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论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中日关系论范文

论中日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

以史为鉴,共同发展

——论中日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

中国与日本的交往由来已久。同为东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谁也无法忽略谁的存在。中日关系又是国际关系中复杂的一环,充满了许多变数。这些变数无疑给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中日关系的走向,不仅是中日双方所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政要所注目。总的来说,中日关系的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国际因素的影响。

中国和日本的接触最迟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巨大,自然也波及东边岛国日本。如同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艳羡中国的文明制度一样,日本对中国社会的一切都有很大的兴趣,并发挥了日本民族拿来主义的优良传统。据史料记载,在各国学习唐风的热潮中,日本尤为积极。短短几年间,日本派往中国的留学生就有数百人,这些人在唐朝的国家教育机构学成回国后,成为了日本政治社会改革的主流人物。当时中国和日本的交往频繁,时有互派学者留学生到对方国土上求学传教。著名的鉴真就有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而在唐帝国朝廷上担任官职的日本留学生也为数不少。日本当时的社会制度,甚至是生活习俗都极力模仿隋唐,经过大化改新,日本借助中国的影响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在这一时期,中日关系发展态势良好,且中国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处于主要地位,是影响国,日本处于附属地位,是被影响国。在官方和民间的交往中,和平和共同发展是主线,反映了当时中国包纳百川的大国风度和日本虚心向学的民族传统。这种环境的形成主要是高层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和初次接触的稳定过渡期。日本是属于中国的文化圈子里的。

进入元明时期,中日关系变得复杂起来,蒙元的两次远征使日本改变了对中国的传统看法。而中国在明朝中后期出兵朝鲜,驱除日寇,以及在日本国内战争中流散的浪人集团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掠夺骚扰,在给中国政治环境带来不稳定因素的同时,恶化了中日的外交关系,埋下了今后两国政治经济敌对的种子。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大国外交保守政策,另一方面是日本国内政治动荡,造成军国主义泛起的必然结果。

在清一代,日本起初对满清政权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日本的上流社会视满清统治者为蛮夷,在清初对台湾政权的支持和对满清政权的敌对可以知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中国和日本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交流,由于日本和中国同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双方交往并不频繁。鸦片战争以后,日本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带来的严重后果,举国震惊,从而走上了明治维新的道路,而清政府继续顽固不化,导致了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日本在二次改革的过程中主要沿袭了德国的发展道路,以铁血政策为主导,走军国主义强国的模式。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反映了东亚生存空间的争夺,也反映了西方对东方政策的影响。此次战争是中日关系开始恶化的标志,造成了中日关系半个世纪的紧张。 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和日本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已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中国的所谓政治家面对强权主义,不敢反抗,反是服从和退让。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给日本奴役中国创造了机会,在清末民初的数十年,中日关系始终是中国和外界关系的重点,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中国的外交逐渐丧失了主导权,东北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中日关系的严重恶化,卢沟桥事变则标志中日关系的彻底恶化。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在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后,终于取得了民族的伟大胜利。中日关系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受到了国际关系和两国政治方针的影响。日本是岛国,资源缺乏,满足不了工业化的需要,所以必然会加紧对外扩张,而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无疑是日本侵凌的首选。中国当时政治分裂,国内战争频繁,无暇外顾,对日本的行为采取退让的态度,一进一退,最终引发了火药桶。中国和日本的两国关系恶化主要在于政治经济的对比悬殊,也是西方国家寻 1

租行为在亚太地区的典型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日关系一度处于冻结的状态。这主要是两个阵营的划分的影响和中日民族感情的结果。中国在这一时期,为了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先后采取了一边倒和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关系直接影响了日本对华关系。而中国对日本的外交在国内热火朝天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中冷却。直到中美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关系最终实现了破冰之旅。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为标志,中日关系走向了战后的新起点。

