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他的诗阅读答案

2022-11-16

第一篇:父亲和他的诗阅读答案

父亲和他的门球赛

父亲

父亲退休前,是村里小学的老师;转正前,是民办教师;中学毕业至当民师前的短暂时间里,好像为“习”中医背过《药性赋》和《汤头歌》。

我刚记事时,好像听见过父亲吟唱几则样板戏的选段。假期、农闲或者雨雪天,父亲也会和人来上几盘中国象棋,仅仅是消遣性的,技术平平;因常看父亲下棋,我学会下棋比较早。随着家里孩子的增多,再加上母亲身体一直欠佳,工作、农事、家务把父亲的一年四季、白天黑夜填充得满满当当。

劳碌归劳碌。微薄的民师补贴、人均不足半亩的耕地,注定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父亲年年都要为一家人的口粮犯愁。

无论生计如何艰难,父亲都没有动摇他心中的念想:科教兴家。伯父在我第一次初中毕业时,规劝他:你身体不好,要不叫军强务农吧,都十五啦!

父亲对伯父说:这“孩儿”找地方再“抠一抠”,兴许还中! 我总算给父亲长了一次脸面!

1985年7月下旬以后,父亲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心。直到母亲生病的那个夏末秋初。

母亲在平顶山住院期间,是父亲陪护的。接到母亲的病危通知时,我请假在家正掰玉米。等我和家人连夜感到医院时,已是夜里快十点了。同病房的病友告诉我:“恁娘的病一会儿不胜一会儿。这几天,恁爹把一辈子的难都做了!”

1992年秋,母亲病故。这,等于给父亲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人到中年的父亲,一下子就措手不及了:家里,养了一群“张嘴货”,得有人喂;地里,收秋送粪、犁地种麦,要应时令;学校,备课上课,早晚自习,不能耽误;大儿子,24岁了,立业未成家;二儿子在郑州读卫校要花钱;女儿和小三年纪尚幼……

再难的日子,都得往下过。时间,父亲需要时间。在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的周济下,父亲扛过了难关。过一关,少一关;办一出事儿,省一门心思:三子一女,先后立业成家。

父亲,缓过来劲儿了。2003年秋,继母走进我家,走到儿子儿媳孙女孙子们的心中。这年夏天,父亲也光荣退休。

退休后,父亲喜欢上了门球。天气宜人时节,他和队友们时常与邻近乡镇的代表队交流切磋。春秋两季,他和队友们还到县里参加一年一度的门球联谊赛。

父亲,老来福至!

2014.04.22

第二篇:140个孩子的父亲和他的妻子

一个多重身份的男人

丛飞有很多身份,小品演员、歌唱家、表演艺术家、义工、深圳义工联艺术团团长、爱心大使、慈善家,最牛的是,他是140多个孩子的爸爸。

这些头衔的得来,丛飞用了10年的时间。

1992年,丛飞大学毕业后,一人来到南方,他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成了一名可以在舞台上以各种表演形式表演的艺术家。

1994年,一次到四川的慰问演出,那些身陷贫困中无国上学的孩子们,他们眼睛中的渴望深深刺痛了丛飞。也就是从那时起,丛飞开始在全国各地义演、捐款。

10年中,他捐款200多万元,共资助了140多位贫困生。 有一个美丽的妻子

把自己的血汗钱都拿去送人,这样的做法,让很多人不理解,丛飞在得到很多荣誉的同时,也听到了很多不理解的声音,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在做秀。

有哪个女人会和这样一个人生活,毕竟,荣誉不能当饭吃当衣穿。但有个女人,偏偏选择了与丛飞生活,她心甘情愿地当了丛飞孩子的继母,还为了照顾家庭,将自己的工作辞掉,做起了全职太太。

这个女人叫邢丹。

“我认识丛飞的时候,只知道他是一个唱歌的,根本不知道他还有这么多的头衔,在外面捐款资助了那么多孩子。”

1 认识了一位家乡大哥

2001年10月,还在大学读书的邢丹,来到深圳某公司实习。 邢丹和丛飞的故事就是从邢丹来深的第三天开始的。 初来深圳的邢丹,因为边防证的事情,被同事带着来找丛飞。 两人见面聊天,才知道在两人的老家才隔了一条辽河,25分钟能走到,是真正的老乡。第一面,两人就像老友似的谈了几句,按照年龄,邢丹小丛飞10岁,“哥哥”的称呼就从这里叫开了。

“我当时就特别奇怪,哥哥家里除了有一架二手钢琴外,啥也没有,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满墙都是奖状!”

邢丹听同事说,哥哥人很好,对人豪爽仗义,喜欢帮助人,他经常外出演出,喜欢指导掐来的钱送给别人。

孩子就像“粘豆包”

初踏社会的邢丹对丛飞在外做的一切并不在意,只是觉得哥哥们对人很好实在,“觉他特别男人。”

除了同事,邢丹在深圳没有其他朋友,于是,常常到丛飞家里玩,特别喜欢孩子,和睿睿很投缘。

也许是少了母爱,睿睿一见邢丹就亲得很,总是像小鸟一样扑进她的怀里,邢丹走到哪,孩子就像“粘豆包”一样粘在邢丹身上,连孩子的奶奶都奇怪,“睿睿怎么那么喜欢邢丹?”每次,邢丹要走,睿睿总要哭个死去活来。

那天邢丹和几个同事又去丛飞家,丛飞不在,丛飞的母亲病了,睿睿则看爬在地上玩,脸上身上抹得全是黑乎乎一片,邢丹见了,心里酸得很,

2 一种天然的母爱滋生出来。

一段不理解的婚姻

丛飞和前妻绘声结婚后,家里除了日常开支外,其余的收入,他几乎都用于帮助别人。

妻子骂他有病,丛飞的父母也对儿子的行为不理解,睿睿出生后,丛飞老是出门,妻子则留在家里,两人因对生活的理解不同,渐渐疏离了,夫妻间的话越来越少。那时,连孩子都自创了一段顺口溜,每天站在床上大声念:“爸爸是疯子,爸爸是傻子,挣钱都给人家花!”

