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还形成了较大的金融风险。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并深入探讨形成这种局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商业银行信贷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探讨,并寻找解决方法。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三个方面出发,对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信贷管理;健全法律;完善机制

一、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信贷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信贷可以刺激市场,扩大消费,扶持各行业发展,解决企业和有志青年创业资金难的问题,对于国内正在进行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商业银行信贷也使得我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方面有了更多的保证。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面对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一时的资金周转困难、流动资金匮乏等问题,一旦中小企业出现问题,那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阻碍。商业银行信贷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障,缩小资金周转时间,扩大流动资金数量,稳定企业发展。这就增强了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从而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1]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方面存在着法律建设不全、信贷法律审查不严、法律意识薄弱、信贷监督体制不全等问题。

(二)在法律建设方面,由于我国的商业起步晚、发展快,在相关法律建设方面存在着滞后甚至欠缺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在信贷进行过程中和信贷偿还产生问题时,相关法律无法配套进行,造成信贷滞后和信贷难以偿还等问题。此外,在信贷档案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主要表现是法律文件的不健全则导致信贷风险提高,也造成了依法还贷的困难。

(三)在信贷审查方面,则存在着信贷前审查不严,贷款人员难以偿还贷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信贷管理上的审贷分离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只是形式。比如凭借裙带关系贷款,在贷款前没有审查好贷款人员自身的偿还能力,还贷日期模糊、推迟延缓甚至拒还等问题。这些都是在信贷审查方面存在的漏洞。

(四)在法律意识和信贷监督方面,则表现为法律意识薄弱,信贷人员存在着乱批贷款的问题,对于一些信用差、偿还能力弱的企业和个人存在着审查不严的问题。同时在监督方面则表现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执行不严等问题。信贷问题关系着银行的发展,信贷人员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对于非法操作人员监督不力,这都是影响信贷管理的障碍。[2]

(五)人员方面:信贷人员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薄弱也是导致信贷管理产生风险的问题缘由。由于银行下放权力过大,部分信贷人员则对信贷风险置若罔闻,没有对信用贷款者进行严格的审查;加之地方经济发展过热,资金需求和规模控制矛盾冲突,导致了一些企业难以偿还贷款,这就导致银行资金难以周转,影响行业发展。

(六)信息观念的滞后也是导致信贷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我国的信贷管理观念落后,无法跟随时代的脚步,过去的信贷理念无法和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这也就导致了信贷观念保守,信贷率低,无法为社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信贷信息的滞后不只是信贷人员方面,在借款人方面也存在着信息滞后方面,在信贷风险低的时期,具有一定偿还能力的借款人无法得到及时的信息也就无法借贷。而信贷人员的信息滞后则是在国家信贷政策上,信贷人员对信贷法律的信息滞后也将导致信贷风险的增加

从根本上来说,上述问题的出现,来源于我国信贷管理方面法律设施和体制建设方面不健全。信贷法律的不健全就导致了信贷风险的增加,在偿还贷款方面,法律的缺失则使得贷款者无法偿还,惩戒不严,使得一些个人和团体钻了法律的空子,导致信贷难以偿还,银行经营困难。而在体制建设方面,则是审查和监督方面缺失。信用审查和行内监督方面的缺失使得信贷风险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反而放任自由,导致风险扩大,难以解决。在信息方面则是因为信用制度和信息的不畅通则导致的信贷滞后,资金提供晚。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

面对商业银行信贷中存在的法律和人员方面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治理,这样才能稳定行业发展,更好地促進商业银行信贷的进行。

(一)健全信贷法律制度,加强信贷审查,增强信贷人员法律意识。商业银行信贷有着很高的风险,法律的缺失会导致贷款的难以偿还。必须建立健全信贷法律制度,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健全信贷制度,严格执行信贷审贷分离制度,完善信贷流程,做好贷前审查、贷中跟踪记录、贷后信用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使信贷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制度下得以运行。

