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信的具体方法

2022-08-16

第一篇:建立自信的具体方法

建立自信的7个要点

人是在战胜自卑、建立自信的过程中成长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自信对事业、对人生的重要性,但是知道自信的必要性,并不就等于有了自信。实际上,缺乏自信一向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有项针对某大学选修心理学的学生所做调查,其中有一道问题是个人最感困扰的事,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自信的人占75%的比率。在生活中,因循、畏缩、深陷于不安,无能感,甚至对自我能力怀疑的人,几乎随处可见。这种类型的人对于自己是否具有担负责任的感疑虑。他们也怀疑自己能否抓住有利机会。他们总认为事情不可能顺利进行,从而抱忐忑不安的心态。此外,他们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心中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往往退缩而求其次,只要拥有些许的成就便觉心满意足。

那么怎样建立自信心呢?

(1)要为自己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既是人生成功的需要,也是激发人的潜力、最大化地创造价值的需要。所以,人生一定要有目标,有了目标,你就会想方设法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因而就不会为是否自信以及目标以外的事情所烦恼。

其实,设立目标本身就是自信心的一种表现,你在心中有了目标,你的潜意识就会调动你所有的能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一定要使目标切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一旦目标实现不了,你就会因此而产生挫败感,从而打击你的自信,使你丧失信心。

(2)发挥自己的长处人是在战胜自卑、建立自信的过程中成长的。天之生人,千差万别,但比较而言,人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你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如果你总是做不适应你的事情,老拿你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那你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挫伤自己的信心。

(3)做事要有计划世界上什么东西能给带来信心?成就。成就是靠什么取得的?努力。努力是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但光努力还不行,做事还要讲究方法、讲究效率。

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但如果你问他们取得了什么成绩,他们可能答不上来。对于他们来说,忙碌是他们工作必要的表现形式,如果不忙碌,好像就不是在工作。这就是做事不讲究方法造成的。做事不讲究方法,使他们做事没有成效。久而久之,他们不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效率这一基本内容了。

做事有哪些方法呢?做事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其中做好计划、按计划行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做好计划、按计划行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体验工作的节奏感,使你不至于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苦役;而是当作一种享受,你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脉动,把握生命的韵律。

“做事讲方法、行动有效率”是我的信条之一,工作一定要讲究方法,做好计划。

(4)做事不拖延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缺乏自信,是因为挫折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因为在日常一些小事情上没有处理好,不断积累,结果不断地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败感,使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因而缺乏自信。所以,建立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凡是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把它处理好,首先给自己一个好的交待,让自己满意。就是对于建立自信来说,没有小事。

做事讲方法,行动有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工作作风,同时,养成日事日毕的好习惯。不让事务性的工作压身、缠身,心理就会感到轻松,就等于去掉了自卑存在的理由,就很容易培养自信心。

(5)轻易不要放弃信心是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中逐步建立的,中途放弃、半道而废,是造成我们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所以,凡是我们认为应该做而且已经着手做了的事情,就不要轻言放弃。在你放弃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很轻松,但事情过后,挫折和失败就会像一个牛王背孙悟空一样,不断地增加你的心理压力,直到你产生内疚,产生自卑。所以,千万不要为自己找任何理由放弃你应该做和正在做一事情。

爱迪生曾经尝试用1200不同的材料作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有人这样对他说。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他并没有放弃实验,而是继续努力,最终找到最适宜做灯泡的灯丝,获得了成功。

所以,我认为,坚持到底是一种最值得提倡和嘉奖的品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战争的最后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坚持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品质。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已经尽我所能了。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

(6)学会自我激励人的自信是一种内在的东西,需要由你个人来把握和证实。所以,在建立自信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自我激励。

要有勇气面对别人的讥讽和嘲笑自我激励的办法之一,是运用临时性的激励办法。比如,在你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鼓起勇气来面对时,你可以说:“造物主生我,就赋予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凡事能做。”这样可以增强自己内在的信心、激发自己内在的力量,从而成功地达到你的目的。当然,这种激励只是一种临时的办法,要想长期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自信,那就需要不断地激励自己,直到形成习惯。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

