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习作的批改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小学生习作的批改

浅谈小学作文的批改

教师:申忠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件事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那就是批改作文。而且要“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做法,是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教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它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批改,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估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教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我的做法是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着看,即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有时当面对话,还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而出现的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乃是荷花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这是木芙蓉,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和他当面交流看法,不然,白纸黑字的评语写上去,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老是自以为是,板着面孔批学生的文章,要注意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文字交流

有时不能和学生当面交流,教师可以用文字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少了冷冰冰的挑剔、盛气凌人的指导,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对文章的探讨,和教师的建议。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发情感,使他们感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在写春游的建议时,有学生建议到乡下去,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到绿树野花、可以到田间挖野菜、到小河里钓鱼、自己烧饭、野炊。我在作文后写道:“看了你的建议,老师被你笔下的乡村美景陶醉了,那真是一个春游的好地方,老师真想和你们一起去踏青赏花钓鱼呢。”并给了他五颗星。学生看到后,高兴的笑了。

三、心灵交流

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那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尽管有时幼稚、不成熟,但却有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这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我曾经在生气的时候叫学生写作文《假如我是教师》。有学生这样写:“假如我是教师,我决不对学生发火,那意味着我无能;我也决不让学生多抄课文;我不会让他们对着99分的试卷哭泣。”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

我反思良久,为学生的坦率震动。于是我给他写了我的感想:“老师谢谢你的真情告白,谢谢你的提醒,假如我做学生,我也会喜欢你这样的老师的。”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会诱导他们多写,乐写,善写。

第二篇: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习作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难点。许多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而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如何让小学生乐写、爱写、会写,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的问题。现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和做法。

一、把握小学习作教学的特点和目标。

小学生作文有别于作家的文艺创作,它属于“习作”范畴,是练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像儿童学步一样,需要老师“扶一扶”、“帮一帮”,给与必要的引导。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要说的话,逐步有所提高,得到一般发展就好。各年级还有更具体的要求,如小学中年级要求:“能做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能写一至两段语言通顺的话。”目标既是教学的终点也是教学的起点。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特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正确看待、评价学生的习作。避免操之过急,期望太高,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学生如果从厌恶作文到喜欢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任务,就可以完成一大半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去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首先,要让他们乐意迈好第一步,我认为,教师就应该设法降低写作门槛,就必须给予必要的帮助与引导。

比如,在每次习作训练中,我先引导他们学会审题,弄明白“写什么事物”。然后引导他们观察相关事物,填写观察表格,再让他们说一说,理清思路。在写作时,在黑板上板书部分词语,让学生以填空形式完成文字表达练习。这样就化难为易,学生们也就乐意去做了。

第二, 应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习作兴趣。

1、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丰富作文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如组织学生春游——写游记,演讲——写演讲稿,参观访问——写访问记,室外游戏——写观察练笔,当小记者采访家长、老师、同学——写消息、通讯等等,让学生养成勤观察、善思考、多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由于有话可写,感到作文并不困难,逐渐也会熟能生巧,“下笔如有神”了!

2、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

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多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则以语言描述为主。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

1

境,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

3、写实际生活,激发兴趣。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丰富多彩,小学生作文如能在交际生活中派上用场,他们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作文的重要,认识到作文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契机,结合班队活动,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布置学生写竞选演说辞、儿歌、童话、寓言、笑话、广告词等等,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又将大大激起学生写作和创造的热情。

第三、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1、评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

教师的评语应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加强,而不是削弱。

一篇习作,不论长短,不论好坏,皆是学生劳动的成果,教师不应轻易否定。如果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本上都是一些“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太多”、“中心不够突出”等批评性的评语,再加上得到的评分都是“中”或“中”以下,试问,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学生还会有兴趣习作吗?因此教者认为,习作批改中的眉批、总批都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评分也不妨给高一点。

如 “这个比喻句很形象、很生动”、“这几个词语用得太贴切了”、“你这篇习作把事情叙述得很清楚,人物的对话、神情、动作写得很具体,如果再注意一下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文章就显得更连贯了”„„而评分则能给“优”的,绝不给“良”;能给“良”的,绝不给“中”。

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采用协商性的评语,,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 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条理不够清晰,想象不够丰富,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

