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2024-04-21

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共12篇)

篇1: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当前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现象较为普遍,多数农民属于低水平消费群体,购买能力有限,所以他们购物时多图便宜,而且识假辨假能力差,因而为成本低、价格低的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市场。

二是经营主体的素质相对较低,他们大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和守法经营观念。个别经营者往往只求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更不会去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恶果。所以,即使是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或是明明知道是劣质食品,为了不让自己亏本,甚至是有利可图,经营者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商品销售出去。

三是在农村,小卖部、食品商店等零散食品经销商大量存在,他们经营规模小,广泛分布在农村的各个角落。这些状况满足了农村的消费需求,但不利于监管。

四是农民消费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较差。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不能正确运用法律维权,多是自认倒霉。还有的是碍于同乡的情面,不主张自己的权益,因而使违法经营长期得以生存。

五是维权成本较高。为几元钱的食品,费钱投诉很不合算。

六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以我局半壁山工商所为例,辖区5个乡镇,70多个行政村,食品经销单位近200户,而执法人员仅有6人,辖区面积大,经营主体多且分散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很难监管到位。同时,工商所还承担着大量的收费任务,在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时,难免出现监管盲点、盲区。

二、加强我县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是利用村镇广播、发放宣传册(单)、张贴宣传画、“一会两站”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不仅使消费者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而且要让经营者了解进行违法经营将受到何种处罚。引导理性消费和健康消费,改变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识假辨假的能力。同时还要强化经营者守法经营观念,使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二是扶持国家商务部倡导的“千乡万村工程”进入农村,规范食品市场,形成连锁经营,这既有利于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又利于我们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效能。

三是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恶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经营者从严从重处罚,起到杀一儆百、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四是深入发展农村维权网络,发挥农村“一会两站”作用,使消费者投诉问题得到方便快捷地解决。同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协助我们开展食品安全的监督,以弥补执法力量的不足。

五是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批发环节的经营行为的监管,从源头上切断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护好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篇2: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政府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城市食品安全较好的转变,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热点、难题。食品安全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承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主要职责的工商行政部门,肩上的担子沉重,责任重大。

一、农村流通食品安全及监管现状

1、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随着城市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增强和城市消费者消费能力、识假水平和自我维护意识的加强,违法经营者制假售假的行为在城市之间已越来越无立足之地,于是违法经营者将他们的目光瞄准了广大农村,因为农民消费水平低,受假劣食品价格低廉的引诱,文化素质又低,识假能力弱,自我维权意识淡薄,制假售假者纷纷上山下乡,流向广大农村;加上农村食品经营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化素质低的弱势群体(老人、残疾人等),在经营活动中连一些起码的食品安全常识和防范意识都不懂,致使农村成为最大的灾区,农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给农村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目前不少假冒伪劣商

品制作精美,足可以以假乱真,光靠我们以前看包装、标识等经验、凭直观的识假方法已明显不实用了,特别是面对老百姓天天消费的、种类繁多的食品,如猪肉是否注水、鸡蛋是否含苏丹红、奶制品是否含三聚氰氨、大米的黄曲霉素含量是否超标、辣椒是否用硫磺熏蒸等等,这些要靠科学数据来说话的东西我们的打假者却还在仅凭“六查六看”这种纯经验的管理手段去监管。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农村食品经营户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在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时,很难正确履行食品进销货台帐制、不合格食品退市制等制度从而无法有效配合工商部门工作,加上因人力、财力不足等诸多原因,职能部门对农村的监管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甚至出现了监管盲区。

二、农村流通食品安全的监管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出,除了监管模式落后和经营者自身文化素质低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丧失,而这种责任感的丧失是造成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困难的重要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

1、加大宣传力度。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久的社会系统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大造宣传声势,营造共同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大氛围,要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的特别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公示食品质量检验结果和违

法处罚情况,定期发布消费警示,提高广大消费者识假能力和自我维权意识,营造一个全民参与打假的合力和舆论氛围,从而给违法分子造成一种“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同时充分利用“经济户口”管理系统、网格化市场巡查系统,进一步完善、推广“信用等级制度”的评选活动,培养食品经营户诚信、守法意识。

2、提高自身素质。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靠得是我们广大的工商干部,如果我们监管者本身的政治觉悟不高、作风不正、思想不纯、素质不强,就很难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所以作为承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工商干部,我们在依靠必要的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如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箱等),更应该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以总局提出的“四个统一”、“四高目标”和“六项制度”为契机来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把好市场准入关。

3、创新监管模式。目前工商部门对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方式是与食品经营户签订责任状、要求经营户建立食品进销货台帐、定期进行巡查这“三步曲”,而正是这“三步曲”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一是取消责任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与食品经营户签订责任状的本意是督促其诚信守法经营,然事实上,绝大多数经营者对责任状的内容到底有哪些都不知道。他们认为,责任状只是工商部门用以证明自己做了工作的一种“证据”,这种观点,在经营者当中几近共

