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2022-07-16

从我们踏入校园到加入工作,汇报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何写汇报材料,在汇报中找不到重点,导致在学习、工作中的不如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乡镇汇报材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生态乡镇验收汇报材料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古桑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古桑乡是著名作家张贤亮的故乡,北接城区、东临园区、西连港区,南通景区,交通便捷,风光旖旎,物阜民安。全乡总面积94.1平方公里,辖8个村,1个居委会,2个场圃,2.1万人。2010年全乡实现财政总收入69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87元。今年1—4月已实现财政收入4005万元。

古桑自然资源闻名遐迩。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老君山、庙山、小碾山蕴藏凹凸棒粘土3亿吨。石牛山、黄泥山蕴藏石灰石和玄武岩石料3.8亿吨,凹土、石料资源储藏量大,品质高,用途广。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大龙潭、吊龙井等地下优质矿泉水相继开发利用。石牛山、青草湖和中山港等3个天然景区区内气候温润,景色宜人。号称“水下大熊猫”的中华鲟在古桑已经成功养殖,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鹭常年在此栖息、繁衍。 古桑新型工业发展迅猛。依托本地特有资源和主攻主导产业,全力发展凹土新材料和光伏新能源。省级特色产业园凹土科技园已集聚30余家凹土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水体净化、油料脱色、医药、干燥剂、分子筛、化妆品原料等,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改善环境质量作出了显著贡献。招引的永江等光伏新能源龙头企业,全面投产运营,带动了盱眙新能源产业的异军突起,迅猛发展。

古桑三产服务魅力显现。全省最大的淮河内河码头盱眙港落户在古桑,年设计吞吐量达1000万吨;世界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观光农业项目以及商贸港项目接踵而至;林海港湾、青草湖、中山港以及小团山等休闲度假山庄项目分别在火热建设与招商中;白鹭园、嘉喜、贤亮等市民居住区建设初具规模。

长期以来,我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上级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会议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境综合治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使得干群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乡容村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进一步完善。目前古桑乡各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2%;地表水质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74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农业生态环境优良,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目前,全乡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10000多亩,被淮安市人民政府评为“高效农业十强乡镇”、“绿色示范乡镇 ”称号;2010年7月被中共盱眙县县委、盱眙县人民政府评为“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先进集体” ; 2010被中共淮安市委员会、淮安市人民政府评为“工业经济十强乡镇 ” ,古桑乡已成为盱眙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和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创建工作机制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有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有科学超前的实施规划、有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此,我乡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第一责任,分管人负具体责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总支书记负落实责任,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单位积极配合和各工作组具体承担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为保证创建工作有序开展,2008年初,我乡便委托淮安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盱眙县古桑乡总体规划》。随后相继委托扬州市润宇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按

照《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对上述规划进行修编,完成《古桑乡环境保护规划》,并委托淮安、盱眙市政工程设计单位完成了相关配套工程的设计方案。

二、加大投入,全面启动运行有力的环保设施建设

(一)全面完善污水处理工程。投入28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运行。今年,我们又投入近50万元,改建了污水管网末端接入管道,修建了集镇平安大道污水管网支线管道,有效将乡集镇污水接入紫光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今年我们还投入150余万元扩建了集镇西侧河道,保证了流水清洁、畅通。同时大力开展河塘整治工作,去年以来开挖土方36.71万方,整治河塘8面。

(二)合理配套环卫设施工程。2006年启用了神农垃圾中转站,日清运垃圾能力近50吨,垃圾处理率达100%。近年来对3座公厕实行改造,均由专人管理,保持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完成农户改厕5000户,修建沼气池600多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6%。加大环卫清扫保洁队伍建设,目前清扫保洁及清运人员共有74人,保洁专用手拖车50辆,全年环卫费用投入达80多万元。目前,公共厕所和主要路道实行全天候保洁,随脏随扫,清扫率达100%。

(三)持续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我乡一直把绿化美化作为生态重点工程来抓,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目前乡域内主要路段都种植了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达401.4亩,绿化覆盖率达47%,人均绿化面积达12.74平方米。为建设国家级生态乡镇,我乡利用多处废弃荒山、塘口,扩大植被恢复面积和防治水土流失,该项目位于古桑乡佛窝村吴大山,总面积4000亩,项目总投资达7000万元。同时今年我们又投入40余万元,对集镇立面建筑进行外形、色调统一改造,建设1000余

