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2024-04-17

浅析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精选8篇)

篇1:浅析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已逐渐进入老年社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然而近几年赡养案件有增长趋势,根据某法院有关情况的统计,二000年共收赡养案件45件,二00一年共收赡养案件63件,二00二年共收赡养案件68件,二00三年头两个月就收赡养案件24件。

一、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赡养案中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城市不少夫妻双双下岗或者一方下岗,收入较低,经济来源受到限制,只有靠打工来维持生活,子女上学,生活处于困难期。而农民经济不发达,再加上农村及相关组织对他们政治思想工作做的少,道德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少了。久而久之,子女打骂父母的现象出现了,不赡养父母的现象也多起来了。加之,一些老人社会保险意识又很淡薄,不能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养老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障等物质帮助。

(二)公民素质原因

1、有的父母年轻时只知道自己辛苦操劳,而不知道和自己的子女沟通、交流,从生活上、学习上去关心、爱护,对子女缺乏了解,从而导致父母和子女之间无感情、无亲情之言。等父母到了一定的年龄,无劳动能力了,生灾害病了,子女同样对父母也是漠不关心,有的甚至还虐待父母。

2、有的父母,在分家析产时不能做到公平对待。有的子女则因分家不公而不赡养,认为谁多得财产谁多尽赡养,未得财产就不尽赡养,法院要判赡养就重新分家。有的则认为不要或者放弃财产就可不尽赡养义务;有的甚至要求先分父母财产,然后再谈赡养,要求法院判赡养时把被赡养人财产、丧葬费一并下判,就是说父母未死先继承。

3、老年人在平时帮助儿女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时,做的多了、少了,子女认为不公平以及其它原因产生一些矛盾。有的因为性格上的差异,双方都不能容忍对方的一些行为和做法,如会赌钱,喝酒等。从而导致父母子女间互不说话,互相猜测。无理要求法院要判决赡养就必须加上老人必须帮助子女做些什么事或者改变什么行为等内容。

4、有的子女在外地工作,顾及不了家中的父母。但也有的则是只顾着自己在外逍遥生活,吃喝玩乐,出入高级宾馆、赌博、嫖娼、甚至有的包二奶,甚至出现有钱养宠物狗,无钱赡养老父的情况,还有的家里养两条狼狗而不肯给付父母赡养费的当事人被法院拘留的,更有甚者有房屋不给父母住,而让其住猪圈的。有的在外生活半年、一年、甚至几年不回家,怎能还有那份孝心?那里还顾得上在家父母的温饱呢,更谈不上尽赡养义务了。

5、有的个别家庭,妻子当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得由妻子说了算。现在妇女同志的地位确实提高了很多,她们在生产、生活中显示出了应有能力。但她们就是和公婆的关系比较紧张,每到给粮、给生活费时,总是吵吵闹闹,有的甚至大打出手,达到阻止自己丈夫尽赡养义务的目的。而法律又规定赡养的义务无特殊情况只能由自己的子女来履行,对不讲理、不懂法的儿媳也就没有办法,着实让人们无奈。

6、有的兄弟娣妹七、八个,他们的父母却无人赡养。子女之间相互观望,相互推诿,你看我,我看你,导至老人生活无着落,精神痛苦。

7、有的子女以老人退休时未让其顶职,现在生活不如其他兄弟姐妹为由而不赡养;有的以父母未让其读书或少读书,自己文化程度不如其他兄弟姐妹为由而不赡养;有的以老人未让其学手艺,自己无一技之长为由而不尽赡养。

8、有的子女以男子入赘或者女儿已嫁出为由,对父母不尽赡养;有的认为自己的养父母、继父母不是亲生父母而不尽赡养;有的则是认为自己被收养的,关系恶化了或解除收养关系了而不赡养;有的认为小时跟爷爷奶奶生活长大的而不赡养自己的父母。

9、有弟兄、姐妹分别赡养父母,也就是一个子女赡养一个老人。由于其中一个老人先死亡了,另一个子女就不愿再独自赡养活着的老人了,认为应该由全体子女来共同赡养活着的老人。

10、有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不能承担已丧失子女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赡养义务,他(她)们认为已隔代了,老人是死是活与己无关。以上的当事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平时又不注重法律的学习,不知法、不懂法,私心太重,眼睛盯住父母的房产和有限的劳动能力。有钱便是娘,无钱是包袱。对待老人往往是不给粮食吃,不给零花钱,不给钱看病;有的对父母平时、生病时采取不闻不问,缺乏物、钱和精神赡养;有的甚至还欧打父母,给予肉体上和精神上折磨。

二、应对措施

(一)快审、快结、着重调解

1、适应案件主体、标的的特殊性的要求我们在审理婚姻案件时,调解和好是处理婚姻案件的必经程序。赡养案件也属婚姻家庭类案件,它们都是因为当事人是特殊的主体,案件的性质又不同于其它案件。虽然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要求在处理赡养案件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但我们可因这类案件的当事人的特殊性,要解决的矛盾是家庭内部矛盾,争议标的亦有一定的特殊性,争议的标的基本上也是被告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义务方所提出的抗辩的理由,一般也是不能成立的,法律是不会支持的。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其必需履行的义务,不允许附加任何条件的,是法定的,无期限的义务。故我们有理由说在审理赡养案件时,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调解处理。

2、明确责任,注重调解调解可以在庭前、庭后、或者审理中任何时间进行。调解可以邀请被告的妻子和所在村、街道相关成员到场傍听,必要时可以让他(她)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可以让她们学习法规、了解法律。调解前承办法官可以就此类案件的过错给予明确指出,强调原告在无过错的情况下,被告不履行赡养义务是绝对不行的。话说回来即使原告有一定的过错,

篇2:浅析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赡养案子却逐年上涨,究其何故导致父母子女对簿公堂,浅谈几点意见;

一、经济贫困导致。赡养案件大多发生在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家庭出现,由于赡养人自身家庭负担较重,生活有一定困难,因此在赡养老人上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赡养义务,引发赡养纠纷。

二、多子女现象引发赡养纠纷。多子女家庭中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易出现儿女间、妯娌之间互相攀比、推诿,导致老人无人赡养。