识,而在工商部门内部也属于是一种“潜规则”吧。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取消签订责任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硬件配置。按照网格化管理分工,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模式,充分利用如食品安全检测车(仪、箱)等高端设备,对农村食品进行现场检测。同时,组织措施到位,责任明确,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的人员要从严追究,以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不流于形式;二是以“三联式进货单据”代替进销货台帐。由于农村食品经营户受文化素质低的制约,很难按照要求做好食品进销货台帐,有时为了应付检查,工商人员不得不代而为之,但还是常常顾此失彼。所以,笔者以为能否以“三联式进货单据”的形式来代替目前的食品进销货台帐?建立食品进销货台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验进销货渠道以便日后的追朔,而只要食品经营户在进货时的“三联式进货单据”上能表明该食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检测报告批号、供应商字号名称、联系方式等就能达到与食品进销货台帐同等的效果。“三联式进货单据”分别由食品供应商和经营者各执一份,另一份报工商部门备案即可,食品经营户只要保管好这“三联式进货单据”就不用做进销货台帐了,这样既解决了食品经营户因文化素质低而不会做食品台帐问题,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三是继续加大农村12315投诉站的建立与完善。由于受人力、财力不足的影响,工商部门普遍存在一个人要同时监管分散在十几二十个自然村数百户食品经营户的现象,要做到天天有巡查、日日有记录显然是比较迁强。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农村12315投诉站的建立,在每个自然村都聘请一到两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食品安全义务监督管理员”,并统一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让制假售假者无处藏身,让消费者的投诉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解决!

篇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监管

一、留守儿童事故频发的原因

1.缺少关爱,失去希望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外出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许多外出的父母也只是在春节和孩子团圆几天,平时仅靠电话联系, 沟通少,情感交流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缺乏与父母的感情交流,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因此,留守儿童在遇到失败、忧郁、悲愤、孤寂等问题时,无法对父母倾诉,往往是有事自己扛,有苦说不出,有泪心里流。

2.缺少防范,事故频发

多数留守儿童缺乏成年人的陪护,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没有父母的直接监管,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加之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粗放监护,留守儿童因溺水、触电、打斗等导致意外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被拐卖、 性侵的恶性事件也常有报道。

3.生活空虚,沉迷网络

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互相沟通和情感交流,留守儿童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生活的乐趣和亲情的温暖,日复一日,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失去了追求。而网络内容的多姿多彩,上网的轻松自在, 吸引着留守儿童一步一步走向那个虚拟的世界,聊天、 看影视剧、听歌、“种菜”、“放牧”,甚至是玩暴力游戏、看色情图片等,让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4.缺少监管,肆意妄为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失去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监管,长期以来,养成了娇气、懒散、任性、怕困难、怕挫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特点。这些留守儿童在校期间虽然自由散漫,学习兴趣不高,自觉性不强,但还能得到教师的有效监管,一旦到了周末和假期,则会拉帮结众,上网、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如何落实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监管

1.加强安全教育

笔者建议,平时学校应上好安全课,教给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必要的安全常识,对防火、防骗、防性侵、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等知识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重复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注重安全宣传,加强安全防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2.进行电话家访

在周末和假期,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对留守儿童进行电话跟踪,防止他们四处闲逛发生意外, 同时利用电话和监护人(家长)及时沟通,加强交流,做到防微杜渐。

3.利用QQ互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这种通讯工具因方便、快捷走进千家万户以及中小学校园。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QQ聊天也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与其围追堵截,不如因势利导,教师可以建立留守儿童QQ群,利用QQ来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活动轨迹,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活动指引,避免学生走入极端和浏览一些不健康网页。

4.开展活动引导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城镇化的推进,现在农村的孩子在周末和假期基本无农事可做,由于闲散才导致各种事件的发生。因此,学校和村社要充分利用各种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一是学校操场要在假期向留守儿童开放,可以让他们打篮球、踢足球、玩排球, 自主开展各项活动。二是组织兴趣小组,可以扭秧歌、 学舞蹈,也可以习书法、练弹琴,尽量让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三是开放图书室,让留守儿童有处去,有书读, 汲取精神食粮。

5.鼓励亲子互动

篇4: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安全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食堂安全监管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还未转变,认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提高教学水平这块,而忽略了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过去几年中,很多农村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因为食堂安全监管不到位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并带来了恶劣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领导认为食堂安全监管工作只是单单的就食品原料卫生进行控制,如控制蔬菜、大米、佐料的质量,保证食物卫生、新鲜即可。其实不然,学校食堂安全监管还包括很多内容,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消毒、食堂环境卫生、原料储存等。

