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网络的“童话体”检讨书

2024-04-14

走红网络的“童话体”检讨书(精选4篇)

篇1:走红网络的“童话体”检讨书

如果让你写一份检讨书,你会怎么写,是凑字数,还是从哪里抄一下,就个人经验来讲,如果是抄的老师很轻松就能看出来,如果是凑字数,写的就没有深意,下面来看看最近走红网络的“童话体”,一起来看。

近日

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

“童话体”文章走红网络

其拟人手法使用得惟妙惟肖

令人叹服

但在与大家分享这篇文章前

要先透露下

这是一份检讨书!

此文的作者

因为上课挪走同学凳子

致使同学摔了一跤

而写了这篇文章↓↓

小作家:我是一张转转凳子

我家住在综合教室(7),我有一张扁扁圆圆的脸,蓝色的脸庞,身材不好,可我的脖子好呀!又细又长,还有螺纹呢!我下盘稳固,你瞧,我四条腿,矮矮稳稳地站在地板上。我能高能矮,只要转转就能把我的脖子调高、调矮。

三年级同学总是调皮,总是淘气地把我的头转下来,让我身首异处,幸好有老师帮助,我又能恢复原形。即使有几位同学很淘气,把我踢来踢去,我还是忠于职责,头顶每一位同学的屁股,哦!您已经知道,我是谁了吧——一张转转凳子,科学教室里数量最多的凳子。

今天,我来代替小语同学写一份检讨书,因为,小语同学很调皮,我给你说说她在社团课上调皮的故事吧!

今天社团课根据需要,座位稍稍调整,小语前面坐上了一位好脾气的帅哥哥,她觉得这位六年级的哥哥又高又大,很想和哥哥说说话,可是哥哥上课很认真,没有搭理小语,小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趁哥哥被点名起身的一瞬间,把我从哥哥身后抽走了。眼看哥哥一点防备都没有,弯腰就要坐下来,可是我不在下面,我就立刻大声喊:“哥哥别坐,别坐”,小语却在后面把心提到嗓子眼。

哥哥当然听不到我的喊声,一屁股坐下来,立刻摔了一个大坐墩。哗啦一声,老师、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哥哥,小语的表情更加奇特,火眼金睛的老师也立刻走到小语前面来。

哥哥站起来,拍拍屁股,疑惑地看着小语,小语心里发毛,看人高马大的哥哥会怎么样火冒三丈呢?哥哥没火,还是好脾气地坐下,可是火冒三丈的郑老师却快步走来,拎起小语的手,像拎起那只小语家的小兔子一样,把小语请出座位,来到教室外个别教育了。

小语乖乖地走到教室外,她悻悻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认罚写检讨书。

这篇童话体检讨书的作者

是一位四年级女生小语

让她写检讨书的郑老师觉得

她写得非常棒

就稍微修改了一下

发到了自己创办的公众号上

“内容主体没变,我润色了一下。”

这篇“童话体”检讨书是这样出炉的:

上周二下午,小语在上郑老师的社团课,课上她开了一个玩笑,把前面一个六年级男生的凳子给挪开了,让这个点名起身后准备坐下的男生一屁股坐到地上。

调皮的小语犯错了!这是她第一次开这样的玩笑,但确实是犯错了呀。当时她也很害怕,当郑老师在教室外让她写一份检讨书时,她更害怕了。“我是第一次写检讨书啊,没写过,不知道该怎么写……”

接下来,郑老师对她说,可以用童话来写这份检讨书,小语马上放松了一点。“我以前写过童话的,心里有了底。”

这次犯错,小语不想告诉爸爸妈妈,她写的这份检讨书,她更不想给爸爸妈妈看。

碰巧的是,小语的妈妈刚刚从郑老师的公众号里看到了女儿写的这篇“童话体”检讨书,她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小语花了半节课构思,又用半节课写好了这份检讨书。“写着写着,我觉得就像是在写作文呢,平时我也不太喜欢写作文,但总比写检讨书要好。”