三、子女长年外出务工致老人生活无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其中有部分外出人员未妥善安置家中老年人,使老人失去生活来源,只好依靠诉讼等方式解决问题。

四、法律义务观念缺失引发。部分人的.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较差,把市场经济中一些商品交换的概念带入家庭生活的范畴。由于老人大多无固定收入,有些人便认为老人吃穿用住、疾病治疗都需要自己经济上的花费,把老人当做家庭包袱,漠视对老人法律上的赡养义务。

五、分家析产矛盾产生。中国老人的习惯是在子女成家后分家独自生活。一些老人不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将家产全部分割给子女,不给自己预留后续生活及自身所需,而把家产全部分割给子女,自己今后的生活则完全依赖于子女供养。在分家过程中,由于受家庭实际状况及老人主观上的因素等影响,难免在财产分割上存在不平均或财产争议,这种状况极易引起日后在赡养问题上的矛盾。

六、子女对老人缺乏关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忙碌,而老人为其子女劳碌一生,到了晚年,确只能空等家中,有少数老人为了引起关注,无理取闹将其子女诉至法院,引发赡养案件。

七、单亲家庭未尽抚养义务。夫妻离婚后,一方未尽抚养义务,在其无生活能力后要求子女抚养,遭到拒绝,引发赡养案件。

针对赡养纠纷较为突出的现状,我本人浅析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一美德在逐渐淡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一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形成敬老养老的良好道德风尚,彻底铲除滋生不赡养老人现象的土壤。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赡养老人的法律意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对赡养人的范围和赡养的义务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此,各级组织要相互配合,深入开展法律知识宣传,使有关赡养的法律规定普及,使权益受到侵害的老年人明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可结合案例实际,配合宣传计划生育国策,改变“多养儿女好防老”的旧观念,树立“少生子女更易养老”的新观念。

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鼓励更多的人加入社会养老保险。相对于依赖子女赡养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产生的赡养方式来说,改革滞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广社会养老保险无疑更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社会爱心人士多办好养老院,成立养老基金会,保证老人享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民政等有关部门也应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工程,使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4、人民法院妥善处理赡养纠纷案件,扩大办案社会效果。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强对赡养、遗弃等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案件的调研。法院对赡养纠纷案件要开通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对生活困难的、给予司法救助,在审理过程中,做好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争取调解结案,为老人解除后顾之忧。使双方避免矛盾激化,影响感情。

篇3:浅析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2011年以来, 舒城县人民检察院不捕案件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2011年为26案28人, 2012年31案32人, 2013 (截止7月底) 25案32人, 分别占同期报捕的案件数及人数的17.69%、16.37%;30.09%、27.59%;41.67%、43.84%。无论是不捕的案件数还是不捕的人数都呈较大幅度的增长态势。不捕率的大幅度的上升, 而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不仅使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工作量大幅度上升, 而且造成诉讼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原因分析

(一) 执法理念的影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当事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但由于公、检两机关职责、任务不同, 司法实践中在刑事诉讼价值取向、执法理念和工作方式往往有所区别, 公安机关往往偏重于侦查与打击, 注重逮捕措施“便于侦查”以及惩罚功能, 而检察机关往往偏重于防止错捕, 减少不必要的羁押, 重视可能处刑条件, 减少对轻罪的批捕。

(二) 对逮捕条件的把握不尽一致

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证据条件的规定, 即“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这一规定中的“有证据”及“有犯罪事实”的具体证明标准并不明确, 因而在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 公安机关主张标准不宜过高, 从而有利于侦查;高检院要求坚持对证据条件严格审查把关, 切实防止错捕, 在审查逮捕工作中出现了“分层次把握”的现象, 在事实证据条件的具体证明标准不甚明确的情况下, 往往会对逮捕事实和证据标准产生歧义。另外, 能否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也是逮捕的重要前提, 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 以不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为由不 (予) 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4人, 占所有不 (予) 批准逮捕人数的15.2%。

(三) 相关的司法解释不完善

《刑法修正案 (八) 》将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行为入罪, “两高”也修订了盗窃、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 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试行) 》实施细则 (试行) 对盗窃、诈骗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没有作相应的修订, 从而导致对部分涉案数额不大的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案件无法批捕。

(四) 因当事人和解而不予批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颁布的《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颁布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011年颁布的《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都对有关轻罪刑事和解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后果、适用阶段以及和解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作了直接或间接的规定, 对司法机关在办案中积极挽救和修复社会关系,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增进社会和谐, 化解社会矛盾起了积极作用。

(五)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

未成年人身心未臻成熟, 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群体特性, 应当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和有利于其未来发展为基点来制定刑事司法政策和设计具体的诉讼制度、程序和规则。新的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突出变化, 是在特别程序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强化了对未成年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特别关注和保护。明确规定了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尽量不适用逮捕措施, 可捕可不捕的不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事案件共不 (予) 逮捕6人, 占所有不 (予) 逮捕人数的6.5%。

(六) 部分案件质量有待提高

自2011年以来, 我院因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及不构成犯罪而不批准逮捕的共19人, 占不捕人数的20.7%。究其原因:一是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 侦查人员往往疲于应付, 不能及时查清事实、全面收集证据, 二是大部分办案人员从事刑侦工作较短, 办案经验不足, 三是由于案件较多, 审核部门对大部分案件只能靠听汇报, 个别案件把关不严, 四是因当事人缠访及配合“专项行动”等原因, 将一些案件勉强提请批捕。2011年以来, 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不构成犯罪而不捕的19人, 占21%。

(七) 程序意识不强

目前, 重实体公正轻程序公正现象仍然存在, 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审查逮捕时加强了证据审查, 根据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 对于一些违反程序收集的非法证据无法使用导致案件不能批捕。

三、对策

(一) 创设案管初审制

就部分案件质量不高或者证据明显存疑的, 应在报捕前就公安机关报捕卷宗实行初审制, 由案管人员负责审查, 合格的依法收卷, 反之则要求公安机关补充相关材料后再行报捕, 以提升报捕案件质量。

(二) 建立公、检沟通联络机制

由检察机关的侦监部门和公安机关相应的业务部门及其分管领导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公、检双方就侦查机关报捕的案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拟不捕案件中存在的分歧问题, 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罪与非罪或矛盾突出的案件, 侦查机关报捕之前可与侦监部门报捕前的沟通协调, 以统一认识。

