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电影中的矛盾艺术

2022-09-10

正文:

贾樟柯的祖父曾在欧洲担任过外科医生, 历史的进程让他整个家庭被送到山西省。青年时的他在这里像那个年代许多导演一样, 尝试着用镜头记录身边的变化, 他的电影实验行动从1995年的《小山回家》再到1997年的《小武》, 两部代表着导演独立创作思维的影片开始了对变革时代中年轻群体心理成长异化的关注。也许是突然面对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现实世界还无从适从, 贾樟柯在获得国际关注后曾坦言:“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 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 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其中的“慢”, 成为他电影的标志。

在2000年电影《站台》的制作完成标志着贾樟柯个人关于“第六代”独立电影风格的正式确定。在持续了195分钟的电影了, 没有一个匆忙的提示, 一个关于1980年代青年戏剧公司的命运变化试探着观众的审美耐心, 而这正是贾樟柯对观影印象的渴望, 他想让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能沉心思考而不是一笑而过, 这算是电影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吧,

影片中, 大家唱着赞美毛泽东的歌曲, 这是时代背景的要求, 但其中一个人的母亲向她的儿子打开了喇叭口的裤子 (西方时尚扩张的第一个迹象, 它与台湾和香港流行音乐并行生活) ,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 寓意在不同人心中却能得到大致相同的回答, 观影后的人几乎都会对这一情景同时发表抒情和讽刺的评论。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过渡到一个新时代, 但社会仍在谈论着传统的家庭婚姻, 即便女性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新兴的女权主义背景里, 自由的爱和家庭的守旧也开始了激烈的对撞。

2002年, 贾樟柯摄制完成电影《任逍遥》。它讲述了同在一市的两个失意灵魂的故事。商品经济下的个人价值观和时尚的西方品牌的组合看起来像“绝对后现代”。它类似于一个非军事区, 通过它, 不守规矩的英雄与他们的爱情临时构成像在一个梦想。然而, 现代社会的象征不是男人而是女性:“蒙古国王酒”的广告和兼职从事卖淫的失足女, 是贾樟柯在社会浪潮下的聚焦点所在, 他没有刻意将市场经济下的一系列混乱作为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但影片的现实主义拍摄方式仍让每一个观影者为之冷静。

2004年, 电影《世界》是贾樟柯新现实主义魔幻色彩的初次屏幕体现, 在北京的主题世界景观娱乐园里, 观众透过镜头可以看见诸多世界闻名的建筑:“埃菲尔铁塔”, “比萨斜塔”, “巴黎”, “埃及金字塔”, 以及“印度泰姬陵”;甚至连《园区指南》内都称:“美国已经失去了双子塔, 但我们仍然有它们。”这场画面的英雄不是游客, 而是拥挤在公园内流浪汉, 他们白天在那里工作, 到了晚上又回到他们的肮脏的小房间。他们从来没有出国, 只能靠着梦想旅行到那些奇迹所在的地方, 世界公园里表现出快乐在导演的电影中也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冷静反思。

贾樟柯最有名的电影是给他带来了威尼斯“金狮”奖的作品“三峡好人” (2006年) 。他在电影节上演着一个惊喜的叙事传奇, 影片中直接的视觉力量实现了一个移动数码摄影应该拥有的镜头美学, 它们赢得陪审团的青睐更得到了世界影坛对贾樟柯的再度关注。

对于那些尚未访华的人并不了解真实中国的人, “三峡好人”能够给予他们最纯粹的中国印象。历史工程——“三峡大坝”的建设, 使得坝区旧建筑被拆, 整个城市被淹没, 数百万的居民汇成移民大军等待着国家的下一步指令。对于身在其中的人而言只能接受背井离乡的现实, 但在贾樟柯的电影了, 他们和他们的故土或许不单是库区和移民的关系, 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让他们成了这个宇宙中一群孤独的存在, 因此, 当一个像外星人的东西在一个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在空中飞行时, 在另一个场合, 我们看到未完工的“移民纪念碑”像一个航天飞机一样直冲天际, 谁也不知道它的目的地会是宇宙中的什么地方, 但着特殊的画面却让“移民”这一“静止的生命”群体得到了诗意般的永恒, 就像空气一样, 虽不知前途但却真实的存在于这片土地的任何角落。。

在贾樟柯电影里的中国正在不断迸发着年轻的能量进行着对历史的突破, “三峡好人”中涉及了太多导演的思想和当时的现实问题。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世代生活在祖先留下的土地上, 但却在:“他们建了两千年, 在两年内被毁了”这样一句话背井离乡, 电影中, 导演的视觉角度看来这是时代的迁移, 同样也是是一个文明活力的标志, 这些文明没有基因的延续却总迎合着国家思想。

贾樟柯作为中国“第六代”独立电影导演的代表, 在他的电影主题范围里涵盖了国家现代化的社会形态、教育理念和青年生存现状以及历史和文学主体的培养等诸多话题。在与过去的传统的文化系统里, 确切地说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主题、道德观和儒家的审美原则下, 贾樟柯的电影展现了现代化中国发展下的某一些角度的问题。它们客观的存在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或许会随着时间流逝, 或许会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摘要:贾樟柯, 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 1970年5月27日出生在山西省汾阳市。当代电影人和导演称他是现代中国独立电影中最重要的人物, 他在创作视角上的异想天开和主流政治所倾向的审美标准并不相当。在某种意义上, 他可以被称为“爱国者”, 因为他的电影不同于当今市场上其他的商业或独立电影。在他的电影中没有时代流行的颜色符号, 看上去更类似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在他的电影中, “英雄”不是颓废的贵族, 不是艺术家, 而是最普通的人。他刻意的避免着电影商业化的全球发展潮流, 他只是做一个纪实影像的抒情者, 而不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

关键词:独立电影,贾樟柯,三峡好人

参考文献

[1] 《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贾樟柯著台海出版社2017

[2] 《贾樟柯电影手记》张利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

上一篇:高校排球选项教学采用运动教育模式探析下一篇:简析二代改进型压水堆堆内构件吊篮筒体焊接后内径超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