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023-03-12

第一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种类

(1)利率风险。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定义,利率风险是指银行财务因利率的不利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市场利率发生波动以及银行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都会造成该种风险。在现实市场中,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造成市场利率不断发生变化,利率风险的存在使银行暴露在利率的不利变动中。利率风险主要有基准风险、重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等四种表现形式。过高的利率风险将对银行的利润和资本造成很大的威胁。

(2)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在贷款到期没有偿还贷款本息,或由于借款者信用评级下降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信用主要分为道德风险和企业风险两大类。其中,道德风险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即银行由于缺乏对于借款者借款的目的和用途的完全了解而产生了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企业风险则是由于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而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前者是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交易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付的需要,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的风险。目前,上述特点还未暴露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型企业的转变,流动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加大。

(4)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不规范的内部操作流程以及人员、系统或是突发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我国金融业所实行的分业经营,导致了商业银行具有经营对象同质性,贷款对象单一性等特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大多限定于国有企业,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贷款方向。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倒闭、重组、改制等原因,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难以收回贷款。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风险管理权力责任制度模糊,缺少必要激励约束。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权力责任制度的缺陷,是指目前贷款权力的分布完全根据行政级别而不是根据风险管理能力来划分;而激励约束制度的缺陷则表现在激励不足、约束过度时银行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会选择铤而走险。

(2)银行风险衡量方面存在缺陷,风险量化体系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过程。受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信用评级的其他重要作用发挥不够:在信用评级方法上,目前商业银行的做法与巴塞尔银行新框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信用评级的组织和程序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风险量化时,计量分析不足,缺乏量化手段;现有量化指标不能体现出行业和规模之间的差别;指标的调整速度和行业风险的变化不协调。使计算结果失真。

(3)社会经济环境有待加强,外部作用加剧商业银行风险。

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的影

响力不大,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信用中介行业发展滞后,已有信用数据库小、覆盖面窄,无法对市场主题的信用级别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1)培养和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营造健康积极的风险管理氛围。

加强风险管理,应首先注意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即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文化,上行下效,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上级应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及时揭示和报告风险。金融风险往往是动态的,商业银行业务层面的经营者和基层管理者对于具体业务中的风险往往最为敏感,了解的最为透彻。所以,每一位员工对风险管理工作都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才有可能使工作中的不良金融风险尽早暴露,使银行的可能损失降到最小。如此,把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动态指标融入到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形成健康积极的风险管理氛围,在注意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关注风险的重要意义,使银行始终处于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状态。

(2)科学化治理结构,集中监督力量,树立正确的监督方向。

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公司法的组建规定,结合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在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和业务经营管理层的基础上,加强监事会职能,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监督机制。由此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监督事权的内在集中统一,外在监督机制的引入,达到合理运行监督机构,理顺银行治理结构,有效制衡银行内部人员控制的目的,形成银行治理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人员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架构。以保证银行的有效运作。

(3)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加强风险管理职能。

不同类型的银行风险,其产生根源、形成机理、特征和引起的后果各不相同则需要采取不同的防范和化解措施。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识别、评估以及监控全面风险的内部控制结构,完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以总行、分支行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执行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以风险防范为核心,加强业务标准化,实行有专门管理层负责的定期检查机制,建立起与商业银行日常业务发展同步延伸的反馈机制,系统地加强风险管理职能。

(4)运用科学信息决策系统,建立风险测评模型。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收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有利于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会计、风险管理、市场拓展等部门搜集整理的信息汇集后自动分类、整理并分析,供内部人员作信贷审批、风险审查之用,以此给银行整个业务管理过程提供及时、完备、明晰的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同时借鉴西方风险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及量化计算方法。例如风险价值法、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信贷矩阵法、建立科学而实用的风险评测模型,以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进行整体管理策略,通过独立且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实现对银行内部各个机构的风险进行有机统一的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对各种类型风险的全面、全程管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权责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