食堂基础设施不健全。一方面,部分学生食堂内部只包含学生餐厅和后厨,有的甚至没有配备更衣间、储藏室,这就导致后厨极易堆满杂物,并影响清扫工作,很多卫生死角长期得不到清理,使得后厨环境极差。另一方面,有的学校食堂房屋老旧,排水管道不畅通,导致地面积水;有的没有通风排烟设施,有的虽有抽油烟机,但陈旧老化排油烟效率极低,导致厨房桌椅和墙面都是油垢,严重影响厨房卫生;有的没足够容量的餐具消毒和保洁工具,造成餐具卫生不达标,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各項食品安全工作不到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多数属于外包式和自办式食堂,学校及食堂经营者不具备专业的食堂安全监管理念,并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机制,甚至一部分学校食堂都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取得健康证明即上岗; 学校虽然设立专人食堂安全监管岗位,但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造成食品安全完全依靠食堂负责人的自觉性,出现监管空档,往往是上面有检查,他们就管一管,检查过后,就对食品安全问题置之不理; 从业人员上岗前不晨检,不能自觉地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手套、口罩等;还有他们虽然按监管部门的要求,准备了六个档案盒,却不是积极详细的记录,而是消极敷衍的应付,比如:进货台账记录不规范,索证索票不全(有些商品无进货票据),供货商资质不全,消毒记录不全,食品留样不全,不对所有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定期培训,不严格执行五病调离制度;在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有些学校食堂为了经济利益,降低成本,甚至采购不合格不新鲜的食品原料。

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提高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对食堂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作为基层食药监管理部门,多做宣传工作,把食品安全意识灌输到最底层的农村范围,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对食堂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使领导层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教育水平和学生校园生活质量两个层面。其次,加强学校食堂负责人员及食堂职员对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可以在教室播放食品安全幻灯片),不但引导负责人及职员思想观念的转变,而且还要引导全校师生甚至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加强食堂安全监管工作力度。(1)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要及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达不到经营许可的及时完善和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的,停业整顿。(2)监督学校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专门负责监督食堂食品安全,建议食堂负责人和所有从业人员签署食品安全责任书,遵照谁违反谁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加强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免得互相扯皮,推卸责任;(3)建立奖惩机制,并定期评价食堂各岗位工作。

完善食堂安全监管体系。首先,要针对食堂各个运营环境进行控制。如在原料采购环节,蔬菜类必须要保证新鲜,原则上使不予许使用过夜菜的,肉类材料要监管好储存方法,可放在冰箱的冷冻室进行保存,在需要时拿出。米、面、油、调料类,必须有购进发票和质量检测报告。储藏环节,储藏间必须保持通风干燥,温度适宜,防蝇防鼠。再如食品加工环节,要注意加工过程清洁卫生,刀具消毒后才能使用,各类加工工具用前用后注意清洗,避免细菌残留。其次,规范职员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职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警惕心理,在发现事故苗头时要及时处理,如果处理不了必须汇报到上级负责人员处。

作为一名基层食药监管理人员,对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监管责任重大,不容懈怠,监管过程中,要做到“勤监管,细监管,严监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安全事故,让广大师生吃上安全饭菜,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才能让家长朋友放心,才能创造一个温馨安全的食堂安全环境,从而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上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篇5: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春节后,李官分局为保障辖区食品供应安全,对农村各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分局要求监管干部强化对农贸市场的管理,加强对农贸市场经营者的指导,并针对农村市场、超市存在的问题实施了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分局执法人员根据实地检查情况,查处违法经营案件两起,收缴不合格塑料袋1.2万只;对经营者进行指导35人次;责令退市、下架食品11批次。

一是加大生猪市场监管,完善生猪销售市场准入机制。对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生猪,禁止上市并严格依法定程序处理。对生猪检疫单据,指导经营者单独建立台账。同时对农贸市场内现场加工摊位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自产农副产品做好登记,对加工用油、面粉等,做好索证索票、台账登记工作。

二是协助有条件的超市建立电子台账。对农村有条件的超市、卖店等食品零售企业,协助其建立电子台账。对因技术等问题建立电子台账有困难的企业,抽调干部,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协助其建立电子台账。

三是加强推进“限塑令”实施。针对农贸市场存在不合格购物袋的实际情况,工商干部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塑料袋的违法经营者,查处违法经营不合格塑料袋经营者两人,共收缴不合格、有害塑料袋1.2万只。同时加大政策法规和有关知识的宣传,引导消费者使用环保袋,切实推进“限塑令”在农村的实施。

四是对海产品销售严格把关。分局要求海产品销售者向进货商(或渔民)索取有效证件复印件进行食品备案,做到从捕捞、批发、零售各环节的无缝监管,对上市海产品来源做到可逆追溯。同时,根据渤海部分海域受溢油事件影响的实际情况,加大快速检测频率和抽样品种,保证了上市海产的质量。确保节日水产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篇6: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同样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本文试图以**市为例,浅析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食品安全监管对策措施。

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食品从“田头”到“餐桌”环节很多,监管的部门也很多。2005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江苏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精神,在原

**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此同时,**市政府成立了由食品药品监管局、农林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商贸局等18个部门组成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管局。遵循“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要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综合监督检查,开展对食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处;农林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环节的日常卫生监督;其它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在此基础上,在全市各镇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机构,镇食品安全办公室达到有专兼职人员、专室、电脑、工作制度、投诉举报电话、台帐、活动记录等“七有”标准;在各村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站也具备专兼职人员、电

