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

2023-04-07

第一篇: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激发灵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要他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使学生触景生情,融入到图的情境中去,进入文字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说话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痛击敌人时,我首先播放此部分的电影片段,让同学注意观察马宝玉的神态,语气,动作,体会他此时的心情,把同学带入到情境中去,让同学们试想马宝玉此时的心理活动,让同学进行口头描述,最后训练朗读,“同志们,用石头砸!”把同学的情感推向高潮。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也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选美的双手。例如:在教学语文《难忘的一课》时,为了升华主题,表现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用课件展示“漓江、长城、嵩山,华山,长江”等等祖国的诸多美景,耳听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想象祖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容知识。

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自制的虚拟网进行语文教学,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知识得以扩展。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中大量的信息帮助他们阅读理解,进行课外延伸。例如,在教学《精彩的马戏》最后一段时,我先引导学生弄清马戏团的动物表演精彩的节目是马戏团叔叔阿姨长期训练的结果,进而认识到还是人有办法。接着,告诉学生,关于“人有办法”的文章在计算机里还有很多。学生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找,兴趣盎然地阅读起来。这完全是一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操作计算机,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又如:在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第二册中的识字课中,这篇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夏天一些有趣的情景。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课文趣味盎然、色彩丰富,很受学生喜爱。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便向学生介绍一个有关动物的网站。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后,了解更多有关文中小动物的知识,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利用现有的软件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平台,也是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个方面。《金山画王》是一款专门为小学生定制的电脑多媒体绘画软件,它可以使孩子们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虚拟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课本中的内容和文字,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又能够比较自然的使用信息技术,更能体现出一种自主学习的特点。例如:人教版课程标准第二册中的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画一画、交流春天在哪里?我便带学生到电脑房上课,用金山画王进行绘画,画完后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这时学生不但利用绘画软件画画得美,而且在进行说话训练时,看着画面加上我的点拨使他们驰骋在想象的王国中,交流既有想象力又形象生动。

对于高年级学生,我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布置了一些与语文课本内容较贴近的专题性的任务,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学习用文字处理软件剪辑、整理编排成文章、手抄报、简报等,并给予张贴表扬。

总之,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通过网络接收大量信息,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性,有效发挥主导作用,这一切确实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方明净、亮丽的蓝天。

第二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多、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将多媒体教学渗入到每个语文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呈现,拓展延伸,丰富学习内容;活跃思维,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才能使语文教学带来新生的魅力。促进教学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多媒体技术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势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就谈谈我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中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他们就愿意揭开知识的大门,这样,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在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进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蚕姑娘》一课时,课文中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学生对这些过程很难理解的,学起来有些困难。因此,课前我搜集了有关蚕四次脱皮及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图片。教学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了蚕生长过程及形状变化的过程,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很喜欢,特感兴趣。学生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激发了他们对蚕生长的过程产生了好奇心,我就趁热打铁地问:你们想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吗?课文究竟写了蚕的哪些生长过程呢?学生顿时很积极地认真分析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因此,我抓住了学生这个心理,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课文。

二、直观呈现,丰富学习内容。

小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局限,在学习中常常会在某一点上卡壳,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在教学时便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月亮湾》一课时,我把月亮湾的村庄的景色为背景制造成课件,以动态的小鱼儿、小桥流水在课件插入,给学生展示一幅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村庄美景。我一边展示一边问学生:月亮湾这个小村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图上有哪些景色?你认为月亮湾美吗?究竟美在哪里?引导学生结合出示的课件自由说说,学生顿时都全神贯注地观看课件的画面。课件的景色成了学生欣赏亮点的风景线,学生把课件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渗入到课文中去。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为广大语文教师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导向地突破教学难点;趣化教学氛围;优化信息,省时高效。给学生创造了一种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我认识到,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怀有一颗创新的心,共同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就能很好的利用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科学整合,将语文教学带入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篇:信息化助力高中作文教学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不可逆转的发生着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教师应主动更新观念,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并积极把新的技术引入课堂,引入教学。本文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模式僵化,选材陈旧,论证呆板,内容空洞的现象,尝试借用信息化发展的契机,引入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两年为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有层次地对学生写作思维进行训练,使学生作文从积累、论证、结构各方面走向鲜活。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作文教学