平方米的文化宣传长廊,营造浓烈的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氛围。

三、规范整治,积极打造整洁有序的优美生态环境

我乡经常性大规模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成立了乡容管理队伍,配备专职人员,针对乱摆摊、乱停放、乱搭建、乱拉挂、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六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并在主要道路两侧范围内禁止饲养禽畜及放养猫狗。我乡每年组织多次大规模的三清整治行动,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消除脏乱差现象。同时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辖区卫生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乡容管理和清洁保洁工作,努力提高全乡环境卫生水平,确保乡、村环境整洁,防止“白色污染”。通过开展环境大整治,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的生活环境。

四、营造氛围,广泛开展有声有色的环保宣传活动

要让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除了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还要不断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环保观念,在全乡上下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美化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此,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乡坚持不懈地注重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一是发挥乡村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观看环保专题影片、电视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村公布栏、学校画廊刊登环保政策法规,普及环保知识。二是开展环保知识培训。要求党员干部开展环保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三是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等工作,在学校不定期举行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在学生中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意识。四是抓好“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以一年一度的“6〃5”

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乡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珍爱生活之园,珍惜生命之水,珍视生存之土,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自开展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活动以来,在上级领导和环保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乡的生态环境、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有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永无止境。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的创建要求,一丝不苟抓创建,持之以恒忙完善,进一步深化生态乡镇创建活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合理化布局,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全面巩固创建成果,提升环境质量,使“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成为社会风尚,真正把我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绿色古桑、和谐古桑、美丽古桑!

盱眙县古桑乡人民政府

2011年5月26日

第二篇:腊口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腊口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鼓足攻坚克难的干劲,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创建活动。

一是建立了创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责任制。通过班子专题会,全体干部落实大会,将创建目标责任任务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创建工作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方案,努力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责任落实三到位,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生态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群策群力抓创建”的良好社会氛围,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镇村干部生态创建动员会与工作会。特别是今年清明节期间、麦杆禁烧期间,我镇各村利用有线广播、张贴标语、挂横幅及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材料,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群众了解保护生态的目的、意义和好处。增强了全镇上下抓生态创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掀起了生态创建工作的热潮,形成了政府、群众齐心合力、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是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美丽村居、和谐家园”建设为载体,以“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为重点,以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着力改变城

1乡环境面貌。重点加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镇区环境综合整治,扩建了垃圾填埋场,对焚烧炉重新进行了修整,村村成立了保洁队伍,定期清扫、清运垃圾,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集中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在全镇范围内安置了垃圾桶,并发动全镇村居、部门、企业、学校开展了一次大清扫活动,对沿线、沿江、以及卫生死角做了一次彻底的清扫。加强辖区内绿化建设,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开展村庄、道路、河道沿岸、房前屋后等环境绿化活动。

四是加快生态产业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农业科技。镇党委、政府多次从县农业局请技术人员到镇、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化肥,降低农药的使用率,推进秸杆还田步伐,利用家禽家畜粪便,大量使用有机肥等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化农副产品。在我镇大坑、垟岙等村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在张庄等村推广种植油茶,省科技特派员还为腊口人民带来迷你小番薯、“大分一号”等多个品种,为推进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在生态工业上加强监督,积极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现有企业和新上项目的生产环境污染,确保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标,并无危险废物排放,大力推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加快生态工业的发展步伐。

五是加快生态家园建设,促进了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近几年我镇进行的危旧房改造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及居住条件。也改变了我镇各村的镇容村貌。另外,西部组团饮用水工程正全力推进,到年底,腊

口镇全体群众将用上无污染的自来水。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林为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林养林,加强山、林、水的保护,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开山采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整治。

总之,我镇在生态创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将更加严格地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工作,真抓实干,全面完成生态创建工作。

第三篇:XX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促进生态示范乡建设

各位领导:

xxx乡位于xx区东南部,与xx、xx等县区市接壤。全乡总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1.8万,耕地1.9万亩,是个人均一亩田、五亩山的纯山区农业乡。多年来,历届党委、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作首要位置,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1985年被国家评为全国小流域治理先进单位,被国内外有关专家誉为国内最完整的小流域治理单元之一,1988年被xxx人民政府确立为自然生态恢复区,XX年12月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XX年被省政府确定为xxx风景名胜区景区之一,是全国美术写基地之一。