但中日关系发展至今也充满了不稳定因素。首先,日本对华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日本在战后走美国路线使其在经济上实现了罕见的大腾飞,而富裕之后的日本加紧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决定了其国策在近期内不会改变亲美传统。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战略地位的维持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日本的协助。而中美关系的关键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也是亚太地区的大问题。因此中日关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其次,中日在经济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能源问题。好不宽张的说,21世纪是能源时代。能源是现代国家发展的血液。中国和日本在东海有共同的利益交合区,主要反映在海上油田开发的问题上.。春晓油气的开发和归谁所有是中日在东海的一个焦点和争端。日本基于本国资源不足和政治领土上的考虑,对海上资源问题一直很看重,韩日在竹岛上的冲突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日本不会轻易在东海能源问题上让步,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使这一区域问题复杂化,随着中国的资本外输和勘探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能源开发和利用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因此中日关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钓鱼岛事件历历在目,对于领土主权方面和资源能源的冲突演变得越来越激烈。日本这个岛国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背后霸权主义的支撑,(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分子)越来越猖獗。再者,中日关系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中日民族历史观问题。在世界各国中,日本对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伤害最大最深,中国在日本侵华期间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而日本军国主义试图抹杀历史,否认其历史行为给亚洲各国带来的伤害,此举严重地伤害了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日本首相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和不承认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恶劣行为使得中日关系走进了冰河期。

总的来说,中日关系在新世纪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中日关系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共同为亚洲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另一方面,中日关系的走向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领土能源问题,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是解决中日问题的三大关键。中国和日本的明天既掌握在两国政府的手中,也掌握在两国人民的手中,中国和日本应该以史为鉴,共同发展,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符合两国的利益。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3年以来,中日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在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上,学界也出现了争论,并在日本引起了很大反响。为此,2004年4月25日,中国日本史学会和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在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中日关系历史与现状”学术研讨会,从学术角度对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 对中日关系现状的评价

如何评价中日关系的现状,是会议的焦点之一。与会学者认为,中日两国是地处于东北亚的两个大国,地理位置上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两国关系发展得如何,不仅影响到中日两国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东北亚局势的健康发展。代表们对中日关系的现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问题不少,前景不乐观;二是有好有差,即所谓“经热、政冷”;三是不好不坏,属正常关系。有学者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进行了分期,从1972年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到1982年的第一次教科书事件,为中日关系的友好合作期;从1982年到1992年的天皇访华为摩擦与合作并存的时期;从1992年到今天,为对立与合作时期。1996年以来的中日关系开始恶化,中日对抗发展到军事领域。

历史问题在中日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学者认为,中日之间有着长期和平友好相处的历史,曾有过三次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但也有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100多年的不幸历史。中日百年来的恩恩怨怨,怨大于恩。有的学者提出,中日历史问题的根源和责任在日本,不在中国。历史问题是无法超越的,也是搁置不了的。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声明中已有结论,现存的问题是对历史的认识问题。中日两国首脑人不能实现互访,关键就在于小泉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一再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有学者对靖国神社之所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以及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的历史做了深刻地分析,认为中国在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同时,也应了解靖国神社的背景,两国都应主动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的途径。

有的学者认为,尽管现在中日摩擦不断,而且至少在未来30-50年内不会减少,但在近代100多年以来的历史中,当前的中日关系尚处在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因而不必过分悲观地看待当前的中日关系。有的学者认为,中日关系的现状不仅仅是“政冷经热”,在经济“热”中也出现了“官冷民热”的状况。中日两国有实现首脑人互相访问的愿望,却不能实现,令两国国民感到不满。而往来于两国之间的留学生、商人、学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中日政府面对两国的对立与摩擦能够保持一定的理性,但当前中日关系中民间的对立情绪严峻,会议代表们对此表示忧虑。大家普遍认为舆论导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双方的新闻界应该正视自己的责任,在宣传报道上要着眼于发展中日关系大局。经济上,日本官方对华援助大幅度减少,而日本民间对华直接投资不断扩大,双方贸易额不断上升,2003年已经达到了1300多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有的学者认为,未来中日经济关系将进一步发展。东亚区域共同体已不是口号,而已经进入实际探索阶段。中日两国在经济上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日本也认识到了中国经济上的发展,对日本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有的学者认为,尽管中日政治关系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由于中日两国在经济上的密切关系,中日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对中日目前存在的对立与摩擦,要以平常心看待。