2002年4月,对丛飞忍无可忍的前妻,终于到法院起诉离婚。 一切为了爱

丛飞说他不是天生的“资助狂”,而是因为童年记忆和成人后的遭遇。 小时候,家里穷,丛飞的父亲一个月30多无的工资要养活家里8口人,“每学期2.5元的学费都交不起。”

绝望让丛飞抬不起头,他至今还记得,小时候他站在屋外的寒风里发誓,长大了一定不让自己的孩子受这个苦!

1994年,丛飞随演出团到四川参加一个为失学儿童的募捐演出。丛飞被全场热烈气氛所感染,当即掏出2400元捐了出来,那是当天最高的募捐金额,引起全场轰动。主持人告诉丛飞,他的钱,可以使20多个孩子重返校园,丛飞突然想起,小时候自己曾多么无助,“如果那时,也有人为我交上2。5元……”

这次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了丛飞的脑海里,他开始了资助贫困山区孩子的工作,100块钱对于深圳人来说,不过一餐饭,但对山区孩子来说,却

3 是一学期的费用,“拿出的钱越多,我就感到越快乐!”

找到真爱

离婚后的丛飞,并没有把这一变故告诉别人。家人的不理解,外界的各种猜测和流言,给丛飞带来很多压力,为了多找演出机会,他一年到头马不停蹄。

“有段时间,我常常做噩梦,梦见我嗓子出了问题,唱不出来了!”没了嗓子,就没了赚钱的饭碗,丛飞一想到这里,心里就格外焦虑,“我焦虑的不是我家里人怎么生活,焦虑的是那些盼着我送钱给他们的孩子该咋办。”

常常来家里玩的邢丹心疼他,常常劝解他注意身体,邢丹的善良和关怀,让丛飞喜欢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这个美丽的妹妹。

慢慢说,一天不见丛飞的邢丹,心里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2002年10月,邢丹已经成了公司里的正式员工,那天,邢丹到丛飞家,没见到他,她拨通了丛飞的电话:“哥哥你在哪里?”当时的丛飞正在南京演出,正逢胃病发作,他疼得声音都有些变了!

一听丛飞病了,电话里的邢丹急哭了:“哥哥,咱不演了,他们给你多少出场费?我给你!”

听到邢丹的哭声,丛飞的心也震颤起来,旁边两位一同演出的大姐说:“这个姑娘肯定是爱上了你我”

第一次, 丛飞放弃演出直奔深圳!

没有谁说“我爱你”,但一切都已经有了答案。 不再孤军奋战

4 丛飞说,没有邢丹前,他总感觉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除了女儿,邢丹现在已经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有了她,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单了。”

丛飞比邢丹大10岁,又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邢丹的父母知道两人相爱后,坚决不同意。

从小到大,一切都是父母做主的邢丹,第一次为自己做了一回主,她很坚决,“他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真诚。”不抽烟、不唱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稳重、厚道,这一切的一切,在邢丹眼里都是最好的理由。父母被邢丹打动了,也被丛飞的真诚和善良打动,他们默许了两人的交往,并叮嘱丛飞,要好好待自己的女儿。

2003年3月,他们成了幸福的夫妻。 懂得丈夫的坚持

丛飞在外所做的好多事,邢丹是结婚以后才陆续知道的,“开始我也觉得,他怎么样能这么傻?也老劝他。”

但今年的贵州之行,让邢丹理解了丈夫的所作所为。贵州山区的路,崎岖不平,丛飞一行6人,走了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达他们要去的织金官寨,为即将开学了的孩子们送去生活和学习费,而这些,是丛飞每年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他的资助,这里的孩子都将面临失学。

“那里孩子太可怜了,有的孩子,身上没一块整布。”邢丹在一家叫朱丽的孩子家里,看见12岁的朱丽,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竟然还没有4岁的睿睿高。那时的人,生活异常艰苦,连吃剩下的玉米棒都要晒干碾碎后,和着其他粗粮一起吃,邢丹为寨子里的孩子洗头,他们头发里竟有虱子,邢丹一边洗一边哭,“知道农村生活苦,但没想到有这么苦!”

5 寨子里孩子见丛飞,老远地就跑过来,连声地叫“爸爸”,他们有的搂着他腰,有的抱着他的腿,还有的爬在他的肩膀上,有的孩子问:“爸爸,你怎么才来?我们都想死你了!”

就在孩子们一片“爸爸”的喊声中,邢丹终于理解了丛飞10年来的坚持。

婚姻让他们改变很多

一间50多平方米的小屋,是丛飞一家三口爱的圣殿。将睿睿从幼儿园接回家,把门一关,将所有的烦恼都关在了三人世界之外。

丛飞:有丹丹在我身边,我什么苦都不怕,她是我的精神支柱,也让我改变了很多。以前,我脾气不好,认死理,是丹丹教会我冷静,教会了对家人说“对不起”。

邢丹:丛飞心眼好,也懂得疼人。一到星期日,他就会带着我和睿睿出去玩,平时回家,他把家里一切体力活全包了,他老说我是他第二个女儿,这辈子都要好好疼我。

丛飞:女儿和丹丹是我的后盾,爱心大使的光环,带给我荣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很多时候,我必须戴着假面具生活,常常有挺不住的感觉。但一想到她们,我什么都不怕了。

邢丹:很多人说我傻,但我知道,生活里什么最重要。哥哥的为人谁都比不了,他对我的好,谁也比不了。生活中,钱很重要,但没有精神层面的生活,再多的钱有什么意思?