《激励的神话》一书中写道:“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不是感到惬意,而是感到充沛的活力。”“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以,学会自我激励,要给自己一个习惯性的思想意念。如果你在内心经常存有失败的念头,你便已经输掉了一大截。相反地,倘若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具有主宰自我的意志与习惯,那么即使面对逆境,也能泰然自若。这种强而有力的信心,事实上便是来自于自信。换言之,自信是力量增长的源泉。

(7)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凡是我们认为应该做而且已经着手做了的事情,就不要轻言放弃。模仿是上帝赋予我们的秉性,也是我们的能力之一。在学习、工作之初,特别是从事艺术职业的人,在从业之初,模仿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造物生你,是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千差万别、各具特色面孔的本身,就说明上帝是以多样性来塑造这个世界的。所以,任何雷同,都会使其中的一方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你可以模仿别人,但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你就是你自己,你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独特之处,造就自己、显示自己。

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别人,那么,他就会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看不到独立的自己,那他就永远也不可能找到自信。

第二篇:建立企业文化的具体措施

如何建立企业文化

建设方法:

1.晨会、夕会、总结会

就是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总结会是

月度、季度、部门和全公司的例会,这些会议应该固定下来,成为公

司的制度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思想总结

思想小结就是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

是否做到了企业要求,又如何改进。 3.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

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显眼位置。 4.树先进典型

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

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

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高员工的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

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5.权威宣讲

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 6.外出参观学习

这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者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

别人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

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7.故事

有关企业的故事在企业内部流传,会起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8.企业船业、发展史陈列室

陈列一切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物品。 9.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在这些活

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10.引进新人,引进新文化

引进新的员工,必然会带来些新的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融合就形成另

一种文化。 11.开展互评活动

互评活动是员工对照企业文化要求当众评价同事工作状态,也当众评价

自己做的如何,并由同事评价自己做得如何,通过互评活动,摆明矛盾,

消除分歧,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明辨是非,以达到工作状态的优化。 12.领导人的榜样作用

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当中,领导人的榜样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13.创办企业报刊

企业报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企业报刊更是向企业内部及外部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公众和顾客宣传的 窗口。

第三篇: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的,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数学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

第四篇:如何建立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

陈平原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16日 09 版)

办大学,借鉴国外容易,坚守自家特点反而更难。去年春天,清华大学轰轰烈烈地庆祝百年华诞,我未能免俗,应邀撰写了一则小文,不过,唱的基本上是反调。此文大意是:“走向国际”,并不一定就是“迈向一流”。二者之间,确实有某种联系,但绝非同步,有时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若讲独立性与自信心,中国学界不但没有进步,还在倒退。

我们是否过于委曲求全,乃至丧失了自家立场与根基?

依我浅见,大学的一大特点,在于需要“接地气”,无法像工厂那样,引进整套设备;即便顺利引进,组装起来后,也很容易隔三差五出毛病。有感于此,对眼下铺天盖地、不容置疑的“国际化”论述,我颇为担忧。比如,以下几个口号,在我看来属于认识上的“误区”,有澄清的必要。

第一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可国外著名的大学并非只有一个模式,那么到底要用哪个“轨”,怎么“接”?认真学习当然可以,也很应该;但“接轨说”误尽苍生。某大学校长主持汉学家大会,说“我们也要办一流的汉学系”。初听此言,啼笑皆非——本国语言文学研究和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岂能同日而语!不过,这位校长并不美丽的“误会”,倒是说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今天的中国大学,正亦步亦趋地复制美国大学的模样。举个例子,几乎所有中国大学都在奖励用英文发表论文,理科迷信SCI,文科推崇SSCI或A&HCI;聘任教授时,格外看好欧美名牌大学出身的;至于教育行政官员,更是开口哈佛,闭口耶鲁。