第二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产生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信贷风险的定义:一方面是指借款人能否如约对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而导致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最终经营目标企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绝对比重,因此,信贷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一般说有以下三种:一是自然风险,即地震、水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二是社会风险,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变化、不法个人行为和其他事故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三是经营风险,是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在信贷资金运营过程中,由于决策行为、主观努力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中,经营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首先,要考虑贷款损失潜在性的大小,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及流动性。其次,要考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目的是防范风险,尽可能减少或控制影响信贷资金安全性的风险因素。最后,要考虑收益和损失间的关系,目的是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 我国评估银行贷款质量,对贷款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标准,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正常贷款,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贷款,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贷款,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贷款,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贷款,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根据各国银行业经营管理的经验与教训表明,在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得不到有效处理是银行经营失败或爆发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后三类不良贷款。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但是,目前,不少商业银行存在着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因此,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

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来源分析,可将风险分成以下几方面:来自借款人方面的风险,商业银行自身原因造成的风险以及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

1、借款人方面的信贷风险

第一,企业体制不健全,产权制度不完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降低了信贷风险的可控性。由于企业经营缺乏自我积累能力,自有资金比例过低,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使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利益---风险共同体”;另外,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应摊未摊,应提未提,应转未转,虚盈实亏现象普遍,大量贷款被企业亏损、挪用、潜亏和资产损失所占用,无力还贷,即使有些企业具有还贷的能力,但主观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层出不穷,如虚报利润额、非法转移资金、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等。

第二,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蓄意诈骗贷款,导致信贷风险上升。目前,国内许多银行管理不规范,各部门之间缺乏整体协调和互通机制,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一些借款人乘机报送不完整的个人信息资料,在同一家银行的不同部门多头借款或透支;更有甚者,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等手段,诈骗银行的贷款,致使银行贷款无法偿还,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

第三,贷款担保形同虚设。在贷款无法偿还时,银行将贷款抵押物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由于中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

第四,借款人为获取贷款不择手段,寻租行为时常发生。近些年,寻租行为愈演愈烈,一些银行高级官员被拉下水,成为设租的源头,为一些不符合条件的贷款开路,而这些贷款十有八九成为不良贷款,这种现象不仅对银行信贷业务的规范化设置了障碍,而且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2、银行自身方面原因造成信贷风险

第一,银行基础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严重短缺。目前,有些商业银行管理工作混乱,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致使信贷档案资料缺漏严重。由于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资料,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增加了收贷的难度也加大了信贷风险。

第二,银行决策行为不规范,缺乏独立性。我国银行贷款管理的现状,银行对贷款对象进行可行性的研究,确定贷款投向、投量,往往只注重依靠贷款“三查”,对日常的资料积累和信息收集不够重视,对市场状况、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预见不力,把握不准,最终导致贷款决策失误,产生贷款风险。另外,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常常受到地方政府不正当的干预,而我国基层专业银行又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当来自行政干预的政治风险与贷款风险发生矛盾时,往往以贷款风险替代政治风险,牺牲银行自身利益。因此,商业银行在决策行为的不规范,缺乏独立性,也加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

第三,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彻底。虽然各行信贷管理上都强调“三查”,但往往重贷轻管,由于贷前调查不细致、贷中审查执行不到位、贷后监督不得力而最终流于形式。首先,贷前调查需要调查人员深入企业查帐,核实相关数据,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种情况,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有决策价值的结论,它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但有些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细致,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资料进行摘录、整合,作出的结论使贷款失去了安全性。其次,有些银行贷中审查执行不到位,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对借款人、担保人、抵押物、质押物等审查不严,造成潜在的信贷风险。例如信贷人员未发现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的审查等等。最后,贷后监督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可是贷款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放松了,贷后检查表面化,降低了银行对这些企业还贷的可控性。

第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忽视对信贷人员的管理。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监督执行不力,出现违规帐外经营。违规帐外经营主要采取私设账外账,乱用科目,调用账表和绕规模贷款等形式,并主要投向房地产公司或其他高风险收益领域,是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在信贷业务管理中,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致使一些基层行长权力过大,乱批贷款、乱投资、乱担保等,出现以权谋私,发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 等不正常现象。另外,一些银行信贷人员队伍素质低下,不能充分意识到信贷资产存在的各种风险,有的甚至丧失职业道德,骗取银行贷款,直接威胁到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为了防止信贷风险的形成与累积,保证银行体系安全稳健的运行,商业银行必须深入了解信贷风险的成因,对症下药,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