话、制度、台帐、活动记录。由此,建立了“各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监管责任体系。

建立上述工作机制后,在地方党委、政府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如成员单位职责、信息发布制度以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二是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即“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把食品安全工作向农村推进;三是积极组织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市、示范镇、放心店”创建,以此提升保障水平,增强安全放心度;四是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室外烧烤、夜市排档、熟食摊点、豆制品加工、儿童食品、小酒坊、纯净水、农村食品、肉制品、奶制品和保健食品等10多项专项整治。通过整治,食品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加强。

二、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

原因

食品安全点多、线长、面广,涉及到从农田到餐桌的诸多环节,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

1、源头污染问题没有完全控制。工业化大生产引起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灌溉用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特别是农村种植、养殖大户,为减少虫害、降低成本,使用违禁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农药的滥用,还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加,农产品施药频次越来越多,用药量越来越大。

2、食品生产加工业整体水平不高。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为10人以下小作坊。一是产业比重小。全市食品企业工业2006年总产值56951万元,年产值100万元以下企业633家,占总数的%;二是规模小。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的规模企业数仅占全部工业规模企业总数的 5 %左右;三是作坊式企业多。667家企业中,约61%的企业均

为小作坊,其中豆腐作坊达204家,占企业总数的%,另有糕点类(面包、蛋糕为主)加工企业达251家,占企业总数的%;四是质量管理状况不容乐观。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质量意识差、卫生状况差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小作坊从业人员素质低、工艺落后、加工设备简陋,不具备检验能力。同时这些单位的周边环境和生产场所的卫生条件都较差,生产场所和居民区混住在一起,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农村食品市场不够规范。大多数农村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小超市、小食品店等经营秩序还不太规范,甚至不同程度存在无证无照经营现象。经营业主的索票索证意识不强,销售台帐等基本制度执行不力。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4、餐饮业安全管理亟待加强。一是卫生管理与制度十分欠缺。据调查,%的乡村餐饮单位未建立卫生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二是单位管理较为混乱。大

篇7: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武隆县采取措施加强农村用药安全管理:一是延伸农村监管网络。在全县26个乡镇明确药品委托执法人员78名,在全县187个行政村确定187名村级药品安全信息员,多数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兼任,充分发挥村三职干部的积极性和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最大限度延伸监管触角。二是切实加强农村“两网建设”。充分发挥药品供应网络主渠道作用,全县187个行政村实现药品连锁配送进村,覆盖率达100%;深入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打击农村游医药贩。三是切实加强培训教育,对乡镇78名药品安全委托执法人员和187名村级药品安全信息员进行培训。对药品从业资格人员,每年也要进行相应的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基层执法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水平和技能。四是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乡镇药品安全委托执法工作,明确村级药品安全信息员包括宣传教育、举报受理和投诉在内的7大职能等,纳入政府目标进行考核,制订出台委托执法人员案件移送、责任追究等11个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管长效机制。

涪陵区针对农村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制定四条措施,确保农村地区药品质量: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在农村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健全乡镇委托执法,加强委托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执法能力,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农村药品的日常监管工作。二是加强药品配送网络和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切实解决农村药品安全问题。三是强化“四抓”措施:抓源头监管、抓终端监管、抓市场整顿和管理、抓好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药品监管工作水平。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用药安全意识。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宣传力度。

篇8: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农村“三资”范畴

农村“三资”是农村集体所拥有资金、资产、资源合称。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集体所拥有的货币资金, 包括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 上级转移支付和补贴补偿资金、社会捐助资金、救灾资金、“一事一议”资金、新农村建设奖励资金等;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 村集体投资投劳兴建的水利、交通等农业基本设施, 科教文卫公益设施, 以及各种物资材料、债权等其他资产, 农村集体资源包括法律规定的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荒地、溪流、荒地等自然资源。

二、当前农村“三资”监管现状

(一) 监管队伍不稳定, 整体素质并不高

余姚市21个乡镇, 经管人员的年龄普遍较大, 经管人员文化层次较低, 村级财务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要求。乡镇农经管理站的管理职能之一就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但是从调查来看各乡镇专门从事农村“三资”监管的人员也就三四个, 并且一半左右是临聘人员, 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二) “三资”监管中存在诸多问题

1. 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

前几年, 大岚镇积极推行“会计代理站”模式, 村级账务统一由镇政府代理记账, 财务处理有所加强, 但在从审计结果来看, 行政村在资金管理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说村级违规设立小金库, 回避账务的监管;还有出纳对现金管理比较混乱, 有部分村违反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 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大量库存现金等现象。

2. 对集体资产处理不规范

目前, 农村普遍存在着对本村集体资产家底不明确、产权不清、资产没有台账等问题, 特别在对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处理等方面无规可循, 比如在山林、房产、村集体企业、旅游资源等集体资产的承包、出租过程中, 存在着不按规定操作、出租收入的收取方式上不统一等现象, 集体资产的处理未经过“三委会”决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甚至有时候是村书记一人说了算。