二 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

会上,学者们对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有的学者认为,要将中日关系放到世界总局势和东亚总局势之下来考察。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共产主义处于低潮,全球化与局域化不断发展。日本逐渐走出战后时期,成为普通国家,中国也在和平崛起。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与韩朝共同构筑东亚共同体的任务。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日还可以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新的合作。这些是保证中日关系和平发展的稳定因素。

有学者认为,近年来中国的和平崛起,中日实力对比的变化,引起了日本的警惕和提防,日本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这是中日当前矛盾的根源所在。中日两国处于同一大陆板块,在两国实力接近或相当的情况下,发生矛盾、冲突是必然的。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政治关系上,也体现于经济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日在经济领域已不仅是互通有无的合作关系,现已在能源等领域形成了竞争关系。在将来的中日经济关系中,竞争的色彩会更浓。

历史认识问题仍然是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日本政治总体趋于保守化。日本政界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老一辈下台,新生代尚未成熟。右翼势力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否认、歪曲历史真相,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尤其是首相小泉将自己的国内政治利益看得高于中日两国的国家关系,不惜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四次参拜靖国神社,是导致中日政治关系恶化的直接原因。

有的学者认为,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日益高涨。全球化与民族主义情绪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一样,此随彼长。中日两国目前都处于艰难的改革阶段,由改革带来的各种社会不满情绪,极易转化为排外的民族主义。这也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有的学者对日本的民族主义进行了分析,认为日本存在着进步的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保守的民族主义、和复古的民族主义,当前,保守的民族主义占据优势地位。但民族主义不同于右翼势力,要区别对待。对日本国民正常的民族爱国心我们要正确理解。

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影响中日关系的三个“钢性约束条件”,即日美同盟关系钢性、文化意识形态钢性及区域利益冲突钢性。所谓“钢性”,是指缺少变化性因素,会向特定方向直线发展。中日关系的发展,受到日美同盟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战后日本的发展战略,始终将日美同盟置于首要位置,日本对华政策,受到美国的影响。中美关系则由于人权问题和价值观的差异,中美间的冲突将会长期存在。中日、中美、日美这三对关系中的矛盾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因而,日美同盟关系的稳固发展,会影响到中日关系。中日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中日两国民族性格差异巨大。中日都是儒学国家,但两者的实质内容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儒学注重“仁”和“孝”,而日本的儒学则注重“忠”。中日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这种差异,导致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不可能达成共识。

三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与会学者提出了各种见解。有学者认为,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中日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抓住稳定的大好时机,发展经济,壮大实力,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处理中日间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服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

有学者主张明确提出“政经分离”或“政经分立”的观点。该主张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的,当时在冷战的环境下,中国学者未与采纳。现在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明确提出“政经分离”或“政经分立”的主张,有利于支持日本国内的左翼进步势力,有利于放手发展经济,促进中日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并以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中日政治关系的发展,这样更有利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也有部分学者反对这种提法。认为政治和经济是无法分离的,当前中日的政治关系,已经影响到了经济关系,例如西伯利亚石油管道和新干线铺设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中日关系中的问题的确需要解决,但要讲究战略战术,在战略上要坚持原则,战术上可以灵活对待。中日问题的解决,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相互妥协,不能一厢情愿。要防止过度的情绪化和焦躁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静观待变。在钓鱼岛问题、台日关系等敏感问题上,要坚持原则立场,抱着“求同存异”,“求同争异”的态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不要在舆论上过分吵作,以免中日本右翼势力的下怀。