这样的批语和评分原则,对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大有帮助,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和评分,他们会感到自己的作品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受到了教师的肯定,从而信心大增,为了得到更高的评价,下一次习作他们一定会更加努力。

2、讲评作文宜多表扬、形式多样化。

讲评作文是一种群体活动。若能坚持多表扬,形式多样,就会起到激励整个班级写作兴趣的作用。在讲评作文时,应多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还可以扩大表扬范围。即使写得不好的同学,也应该指出他们作文中的点滴进步,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然后选择一两篇作为范文在班上讲评,在指出优点之后再指出具体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

第四、给学生树立榜样,激起他们写的心理。

讲评作文时,从小到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大到一篇优美的文章,老师应给予大力的肯定;也可以开辟板报等专栏,进行刊登,予以肯定、表彰。还可以将学生们的优秀作品进行整理设计,装订成册,学生们对能入选作文集,肯定是非常激动和兴奋。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向杂志社投稿。从而激起他们向榜样学习的力量,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

三、要培养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学生阅历不深,阅读面窄,肚子里的东西少得可怜。那么,小学生有了一定的习作基础之后,就要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写,学什么,写什么;看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放开思想,无拘无束,把要说的话说够,把胸中之意抒尽,放飞孩子的心灵,提高他们的表达欲望。

四、加强习作指导

2

小学生习作同一般写作一样,也是一个从客观世界汲取写作素材,经过头脑反映和加工,获得新的认识或感受,然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要让学生的习作写得好,写得成功,还得从写作的几个方面规律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生习作往往有记流水账的通病,机械照相和抄袭,没有对材料进行思考和想象,没有创造出高于生活的理想产品去感染人、打动人。所以,要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通过神话、童话、寓言故事等一篇篇形象完美的课文,学习作者怎样透过平常的事物而展开想象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想象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心理活动等,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演一演。开展改写、续写,学写童话、看图写故事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完《凡卡》后,续写凡卡睡醒以后的故事。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要把心目中的形象及主旨准确地表达出来,离不开恰当的词语,完整通顺的句子和巧妙的布局。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要重视词句的练习。如,运用常用词语造句、仿写句式、将错乱排列的常用词整理成句。等到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指导他们考虑整体结构,合理布局内容。

3、仿照范文,掌握写法。

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范文引路,仿写开篇,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通过阅读课文或口语交际着意点拨,让学生有“章”可循,就可以解决有素材而不会写的问题了。

如写人的课文《槐乡的孩子》、《我不能失信》、《孔子拜师》等都是用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三年级初写者如果能抓住一件典型事例说明白即可)。这些课文在叙事过程中,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写事的课文如《花钟》、《蜜蜂》等都是先写事情的起因,再写事情的经过,最后写事情的结果的。写景的课文则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都是这样的。

除了通篇仿写,还可以仿写句式,仿写文章总分总的结构,这样教师给初学者一个模仿的手杖,以便让他们早日借梯上楼、借桥过河,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五、指导修改,润色习作成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 俗话也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我们应对培养和加强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这一能力给予充分地重视。学生亲自修改作文时,可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二来可以在反复动脑修改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鉴赏水平。第三,我们的教师可以从原先繁重的无功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出时间加强备课,更好地给予学生作文指导。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修改:

1、指导自我修改。修改重点放在修改文章内容上。这时,学生刚打完草稿,我引导他们趁热打铁,从中心思想到层次安排进行一番认真的检查。

2、指导小组修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把3~5个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进行小组修改,并从旁指点,让学生找出小组成员习作的优缺点,进行互相评品,在评品中对照自己的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起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

3、指导集体修改。在学生进行了一番自我修改和小组修改后,我抓住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的重点、难点,选读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学生在班上公开发表评价共同讨论。有了共性认识之后,再作具体的指导,学生就极易接受了。

总之,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需要老师正

3

确的引导和帮助。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各学年段的习作特点和水平,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才能够让小学生乐写、爱写、会写,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3、《优秀作文选评》:孔凡亮主编,2009.09,小学版,12-15页。