3、外部环境的原因

第一,社会信用环境不健全。由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未建立,社会失信现象的发生,使银行为确保自身利益不敢轻易发放贷款,致使“惜贷”现象盛行,导致信贷风险的加剧。

第二,法律不健全,关于信贷的法律尚不规范。我国已经出台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关于信贷的法律还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实际操作性较差,有些甚至与国家的一些政策向悖,致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在发生纠纷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加大了银行潜在的风险。

第三,政府行政干预多。实证研究证明,地方政府干预是信贷风险的最主要

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资本化现象频频出现,商业银行成了企业投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实际承担者。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各级银行都受制于当地政府,这就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可能。行政干预导致银行贷款自主权难以落实,银行成为供给财政资金的口袋和企业经营风险转嫁的牺牲品。有的地方政府则将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完全寄托于银行贷款数量的多寡,为提高任职政绩,地方官员会千方百计令银行放贷,贷款一经发放,银行就犹如掉进了无底洞,因为这些项目往往由地方财政支出,而地方财政每年都在透支,拆东墙补西墙,银行出于终止贷款会得不偿失的考虑,只能给企业展期或要求企业资产重组。地方干预导致银行贷出了不少不合规的款项,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第四,金融市场发育迟缓且不规范使信贷风险产生成为必然。一方面,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在直接融资有限的情况下,只好转向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居民投资屋门,大量资金已存款储蓄形式涌入银行。对借款人的软债权和对存款人的硬债券,使得银行成为信贷风险的聚集地,在当前我国信贷衍生工具较为匮乏的条件下,银行只好被动的接收风险。另外,利率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也可能会使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下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不良贷款比率问题十分突出。为吸引资金,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随着融资成本的提高,贷款利率也有所上升,大批低风险借款人更倾向于私人金融市场直接融资,这导致大量优质资金流出银行,更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综合上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套防范信贷风险的综合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

第一,审批部门独立。建立独立的审批部门,真正落实信贷审批制度,明确贷款审查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规范贷款审批部门的工作制度、审批内容、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和审批责任。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定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各部门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要互相监督。

第二,管理部门独立。为提高信贷业务审批质量,强化信贷审批责任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需要建立独立的信贷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专家审批制度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建立专职贷款审批人制度,对信贷业务进行管理。凡有信贷业务审批权的各级机构,必须配有一定数量的贷款审批人。贷款审批人以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出发,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信贷经营策略,审查每一笔待批信贷业务的技术、经济及商业可行性,并根据该笔信贷业务预计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匹配程度及风险可控性,决定是否批准该笔信贷业

务。

第三,评估部门独立。贷款风险定期评估需要独立、科学、客观地对每一笔贷款存续期间的风险状况作出量化评估,由独立于信贷业务部门的评估部门来完成,有利于保证贷款风险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时效性。

2、建立独立的信贷决策体系

建立独立的决策体系,实行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的垂直管理。参照西方的一些商业银行的做法,当前应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信贷管理委员会负责信贷政策、信贷经营方针的制定等,并根据分支机构风险管理的成熟程度、业务特点及贷款项目大小、贷款决策人资格等,采取分级授权方式,授予下一级行信贷审批权,行长处于比较超脱的地位,集中精力从更高层次上把握全行贷款投向投量,掌握全行信贷资产运行状况。如支行信贷风险经理由支行信贷主管行长任命,支行信贷主管行长由分行信贷主管行长任命,总行行长或主管信贷副行长任命分行信贷主管行长。在信贷业务上,由上级信贷主管行长实现垂直授权管理,从而使信贷风险管理人员从上而下,享有较强的独立性。在具体授权方面,由于信贷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因此,对于程序化决策权可以授予个人,非程序化决策才有必要实行集体审批。

3、建立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制度,建设新型信贷文化

建立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制度,使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岗位相分离。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应包括风险成本的范畴,对信贷风险经理既要考核工作过程,也要建立相关的考试和选拔“准入”制度,同时要合理界定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之间的职责划分,做到责、职、权相统一。为了有利于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的横向协调,对信贷风险经理的考核应包括贷款增长任务,但重要是考核其资产质量任务完成情况。