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沟壑交错,有大小山头446座,山沟241条,自然形成22条小流域。特殊的地域形势,使这里具有了多种小气候和微地貌,加上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抓好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使这里的流域治理、荒山绿化、生态建设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色。境内共有植物物种1438种,其中国家

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百年以上的古树13286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2%。动物物种189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灵芝、香菇等野生菌类251种;野生和人工栽植的中草药品种有251种。乡内昼夜温差大,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30多毫米,空气湿度相对较高。现有水库5座,塘坝拦河坝64处,水面面积50公顷,形成了我国北方罕见的湿地约150公顷。就全乡而论,已初步形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杂果缠绕,山脚用材林成荫,水库塘坝成串,河道水面相连的亮丽风景,水利条件和生态系统有了较大改善和有效恢复。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和发展好一方生态环境,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艰苦劳动。多年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拒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经济利益,不上有较大效益的污染工业项目,当地经济和群众收入以黄烟、林果、中草药等生态农业为支撑。同时,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堤筑坝,拦蓄降水,努力改善水利条件,提高水的利用率。仅在XX年的小流域深化治理工程中,投入资金420万元,新建水库1座,塘坝拦河坝37座,整修水平梯田800亩。对山林实行封、禁、育、管综合措施,按照山林面积每年投入资金5万元,配备了68名专职护林员。对已绿化较好的山林进行封禁,不准开荒,不准砍伐,不准上山放牧,防止人畜破坏,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绿化成果。坚持年年拿出专门资金用于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和生态修复,实行专业栽植和家庭承包造林相结合,防护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使造林、抚育、管护、收益环节紧密相连,取得了巩固发展的良好效果。多年来,全乡造林面积已达8.9万亩。制定出台《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意见》,乡村两级拿出专项资金,在主干道、村内配备了卫生清洁员,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环境卫生整治,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

总结我乡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参与的自觉性。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成在巩固,重在发展。为得到全乡上下的理解和认可,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打消了广大群众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模糊认识,自觉养成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习惯,成为我乡生态环境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乡里每年都制定发展以林果为重点的生态农业扶持优惠政策,并在水利设施配套建设给予一定的补助资金,尽最大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仅去年实施的全区大绿化工程,乡里就投入扶持补助资金近80万元,基本实现了群众不减收又保护了生态的双重目的。

二是坚定发展思路不动摇。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投资高、见效慢,不利当前、利于千秋的伟大事业。作为山区乡镇,财政捉襟见肘,但乡里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坚定发展信心,坚决不上有损于生态建设的污染企业。同时,我们每年还从乡财政挤出大额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用于兑付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的奖励资金。

三是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流域治理、生态修复、荒山绿化、水利设施配套等涉及生态建设的项目,上级部门都给予了较高的配套启动资金,保证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今年国土资源部立项的7500亩土地整理项目、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900亩国债公益林项目和市人大、区直七部门包荒山绿化工程已在我乡全面铺开,这对于生态示范乡建设将是更大的促进。我们已成立专门机构,安排得力人员,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按质按量如期实施和完成。

当然,在生态示范乡建设过程中也不容忽视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因xxx乡农业人口较多,耕地严重不足,受眼前利益影响,个别群众存在陡坡开荒种植农作物现象,将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危害。二是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我乡每年都遭遇风、雹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三是由于我乡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在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上,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在工程建设和保护措施资金落实上难度、压力较大。

会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投入,争取支持,努力实施相关项目建设,为使xxx天更蓝、山更绿、水更青、群众更富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1)1

苏布尔嘎镇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苏布尔嘎镇人民政府镇长**

(2011年6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就苏布尔嘎镇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情况做如下汇报,不正之处还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苏布尔嘎镇基本情况

苏布尔嘎(汉意为“白塔”)镇位于伊金霍洛旗西北部,据市政府驻地康巴什新区仅30公里。全镇总面积944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下辖27个行政村154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5481户19120人,其中少数民族353户1083人;总耕地5.37万亩;主要气象特点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寒暑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6.2℃,0℃以上年积温3280℃,年日照时间3100小时,年大风日25天,年降水量不足320mm,无霜期130天,地质基础为典型的白垩纪水平岩层,地貌属于梁滩相间型,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