第二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强强联手”。据说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最佳途径就是强强联手;因为,各种数字一下子就上去了。幸亏还没把北大、清华合起来。大学合并,有好有坏,但“强强”很难“联手”;一定要“合”,必定留下很多后遗症。过多的内耗,导致合并后的“大大学”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来调整、消化。需要的话,强弱合并还可行。因为,大学需要有主导风格,若强强合并,凡事都争抢固然不好,凡事都谦让也不行。 第三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取长补短”。办大学,确实不能关起门来称大王,要努力开拓视野,多方取经,既借鉴国外著名大学,也学习国内兄弟院校。只是因为有各种评估及排名,这个“取长补短”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演变成缺什么(专业)补什么(专业),最终导致自家特色的泯灭。不要说异彩纷呈的国外名校,比起上世纪30年代的北大、师大、清华、燕京、辅仁、协和(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今天的中国大学,大都过于“面目模糊”——各校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级别”、“规模”及“经费”。让人担忧的是,这个“整合”的大趋势还在继续。

第四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努力“适应市场需要”。学生选择专业,有其盲目性,这可以理解;更可怕的是政府缺乏远见。在我看来,无论请进来还是送出去,都应该考虑国家需要——凡市场能解决的,不要再锦上添花。每年都有留学生拿中国政府的奖学金,进就业前景好的商学院或法学院。这实在不应该。欧美也是这样,政府或大学的奖学金,不是奖励选择热门专业,而是用来调节社会需求的。你学古希腊的哲学或文学,就业前景不太好,但又是整个人类文明必不可少的,那我奖励你。同样道理,用国家经费送出去的留学生,也应该有专业方面的要求。

第五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多跟国外名校签合作协议。恕我直言,很多协议属于空头支票,签了一大堆,很快束之高阁。所有的“合作”,必须落实到院系才比较可靠;而其中最为实惠的是“互派学生”。但这有个前提,得有经济实力支撑。北大中文系颇为“矜持”,不轻易签此类双边协议:一是有自信,愿意保守自家根基,很不喜欢那些故意自贬以讨好外国教授的说法;二是若无奖学金,让学生自费到国外游学一年半载,贫穷子弟做不到,很容易引起同学间的攀比。

作为中文系教授,面对浩浩荡荡的留学大潮,这些年,我不得不再三辩解:不同学科的“国际化”,其方向、途径及有效性,不可同日而语。自然科学全世界的评价标准接近,学者们都在追求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社会科学次一等,但学术趣味、理论模型以及研究方法等,也都比较趋同。最麻烦的是人文学,各有自己的一套,所有的论述都跟自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甚至“一方水土”有密切的联系,很难截然割舍。而人文学里面的文学专业,因对各自所使用的“语言”有很深的依赖性,应该是最难“接轨”的了。 所以,文学研究者的“不接轨”、“有隔阂”,不一定就是我们的问题。非要向美国大学看齐,用人家的语言及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家行为,即便经过一番励精图治,收获若干掌声,也得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过于委曲求全,乃至丧失了自家立场与根基?

“留学之目的,在于为己国造新文明”

讲几个小故事,你就可以明白当下中国的情势以及我的心情。

10年前,我在台湾大学教书,推荐一台大中文系毕业生到北大念研究院。这学生兴冲冲来了,可一个月后“打道回府”;问她为什么,回答是:“刚到北大很兴奋,清晨散步,未名湖边书声琅琅;不过仔细听,怎么都是英语?要学英语,我干脆到美国去。”

3年前,南方某大学下决心奋起直追,希望我帮助物色一外国教授,据说待遇很优厚。开始我很在意,觉得这是好事,应该玉成;可私底下的叮嘱,让我心都凉了——“最好不是华裔,要一看就是外国学者。”这哪里是挑学者,分明是选演员,才这么看重“镜头感”。

两年前,我指导的博士申请某名校教职,得到的答复是:学校统一规定,只有在外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者可直接入职,本国大学培养的博士,再好也只能先当博士后。今年毕业的博士生,因到哈佛大学进修过3个月,求职时,总被问及他在哈佛跟某某教授学到了什么“真经”。学生很诚实,说仅仅谈了两次话,合起来不到3个小时。为什么不关心在北大的4年苦读,而专注于那蜻蜓点水般的“访学”?

这不是三五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风气使然。记得我们曾嘲笑台湾的高等教育是:“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曾几何时,我们也变得如此不自尊、不自爱?