(三) 建立重大、疑难案件提前介入机制

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应做好报捕案件的捕前沟通协调, 针对公安机关重大、存疑的案件可以商请检察机关派员提前介入;针对案件证据存在不符合逮捕要件的, 应提出补査意见或建议, 对明显不构成犯罪案件或者不适应逮捕要件的, 应建议公安机关作其他处理。

(四) 加强学习, 准确理解法律

篇4:浅析盗窃案件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盗窃犯罪;因素;对策

随着经济增长,全国大多数地区实现了农民增收,经济踏步走的繁荣景象,按常理说以财物为对象的盗窃犯罪应该减少才对,但恰恰相反,全国盗窃案件近年来呈上升局势。以某县为例,根据县检察机关办案统计结果现实,在近五年的时间内,该县盗窃犯罪的数量一直在上升,数量连续两年占到所办案件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新时期盗窃犯罪数量没有减少呢?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导致盗窃犯罪增长的因素

(一)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的因素

王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在问到作案动机时,王某称:“因为看到邻居家比我家过得好,心里不愤气,所以才想着到他们家里偷一把,这样我心里会平衡些。”可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大环境变得好了起来,大家都说钱好挣了,只要有头脑,肯吃苦,变得富起来不是件很难的事。但是仍有一些人由于懒惰而落后于人,经济不是那么好,看到别人家里比自己家里日子好心里难免会有失落和心里不平的感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就滋生了仇富心态,自己过不好也不能让别人好过,于是就以盗窃来填补心中的不平。

在办案中还有很多像王某这种心态的人,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一些人就产生了扭曲心理,于是就去盗窃,一来可以在短期内为自己增加“收入”,二是使自己心里多少会有些平衡。

(二)人口流动导致的因素

随着城市大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量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由此导致了一部分盗窃数量的增加。

第一,人口增加,警力紧张。随着大城市的务工人员增加,大城市的警力并没有相应的增加,从每年国家招警的数量来看,警力的缺口在一步步变大。每年流向大城市的人口数以千万,但每年全国招录的警察少的可怜,分配到大城市的警力会更少。正是由于警力的不足,导致犯罪分子作案后能及时逃走难以被抓获,久而久之犯罪分子便肆无忌惮,作案更加猖狂。某县近几年发展迅速,大量商人赶来投资,县政府也到处招商引资,人口由十年前的35万增加到了现在的45万,但公安局包括各镇派出所在内总共有警力才200余人,真正能出动的警力不足150人,这么少的警力要管理全县45万的人口,本来大案子都忙不过来,更何况盗窃这样普通的案子,这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滋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

第二,农村人员流失,常住人口减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农村以老头老太太居多。一是农村人少了,作案不容易被发现;二是老年人耳朵笨,眼睛花,腿脚不灵便,好多老年人也不会用电话报警,即便被发现犯罪分子也能顺利逃脱。这就使得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向农村,频繁作案而不宜被察觉,成了盗窃者的天堂。

(三)被害人导致的因素

盗窃犯罪数量的上升不仅仅有社会、盗窃者的原因,还有被害人的原因存在。

第一,安全防范意识差。在一些盗窃犯罪中,有的被偷是因为外出窗户没有关;有的是嫌带钥匙麻烦,习惯于出门时将钥匙放在门顶或者门前的地毯下面,很容易被人发现而产生盗竊念头。有的人出门甚至没有关门,仅仅将门虚掩着,认为只出去四五分钟马上就回来了,锁门开门太麻烦了,就是因为疏忽大意,防范意识薄弱,给了犯罪分子很大的作案便利。在另一起团伙盗窃案件中,被害人是一位超市老板,犯罪嫌疑人孙某原本是这家超市的配货员,由于与老板的儿子发生矛盾而从超市辞职了,但老板却忘记将仓库的钥匙收回来,孙某为了报复,就召集了四五个青年,在夜间开着车来到超市库房,用钥匙打开库房大门,盗窃了价值五万元的物品。如果超市老板安全防范意识强,及时收回钥匙,这起盗窃案件或许就不存在了。

第二,一味容忍助长了盗窃者的胆量。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富裕,对一些小的财产损失抱着不在乎的态度。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盗窃案中,被害人已经是第三次被偷了,第一次被盗被害人认为数额不大,没有报案。结果过了一个多月又一次被偷,被害人认为损失不大又没有报案。直到第三次,小偷甚至将被害人家里的冰箱、电视都偷走了,被害人这才报案。如果一开始就报案,公安机关将给予严厉打击,对盗窃者是一种强有力的震撼,就不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盗窃发生了。另外一起盗窃通信电缆的案子,犯罪嫌疑人张某第一次盗窃了50米通信电缆,电信公司认为价值只有三百多元,损失不大,所以就没有报案,紧接着第二次、第三次,通信电缆连续被盗,数额不断增大,电信公司这才报案。这些盗窃案件本来可以被及时制止,但就是由于被害人的不重视,认为损失不大而使犯罪嫌疑人胃口一步步变大,如果能及时报案,得到及时处理,这些都可以是被避免的。

二、防范和减少盗窃案件发生的对策

盗窃案件增加的原因有各种各样,但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如何预防盗窃案件的发生,如何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成为重点。针对盗窃案件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从政府层面的应对

第一,与时俱进,有效配置警力。随着经济发展,大城市人口增加,相应的配套机制也需要增加,这里就包括警力,只有与人口相匹配的警力存在,在案发时能及时到位对犯罪嫌疑人形成有效的打击和震慑才能遏制猖狂的盗窃犯罪。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作为政府,宣传是其一项公共职能,在平时就要对广大群众加强法制宣,进行道德教育,让潜在的犯罪人放弃作案的想法,浇灭其心中的犯罪苗头,总之,履行好政府公共职能是应对盗窃案件的发生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强联防巡逻。在城市地区,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组织一些热心人,建立巡逻队,对小区的安全进行指导,看看谁家的窗户没有关好,有哪些形迹可疑的陌生人等,并保持和社区民警的联系。在农村,组织老人聚居在一起,相互照应,村委会可以组织专职人员不定时的在村庄进行巡逻,架设高音喇叭,及时进行信息通报。