3. 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表现是一工程决策中违犯村民主程序, 招投标不公开, 对村里的工程项目不进行公开招投标或者实施分标、拆标;二工程建设中对质量管理疏忽, 在建造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理上的真空, 工程随意变更, 并且变更手续后补;三工程财务管理中混乱, 有些村干部通过虚增工程量、虚开工程发票、不按合同条款付款、超额付款等手段, 从而获取非法利益。

4. 对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1) 专项资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有些村对专项资金自行进行拆分, 随意扩大受益对象; (2) 有些村采取下拨不入账或者虚假列支等手段, 套取专项资金, 侵占为个人己有或者挪作他用。

(三) 农村资源交易刚刚起步, 对资源交易缺乏有效的指导

一些村民认为, 山林、农田等承包地属个人所有, 土地流转属个人行为, 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的土地置换, 处于无序、自发状态。土地置换过程中只要口头谈成就可, 并不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也不需要行政村级组织和乡镇农经管理站的审核, 也不需要备案。有一部分农户就算签订了合同, 但由于合同内容不完整, 并未备案, 从而合同双方责、权、利都不明确, 一旦双方发生纠纷, 调解就没有依据。镇政府虽有交易平台, 但并未实际操作, 缺乏宣传和有效的指导。

三、如何加强村级“三资”监督管理

(一) 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三资”管理队伍

农村“三资”管理的怎么样, 归根到底是人的因素, 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管理队伍, 才能把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农村管理队伍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一要培养好领导干部树立管好农村“三资”的意识和责任感。二要着重培养一支专业理论水平较高, 职业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管理水平强的的农村“三资”监管理队伍。只有农村监管人员的素质、技能整体提高, 才能适应这一巨大的发展变化。

(二) 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 促规范、明管理

建章立制把好的经验和做法, 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是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的关键点。大岚镇在原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 进行整合规范, 以“1+7”制度, 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要求。“1”即指导《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 对资金、资产、资源、票据、档案、合同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7”即指7个配套办法, 分别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采取百分制倒扣分考核, 量化三资管理效果;《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重大党务村务财务两轮票决制度的实施办法》, 以备案报告制、财务制约制、监督执行制等监督制度, 来保障重大党务村务财务的“三重二轮票决”制度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规范建设工作的通知》, 从建设标准、工作要求、工作规程、检查与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正确履行职责, 提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细化了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的内容、方式、时限、程序和监督, 确保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关于村级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的实施办法》, 搭建了交易平台, 对产权交易的产品、交易程序、形式等做了明确, 以规范化交易来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的意见》, 对行政村非生产性开支以人口规模、集体经济收入、工程项目、上级争取资金等实行定额控制, 实行“分段定额、总量控制、超额自负、分级管理”的方式, 着力规范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银行账户管理办法》, 明确行政村只在农村合作银行开户, 一个行政村只能有一个账号, 并对现有账户开展清理。除此之外镇政府还应制定审计监督制度,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纪委的监督机制, 进一步促规范、明确职责。

(三) 加大资源交易的宣传力度, 规范操作

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 有针对性地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村级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文件, 引导农民全面理解土地承包流转的原则、形式和目的, 了解资源交易实施的办法、流程。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 增强农民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识, 增强农民对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乡镇、村要成立服务大厅, 为农村土地流转、旅游开发、房屋出租提供信息并积极促成交易。同时明确交易平台的操作流程、上墙公告, 做到一目了然, 按章办事。同时镇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文件, 明确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范围, 未进交易中心交易的, 所签合同一律无效, 会计代理站一律不予付款, 并把这一规定纳入村干部年终考核目标, 实行一票否决。

四、结语

本文对于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简称“三资”) 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 我们了解到, 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三资管理在应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及时地发现监管上的问题, 着手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从而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制度化, 规范化, 防止农村“三资”流失,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摘要:文章结合工作中所发现的相关问题对“三资”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 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时期“三资”监管工作的规范化, 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资监管,对策

参考文献

[1]规范集体“三资”管理推动农村和谐发展[J].党建研究, 2009, (3) .

篇9: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关键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目前,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的有关问题是广大师生和家长密切关注的健康与安全问题。在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人民群众整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加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并且是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重点,是每个学校对于食堂的卫生安全必须足够重视的,只有这样,才能给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的环境。

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1.学校食堂相关的设施不健全

在相关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相对较少数的学校食堂配有粗加工间、备餐间、更衣室、厨房和库房等分开来的格局,而大多数学校食堂只有库房和厨房;很多学校食堂的消毒设备也没有发挥作用;部分学校食堂出现灰尘不打扫,苍蝇满屋飞的现状。这些现状体现出学校食堂没有意识到食品的安全问题,并且没有认识到此类问题与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健康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部分学校食堂相关的设备没有以旧换新,卫生安全问题达不到《食品安全卫生条例》中所规定的要求,尤其以民办和乡下的学校食堂安全问题为甚,已经严重影响师生的健康。