要建设新型的信贷文化。首先,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如风险管理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市场营销的理念,并结合本行的实际情况,不遗余力地把先进的信贷理念传递、推广到每一个信贷从业人员。其次,推进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健康信贷文化的形成。再次,坚持“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理念,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在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可按实际工作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改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考核激励机制,在贷款营销考核中,要重点考核贷款投向和投量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潜在风险性,淡化对贷款发放量的考核奖励;对信贷风险控制的考核奖励,应当改为质量优良的给予重奖,对完成清收不良贷款目标的不奖不罚,超额完成清收目标的给予适当奖励,完不成清收目标的给予重罚,从而更有效地

促进信贷业务安全、健康发展。

4、完善贷款担保制度并使贷款与保险结合

完善贷款担保制度,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抵押担保制度,其抵押担保成功之处在于设定了融资机构和二级抵押机构,并建立抵押保险,有效增强了贷款的清偿力。因此,在现有的《担保法》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健全抵押担保制度。首先,应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及时、顺利地变现。其次,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信贷担保机构,为长期、大额信贷提供担保。最后,国家应规定在一定金额以上的贷款必须设定担保,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不同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为担保程序进行严格的审查。

将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可降低由于借款人的健康状况、偿还能力的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比如,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中,都规定必须购买死亡险,借以减少银行信贷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可将贷款与保险公司的有关险种、产品组合起来运作,如银行在发放某些贷款时,可以要求借款人必须购买某种特定保险,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偿还贷款时,保险公司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额应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既可以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与信贷风险,又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

5、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各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银行发放贷款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信用评价体系可采用积分制,具体可分为基本情况评分、业务状况评分、特殊业务奖罚分,最后根据累积积分评定个人信用等级。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个人信用状况规定不同层次的服务与优惠,还可以通过在系统内交流不良贷款人“黑名单”的形式,禁止其分支机构向不良借款人发放新的贷款 ,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收回贷款。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决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来,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竞相引进国际先进银行的考核理念,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以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等为核心内容的考核体系,但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了我国银行的现状之后,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包括评价体系与战略目标脱节,风险隐患约束不够,短期激励过度且长期激励考核中员工参与度不够,绩效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较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增大考核过程中与员工的互动,增强考核意识,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机制等途径来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员工参与度;战略目标

1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概念和原则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是商业银行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经营活动过程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考核对象上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下至基层柜员和客户经理。绩效考核针对这些考核对象,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他们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对象的过程。

适当和先进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制定制度是一般要遵循一些原则。(1)明确化、公开化原则: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考核责任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在考核中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同时,考核标准、程序和对考核责任者的规定在企业内都应当对全体员工公开。(2)客观考核的原则。客观性是所有的考核标准最基本的原则。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更应当根据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3)公平公正的原则。要由公正并有一定资格水平的考评者用公认的尺度对所有考核对象进行统一的考量,并将考核信息完整、准确反馈出来,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并能够对考核标准有准确的、统一的理解。(4)反馈的原则。考核的结果一定要反馈给被考核者本人,同时应当向被考核者就结果和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等。

2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发展现状

(1)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初步建立。商业银行已经普遍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的概念,建立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总量的约束和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要求。

(2)普遍引入并日益重视内控合规类指标。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内控制度、合规文化的建设力度,注重对主要业务环节和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普遍引入了内控合规类考核指标,引导各级机构严格按照股份制改革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合规操作、稳健经营。

(3)考核结果作为业务授权和资源分配的核心依据。商业银行都比较注重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资源配置和内部奖惩的主要依据,来充分调动了分支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

(1)评价体系与战略目标脱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其绩效考评体系不能有效传递银行战略目标。绩效考核应该是把银行的战略目标,和考核对象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对照和科学的评估,从而保证银行各部门工作的融合一体和总体战略的正确和高效的执行,这是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但是不少银行各部门、各岗位的绩效目标不是从银行战略逐层分解得到的,而是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提出的,绩效考评与银行战略目标相脱节,不能有效引导员工向组织的目标努力。战略目标不能有效落实到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各职能部门在制定绩效考评标准时,主要考虑本部门的利益,从而背离了绩效考核的初衷。