第四,针对家庭困难,或者一些游手好闲的无业人员政府要进行指导帮助。政府可以向这些人员提供经济增长点,例如帮助种植烤烟、指导如何用温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等,让这些闲散人员有事可干,让经济欠佳的人员经济得到改善,不仅发挥了政府职能,促进了经济发展,更有效的减少了不安定因素,从根本上减少了盗窃犯罪的发生。

(二)从被害人层面的应对

第一,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要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讲,使广大群众增加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增加了,留给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少了,盗窃案件自然就会减少;另外可以经常下乡办案,将案件的审理放在事发地,以案说法,增强教育功能,提醒广大群众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第二,积极的向盗窃说不。一旦发现盗窃无论数额多少,损失多少,都要及时报案,不能因为损失不大就不在乎,只有将盗窃者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能有效遏制盗窃势头。如何让群众做到坚决报警,坚决抵制呢,这就需要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宣传,做好治安联防工作。

通过落实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相信盗窃犯罪会慢慢的减少,社会会更加和谐,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会大大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篇5:当前赡养案件突出的原因与对策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扶助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但是近年来,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因得不到子女的赡养而引发的案件逐年上升,老人被遗弃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老年人1.32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预计今后50年,老龄人口还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凸现,赡养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院2006年至2008年,我院共受理赡养纠纷共36件。当前赡养纠纷案件突出的主要原因是:

(一)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许多家庭存在“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封建思想,认为只有儿子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女儿没有赡养的责任,致使子女间相互推诿,从而酿成纠纷。

(二)法律观念差。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然而,有些成年子女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子女能够从生活、学习等多方面投 入全部的爱,而对将自己抚养成人的老人却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法律观 念十分淡薄。

(三)由于我国目前社会福利状况尚不够完善。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不可能完全取代家庭成员对老人的供养,尤其是在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基本上仍然是以家庭保障为主的旧模式,保障功能较差。

(四)婆媳关系不睦。老人大多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受封建家长制的影响,对儿媳形成的积怨长期不能化解,致使老人晚年生活得不到赡养。

(五)家庭成分复杂,互相推诿。这种情况发生在由养子女与亲子女或继子女与亲子女组成的家庭。亲子女认为养子女或继子女不是父母所生却要父母养大,且在分家时平分家产,觉得父母不能白养他们,应当由他们赡养老人。而养子女或继子女则以没有血缘关系而拒绝尽赡养义务。

(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和。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矛盾,或由于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纠纷,导致关系紧张,当父母年老需要赡养时,子女们便互相扯皮。

(七)嫌老人无用不愿赡养。一些子女在父母健康时能够帮其做饭、洗衣、看小孩、料理家务时,对老人赡养还算过得去,而一旦老人不能自理或身患疾病不能帮其干活时,便嫌老人无用,将老人撵出家门,遗弃不管。

如何有效地预防、减少和处理赡养纠纷案件的发生?针对当前赡养纠纷案件突出的主要原因,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利用法律咨询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制教育,广泛宣传《宪法》、《婚姻法》、《继承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公民懂得赡养父母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拒绝赡养老人既是不道德的,也是我国法律所不允许的,努力促成敬老爱幼、抚小养大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大力宣传尊老敬老的社会主义风尚。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树立正面典型,全方位、多渠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光荣的良好风气,用法律的、舆论的力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三)要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稳妥、及时地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赡养老人的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只有国家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予以政策扶持,将老人问题纳入法律与社会并行的双轨道,逐步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家庭与社会共负保护老人合法权益之责,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赡养纠纷的发生。

(四)各方面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建立健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及时发现和化解家庭矛盾,消除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让他们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为老人排忧解难。通过民调组织,实现家庭纠纷有人管、家庭矛盾不激化,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五)审判机关发挥职能作用。选择一些典型案件就地公开开庭审理,以案说法,尤其要严厉打击那些虐待、遗弃老人的刑事犯罪分子,起到“审判一个案,挽救一个家,教育一片人”的社会效果,促进养老这一社会问题的缓解。

篇6:浅析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非诉执行案件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行政处罚生效以后,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对违反《殡葬管理条例》的相对人,发现一例,处罚一例,执行一例,避免处罚不执行的现象继续存在。

关键词:殡葬管理条例,非诉案件,执行案件,原因与对策,行政机关,案件数,农村,纳溪,殡葬改革,行政处罚

非诉执行案件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行政处罚生效以后,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对非诉行政处罚或处理决定的执行,是执行工作的内容之一。殡葬管理相关条例实施后,实施对违反殡葬管理当事人进行处罚和执行,是更新观念的需要,更是保护稀有土地资源的需要。在南方的部分丘陵地区,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近年来殡葬处罚类案件受案数量大有上升的趋势。笔者结合所在地区的有关情况,浅析其原因,略提拙见,望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一、违反殡葬管理行政处罚非诉案件上升的原因

1、火葬有关费用高于土葬罚款有关费用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法院先后到辖区内的合面、上马、打古等镇进行违反殡葬管理案件的执行,执行中收集了大量的群众意见,大多数同志对殡葬改革表示理解。但要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制定适合农民选择的路子。纳溪法院从选择执行的三个乡镇来看,均是纳溪边远乡镇,距火葬地路程较远。以打古、合面为例,暂不考虑运一具尸体到最近的公路边的费用,单从尸体装车运至火葬场车费大约600元,进场火化费、购骨灰盒等费用,大约在1000-1500元。亲属、生前好友前往送行,按30人计算往返一次车费约600元,火化一具尸体所需费用3000元左右。而当地镇政府对违规土葬者罚款仅500元。群众说:“火葬我们经济承受不了,土葬又要罚款,比较下来,选择土葬罚款500元还合算点”!