还有的学者从构筑国际秩序的理论角度谈了发展中日关系的问题。认为民族主义不能构筑国际秩序,只有国际主义才能构筑永久和平的新国际秩序,只有遵守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建立真正和平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样也是发展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

有的学者还以史论今,提出古代东北亚中、日、韩三国三足鼎立格局的理论。在公元7世纪,中、日、韩三国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东北亚格局的历史演变过程,突显了朝鲜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东北亚格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陆势力与列岛势力要以平常心来看待半岛的统一问题。尊重半岛的独立存在,有利于三国的共同发展,否则三国俱损,这已被历史事实所证实。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历史上日本只要有力量,就会向朝鲜半岛扩张,因而只有在唐朝力量强大,对日具有威慑力之时,三国势力才会平衡、稳定地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并存的大背景下,中、日、韩朝应在平等的条件下,共同努力构筑东北亚共同体。

有的学者指出,对中日关系研究中的相对薄弱的环节文化交流,应予以重视。文化交流、民间外交在中日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交往不可忽视,要充分发挥大批旅日华侨在发展中日关系中的作用。尤其要重视中日青年一代的交流,增进两国青年的相互了解很有必要,这是改善中日关系的基础。

对于前一段时间提出的“外交新思维”及“外交革命”,学者们普遍认为中日关系需要新思维,但必须是科学的、符合中日关系实际情况的新思维,否则无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新思维”和“外交革命”在战略上缺乏常识性,属“浅见”,经不起历史与实践的考验,妨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都要双向思维。中国应在中日关系中大事讲原则,小事不纠缠,不上纲上线,不搞对抗。要以“求同存异、求同化异、求同纳异、求同尊异”的态度去对待两国关系。与会代表认为,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作为学者,首先应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学者从事的是学术研究,不易作出政府决策式的结论。坚持国家利益和安全,维护民族尊严,这是作为中国学者的基本立场,违背国家利益的做法是必不可取的。中国学界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反思研究过程中的情绪化问题和各种不足,注重实证,用扎扎实实的资料来研究,避免以偏概全,对中日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细致、全面、综合地研究,才有说服力,才能更好地争取日本一般民众和学者的支持与理解,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除上述问题外,代表们还围绕着日本掠夺中国文化遗产的归还问题、日本的历史教育问题、日本古代史研究的最新动向、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需要。两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都应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致力于稳定、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彼此间有着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友好相处,合作双赢,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3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双方已互为重要合作伙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2004年中日贸易额达1678亿美元,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呈三足鼎立之势。同时,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达666亿美元,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中日两国在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保持了协调与合作。作为中日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民间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独特的传统优势。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由邦交正常化之初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435万人次。两国间的友好城市已发展到226对。每周飞行于两国之间的各种航班多达500架次。

但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大国意识的膨胀,右翼政治势力愈加活跃,日方在历史、钓鱼岛、台湾等问题上大开倒车,不仅一再刺激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失信于中国人民,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当前复杂局面,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日本,也不利于中国。

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没有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全面的历史教育。因此,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社会土壤,右翼势力不时跳出来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而日本政府则以种种借口,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随着近年来日本社会思潮的右倾化,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消极倾向更趋突出。最近再次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日本政府的这种倒行逆施只能破坏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它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有损它在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形象。

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就曾明确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因此,中日两国都应采取向前看的态度,积极发展中日友好事业,致力于维护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也都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我认为要全面地去看代日本!大和民族的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而且现在的极右翼势力十分顽固拒不承认战争罪行也令我们非常愤慨。但我们也不应只看到日本的这一方面,虽然在我心中一样地瞧不起或者愤恨这个死不认错的民族,但全面地看日本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日本人能够从其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带来的灾害中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自然有其民族的可贵之处,他们一样有其艰难困苦和勤劳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忍辱负重改革自新的一面。随着其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他们虽说自以为何等地优越或者何等地自负,但从来没有放弃向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文化学习,而且日本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团结注重集体荣誉感。

这些说多了也许让人觉得我如何崇拜日本,其实我认为每一民族都不应自高自大,都应该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以及优秀的素质为我所用。我们一样,日本也一样。日本的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学习、日本的现代化管理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现在日本与我们的贸易已相当大,我们的文字及礼仪日本人不是多年以前就一样借鉴和吸收吗?