让小语写这份检讨书的,是学校的科学老师郑老师。郑老师说,这不是他第一次让学生写检讨书,但是第一次把检讨书写成了童话故事。

“我教书28年,当班主任时,会让一些犯了错的高年级学生写检讨书,但效果一般。大部分学生写检讨书时,情绪是负面的,我给他们提供反思机会,他们却在说假话。”郑老师说,他一直认为写检讨书这种事情没用,“可能改改人称就有意思多了。”

郑老师说,小语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女孩,语文能力比较弱,如果让她写检讨书,可能四五个小时都完不成。“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换一个人称写,不讲自己的事,写起来可能会更加积极,这是移情的作用。”

小编还收集了一些孩子写的检讨书,不光让人心服口服,还有可能被笑昏过去——

1、你的接力棒是铁锤呀!

2、小盆友,你确定要发这样的毒誓吗……

3、感觉有凑字数的嫌疑……

4、字体工整!态度认真!可以过了!

5、张老师,这篇检讨可以不在班上读吗?(打“√” 是□ 否□)

6、既然后果这么严重,下次别用粉笔头砍人了昂?

7、画得不错,字写错了。

8、虽然很有文采,但是如果老师不给你机会呢?

9、你解释清楚,引用福尔摩斯的话是想说明啥?

篇2:走红网络的“童话体”检讨书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迎来了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马”上有房等等的“马上体”祝福语也走红了网络。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马被赋予了各种吉祥的含义。随着马年的脚步渐渐临近,各式各样的跟马有关的图片也被搬到了网络上,一时间,“马”上有房、“马”上有车、“马”上戴金、“马”上有对象等“马上体”祝福走红网络。网上炒得火热,玩具市场销售情况如何呢?

据玩具谷了解到,因为马被赋予的含义比蛇的含义好,因此2014年的吉祥马销售普遍比2013年好,但是,几家欢喜几家忧。玩具谷走访了几家大型的商店,所有马年的玩具都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有的马背上绑着钱,寓意“马”上有钱,有的马上表面贴着幅字,寓意“马”上有福……这些玩具的价格都是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虽然寓意很好,也很有新意,网上也炒得火热,但是玩具市场反应却比较平淡,据店主介绍:“往年12月份生肖玩具都能卖出三四千个,而今年却只能卖出一千多个。”一些单位企业每年都会买二三十个生肖玩具作为摆设,而今年似乎这个方面的销售额下降了不少。

生肖玩具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因此很多玩具企业对于生肖玩具的设计和开发都是比较少的,再加上马的形象不好设计,除了品种单一,设计上不尽人意,因此,消费者对于马年玩具也不是那么“热情”。

对于马年玩具受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北京玩具协会传统玩具研究委员会主任王连海认为:从历史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肖都会受到欢迎,马玩具遭遇冷落,这是正常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时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传统玩具也需要发展。生肖玩具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形象。重要的是要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内涵,以符合现代人全新的审美时尚。

然而,并非所有地区的马年玩具都呈现冷清状态。据了解,山东济宁太白楼的一家商店柜台上的卡通马、小木马、毛绒马、仿真马的销量就有所增加。据柜台的销售人员介绍,平时一个星期才卖出一两个玩具,最近几天,一天可以卖出七八个玩具。在旧年末新年初,店主表示还是会大批量进一些生肖玩具。因此在十二生肖中,虎、龙、马生肖形象寓意好,所有相应的生肖玩具中这是这三种卖的最好。

篇3:走红网络的“童话体”检讨书

根据百度词条对于“网络红人”的解释, “网络红人”与现实的名人, 诸如电影电视明星一样, 只是“网络红人”是通过新兴的媒体互联网来一举成名的人。从2003年最早的木子美, 到芙蓉姐姐、公交MM、天仙MM等, “网络红人”可谓层出不穷。然而, 这些“网络红人”已不仅仅局限于网络, 渐渐开始向传统的大众媒体演进。电视、报纸上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究竟为何会产生“网络红人”这种现象, 传播者、媒介、受众等在这一现象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二、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网络红人”、“传播学研究”得到10篇相关论文, 大致综述如下:

一“网络红人”之所以在网络上大规模迅速崛起的原因是由于“网络推手”的推波助澜, 以及网民作为受众的积极参与。“网络推手利用网站的点击率, 赚取网民的眼球。而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是促使‘网络红人’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1]

二“网络红人”由于“乌合之众”效应, 使得“网络红人”炙手可热。“‘网络红人’首先在网络上成名, 为传统媒体设置了‘网络红人’这个议题, 而传统媒体对‘网络红人’的关注使得‘网络红人’更加快速地进入到现实生活中去。”[2]

综合以往的研究发现, 对于“网络红人”的传播学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媒介与受众在“网络红人”成名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的问题上, 而忽视了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反馈在其中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传播的5W模式结合其他传播学原理来论述“网络红人”走红的原因。

三、正文

1.“网络红人”的分类

首先根据“网络红人”借以走红的载体, 将“网络红人”分为三代:

一、文字时代的“网络红人”。指诸如最早的“网络红人”痞子蔡、安妮宝贝等通过文字在网络上走红的“网络红人”。

二、图文时代的“网络红人”。指诸如公交MM、二月丫头、流氓燕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自己呈现在互联网上的“网络红人”。

三、宽频时代的“网络红人”。指诸如胡戈、香香等以视频的方式走红于网络的“网络红人”。

本篇论文所论述的“网络红人”主要指图文时代的“网络红人”。

2.“网络红人”走红的原因分析

从传播的5W模式来看, “网络红人”的走红牵涉到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众以及反馈这五个渠道。

“网络红人”现象中的传播者可以指“网络红人”本身, 也可指一些特定的网络推手, 更可以指传播有关“网络红人”信息的受众。诸如像芙蓉姐姐之类的“网络红人”一开始是从自己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言论和照片而后有了自己的经纪人, 即网络推手在幕后作为传播者来有选择的传播信息。网络这个新兴媒介的出现带给了现实许多可能性。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为个人提供了许多现实所未提供的机会。结合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 网络为“网络红人”提供了表达本我的空间, 使得原始的自己, 即包含个人最原始的欲望以及冲动得以挣脱社会道德以及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来行事。据媒体的考证, 芙蓉姐姐曾是原陕西工学院机电工程系96级学生, 因为考研屡败而闲逛在北京清华的论坛上宣传自己, 图片与她自己介绍的文字形成强烈的反差进而使得芙蓉姐姐成为网络上争议的焦点, 进而开始走红。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 “网络红人”的走红, 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其中有利可图。天仙MM就是最生动的例子。网络推手“老浪”在四川发现了这个羌族女孩, 由于天仙MM的清纯深得网民的喜爱, 进而推动“老浪”成为了天仙MM的经纪人进行天仙MM的“炒作”。据悉, 天仙MM的代言费已经高达6位数。而“老浪”无疑是直接的受益人。

而互联网的崛起, 使得传统的单向传播的媒体受到极大的挑战, 受众在网络上的双向互动非常明显, 人人都可以成为把关人向他人传递信息。芙蓉姐姐的粉丝们在百度贴吧里面疯狂发她的照片就是受众传播的典型例子。

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速度之快, 传播域之广是难以想象的。

从上述对于传播者的分析中, 已经提到网络这个新兴的媒介在“网络红人”走红现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从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介的特性谈起。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 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性, 使得传播过程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增强。受众与传播者之间能够通过网络形成非常强的互动, 传播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受众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传播内容, 以此来达到良性的循环。网络推手的炒作就是运用了互联网的这个特性, 受众想要看什么就传播什么, 一切受众说了算。其次, 互联网整合了多媒体与媒介的双重功能。传统媒介只能为受众提供单一的媒介功能, 报纸只能用来阅读, 电视只能用来收看, 收音机只能用来收听, 而网络却集报纸、电视、收音机的功能为一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受众获取更多、全方位的信息提供了便利, 加之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 受众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互联网这个媒介, 这就使得传播更加便利, 更加多元化, 为“网络红人”的迅速走红提供了技术基础。而互联网资源的丰富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同样也为“网络红人”这一现象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媒介的这些特性为“网络红人”走红提供了技术条件的同时, 也为传统媒体设置了新的媒介议程。