2、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力度加大

2002年以来,纳溪地区行政机关加大了对违反《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事件的处罚力度,对以往未处罚的、当年新发生的,通过调查立案后都予以处罚。纳溪法院2002年度受理并审查非诉执行案件263件,其中殡葬处罚类案件75件。2003年截至5月底受理并审查非诉执行案382件,殡葬处罚类案件11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23%。同时,行政机关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增强,行政机关在处罚行政相对人以后,对行政相对人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对行政处罚决定生效后,又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以前行政机关倾向于上门做思想工作,感化被处罚人自觉履行义务,而现在对上门做工作无效的,则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非诉执行,未继续反复做工作,导致殡葬处罚类

非诉执行案件数量上升。

3、陈规陋习束缚殡改步伐

破除土葬陈规陋习,节约每一寸土地,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执行中发现,在纳溪区的大部份农村,群众按照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都习惯于土葬。有部分群众及少数干部受传统思想束缚,封建意识浓厚,观念陈旧,对殡葬的认识模糊,甚至有的认为火葬是不忠不孝之举,对《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不理解。显而易见,思想问题是推行殡改中最大的拌脚石,导致案件数上升。

4、群众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意识不强

经调查,死者死后,家属在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后,有50%的家属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交纳罚款,却有钱大办丧事、宴请宾客,请道士进行封建迷信活动。

5、混淆土地使用权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农民对土地权属不明确,认为利用自己承包土地葬坟,并没有侵犯他人或集体的利益,混淆了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成为推行殡改的一障碍,导致案件数上升。

6、《殡葬管理条例》贯彻措施不到位

《殡葬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政府部门利用报刊、电台、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注重形式、轻视具体措施的落实,强调处罚力度,忽视处罚结果,导致处罚决定

形同虚设,未达到预期目的。

二、降低违反殡葬管理行政处罚非诉案件的对策

为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保障行政机关的权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行政配套保障机制,确保《条例》的实施

《殡葬管理条例》能否顺利实施,经济问题是一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在进行火葬与土葬所需费用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实行火葬费用更高。如果对超过部分费用由政府承担,对财力不足的政府亦甚感困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建议对费用进行分解:一是降低有关收费标准。二是设置专项补贴基金,聚集财力,主要途径是群众筹资和政府补贴,以此完善保障机制。三是有关部门禁止大办丧事,对违规者进行教育和处罚,净化殡葬环境。

2、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对群众不理解的或有误解的,分门别类进行深入宣传,让殡改政策家喻户晓,从

思想上、源头上扫除殡改障碍。

3、执行政策、有关法规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严肃和灵活有机统一 据了解纳溪境内,对违反《殡葬管理条例》相对人实行1000元罚款统一标准的目标难以实现,其原因是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异大。其次,执行中,当事人讨价还价,造成执法不严肃。建议在区域内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实际情况制定罚款标准,较为适宜。同一地区可以根据不同地貌特点,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处罚标准。属火化的,坚决火化,不宜火化的,可采用深埋,立墓碑为标准。该深埋而不深埋的,可按《殡葬管理条例》最高限额处以罚款,更能体现执行政策、法规的严肃性、灵活性。

4、加大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反《殡葬管理条例》的相对人,发现一例,处罚一例,执行一例,避免处罚不执行的现象继续存在。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殡葬文化建设

[摘要]落后的殡葬习俗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为此必须进行改革。可以通过构建正确的生死观文化、以人为本的孝文化、营造现代殡葬氛围及直接接种绿色殡葬等多种途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农村殡葬文化。

[关键词]新农村;殡葬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殡葬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一)农村殡葬改革的现状

1956年4月27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提议“所有的人身后都火化”,并在“自愿死后遗体火化”的《倡议书》上签名,从而揭开了我国以火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的序幕。由于“国家设定了一套话语,认为推行的火葬与文明、节俭、先进、科学相联系,传统的土葬与愚昧、浪费、落后、迷信相联系”,于是各地在殡葬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都把火葬强化为殡葬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将遗体火化率的高低异化为衡量殡葬改革的硬性指标。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唯政令是从,强制火葬的推行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的逐渐转型,市场经济极大地唤醒并强化了农民的自我意识,市场逻辑成为农民殡葬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于是政府的火葬制度规范遭遇合法性质疑,农村殡葬活动和殡葬文化异化了,并具体通过如下一系列异化的丧葬习俗张扬出来: 土葬、变相土葬盛行。我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农民已外出发展了,但在骨子里依然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最终依托。农民对土地的这种深厚感情,表现在殡葬上则是将土葬视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尽管国家推行火葬已五十多年,但目前大部分农村对死者遗体根深蒂固的处置方式依然是传统土葬,而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从传统土葬到火葬的改革中,花钱买土葬、花钱买他人尸体顶替已故亲人去火化的殡葬怪事屡有发生,火化后的骨灰二次装棺土葬现象也极为严重。封建迷信活动猖獗。由于儒家礼制是以孝道为核心理念来维系血缘亲情的,不少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精神生活的荒漠化却促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孝道”开始异化,隆丧厚葬的陋俗重新抬头,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具体表现为:一是葬前分礼隆重喧闹。农民办丧事都要在堂屋搭设灵堂哭丧停尸,遗体停放几天就会喧闹几天,严重地影响了周围居民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二是葬礼神秘诡异。农民在选择墓地时都要看风水,遗体停放时间长短要算所有后人的生辰八字,如有冲突,下葬时间必须延后,以至有些老人的遗体在家里要停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下葬时辰、方位都有考究。三是葬后祭祀隆重荒谬。受传统的鬼文化影响,农民“事死如生”、“视亡如存”观念根深蒂固。亲人死后都要做七个“七”,一日三餐供奉,七七四十九天后要做道场,烧小洋房、洋车、美女、美钞。山西甚至出现配阴婚现象,臆想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此外,农民不惜花费几万元用大理石、水泥翻修祖坟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攀比浪费现象惊人。厚葬是我国丧葬民俗的主流,儒家的“人世”思想和等级观念使得中国人很在乎“生贵死荣”。丧事不仅仅是死者的事,更多的则是活人的事,这样,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金钱化的强化和“孝道”的异化结合,使得农民在办丧事时互相攀比,许多人把办丧事当成了炫耀财富、权力、地位、家庭势力和社会关系的机遇,丧事异化了。“活着不孝,死了胡闹”、“活着孝,死了闹”就是真实的写照。据笔者调查,在今天广大的农村,人死后遗体一般要存放5天,丧葬、伙食、礼品和娱乐四大类丧葬活动的开支至少在3万元左右。这还是最一般最普通的标准。死者年龄越大,遗体存放时间越长,花费更多,浪费更大。

