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旅游文章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企业旅游文章范文

旅游优美文章

旅游观光,领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小编为你整理了旅游优美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篇一:让心去旅行

旅游观光,领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太阳出来了,黑夜悄然离开,正如你悄然离开一样,没有留下任何一丝丝的牵挂,走得那么潇洒,离开的那么坚决,我明白有的人有的事,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也许这场梦早就该醒了,还是我发现自己渐渐地变得那么格格不入,变得不再那么坚强,为什么?当初的想象那么美好当初的承诺那么动听,可是结局却如此不堪。

拖着着疲惫的身躯,我渐渐的睡去,梦中的笑声还是那么美好,美丽的一切显得那么真实,梦醒了该结束了,原来想象之中我与别人没有不同,只不过是想象之中,后来啊,我发现其实梦里只不过是另一个现实而已,若是可以我宁愿活在那个现实里,永不醒来,可是他们说:所谓的醒来只不过是进入另一个梦!呵呵,梦与现实的区别在哪儿?好像说的现实很美一样,慢慢的我知道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戴上了那枷锁,让自己无法真正的离开,这一次,其实我该把自己真的解放吧,有时我在想,这么傻为了什么???可是我找不到答案,也许没有答案的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

不知不觉中我发现,原来那颗不堪重负的心早已千疮百孔,就这样吧,让它安眠,让他沉沉的睡去,让他不再跳动,让他到他该去的地方去,血液凝固了他也就不会在跳动了,这一次为自己而活,这一次为明天的期待,放开心里的羁绊,解开自己的枷锁,好好的活一次,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有时候我们就该给自己的心放一次假,让它安安静静的去旅行一次,让它也能够放松,不要把它逼得太紧,它能做的它为你做了,干嘛还要让它那么苦痛,为什么要那么残忍,这一次我让它去旅行,不在乎目的地,沿途的风景其实真的很美。

谢谢你曾今出现在我的世界,谢谢你曾今那么爱我,谢谢你让我知道其实我还存在着,这一次的至少我们走过的风景很美很美,多少年后翻开这本记忆,我相信它依然那么璀璨,依然耀眼,谢谢,这一次对自己的心说一声谢谢,谢谢你让我那么快乐!

篇二:旅行

街道,穿越浮华的都市,串联我们的脚步,一步一步延伸到尽头。可路的尽头在哪儿?风乍起,搅乱本该散落在地的尘埃,飞扬着,向着远方的静谧,悄无声息的离去。然而我们都是旅行者,无法像尘埃那样,身临其境的感受神秘的远方。属于街道的故事,因为岁月的流逝,慢慢的埋藏。记忆的影子,似乎和离去的风一样,飞跃远方,再尘埃落定。

我们喜欢旅行,于是去了很多个城市。在每一座城市里,留下一些故事,等着恰好经过的人慢慢的揣测。离开一座城市去往另一个地方,留下的人继续品尝有关你的孤独或快乐。一张崭新的火车票,带你去下一个城市。在沿途,可以看看风景。那些曼妙的风景,有些稍纵即逝,很快从记忆里抽离;有些亘古绵长,在很久以后依然可以带着微笑回忆。

我们用心记下每一个瞬间, 很久很久之后,这些是可以用生命去回忆的。每一个精彩的定格,都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在下一个城市,你是不速之客。突兀的迈进一座城市,陌生而孤独的情绪是旅行路上常有的姿态。但不久的将来,你会慢慢熟悉城市的气息,城市也会熟悉你的气息。

你又在这里遇见一些人,和一些人狂欢,和一些人悲伤。在这座城市发生的一切都和你有关系,但也没有关系。旅行是一段充满梦幻的日子,你带着空白闯入一座城市,然后载着满满的回忆离开。也许常常旅行,你适应了孤独,学会一个人。人潮拥挤时,不会觉得自己是外人,可以理所当然的融入其中;空无一人时,也可以微微一笑,你就是自己的世界。

旅途中的孤单,因为旅行之人的浪漫,可以变得很亲切。每一程山水,都是一种领悟。行走在繁华的红尘,和岁月低吟浅笑,和时间陌路相逢,和命运谈笑风生。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的天堂。仰望蓝天白云时,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云淡风轻的真谛是经历大风大浪所得所感。旅行就是一种很美的经历,旅行遇见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或许每个夜深人静时,月光和树叶可以探知你的隐忍。其它沉睡的生物,在梦里和寂寞喧嚣,大声的呐喊。

总有一段记忆模糊了天堂;总有一片清风氤氲了花海。永远在行走,心永远向着远方,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就是旅行。也许一次的相遇便后会无期,也许一次的不舍便经久不衰。我们终会成长,终会习惯。收起青青芳草的落寞,向天涯寻找,向阳光靠近。

第二篇:旅游调研文章

篇一: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范文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班级:

姓名:肖楚婷

学号:

题号:测试题十一市营

201001070108 10 目 录

一、调查概要………………………………………….3

(一)调查目的…………………………………...3

(二)调查对象…………………………………...3

(三)调查方法………………………………...…3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3

(一)样本结构分析……………………………...3

(二)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4

(三)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6

三、结论与建议……………………………………....8

(一)结论………………………………………..8

(二)建议……………………………………..…9

四、附录……………………………………………...11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问卷…………………….....11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要

(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着重就大学生假期旅游目的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为我国旅游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总体界定为在校大学生。

主要调查内容为:在校期间的旅游次数、在校期间的旅游形式、在校期间的出游范围、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

(三)调查方法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本组对临近的几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于2011年12月24-25日,分别到临近几所高校及对网上的一部分大学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份,经我们认真审核以及与被调查者的沟通保证了收回调查问卷的质量。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发放100份问卷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如图2-1所示)。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图2-1 性别结构 2.年级分布特征