第三篇:她和他的诗歌

她在郑州,他在苏州,同州却不同舟。她不愿离开郑州,他总想离开苏州。

她内向,他含蓄;她害羞,他腼腆。

她喜欢赵薇,他喜欢许巍。

她还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他尚不明白爱情是什么。

她觉得青春一下子就没了,他纳闷是不是经历过青春。

她错过了花季时的那个男孩,他失去了花季中的那个女孩。

她觉得一个人活着很难,他觉得很难是一个人活着。

她迷茫,他彷徨。

她不习惯云淡风轻的日子,他不适应平淡如水的生活。

她思,女大当嫁;他想,男大当婚。

她接受了父母的安排,他认可了爹妈的张罗。

她认识了他,他也认识了她。

他在苏州,她在郑州。同州却不同舟。

他打电话,她接电话。

他说,你说我听;她说,你说我听。

他不知道说什么,她不知道听什么。

他只能预报天气,她只有听天气预报。

他疑惑她那么爱听天气预报,她纳闷他那么爱预报天气。

他隔三差五打电话,她差五隔三接电话。

她在郑州,他在苏州,同州却不同舟……

第四篇:马云和他的故事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14-05-16

我开始明确地意识到阿里巴巴已经是一家大公司,是在2013年的双十一。 那时我已经不再专注于商业报道,但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员仍然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网上购物狂欢节。他们说,他们并不是想要我就此事件写一篇报道或者在微博、微信上为这家公司美言几句,他们只是希望我还能够继续了解这家公司。在很多人看来,我一直是阿里巴巴和它克里斯玛型领导者马云的忠实拥趸,虽然我很久没有再写过关于这家公司的报道。

尽管拥有着让人惊讶的交易额——以至于以后双十一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当日交易额多高我都不会觉得惊讶,但全场的高潮是在马云出现在报告厅时。当时有上百名记者聚集在这个报告厅里,在他们面前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双十一的交易与物流状况。马云毫无预兆地出现了。在之前的双十一活动中,马云和公司的高管的确会出现在现场,发表介绍双十一的谈话,并且回答一些记者的问题。但在6个月前,他刚刚宣布“退休”,将CEO职务交给了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陆兆禧,并且声称“在此之前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在此之后,生活就是我的工作”。而且,他的同事还曾表示此后他也不会再出来接受媒体的访问。因此,没有人能肯定马云会再次出现在聚满媒体记者的现场。

但他还是来了,穿着一身宽松的练功服,脚上蹬着一双布鞋,好像刚刚练习完他钟爱的太极拳。他从报告厅的前门进入,还没来得及走到讲台的中央,一群发现了他的记者已经拥了上去,举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对准马云。坐在后排的记者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马云就已经转过身离开了报告厅,逃离向他涌来的人群。

巨大的失望弥散在这个拥挤的房间内。人们都怀疑马云是否就这样被人群吓走。但随后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准备他的再次出现:他们在报告厅的观众席与演讲台之间拉起了隔离带,一排工作人员站在隔离带前,以确保不会有人再冲过去。做完所有这些准备之后,马云再次走进来。他毫无悬念地掀起了高潮,并且贡献了在网络传播时夺人眼球的句子。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包括,他评价自己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现场和王健林的打赌时说,如果王健林赢了,那“我们这个时代就输了”。他还说,他希望能够通过电子商务来拉低商业地产的

1

价格,从而使整体房价得以降低。

就是在那时候我突然开始意识到阿里巴巴真的已经是一家大公司了。此前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庞大的销售额,以及身为BAT三巨头之一,都没有让我感受到这一点。是在马云被人群拥堵到转身就走,随后拉起隔离带时,我才感觉到了这家公司的庞大。已经不能再将马云仅仅视为草根创业英雄了——他自己会否认这一点;他成了中国互联网世界的一尊偶像:人们或者赞美他或者恐惧他甚至想要打倒他。这和历史上众多传奇般崛起的人物一样。史蒂夫·乔布斯希望扮演着一个反权威的角色,最初的他是要挑战IBM,是使世界免于垄断恐惧的大卫,但随着苹果公司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大卫也变成了歌利亚。很多公司像当年恐惧IBM一样恐惧苹果。或者如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我这一生都反对权威,结果上帝对我的惩罚是让我变成了权威。

在几年前,当淘宝还没有被拆分成四家更小的公司淘宝集市、天猫、一淘和淘宝后台时,我曾经参加过淘宝举办的活动。直到如今有一幕场景仍然印在我脑海中:一个快乐的身材微胖的年轻女孩,衣着打扮像古装戏中的群众演员,经过我身边时问我,请问你知道XXX在哪里吗?她的目的是要搜集到足够多的贴纸。在那个活动上,淘宝的员工们纷纷打扮成古装电影中的形象,外表和他们的花名相符。那是淘宝著名的“武侠文化”的高峰期。马云似乎是按照着金庸的武侠小说来装扮自己的这家公司——金庸可能会为此自豪,因为全世界应该没有另一个如此规模的公司其文化和行事风格竟然产生于一个作家的作品。所有参与者都兴高采烈,简直是对“游戏精神”的最佳阐释。看到双十一那一幕时,我会怀念那时候兴高采烈的淘宝。它很酷,浑身上下洋溢着游戏精神。它看似玩闹着把事情做起来。

但是当然,阿里巴巴在当时面临着其他方面的困扰。马云用免费的方式在中国击败了互联网巨头eBay——他提出对在淘宝上开店的店家免收任何费用,而当时要想在eBay上开店,是需要向这个C2C平台服务商缴纳一定费用的。在《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互联网经济的免费模式之前,马云就已经这么做了。这是他的天才之处。后来免费的模式又被应用到了网络游戏和杀毒软件行业,史玉柱的《征途》和周鸿祎的杀毒软件360都是这么做的,并且一样所向披靡。淘宝成为中国最大的C2C交易平台,其地位一直延续到今天,占据着8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问题随之而来,人们会问:是的,所有人都很开心,可是,这家公司靠什么赚钱?有马云参加的发布会,最流行的问题之一,就是去问淘宝 2

的商业模式。无论是他,还是先后做过淘宝总裁的孙彤宇和陆兆禧,都对此避而不答。他们总是说淘宝不考虑盈利的问题。一家杂志做过一篇针对淘宝商业模式质疑的封面文章,标题是“淘宝苦苦赚钱”。