众所周知, 议程设置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传播学者郭庆光对此曾论述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 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 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 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 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 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在现代社会里, 由于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不管这种‘再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 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3]“传媒不但能够设置议题, 而且能够反映社会议题;不但能够制造和影响舆论, 而且能够反映舆论。这也可以理解为:传媒能为社会设置议题, 而社会 (人、事物、事件等) 也能够为传媒设置议题。”[4]“网络红人”在互联网上的走红也成为传统媒体关注的焦点, CCTV曾9次采访天仙MM, 而平面媒体报纸杂志也纷纷采访过芙蓉姐姐等网络红人。也就是说, 网络成为一个信息源为传统媒体设置了新的议题, 而传统媒体又将这些“网络红人”这个议题作为自己的议题传播给整个社会, 从而为社会设定了这个议题。这就使得“网络红人”迅速走下网络的虚拟世界, 走向现实社会, 形成现实中的知名度, 从而催使她们获得经济利益。

而互联网上传播的有关“网络红人”的传播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过网络推手的策划的;另一类则纯粹是“网络红人”在互联网上表达自我, 张扬自己的个性。由于传播内容直接与受众相关, 所以这一部分将结合受众与传播内容一起来对“网络红人”现象进行分析。

首先从第一类传播内容来看。据号称“全球首席网络推手”“浪兄”透露, “推手们会去BBS发帖, 进行炒作。网络编辑、网络版主是左右她们曝光率的关键。接着他们会组织一些写手, 从而来引导话题, 删除一些攻击性言论。如果受追捧多的, 那么就会找人来骂一骂她。”[5]从实质意义上来说, 网络推手成了互联网上传播“网络红人”信息的把关人, 他们利用网民的“眼球经济”, 有取舍地向网民传播信息。这样就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新的议题, 从而引起网民的关注。细心关注“网络红人”的传播内容, 不难发现, 网络推手所传播的内容四平八稳地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然而, 受众在看厌了芙蓉姐姐、流氓燕的张扬个性之后, 希望看到一些传统的淳朴形象, 就有了天仙MM、公交MM的出现, 这也是天仙MM为何如此走红的原因。当受众再次厌倦这样的形象时, 与之相类似的形象的出现已经满足不了受众的心理欲望, 幼教妹妹还未走红就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众对于既有的“网络红人”形象单一化的厌倦心理所造成的。

从第二类传播内容来分析。诸如芙蓉姐姐这样的“网络红人”从一开始就是试图在网络上张扬自己的个性。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个人表达本我的心理欲望增强, 芙蓉姐姐在互联网上疯狂称赞自己, 宣传自己, 在清华北大的论坛上疯狂地贴自己的照片, 正是她想要表现自己的本我的驱动。在现实世界中, 芙蓉姐姐就是个考研失败游走于清华北大论坛的边缘人物。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巨大反差使得芙蓉姐姐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认为自己应获得的位置。而网络论坛里人们的集群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恰好符合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提到的“乌合之众”效应, 一个人一旦进入了群体中, 他的个性就被淹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着统治的地位, 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情绪化和低智商。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之间的行动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最后, 从5W模式中的反馈这一链条来看, 网络作为一种互动性极强的媒介, 促使传播者能够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拿二月丫头来说, 她的走红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网民们普遍支持二月丫头这种敢于在网络上呈现自己的真个性的人, 并支持她“平凡的生活需要奇遇, 而网络给了我这样的机会”的说法。鉴于支持的人居多, 那么作为网络推手就需要在各大论坛发布负面信息, 批评二月丫头, 这样才能让二月丫头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头浪尖。二月丫头的例子说明, 反馈对于“网络红人”的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没有互联网网民的即时反馈, 网络推手就不会进行传播内容上的调整, 以此来抓住网民的视线。