(二)加强农村殡葬改革的意义 现代殡葬改革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而殡葬文明又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瓶颈。由于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历史,旧的丧葬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殡葬习俗不改,新风尚如何形成?殡葬观念不改,新农民何以培养?可问题是,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仅处于试点阶段,农村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能靠家庭养老。农民的收入是有限的,在隆重的丧葬与养老产生矛盾时,许多农民基本上都选择了死的隆重,而忽视了对老者生的关注。因为家庭养老是内显的,对老人怎样,别人看不见,只要儿女做得不是太过份,老人一般会遵循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而丧葬是外向的,别人看得见,丧葬活动的隆重,更多的是做给别人看的,给自己一个交待,更给宗法伦理一个交待。因此,殡葬习俗不改,农村社会的移风易俗就是一句空话,乡风文明建设就会流于形式。现代殡葬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落后的丧葬观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发展观。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曾一度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但结果却痛心地发现,经济只有增长而无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富了,心里空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抬头了,进取的动力淹没了,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缓慢,农业集约化发展受到影响,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乏力。经济哲学家和发展专家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而且经济的成功不可能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成就相分离。因此,要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必须加强殡葬改革,构建新型殡葬文化。现代殡葬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途径。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为安葬一个死去的亲人,农民一般得花去3万元左右的人民币,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许多人为此债台高筑。只要改变了农民的殡葬观念,解除了农民在殡葬上的无效消费,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二、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文化的具体措施

篇7:浅析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文/ 刘柏林 金 凤

近年来,涉及新农村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一直居高不下,并不断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我市在2008年以来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66件125人,这些人利用“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便利,大肆侵吞国家的各项政策性专项资金,其涉案人员、涉案金额、犯罪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征。我们在对此类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一、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侵犯对象主要是国家政策性涉农专项资金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容易滋生的主要领域和范围集中在国家的惠农政策、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环节。从我市近三年情况看,涉及侵犯国家政策性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已占到我市近三年查办案件总人数的61%,其中各领域和环节侵犯对象所占比例为:涉及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占59.2%,涉及公路工程建设占地补偿占32.8%,涉及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实施过程中受贿占8%,水稻直补占5%,平整土地占4%,农村合作医疗占3%。可以说,国家政策性涉农专项资金投入的领域,已成为涉农犯罪重点。

(二)犯罪案件多呈“涉众型”

我市近三年来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涉众型”特征非常明显,涉案人员的“从众心理”、“攀附和依附心理”严重,也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我市情况看,涉案人员大部分集中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公路工程建设占地补偿两大系列案件上。这主要表现为窝案、串案比例较大,占涉农案件总人数的63%,其中,一件窝案共犯最多达7人,一串案件多达9人。再从作案类型看,主要是以团伙或相互勾结的共同犯罪为主。主要表现为:县级相关部门及乡镇领导干部相互勾结合伙作案,乡镇相关部门干部通过村干部协同作案,村干部之间共谋犯罪,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结伙作案以及跨村的村干部之间相互勾结作案等。

(三)涉案人员以村干部为主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涉案人员的分布具有集中化、多元化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以村干部为中心、部分村民以及乡镇、县级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共谋参与作案的模式。我市近三年来查办的涉农案件中涉案人员的分布情况为:村干部(包括村书记、村主任、村文书或会计)共91人,占涉农案件总人数的72.8%;乡镇干部(包括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或农村经济管理站主任、站长、会计、现金员)共16人,占涉农案件总人数的12.8%;其他人员包括乡镇以上干部6人、村民8人、医疗机构人员2人、保险公司人员2人,共占涉农案件总人数的14.4%。在涉农案件中农村基层干部多是犯罪行为的主要实施者,且在以村为单位的个案中,村干部集体共谋进行贪污犯罪的属多发现象。

(四)案件易发、多发,具有普遍性

近年来,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易发、多发的趋势愈加明显,国家用于农业保险、建设征地拆迁、农民工培训以及新型农合等支农惠农领域的政策性资金几乎都被“染指”。在查办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支农惠农政策和各项补偿办法一旦被明确后,犯罪行为基本集中在一二个月内即实施完成。另外此类犯罪又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往往具有涉及面广、线长、人多的特点。在我市查办的两大涉农系列案件中,农业保险案件涉及78个乡、镇(场、站),共74人参与实施犯罪(但其中有44人因涉案金额较少而被免于刑事处罚,占到涉案人数的59.5%);公路工程占地补偿案件中,所涉及到的21个乡、镇、场均有不同程度贪占行为,共查办涉案人员41人。

(五)手段直接、大胆,方法、动机简单、原始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涉案人员作案手段直接、大胆,甚至有些无所顾忌。在作案方式上农村基层组织成员多采用冒名、虚报、截留、套取等方法,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相比仍处于较为原始的低智能化阶段。如我市查办的公路建设占地补偿系列案件,涉案人员均是采取直接将村公用地块和征地补偿丈量时多出地块以他人名义进行虚报冒领,贪占地补偿款。在办案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部分涉案人员的心理表现出极不成熟的特点:在作案期间,往往都是盲目、不计后果的实施犯罪行为,普遍存在 “这是国家的钱,不占白不占”、“这些唐僧肉不吃白不吃”的偏激思想;还有的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只是“拿”了一小部分而已,更何况大家都在“拿”;而案发后,嫌疑人之间先是积极串供、制造假的口供或书证,一但被查实犯罪,又都后悔不已,十分惧怕法律的惩处。

(六)犯罪数额呈上升趋势,大案比例突出

在2005年左右,我市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涉案金额普遍较低,多是2到3万元案件。而近三年来的案件涉案金额则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5万元以上大案比例尤为突出,已占到八成以上。2008年我市涉农案件大案比例是87.8%,而2010年以来的大案比例为97.7%,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近三年来犯罪数额情况为:5万元以上的大案共48件102人,占案件总人数的81.6%; 5万元至10万元的29件54人,占案件总人数的43.2%;10万元至20万元的10件25人,占案件总人数的20%;20万元以上的9件25人,占案件总人数的20%。这些数据说明了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主观恶意越来越强,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激化农村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不利因素越来越突出。