以今天的后见之明来看当时媒体和分析师对马云与淘宝的质疑或者说忧虑,会显得非常讽刺。因为,按照阿里巴巴集团在2014年5月7日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主要利润来自淘宝系的阿里巴巴已经超过腾讯和百度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并且拥有着超过50%的利润率。最新的质疑是这家公司实在太赚钱了,它如此赚钱,会不会是挤压平台上商家利润的结果?如果我们以更长的时间段来看待很多观点,都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讽刺意味。

马云踏上的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在以童话写作著称的安徒生的一篇文章里,他写道:“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像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连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踏上这条路的人,会“得到无上的光荣和尊严,但是他却长时期遇到极大的困难和甘冒生命的危险”。

这些引文可能有些夸张,他在最近几年遭遇的事情,不过是一群人围在他们公司楼下举着标语抗议、有人在香港街头为包括他在内的公司高管竖灵牌、一群人谩骂威胁他和他的家人,以及我们并不知道他也没有办法表达的其他境遇,比如近来同银行之间的麻烦„„

他的经历在互联网上已经随处可见。1994年,马云在美国见识了互联网。早年写马云的文章,多谈及其中戏剧性的经历。真实性不知道。1995年,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现在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那时的一段视频。马云到北京国家体委推销自己的业务,他要提供给国家体委“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宣传”,结果被告知“这个问题很复杂,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你应该先约,办事程序上你应该先约”。

1999年,不得志的马云重新回到杭州,创办了后来的阿里巴巴。这个故事同样被描述过很多次。2月21日在杭州湖畔花园马云的家中,18个人聆听马云关于“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的演讲。同样是这一年,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这次加盟也被渲染上了神秘色彩,当时名副其实的“金童子”蔡崇信竟然愿意主动加入阿里巴巴,而且传说中薪水是500元。这种神秘色彩由于蔡崇信直至今日仍然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人之一并从来不接受大陆媒体采访而加重。也是在这一年,发生了另一件被神话的事情:马云拿到“互联网皇帝”孙正义的投资,据说,“聊 3

了6分钟,孙正义要投3000万美元”。马云最后拿了2000万美元。当然,这笔投资进一步变成神话,是因为它的投资回报率。如果阿里巴巴集团市值为2000亿美金,那么软银2000万美元投资如今的价值是668亿美元。

接下来,他们挺过了2003年的非典。因为在阿里巴巴的员工中发现了SARS病例,马云决定让所有员工都在家办公。与此同时,他已经在筹备淘宝网。尽管在创立初期并不被人看好,但2004年成立的淘宝最终击败了eBay,成为中国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平台。2005年,阿里巴巴接受了雅虎10亿美元市值的投资和雅虎中国的资产——尽管这笔投资在随后一直被媒体视为困扰阿里巴巴的资本枷锁,马云为此交出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但在当时,这可是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拿到的最大一笔投资。2007年,马云将集团中盈利的B2B业务拿出在香港上市,市值一度超过200亿美元,是当时的全球第五大互联网公司,排在谷歌、eBay、雅虎、亚马逊之后。

从外界来看,可以说自从1999年在杭州创办阿里巴巴以来,好运就一直在眷顾着这个小个子的杭州人。但其中甘苦,也许只有他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可以感知到。

在宣布提交招股书之后的第三个晚上,马云他从上海回来,参加完集体婚礼和支付宝年会(尽管现在这家公司名字是小微金融,但大多数人仍然以支付宝来称呼这个可能的金融巨头),他和公司的几个高管在自己家里喝茅台酒回忆往事。这位刚刚被彭博通讯社宣布可能超过王健林和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的人回忆起他的第一任秘书。那个女孩总是在他的公司门外徘徊,终于有一天她提出要做他的秘书。马云大吃一惊,回答道:我们公司一共才只有五个人啊!但他还是接受了她的请求。

让这位如今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的人念念不忘的是在一次一个煤老板的饭局上。这个风格粗犷的老板说,如果马云能够一口气喝掉九杯白酒,他就会承诺投资马云50万元。文人出身的马云很犹豫:可是我根本不会喝白酒啊!这时候他的秘书拿过酒杯,决定替她的老板挡下喝酒的要求。她最后喝了27杯。在他创立的公司即将在美国公开上市,可能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际,马云想起了这段往事。让他遗憾的是,他的这位秘书并没有能够一直跟着他创业。因为当他决定到北京去同外经贸部合作时,她刚刚结婚一个月。

这仅仅是他在无意间对人讲出的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公司15年的历史,或者从他1995年创立中国黄页开始的近20年历史中,他应该面临过众多的 4

遗憾和纠结。比如在国家体委办公室被一位公务员阻拦,丝毫没能展现出他今日的雄辩;比如在SARS期间他是否会大叹倒霉,因为第四例病症竟然发生在阿里巴巴员工身上;比如他该如何将最初跟随自己创业的太太劝说到放弃在公司的事业,专注到家庭;比如他又怎样将劳苦功高的孙彤宇从淘宝总裁位置上劝退;再比如他讲自己出让40%股份给雅虎时的心情,即使是当时他也不是没有意识到,“2007年我给雅虎40%股权的时候,我知道,这步棋,40%都被人家控制了,你将来就惨了”。

2014年年初,马云以一句“纠结和疼痛就是参与感”结束了他谈论阿里巴巴战略的致员工公开信。对他和阿里巴巴集团而言,“纠结和疼痛”最明显表现出来是从2011年开始的。2011年2月21号,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经批准CEO卫哲和COO李旭辉的辞职请求。在马云发布给其员工的公开信中,他说:“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起因是马云在一次偶然事件中发现了B2B中国供应商的部分签约客户有欺诈嫌疑,而阿里巴巴销售团队中的一些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次事件在当时看来是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之后最大的故事。马云从百安居请来卫哲出任B2B的CEO,曾是众人津津乐道的用人典范。甚至王石在接受我采访时都提到过,马云用卫哲对他启发很大。但如今的结果竟然是卫哲出局。