四、结论

“网络红人”之所以走红, 归根结底离不开传播的5W模式。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以及反馈在其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在“网络红人”这一现象中, 我认为媒介占了主导地位, 互联网的诞生催生了“网络红人”, 这一点从“网络红人”这个称号本身就能看出来。互联网给“网络红人”的走红提供了“温床”, 无论是传播者、受众、反馈以及传播内容一旦离开了互联网这个媒介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 而互联网这个新兴的媒介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成为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

互联网的信息爆炸, 其中蕴含着许多传统媒体的议程, 因而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话题在互联网上热火朝天之后便急速地得到传统媒体的关注。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 用在这里恰当好处, 传统媒介向受众提供的信息正是另一个媒介的信息。而传统媒体对于“网络红人”的关注又加速了其在现实世界的走红。我们不得不承认,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王祥琳:《网络红人现象分析》, 新媒体, 2008, 15

[2]赵尚:《野百合的春天有多远-〈对网络红人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爱好者, 2007, 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15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赵尚:《野百合的春天有多远-〈对网络红人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爱好者, 2007, 4

篇4:走红网络的“童话体”检讨书

近半年来, “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papi酱,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络上蹿红, 成为“2016年第一网红”, 她原创的短视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视频网站等平台上被网友疯狂转载、点赞。凭借40个短视频, 她的微博粉丝数量已经高达850万, 公众号粉丝也超过600万, 视频总播放量早已破亿。在这个关注力不断转移的新媒体时代, papi酱是如何仅凭一人力量, 火速蹿红的呢?笔者将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探究这背后的原因。

1 生产环境:段子盛行的时代

步入新媒体社会以来, 大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高。当网络上出现热门事件时, 大众不再像往常一样跟随主流媒体的意见, 而是会多角度、娱乐化、开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段子就成了人们交流互动、舒缓压力、怡乐怡情的表达手法。

如今, 社会舆论环境日益宽松, 无论男女老少, 都愿意以这种娱乐的表达方式互动交流。尤其是移动互联网, 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发声途径, 大众纷纷在微博、论坛、微信、弹幕网站等网络平台表达观点。形形色色的段子笑料不仅出现在网络世界里, 在传统媒体的版块画面里, 也常见段子的身影。段子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 无处不在, 成为一种表达文化。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作为网红的papi酱, 在视频中加入大量的段子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一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符合当下的流行文化。二是满足了人们对段子渴求的欲望。讲段子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的语言宣泄, 属于正常的心理释放行为。弗洛伊德说“自嘲是幽默, 嘲笑别人则是玩笑”, 作为无意识对滑稽的贡献, 一个段子一旦被讲述, 传播者和受者就一道逃脱或者超越了道德伦理的检查和束缚, 产生极强的快感和极大的满足感。1三是增添了视频的趣味性。没有段子的视频必定是枯燥乏味的, 而段子的加入使得视频更具可看性。寻求趣味是人的天性, 视频里的段子能够平添趣味, 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2 生产方式:原创的短视频

随着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网络的传输速度更高、移动终端获取信息更为便捷、通信技术更加智能。4G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视频的变革和创新, 一批以秒拍、小影、小咖秀为代表的短视频APP应运而生。和以往的短视频相比, 这类短视频APP从传播形态、技术以及介质都产生了变革, 满足了用户需求的自主性、创造性, 为用户提供更多有趣的互动和交流。2papi酱正是使用了秒拍APP录制短视频, 通过分享到微博、微信平台而大获成功。和之前的网红相比, papi酱尽管有苏菲·玛索般的清纯外表, 却没有利用出格的文字、裸露的照片搏出位, 而是凭借自己有内容有品质的搞笑短视频获得网友的青睐。这是因为, 秒拍APP拍摄简单、素材多样, papi酱利用变声器录制视频, 自行剪辑加工, 就可制作成短视频。二是秒拍APP能即拍即分享, 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交流诉求。当papi酱完成视频的制作, 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后, 视频便开始病毒式的扩散。秒拍APP利用分享的粘性, 瞬间捆绑了社交平台, 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 让视频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快速、最广泛的传播。这是papi酱能在半年内吸粉上千万的重要原因。