二、生态建设成果来之不易

苏布尔嘎镇党委、政府对于生态建设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取得显著成效。

(一)合理使用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

苏布尔嘎镇作为一个处在干旱缺水地区的农民产业大镇,历来重视水资源的利用与安全保障。几年前,苏布尔嘎

镇的缺水问题困扰着苏布尔嘎镇的农民产业发展的第一大难题,为改变这一现状,镇党委、政府多方奔走,采取争取资金、引进项目、自主筹措资金等多种方式为苏布尔嘎镇解决干旱缺水现象。到目前为止,苏布尔嘎镇人畜饮水工程普及全镇27个嘎查村、镇区自来水管道覆盖率达99%、行政村自来水管道覆盖率达30%,总的来说,苏布尔嘎镇缺水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水有了,如何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安全利用又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镇党委、政府为保障我镇农牧民生活用水安全,积极与旗卫生部门协商,不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并加大对水源地的防护力度,截止目前,我镇各类水源井、水渠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与此同时,苏布尔嘎镇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工作,倡导农牧民群众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在全镇建立生活污水集中回收机制,购进污水回收车两台,并由专人每天定时回收生活污水,现我镇污水处理率达76%。

(二)新能源利用成效显著

结合我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路,我镇大力推广新能源使用。我镇是全旗率先开展农村沼气池建设的镇之一,截至目前,我镇共建成沼气池1000余口,惠及我镇1000余户,6000余人的生产生活。现阶段沼气池的建设推广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这一举措在有效地提升我镇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的同时还有力地推动新能源利用的普及率,可谓一举

多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天然气公司长呼复线工程正处于紧张的管道敷设阶段,该管线贯穿我镇四个行政村,距我镇镇区较近,并将在我镇建设一处分流站,这一分流站的建设将为我镇供应天然气,无疑将是我镇新能源利用的里程碑事件。

(三)高度重视农作物无公害化程度

苏布尔嘎镇作为一个传统农牧产业大镇,历来重视农作物的种植的无公害程度。一方面加大对农民们群众特别是温室大棚种植户的宣传教育,倡导农作物绿色种植,施用农家肥,赚良心钱。另一方面积极与旗农技推广中心沟通,深入农牧户田间地头,了解土壤质地,为农牧民群众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截至目前,我镇家禽粪便使用率达93%,农作物化肥施用强度为每公顷250公斤,主要农作物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5%,可以说完全保障农作物食用者的健康安全。

(四)大力开展禁牧工作,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

过去的苏布尔嘎镇农牧民群众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他们为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而不断增加牲畜数量,过度放牧,最终导致草场超负荷运转,草场沙化程度日益加重。撤乡并镇后,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开展全镇范围的禁牧工作,同时引导农牧民群众科学舍饲,走新型养殖道路。在加大对偷牧现象处罚力度的同时还组织我镇农牧民群众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牧换草工作,截止目前,全镇

植被覆盖率达到88%,森林覆盖率达47%,是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2007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苏布尔嘎镇视察,对生态建设工作给与了高度赞扬与肯定,并指示我镇党委政府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苏布尔嘎镇曾获得“全国十佳绿色乡镇”荣誉称号。

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回望苏布尔嘎镇生态建设成果的取得,可以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参与的自觉性。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成在巩固,重在发展。为得到全镇上下的理解和认可,我镇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改变了我镇广大农牧民群众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模糊认识,自觉养成了爱护环境、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这也成为我镇生态环境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镇党委、政府多方奔走,努力争取资金,吸引项目,为苏布尔嘎镇生态建设提供项目与资金支持。

二是坚定发展思路不动摇。生态建设是一项投资高、见效慢,不利当前、利于千秋的伟大事业。苏布尔嘎镇作为一个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镇,经济水平较伊金霍洛旗其他镇差,但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不以牺牲生态建设成果为代价谋求经济水平的提

升。

三是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流域治理、生态修复、荒山绿化、水利设施配套等涉及生态建设的项目,上级有关部门都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扶持,保证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特别是近年来荒山绿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对我镇生态建设起到更大的辅助作用。

三、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一是我镇个别农牧民群众受经济利益驱使,还存在着砍伐森林的违法现象;二是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我镇每当遭遇较大强度的降水过程时,个别村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现象;三是由于我镇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在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上,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在工程建设和保护措施资金落实上难度、压力较大。四是缺乏生态建设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我镇现阶段生态建设还处于积极进步与探索阶段,尚未达到巩固成果的时期,结合几年来工作开展的经验,现在迫切需要生态建设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进行系统指导。