马云的解释是他作为集团的CEO和创始人,需要捍卫这家公司的价值体系。在那次事件之后,他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采访说:“业绩与价值观对立,这事儿不通„„我是公司文化和使命感最后一道关。如果你叫我一声‘大哥’我就可以不杀你,那以后,有多少兄弟叫我大哥?我不是大哥。”在他的公开信中,他动情地声称:“这个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互联网公司,也不需要再多一家会挣钱的公司;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责任,也更为全球化的公司;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

他自己说,不相信他的解释的,大概占30%。但之后的一连串事情,让他没这么自信了。这一年是阿里的劫难年。随后就发生了支付宝VIE事件和淘宝商城新规引发的“围城”事件。支付宝VIE事件,谴责者说他没有“契约精神”,甚至更严重点,他的这一举动是在以一己之力毁掉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的信任基石。对于商城围城,他则被指为抛弃赖以起家的众多小商家:淘宝系倚仗着蚂蚁雄兵崛起,但在面对做B2C的压力时,却忘记了马云自己一直宣扬的对 5

创业者的责任感。除了这些被媒体热议的事件之外,再加上马云没有对外言及的其他事情,他自己称之为“七伤拳”。他开始对公众舆论失去信心,在各个场合都发表了一些表示失望的看法。直到最后,他说:“我不在乎别人批评我。哼,我们要自己有骨气,我们就是这个样子„„别人冤枉你,如果你是对的,时间会证明你;如果你是错的,时间也证明不了你对。”

公众舆论的风向正是从2011年开始转变的。在此之前,他的跟随者众多,2008年出版的一本书的书名概括了这种情绪。这本书名叫《马云教》,封面上赫然写着“在中国,一个新的宗教已然诞生”——这只是在他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版的关于他的图书之一。在他的激励下,众多中国年轻人走上创业之路,其中有一部分的创业是在淘宝网上开店做电子商务。他是中国创业热潮的最初引领者。他的每一个举动都能迎来一片赞美声。虽然也有人认为他和阿里巴巴的故事在被神话,也有质疑之声,但这些声音都被淹没在马云的巨大魅力营造的浪潮中。在此之后,他和阿里巴巴的处境则可以用动辄得咎来形容。可能他和这家公司的行事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公共舆论和社会情绪已经在变化了。人们一方面羡慕他和阿里巴巴的成功,另一方面,又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打量着他和这家公司的成功。

2011年2月,在3Q大战之后腾讯公司组织的“诊断腾讯”上,一位发言者以阿里巴巴作为典范来对腾讯公司的人说:“阿里巴巴始终在向外输出文化——马云所提的‘新商业文明’。这种文化一方面对阿里巴巴是一种约束,它的行为需要在‘新商业文明’的框架下,各个子公司和对外部门都要服从‘新商业文明’的守则,能够把企业员工约束好。另一方面,既然是一种文明输出,它也影响着一大批人,影响着意见领袖,影响着媒体的观点和立场。”如今看来,情况则发生了逆转。腾讯在输出它的产品经理文化,在向整个社会宣扬它关于科技、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人性的理解,“影响着一大批人,影响着意见领袖,影响着媒体的观点和立场”。而阿里巴巴,很多时候则陷入了一种“不解释”的尴尬中;或者即便解释,马上迎来的却是新一轮的质疑。 三

2014年的5月10日,杭州还在下着小雨。我从京杭大运河边上的一家酒店出发,坐出租车沿着文一路一直向西,目的地是阿里巴巴集团在西溪的总部园区。在堵车的间隙我偶然地看到了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的公司所在地湖畔花园。“湖畔花园”四个字掩映在江南的朦胧烟雨和顺着拱顶蔓延的绿植中。15年前没有人 6

会想到这里将诞生一家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

之前三天,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它的估值之庞大和盈利能力之强已经是媒体议论的焦点。招股书中马云通过关联公司购买了此前阿里巴巴为其采购的飞机也被广泛谈论。我认识的一名阿里巴巴的员工说,他回到家时,连他妈妈都向他打听:“听说你们公司给马云买了一架飞机?”他在招股书中表现出的无私反而不太有人提及。在其中马云承诺说他投资的所有关联公司的收益他都无意占有,都可以用来为阿里巴巴公司服务;支付宝VIE事件的另一只鞋也在招股书中水落石出,马云向董事会提交了书面承诺,称他在这家名为小微金融的新公司中,所占的股份和享受到的收益不会超过他在阿里巴巴集团中得到的。

5月10日被这家公司命名为“阿里日”。在这一天,阿里巴巴将会向所有阿里巴巴员工的家属开放,请他们来公司参观,并同公司的高管们交流。于是,园区门口接待家属的工作人员代替了之前曾经站在这里的偏执的创业者。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雨中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他想要推销的项目,他保证它会“让马云和马化腾动心”。另外一个人则保证他能帮助马云打败腾讯的微信。

这个占地26万平米的园区,比阿里巴巴诞生时所在的整个湖畔花园小区都要大,主体建筑由知名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园区像公园般拥有自己的湖泊与湿地,湖中有马云赠送的白鹅。它像一个生活区那样拥有书店和咖啡馆。要想在星巴克买到一杯咖啡,至少需要排上十分钟的队。同时它又像一个大学那样拥有互相竞争的食堂。它让不少的阿里巴巴员工感觉到自豪;但是同时也会有员工觉得这个庞大的园区让这家公司太像一家大公司。

这一天整个园区中四处悬挂着同阿里日相关的招贴画和标语,包括相亲大会和业务体验在内的活动吸引着家属和员工的参与。曾经是双十一发布会会场的报告厅内,聚集着阿里员工的家长和孩子。一群吵吵闹闹的孩子争着要上台表演节目。阿里巴巴的高管们则会到这里来和员工家属们交流,回答诸如自己的孩子如果结婚是否能够参加明年集体婚礼的问题——2014年的集体婚礼因为报名人数太多,因此没有做到让所有新婚的阿里员工参与。临近中午时,原定要来同阿里员工家属见面的CEO陆兆禧仍然未能到达。因为他必须要和马云一起参加同一位重要客人的会谈。人群开始散去。门口站着的阿里员工为每一位女性送上一支花。阿里的高管们中午则会在食堂为大家打饭。一位带着员工卡的年轻长发姑娘在向 7