4、《优秀作文选评》:孔凡亮主编,2009.12,小学版,13-16页。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对于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提供交流基础和空间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培养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采取适当教学策略,努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积累,去观察,去想象;要指导扩大阅读,引导模仿创作,奠定创作基础,开启写作之门;要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想象能力;要做好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与提高

语文素质教育的提倡使语文教学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方面转变。作文就是体现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难教、学生怕写。而农村小学学生因见识少,习作能力较差,学生越怕写就越不会写,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空”、“呆”、“硬”的毛病:首先内容空洞无物。学生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无话可说,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些话,写了一大堆,却没有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而且我们的部分老师总喜欢搬出所谓的作文“公式”,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强调作文格式、套路,使作文远离了孩子,远离了生活,雷同现象十分突出。其次文字苍白呆滞。词汇贫乏,词不达意,不会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句子的形象性和可读性。再者缺乏想象力。大部分学生只会干巴巴的写一些流水账式的习作,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事物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感染力。 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这使得培养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从各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方法,采取多种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就我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获得的

一些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 留心观察,学会积累,让习作走进生活,激发习作兴趣和信心。

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积累感性材料是第一步。一要教会学生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小学生的观察、认识事物具有随意性,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才能透彻地认识事物,为准确地表达事物打下良好基础。

二要让作文教学走出课堂,拓宽学生作文训练的学习阵地,俗话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如果我们仅仅锁定于几篇例文、范文,或者局限于校园空间,甚至教室空间,学生的作文素材和习作思路将会受到局限。生活会给学生带来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和新的收获,所以,作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语文老师要善于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生活,鼓励学生到广阔的世界里去感受作文的气息,必须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留心生活,感悟生活,在与生活接触的接触中捕捉写作素材,为孩子们打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天地,让作文变得新鲜有趣,使孩子想写、乐写,让学生的作文更加合乎时代的主旋律,并渐渐成为他们精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指导学生写命题作文《家乡的变化》,可让学生先亲自向长辈进行了解,后再进行观察,从住房、道路、村寨建设、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寻找现在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并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然后指导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写,重点捕捉当前社会中的新鲜事,创新作文的立意,更好地通过突出“变化”一词来表现主题。

三是教会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学会写日记,以写观察日记为主,写自己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事,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写日记来积累,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二、扩大阅读、引导模仿,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教会学生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除了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还应侧重指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学写

作,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

一是要通过阅读提高词汇量的积累。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需要平时多读、多看、多思、多练、多积累,并正确运用于写作上。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凭借课文深入理解词语,结合实际,根据课文引导运用,学好表达。其次要精选需要深入学习的词语句子,作为本课教学目标,在对课文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品味。再次要选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材,要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体会词汇的准确、鲜明、生动,及其对描写事物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和作用。二是要在阅读中领悟作文的写法。写作方法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学习而提高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中的典型情节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使学生较深刻地体会不同的写法。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拓展语言情境,找出课文值得借鉴的地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最突出的一个写作优点进行学习、体会,让学生多想想作者为什要这样写?使学生理解文章的特点,领悟作文的写法。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和开篇布局,可以从仿写入手,仿结构、仿表达方法、仿精彩片段等。

三、让学生的习作内容富有新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解,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学习课文后、带领学生观察自然之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他们凭借自己的理解,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感受思考,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让生活在脑中得以升华,只有这样,才会写出灵动、个性张扬、富有新意的佳作来。

一是细致审题创新意。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审题是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语文老师千万不可忽视了审题的重要性。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认真看清作文要求,仔细地分析作文的主题思想,深入地领会作文的要领,多思考,多斟酌,多选择,提炼和挖掘有价值,有新意的作文素材。如可以指导学生在审题时作这样一个思考:如果让我写,我会写什么?别人又会写什么?大家都这样写作文有味道吗?猜一猜别人不会写什么,而

别人不会写的东西正是我所需要的,这样才能够同中求异,与众不同。这样做的前提是思考要紧紧围绕习作的主题,否则就容易写离题了。

二是逆向思维引新意。学生的思维直接决定了作文的思路,所以语文老师在作文指导时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去行文,即打破常规思维,背着题目的意思去思考,去选材,去立意,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常常会让人读了还想读,因为这样的文章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甚至从未有过的感受。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逆向思维的作文思路不能消极反动,违背社会的主流思想。

三是合理想象求新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留下想象的痕迹,想象能够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能够让空洞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流露出思想情感,散发出生命的气息。当然,学生的想象也不是凭空产生和与生俱来的,需要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和积累灵感,这种灵感会使作文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

作文教学中把握好作文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老师在作文指导时一定要舍得多花时间在作文内容上下工夫,要在围绕作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求异,敢于打破常规思路开辟新的天地,不可盲目下笔,急于求成,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欲速则不达,”作文教学同样如此!

