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2022-09-12

川崎病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一种全身性血管性疾病, 近年来已取代风湿病成为我国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已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它对冠状动脉的损害多发生在病变的急性期[1]。本文观察了5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来我院行心脏彩超检查的患儿。参照日本川崎病委员会标准, 诊断川崎病患儿5例, 其中男4例, 女1例, 年龄2~8岁。平均5岁。检查方法:应用美国HP SONOS 100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披露3.5Mz。患儿取左侧卧位, 不配合检查者予口服水合氯醛70~100mg/kg。睡眠后检查。常规作胸骨旁长轴、短轴及四腔切面扫查, 测定各心腔大小及大动脉内径, 然后用多普勒测定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瓣膜有无返流。取胸骨旁大动脉短轴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 略向上滑动探头使声束指向内下, 即可显示左冠状动脉干分叉处、前降支及左旋支近端。于冠状动脉开口0.5~1.0cm处取其内缘测量内径, 至少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同发以健康儿童20例进行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测量, 其中男12例, 女8例, 并观察内膜是否光滑、毛糙、有无增厚、冠脉有无动脉瘤形成或串珠样改变。

2 结果

5例患儿中有3例检出冠状动脉病变, 以冠状动脉扩张为主, 我们将标准定为冠脉内径>3.0cm, 其中二尖瓣返流2例, 心包积液1例, 第20~30d扩张的冠脉回缩。急性期患儿左主干内径 (3.6~4.0mm) , 其中1例左冠脉主干形成动脉瘤, 瘤长46mm, 直径 (4.2~4.5mm) 。同时伴有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降低, 恢复期显示左冠状动脉内径回缩之1.1~1.3mm, 内膜毛糙管壁厚, 另2例冠脉未发现改变, 左冠脉 (2.1~2.9mm) 右冠脉 (1.9~2.5mm) 。

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内径测值, 其95%上限正常值分别为2.1mm和2.4mm, 我们把内径>2.5mm或者动态观察内径增宽>0.6mm定为诊断冠状动脉扩张的标准。

3 讨论

川崎病系日本川崎于1967年首次报告, 病因未明[2], 可能为多种抗原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婴幼儿, 男:女=1.5:1.其主要病理改变为[3]全身性血管炎, 中小动脉尤其冠状动脉发生全层血管炎, 依病理过程分为4期: (1) 初期 (1~2病周) 微血管、小动静脉、大中型动脉内膜炎、外膜炎和血管周围炎。 (2) 极期 (3~4病周) , 微血管炎消退, 以中型动脉炎为主, 特别是冠状动脉炎, 而引起冠状动脉瘤血栓形成及心肌梗死。 (3) 肉芽期 (4~7病周) , 中型动脉肉芽形成。 (4) 陈旧期 (7周以后) , 中型动脉管壁疤痕化, 内膜增厚、钙化, 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 冠状动脉狭窄, 遗留缺血性心脏病。既往了解冠状动脉病变常需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不仅有创且对川崎病高发的婴幼儿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我们应用3.5Mz极高分辩探头, 可以清晰显示, 冠脉主干分支近端, 而冠脉即使分支远端有病变, 其主干或分支近端亦多受累, 这是超声检测冠脉病变一个前提。

5例中l利用超声随访观察1年, 超声不仅可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张、狭窄及内膜改变, 并且能及时发现冠状动脉瘤形成;是一项快速、安全、经济的检查手段, 重复检查方便, 我们发现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主要累及左冠状动脉, 而右冠状动脉受累少, 本组无一例且以扩张为主, 狭窄少见。

川崎病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 目前还无实验室特异性测试指标, 而冠状动脉扩张对其诊断具有相对特异性, 瓣膜返流不一定是心脏受累的证据[4], 因为正常儿童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生理性返流。本病无特异性, 近年报道早期应用r-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可减少或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有学者建议对川崎病就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有目的的r-球蛋白治疗, 但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分高危患者, 我们认为利用超声急性期动态监测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其心功能监测有一定意义。

摘要:目的了解川崎病急性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发展过程, 探讨急性期动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价值。方法以20例健康儿童的超声监测值为参照, 探讨5例川崎病儿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健康组左主干及右冠脉显示率为100%, 病变组共检出冠脉病变3例, 其中二尖瓣返流2例, 心包积液1例。冠脉病变最早发生在起病第5天, 第10~20天为高峰, 20~30d扩张冠脉回缩。结论川崎病急性期一过性冠脉扩张较普遍, 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和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方便、迅速直观优点, 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超声

参考文献

[1] 梁常.1987~1991年78所医院川崎病患儿发病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 1994, 12:319~320.

[2] 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434~436.

[3] 吴雅峰, 张贵珍.实用心脏超声诊断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128~129.

[4] Suzuki A.Coronary arterial lesions of Kawasaki disease cardiaccatheterization findings of 110 cases[J].Pediater Cardiol, 1986, 73~79.

上一篇:“价值共创经济”下品牌表情贴图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下一篇:浅论对我国警察即时强制行为的法律规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