外走时对他的父亲解释,往年阿里巴巴的几乎所有高管都会出来见同事的家长。但是今年情况实在多变,因为阿里巴巴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

即使不考虑马云总是在说的同阿里巴巴平台相关的就业人口,仅仅看着眼前的人群,也足以感到人们对这家公司的感情。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了一家人们想要为之工作的公司。最近几年来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从政治家到普通人关心的对象。包括两任中国总理在内的人都对马云和阿里巴巴表达了自己的诸多期许。这已经不再是15年前创业时无人知道的那家幻想着要改变中国商业世界的小互联网公司。

BAT是媒体对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三家互联网巨头的简称。这三家公司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很多人称之为“垄断”,尽管这三个巨头都会反对这个称呼。百度是搜索、腾讯是社交、阿里巴巴是电子商务。其中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值都已经超过了千亿美金。这三家公司从2013年的大肆收购让媒体大开眼界。它们都试图超越自己此前的优势领域,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其他业务蔓延:地图、音乐、视频、手机游戏„„2013年年底开始的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烧钱”之战,仅仅是这场竞争的一个白热化表现。如果去细看这三家公司,一个互联网记者会发现它们跟5年前已经大不一样。变化太迅速了。马云自己也说,现在已经不能再将阿里巴巴仅仅视作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了。

微信的重要性已经被无数的言论阐释过。它被称赞为一款杀手级或国民级应用。马化腾2013年在北京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现场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时,称如果没有微信,腾讯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时会出一身冷汗。借助微信,腾讯在移动电商和移动支付上开始重新具备了想象空间。它也被视为阿里巴巴最大的竞争对手。因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一直是阿里巴巴深耕的领域。马云上一次公开亮相是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阿里巴巴技术论坛。在论坛上,他说,凭借着包括余额宝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阿里巴巴在摇晃着此前形同垄断的国有银行金融服务,他原以为腾讯会借助微信来摇晃同样形同垄断的国有电信运营商,但是,腾讯却选择了摇晃阿里巴巴。

当然,仅从外部观察的角度,对腾讯而言,最理性的做法当然是去摇晃同为市场产物的阿里巴巴,而不是挑战三大电信运营商。只需看一看国有商业银行对待余额宝的态度和反应就不难判断。要去摇晃可以影响监管政策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危险的。

尽管它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破了5%,也尽管关于它是否具有创新性的争 8

论一直在延续,余额宝毫无疑问仍然是2013年的年度产品。它的出现证明了此前支付宝首席执行官彭蕾在同我交谈过程中阐明的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开放和平等。以往的金融理财服务是具备一定金额门槛的,同时赎回是需要时间的;而作为一款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余额宝可以实时赎回,同时任意金额都可以购买。它成功使得很多不使用理财服务的中国人开始使用理财服务——当然是通过余额宝,或者其他互联网公司的类余额宝服务。

的确不能再简单将阿里巴巴理解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因为支付宝VIE事件拆分出的小微金融在未来有很大可能会成为新的金融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大手笔收购的娱乐文化类公司和它的硬件天猫魔盒,让这家公司加入了客厅觊觎者行列;志在建立物流网络的菜鸟;以及马云在年初公开信中提到的“云”和“端”;这些都是这家公司想要传递出的新的想象空间。

马云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是在南宁。作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他和包括柳传志、王石在内的其他理事一道参加一年一度的绿公司年会。上一年在昆明,由王中军主持的马云晚间演讲环节“天马行空”成为年会最受欢迎的环节。他回答了台下创业者从如何处理合伙人冲突、家族企业接班到创业者处理两性关系的问题。但在这一次,他却百般推脱。最后,他接受了一次时长在一个小时以内闭门会议的安排。参加者在二十人左右,包括柳传志、沈国军、李连杰和蒋锡培等人。

在阿里巴巴宣布会到美国上市之后,马云更加避讳有媒体在场的公开露面。他说,公司的律师写了无数封邮件提醒他不要“在外面乱讲话”。但当他露面时拥挤的人群,和想要进入闭门论坛的人数之多,仍然说明了他的巨星般的号召力。

后来在同他的一次谈话中,他向我讲述他所认为的阿里巴巴对商业世界的贡献。他说:“如果说Google是在拓展技术的边界,我们就是在用技术拓展商业的边界。我们起到的作用就是把中国社会真正带入到商业社会当中,现在尽管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商业社会,但我们的很多思路还是农业社会的思路。”

他重复了此前他在几个场合陈述过的言论,即他想要让商人在中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2013年在他宣布辞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演讲中,他就曾大声宣布:我自豪我是一名商人。“大家现在还是看不起商人,但商人是真正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者。”他说。

“我觉得阿里如果对于中国社会有一些贡献,我们希望能把中国社会真正带 9

入讲究契约、讲究社会资源有效配置,讲究把人类的创新、创造力激发出来的阶段。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努力。”马云说。

即便不考虑上市之后阿里巴巴集团的未来,这家公司对整个中国商业世界的贡献也已经不容抹杀。淘宝是少数真正改变了人们生活的一家公司。此前阿里巴巴反复在宣扬的淘宝系公司对就业和创业的贡献,也并不是夸大之词。它在商业文化上的贡献可能没有像阿里巴巴集团创造的就业机会那样让人印象深刻,但却在软性地产生着影响。无论是否是批评者所称的“道德制高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马云总是挂在嘴边的“新商业文明”和“诚信”,的确是这个国家所需要的。

如果说以今日的眼光来看,阿里巴巴系公司已经取得让人赞叹的成功,那么能够解释这种成功的,除了外部商业观察者分析的各种原因,从马云本人的领导力、运气、资本的帮助、中国增长的红利、商业模式之外;马云本人的解释亦有道理,他说,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公司要想成功,它需要为社会解决问题。