本次调研小组对各大高校随机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如图2-2所示),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8%,大二学生占29%,大三学生占52%,大四学生占11%。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居多。 图2-2 年级结构分布

(二)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

1.旅游喜好

据统计结果显示,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7%选择喜欢旅游,其中更有35%的大学生非常喜欢旅游(如图2-3所示)。说明在大学生群中旅游市场或说其潜在市

场巨大。

图2-3 旅游喜好

2.旅游次数

调查结果显示每年至少出游1次的学生人数比例高达88%,2次以上的人数比例为39%(如图2-4所示)。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旅游需求,出游频率较 高。

图2-4 每年旅游次数

3.旅游时间

在对于旅游时间的安排上(如图2-5所示)选择寒暑假这个时间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2%。选择在法定假日出游的人数比例为35%。最后选择在周末出游的人数最少,只占到总人数的23%。综上可知,寒暑假的假期长,有利于长途旅行。而在普通节假日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游后的休整。另外,五

一、十一黄金周长假亦是旅游高峰,故选择法定假日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图2-5 旅游时间

篇二:关于大学生旅游情况的调研报告

南阳师范学院

国际营销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旅游情况的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黄晶 姚伟娜 孙智华 贺坤丽 芦曼曼

刘洋洋

所属系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2014级工商管理11班

指导教师:李益民

定稿时间: 2014年11月

- 13455556141718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外出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国内的旅业竞争非常激烈,影响大学生选择出游的因素又多种多样。有鉴于此,对当今大学生出游影响因素的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

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消费能力设计出来符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吸引大学生在周末及其他的休闲时间出游而形成的市场。现在旅游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休闲娱乐,增长见闻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还不够成熟,了解大学生旅游同时也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可读性强的统计数据。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旅游群体当中,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青年学生(主要指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另外,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旅游选择之外,受青年大学生影响而做出的家庭旅游的选择,在我国国内旅游活动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旅游消费 大学生 新消费群体 旅游现状

- 4篇三: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姓名:张腾飞 学号:110330400 班级:会计1113班

目 录

一、调查概要………………………………………….3

(一)调查目的…………………………………...3

(二)调查对象…………………………………...3

(三)调查方法………………………………...…3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3

(一)样本结构分析……………………………...3

(二)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4

(三)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6

三、结论与建议……………………………………....8

(一)结论………………………………………..8

(二)建议……………………………………..…9

四、附录……………………………………………...11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问卷…………………….....11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要

(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着重就大学生假期旅游目的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为我国旅游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总体界定为在校大学生。

主要调查内容为:在校期间的旅游次数、在校期间的旅游形式、在校期间的出游范围、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

(三)调查方法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本组对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于2013年11月—12月,分别到本校及对网上的一部分大学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50份,实际收回问卷50份,经我们认真审核以及与被调查者的沟通保证了收回调查问卷的质量。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发放50份问卷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如图2-1所示)。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图2-1 性别结构 2.年级分布特征

本次调研小组对各大高校随机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如图2-2所示),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8%,大二学生占29%,大三学生占52%,大四学生占11%。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居多。 图2-2 年级结构分布

(二)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

1.旅游喜好

据统计结果显示,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7%选择喜欢旅游,其中更有35%的大学生非常喜欢旅游(如图2-3所示)。说明在大学生旅游潜在市场巨大。

图2-3 旅游喜好 2.旅游次数

调查结果显示每年至少出游1次的学生人数比例高达88%,2次以上的人数比例为39%(如图2-4所示)。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强烈的旅游需求,出游频率较高。 图2-4 每年旅游次数

3.旅游时间 在对于旅游时间的安排上(如图2-5所示)选择寒暑假这个时间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2%。选择在法定假日出游的人数比例为35%。最后选择在周末出游的人数最少,只占到总人数的23%。综上可知,寒暑假的假期长,有利于长途旅行。而在普通节假日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游后的休整。另外,五

一、十一黄金周长假亦是旅游高峰,故选择法定假日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图2-5 旅游时间

(三)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

1.旅游目的地

第三篇:旅游管理文章分享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和对策

摘要:京津之间的旅游合作对于提升整个环渤海旅游圈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两地旅游合作宜采用以政府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以大型旅游项目的共建为平台,以市场合作为推进力量,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保障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模式。

关键词:京津;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对策

Abstract:Tourism cooperation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 is a crucial factor to improve the tourism competence of Bohai Sea Surrounding Area.It is suggested that tourism cooperation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 should be motivated by governments and boosted by capital, large tourism programs, cooperation on marketing, and enviornment protection, with the opportunities of Olympic Gam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of Binhai New Area.Key words:Beijing and Tianjin;tourism cooperation;actuality;countermeasure

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区域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而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有效途径。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初见成效,但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还停留在地区旅游行政管理层面上,仍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和手段。环渤海旅游圈是我国的三大旅游圈之一,而北京和天津是该旅游圈中的“双核”,因此京津只有进行旅游合作,才能产生集聚效应,提升整个环渤海旅游圈的竞争力。如何推进京津区域旅游合作进入实质性的层面,是一个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