2.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众多问题

有很多学校食堂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没有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营业的状况。依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规范,从而也就不能被给予颁发证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执法部门管理不到位,很难实现对所有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全面覆盖。

二、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1.提高学校食堂安全监管认识

为了有效提高食品安全远离隐患,进一步控制食物中毒的情况,保证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安全健康问题,建议学校食堂能够足够重视食品安全性,逐步完善对基础设施的健全。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卫生不规范很容易会造成广大师生集体食物中毒,影响着全体学生的健康安全。与此同时,教育领导要意识到学校食品安全对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和教学视为同等重要工作,将食堂的环境卫生进行改进,加强最基础、最先进的设施的建设工作的推进。要科学地加强大量经费投入,有效地逐步完善学校食堂落后的设施设备,保证食堂的硬件齐备完好。学校相关管理人员要将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教学工作保持一致,全方面管理。

2.明确食堂卫生监管工作

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及卫生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对餐饮行业实行等级管理制度,保证师生和教育工作人员饮食安全的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的标准。确立健全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进而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执行。

3.完善学校食堂管理体系

学校相关领导要实施食品安全工作职责,要对学校食堂整体环境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的落实。尤其是在采购食品、加工食品、制作和储存食品、留样、清理卫生、消毒灯方面要严格按照流程实施,防止食物变质,避免师生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另外,学校食堂在招人时,应通过层层相关的审查工作和相关的培训工作,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准。加强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对卫生知识的认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出现中毒情况如何处理及解决办法,普及相应的知识。将采购源要实时记录,每个环节都要有效审查。

4.提高宣传培训力度

学校食堂相关部门要加强卫生工作的意识,更好地加强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的力度,选取相对科学的培训模式为食堂工作人员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定期组织相关执法管理人员为学生普及安全知识,了解安全常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安全及健康饮食习惯,有效地完善学生辨别真伪食品的安全认知。

总而言之,抓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于学生身体健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要严格管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更好地改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确保监管工作有效实施,让学生得到良好的饮食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履浩,王皓月.浅谈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模式[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02).

[2]曹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和管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14).

篇10: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清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0年5月

农村是食品药品流通消费使用的重要市场,又是农产品种养的源头、食品加工的产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最基础、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给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当前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药品监管网络逐步健全。药品监管部门组建以来,深入开展药械市场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行为,狠抓药品生产、流通、销售、储存、使用各环节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了规范有序的药械市场。在农村,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药品“两网”(供应网和监督网),为农村群众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二)食品安全监督更加有力。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了从农产品种养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体系,加大了食品安全保障力度。特别是《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越来越大。随着食品药品产业发展,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问题乳品、问题疫苗、问题药品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更加认真履职,创新监管,提升效能,确保安全。

二、当前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存在问题

(一)在农村食品安全方面,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薄 1

弱,农产品种养源头滥用化肥农药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农村食品药品供应渠道还不很规范,食品小作坊整治难度大,制售假劣食品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农村红白喜事、学校食堂等集体用餐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在农村药品安全方面,售假违法行为时有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讯、邮政等手段,找“盲区”、钻空子,规避打击;部分药品零售企业认证后规范管理意识下降,存在为贪图蝇头小利违规经营、违法经营的现象;乡镇卫生院存在设备短缺、人才缺乏,药品使用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受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等影响,农村药店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农民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意识不够强。

(三)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方面,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需进一步理顺。目前食品安全仍由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分段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组织协调、综合监督职责,存在部门交叉监管、多头监管的弊端,需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二是药品安全监管手段亟待加强。目前药品监管存在检验检测设备缺乏、监管手段有限,技术支撑难以体现等问题,在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一)要建立标准生产、绿色无害的农村食品药品产业体系。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引导农副产品的无公害深加工,争创国家注册商标、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品牌认证。各监管部门要立足职能,加大对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监管指导,促进绿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要建立从源头-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绿色食品通道,切实保证农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一要强化政府责任。县、乡政府要进一步增

强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投入,定期督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强化、领导上得力。二要落实部门责任。要建设以“四条保障线”为核心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即由农业部门负责的初级农产品安全保障线,由质监部门负责的加工食品安全保障线,由工商部门负责的市场流通食品安全保障线,由卫生部门负责的餐饮食品安全保障线。要通过建设四条保障线,构筑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实现农产品的源头安全检测和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餐饮等环节监管的全程覆盖和有效管理。三要搭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络。要依托农村药品“两网”(药品监督网、药品供应网),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两网”体系,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四要开展有效监管。各监管部门要围绕重点环节和品种,采取专项整治、联动执法等形式,着力打击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要严厉查处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基本质量保证措施、产品标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以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食品中掺杂掺假等问题。要全面检查药品经营企业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情况,规范农村药品渠道秩序,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三)要建立多元供应、源头保障的农村食品药品现代流通体系。一要积极引入现代流通体系,既搞活农村食品药品供应网络,活跃农村经济,使农民群众用上品种丰富、价格实惠的食品药品,又从源头上规范供应渠道,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二要以 “千乡万店建设”工程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小超市、大连锁”和“超市进乡村”的发展,促进农村食品流通。三要加快农村药品供应网建设,延伸农村药品供应网点,鼓励有资质的药品批发企业参与药品配送,促进药