马云说,2014是阿里巴巴的一个大年。即将到来的公开上市会将这家公司放到全世界的目光之下。所有对这家公司感兴趣的人,从投资者到媒体记者,都将可以获取到它的公开财务数据和运营信息,然后发表自己的评论。这是一家大公司和受人瞩目的公司不可避免的,无论实际运营这家公司的人会受到怎样的困扰。

这只是上市带来的改变的一部分。这家公司还会面对着更多因改变而生的挑战。为数不少的阿里巴巴员工通过上市解决财务问题之后,他们是否还能像之前那样全力投入工作?阿里巴巴集团的COO张勇说,上市对团队心态的改变会是巨大的。“财富引起的员工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惰性”,他说。

另一个问题,则是所有大公司必然面临的挑战。无论马云和作为平台的阿里巴巴是多么地赞赏小公司,但是这家公司已经是一个巨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会怀念它之前的酷。管理学大师克里斯腾森提出的“创新者的窘境”理论,也正是为这些成功的巨头量身定制:它讲述巨头们如何因为已有的成功而错过破坏性的创新——这种创新不可预期,却会改变巨头成功的土壤。这家公司的领导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曾果断地分拆淘宝,努力将公司变“小”。当然,按照马云的一贯逻辑,他仍然坚持从人和文化入手来解决这个宿命的窘境。无论如何,未来会为我们这些外部观察者展现他们的努力是否会成功。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年代,一家想要成为伟大公司的中国公 10

司的努力。用马云的话说,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是此前在书本上都没有记载过的、但却在真实发生的问题,而且,并不仅仅是阿里巴巴一家公司遇到的问题。因为,商业的边界从来没有如此模糊过;商业也从来没有如此密切地切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第五篇:他和他的“情人结”

新闻链接:1998年,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出版。这部著作中指出中国同性恋者大约占成年人口的3%-4%,也就是说,约为3600万至4800万。而据2005年权威数据统计,中国约有3000万的同性恋。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一位同性恋者曾这样描述——“我们是人群中的少数,但只要每个人举起手,那将是一片森林。”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曾说,目前虽然没有我国同性恋发生的数据与正常性倾向者的对照数字,但可以肯定,同性恋者人数惊人,但此现象一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足够的重视。 一个人的情人节:“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

2012年2月14日,情人节。

玫瑰花,巧克力,一对对红男绿女或挽着手或搂着肩,说着笑着走着。但是对于分割两地的情侣来说,这样的节日却显得无奈和孤单。

“2月14号,我们都还没开学,不能在一起过。一年365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我们是上演着双城故事的。我们情人节从来没有在一起过,情人节、七夕、元宵,都没有在一起过。在学校里每天腻歪在一起的恋人到了寒暑假就要分开,对谁说都是异常残忍的。但就算这样,只要想到我们已经在一起一年了,我的心也会在寒冷的大雪节气这夜变得暖烘烘的。那些暖烘烘的东西,就是爱了吧。”

小右,19岁,成都市某高校大二学生,校园广播DJ。戴着大框的眼睛,软软的的头发,白净的皮肤,时尚的着装,喜欢张靓颖,孙燕姿。和许多校园恋人一样,他也在享受着纯净美好的大学校园恋情,唯一和一般校园恋情不同的是,他的另一半和他一样是个男生。这个寒冷的冬天,让小右“心里暖烘烘的”那个男孩叫小志,20岁,和小右在一所学校。两个人志趣相投,都喜欢广播,喜欢音乐。小志比较瘦小一点,相对文弱,他是小右口中的“娘子”。此刻,他不在小右身边,他远在家乡贵阳。两个人只能时常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在网上聊一会儿天。

“情人节两个人不能在一起过,不遗憾吗?”

“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呵呵。”

从相识到相伴:“‘我爱你’和‘在一起’除了字数相同外就没什么一样了”

2010年12月7日是小右和小志正式开始交往的日子。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首以往,他们的相识充满戏剧和偶然的因素,这一年多的相伴,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2010年的一天,小志在微博用户名里搜索自己学校的名字寻找校友,显示结果栏里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小右的名字。小志就关注了小右,从微博私信到QQ聊天,小右得知小志和自己一样,是“同志”。虽然没有见面,两人算是认识了,但也仅仅是互相认识的关系。小志得知小右也喜欢广播,已经早一年加入学校广播站的他建议小右参加广播站招新面试。两人第一次见面的过程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小插曲。在学校广播站招新面试的时候,坐在候场教室的小右很认真地打量着每一个忙来忙去的广播站工作人员,他知道小志就在其中。因为没见过小志,终于他也不太确定地找到了其中一个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还互相联系了一段时间,最后小右才得知这个人不是微博上的那个小志。那位被错认的同学也很热心,终于帮助小右找到了小志。

小右很顺利地通过了广播站的初试复试,最终成为校园广播的DJ,也成了小志的同事。在慢慢地相处过程中,两人性格相合,志趣相同,小右渐渐地喜欢上了小志,他决定开始追

求小志。

12月7日,“这天的凌晨,在我的‘苦口婆心’和‘威逼利诱’下,”小右,“他终于答应了,成为了我的另一半。”接下来的日子充满幸福和甜蜜,两个人一起做深夜电台音乐节目,一起吃饭,一起逛街。

渐渐地,当热恋归于平淡,两人也像其他情侣一样,开始有了争吵,摩擦。一般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终于有一天,他们闹了一场“分手风波”。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爱和别人搞暧昧,”小志,“和他的前男友纠缠不清,这是我最受不了的。”有一天,小志从外地回成都,小右没有去接他,最后小志得知那天他竟然和前男友在一起,两个人开始吵架,翻旧账。在一个繁华的步行街街口,“分手!”是小志说出来的。小右淡淡地乘车走了。小志一边哭一边走回了学校。

“什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小右,“那天我抛下他一个人回来,也是想让他自己一个人清醒一下。”原来是一场误会,两个人过了几天还是复合了。经过这次时间之后,两个人更加珍惜彼此了,也懂得互相体谅和包容。