(2)风险隐患约束不够,短期激励过度且长期激励。

近几年,商业银行基层行特别重视短期的盈利表现,而忽视长期盈利能力的积累。考核结果的运用相对孤立、片面,对员工过于注重短期激励、忽视长期激励,只是简单地将考核结果与被考核行的经营费用和员工工资奖金报酬收入直接挂钩,激励手段变成了单纯的收入奖励和费用增拨,约束手段变成单纯的奖金和费用扣减。银行贷款收益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后按季度确认,而贷款本金的损失要等到贷款形态发生变化、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以确认,而当期兑现物质奖励、不计量潜在风险的做法,使得业务人员容易采取短期行为来完成考核任务,形成较大的潜在风险。员工为获取奖金和快速提高业务量,忽视对客户的资信审查和落实风险管理措施,甚至发现虚假收入证明后仍发放贷款,等到风险大量暴露之时,当时的经办人员已经拿到现金奖励离职了,风险损失由银行承担,责任人难以被追究责任。

(3)绩效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与科学性仍需提高。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现有的考核指标内容仅包括了以效益、发展和质量为主的三大类财务指标,没有建立起包括其他三方面的绩效综合考核指标,一方面考评指标过于单一,考评指标内容不全面,考评指标权重设计不合理考评指标单一;另一方面不能从客户角度反映对商业银行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的满意度。另外也只能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最终结果,不能反映其内部运营过程和活动,也不能从员工发展角度采取对应的措施提高员工素质,不能将基层行的整体绩效、部门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有机结合起来。

(4)考核中员工参与度不够。

员工是考核机制的对象和载体,员工对考核指标的理解和认同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商业银行整个绩效考核办法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普遍忽视员工的参与。在考核目标的制定方面,事先往往没有自上而下地广泛征求意见,造成大部分基层员工对现行考核办法的目的和作用知之甚少,简单认为绩效考核仅仅是工资、奖金和职务。晋升的依据。这导致了普通员工对绩效考核办法缺乏认同感,甚至对绩效考核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考核过程绩效辅导几乎没有,普遍缺乏以会议交流或定期报告进行相互沟通,缺乏对员工的反馈,无法使员工知晓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员工所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物质报酬,难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4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绩效考核的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无论从银行的上级领导、经营管理者还是银行员工,对绩效评价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一财务指标的考核阶段,相当一部分员工对绩效评价的作用认识不足,仅仅把绩效评价作为评奖金、晋升职位的测评工具,没有将其与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相结合。

(2)银行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商业银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小银行和大银行的人员素质存在差距,这是因为大银行的待遇远远高于小银行,因此优秀的人才均倾向于流向大的银行。另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在人才结构上存在也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银行的绩效评价在其内部实施的效果大不相同,从而使得整体绩效评价问题重重-这就间接影响了绩效评价所用指标的科学性。

(3)银行的治理结构落后。

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是保证绩效评价体系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基础。我国商业银行的划分基础是业务和品种类型,而其内部机构设置明显带有机关模式的特征,这种内部机构设置方法,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经营的金融规律产生矛盾,对银行内部绩效的评价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影响了内部绩效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公证性。

(4)银行产权结构模糊或者不合理。

产权是决定银行结构制度形成的最关键要素。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要与其它的相关制度安排在一起发生作用,才能发挥其有效功能。特定的产权安排决定了社会制度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率。绩效评价体系的最终考核对象都是个人,它只有与科学的干部人事制度相匹配,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其功能;在产权结构模糊或者不合理的情况下,就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来设立和实行有效地绩效评价体系。

5 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议

(1)建立科学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改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关键。首先应当增加非财务考核指标。丰富考核指标的内容,使考核指标涵盖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运营指标、员工发展指标等多方面内容,实现财务、非财务指标间的平衡。其次还要把弱化市场份额类考核指标。必须禁止业务条线在正式的绩效考核体系之外再下达一些市场份额类的考核指标。另外还需要加大资产质量和内控合规考核的力度。商业银行要研究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把资产质量和内控合规考核列入基本考核内容,适当增加分值和权重,切实建立提高资产质量的长效机制。最后还必须纠正过度的短期激励,引入一些长期激励办法,适时引入国外商业银行实行的奖金延后支付、股票期权、员工持股等激励办法。