我们同样不能否定日本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国进步,同样不能否定日本的经济实力比我们现在要强,承认这些也没什么可耻,因为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超过日本,总有一天会让日本人感到惭愧---为他们曾经所做的一切而惭愧。我们自然不能接受一些日本人给我们近似侮辱的举动,但我们知道发愤图强,一个能够面对自己包容一切的民族、一个能够面向未来不断进取的民族会有更多理由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篇:论当今大国关系之中美关系

摘要:自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是世界两极格局的打破,逐渐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新格局。美国当然是所谓的“一超”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就是“多强”。中国作为“多强”之一,是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而得到实现的。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影响力的显著提高,更多的走到国际舞台的前面,自然就与美国有更多的交集,或是合作,或是冲突。作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就是自己的事,更会对整个世界有很大影响。故中美之关系是当今国际之重大关系,本文就此展开积极论述。 关键词: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政治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已经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两国关系虽摩擦不断、争论不休,却也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并逐渐走向成熟。总体来说中美关系己得到全面发展,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两国政府与人民的交流日益扩大。尤其是两国政府间的交流和沟通机制也在制度化,从州省间到政府各部委以至最高层领导人间定期和不定期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对话机制都己建立,而军事交流平台也在逐渐搭建。用一位中国外交界资深官员的话说,中美两国之间无话不可说。但中美两国之间确实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三大问题尤为重要,分别是美国对台军售、双方政治制度分歧和战略互疑【1】。

先说美国对台军售,这个是由来已久的事情了。自1979年在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并与台湾断交的前提下中美建交,双方就美对台军事关系问题却一直未能达成协议。后来中美两国政府于1982年8月发表《八一七公报》,规定美国不得再提高售台武器的性能,并要逐步减少数量。之后直至90年代初期其交易额虽减少但同时却以提供技术合作的方式来提高台军的装备性能。在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后,布什总统更是打破了美国多年执行的1984年中美两国达成的有关美国对台军售的规定:即对台军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不能超过之前的军售水平,将F16战斗机卖给了台湾。而对台军售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负面影响在2010年达到一个高点,中国拒绝了美国国防部长的预定访华,中断了中美军事交流,支持朝鲜在“天安舰”事件中所采取的与韩国和美国对立的立场。在2016年3月美国国务院表示,已经授权出售两艘美国海军巡防舰给台湾,中国当即就提出强烈的抗议。对中美战略关系的发展至今还有影响。然而,中国的崛起对军售问题的直接影响是使其在中美关系中越来越边缘化。近年中国国力和军力的增长己远不是美国对台销售几十亿美元军备所能抗衡的。台海两岸军力的不对称是绝对的,军售已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这关系到中国作为大国的面子问题。中国的各方面的崛起使得中国有更多的方式去制约美国的对台军售,使美国

1

的成本提高,最终得不偿失。

再为政治问题,所谓政治问题是指由两国政治制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和价值观摩擦(如政治制度、人权等。这一类问题是伴随中美关系发展至今挥之不去的问题。但是,这一类摩擦随着中美两国多年的磨合,双方己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包容,特别是两国己建立了种种默契和机制予以控制和解决。中美关系在这些方面己积累了很多经验,做了大量的工作,中美对话渠道畅通无阻。关键是通过沟通建立两国之间的互信,进而就事论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另外,中美两国还面临另外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把政治分歧与两国的国际合作分开处理。也就是说两国在一些政治问题不能马上解决时,如何把握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尽量使其不受政治分歧的影响。虽然人们通常说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但反过来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国际经济的繁荣对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有关键的影响。