为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培养各行各业拔尖的创新人才,国家留学基金于2007年设立了“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每年选派5000人,“攻读学位”与“联合培养”各占一半。选派的对象,虽以理工科为主,人文及社会科学也占了15%。这当然是大好事,我举双手赞成。北大因地位特殊,每年送出去200人左右;中文系实力雄厚,每年也能争取到八九个名额。 但说实话,作为中文系主任,我内心很纠结,也很困惑——既为我们的学生很有竞争力而自豪,也担心此乃“为他人做嫁衣裳”。教育部有“博士生兼招补偿办法”,即选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后,有关学校/院系可补充相应数量的博士生招生名额。问题在于,优秀的生源就这么些,若都送出去了,岂不十分可惜?经多次协商,教育部答应给北大、清华特殊政策,没有卡死1∶1的比例,送出去的学生中,“联合培养”远高于“攻读学位”。

我必须考虑学生的立场,不敢像年少气盛的胡适那样,撰写《非留学篇》(1914年1月),说什么“留学之政策,乃以不留学为目的”。因我深知,国家派遣大批留学生,此举对于中国科技、教育、学术、文化的前景,影响十分深远。但青年胡适的说法,也并非毫无道理:“留学之目的,在于为己国造新文明”,故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办好本国的大学。

让愿意在国内好大学念书的好学生感觉大有奔头

《非留学篇》发表三十多年后,当年的留美学生,终于出任北大校长;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胡校长,不失时机地发表了《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1947年9月28日《中央日报》):“我所谓‘学术独立’必须具有四个条件:1.世界现代学术的基本训练,中国自己应该有大学可以充分担负,不必向国外去寻求。2.受了基本训练的人才,在国内应该有设备够用和师资良好的地方,可以继续作专门的科学研究。3.本国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工业问题,医药与公共卫生问题,国防工业问题等等,在国内应该有适宜的专门人才与研究机构可以帮助社会国家寻求解决。4.对于现代世界的学术,本国的学人与研究机关应该和世界各国的学人与研究机关分工合作,共同担负人类学术进展的责任。”

胡适设想中的“十年计划”,分为两段:第一个5年,全力帮助北大、清华、浙大、武大、中大(中央大学),限期成为国内最好、世界上有地位的大学;第二个5年,转而支持另外5所学校。可惜的是,胡校长并不掌握实权,且过于“内举不避亲”,理所当然受到了南开大学陈序经、北洋大学李书田,以及国民党元老、原中山大学创办人邹鲁等的强烈质疑。更重要的是,国民政府财政吃紧,正花大价钱“剿共”,根本没心思顾及此。 又过了半个世纪,具体说,就是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985计划迅速展开且逐渐落实,其基本思路也是集中力量做大事,办好若干所著名大学。最初是重点支持北大、清华“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接下来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希望其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虽然列入985工程的大学日后扩展到39所,但核心部分是2+7;而这构成了中国的常春藤大学联盟——校长们每年聚会,轮流做东,探讨“大学之道”。

中国人讲究十全十美,为何不是圆圆满满的十所,而只提九所呢?这故事太有戏剧性了,不说也罢(有兴趣的朋友,请参阅陈平原《解读“当代中国大学”》一文)。

两相比较,胡适的“十年计划”,与半个世纪后真正实施的985工程,还是有很大差异。在胡适眼中,关键是“争取学术独立”,具体说,就是中国大学能自己培养各专业的博士,不一定非出去留学不可:“今日为了要提倡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了要提高各大学研究的尊严,为了要减少出洋镀金的社会心理,都不可不修正学位授予法,让国内有资格的大学自己担负授予博士学位的责任。”

表面上,这个梦想我们早已实现了,如今每年中国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世界第一——质量有无保证、是否“过度开发”,则另当别论。但在我看来,胡适的“十年计划”依旧有魅力。当下中国大学严重受制于权力、金钱与传媒,再加上唯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的马首是瞻,所谓“学术独立”,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以前,每当有人攻击北大、清华变成“留美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都到国外去时,我都会如此辩解——专业不一样,中文系就不是这种状态。现在,我再也不敢这么挺直腰杆说话了,只能寄希望于还有部分好学生自觉自愿留下来,不把北大当跳板——有时甚至小心眼,喜欢那些英语不太好的高才生。我问过日本的教授,你们也会面临这种困境吗?回答是:我们最好的学生在国内;当然,大学会创造条件,让他/她们不断出去进修或考察。 说实话,留住好学生,以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本国的大学很争气;二是申请教职时洋文凭不占优势。而如今的中国大学,大都做出一副非国外名牌大学博士不要的高姿态——不管你学什么专业,反正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