(2)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机制。

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监督银行员工的行为效果,而通常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又和员工的收益直接挂钩。和利益相关的地方通常都会滋生腐败,而绩效考核同样会受到腐败的渗透,为了牟取利息,欺骗考核体系,这样就会对银行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比如银监会等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的知道政策,对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理念、思路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如何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等提出原则性要求。同时监管部门还要严格的落实相关的政策,从经营行为的导向角度,寻找管理体系的制度缺陷,提出改进绩效管理方法、指标设计及体系建设等建议。

(3)增大考核过程中与员工的互动。

考核过程强调与员工持续不断的沟通,增强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理解与认同。考核过程中应及时监控考核机制对被考核对象经营行为的影响,切实帮助员工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考核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为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员工改进工作技能不断,提高工作素质,强化核心技能,提升业务工作水平。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跟踪,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听取被考核者的反馈意见、建议和疑问,发现发生偏离既定目标情形时,要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指标设置,改进考核办法。

第四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摘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繁荣稳定是影响我国企业风险两大类。其中,道德风险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即银行由于缺乏对于借款者借款的目的和用途的完全了解而产生了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企业风险则是由于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而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前者是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交易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付的需要,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的风险。目前,上述特点还未暴露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型企业的转变,流动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加大。

(4)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不规范的内部操作流程以及人员、系统或是突发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我国金融业所实行的分业经营,导致了商业银行具有经营对象同质性,贷款对象单一性等特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大多限定于国有企业,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贷款方向。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倒闭、重组、改制等原因,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难以收回贷款。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风险管理权力责任制度模糊,缺少必要激励约束。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权力责任制度的缺陷,是指目前贷款权力的分布完全根据行政级别而不是根据风险管理能力来划分;而激励约束制度的缺陷则表现在激励不足、约束过度时银行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会选择铤而走险。

(2)银行风险衡量方面存在缺陷,风险量化体系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过程。受内外部因素的制

约,我国的信用评级的其他重要作用发挥不够:在信用评级方法上,目前商业银行的做法与巴塞尔银行新框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信用评级的组织和程序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风险量化时,计量分析不足,缺乏量化手段;现有量化指标不能体现出行业和规模之间的差别;指标的调整速度和行业风险的变化不协调。使计算结果失真。

(3)社会经济环境有待加强,外部作用加剧商业银行风险。

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力不大,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信用中介行业发展滞后,已有信用数据库小、覆盖面窄,无法对市场主题的信用级别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1)培养和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营造健康积极的风险管理氛围。

加强风险管理,应首先注意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即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文化,上行下效,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上级应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及时揭示和报告风险。金融风险往往是动态的,商业银行业务层面的经营者和基层管理者对于具体业务中的风险往往最为敏感,了解的最为透彻。所以,每一位员工对风险管理工作都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才有可能使工作中的不良金融风险尽早暴露,使银行的可能损失降到最小。如此,把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动态指标融入到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形成健康积极的风险管理氛围,在注意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关注风险的重要意义,使银行始终处于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状态。

(2)科学化治理结构,集中监督力量,树立正确的监督方向。

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公司法的组建规定,结合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在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和业务经营管理层的基础上,加强监事会职能,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监督机制。由此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监督事权的内在集中统一,外在监督机制的引入,达到合理运行监督机构,理顺银行治理结构,有效制衡银行内部人员控制的目的,形成银行治理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人员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架构。以保证银行的有效运作。

(3)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加强风险管理职能。

不同类型的银行风险,其产生根源、形成机理、特征和引起的后果各不相同则需要采取不同的防范和化解措施。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识别、评估以及监控全面风险的内部控制结构,完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以总行、分支行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执行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以风险防范为核心,加强业务标准化,实行有专门管理层负责的定期检查机制,建立起与商业银行日常业务发展同步延伸的反馈机制,系统地加强风险管理职能。