加强信贷人员的法律意识,不间断的对信贷人员进行法律教育,内容要涉及到业务知识、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提高其对信贷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此外还要建立长期的信贷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的个体综合素质,建立选拔机制,提高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健全监督专门的信贷管理机构,建立借款人信用信息共享制度。专门的信贷管理机构可以节省信贷发放时间,为企业发展赢得资金周转时间,为企业借贷和还贷提供便利。而对于行业内个别行长权利过大等问题,专门的信贷管理机构也能够约束行长的信贷发放权力,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也能及时举报和惩处。信贷管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作为信贷的借贷方,必须有着良好的信誉。借款人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可以避免没有偿还能力的个人和企业的贷款风险,同时也可以约束借款人的自身财务行为,减小贷款风险。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在减小信贷风险的同时也有力于诚信社会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不断约束自身,使得资金运营和发展规模相适应,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3]

(三)面对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则应该从政府、银行、企业三个方面入手。银行应该及时的更新信贷信息,为企业客户提供及时的信贷信息,从而为企业提供及时资金保障。不仅是对企业,对银行内部,各个银行之间也应该存在着信息共享机制,保持各银行之间的利率信息、借款人信用信息的共享。而在企业方面,要诚信经营,在稳定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及时的向银行回复信贷还款信息,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信贷循环。企业拥有了一定的偿还能力时,借贷银行资金,发展自身的同时还清信贷账款,争取企业和银行的双赢。而政府则需要在其中起着一定的平衡作用,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时,可以为企业做担保,有了政府的担保,企业也能够获得更好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也就获得了发展。

结束语:商业银行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面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管理力度,完善信贷发放制度,更新信贷观念,完善和调节信贷流程,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水平,加强信贷队伍建设和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作者单位:华夏银行厦门分行)

参考文献:

[1] 赵强,孙艳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1(08):31-32.

[2] 陈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1.24(04):24-25.

[3] 张云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现状分析[J].甘肃农业,2011.22(12):31-32.

作者:林虹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论文 篇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

摘 要: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还形成了较大的金融风险。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并深入探讨形成这种局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小,但仍是我国金融业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不良资产高、风险隐患大的问题,其面临的信贷风险甚至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这不仅严重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危及了整个金融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引起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1.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

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从2007年第一季度的8.2%下降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7.83%,整体上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却远高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信贷风险。如果不良贷款转化为真实损失,国有商业银行将遭受相当大的负面冲击,甚至可能危机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其中余额的单位为亿元。

1.2 信贷资金长期占用率高,流动性差

我国的银行机构普遍存在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过高的现象,由表2可见,整体上,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中约有50%是中长期贷款。机构资产的流动性过差,不仅影响了其盈利能力,而且容易加剧信贷风险。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大量的贷款投放于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资金周转非常缓慢。而部分承兑汇票因到期无法兑付形成垫款被迫转贷,大量流动资金贷款被企业长期占用,进而转化为铺底流动资金,这些都进一步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

1.3 信贷资金筹资成本高,盈利能力差

我国一年期存贷基准利差有明显的走低趋势。随着2006年12月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驻我国金融市场,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激烈化,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优质客户流失、客户群体边缘化的危险,为应对这种状况,国有银行本身也有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趋势,这无疑进一步提高了国有银行的筹资成本并削弱了其盈利能力。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根源分析

2.1 外部因素

(1)政府对银行干预过于频繁。

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有银行对信贷资金的支配受到众多限制,资金投入的方向和数量常常取决于计划而非风险效益评价。银行的自主经营原则让位于国家宏观政策,不仅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也造成了企业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关系。同时,原应由财政部承担的各种支出经常由国有商业银行承担,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成为解决财政支出不足的途径。政府的干预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行为扭曲,使银行的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社会信用缺失严重。

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也加剧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许多企业通过虚假出资、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等骗取银行贷款,一旦因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亏损,往往通过股权拆分、转让、兼并、联营和重组等方式来逃避银行债务,最后的损失往往只能由银行来承担。某些地方政府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仅参与、保护企业逃废债行为,有的甚至为其逃避债务责任提供政策支持,充当企业逃债的“保护伞”。中介机构诚信度低下,出具虚假报告,为企业骗取、逃废银行的债务大开方便之门。这些都使得我国社会信用严重缺失。