品配送的全覆盖,从源头上保障药品安全。四要推进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药库规范化建设,改善药品储存条件和设施环境,强化人员培训,增强法律和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五要将符合条件的零售连锁药店逐步纳入“新农合”定点参保单位,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手段,平抑药价,惠及于民。六要引导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从业行为,提高管理标准。

(四)要建立预先防范、快速反应的农村食品药品应急处置体系。要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置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能力。要加强食品卫生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建立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系统,对农村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集体食堂要重点监测。要针对农村红白喜事聚餐多、地点分散的特点,防止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建立群体性聚餐报告、登记、备案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实现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报告和处理,实现对目标人群的及时有效救治。

篇11: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摘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系到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食堂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管 食品卫生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系到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食堂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目前很多学校都是全封闭管理,偶尔发生的食品中毒事故,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学校负责人敲响了警钟,抓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对此,县委、县政府和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高度重视,按照“学校是第一责任人,教育部门负责管理,卫生部门强化监督”的工作思路,以“开拓创新抓特色,唯先誓夺创精品”为创新主线,通过不断地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等工作,充分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利益,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调查研究,查找存在问题根源

近年来,综合监督部门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越发重视,大部分学校的食堂设施、用餐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我县地方经济发展滞后,一些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差。近年来,国家普九义务教育,政府、社会都加大了对学校建设的投入,但仍有部分学校食堂仍比较破旧,学校无法达到相应的卫生和食品加工流程要求,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二是学校食堂设计不合理,很大一部分学校食堂新扩改建时未经卫生部门审查,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学要求,生产加工不能按相应流程进行,存在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的隐患;三是生活饮用水和餐具消毒工作有待加强,部分学校虽有生活饮用水及餐具消毒制度,但未落到实处,甚至形同虚设;四是食品安全管理员及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管理水平及卫生意

识有待提高,部分卫生管理员未切实肩负起对本校食堂食品生产加工各环节的监管责任,食品生产加工人员缺乏应具备的卫生知识,个别学校食堂仍存在生产销售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现象。

二、措施到位,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有效解决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光靠哪一个部门监管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负总责,食品药品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和“抓手”作用,部门协同作战。在查找出问题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创新思路,建章立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员制度,每所寄宿制学校确定了1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学校食品的来源、食堂储藏加工食品卫生、餐具清洁消毒、食堂环境及工作人员卫生等,将责任落实到人头,据此,在全县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机制。寄宿制学校食品安全监督员的确定,对于更好地搞好学校食堂监管,让全县师生吃上放心食品,及时处置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针对问题,落实整改。对有的学校硬件设施差,部分学生食堂新扩改建时未经卫生部门审查,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学要求的问题,食安委办多次向县上相关领导汇报,同时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在2009年得到了根本改变,现在新修建学校食堂,必须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修建,因此09年以来学校食堂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3、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县食安委与县教育局签订目标责任状,县教育局与各寄宿制学校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了向广大师生深入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会同卫生、教育等部门,结合全县开展的食品放心工程,先后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月,“关注食品安全,构建和谐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等大型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编发《食品安全知识手册》发放到广大师生手中,大张旗鼓地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领导、卫生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入到学校中去开展卫生指导和卫生监

督工作。卫生部门通过每年到各学校讲授食品安全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树立典型示范、查找差距。为了推广先进,指导各级学校更好地做好食堂卫生管理,定时召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会。全县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卫生局的领导出席会议并进行了表态发言,表示一定要按照县政府领导的要求组织开展好学校食堂的管理,抓好落实。全县各学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相关学校介绍了好的工作经验。进餐品尝制,就是在学生用餐前半小时由专人尝餐,做好尝餐记录,在确认饭菜无安全隐患后,方让学生进餐。而且,在品尝前严格把好四关:一是把好采购关,采购食品必须是新鲜、质量安全的,每天采购的食品要做好台帐;二是把好验收关,对不合格食品马上清除,不得进入操作清洗间;三是把好清洗关,做到在专用操作台上先冲洗,浸泡10分钟以上,再充分冲洗;四是把好烹饪关,在操作中时关注食品的质量,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直接检查食品的形态、色泽、气味、滋味等,对食品质量作出判断。这一制度的实行为确保幼儿用餐安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在全县寄宿制学校推广。

5、强化监督,抓好落实。在具体工作中,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本着把握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从服务入手,以真情交流,以平等的地位,与各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各职能部门的认可。要求教育、卫生部门确定一名联络员及时向县食品安全协调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报送学校食堂的相关信息,及时组织教育、卫生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协调和监督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做好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的监督指导工作,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和指导,协助学校和学生集体用餐供餐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协调和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管理督查工作,督促学校落实卫生监督意见,改进自身卫生管理工作,消除食品卫生存在的隐患。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学校食堂不出问题,避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食品药品、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惠东县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食堂管理工作得到较大改进,学校食堂经营更加规范合理,开办单位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改善,学生食品卫