一、京津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历程

京津冀是国内最早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京东旅游区,致力于京东地区两市一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的合作,这个区域包括北京平谷的金海湖,天津的盘山、黄崖关、蓟县和河北省的清东陵等,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联合开发、联合营销的合作方式,效果明显。后来由于多种因素,没有能够坚持下去。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联合天津旅游学会、河北旅游学会,在北京密云白龙潭召开了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与会代表表达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愿望,从而使这样的研讨会成为例会,每年大家在一起探讨区域合作问题,而且参与的省市越来越多,一直到后来发展为北方十省市旅游联谊会,并促成了每年一届的“北方旅游交易会”,由各地轮流举办,2003年在河南郑州举办。2003年9月19日至21日,京津冀三地旅游局还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广场举办了“京津冀旅游宣传周”活动。2005年8月25日,在河北廊坊举行了“京津冀-港澳台(3+3)旅游合作大会”,与会各方都积极表达了合作的愿望,希望凭借“京津冀-港澳台(3+3)旅游合作大会”这个平台,京津冀旅游圈的合作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同年12月又在河北承德召开了“中国北方环渤海旅游区域合作论坛”,北京、天津、大连、沈阳、鞍山、秦皇岛、承德等11城市共同签署了环渤海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2006年10月21日至23日,环渤海16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组织第二届年会又在大连市举行。2007年4月18日,津洽会召开“京津冀旅游合作会议”,北京、河北、天津三地旅游部门共同签订了《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应当说,在推动这三个地区的旅游合作方面,三省市的旅游学会和旅游局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共识不少,呼声挺高,进展不快”是长期以来三地旅游合作的状态。尽管三地的旅游合作并没有间断,但主要是旅游企业出于本身业务和利益的考虑自发进行的,规模小,随意性强、层次较低。

二、京津区域旅游合作的制约因素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北京对天津和河北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空吸”现象,即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特别是河北省与京津接壤的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等更是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

在某种程度上说,京津合作的缺位导致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上海对于长三角、深圳对于珠三角,都产生了显著的正拉动效应,而京、津两大直辖市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却在竞争与较量中日渐抵消。京津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缓慢,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

地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产业发展产生矛盾,政府部门之间缺少有效地沟通和协作,使得京津的共同战略难以实施。同时,各地发展战略存在较大差异,在统一处理涉及京津全局问题时,观念和文化冲突难以避免。因此,两地在政策制定上的矛盾很多。

两地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内部产业结构重叠、资源配置低效、市场建设无序,内在竞争摩擦而外在竞争能力不足,旅游经济合作难以全面展开。

(二)政府间的合作不够紧密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地的旅游合作一直没有间断,只是这些合作主要是旅游企业自发的行为,是出于本身业务和利益的考虑而进行的,规模小,层次低,随意性强。例如旅行社之间的相互代理,景区之间的联票互惠等。在政府层面上,在旅游资源整合、重大项目的协调、联合促销等方面,没有看到突出的进展。更多的是旅游研究工作者的良好愿望和情感,政府并没有真正的介入,或者说,相关决策机构并没有真正把这个问题放到议事日程上。

(三)经营的连锁企业、旅游集团还非常欠缺

京津整个地区还缺少在资产、资金、人事、管理、运作、品牌等方面联系密切的旅游连锁企业和企业集团,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多为一次性或短期的,旅游企业之间缺乏长期、规范、稳定、深入的联系,区域合作微观基础并不牢固。虽然两地都有各自颇具规模的旅游集团,但集团之间似乎没有形成合作的机制,没有真正合作的行动,从而没有出现强强联合的态势。

(四)互利互惠的共赢观念还没有形成

各地政府没有充分意识到区域旅游合作的意义,没有形成区域旅游合作互利互惠的观念,没有意识到区域旅游合作最终可以形成“共赢”局面。落后观念制约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北京总觉得自己是首都之区,没有必要靠别人;天津也觉得必须保持尊严,不能依附别人。从而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三、京津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与机遇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成效不明显,并非缺乏合作基础,事实上,京津之间实施旅游合作具有优厚的基础条件。

(一)历史基础

京津发展历史表明,京津工商教有密切合作的传统。北京金代建都后,成为国家军事中心,天津海河三岔口遂立为直沽寨,成为京师漕粮供给站。元代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改为海津镇,由京官接粮。明代天津设卫,建仓储谷,年河运漕粮400万石。清代天津成为京师漕粮与芦盐运转枢纽、护京军事重镇,成为向京都纳税的最近大户。第二次鸦片战

争后,天津被迫开通商口岸,发展为中国北方文教、工商、金融、贸易中心和发达的港口城市。民国初期,北京是北洋政府驻地,是直、皖、奉军阀角逐的前沿,天津是军阀官僚幕后策划地,成为北洋政府集机器制造、化学、冶炼、热加工、船舶修建为一体的综合军工基地、实业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二)经济基础

2003年,从北京、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本外币年末存款余额、全部工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等指标看,京津具有大城市带总体优势。据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测度,2000年,新经济总指数,北京97.0分,居第1位;天津59.1分,居第4位。经济综合表现,北京为97.0分,居第1位;天津73.3分,居第4位;人均GDP,北京第2,天津第3。京津新经济水平居国内领先①。

京津两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两方优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强化京津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双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有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势,天津则有物流、仓储、加工、分装等长处,在组织物流上有优势,因此可以把总部设在北京,但仓储等则可设在天津。

(三) 区位优势及交通设施基础

天津市到北京市137公里,处于“一小时经济圈”内。京津之间的交通极为便利:铁路方面,目前每天有动车组为15组,时速200公里;空调特快11组,空调快速11组,其他类型列车15组。平均每半个小时有1列火车,平均用时1小时20分左右。投资143亿美元的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将在2008年运营,实现京津两市半小时通达的目标。京津确定新建的南、北两条高速公路,加上现有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也将全面拓宽,这样,未来两大城市间将有24条高速车道相连,京津两地的公路通勤更加便捷。