(3)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首先,资本市场发展不足,间接融资比重过高。企业对银行资金过度依赖,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承担了资金融通中的绝大部分压力,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其次,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工具的缺乏。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主要集中于贷款,资产证券化缺乏二级市场支持,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化解和转移工具及手段。目前许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行的金融工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至今尚未引入。而金融数据的不完善、技术不成熟以及基础设施的脱节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难上加难。最后,金融监管不力。银行同业间竞争无序,造成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银行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信贷风险不断提高。

2.2 内部因素

(1)信息过于闭塞,信贷审查不严。

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信用系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情况及关联企业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商业银行间也缺少信息交流与共享。国有商业银行在放贷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情况了解不全面,过分信赖中介机构的资信证明或相关审计报告从而放松了对企业的审查,都可能形成信贷风险。虽然人民银行颁布了《贷款证》制度,但没能解决好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贷款控制问题,登记不全、审查不严、执行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贷款“三查”制度也未落到实处,贷前缺少没有严格的论证,贷时审查流于形式,贷后又不及时跟踪检查,往往容易积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风险预警不及时,信贷监督不力。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不够及时,特别是在发现滞后、政策滞后、管理滞后、查处滞后、整改滞后方面缺乏全面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信贷后的管理不力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处置上的另一大缺陷。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争取实现双赢目标。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在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通过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等方式抽出贷款,容易使企业雪上加霜,不良资产可能变成真实损失。商业银行在实际信贷操作流程中,常常忽视了监督职能,“重贷轻管”现象普遍存在。

(3)风险分析工具不够,内部信用评级操作相对落后。

由于风险分析工具较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评估系统中定量分析相对较少,对全局的分析把握不够,偏重于事后分析,对潜在风险无法及时预见,对风险的事前控制和防范能力不强。依据目前采用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而不是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缺乏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难以准确揭示并量化企业面临的特定风险。迄今为止,国有商业银行的量化标准和风险指标体系仍较为落后,内部信用评级操作使用较少,难以适应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3 结论与对策性建议

3.1 加快信用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失信行为、信息源的信息缺失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范企业信用行为,严格信用信息发布和管理,严格信用执法,同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其次,大力发展社会信用中介市场,规范信用中介管理,完善社会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确保银行能方便地获得企业或个人的信用记录,改善银行信息不对称状况。最后,加大全民信用教育力度,提升企业和个人的商业道德素质,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加大对缺失社会信用行为的查处力度。

3.2 建立全方位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

首先,强化贷前调查。通过详细的贷前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准确预测,为贷款的正确决策奠定基础,同时,健全信贷档案,及时对账,密切关注客户经营状况。其次,加强贷款审批关。建立科学、严格、高效的贷款决策机制,推行严格的专家审批制度。最后,注重贷后管理,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准确把握存量贷款的风险状况,及时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

3.3 采用全新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法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际大银行开始重视定量分析,运用统计模型和模拟计算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起步较晚,难以直接采用国际模型。要在展开深入分析和历史统计的基础上,按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在国际通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级模型、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等信贷风险分析的定量模型,较为准确地评估信贷风险,以便于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内部评级仅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关于违约数据库、转移矩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空白,必须要加快步伐,尽快落实五级分类法加快内部评级建设。

参考文献

[1]杨高林,倪锦忠.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 陈一夫.构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新框架[J].城市金融论坛,2002,(9).

[3]石朝格.信贷风险预警体系[J].经济观察报,2002,(8).

[4]吴钺,柳岳强.国际银行业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J].中国外资,2004,(5).

[5]赵耀.浅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西安金融,2003,(10).