四、总结

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长远的工作,苏布尔嘎镇当前生态建设点滴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自治区、市、旗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也离不开辛勤的苏布尔嘎人的努力。苏布尔嘎镇获得“全国十佳绿色乡镇”、“全区环境优美乡镇”等

殊荣之后立即将目标锁定为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上来,镇党委、政府将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上升到政治角度去贯彻落实,成立领导小组之后,积极落实评测指标数据的汇总统计,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牧民群众了解申报工作,从而也带动农牧民群众参与申报工作的热情。与此同时,苏布尔嘎镇还依托深厚的蒙元文化底蕴,利用已有的生态建设成就,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阶段,苏泊罕大草原旅游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镇党委、政府决心以生态促产业发展,再以产业兴旺促生态的模式来实现我镇生态建设的新成就。

总之,我们站在飘扬的党旗下,以饱满的热情与务实的态度参与到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建设中来,我们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为把我镇早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的生态镇而努力奋斗,也希望为建党90周年献礼!谢谢大家,我的汇报结束!

第五篇:三州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三州乡地处天台县西北面,东南接平桥镇、西邻磐安、北界新昌,因地处台州、绍兴(越州)、金华(婺州)三州交界而得名,这里又是大盘、括苍、天台三大山脉的结合部,辖区面积43.3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人口9725人。地势西高东低、四面环山,属浙东丘陵山区,海拔400—834米。峰峦起伏,山高坡陡,风景秀丽,主要溪流柘溪蜿蜒纵贯全境,山水和谐,相得益彰。森林覆盖率达83.3%,域内主流长7.5公里,植被类型较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白颈长尾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三州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围绕“三先三洲”工作战略,(“三先”,即生态利益为先,特产开发为先、科技教育为先;“三洲”,即生态的绿洲、特产的沃洲、和谐的乐洲),立足生态谋发展,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通过省级生态乡、省级农机安全示范乡、省级动物防疫示范乡、 省级十佳新农村服务站的验收。

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都非常注重生态文明建设,06年就特地邀请浙江大学的规划专家对三州乡的生态建设进行统筹规划,2007年6月完成《天台县三州乡生态乡建设规划(2007—2020)》的编制工作。07年通过省级生态乡以后,我们并没有放松,从08年就开始着手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0年6月30日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书记赵洪祝明确提出:“要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8月2日召开的台州市委三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要积极打造“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生态台

1州,到2012年力争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2014年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为争创国家级生态市打下坚实基础,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天台县委、县政府也作出了要在2011年在全市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县的战略部署。今年以来,从上到下,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臵。作为天台县“3255”四大经济板块中的5个山区乡镇之一,三州乡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标纳入2010年我乡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要内容和必要的组成部分予以落实和执行,成立了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乡创建办按照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指标内容逐条逐项进行了分解,工作目标明确到各相关负责人和相关科室。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带队检查和了解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查找薄弱环节,亲自部署指挥,采取现场解决和专项治理的办法一项一项抓整改、促达标,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跟进整改情况。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宣传引导,坚持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持续开展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是召开动员大会。5月18日,专题召开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动员大会,动员全乡干部群众统一思想认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创建工作。二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字幕、“村村通”有线广播、流动宣传车、横幅、标语、固定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级生态优美乡镇的目的、意义和做法,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三是举行环保培训。邀请环保专家对全乡机关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组织乡、村两级保洁员举

办业务知识培训会与垃圾分拣技能大比武活动,增强了环保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能水平。四是抓好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以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乡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保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培训活动,生态文化体系已初步形成,现在“绿色计生”、“巾帼绿色家园”行动、“森林村庄”建设、“绿色家庭”评选等活动层出不穷,节水节电节能思想已渐渐深入人心,乱到垃圾现象大为减少,追求健康、卫生、文明的新生活成为三州新时尚。