京津两地本身都有良好的交通设施和优越的交通条件,除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以外,北京的空港优势明显,天津的海港得天独厚。通过一系列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但能够拉近京津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大大促进资源在两个城市之间更合理的配置,北京可以拥有更为便捷的出海口,天津可以利用北京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打通与中西部腹地的通道。交通一体化可以很快地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四)旅游资源基础

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京津两地的旅游资源丰富,且各有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北京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一些自然景观,是我国的旅游热点。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现有的旅游景点约636处,其中与文化方面相关的如寺庙、故居、博物馆等人文景观为513处,约占81%;而山水等准自然观为123处,仅占19%。我国21处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就有6处在北京。大多数外地特别是境外旅游者都是冲着这些文文化遗产而来,这也是北京市旅游的基础。但是单纯的人文化遗产的观光旅游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难以实现持续发展。天津从天津卫发展起来,是近代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旅游资源以近代文化、街头小吃、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滨海景观最为著名,这些同北京恢弘的“大景观”有很强的互补性,辅之以丰富的北方民风民俗,可以弥补北京在清新的自然景观和北方风土人情方面的一些不足。另外,随着国家政策对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倾斜,天津市更加重视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的发展。两地旅游资源各有特色,形成综合效应,有利于区内市场流通和共同拓展区外市场。

(五)奥运会和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的契机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是京津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良好契机。天津是2008年奥运会的男足预选赛赛区。京津两地为迎奥运作出了巨大努力,包括快速路网2008年全部建成、京津

城际轨道京津两地半小时通达、天津奥林匹克中心建成、天津机场改扩建一期工程“扩容”三倍 、天津完成百条绿化精品道路建设等;北京通过降低公交票价、修建地铁等投巨资全力改善北京交通拥堵状况,为天津与北京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先决条件。“奥运旅游”为京津冀区域旅游的进一步合作拓展了空间,也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也为京津之间的旅游合作提供了一个契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加快滨海新区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又下发《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由此从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的发展成就不仅受到天津的关注,也引起了全国的瞩目。面对天津和滨海新区全新的战略定位,各有关方面纷纷积极响应。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也发表了谈话:“北京要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机遇,与天津进一步密切联系,不断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建立定期的信息沟通机制,共同推进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滨海新区将成为京津区域旅游合作的新引擎。

(六)京津角色定位的调整及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中表示,北京将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甚至不再提及“经济中心”。这标志着北京正在对自己的城市角色重新定位;天津市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上表示,要“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一个政治中心,一个经济中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繁荣。

此外,北京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天津将其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两地都将旅游业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更为京津两地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有力地支持,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联合,拆除行政樊篱

京津之间的合作之所以一直停留表面状态而无法产生实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因此,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应主动拆除制约旅游发展的藩篱和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例如,在京津范围内,撤销公路分散收费的关卡,使公路交通通达通畅;设立京津联合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相互为到访的或潜在的旅游者提供整个区域的旅游信息,甚至做到联合提供旅游服务设施的预订,而不必各个城市各自设立单独的旅游办事处;在京津的范围内旅游企业经营全部开放,取消企业经营的属地限制;两地联合颁发一定数量的导游证,导游人员可以自由受聘于各个旅行社而不受行政区划限制;制订统一的旅游者投诉程序,实现区域内处理投诉的联合机制,提高整个区域旅游形象和可信度。总之,要从拆除制约整个区域内旅游发展的障碍入手,消除行政樊篱,使得京津旅游实现一体化。

(二)制定京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京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主体吸引物支撑不足,特别是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大吸引力的龙头景区还没形成,不足以支撑京津旅游的发展需要。因此,应制定京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全局发展出发,而不是从地域均衡的角度,对产品开发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开发时序。充分体现两地的联动发展,指导京津旅游圈按照旅游产业链来布局旅游经济,合作开发旅游精品及各项专题产品。借助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程主动出击,全面融入环渤海旅游圈中,不仅要将京津境内景区有机结合,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同时还要与环渤海其它城市密切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形成

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一大批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系列。

(三)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利益共享

在政府联合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手段来整合资源,联合开发,集团化经营,扭转旅游发展中各自为战的局面。首先要在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上入手,例如在大型或超大型的主题公园的建设、大型综合性景区的开发、大型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项目上,可以在京津范围内融资,利用资金的纽带把两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其次,在旅游的经营上,也要创造条件,协调政策,利用资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国家和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向更大的区域范围扩展。这样做才能把旅游的“蛋糕”做大,从而实现利益共享,联合和合作才够持久。

(四)利用特大型项目带动京津旅游合作

从美国奥兰多的迪斯尼世界可以看出,特大型项目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北京的位置比较好的地方已经被密集的建筑群所覆盖,再建大型的旅游项目已经不太现实。京津两地可以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会,在国家对于滨海新区的定位和战略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大型旅游项目。国家对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天津市市长戴相龙指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做好“六个服务”,搞好“四个合作”。其中一个服务就是在休闲旅游合作发展方面搞好服务。京津可以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分别以海防文化、滨海游乐、湿地生态、邮轮游艇、商务会展、工业旅游等为主题合作开发大型旅游项目。

(五)加强市场合作,建立无障碍旅游区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首先要解决区内市场合作问题,通过互相开放市场,促进区内旅游者和旅游业资金、资产、人才、知识、管理、品牌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一个生动、流畅的区域旅游发展局面,通过区内市场合作,为共推产品、联合促销、进行区外市场合作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京津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的目标;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京津两地要更新宣传促销手段,以经济为纽带实现联合促销、利益共享。政府逐年增加对促销的投入,加大对海外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并向海外旅游者推介京津整体旅游形象。利用京津大都市的形象积极发展海内外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到京津来。对京津这一旅游品牌,既要树品牌、护品牌,更要利用品牌,要整合旅游资源,延长海外游客在京津两地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主动与环渤海其它城市赴海内、外游客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利用北京众多的海外机构建立旅游营销网络,共同开拓国内外远端旅游市场,实现与环渤海其它城市的客源共享。

(六)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京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渤海海域受污染情况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磷酸盐。而天津海域,绝大部分已成为严重与中度污染区域。虽然近几年经过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天津海域是京津合作的重要砝码,是开展海洋文化旅游的核心资源,是建设国际游轮项目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天津仅能捧出无机氮和磷酸盐严重超标的四级海水,建设海洋文化旅游精品无异于缘木求鱼。面对如此严峻海洋环境问题,京津两地政府要下大力气,以“同根同源”、“同饮一江水”的理念,共同保护渤海湾生态环境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为旅游提供基础、旅游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保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旅游局.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0).