[6]安娜.银行信贷全面风险管理探析[J].华北金融,2007,(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杨雯娟 李国疆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论文 篇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研究

金融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日益加快,以至于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不良资产数目都变得越来越大,以致引发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累积构成了银行业主要风险,为国民经济发展埋下了金融隐患,成为深化经济改革的障碍。基于此,我国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投放更多关注的目光。由此可见,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研究意义,不仅存在于理论上,更显迫切且存在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对此多加研究,其一,能进一步系统探索不良资产形成的理论机制,便于查找其形成根源,补充完善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理论内涵,破解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方法。其二,可以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改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地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其特点

1.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商业银行是指我国的一部分金融机构,他们的目的是盈利,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经营存款、贷款、转账、结算等,国有独资、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均包含在内。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指那些经营不好、欠缺流动性和盈利性、无法及时取得收益甚至无法及时回收本金的银行资产。在现实情况下,“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三原则无法体现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上。对于不良贷款的范围说明,有两个。第一个是1988年财政部规定将贷款分为正常和不良两类,而不良贷款又根据还款时间划分为逾期贷款、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三类,即我们常说的“一逾两呆”;第二个是1998年之后我们与国际接轨,注重动态风险监督管理,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等级,后面三类就是不良贷款。

2.国内外对不良资产的研究

纵观国际金融业发展史,在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时,国外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有些共通之处:其一,他们将质量不同的资产分离经营,对于坏资产不惜折价也要销售,以达到尽快处理掉不良资产的目的;其二,他们建构了一定的制度,还建立用以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架起了一座能将货币资产与实物资产真正连通起来的桥梁。与此同时,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他们的做法又各有不同:首先,对于像美日等无论是财政实力抑或是经济基础都很雄厚的国家,他们往往采用集中处理的办法,处理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反之,那些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则选择分散处理的方法,处理起来也就相对较慢,同时也不可能很彻底。其次,视不良债权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而决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种因地制宜的办法,很大程度上对稳定社会和回收不良债权起到了保证作用。我国较倾向于采用账户扣收、破产清算等一系列传统手段,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幅度地提高处置效率,减轻银行快速处理不良资产带来的财务负担;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最大限度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实状况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逐年增多,2011年我国不良贷款余额为4 279亿元,2014年增长到8 426亿元,涨幅高达96.9%,三种不良贷款中次级贷款的涨幅是最大的,为133.6%,损失类贷款增幅最小,仅有48%。贷款损失准备方面,2014年较2011年增长7 654亿元,拨备覆盖率在2012年增长较多,2014年有所回落。

表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www.cbrc.gov.cn/index.html

第二,至2014年底,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 765亿元,占所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56.5%,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比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不良贷款率却是最高的,为1.87%,数据发现,各商业银行全年的不良贷款率及不良额在各季度均是走高的态势。

表2 我国2014年各性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www.cbrc.gov.cn/index.html

第三,由以上数据可知,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经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上升,即银行已经结束了不良贷款新增和不良率‘双降’的时代。原因在于虽然国家通过行政干预调控限制了不良资产规模的发展,但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的膨胀速度远大于政策性干预带来的影响。从2014年初开始,经济周期波动的负面效应已经波及到了银行,使得银行资产逐渐暴露出潜在风险。由于风险尚未完全暴露,不良贷款很有可能在今年继续增长,所以加大风险控制措施应该会成为未来各家银行共同的选择。

第四,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来源大部分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这样的情形在去年愈加明显。相比这两个行业的不良贷款情况,业内人士担忧的重点——房地产行业产生的银行不良贷款却有所下降,即此行业贷款的银行资产质量有明显改善,银行对风险的控制取得了成效。数据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贷款规模普遍有小幅度减少,而股份制银行却增加对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投放。但是总的来说,大部分银行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都在下降,同时不良贷款的绝对量也在减少。各家商业银行公布的年报显示: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仍是坏账的“源头”。以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为例,农行在制造业方面投放的贷款规模为393.1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约10.22亿元,占比2.86%,较2012年增长2.52亿元。而工行的情况更为严峻,它对制造业不良贷款为270.54亿元,较去年增长46.12亿元。

第五,在不良贷款增长中,个人不良贷款要比公司不良贷款的情况更严重。实际上,个人贷款与公司贷款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交集的,很多小微企业贷款在计算时被累加到了个人贷款上,导致这类的不良贷款率要比规模公司的不良贷款率偏高。此外,有一部分个人贷款也会因为个人收入减少,出现更多信用违约的情况。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首先,不良资产的判定角度是银行。我们判定不良资产时,所立足的角度是银行自身,而不是贷款企业或其他。