小右说:“我们用爱走过了这一年,但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用爱努力地走过了这一年。在之前很长一段时光里,我常常羡慕,也常常憧憬,憧憬我能有一段长久稳定的恋爱,那时候,我以为恋人想要天长地久,有爱就够了。但之后的不愉快告诉我,我错了,“我爱你”和“在一起”除了字数相同外就没什么一样了,恋人想要长久在一起是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的。我们能更加努力,就这样徐徐迈着不大不小的步子,朝着即将变成今天的每一个明天走去。”

同志之爱:“很多人不理解同志”“谈gay 色变”

作为“同志”,小右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理解他接受他的家庭,这是许多“同志”都羡慕不已又求之不得的。

“我是在高中的时候就告诉我的家人的,我的家人都比较开明,”小右,“当时他们只是觉得我还小,什么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成熟,就是闹着玩玩。到现在也慢慢地接受了,他们心里都知道,平时表面上都不会提。”

其实,家里支持小右的也是家里和小右最贴心的是他的两个姐姐,小右什么心事和感情经历都会跟姐姐聊,两个人在“说服”小右父母的工作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些方面,姐姐们坚定地站在小右这边。“我的姐姐都对我很好,”小右,“还一直叮嘱我不要出去乱搞。呵呵。”

小志也是在高中的时候被身边好友得知自己情况的,“我在高中的时候谈过一次,大家就都知道了,问我,我也不否认,大家就说,好,这是我的选择,就尊重。”小志,“但是我在经济还没有独立之前,是不会告诉我妈妈的。”

小志的家庭比较特殊,他来自单亲家庭,从小就只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和妈妈感情很好,就算在和小右在一起之后,每次放假也必须回家陪妈妈。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家庭背景,小志生性比较敏感,自尊心很强。

在他们身上幸运的事情固然很多:朋友之间都接受他们俩,他们的好朋友很多;小右的家人也接受他们俩。但是毕竟他们要走进社会,特殊的身份必然会遭致压力,他们有心理准备吗?

“现在有很多人不理解同志。要谈包容,起码要做到每个人不会‘谈gay 色变’,就像某个人告诉你他是某少数民族的时候,你只会觉得他的民族和你不同,而不是歧视他或者远离他。”小右说到这些时,表情很严肃,“我们中国人啊,从建国以来,全国都是一个教育系统,人的思维比较单一,很多东西一定要怎样怎样才正确,不够多样化,以至于有些人的思

维很单一,受不了不一样的意见,接受不了不一样的声音,所谓的井底之蛙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对于这些阻力,他们俩早就预想的到,也做好了准备,决定对那些声音置之不理。“因为没有影响到我的实际生活,所以当然置之不理。恶犬一直对你狂吠,你不理它,它也就不叫了。”

关于未来:“不离不弃”

2011年11月9日,是小右的19岁生日。

前一天的晚上,小志给小右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明天有事,不能陪小右过生日了。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小志便起床忙碌了起来。他先买好了许多蜡烛和玫瑰花走进了一家宾馆。将东西放进房间之后,又飞快地走进了一家蛋糕店,穿上围裙戴上袖套开始做起蛋糕。下午4点的时候,小志抱着自己做好的蛋糕走回宾馆房间,开始用蜡烛玫瑰装扮房间。晚上7点过,小志忙完了,坐在沙发上打起了电话。

20分钟之后,小右推门进来,满地的烛光映入眼帘,地上还铺着玫瑰花瓣,桌子上是已经点上蜡烛的蛋糕,自己的小志就站在对面:“亲爱的,生日快乐!”。小右站在门边,眼睛里闪烁着,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我就知道你准备惊喜去了,还骗我!”

小志把准备好的送给小右的围巾拿了出来递给小右。“还有一份惊喜哦。”说着,小志掏出了笔记本电脑,打开开始播放早在几天前委托同学帮自己拍的一段视频,是说给小右的一段话和唱给小右的一首歌。

“我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它却包含了我所有的爱意。在起初没有你的日子,我的生活是单调而又乏味的。当你渐渐走入我的生活,我才发现原来两个人在一起可以编制出那么多的彩虹。所以,我需要感谢你,感谢你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为我所做的一切,不管是惊喜还是改变,我都一一记得。”“你是我心上的珠宝,终身闪耀,在哪里都买不到。真爱的味道,无价之宝,懂爱的我们能尝到,你让我平凡的骄傲,我的活宝!”当小志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小小的房间充满了浓浓的甜蜜。

关于未来,他们都充满信心。

“我们在一起已经一年了,但是仅仅也才一年罢了,这只是我大学期间的第一年,也只是我走进成人世界的第一年。望我们能更加努力,就这样徐徐迈着不大不小的步子,朝着即将变成今天的每一个明天走去。终于在十年、二十年、四十年后的某一个洒满余晖的傍晚,我在吃了他烹调的佳肴后坐到电脑前,看着照片和影像中那个青涩的十八岁少年时,能骄傲地对他说:‘亲爱的,你真的找对人了。’”

小右还说:“也许以后的某一天,我们会因为一些原因分开,但我还是会在人海中把他找出来,不离不弃!”

如果说真爱不易,那么“同志之爱”所面临的压力和考验将会比常人更多。期待社会更加宽容的同时,“同志”们要做的也有很多:自爱多一点,对爱认真一点,也许社会对这样一个群体的诟病也就少一点,明天也会更加好一点。

所有人都有爱的权利,小志和小右的爱情跟所有人的恋情一样,只是两个人都是男生而已,也许他们的人生会遇到许多考验和困难,但谁又不会呢?

(小右,小志均为化名)

投票

1,你认为同性之间会有真爱吗?

A 会B 不会C不确定

2,你的身边有没有同性爱的朋友或同学?

A 有B 没有C不知道

3,如果你的同学或朋友是同性爱,你会是什么态度? A正常交往B不会在跟他来往 C会劝他(她)转变 4,你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吗?

A 支持,这是他们的权利。

B 不支持。

C 无所谓。

上一篇:非人力资源的招聘管理下一篇:扶贫办党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