战略互疑,战略上的不互信一直是关于中美两国之间谈论的最多的事。由于中国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防建设自从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慢速发展期也开始加快发展,每年的军费都是两位数的增长,且中国的军事公开因过去的一些原因没有像美国那些国家想要的那么公开,故美国借此一直高调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也是将美国作为对手提防,两国之间的不信任难以消弭。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及一些中国官员意图宣布南海为中国核心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美双方的战略猜忌。【2】美国认为中国将把南海作为自己的后院,排除其他势力在此地区的影响和利益。中国则把在南海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归结于美国在背后的怂恿和作祟。这些猜忌使得中美之间的互信一直不能改善。要破除这些猜忌就要两国的共同努力,当然这并不容易,需要很长的时间。

目前积极提到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今后中美关系的新走向,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尽管双方并未使用相同的概念,两国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双方对其理解和期待也不尽相同,但双方业内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40年前,中美发表《上海公报》是一个创举,《上海公报》在肯定双方共同点的同时,如实列出存在的分歧,确立了中美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 2

思想、政策、行动应该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信任。我们这个星球有足够大的空间,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开创了一条依靠中国人民勤劳智慧、通过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合作共赢实现发展的正确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平等互谅。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双方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善于抓住“同”,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正确对待“异”,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对存在的分歧,应通过对话交流,增进理解,妥善处理,以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积极行动。中国有句古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要采取扎实有效的行动,把双方达成的各项共识落到实处,推动广泛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让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切实享受中美合作带来的好处。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厚植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要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交往,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友好合作的参与者、支持者。我高兴地得知,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将与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时举行,期待第三轮磋商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3】

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经曲折,由来已久,其中掺有很多复杂的因素,虽在很多方面有合作,但依旧存在很严重的不信任,未来之路定多曲折但前途应是光明的。小平同志曾说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都将是,中美两国都将围绕这主题发展两国关系,发展中美的新型大国关系。

参考文献:

[1]谭青山.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的走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1:101-110 +176。

[2]王缉思、李侃如:《中关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Addressing U. S-China Strategic Distrust),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12。

[3] 胡锦涛.推进互利共赢合作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N].人民日报.2012(002)

3

第三篇:论师生关系

一、 师生关系的定义

人是一种情感性的动物,情绪会影响到人的社会活动,而这种情感来源于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决定着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态度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教育关系、心理关系等。

教育关系是指师生在教育活动中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主体。教育关系建立的好坏一方面受教师的专业能力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师生间的心理关系的影响。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联系,包括人际关系、感情关系、个性关系等。师生间良好的心理关系,能促进双方缩短心理距离,获得安全感、自由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 师生关系的意义、

1、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技能、情感三个领域,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完成对学生在这三个领域教育目

标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关系之上完成的,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相互不信任、彼此戒备防范,处于敌对状态,势必降低学生兴趣,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应也是消极的,甚至有抵制情绪。在教学方面,由于紧张的关系很难开展互动教学,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往往使教师处于“唱独角戏”,还缺乏真实的听众的状态;反之,教师与学生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密切,融入学生中,这有利于教师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热情地工作,学生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表现出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产生一些顿悟或感情,使师生享受教学过程。

高质量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认知、技能领域教育目标的完成,对我们一般比较忽略的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达到也有很大的作用。 高质量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开展学生情感领域的教育和培养时,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开展,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方式进行,这一点在对追求个性的中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显得更为有效。同时高质量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充分地信任教师,教师能够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学生之间、班级内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相互建立深厚的友情,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情感领域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班级环境,进而促进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的完成,达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爱波斯坦与麦克兰德提出的学校生活质量概念中,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包含三个维度,其中一个维度就是师生关系的融洽度,可见师生关系是衡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既是相互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又以合作者、共享共创者并存,彼此间相互理解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人际关系亲密和谐、学生在这样一种人际氛围中感受到人格尊严,体会着自主、张扬个性的乐趣,体验着人生的价值和人生幸福,进而言之发展自由的个性,形成健康的价格。教师在与丰富多彩的年轻生命的交往中,感受着生命的可敬与社会的进步,体验到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荣誉和教师工作的价值。