3 生产者: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papi酱, 真名姜逸磊, 是一名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在读研究生。她自嘲自己是一个“贫穷+平胸”的女子。这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以往暴露粗俗网红形象的审美观念。大多数的女性网红, 都是靠“V字脸”、大胸、大长腿视频或者照片吸引眼球。而papi酱一反常态, 即使有清秀的外表, 却在视频里素颜出镜, 衣着家常。明明声音甜美, 却使用变音器改变声音, 甚至对脏话口型。这种反常的形象塑造, 恰恰满足了受众心理的好奇心和娱乐需要。

另外, 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papi酱, 本身具有很好的表演功底, 在镜头前可以惟妙惟肖地表演各种角色。出色的演技让观众置身于角色当中, 更有代入感和亲近性。

3 生产内容的特点

2015年8月, papi酱在其个人微博上试水, 发布了一系列秒拍视频, 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5年10月, 她开始利用变音器发布原创短视频内容, papi酱在各大内容平台的人气一路高涨,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迅速积累了几百万粉丝。3笔者将papi酱10月份以后发布的视频分析后, 总结出如下的三个特点。

3.1 接地气的话题选择

papi酱的视频主题都是贴近生活的时下热点。在“双十一”之后, papi酱推出了“购物剁手吃土”视频;圣诞节前, 发布了“圣诞节, 你真的了解吗?”的科普知识。还有男性生存法则系列、烂片电影总结系列等。这些话题贴近每个年轻人的生活, 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papi酱又以一位大龄女青年形象在视频中出现, 更显得亲切、接地气。同时, papi酱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吐槽, 贴近观者的槽点, 优质的段子内容说到了观看者的心底里, 让观者能产生极大的共鸣。papi酱也就自然而然的在网络世界里脱颖而出。

3.2 小篇幅的视频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观看视频的主要方式。人们可以在移动的环境下使用手机, 而这些零碎、分散的时间是较为短暂的, 这决定了视频的内容需要短小精悍。笔者统计发现, papi酱的所有视频都不超过5分钟, 大多数视频保持在2到3分钟。这样的时长, 既能方便受众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完整观看, 也能很好地抓住观者的注意力, 不易走神分心。

此外, 4G时代的来临, 让人们离开WiFi的环境也能畅快在线收看视频、图片。技术的进步, 再一次为大众在移动时空里使用手机观看短视频提供支持。

3.3 多角色的人物扮演

在papi酱的视频里, 我们不难发现, papi酱经常变化造型和声音, 一人饰演多个角色。这一方面让观者更好地明确角色的更替, 另一方面, 造型的不断切换, 也让观众保有新鲜感和趣味性。同时, 多个角色的出现能更好地诠释每个主题, 让各方代表现身说法, 更具真实感和代入感。

4 结语

可见, papi酱的走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其与当下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宽松、传播渠道畅通的大环境密不可分。此外, papi酱本身独特的形象塑造、贴近生活的素材选择和入木三分的角色表演, 也将自己成功包装, 迅速成为炙热可热的网络红人。

但是, 值得一提的是, papi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频的优质内容和接地气的吐槽段子, 但是要一直保持话题的可读性和内容的原创性, 并非一件易事。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 papi酱能否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 能否稳定维持粉丝的数量, 将会成为她能否保持高涨人气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克钦.“段子文化”浅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10) .

[2]雷攀.社交网络进入短视频时代[J].西部广播电视.2014 (8) .

上一篇:史上最优秀的开学典礼主持词下一篇:一3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