生知识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健康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已初步形成,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12: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江泽民同志指出:“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由此可见,保密工作的重要地位。目前,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迅猛发展,办公自动化设备日益普及,随之而来的泄密事件时有发生,保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加之,政务信息日益公开,社会资源全民共享,各种敌对势力千方百计窃取国家机密和工作秘密,如何确机关信息安全保密,是新形势下保密工作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对于食品药品监管机关来说,做好保密工作,严守国家机密和工作秘密,对于加快监管事业的开展、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高度重视和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保密工作。

一、层层落实保密工作责任

(一)严格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坚持把保密工作纳入各单位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中层以上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要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分析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的措施,切实解决保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

(二)严格实行涉密人员保密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保密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落实涉密人员保密责任制,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作人员、能够接触国家秘密的领导以及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承担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工作中掌握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等人员实行保密责任制。落实机关工作人员保密责任制,加强保密教育与管理。强化对临聘人员的保密管理,上岗时与其签订保密工作责任书,离岗时与其签订保密承诺书,落实保密责任。

二、加强保密工作宣传教育

(一)细化保密宣传教育的内容。要认真学习宣传《宪法》、《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保密法》等与保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相关保密制度,学习宣传中央、省、市领导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有关保密工作的会议精神,宣传保密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把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认真履行法律保密义务,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干部职工保密意识。

(二)丰富保密工作宣传教育形式。积极制定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同“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时间明确、内容明确、对象明确。坚持在重要节日期间,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保密责任。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保密知识培训,定期拨付保密工作经费,坚持每年征订《保密工作》杂志及有关保密资料,把《保密杂志》作为保密工作宣传的有效工具,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保密法制观念,促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对重点涉密人员的保密培训。要抓好领导干部的保密教育,把保密法律法规的学习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采取以会代训、收看音像教育片等形式深入学习,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觉抓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抓好重点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结合保密重点岗位和重要涉密人员的实际情况,按照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保密教育培训计划,增强保密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保密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重点环节的保密安全管理

(一)抓好涉密文件的管理。健全涉密文件的传阅制度,严格规范涉密文件的传阅范围、对象、时间和程序,切实做到传阅范围不扩大、对象不扩散。健全涉密文件借阅审批制度,凡借阅涉密文件者,未经领导审批不得借阅,借阅者不得将涉密文件带至《保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地方,借阅后必须定时收回。不能复制涉密文件,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健全涉密文件归档管理制度,对中、省文件按照有关规定按时清退,其他涉密文件交保密主管部门统一处理。

(二)抓好档案保密安全管理。确定专人负责食品药品监管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固定资产档案、行政执法档案、生产经营档案等,做到档案不坏、不丢、不散、不乱。做好档案室安全保密工作,制定档案室管理制度以及档案阅览、外借、复印等制度等,建立涉密档案统计台帐。加强档案室防盗处理,固定门窗,并与办公室、阅览室分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档案室内。做好涉密档案的装订工作,密级档

案应单独装订保存,严禁与非密级档案材料进行混卷装订,避免造成档案在利用中出现涉密扩散以及涉密档案分散不集中等问题。

(三)抓好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建立移动磁盘购买、登记、管理、使用、销毁等制度,做到统一购置,统一标识,统一登记,集中管理。要求机关工作人员严格按保密管理规定使用存储介质,严禁拷贝本单位资料到其他地方打印、严禁在涉密计算机与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磁盘。对存有秘密文件资料的磁盘、光盘等的管理,要和同密级的纸质介质同样管理。加强数字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的使用与管理,数字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只做打、复印使用,不能与电话线、传真线连接。加强文印室资料的管理,严禁复印涉密资料。同时,加强对承办印刷业务的复印部门的保密管理。

(四)抓好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对上党政网的计算机做到单机单网专人使用,严禁一机上两网。对涉密与非涉密的计算机进行秘级标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对承办机关打印的计算机实行专人专管专用,杜绝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络系统。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严格实行上网信息领导审批制,坚决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不在党政网、公众网上存储、处理、传输和发布涉密信息或内部文件资料。积极探索电子政务网建设应用和涉密计算机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抓好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保密工作。对承办的重大活动或重要会议,要切实加强防范,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对与会人员进行保密教育,严守保密纪律。做好通信尤其是手机使用的保密管理,严禁使用无线话筒传达密件和向室外扩音,严禁无关人员进人会场,对需要列席会议的人员,将名单呈报主管会议的领导同志审定。会议期间复制的涉秘文件,统一编号、登记、分发,发给与会人员的文件,必须妥为保管,不得遗失。与会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泄露会议秘密内容。会议结束后,对会议场所进行保密检查,查看有无遗失的文件、资料、笔记本等。

四、加强保密干部队伍建设

上一篇:签合同授权委托书模板下一篇:不过一场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