一、信息化促进材料积累的鲜活

叶圣陶先生对生活本源有过形象的论述:“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可见,不管写什么文章,要想写得好,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是先决条件。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总叹息“不能读万卷书,不能行万里路”。如今,信息化的发展把我们原本狭窄的生活圈子充分扩展,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事”。“时事热点”已然成为随时随地皆可获取的课程资源。“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当新事物已经不可阻挡的进入学生的生活,再把它当洪水猛兽加以阻止只会适得其反。

现代教师应该正确引导,使手机等通讯工具成为学习延伸的有力手段。让“社会即学校”成为一种趋势。但鉴于高中生的鉴别能力不完全成熟,“时事热点”的评论必须有教师的参与、引导、掌控。我的做法是依据主流道德思想价值观选择一周值得探讨的头条新闻,例如:莫振高校长长期资助贫困学子的感人事迹;八岁艾滋男孩遭遇全村驱逐的事件;开车互殴的”路怒”一族等社会热点话题。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入了解新闻的来龙去脉,理智地分析材料,自由讨论,形成有条有理的观点,最后写成有理有据的文本。一定要强调的是,自由地表达绝不是放任自流,当学生的言辞出现价值观的偏差时,教师一定要适时引导、扭转。

二、影视资料促进一材多用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集成性的特点:可把文字、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集成高容量与丰富的资料库,影视资料自然成了师生青睐的课程资源。播放古今名人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细致观察,抓住针对性强的细节,找出可切入的主题,按自己选择的角度概括材料提炼观点,并进行深入论证,从而学会一材多用的技巧。例如:播放李白的人生片段,学生可以从“力士脱靴”的细节提炼自信的论点;也可以从“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细节提炼坚持个性的论点。只要顺理成章的自圆其说都是可以鼓励的。

我曾在教授《鸿门宴》这篇课文时引入影视资料作为课程资源,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及观看视频后选择“鸿门宴”中的任一人物进行评论,学生热情高涨。有人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错失良机;有人欣赏项羽的真性情,同情这一悲剧英雄;有人认为刘邦的能屈能伸方是成大事者所为;有人憎恶项伯不明其位,愚蠢误事;有人觉得范增没有摆正谋士的位置,以致与项羽渐行渐远;有人赞叹张良的足智多谋;也有人喜欢樊哙的勇猛机警„„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大伙课下讨论也是兴致勃勃。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生间的交流加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可谓一举多得。只要运用得当,影视资料的引入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对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有益的。

三、确定主题,自由选择典型素材并合理论证

单积累素材还不够,根据论点自圆其说,严密论证很关键,所以作文训练的第三阶段是主题模块训练,这一阶段称为”带着镣铐跳舞”,每周确定一个主题,例如:爱岗敬业、坚持个性、创新、勇气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典型的素材,古今中外皆可,紧扣论点,有理有据地论证。这时,前一阶段积累的大量素材可以厚积薄发,信手拈来,而论证也可实现公民的自由表达,避免走入机械的圈套。至于技巧可以使用因果推论,对比论证,诘问排比等方法,但一定警惕学生别陷进机械论证的圈套。

四、利用网络平台促进作文评改的多样化

传统的作文批改多数情况下由教师包干,工作量很大,效果很有限。犹如教师在水下拼命的游泳,学生则于岸上观看,益处不大。偶尔学生互改,也只停留于小范围,浅层次,而教师面批则常常受制于时间和空间。清代唐彪在其著述《读书作文谱》中提到了“请问大儒有法”,“联会之法”。其中“以文会友”的提法与当今提倡的合作探究高度契合。文曰:“文章是非,非友指点,安得知之,其疏远之友多不乐尽言,惟同会者,评论之下,不得不以直告。得其指出是非之故,则改窜自易矣。”这便是小组合作的精髓。以固定的成员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切磋,既要欣赏成员间的优点,也能直言不讳提出质疑,指出缺点,相互改进,形成团体间的相互鼓励,增进学习的动力。