若大家都这么盲目崇拜“洋文凭”(我说的不是假文凭,是国外名牌大学的真文凭),再过5年、10年,连中文系学生也都如过江之鲫,纷纷放洋去,这实在让人伤心。看看近年各大学招聘“领军人物”或“讲席教授”的广告,你就明白,这年头,不出国念书拿学位,日后想在中国学界“拼搏”,实在很难。

正因此,我才感叹:如何建立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让愿意在国内好大学念书的好学生感觉大有奔头,值得为之焚膏继晷,这是个大问题。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第五篇:主题班会教案——建立自信,争创更美好的未来

一、活动目标

针对本班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并且有部分同学很不自信的现象,我们班搞了这样一次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部分同学预先学会唱《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且学会打拍;准备好小品表演;才艺表演;歌曲等。

三、活动过程:

(合):让我们用热爱的掌声欢迎来到我们班参加本次主题班会的全体老师。 男:尊敬的老师们,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在这秋风送爽的季节里,在举行了第一届“书香校园”成果展之后,在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向我们走来之际,我们初三(3)班全体同学迎来了这次以“建立自信,争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女:这次班会活动的开展是针对我班一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并且有部分同学很不自信的这些情况而特意开展的,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班级的同学正确的认识自我,通过训练逐步消除自己的自卑

1 心理,寻找培养自信的方法。

(合):初三(3)班“建立自信,争创美好未来”主题班会正式开始。(全班同学起立鼓掌) 男:大家请坐。

女: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的班主任季老师,看看季老师为我们的班会活动准备了什么? (班主任发言)

男:自信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自信是成功的秘决。对此,我们的范叶红同学将用故事给大家证明。

女:请听由范叶红同学为大家讲的故事《活着就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范叶红讲故事)

男:故事虽然讲完了,但是我想大家对于故事的主人公肯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是啊,她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的热爱,都源于她的充满自信。因此她能自豪地告诉自己,她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女: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每个人的心理又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又有多少的人能够象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呢。下面我们班的几位同学将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品,他们将通过这个小品向大家展示生活中的不同类型的心理表现。 (小品表演:“谁是自信者?”)

女:小品表演很精彩,同学们也观赏得很认真,那么,对于小品中的这三个同学,大家能否给她们分析一下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分别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同学回答)

男:同学分析得很对,但对于这些心理的表现是如何的,哪位同学能够进一步给我们大家来剖析一下这三种心理的特点呢? (同学回答)

男:相信现在大家对自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吧,那么,同学们,我很

2 想现场作个测试,大家能不能配合一下,(停顿)

好,大家的热情都很高,现在,请“认为自己是自信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女:同学,你的手是举得最高的,而且也举得最稳,相信你是一个自信的同学,那么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说说缺乏自信会有什么影响吗? (同学发言)

男:从同学的回答中,我们认识到自信的确很重要,在这里我与沈莉莉同学还有一些例子可以给大家证明。比如:居里夫人凭着对自己科学假设的坚定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从几吨沥青中提炼出一克的镭。

女:爱迪生在寻找一种材料做电灯丝时,曾千百次失败,被人讥笑,如果他不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不可能坚持实验。

男:98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十强赛中,中国队由于缺乏自信导致“进军世界”的梦想再次粉碎,而卡塔尔队处于四战只得一分的劣势之下依然有争强斗胜的心,毅然换了教练,对队伍稍作调整后就取得了三连胜的辉煌战绩。中卡两队鲜明对比再次验证自信的重要性。

女:也许名人的故事离我们太远了,但不要忘记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噍!我们的班长陈冬玲同学就是很好的例子。她今天也要为我们展现自己自信的风采。

(陈冬玲同学发言“我拥有了自信”)

男:班长的讲话很精彩,也让我们大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女:咦!高建根,你看,那边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

男:听说,他们也要为这次的班会活动献上自己的力量,他们也精心编排了一个小品,接下来让我们欣赏由同学带来的小品 (小品表演:“考试”)

女:小品表演太逼真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些人因为自己不努力,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值得我们同学们深思,从刚才他们的逼真的表演中,不知道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感想?