四、注重作文的及时评价、批改和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评价的功能已不仅仅停留在甄别和选拔上,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从而使评价更具有教育功能。评价将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依据发展性评价理论,评价学生习作,激发习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巧用评语评价,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评语评价重在褒奖,以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以发展的观点评价,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努力地寻求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用得好,也不应吝惜赞美的语言,让每个学生都坚信自己是可以写好习作的,从而更自觉地练写,也乐意接受老师的建议,

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重在分层,以增强学生修改习作的信心,一个班的学生,习作能力总是有强有弱的。为了兼顾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可采取因人施评的方法,分层提出希望;重在个性,以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方向,循序渐进,不能一次要求做得完美。

综上所述,让习作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观察、积累能力,扩大阅读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加强习作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巧用评价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的习作真正抒发内心情感,满足自身的表达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只有认真落实以上几点才能培养和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让学生会写、乐写、写得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田慧生.课堂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G].远方出版社.2004年5月

(3)杨海英.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第四篇:浅谈基于小组互评的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小组互评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信阳息县息都学校 刘磊 【摘要】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改善教师的无效批改,根本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小组互评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组互评 习作能力

一、背景

作文教学中,教师辛苦批改作文后,学生看到的普遍是一两句批语:句子通顺、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中心不突出等。但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语往往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只是简单看一看批语或等级便把本子塞进书包,教师的辛勤汗水白流的同时,学生也并未获得什么教益。无效批改严重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小学生小组互评习作的积极意义

(一)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

小组互评作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是辅导者,改变了传统作文批改中完全由教师唱主角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始至终处于活动的核心,可保持强烈的新鲜感和参与意识,写作积极性更高,学得主动、改得认真、写得开心,习作效果可达最佳。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

小组互评过程中,学生扮演着老师的角色,评改作文比写作文时更认真、仔细,既易发现他人的长处,又能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反省自己作文中的问题。笔者发现,班上学生在小组互评后都能积极修改作文,或查字典改错字;或同他人交流等等。此外,很多学生作文中的字迹是开头好而后来糟。虽然教师反复强调字迹规范整洁的重要性,但收效甚微。而小组互评则使学生体会到字迹规范、书写整洁的重要件。

(三)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的工作效率

大多教师工作任务重,尽管常挑灯夜战,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对比之下,小组互评比教师书面评改更直接、清晰、快捷,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主动修改。互动式教学可真正实现“以改促学”,并使教师逐渐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将其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整体写作能力。

三、小组互评的实施流程

(一)制定阶梯式互评计划

起初,评改作文时,学生普遍判断能力不足,尤其是体现在低年级学生中,因此,小组互评的操作难度增加,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阶梯式作文的特点制定阶梯式的互评计划。在互评时,可把学生分为每四人一组,并且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其他学生分别为1号、2号、3号。让每一名学生从1号到组长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发表意见,组长执笔写上等级。

(二)按互评计划制定互评标准

在此过程中,为避免学生在互评中流于形式,或束手无策,无的放矢,于是按阶梯式系列习作的内容给学生制定互评标准。可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先制定四项互评标准,分别是读一读、找一找、看一看和数一数。读的学生声音要响亮,能达到声音响亮这一条就可以得到一个A,假如能像读课文那样流利又有感情的话就可以得到AA。一个人读时,其他三人除了听之外,还要随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并相应的圈出来,其标准为:5-4以内的错别字给AA;10个以内的错别字给A;多于10个错别字不给A,直接给B。当读的学生读完作文后,其他的三个人要对作文字迹情况作出评价:字迹工整,可得到A;字迹工整并漂亮,可得AA;不符合标准直接给B。评价过程中,由小组长先开始。字迹工整,其他组员表明态度,如同意,就可写A;反之,组长要询问原因,并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相应的给出A或B。