二、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权力集中但管理、监督、财务等机制不健全

当前农村干部手中资源、权力的扩大与农村管理、监督、财务等机制严重滞后这一矛盾的欲演欲烈,为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尤其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的混乱管理:一是大部分“财会人员”不具备专项技能,个别财务人员成为领导的“傀儡”;二是在“白条入账”基本杜绝后,“虚报支出发票”又继之而来;三是所谓的“村财乡管”形同虚设。另外由于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职能不到位,使部分乡、村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也助长了农村基层干部实施职务犯罪的发生。村务公开流于形式,致使这项民主监督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涉农专项补偿资金的落实存在职能缺位 由于部分惠农和补偿政策的落实是在部署时间紧迫、宣传不到位、实施细则不完善、农民认识不够的前提下开展的,部分省市又存在过度强调比例、分摊任务的附加政绩化现象,客观上助长了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如我市2007年开展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就是由于筹备时间短、组织不到位、具体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衔接不及时,再加上试点的范围广、投入资金大等因素,使这项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漏洞,为犯罪埋下了隐患;同样在我市2009年晖乌高速公路占地补偿款发放过程中也出现了由于组织测量不精确、缺乏具体的组织指导方案和分配办法,再加上各部门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给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导致在补偿款的申报和领取环节普遍发生了虚报、冒领的现象。

(三)部分干部素质不高,保障水平低

当前我们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选举过程中所谓的“政治投资”盛行,一旦贿选成功再想方设法捞取“本金和利息”,对当前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更是“雁过拔毛”。同时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自己的行为性质不明,盲目跟风,甚至滥用对农村集体事务的处分权进行犯罪。我市2010年查办的公路建设占地补偿系列案件中,就有村干部认为“反正你整我也整,不整白不整”,不去考虑是否是犯罪;也有的自认为犯罪手段较高,隐蔽性较强,实际上非常拙劣。虽然近几年国家把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当中,但与当前农村快速发展的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另外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过低的工资福利水平,也是部分干部进行职务犯罪的诱因。

三、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一)重视基层制度建设,建立良性工作格局

逐步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工作格局。首先建议参照实行“委托代理记账”制,完善“村账乡管”,由当地财政部门指定具有特许资格的中介代理记账公司,对村账目进行统一记账、统一审核、统一上报复查;其次加大群众的法律、政策普及力度,建立和完善涉农专项资金申报、发放、领取、核批环节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把各环节的监督落到实处。再次建议将农村干部工资参照地方公务员进行“同步不同标”浮动,并为其设立在职养老、医疗保险专项补助;对村务公开实行责任制,对不落实或落实不彻底的,要追究镇分管领导、村书记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二)加大查处力度,注重方式方法

要充分发挥各机关在惩治涉农职务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打击力度,注重方式方法。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及各主管部门的支持,形成打击合力。如我市在涉农案件的查办过程中,地方党委曾多次组织有纪检委、政法委和农业、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乡镇、村干部参加的动员会,动员有问题的干部主动到检察院说清问题或投案自首,使办案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贯彻到案件的始终。如办案中对农村基层组织涉案人员有投案自首情节、社会危害性较小的,从预防和化解矛盾、保障春耕生产的角度出发,应当考虑采取取保措施。此外,在移送法院后,还应当积极介绍情况,使农村基层组织涉案人员得到宽严适度的处罚,从而使办案取得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三)建立农村职务犯罪预防机制

检察机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内外互动、左右协作的农村职务犯罪预防体系。首先对易引发、诱发涉农职务犯罪的关键领域和环节,进行重点联合监督预防;其次政府可以与农村基层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健全责任机制;再次要结合办案,发现和分析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检察建议。我市在查办涉农案件过程中,针对犯罪易发环节和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纰漏和问题,提出了十几项检察建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篇8:浅析赡养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一、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 龙街镇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从案件错误性质来看, 主要集中在失职渎职类、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类、贪污贿赂类。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类案件中又以违反土地管理案件居多, 贪污贿赂类案件主要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失职案件。二是涉案金额较大。如万海村委会矣草村小组原组长一次性侵占公款达8 000元。

二、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

村组干部作出违法违纪案件行为,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 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村组干部教育管理不严。由于龙街镇镇域面积大, 农村各项事务繁忙, 加上村组干部居住分散, 集中不便, 从而对村组干部教育培训抓得不够, 虽然每年也举办村组干部培训班, 但政治学习、廉政教育时间少, 致使部分村组干部廉政意识不强;加之部分村组干部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小组会议等制度执行不到位, 致使对村组干部的监督苍白乏力;三年一届的村组换届选举, 直接影响镇党委政府对村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二是财务监管不严。近年来, 龙街镇实行了“村账镇管”制度, 对整治农村财务账目混乱状况、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村账目监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镇财务人员负责给村组做账, 在审核、监督村组的收支时, 只要票据正规就可以入账, 使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合理化。此外, 还有少数村, 由于村主要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 审批不及时, 导致部分村组出现做账不及时的现象, 使得一些村组干部有空可钻, 从而出现贪占挪用集体资产, 侵害群众利益等现象。三是村务公开不规范。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村委会应当定期将村级财务公开, 包括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宅基地审批等事项。但实际上, 有的村组干部为谋取私利, 不想让群众了解村务、政务和财务, 加上镇上对村务公开督促检查不够, 使部分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主要存在三种情况:即半公开, 将一些群众不关心、无关痛痒的事项予以公开, 而群众真正关心, 诸如宅基地审批等不予公开, 糊弄群众;假公开, 将一些公开的事项进行“艺术处理”, 公开内容不真实, 欺骗群众;再者就是不及时公开或者不公开。四是干部待遇偏低。由于转移支付资金有限, 加上村组干部人数众多, 干部工资待遇偏低。村书记、主任每月只能领700元左右工资, 副职每月400元, 委员200元, 组干部只有100多元甚至不足100元, 有时还不能及时发放。离开村组干部岗位后, 工作年限长的, 每年能拿到千元左右的补贴, 工作年限不长的什么补助都没有。工资待遇偏低, 使得一些干部产生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思想, 有机会能捞就捞一些。五是权力过分集中。在农村, 由于特权思想严重和依法治村意识不强, 致使部分村组级组织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他们对村组事务起着最终拍板定音的作用。因此, 这些人容易成为被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 如果一旦把握不住, 经不起诱惑, 就会滑入腐败的深渊。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工作责任心不强。一些村组干部, 不能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 争权夺利有余, 对群众对工作负责不够。工作中被动应付, 敷衍塞责, 对集体、群众生命财产漠不关心。二是不重视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个党员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但一些村组干部由于不重视学习, 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 他们认为, 事务是实的, 学习是虚的, 身处最基层, 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即可。因而忽视了政治学习, 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 没有真正解决为谁服务, 为谁掌权等重大问题, 价值观错位, 人生观扭曲。对当今社会一些腐败现象见怪不怪, 跟风效仿, 最终“自然”地走向歧途。三是法纪观念淡薄, 心存侥幸心理。由于所受教育程度低, 一些村组干部对贪污受贿要受到党纪国法制裁都知道, 但在日常工作中, 尤其是在收受他人好处时, 认为“我给你办事, 你给我好处”合情合理, 不知不觉中收受贿赂。但也有少数村组干部并非不懂法纪, 而是抱着侥幸心理, 认为贪污受贿是在“一对一”情况进行,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别人发现不了;还有的认为别人在违法犯罪, 也没有被查处, 因此, 自己做了也不会被查处。结果是胆子越来越大, 最后, 在腐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不能自拨。四是封建腐朽思想严重。国家制定的一些基本国策, 作为村组领导干部, 本应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模范遵守国家政策, 为群众做出榜样, 但是有一些村干部落后思想根深蒂固, 带头破坏或违反国家政策, 搞以权谋私。在受查处的村组干部中, 有因为包庇亲友违纪生育受到查处的。