三、 理想、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型师生关系。师生间民主平等, 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即师生之间是一种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坦诚,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信赖教师,教师对学生充满发至内心的爱,引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学生充分了解对方的特点,使教与学的过程相互促进,彼此推动。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环境方面。教师方面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育智慧和人格物质等;学生方面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自身的性格特点,如果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外向且学生欣赏教师的外在言谈举止和内在的气质才情,那么学生与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就会充满互动;此外学校的环境,如人际环境和课堂组织环境也会对师生关系有一定影响。在这些因素中,师生关系的质量更多的取决于教师方面。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完成心灵的的沟通,使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灵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学习生活中去了解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与方法、个性特征等,读懂学生的心。

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做为一个不成熟但同时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充满渴望的主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人格特质。教师应看到学生的这种发展空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进其发展。

最后教师应注意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艺术、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研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克服个人偏见和定势;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学会用艺术陶冶自己的情操,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加强自我修养,学会自我情绪控制,养成耐心、豁达、宽容良好的个性品质。

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情感基础,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质量。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达到教育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论医患关系

姓名:尚玉洁专业班级:11中医二班学号:031411216

论医患关系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各项制度不断走向完善之时,医患关系却越发紧张,颇有一触即发之势。据卫生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医疗索赔额高达4亿多,见诸报端的恶性事件,医务人员被殴打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就不下于20起,哈医大王浩事件、北大人民医院邢志敏事件、湖南衡阳女医生办公室被杀事件„„每一件都深深触碰了人们脆弱的心。一次又一次伤医、弑医案件爆发,让人们在震惊的同时,也陷入了无尽的思索之中: 为什么本该和睦共处的医患竟会有如此深重的仇怨?医患之间复杂的矛盾如何才能真正化解?

造成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过激行为有关,也与医生对待病患的态度密切相连。除此之外,社会上的诸多因素,例如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大众传媒对医疗机构的虚假报道以及对医患纠纷过度夸大的宣传,人们对医生职业道德的怀疑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和冲突,导致医患关系日趋崩溃。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革。由于“以药养医”制度的确立,医院已定为服务行业,许多医院运转的大部分经费需自行从给病人提供的服务中收取,这使愈来愈多的病患对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产生怀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医疗改革的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使群众充分享受到医疗的实惠。然而,由于改革的过程是艰辛又漫长的,因此,人们对医疗期望值不断增高,但却又不接受医疗体制的改革,成为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对于病人来说,医生是他们得以康复,甚至生还的希望,大多数病人在心理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医生给予及时的救治方法,更是心理上的安慰与鼓舞,是一种活下去,能与病魔顽强斗争下去的勇气与希望。因此,医生在救治过程中的态度对于病患的治疗和心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将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然而,对于救人无数的医生而言,他们早已看惯生死,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他们必须理智地看待每一位病人,因为在身后还有许许多多病人等待着他们的救护,他们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位病患的心情。由于医生只重视医疗程序服务而忽视患者心理感受,这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另一个原因。

同时,一些不明真相的媒体对于医院和医生的虚假报道也加深了社会对医疗机构的误解。由于大众媒体的夸大宣传,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不断降低,人与人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不存在,何谈将生命托付给对方?