此外,根据班级学生写作情况确定作文字数。以二年级看图写画为例。可以8行为基准,够8行可得A,多一行就加一个+,如9行A+;10行++;以此类推。够一页AA,第二页多一行就加一个+;如一页多一行AA,一页多两行AA++。学生读完作文后,组长和其他成员要马上数出作文行数并根据基准进行等级评价。

(三)教师以某一文章为例,向学生示范

教师要先操作让学生明白怎样评,再让学生操作,当学生能在互评时熟练操作完成一条作文等级评价的标准后,教师再指导下一条标准。四条逐项完成后,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一次性完成四项标准。当然教师要把四条标准写在黑板上,并且写上每条要求的具体内容,这样学生有了借鉴就能快速进行小组互评了吉经过几节课的互评,学生在批改时就不需要看黑板上的评价标准了,并且学生作文的书写字迹和文字数量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四)随着阶梯习作内容要求的提高而增加互评标准

当学生熟练在小组互评中运用四条标准时,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酌情增加阶梯习作内容小组互评的标准。此时的标准成为第五条画一画:要求学生如同教师般找出被评作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有三处的可得A;六处得AA;以此类推。教师应将学生作文出示在投影仪上,先在学生作文中画出具体句子,并进行讲解,再让学生查找,确定能找出时,再进行小组互评。这一条对学生来说最困难,开始时,教师要详细了解每组画的情况,指导困难小组。画的内容随着阶梯式习作内容的改变而改变,教师应随时悉心指导,直到学生熟练掌握。

(五)掌牛写作能力加强后,再增加互评标准

学生写作水平的不同,,必然影响作文完成时间,最快的约需15分钟,完成后就无所事事。为此,笔者以为,在适当的时候,应再增加互评标准,笔者将其命名为“改一改”。组长数出被评作文中自改处,如错字、语句不通等:有3处则减去一个A;6处则减去AA;以此类推。如此一来,学生为避免被减A,自然更加仔细审阅作文,认真自改。

相较于传统的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的教学模式,小组互评使学生逐渐理解作文评定的标准,积极促进了未来的写作方向以及写作质量,既捷高了习作水平又提高了学生阅读鉴赏力。

第五篇:浅谈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话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勤动笔,树立写好习作的自信心,提高习作能力。

一、 细心观察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习作素材主要是以生活为基础,平时我们教师要逐渐培,养孩子们观察身边事物,积累生活体验的能力。学生的体验多了,观察得细致了,眼中的生活就更加精彩了,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情真意切。

提高习作能力的前提需要细心观察。在春暖花开的春天,我在课堂上问同学们:“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回答:“春天。”“那你们说说什么是春天?”这时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春天花开了。”有的说:“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还有的说:“小草也都钻出了地面。”孩子们说出了他们眼中的春天,这些感受可能是自己看到的,也可能是从书本中积累的,但是我总认为这样的语言有些乏味,略显干瘪。于是,利用大课间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同学们兴致勃勃,此时的他们正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我们走在操场上,感受着徐徐的春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百花盛开。有个同学突然说:“老师,春天真好,春天里的我们像快乐的天使,我好想再插上一对翅膀飞翔蓝天。”听到这里,我真是开心,因为这是孩子们独特的感受,他的这种感受赋予了春天神奇的力量,为他们的写作积累了独特的感性材料。接着我们来到了海棠树旁,这时的海棠已经长出了小小的花骨朵。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老师快看,海棠树长花骨朵了!”一个同学惊奇地叫了起来。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进行细致的观察,问道:“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海棠花?”有的说:“它很漂亮。”有的说:“颜色也很美,红红的花,绿绿的叶子。”我接着问道:“那你们说现在的花像什么?”突然之间学生的灵感被触动,思绪活跃起来,争着说:“老师我知道,海棠花像红红的宝石,你看他们仿佛镶嵌在绿叶之中。”另一个同学马上说:“我看像玛瑙,圆圆的,多有意思!”“老师,我说像珍珠,红珍珠,还闪闪发亮呢!”同学们争辩着。一瞬间,我被他们的语言所吸引,他们的描述那样贴切,语言那样生动,我想这正要归功于“观察”。此时我灵机一动,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整理,对他们说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老师都听得入了迷。是啊,春姑娘把海棠花吹开了,小小的花骨朵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像宝石,像珍珠,像玛瑙,点缀在绿叶之间,春风中它们如同快乐的小精灵在翩翩起舞。”话音刚落,同学们鼓起了掌,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你们说的,我不过是重复了你们的语言,应该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才对。”同学们听了我的鼓励,个个脸上笑开了花。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连续观察的好习惯,我接着抛给他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宝石、玛瑙、珍珠每天都会发生变化,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希望你们用笔和纸记录下来,好吗?”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总能看到同学们课间时,三五一群地来到操场,对着海棠树指指点点,我看在眼里,乐在心中。他们把每天的观察写成了一篇篇的日记,从花骨朵写到花瓣凋零,从生机勃勃写到对花儿生命短暂的惋惜……当他们再次拿起日记本读起当时的日记时,从开花到结果的生命历程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的写作能力就在不经意的观察中得到了提高,而且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二、 善于积累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保证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记本,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分类摘抄。因为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于语言文字的鉴别水平不同,所以在摘抄过程中不能采用同等标准,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只要他们喜欢的、欣赏的都可以作为积累素材。