三、遏制村组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对策

村组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但影响坏、危害大。遏制村组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显得尤为紧迫。

1. 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

内因是根本, 外因是条件。当前, 村组干部中发生的违纪违法现象, 从根本上说都是自身素质差、缺乏自控能力造成的。因此, 加强对村组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全面提高干部素质, 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是有效遏制村干部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根本措施。要认真总结经验, 积极探索, 增强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在教育形式上, 既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引导村组干部向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学习, 见贤思齐, 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又要利用反面教材, 对村组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以案明纪, 引以为戒, 警钟长鸣。既要对村组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方面的理论灌输教育;又要采用讨论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 对村组干部进行生动活泼的反腐倡廉教育。在教育内容上, 重点要强化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要强化宗旨教育。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引导村组干部对照科学发展要求, 查找思想作风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地位观, 坚持立党为公, 掌权为民;增强宗旨意识, 清正廉洁, 真抓实干、勤政为民,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都从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 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二是要强化法纪教育。要组织村组干部认真学习《纪律处分条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刑法》、《行政许可法》等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 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懂得什么是党的纪律所允许的, 什么是不允许的;哪些是合法的, 哪些是不合法的。自觉用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来约束和规范自身从政行为, 切实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自觉依法照章办事。三是要强化艰苦奋斗传统教育。要教育村组干部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 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2.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强化监督。

一是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是村级民主监督的基础, 没有公开, 就没有监督。实行村务公开, 要从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 凡属村里的重大问题, 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都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群众公开, 遇到突发的重大事项应随时向群众公开, 听取群众意见, 以保证公开的时效性。公开的内容必须保证真实性, 不能摆花架子、走形式, 搞假公开、半公开、不公开。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 它应包括财务计划及执行情况、各项收支、各项财产、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干部工资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二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完善民主理财小组制度、村账镇管制度、县镇定期对村组级财务审计制度等。各村要安排专人负责财务报账工作, 要依法选举成立村民理财小组。镇级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 必须逐笔审核原始单据, 监督财务收支, 对不合理、不合法的票据坚决不予入账, 对未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的票据坚决不予入账。对不按规定报账, 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的, 除对责任人作出处理外, 还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三是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要改变目前有的村党总支 (支部) 书记或村委会主任, 不管事情多么重要、是否可行、结果如何, 动辄就自己拍板的情况。村里的重大事项, 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经村级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有的还要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 决不能个人说了算。四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明确村党总支 (支部) 书记为村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镇党委书记则是村镇范围内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腐败, 应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五是加强党内监督。要利用党小组会、总支 (支部) 大会、支委会以及各种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 针对干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大力发扬党内民主,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纠正干部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提高村级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3. 完善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基础。选好干部, 用好干部, 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将素质高、作风实的人员选进干部队伍。一是要把好选举关。实行“两推一选”等制度, 选举出一些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好干部。但是, 有些地方发生了贿选、逼选等现象, 使人民群众不能选举出自己满意的“当家人”。因此, 一定要把好选举关, 保证选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二是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农村干部队伍, 以改变目前农村干部学历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及其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 以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 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 为 (下转104页) (上接98页) 村级干部队伍储备生力军。三是要规范村干部报酬。拿得太多, 群众有意见, 太低则影响干部的积极性。可以根据各村的经济发展状况, 经群众讨论, 村党支部、村委会协商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 并与工作任务、工作实绩挂钩。对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 镇政府一定要帮助落实村干部的报酬, 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四是要克服“家族村官”现象。书记、村长“一肩挑”容易产生腐败, 由同一个家族中的人担任也会导致集体腐败。

4. 加强村组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实行村组干部任期目标经济责任审计, 是一种新的经济监督形式, 它通过镇审计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规定, 对村级领导班子和主要干部在任期间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财务责任、经济责任进行审查核实, 并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这样做, 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核实干部任期内的政绩;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任期内遵纪守法、廉政勤政情况;有利于对干部的缺点错误早发现、早提醒, 促其改过;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查处少数干部的违纪违法甚至经济犯罪行为, 避免给集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要不断完善对村组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定期对村组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要重视审计结果在村组干部评先评优中的运用, 对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组干部要从政治上经济上大力奖励。

5. 加大查处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

上一篇:电极糊工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中考英语冲刺怎么复习这些技巧一定要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