[2] 周玲强.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R].

[3] 鲁志强.滨海新区开发与京津地区整合[J].港口经济.2005(3):6-7.

[4] 臧学英,陈震.构建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开放开发新模式[J].港口经济.2005(4):12-14.

[5] 牛征.对天津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J].经济论坛.2005(22):13-14.

[6] 李彦丽,路紫.京津冀旅游信息化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6(2):112-114.

[7] 于莉.京津冀旅游圈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2006(4):7-8.

[8] 吴良镛.从京津冀及更大空间范围看天津和滨海新区的战略意义[J].港口经济.2005(5):5-7.

[9] 王琳.论京津冀区域旅游特征及天津的区域比较优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8):71-75.

[10] Michael Fagenc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Research notes and reports,1995:717-720.

第四篇:关于旅游的优美文章

大家喜欢旅游吗?旅游可以收获很多,包括沿途的风景和自己的心情。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关于旅游的优美文章,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旅游感悟【1】

旅游,是人们多么喜欢的字眼,它可以使你中断每天周而复始的凡人琐事,对平凡俗气的生活,是一种暂时的解脱。旅游观光,领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登高一望,才会领略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驻足山中,才会感受到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奥秘;跋山涉水,才能体会到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迈,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追求。一旦大自然别样的风景去占据视野和思想,你会觉得,生活并不总是乏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处处充满阳光。

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江南的绮丽,塞北的广漠,能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如果你能和此地人沟通结识,赋美景以人文,还自然以生命,你会觉得,还有比自然景观更深刻的领悟――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真是一花一世界,万花装扮春。

2009年4月份我有幸去上海,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路,它是亚洲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是上海商业的一扇门面,也是许多上海商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听说现在的南京路经商的多数是浙江人,由此在我心里十分佩服他们。有一幅漫画,画中浙江人的头发都是竖起来的,就仿佛一根根天线,随时搜索身边有用的信息,哪怕只有一分钱的赚头,浙江人也会一丝不苟地去赚。在南京路,不管是“珍珠王”丁美复,还是“电气巨人”郑荣德,还是“衬衫之首”的李如成,他们自己都坦言,他们的大生意都是从小生意逐渐做大的。

前天我刚出门就碰见我认识多年的浙江朋友,正因为我去过上海,对我这个朋友更加肃然起敬。20年前,他远离家乡来我们这里租个小店卖眼镜。作为文化水平不高的浙江农村人,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务实肯干的精神,在经商过程中,早已习惯了以几分甚至几厘的利润与人血拼,因此获取的机会和利润十分惊人。如今的他,已经成为有几个专营眼镜店铺的老板,连他自己都承认,一生中在这里赚取了“第一桶金”。这种实实在在的生意经,低成本战术在市场上的释放,也是“哈佛”精深的经营理念之市俗实用,更是浙江生意人走向成功的一大奥秘。

实践证明,旅游是锻炼身体、开阔眼界、游览风光、广交朋友、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最好时机,也是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一种需要。但不管旅行多么美好,生活是常态。旅游的时间毕竟是暂短、有限的,它只是手段,不是终极目标,途中的美景,可以欣赏,不必流连。我们必须记住,旅行不是探险,代价不宜太大。这么多年,真正把旅行当一生的追求的,好像只有一个徐霞客。每当完成一次旅行,应该就是完成一次思想和情感的加油。加了油就该继续努力,继续打拼,毕竟这人生,还有更好更多的风景等着我们。

我为啥不旅游【2】

大前天晚饭后去东湖游泳的路上遇到单位的一位同事,他非常喜欢“穿越”,就是去爬没有人爬过的山,还曾从没有人爬过的山崖上掉了下来,脑袋摔的像血葫芦似的,缝了好几针,差点丧命。我劝他:“穿越太危险了,要保证安全,爬爬滴水壶就行了。”他说:“爬别人爬过的山还有啥意思啊。”闻听此言,令我不可思议。我暗想,这真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

同事爱穿越一事,让我想到许多人爱旅游。我是不爱旅游的人,过去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是因为没有通讯设施,没有铁路交通,只好靠步行。现在改革开放了,交通也方便了,坐飞机想去哪就去哪,因此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攒了一辈子的钱都不惜花费在旅游上。当然,旅游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没有信息现代化,我也许也是非常爱旅游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小时候的愿望,可如今我一本书都不读了,一次远门也不想出了,因为有了电脑和手机连网,运筹股掌之间便闻天下一切,何必非歹出去旅游亲眼目睹呢。

我斗胆分析爱旅游的人是为了两个满足,一是满足想见见世面的求知需要,另一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需要,和朋友一唠嗑,说自己坐过飞机去过欧美,若去过南极、北极,那就更加神气了。

我是一辈子不打算坐飞机的人,更不想离家出走去旅游,主要是因为我害怕失联。过去的幸福生活场景是“三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如今也不必家里搁不下,非去几内亚(挤累压)。