其次,不良资产是按时点来进行分类统计的,也就是说判定时只关注在特定时间银行的资产状态是否良好。银行资产的管理过程一般是动态的,所以状况因时期而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次,我们会根据资产收益的高低来判断资产的好坏,评定不良资产的手段可能并不单一,但最后具有真正衡量效力的依据是资产收益率。

最后,“不良资产”这一说法并不绝对。划分不良资产的标准是相对的。我们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如何设定预期利益,无法取得预期收益效果的资产就是不良资产。

(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从商业银行自身、法律法规、社会信用环境等六个角度对成因进行分析。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一直有所匮乏,又逃不开来自于地方政府的干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能掌握贷款问题的自主权,仍然贷款给一些已经有“案底”的国企,此外还有些企业利用各种手段来故意拖欠贷款,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有能力偿付贷款。这些糟糕的状况累加在一起使得银行不良资产的数目不断增加。此外,即便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审贷分离”也仍就没能在我国商业银行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这两个部门不能互相制约,也就没法保证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质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银行从业人员素质高低不一,不能确保完成严谨的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和贷后检查。除了工作上的失误,所谓的人情贷款也需要受到重视并得到严肃处理。

2.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我国针对商业银行信贷方面的法律在实施时间上偏晚,导致此前银行信贷业务的部分恶习还在侵蚀着银行体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也较为薄弱,从而出现违规操作,增加银行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次,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法律在不断完善,保护商业银行债券的法律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如《企业破产法》、《商业银行法》等,但部分法律的框架、执法程序仍旧有待完善。就以破产法为例,如果遵循一般破产案例的债务清偿次序,作为一般债权的银行贷款是不能优先受偿的,这也加重了银行贷款的损失情况。再次,诉讼金融机构虽然很容易胜利,但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整个社会的法律观念普遍淡薄,执法力度有待改进。这些因素都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在依法维权过程中难以把握主动权。

3.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

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运转需要依赖的基础是良好的社会信用,社会信用环境是否良好是衡量市场经济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社会信用又是银行信用的土壤,如果社会中存在欺骗、拖欠、故意违约等失信现象,信贷市场的交易成本随之升高,那么银行所依附的环境也就遭到了破坏。需要注意的是,违约还具有连锁反应,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已有的不良资产会不断放大。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我国的社会信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完整,这方面的建设才起步不久,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的信用数据都存在严重的匮乏现象,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银行对借贷者的信用评级工作难以客观地展开;第二,专门用来规范社会信用的法律还尚未在我国出台,我们也就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违背社会信用的处罚标准,换句话说,借贷者会因为较低的违约成本而采取破产或重组等手段来逃避银行的债务。

4.金融监管力度不足

金融监管虽然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滞后措施,但它的效用是十分有限的。设定金融监管制度的人不可能考虑的绝对周全,更保证不了绝对的公正,权利寻租现象也难以避免。此外,虽然我国专门设立了银监会,但合规性才是我国监管的重点,商业银行放贷业务的风险监管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实施的具体规则也没能建立起来;我国过于重视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有待提高;监管的方式欠缺多样化,监管手段没有与时俱进,从而导致金融监管效率偏低;对于掌握管理决策大权的阶层,防范控制道德风险的工作较弱,决策随意性强、经营也时常出现违规;金融监管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缺少专业的风险评估人才。基于以上因素,我国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监管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金融监管的作用被一再削弱,增加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可能性。

