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务农经历缺失与我国农村劳动参与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双降,就业人数自2018年也首次出现下降情况,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消退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劳动参与率、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16~64岁适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也开始下降,并且农村劳动参与率下降速率快于城镇。为何农村劳动参与率快速下降?现有研究较多的从教育年限延长、劳动资源年龄结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方面来解释劳动参与率整体的下降趋势,而较少探讨农村的劳动参与状况,更没有对农村劳动参与率快速下降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本研究从农村劳动力务农经历缺失、就业倾向城镇化明显视角切入,解释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特别是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快速下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2018年江苏18县农村抽样调查(江苏农村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一代农村人口普遍缺乏务农经历。50、60、70、80和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16岁前经常干农活的比例分别为88.85%、72.37%、46.78%、17.70%和4.6%。农村家庭逐渐把农业排除在子女就业选择之外,不再让子女通过“干中学”积累农业经营所需的人力资本。(2)务农经历缺失显著降低了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对女性、家庭中有0~6岁子女、受教育程度偏低和居住在农村的负面影响更大。而通过向城镇迁移就业、提高受教育程度、进行技能培训以及提高市场化程度等可以削弱务农经历缺失的负面影响。对就业还是失业的分析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务农经历缺失增加了失业概率。(3)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仍存在户籍差异,家庭中有0~3岁子女、新农合和新农保的参保分别降低了农村劳动力2.7%、16.2%和10.5%的迁移概率。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得到如下启示:(1)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大势,农村人口在成年前不再通过干中学积累农业就业的人力资本而转向积累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这本来不是问题,然而僵化的流动人口公共管理体系阻碍了整家迁移,带来滞留农村者(主要是女性)劳动参与下降、失业水平提高的问题。可促进迁移来增加劳动参与、降低失业,但并非建议一刀切,撤除农村居所、“赶人进城”。(2)务农经历缺失意味着将来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的功能进一步削弱,经营村庄分配的小规模土地农户会大量减少,应对经济不景气和失业的公共管理体系需要调整。保留农村的低成本生活方式仍是重要的,对相当一部分人而言,失业或年老返乡保持低消费、受雇于大户做简单劳动,无房贷、消费当地低价农产品等是有意义的。“赶人进城”可能会放大经济不景气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务农经历缺失;劳动参与;迁移

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劳动力

2.1.2 劳动参与率

2.1.3 务农经历

2.2 理论基础

2.2.1 劳动供给理论

2.2.2 劳动力转移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新老两代劳动力的特征差异

2.3.2 影响劳动参与的因素

2.3.3 文献评述

3 理论分析框架

3.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3.1.1 务农经历缺失对农村劳动参与的影响

3.1.2 研究假说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情况

3.2.1 数据来源

3.2.2 样本分布

4 我国劳动参与率整体水平和现状分析

4.1 劳动参与率的整体状况——基于世界银行2019年数据

4.1.1 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趋势

4.1.2 劳动参与率的性别差异

4.1.3 劳动参与率的国际比较

4.2 农村劳动力的特征——基于CLDS面板数据

4.2.1 务农经历缺失的趋势

4.2.2 劳动力迁移和就业情况

4.3 农村劳动参与率的群体差异

4.3.1 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比较

4.3.2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参与率比较

4.3.3 不同家庭的劳动参与率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务农经历缺失与农村劳动参与的实证研究

5.1 务农经历缺失与劳动参与的相关性分析

5.2 务农经历缺失对农村劳动参与的影响:模型分析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2.2 实证结果

5.2.3 异质性分析

5.2.4 稳健性检验

5.3 务农经历缺失人口的城乡迁移情况

5.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3.2 实证结果

6 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理科课程论文提纲下一篇: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