我经常听到旅游回来的人对我说:“出去一趟,真是花钱遭罪,哪好也不如家好。”可是家再好还是喜欢出去旅游,这就是人们的一种心理作用,觉得不到现场亲眼看看那就不一定是真的。火星还没有人上去呢,我相信那一定不是假的。

我每天有骑的,有游的,有跳的,有玩的,那真比出门旅游快乐多了。将来我去旅游的地方就选在天堂了,若能下地狱旅游一圈也挺好的。当然,那都是我下辈子的事了。

旅游不仅是看景点【3】

前几天,想趁国庆小长假出外走走。于是,提前选择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景区,与对方旅行社联系有关车辆、住宿等。原本计划在那里呆上五天左右,可刚说出计划,对方就毫无商量,也煞费苦心地进行劝阻:这个地方,大家最多玩三天,你多了两天没景点可看。磨了几次嘴皮,把我的兴致都磨没了。我的想法确实与他们的日常安排差距很大,又适逢是旅游旺季,所以,尽管我愿意出钱,他们也不乐意赚。我好想对他们说:有一种旅游,不仅仅是看景点。但似乎说开了话太多,也就作罢。毕竟,目前的旅游主流还是满足于“赶景点”,他们需要跟着主流设计盈利方式。但我相信,想利用假期到美景中做“慢感受,陶冶身心”的人会越来越多。

旅游,不应该只是脚在动,眼在看,再就是“咔嚓、咔嚓”拍个照。然后,一通整理,迫不及待发到朋友圈,就算是硕果累累。而问到感受,大同小异是:景好美,人好累。

我想残忍问一句:你心的收获呢?我想冷酷地说:你拍下那么多照片,只不过是“到此一游”的印记。

旅游,应该重在过程。不应该赶鸭子似的:一个景点,匆匆浏览一下,拍几张照,又赶赴另一个景点。

如果,旅游总是脚步匆忙,总是比肩接踵,总是客房爆满,总是拥挤,总是嘈杂;如果,旅游没有用心去感受异地的氛围,没有用心去聆听风景的声音,没有用心去体会古迹的厚重。一场旅游,也只不过是花着时间和金钱,满足“曾经来过”的愿望而已。旅游的过程,也许除了紧张和劳累,找不到一丝因为旅游而泛起的心的涟漪。借用周国平先生的话:“一切的意义都寓于过程。然而,现代文明是急功近利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

旅游的过程应该才是旅游的最大收获。因为不同的地方的人,会有不同的习性爱好,在与他们交错的刹那,会充盈我们的人生;因为不同的景点,是一段历史,或者是一道人文,在我们进去的时候,会点化我们的思想;因为不同的风景,会让我们的心受到触动,那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那清脆的鸟鸣,那沧桑的古树,一切的一切,会敲开我们的心窗,让我们坦然接受荡涤。

真正的旅游,要带上拍摄工具,更要带上心。

如果,一场旅游,不能让心有所获取,那不如等等,因为,旅游不应该只是看景点。

旅游吧朋友【4】

朋友曾劝我出国去看看,但一直没能动身。前几年虽已退休,但上有

八、九十的老妈,下有两、三岁的外孙,怎么走得出去呢?况且,一个人随团旅游,没有熟人一道,也感觉没什么意思!

现在老妈离世,外孙也5岁半了,朋友们聚在一起商议去泰国旅游,一个团全是同事和好朋友,把外孙也带上,夏天就要上学了,现在正是机会。说干就干,办护照、联系旅行社、定旅游路线和时间……,一切忙碌又有序,终于能跨出国门看一看了!

回想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首《我想去桂林》的歌曲唱红了大江南北,那种“有时间没钱”而“有钱又没时间”的无奈,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年轻人渴望旅游的愿望。

我们这代人都曾经历过文革时的大串联,那是唯一可以享受“有时间没钱而旅游”的时代。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红卫兵登上南来北往的火车,不需买票,到达后还有红卫兵接待站安排食宿,那是多么惬意的“旅游”啊!我还记得母亲曾对我讲过,有一天在工作中临时回家,发现当时只有十一岁的弟弟正在收拾行装,大吃一惊,原来他也想跟大哥哥姐姐们外出串联!只可惜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年轻人去的是大城市,迷的是“革命”,极少有人真的是为了游览祖国的山川河流、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到了真的懂得旅游时,又进入“有钱而没时间”的尴尬处境了。

中国历史上以旅游为生,魂系祖国山河,贡献巨大的伟人,当数徐霞客莫属。他的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也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可在中学时代,我喜欢的游记,反而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非常有意境,像“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像“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像“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一直能熟读背诵,深受感染。当时很向往能像古人那样遍游祖国的山川江河。

我还真的作了一次单车独自旅行。从四川广元出发,沿着嘉陵江经苍溪、阆中、南部、仪陇、西充、南充、合川、北培到重庆,再跨长江南下经綦江到贵州娄山关,行程上千公里,耗时十天左右吧。顺着普通公路,行人和车辆都很少,欣赏周围风光,途径小镇休息饮食,非常自由。那时年轻,找了一辆被人丢弃的旧自行车,前后刹车都没有,竟然敢上路!我把前后挡泥板都卸掉,用脚踩着轮胎当刹车,到后来一双鞋心都被磨穿了。最惊险的一幕曾发生在广元到苍溪的路上,沿盘山公路下坡,一个急弯正好撞在缓慢爬坡的客车前,把所有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司机下来教育我,小伙子不要命了吗,没刹车都敢走?还有一次,公路是个长下坡后接一个小坡,我放开双脚让车快速冲坡,在速度慢下来的瞬间,立刻蹬踏板加力,想借劲一鼓作气骑上小坡。谁知事与愿违,链条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力道,只听“咔擦”一声,链条断了!幸好小坡上有个小镇子,找到一个铁匠铺,才把链条接上。