(二)发挥产业优势,坚持发展生态经济。围绕优势产业和发展特点,做好“农”字文章,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实施“千吨万亩有机茶”工程,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整合农产品品牌,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乡已形成精制茶叶、高山蔬菜、高山西瓜、中药材、笋竹两用林五大支柱产业,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茶的目标,茶叶精制技术不断推广和提高,从传统手工制作走向机械炒茶,浙江天台州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取得龙井茶证明商标准用证和使用权;石梁牌小红毛花生屡获省农博会金奖;天台山牌鲜竹笋也多次获省无公害产品称号。凭着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众多省市县特色农产品公司和企业纷纷落户三州建立生产基地,以三州乡为原料基地的天台山牌野生山茶油和天台山乌药精获2009中国义乌国际森博会金奖,今年台州无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又投资200多万元,流转土地300多亩,建成全县第一家蓝莓种植基地。从我乡销出去的农产品,也以“绿色”、“有机”、“无公害”、“安全”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注重治理保护,坚持打造生态人居。大力开展以改

善人居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生态保护工作,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乡村宜居环境质量。一是深入开展和谐生态村建设。我乡共有17个行政村,在成功创建10个和谐生态村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自加压力,主动向县里请缨,要求整乡整治,今年列入整乡整治项目的有6个村,已于10月份全部通过验收,三友村还代表县里迎接省农办对村庄整治工作的检查验收,得到了省农办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通过整治,村民的环境意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多数村民能自觉地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管理现状也从以前的无人管变成了现在的有人管。二是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在全乡建立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2个垃圾分捡场,配备环卫车辆1辆,各行政村配备垃圾箱、站及保洁队伍,建立村清扫、收集,乡运输的垃圾收集清运长效管理机制,将垃圾转运至平桥垃圾中转站,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在牌门与下屋交界地带,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池,实现粪水还田,资源化利用,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对全乡50多家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集中专项治理,推广各类养殖场通过“沉淀—厌氧—农作物吸收”方式处理污水污物。三是深入开展森林村庄建设。结合“森林天台”建设,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坡度在25度以上的发展经济林,进行林木改造,使“管”、“护”、“育”有机结合,保证了生态效益的发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实施退耕还林,对高山移民村庄宅基地、荒废的农耕地进行复垦,田辽、楼基、湃头3个自然村整体搬迁后,实现宅基地复垦30亩,土地整理80亩,切实保护了耕地,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倡导造林绿化,与天台县满园春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无偿提供56400株无患子树苗,在全乡推广“茶树+

无患子”套种模式,并引导群众在宜林荒山、荒田、荒坡和荒滩种植,在岭车线、岭上线公路沿线以及在各村房前屋后、村庄道路两侧进行种植。通过一些列举措,全乡“脏、乱、差”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清洁健康的人居环境初步形成。

(四)依托生态资源,探索发展生态旅游。三州乡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众多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小桥、流水、老屋,共同构筑一幅幽雅清静的山村图,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更是呈现出“山上竹木茂,坡中茶飘香,地里瓜果熟,田间蔬菜绿”的美丽画卷。在三州乡的5项旅游单体中,目前三州潭已委托浙江树人大学进行了规划设计,建成后将于与磐安县尖山镇夹溪十八涡省级风景区和乌石村的省级农家乐特色村连成线,并围绕旅游项目,结合特色产业种养殖基地,开发农家游、生态游,发展农家乐,逐步打造成为一个集林业观光、田间体验、农家娱乐、文化游览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建设体会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经济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基本条件,只有经济发展了,群众增收致富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发展经济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目标,生态乡建设最终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我们立足三州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意识是根本。观念决定行动,只有当人们的观念真正转变了,一举一动都环保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创新是动力。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处处闪耀创新的光辉,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路,为助推生态乡建设提供加速度。农业技术的创新,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作出了巨大贡献;

资金筹措渠道方面的创新,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提供新思路。

——治理是关键。集中力量抓已经出现的污染问题是整个生态乡建设的关键。特别是水土流失、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是整个生态乡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好了它们,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近期目标就完成了一半。

三、今后打算

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我乡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生态优美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我乡尚处于省级贫困乡行列,政府财政非常有限,村级集体经济极其薄弱,群众尚不富裕,受现实财政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有些不足。二是生态环境质量需进一步改善,要彻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还尚需时日。三是污染防治手段要进一步完善,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污染防治路子。

下一阶段,我乡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以《规划》统领全局,进一步完善生态乡建设资金筹措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组织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舒适谐美的生态人居环境,构筑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体系,培育深厚底蕴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目标。

上一篇:生物交流课说课稿下一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