五、六个人,有的甚至更少,除承担市场监管、注册登记、受理消费者投诉等多项监管任务外,还要承担任务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营党的建设工作。辖区内有两个甚至多个乡镇,几百平方公里的面积,消费者、经营者多达数万甚至更多,存在着地域面积大、监管任务重、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欠缺等具体问题,导致违法经营问题查处难、取缔难,严重制约了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食品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

二、加强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市场监管的对策

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市场监管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必须最大限度地延伸工商职能,努力形成“经营者自律、工商监管、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监管工作格局,才能更有效地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一)把好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是确保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对食品生产经营涉及前臵审批的事项,始终要坚持先证后照,对没有前臵许可证的,坚决不予核准登记食品生产经营范围,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同时、结合每年的年检验照,严格审查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对发现没有前臵许可证或过期失效以及不具备食品经营资格的,要及

2 时依法取消其食品经营范围,对有关注册事项发生变化的,要依法变更登记。

(二)提升经营者自律意识是确保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传单、召开培训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切实发挥农村“一专三员”在食品监管中的作用,深入做好政策宣传,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广大经营者明确自己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和义务,自觉守法经营、规范经营,真正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建立进销货台帐、不合格食品下架与召回等各项自律制度。同时,做到分类监管,促进经营户诚信经营,以“经济户口”管理为基础,将食品经营业户纳入信用分类监管系统,依照其信用等级划分为守信业户、警示业户、失信业户和严重失信业户,依法对其实施不同的监管方式,培育一批注重品牌质量、恪守商业信誉的食品经营户作为“食品安全示范店”,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三)严格行政执法是确保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关键举措。要根据当前流通领域存在的食品质量问题、上市食品质量投诉情况以及季节性消费特点,坚持点面结合,在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边远乡村等重点地区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依法严厉打击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按照食品安全属地监管原则,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有重

3 点、有目的地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于经抽样检测不合格的商品,一律予以查封;对问题严重的商品,不仅要求退出商场、超市,还要责令其退出市场。加强对送货下乡经营者的监管,让批发商自觉认真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对于送货车实行备案制度监管,随时抽查其送货情况,从源头上控制假冒伪劣食品流入消费市场。同时,加强农村食品质量定期抽检制,逐步扩大快速检测的范围和检测项目,加强与质监、卫生等部门协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四)拓宽举报渠道是确保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深入推进以消协分会、消费者投诉站、12315联络站为主的“一会两站”工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要制定规划,对站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让其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调解技巧,将消费纠纷化解在最初阶段。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站点,聘任消费维权监督员,开展农村消费维权等一系列工作,扩大维权网络,畅通举报渠道,最大限度地拓展“复合型”监管和信息快速传递功能,提高基层工商所防范和应对农村小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同时,可以通过对联络站的宣传和培训,培养一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宣传员,增强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的观念。

(五)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是确保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要努力建立由政府牵头、工商、多部门联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长效监管机制。基层工商所应主动、积极向

4 地方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客观反映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争取政府对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统一领导,建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切实发挥“一专三员”作用,完善有关工作机制。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许可存在的问题,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下,会同工商、食药、质监、卫生、环保等部门,确定许可登记、监督管理和备案登记等方面的权责,从制度上、措施上、监管上确定指导意见,解决基层工商所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行为许可不了、取缔不能、食品安全隐患突出的不利局面。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能,解决好各司其职、守土有责的问题。

(六)提高队伍素质是确保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和停征 “两费”后,工商部门监管市场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培训,配备必要的监管设备,赋予一定的监管手段,来适应新的、更高的监管要求和需要,打造出一支政治上坚定、业务上过硬、作风上扎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建立一个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农村危房改造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