(4)运用科学信息决策系统,建立风险测评模型。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收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有利于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会计、风险管理、市场拓展等部门搜集整理的信息汇集后自动分类、整理并分析,供内部人员作信贷审批、风险审查之用,以此给银行整个业务管理过程提供及时、完备、明晰的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同时借鉴西方风险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及量化计算方法。例如风险价值法、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信贷矩阵法、建立科学而实用的风险评测模型,以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进行整体管理策略,通过独立且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实现对银行内部各个机构的风险进行有机统一的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对各种类型风险的全面、全程管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权责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

第五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摘 要

声誉风险成为近年银行业十分关注的领域,声誉风险甚至被视为“最令人畏惧”的风险。一旦遭遇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影响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导致银行品牌价值损失,甚至会危及银行的生存。因此,如何完善和加强声誉风险的管理成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就从从事声誉风险相关工作一年来的认识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若干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声誉风险、声誉危机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作者:

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是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尤其是目前银行业比较陌生又特别关注的声誉风险。什么是声誉风险?根据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中的定义:“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事件是指引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银行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声誉事件。”商业银行为什么要防范声誉风险的产生?根据普华永道对多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声誉风险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而言,声誉风险排在第一位;就对收益的影响而言,声誉风险排在第六位。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影响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导致银行品牌价值损失,甚至会危及银行的生存。良好的声誉是一家银行的生存之本,对增强竞争优势,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如何防范声誉风险成为了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下面,笔者就从从事声誉风险相关工作一年来的认识和商业银行的现状,对商业银行如何加强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诱因与危害 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可能是商业银行内、外部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非常简单的风险因素就触发了严重的声誉风险。发生的部位可能是银行由内到外的任何环节,利益相关者也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公众。声誉风险表现形式多样,不易界定,并具有突发性、动态性和扩散性。难以通过常规的风险管理部门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有效管理。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恰当的处理这些风险因素,就可能引发外界的不利反映。商业银行一旦被发现其金融产品或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内控不力导致违规案件层出不穷等,则即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事后的危机管理,也难于弥补对银行声誉造成的实质性损害。一家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的银行,会给公众一种内部管理混乱、管理层素质低、缺乏诚信和责任感等不良印象,致使公众特别是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程度降低,银行的工作职位对优秀人才失去吸引力,原有的人才大量流失,股东们因对银行发展前景失去信心,对长期持有银行股票发生怀疑,进而在资本市场上大量抛售股票造成股价下跌,银行市值缩水,最终导致监管当局的严厉监管措施等。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治理层对声誉风险认识不到位。商业银行的治理层在制定银行战略目标时更多关注的是利润,致力于解决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方面问题,对银行的声誉问题关注不够。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大多没有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没有明确专门部门或团队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也没有在各个岗位、业务和业务条线上进行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的安排,即使某些银行有过声誉管理行为,也比较粗放,科学性和规范性仍比较薄弱。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道德与合规方面的困境显得更为突出1。

(二)银行从业人员声誉风险意识淡薄。目前银行从业人员对于声誉风险的知识比较缺乏,对声誉风险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行已着手制定相应的制度管理声誉风险,但声誉知识和风险理念仍然没有完全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对于声誉风险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商业银行内部各条线自上而下的行业垄断意识较强,服务意识较差,对客户的信访、投诉处理效果不佳,对新闻媒体反映的负面情况处理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声誉事件不断发生。

(三)对声誉风险的界定和衡量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性。虽然银监会早在一年前就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但定义还相对宽泛。 1廖岷

《加强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 2010年第7期

目前,对声誉风险及其危害的衡量,国际上还普遍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手段,为声誉风险的识别、监控等带来很大的障碍,声誉风险管理基本沦为被动的危机事件处理,风险管理效率低下,作用有限。

(四)声誉风险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声誉风险发生后的处置,还包括声誉的建立、维持等。但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没有长期的声誉管理战略规划,声誉管理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前瞻性、持久性。没有长期声誉管理体系的规划,就无法谈及全面的声誉管理。

