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2022-09-11

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的活跃因素与重要力量,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加社会就业和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融资担保是金融改革的重要补充部分,其增信、保障、杠杆、分摊风险等功能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中,由财政出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是政府发挥财政职能为小微企业融资引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加快发展区域内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动力足、干劲大,融资担保行业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当前融资担保行业现状从最高层面做了具体指导,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规范业务运作,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费率水平、加大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助力银企对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一、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企业一般通过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途径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小微企业的自有资金有限,内源融资仅为初创期提供起步资金,无法满足证券发行要求,所以小微企业更多的是通过银行和民间借贷机构等间接渠道进行融资。但是,在追求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原则之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贷大、贷长、贷政府”的贷款偏好,而忽略小微企业“急、短、小”的贷款需求,加上融资手续繁杂、办理审批周期长,易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从全国来看,小微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GDP的60%,纳税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而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企业贷款余额的37.8%,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风险高、管理不规范、信用观念不强、抵押担保品不足等,银行往往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以覆盖贷款风险,有的银行甚至直接拒绝贷款,小微企业只能选择高息民间借贷填补资金缺口。除利息支出外,不少企业为争取贷款还需支付评估费、公证费、过桥费、担保费等各种费用,融资成本高昂。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对陕西省2014年新设小微企业的跟踪调查显示,2019年四季度,小微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民间渠道进行融资,10家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的平均年利息及费用率为8.6%,10家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融资的平均年化利息率为13.7%,远高于同期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一边是资金雄厚的银行系统,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可控是阻碍资金流入小微企业的症结所在。当纯市场化手段无法较好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时,需要政府适时出手进行政策性支持。

二、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政府性融资担保是由财政出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担保机构,当市场自发调节难以实现信贷资源对小微企业的有效配置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就成为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来打通银行资金流入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这也是当前我国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选择。《意见》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当前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机构建设、业务开展等方面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一)回归融资担保主业,明确服务对象范围

根据《意见》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必须严格以小微企业和“三农”为担保主业,主动剥离政府债券发行和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担保业务。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加强对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的认识,厘清政府性和商业性的融资担保机构各自的业务范围与标准,突出政府性融担机构的经营范围,明确服务对象,重点为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增信。同时,再担保公司也应充分发挥规范、引领作用,引导体系业务向小微企业倾斜,逐步压缩大中型企业担保业务规模,不得为追求稳定回报而偏离主业。

(二)完善银担分担机制,促进银担互信合作

银担合作各方要协商确定融资担保业务风险分担比例和担保代偿条件,明确小微企业贷款的代偿和追偿责任,通过分担机制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金压力及业务风险,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搭建桥梁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撬动更多资金投入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中。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省级再担保公司与各银行省级机构的“总对总”合作,积极联系对接、开展业务洽谈,以总行为突破口,辐射带动地方分支机构参与合作,自上而下理顺融资担保体系和各级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落实合作条件,推动政银担合作风险分担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和引导银行参与并落实“4321”新型政银担互信合作机制,将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开展政银担业务情况纳入业绩考核指标,作为银行支持地方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的依据。

(三)完善资金补充机制,增强财税支持力度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充足的资金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业务、抵御风险的基础。为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切实提高其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水平,需要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资金持续补充机制,做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规模,提高其开展业务、对抗风险的能力,引导、鼓励市县政府设立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同时,运用税收手段减轻体系内机构经营负担,通过免征营业税、准备金税前扣除等降税减费措施,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行税收减免或补贴,从而变相增加机构资本金,支持担保机构稳健运行、持续发展。

(四)加强行业机构建设,引导降低融资成本

各级政府应提高对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快培育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全面推进市、县两级担保机构建设。鼓励、引导辖区内担保机构尤其是区县级担保机构加入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扩大体系成员业务覆盖面,完善担保机构准入管理制度,实施担保体系成员的差异化管理,提高体系服务水平。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充分响应号召,降低平均担保费率至1%以下,其中,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同时,简化融资担保流程和手续,探索降低对抵押担保、反担保的要求,提供续保便利,除贷款利息和担保费用之外,不再额外收取保证金、咨询费等不合理费用,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与成本。

摘要:近年来,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增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融资难、融资贵越来越成为当下制约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顽疾。政府性融资担保是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抓手,当前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各地应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和经营环境,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政府性融资担保,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参考文献

[1] 罗剑朝,于转利.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经济管理,2011(02):125-131.

[2] 刘伟,辜胜阻.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缓解的制度设计[J].商业时代,2013(16):78-79.

[3] 罗志华,黄亚光.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7(02):163-170.

[4] 赵鹤.普惠金融服务下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探析[J].特区经济,2018(09):130-135.

[5] 肖志明,赵昕,赵学荣,等.建设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四台一会”支持产业扶贫[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8(03):81-87.

[6] 张志涛,寇晓华.增强整体合力,助力中小企业融资[N].中国财经报,2019-5-21(5).

[7] 赵全厚,黄蓉.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国际经验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19(06):106-112.

上一篇:广州能源互联网新业态培育研究下一篇: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