5.宏观政策有所倾斜

第一,我国对于银行信贷资金和产业经济政策的调整欠缺协调性,那些被政策庇护的行业无一例外地拥有资金倾斜及物价支持等优势,大量的银行贷款就包含在其中,但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密集型企业却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成为淘汰的重点,导致信贷资金被套牢,形成不良资产。第二,我国市场主体存在严重地位不平等现象,国家区别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在政策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国企在诸多领域都处于长期垄断地位,他们享受着国家的政策红利,借款也相对容易,但也因为缺乏竞争导致国企从管理层到员工都缺少危机感,臃肿的企业体制和偏低的效率使得国有企业难以偿还贷款。地方政府也会因为考虑就业等问题而对那些严重亏损的国企提供政策性保护,银行也就无法通过破产清算等方式来收回部分贷款。第三,国家政府要求商业银行配合政策,放宽政府支持项目的信贷限制,却又要求银行的经营要面向市场,自己谋求生存发展。如此一来,商业银行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也就是既要遵从政府计划,又不能破坏市场经济规则,这就导致银行需要对借贷者采取双重标准,评审是否放贷就没有一个统一的信贷标准,坏账的产生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6.政府不合理干预

理论上来说,资金配置的主体应该是商业银行,而政府应该只负责宏观调控。但实际情形是,无论是宏观的把握还是微观经营的指令,决策的主体都是政府。企业想要获得贷款时,他们首先去找政府的相关官员而不是银行信贷员。银行在资金配置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客体,并不能依据经营原则和价值规律来决定资金的投向,政府才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资金投向的角色。

地方政府经常进行扩大生产、增加新投资项目等活动,是因为他们需要保持当地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就业率充足、社会稳定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的投资眼光却难以让人恭维,他们会被投资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蒙蔽双眼从而高估自身的财政实力,于是为弥补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就会向商业银行寻求资金援助。而那些所谓的投资项目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想象中的收益,而地方政府又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于是在政府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失去了保障,成为投资资金的最终承担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由此形成。地方政府这样肆意干预会直接引起商业银行信用活动紊乱,增加贷款回收风险。更糟糕的是,地方政府的投资欲望不会因此消减,长此以往,因地方政府干预形成的不良资产也就逐渐增多。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危害

1.对银行业的危害

第一,降低银行收益能力,导致银行资信下降。

不良资产和银行的收益是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随着不良资产的增多,银行的收益能力会越来越低。更糟糕的是当不良资产过多时,为避免挤兑的发生,商业银行会向央行借款以填补流动性的不足,如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长期保持在大于100%的状态,再考虑到我国对存贷比已经在《商业银行法》中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即需低于或等于75%,所以我国在经营国有商业银行时面对高度的风险,当不良资产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银行凭借自身经营收入和呆账准备金难以消化时,银行亏损就难以避免,导致银行资信下降。长此以往,会危及银行生存。

第二,影响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

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心是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制度。银行改革的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面向银行不良资产的改革政策。摒弃外部环境因素的优势不谈,银行商业化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银行自身的素质水平高低。不过,目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素质偏低。长久以来,国有企业大量占用银行的信贷资金,以至于银行资金的循环链受到了破坏,资产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也就随之降低。近年来,负债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银行债权亟需得到充分的保全。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之路布满崎岖。

第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关系着我国银行开放进程和金融开放进程。如今我国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指标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难以与外资银行一较高下。面对这种情况,倘若不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及时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那么在国际竞争中我们就会败下阵来。

2.对政府财政的危害

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会造成政府财政负担的增加。不良资产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国家税收主要依赖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当不良资产增加时,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会出现亏损,国家税收也就必然减少。其二,由于政府对不良资产问题的“责无旁贷”,政府财政将承担银行和企业的最终损失。政府在处置不良资产时,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要付出庞大的财政成本,以至于救助金融体系变成了索求财政资金,从而造成大量政府债务。不良资产率与财政成本互相依附,也就是不良资产率越高,挽救银行部门所付出的代价就越高。我国的银行有约80%的信贷资金是提供给国企的,企业的总体经济状况是否良好是银行经营稳固与否的关键,其最终还是转化为财政问题。

3.对经济增长的危害

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加,也就是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会限制经济结构的调整,而银行对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作用也会受到削弱,进而使经济发展丧失动力,减缓经济增长。商业银行把从社会吸纳来的存款货币变为企业资金,采用的是储蓄、信贷等手段,资金会在周转的过程中发生增值,不断重复的增值过程最终使得社会总资金数量扩大、投资资金供给增加,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当银行不良资产增多,破坏了正常的增值循环,那么一定会影响投资资金的供给,进而祸及经济增长情况。国有企业获得了国有商业银行三分之二以上的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约40%,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却处于亏损状态,失衡情况严重。同时还会冲击还贷能力强又经营良好的企业经营,最终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6.对金融安全的危害