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师生可以借助网络实现无时间地点限制的即时交流。我尝试用互联网建立”作文讨论组”,鼓励学生自行上传习作,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与自信,或者教师上传典型作文,这样评讲较有针对性。把学生自评、众评、教师评价、学生反思结合起来,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可在评析别人的作文中比照、反思自己作文的优缺点,追求进步。

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使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发生巨变,或许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使任重而道远的作文教学走出鲜活的路子,获得灵动的源泉。写作是种观念形态的活动,希望通过教师的坚持,使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让高中作文去模式化。

第四篇:让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高效教学,因为只有高效教学才能完成减负的任务,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化为数学教学带来的便捷,以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营造,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倍增。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并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同时要注意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94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以便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淀创设良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其所具备的功能在于,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营造高效的情境,并展示出各类鲜活的图像与视频,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听讲注意力以及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热情的增进。还有就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对以往在教学中借助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因此可以说,如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实现对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认知,并将之科学、合理地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上,将改变以往学生存在的被动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更好地消化与吸收。

一、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

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

(一)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整个教学进程的主宰者,使得学生在此种情形之下,表现出被动地吸收数学知识的状态,这样无益于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而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则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良好转变。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学生对于面积并无太多认知,认为其和长度的概念差不多。为了让学生对于面积概念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如一分米、一厘米有多长,以及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复习一下原来学过的知识,然后演示面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很快就明白原来面积就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或者是平面图形的大小。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讨论怎样来计算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马上觉得应该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我就用计算机演示小正方形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引导学生看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数字6厘米和3厘米,跟长方形的面积18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推导出面积公式是长×宽。

(二)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

为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带领?W生在课上进行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的巩固练习,以便使学生实现对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带领学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并非是对讲解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复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练习内容以及练习形式,以便能够达成预期的巩固练习目的。从这个层面来看,通过小学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练习内容的阶梯化设置,从而满足班级之内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小学数学教师还能够实现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启发,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实现融会贯通。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确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反思,一方面要在运用的过程中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一方面要将信息技术界定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不可喧宾夺主。

(一)在运用的过程中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

(二)必须将信息技术界定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

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组织课上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信息技术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目的乃是基于其教学工具的属性,因此,在对待信息技术的问题上,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此种教学工具而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此将导致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下降以及课上教学效果的不佳。例如,有教师在一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课件上设置了很多口算题,每题都有精美的图案背景,点击它还会出现声音及以动画形式展示答案,这样的训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产生视觉干扰,引发视觉疲劳,达不到训练目的。

三、结语

以上,我们对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以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进行了研究。信息化教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型、服务性手段,对其的运用需要不断加以探究。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任课班级学生的真实学情,以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黄丽丽.基于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回归生活的探索[J].新丝路,2017(18).

[2] 李捷.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C]//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2008.

[3] 刘伦.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c00).

[4] 马丽娟.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有效使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在全国上下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下,鲁南技师学院以创建国家教育示范校为契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学院各领域的广泛、有效的运用,全面提升了信息技术引领和支撑全院创新发展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后示范校”成果转化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学院在现有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投入,构建数字化、开放性的信息化网络,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实现教育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全体一线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资源方面达到会学、会用、会开发的水平;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引入外部技术支撑,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建立数字化资源建设、发布、共享和管理机制,引导建设数字化文库、音视(频)库、课件库、优秀实训案例、改革创新课、数字化图书馆等教学资源,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加大校企合作信息化力度,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共享平台,实现设备、师资、人才需求等资源、信息的公开、透明与共享。

学院以“制度引领”推进信息化建设,结合软、硬件设施,制订详细的信息化建设制度和政策,完善信息化考核机制,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按照“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努力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用微课、公开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在学院强力推进教育信息下的带动下,“一体化”和“项目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赛代考”、“以赛促学”的成果初步显现,近三年来,学院师生在国家、省、市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很多项目名列全市第一,在山东省也名列前茅。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累计获省市各类奖项200余项,有20余名师生分别被授予市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鲁南技师学院全面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发展与思路,给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带来重大变革,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也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一篇:小学教师研修总结报告下一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