首先应注重积累我们教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遣词造句的精妙,甚至标点的运用等,因为这些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可读性较强。如在教学《白鹅》一课,体会第三段白鹅的叫声严厉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到哪些词语写出了鹅叫声的特点。接着体会哪句话写出了它能看守门户?学生找到句子“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首先我先从标点入手,让学生观察分号前后各写了什么?学生回答:“分号前写的是有人进院子时鹅的表现,分号后面写的是篱笆外面有人走路时鹅的表现。”这时我马上补充:“对,作者举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中间用分号把它们隔开。”这时我接着问:“有人进院了,鹅怎样?”生答:“厉声叫嚣。”我问:“有人在篱笆外时,鹅怎样?”生答:“引吭大叫。”我问:“这两个词能调换一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此时议论纷纷,各自持有不同观点。接下来我从“嚣”和“吭”字加以引导:我说:“我们来看这个‘嚣’字,中间一个‘页’,周围四个‘口’,各代表什么?”学生恍然大悟:“一个脑袋上长了很多张嘴,看到陌生人进院时,每张嘴都张开大叫,不让生人进院。”我马上问:“你们猜猜它会怎样‘厉声叫嚣’呢?”有的说:“你是谁?为什么上我家来?”有的说:“快出去,不要再走半步!否则我会对你不客气!”还有的说:“赶紧给我出去,不然我就要咬你!”我接着说:“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吭’字,口——代表鹅的嘴,点横——代表鹅的脑袋,几——代表的是鹅的长长的颈子,现在你能解释这个词语了吗?”学生答道:“就是指鹅看到篱笆外有人,它也要伸长了脖子,扯开嗓子大叫。”“可能是因为篱笆外的人离它较远,所以它才要伸长脖子去叫吧。”另一个学生补充道。我问:“这时鹅会对篱笆外的行人说什么?”生答:“可能在说,离我家远点,别在这走。”生答:“在我家门口走也不行,赶紧离开,离远点!”生答:“外面的路是我家的,快给我滚,否则我要给你点儿颜色看看。”此时学生明白了“厉声叫嚣”和“引吭大叫”的区别,真正感受到了丰子恺先生用词的精妙。接着我让孩子们把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并背诵下来,学生在标点的使用和准确运用词语方面有了积累,为日后的习作积累了素材。

其次还要鼓励孩子们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提高阅读的赏析能力,不断学习作者精彩的、优美的语言,把好的内容摘抄到积累本中。另外,在我班我们每天都要利用早读的五分钟进行优美佳句的欣赏,从准备到组织全部由学生们自己完成。每月我们还要评选出10名同学为我班的“语言之星”,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坚持积累,并且能够准确运用好词好句的同学都能参评,这一活动有效地保证了学生们习作能力的提高。 三 、 巧抓时机是提高习作能力的法宝