商业银行积聚过多的不良资产,必将诱发银行业固有的流动性风险,金融危机也会随之而来。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如想支取活期存款、到期的定期存款或其他银行负债,银行必须满足其要求,也就是银行的负债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反之,虽然银行的债权一般有期限限制,但银行却不能控制收回这些债权的时间,换言之,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匮乏。当资产变现无法及时实现,支付流动性负债的义务不能被商业银行依法履行时,流动性风险便不可避免,银行支付危机也就随之出现。由于银行支付风险所具备的传导效应和扩散效应,当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纵然只是单个银行的支付危机也可能波及整个银行系统,甚至是整个金融系统,酿成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

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使得金融市场愈加走向一体化,局部的金融危机会借由资本市场和国际借贷市场穿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肆意蔓延,从而威胁国际金融安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1980年以来,成员国中由银行不良资产引发的金融危机约占59%。由此看来,若巨额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为普遍现象,那么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大幅度削弱,从而引发未来国家金融业的金融危机。从经济学角度考虑,金融危机一旦爆发,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就将走向难以逃避的混乱,国民经济也将衰退,利率的提高和汇率的贬值也会应运而生,这些因素都会使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下降、还款意愿减弱,银行资产状况也会更加恶化,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防控对策

1.加强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管理

首先应该明确信贷人员的权限,加强上下级之间的管理,避免人情贷款的产生。改善信贷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多多吸收无论是学历还是实际业务能力都很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确保贷款前、中、后台的任务能够被很好地完成;其次商业银行应该使信用评级部门、贷款审批部门和抵押物资产评估部门独立化,只有这三个部门互相监督并且独立运行,才能避免因为部门权力集中而造成不良资产增多现象;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展更多的中间业务来增加利润,从而减少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化解金融风险。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需建立一套有效且完善的法律法规,用以明确在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各方的权责和利益的关系,如此便可限制那些想钻法律空子的企业,从而保障银行的债权。另外,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时,会不同程度地超越银行分业经营的界限,因此为确保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时有明确的法律可以遵循,还需专门法律的支持。

3.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的监管者,不仅需要将监管职能履行到位,更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领导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运作过程中银监会的地位至关重要。我国应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对其所有的不良资产进行细致的分类,并交叉核查其结果,便于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4.政府应充分履行服务职能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全体公民的诚信素质教育,加强全社会的诚信观念,又要设置具体的惩处规定,使得违约的人得到应有的处罚;同时政府要尽快搜集个人及企业的信用信息,建立完备的数据库,为商业银行信用评估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应摒弃不合理干预,给商业银行进行资金配置的空间,减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

······参考文献···························

[1]乔万旺.对监管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认识与思考[J].华北金融,2002,(7):31-33.

[2]侯建杭.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典型案例解析[M].法律出版社,2011.112-115.

[3]胡建忠.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方法探究:基于价值重估和分类管理的视角[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18-23.

[4]梁珊.浅析我国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3):30-33.

[5]安启雷,武安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09,(10):52-56.

[6]许兵,薄丽丽.“坏账银行”与“好账银行”两种模式的救市效应探析[J].中国货币市场,2009,(5):16-21.

[7]胡斌.不良资产的界定与处理方式的探讨[J].中国商界,2008,(8):69-81.

[8]华静.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效率研究[J].金融纵横,2009,(10):54-57.

[9]王艳娟.不良金融资产管理与处置的战略选择[J]. 中国经济时报,2003,(4):24-30.

[10]陈启清.商业银行宏观调控的风险与对策[J].金融与保险,2005,(1):100-105.

(作者单位:建行江西省分行)

作者:刘青

上一篇:煤炭企业物资仓储管理论文下一篇:安装节电下的电力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