徐霞客旅游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他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而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他靠信念、靠践行生命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出游。

我们今天的旅游,则完全没有徐霞客的境界了。飞机、高铁、小汽车和高速公路,让出门旅游变得成了家常便饭。旅游的目的也就变成“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广交朋友陶冶情操”、“旅游健身增强体质”之类了。这是社会进步、时代变迁使然。

然而,也不乏惊险刺激的一幕。这次到泰国旅游,为了感受最热情难忘的芭提雅之夜,来到暹罗湾码头准备搭乘暹罗公主号,欣赏霓虹夜色!可这天风大浪大,大渡船难以靠岸,码头上聚集的等待上船的游客和团队,人山人海,蔚为壮观!我正好站在了码头边栏杆处,看见水手艰难地将缆绳固定,大渡船仍然在风浪中上下颠簸,保护船舷的橡胶大轮胎在风浪冲击下被挤压得变了形,若没有它,船早就被撞破。渡船上和码头上各有两个水手,瞅准浪头稍平稳的瞬间,双双牵住一个乘客拽,就这样将几百个乘客接下,又将几百个乘客送上船。大船将整个码头都遮住了,船头上下颠簸的幅度很大,一时间我感到头晕眼花,仿佛不是船在动,而是我与所在的码头一起剧烈的上下颠簸,我赶紧离开栏杆处,来到人群中。码头上人声鼎沸,我们团正和另一个团赛歌,好不热闹!这时导游举着小黄旗,让我们紧跟着去另一个登船口,我们排成单行,一边挥动手臂,一边高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在人群中穿行,吸引了众多的目光,顿时风声、涛声、喧闹声都被来自异国他乡的红歌镇住,旁边有游人评论:只有重庆的大妈们才唱得出这样的阵势!

小外孙迷上了《奔跑吧兄弟》,这是一档竞技类游戏节目,孩子喜欢明星、喜欢游戏,是节目吸引孩子的原因吧。可我看到的却是“旅游”:从杭州西湖的雷峰塔到浙江的乌镇,从丝绸之路的大漠黄沙到敦煌的莫高窟,从黄浦江外滩到大上海的东方明珠,从长江边的南滨路到解放碑的国泰大剧院,从中国北京的鸟巢、鼓楼到韩国的首尔、济州岛,美景和帅哥美女搭配,在博得观众欢愉的背后,能吸引人们去这些地方旅游,才是各地政府和旅游部门纷纷支持《奔跑吧兄弟》剧组拍摄的真正原因。

当旅游变得更加大众化时,便成就了商机。据说去年全国旅游接待的总人数达37。6亿次,总收入达3。3万亿元。发达国家旅游收入要占GDP10%左右,我们国家大概在4-5%之间,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当旅游变得跟“消费”相关时,乐趣就打折扣了!

记得在去金沙岛旅游的途中,泰国导游不停地鼓动我们参加自费项目,包括200元一人的海鲜大餐、还有观看表演、海底娱乐等,总共每人要另加800元左右的人民币,见我们所有的人无动于衷,他生气了,撂下一长串狠话:舍不得吃舍不得玩,你们出来干啥?

泰国旅游局还规定,每个游客必须带有4千元的现金备查,未成年人和超过65岁的老人随团,还要比正常人增加300元收费,据说是因为这些人不消费。其实恰恰错了,未成年人消费更狠。我那5岁的外孙,看到标价3700多泰铢的大象枕套的硅胶枕头时,抱住不放手,非要买不可。结果我花了1千2百多元人民币买了两个枕头。在我们的带动下,其他团员纷纷下手,又是枕头又是床垫,导游一下高兴起来,态度大变,后来又是送我们免费水果餐,又是免费带我们参观需要自费的太平洋观景台,若不是因为时间不够,还准备带我们去魔幻宫。前后两重天,就是看你舍不舍得花钱!

不过,旅游带来的快乐和体验还是令人终身难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饱含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异国它乡的风土人情,无不让你感到惊叹而心旷神怡。忘不了大皇宫的金碧辉煌、忘不了海边沙滩上的炫丽甜蜜,忘不了大象表演的妙趣横生、忘不了游览参观时的欢乐留影。这一趟出行,还是值得的。

第五篇:旅游局陈建军文章

挖掘特色文化

整合优势资源

推进广西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大融合大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

陈建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西是全国文化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区之一,作为旅游管理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依托资源优势,再创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高。

文化与旅游大融合是加快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经过30多年发展起来的广西旅游业,如今面临着品牌升级改造、产品更新换代、资源资产整合、企业方阵重组等发展选择的时代洗礼。广西旅游需要文化的推动,需要从文化获取发展优势。文化既是旅游业的资源、资产、资本,更是旅游品牌和产品的灵魂;而旅游则是文化的市场、载体和动力。国家的大文化发展战略,势必拉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全局,百业振兴中旅游首当其冲,首获其惠。因此,要求广西必须跟上形势,迅速行动,牢牢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给广西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用旅游带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共同提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两大产业的共赢发展。

只有通过旅游产品系统化的打造和推广,以旅游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为传统商业活动注入活力,通过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充分挖掘文化消费的潜力,突出放大文化消费的总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实惠的物质消费、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更具个性的精神产品消费,才能真正发挥出广西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和谐、惠民生等的巨大作用,强有力推进广西的旅游强区建设。