3 (学生发言)

男:在我们的身边的同学中,有许多的同学对自己充满自信,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他们有的在学习上年级前列,有的在各类比赛中喜获丰收,在此我们在这里要为他们而骄傲,今天,他们也要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才能。 女:首先上场的是我们班的“英语女王”,王霞琴同学,她在去年的英语口语竞赛的初赛中力挫群雄,取得了决赛的资格,今天,她要给我们重现当时在决赛赛场上的紧张的局面。 (英语演讲)

女:王霞琴的表演非常成功,她在当时的赛场上得到了评委的好评,获得了全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此我们要向她表示祝贺,相信同学们刚才也一定发现了,她在演讲时的自信和投入,也正是在赛场上的自信让她有了良好的发挥。 男:当然,有自信也不是只有“英语女王”,还有我们的团支书,邱玉婷同学,今天,她要我们一展歌喉,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为我们演唱。 (演唱歌曲)

男:同学们,大家觉得邱玉婷同学的歌曲唱得怎样?

男:今天我们快乐的,是幸福的,我们在三(3)班这个集体中与集体一起成长着,我们期待着能够喜获丰收,但是我们很多的同学却缺乏自信,缺乏努力。 女:同学们,班会活动让我们知道了自信的重要,自信是成功的秘决,我们首先要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男:那么,现在我想问问班级里的同学,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培养或者拥有自信呢? (谈自信)

女: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在班会活动即将结束之际,我们的班长——陈冬玲同学将有一段话送给全体同学。欢迎班长为我们这次班会作总结发言。 (班长发言)

4 男:班长的话发人深省,的确,只要我们付出真正的努力,满怀信心地向目标一步步行进,成功将会是属于你的。希望每个同学都有美好的未来。 女:最后,让我们伴着歌声,充满自信地为自己制订本学期“我自信、我能行”学期计划表,并用这个计划表来督促自己勇往直前,攀登知识的高峰吧! (歌曲“明天会更好”)

合:初三(3)班,“建立自信,争创更美好的未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班主任致辞: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上进的班级,虽然我与大家一起奋斗的时间还不长,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已经是很深厚的了。为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学习,深刻了解自信重要性,我们班在特地搞了这次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我希望通过这次班会活动,我们班的同学能够建立起自信,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面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4、首先让我们来听听我们的团支书给我们带来的故事。

5、通过演小品。(表演小品1)

问:“表演中的A、B、C分别是什么心理的表现?”

答:“A是自卑心理、B是自信、C是自大心理的代表。” 结合表演中的三个人物和三幅漫画的比较,概括出自卑、自信、自大的特点。 自卑——过低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自大——过高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自信——恰当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分清自信,自卑,自大,充分说明自信的重要。引入: 问“同学们有谁认为自己是一个自信的人请举手”(一般只有十来个同学举手)。请一些同学说说自己不够自信的表现及不良影响,从反面例子引入自信的重要性。

个别同学介绍由于不自信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待定)

通过以上由远而近,由名人到身边的同学等几个例子让同学深深体会要成功首先要自信。

请看表演(小品表演2)

6、才艺表演:展示自我的风采(王霞琴同学的英语演讲、某某同学的歌曲演唱)

7、谈自信(如何培养、拥有自信)

8、请班长作总结性发言。

结束语:总之每个人身上总会存在优点,存在某些过人之处,如果你懂得保持自信,订立适当的目标,付出真正的努力,满怀信心地向目标一步步行进,成功将会是属于你的。希望每个同学都有美好的未来。

9、制订本学期“我自信、我能行”学期计划表

10、宣布主题班会顺利结束。(合唱组同学演唱歌曲)

上一篇:监理下半年工作计划下一篇:九年级年段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