(五)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监管部门对因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事件没有直接的监管手段。由于个别商业银行自身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整个银行业负面舆情甚至群体性事件占用了大量的监管资源,监管部门只能在事件已发生或情况已恶化,进而可能导致系统性问题爆发时才能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而在此之前,只能采取舆情提示、风险提示等方式与商业银行进行协调,而不能依法要求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近期银行ATM跨行取款收费上调引发的一系列有关银行收费的负面舆情。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首先,提高声誉风险的认识要从高层做起。商业银行董事会及高管层应充分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把对声誉风险的认识提高到与其他各类风险同等重要的高度,提高到能否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上来,并以身作则,自上而下地树立全行的声誉风险意识。其次,应在全行倡导声誉的重要性,通过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声誉知识,自觉维护商业银行声誉;第三是要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把它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统筹加以考虑,全面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二)建立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维持客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创造有利的资金使用环境,增进和投资者的关系,强化自身的可信度和利益持有者的信心,吸引高质量客户,增强自身竞争力,最大限度的减少诉讼威胁和监管要求。由于银行的各项业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各层次员工才有可能实施不违背银行利益的业务操作行为。同时,制定制度或规则,奖赏和鼓励那些提高银行声誉的员工,阻止和惩罚那些损害银行声誉的行为。

(三)建立和完善声誉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处理声誉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应当将接受投诉和批评看作是与客户、公众沟通的“黄金机会”,及时分析投诉的起因、规律、相关性等特征要素,以便为业务运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风险预警信息。传统上,声誉风险管理主要采用“辩护或否认”的对抗战略推卸责任,但往往会招致更强烈的对抗活动;因此,商业银行因采用更具建设性的处理方式,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协商解决问题,以降低利益相关者或公众的持续对抗反应。声誉风险管理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公众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如果能在监管部门采取行动之前及时处理,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提升监管部门对声誉风险的监管水平。完善的监管对规范商业银行行为至关重要,并对银行经营理念具有导向作用。制定完善的法规、建立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和社会评价系统,提高监管效率,对于营造公平、透明的经营氛围、提高企业声誉风险意识、加强自律、改善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金融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相关利益人个体意识增强的环境下,提高监管效率对银行和监管当局都很重要。

(五)加强信息披露,重视社会舆论监督。首先,商业银行要保持与媒体的良好接触,因为媒体是商业银行和利益相关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商业银行应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要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正面宣传商业银行产品、品牌及各类活动,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提高商业银行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在客户中的认可度,提升竞争力。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利事件,应积极回应媒体,保持公开坦诚的态度,尽早和经常地向公众报道事实,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误导公众。其次,商业银行要重视社会舆论,尤其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及早发现重大舆情动向,对网上非法和过激言论,提前采取措施,第一时间予以剔除,争取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针对不良信息,通过采取公开澄清、跟帖引导、主动邀请记者深入报道等方式引导舆情,及时消除负面舆论影响。

(六)、正确处理银行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客户的投诉和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造成伤害。为此,商业银行在客户面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形象,树立“顾客不一定是对的,但永远是第一位的”服务理念,保持良好的态度,及时与产生纠纷的客户进行良好沟通,权衡商业银行声誉与客户的理据,尽量求得妥善的解决方案。二是处理好与内部员工的关系。良好的声誉离不开商业银行员工的共同维护。对于涉及内部员工劳动纠纷、内部案件等类事件,应在商业银行内部统一思想,稳定员工情绪,向员工表明管理层的态度,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团结;要建立内部奖惩机制,对维护商业银行声誉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严惩失职或有损商业银行声誉的员工。三是处理好与股东的关系。在商业银行上市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形下,很好地处理与出资人即股东的关系,对于取得股东的理解和支持十分重要,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股东之间的沟通,及时披露各种消息;四是处理好与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关系。政府和监管部门代表着广大公众的利益,带有第三者公正立场的角色,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与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向政府和监管部门报告事件真相,从而赢得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2。

(七)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声誉管理团队、一套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由于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发生在任何环节,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员工,难以通过风险管理部门的常规管理来实现;并且声誉风险往往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交叉存在、交互作用,更加难以计量和考核;虽然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专职声誉管理的部门和队伍,但仍难以在单位内部发挥合力统筹和督导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声誉管理团队、一套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将会大大降低声誉风险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廖岷

《加强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 2010年第7期 [2] 文介平 《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思考》

《深圳金融》

2008年第5期

2文介平 《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思考》

《深圳金融》

2008年第5期

上一篇: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一篇: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