广西文化旅游大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广西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归纳,开展深度挖掘,打造出广西特色的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不断深化广西文化旅游的内涵,提升广西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消费水平,更好的提升广西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山水文化资源。从历代文人墨客的山水诗词到纵览千年的各类石刻,从徐霞客的八桂足迹到现代人的广西游记,从千百年的传说到漓江画派的出现,都体现了广西山水文化的独特魅力。古今中外的名人在游漓江时兴奋和感受,更成为这条被誉为“天下最美的江”凝聚出山水文化的灵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徐霞客游记》的60多万字中,描述和记载广西部分就达到其三分之一还偏多的21万字,这给广西山水文化留下了十分丰厚的一笔。

历史文化资源。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广西文化之旅的精华所在。如有以“柳江人”遗址的白莲洞、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等为代表的远古文化和史前文明在八桂大地星罗棋布。如有以黄姚古镇、灵山的大芦村、靖西旧州、三江丹州等为代表的众多古镇古村。近年来,这些古镇村被开发成为体验历史文化之旅的重要景点景区。

民族文化资源。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丰富多彩并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是广西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唱、跳、吹、斗、踩”五大特色为代表符号的广西民族文化,渗透到广西各地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人们体验广西民族文化的最重要方面。 宗教文化资源。广西的宗教文化可分为原始宗教文化和外来宗教文化两大部分。广西民间在每年固定时间举行的祭祀仪式,大多保留着原始宗教的形态。广西的外来宗教主要有道教、佛教、天主教以及儒教等。桂东地区是体验广西宗教文化的最主要线路,从梧州—玉林—贵港,有影响的宗教旅游胜地很多。

海洋文化资源。广西的海洋文化集中在北部湾沿海地区,对广西海洋文化的体验,主要在海上丝路文化和南珠文化方面。“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开辟的通往东南亚,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波斯等地的海运航道。

福寿文化资源。福寿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广西的福寿文化除了与全国的一致性外,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福寿文化。广西作为一个生态大省和长寿福地,广西的福寿文化更多体现在养生体验方面。广西的福寿文化,首推广西巴马县、凤山县一带的盘阳河流域,这是世界公认的长寿之乡,长寿人口比例高居世界著名长寿地区之首。桂林永福县的福寿文化、沿海地区东兴一带的滨海福寿文化和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南宁大明山的福寿养生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饮食文化资源。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和多文化共存发展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餐饮文化,也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广西的饮食文化之旅可渗透到八桂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一些最偏远的地方,往往都有意想不到的美食和独特的饮食文化。长期以来,广西各地不断创造和保存着各自原有的地方菜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口味独特的桂菜,也造就了广西饮食文化多元化、特色化、健康化和时尚流行化等特色。

节庆文化资源。风情八桂,百节之乡。广西每年有大大小小300多个节庆,以“三月三”、“炮龙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的节庆文化资源也得到了不断的挖掘和传承。 红色文化资源。广西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和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等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伟人足迹”、“长征之旅”和“抗战文化”三大红色文化主题。广西近年来重点打造了百色起义纪念地(馆、碑、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刘永福故居、凭祥市镇南关大捷遗址等一批重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加快广西文化与旅游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对文化和品位的追求越来越成为时尚,寻找差异性的文化体验已成为许多人外出旅游的重要初衷。广西旅游产业在新时期要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一)加快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根据广西特色文化的区域分布,结合广西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建设八大文化旅游目的地。

1、桂东北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2、桂东南宗教文化旅游目的地。

3、桂西南养生文化旅游目的地。

4、桂中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5、桂西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6、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

7、南国边关文化旅游目的地。

8、红水河流域奇石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加快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结合广西的特色文化资源,重点开发山水文化旅游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演艺文化旅游产品、福寿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抗战文化旅游产品、特色节庆文化旅游产品、特色餐饮文化旅游产品、特色建筑文化旅游产品以及特色保健文化旅游产品等十二类文化旅游产品。

(三)策划、组织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景区。

(四)大力开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影视产品、文化产品、宣传品、旅游歌曲等。如拍摄《徐霞客在广西》的大型山水文化旅游纪录片等。

(五)建设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服饰、首饰以及地方文化标识的旅游商品研究开发基地。鼓励社会投入,推进广西旅游商品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六)举办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重点打响一批民族节庆品牌活动,如十二个世居民族的代表性节庆。

(七)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并与旅游开发密切结合,提升非遗的文化吸引力。

(八)建设一批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名镇名村和特色旅游文化街区。

(九)规范引导一批博物馆、文化馆、规划馆、科技馆及爱国主义基地创建为旅游景点、景区。

(十)开发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与科普教育的旅游基地。

(十一)加强旅游演艺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鼓励各主要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开发独具特色的品牌演艺项目,提升夜间文化消费和城市文化影响力。要重点引导各个演出院团,以创意为源头,内容为核心,根据景区场地场景、文化特点、地域特色、发展规划等条件,量身定做一批文化旅游剧节目,搞活旅游演艺市场。

推进广西文化与旅游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建议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广西的发展实际,我们应尽早制定出相应的文化旅游大融合大发展的有效措施。

成立“自治区文化旅游大融合大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总体目标要求,制定方针政策;制定广西文化旅游发展的长期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并全面修编原有的旅游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和形势发展变化补足“文化课”;实施推进广西文化与旅游大融合的“八桂文化旅游腾飞工程”,开辟我区旅游文化特区或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区,构建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布局;实施文化与旅游品牌双赢战略,通过市场共推、信息共通、政策共享、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全面加大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基础投入和项目投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形成全社会动员与各部门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加强广西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鼓励各方人才投入到广西文化旅游大融合大发展的进程中;按照“文化+旅游+商业”等模式,打造文化旅游新景观,同时鼓励民营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上一篇:软笔书法培训范文下一篇:日常工作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