叶圣陶先生言曾说:“教学生阅读,一部份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巧抓时机,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同时,利用好文本语言去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表达得淋漓尽致。如在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图片,加深孩子们对战争的理解与感受。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进行分节朗读,体会每小节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同时我出示了许多战争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孩子们的心灵一下子被震撼了。从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出痛恨战争,渴望和平的强烈情感。我想此时正是训练他们语言能力的良好时机,我问:“同学们,战争是无情的,它可以扰乱我们的幸福生活,摧毁我们的家园,甚至伤及无辜生命,老师仿佛听到了你们内心对于和平的渴望,现在拿起你们的笔,仿照课文中的样子,每人写一个小节。”孩子们的能力有时是我们老师所意想不到的,有的孩子写道:“五彩缤纷的花园,本来飘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可是四处飞窜的子弹,把这里变成死一样的寂静,这究竟是为什么?”还有的孩子写乡村,写校园,写广场……他们神奇的想象力,准确生动的语言令我惊讶,于是我让他们写不同内容的四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修改,誊抄,孩子们兴趣高涨。36名同学半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9篇诗歌,然后把他们的作品进行张贴展览,得到了老师们的大力称赞。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习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在语言文字之中真实地流露。

巧抓时机不单单在课堂之上才能进行,平时班中、学校中开展的各项活动也都是提高学生们习作能力的好时机。比如平时如果我们让同学们记一次比赛活动,很多孩子都是愁眉苦脸的,不知从何写起。三月份的一天,我校要举行长跳绳、短跳绳和踢毽子比赛。由于这次参与的人数比较多,所以我想又一次锻炼学生们习作的机会来到了。比赛前的半小时我来到教室,对他们进行采访。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现在就想着比赛时间赶紧到来。”“为什么?”我问。“我为了这次比赛练了好长时间,就想一会儿大展身手,给咱班争光。”有的说:“老师,我现在很紧张,因为我害怕。”我问:“怕什么?”“我怕一会儿比赛时,我跳不好,我现在的心砰砰直跳。”还有的说:“老师,虽然我今天没有比赛,但是我好希望我们能赢,我也相信胜利会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很多同学为了这次比赛付出了巨大努力。”我接着说:“同学们,我听到了你们的心声,看看窗外阳光明媚,它如同你们的笑脸,对所有选手充满期待。现在我们就拿起笔记录下你此时的心情。”其实这就是此次习作的开头,在交流沟通中悄然开始,每个孩子都用了最短的时间写出了精彩的开头。巧抓时机,润物无声,孩子们的习作能力就这样得到了提高。

四、 增强信心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动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更需要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与鼓励,它足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所以,平时我总会对于学生的习作进行及时的鼓励性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要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而不是仅限于每单元后的习作。我们要随时随地用一双“放大镜”的眼睛去寻找每个孩子习作中的优点,只要跟自己比进步了就值得表扬。有时我们的表扬也许是一句评语,有时也许是一个微笑,有时还可能是一个动作。我班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生,他的习作水平真的算是一般。那次我们续写作文《狼和羊的故事》,他很认真埋头就写,写完后我让他好好改一改,当他那着改好后的文章给我看时,我真为他神奇的想象和通顺生动的语言感到意外。于是我说:“你很有想象力,这次的习作比以前真是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相信你有能力写好今后的每一篇作文。”没想到这个孩子听了我的表扬,兴奋不已,说:“老师,我一定写好今后的每次习作。”例如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后,进行仿写时学生们自由组合完成诗歌,我首先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每一个孩子,接着表扬道:“没想到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小诗人,你们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我为你们而骄傲!”从孩子们的眼中我读到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信,为他们提供了习作动力。 五 、 勤于动笔是提高习作能力的根本

勤于动笔,经常进行语言实践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所以教师有责任帮孩子们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比如冬天下雪了,我会让孩子们好好欣赏雪景,带他们堆雪人、打雪仗,写下自己的见闻。又如班里有一个同学生病没来校上课,他的同桌主动去家里补课,你怎样评价这件事,把心中的感受写下来。

总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细心,耐心,用心做好每个环节,想尽好办法,达到好效果。

上一篇:浅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下一篇:浅谈教师的职业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