除此之外,科学技术的有限性决定了疾病并不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资源的大量投入而被消灭。同时,科学技术越发展,医疗费用越昂贵,加剧了看病难问题,从而激化医患矛盾。

为了患者的健康和医院的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显得分外重要。因此 ,医院要坚持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从而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完善医疗机制,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患者也要设身处地地为医生考虑,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医生的劳苦。另外,新闻媒体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处理医疗纠纷中扮演的角色和权限,客观公正,伸张正义,成为沟通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桥梁。

第五篇:论十大关系

从《论十大关系》看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及其新发展

作者:倪盟蛟

“实事求是”一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用来指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最早自觉地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并赋予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p801) 这是毛泽东用中国语言对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准确概括。作为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毛泽东,更是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何谓“实事求是”,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论十大关系》这篇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代表作的形成,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实事求是。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初,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高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1953年执行“一五”计划算起,也已经有了三年多的实践经验。对照抄苏联的办法,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加之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和个人迷信的批判。以苏为鉴,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我们党的面前。对十大关系的思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研究。规律是客观的,也是可以被认识并被利用的。按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十大关系是规律性的认识。十大关系的形成体现了按规律办事。本文拟结合这篇代表作形成的前奏曲、过程、主要内容、意义以及历史的检验等,具体地分析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及其在当代运用中的新发展。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待实事求是的具体做法,也可以看到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十大关系和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的强大生命力。

一、《论十大关系》形成的前奏曲: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解放了思想,体现了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的涵义。解放思想,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从新的实际出发,确定符合当前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也就是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十大关系即是十大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体现了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体现了能否解放思想,直接决定了十大关系能否形成。列宁早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抗消失了,矛盾还存在。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斯大林是否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的,在实践中不加区分各类矛盾的性质。直到他逝世前一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才勉强地承认了社会主义还存在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除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获得一些理论上的指导外,主要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成为当时我国各族人民的理想追求。但这种学习是不满意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束缚了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比例失调的问题也很突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上,如对待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等,还没能获得较大

的解放。斯大林逝世后,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对苏共二十大,毛泽东用“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来形容,他指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揭了盖子,这是好的,表明了斯大林及苏联的种种做法不是没有错误的,各国党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办事,不要再迷信了;但是也捅了娄子,全世界都震动,搞突然袭击,不仅各国党没有思想准备,苏联党也没有思想准备。容易引起混乱。

对苏共二十大,为了说明我们党的观点,1956年4月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在消灭了阶级对立之后,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2](p22)4月5日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指出:“有一些天真烂漫的想法,仿佛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不会再有矛盾存在了。否认矛盾存在,就是否认辩证法。各个社会的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矛盾中进行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进行着的。”,“一切都还将是这样:一个矛盾将导致另一个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有些人认为唯心论和唯物论的矛盾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中消除掉,这个意见显然是不正确的。”[3]这就批评了否认矛盾的观点,也同时提出了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这种实事求是的对待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态度,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问题上获得了思想解放,也为以后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更直接的结果,为20天后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供了理论支持,吹响了悦耳的前奏曲。

二、《论十大关系》形成的过程: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主义,体现了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首先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对实际情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要调查研究,就要反对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一切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推崇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等主张的“行”是“知”的基础的知行观和“实学”思想,培养了“求实”的精神,注重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他痛切地指出:“岂有共产党员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他大声疾呼:“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4](p109)

《论十大关系》的形成过程,处处体现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和注重调查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早在1955年11月间,毛泽东就先后同十四个省的省委书记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就全国农业问题交换了意见,共同商定了关于农业发展问题的“十七条”。从1955年12月开始,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即开始从事调查研究和听取汇报的工作。“1955年12月21日到1956年1月12日,毛主席乘火车由京汉、粤汉线南下杭州,又经沪杭、沪宁、津浦线回京。除在杭州修改《高潮》一书的序言外,从保定、邢台开始,就找沿途地方干部谈话,做了一路的调查工作。”[5](p330)1956年1月,毛泽东又同各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进行了研究,将“十七条”扩充为“四十条”,形成为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初稿,并在1956年1月最高国务会议上通过。紧接着,1956年春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同志,用了四十一天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工业、农业、运

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以及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汇报,在听取汇报,充分占有客观资料的日子里,毛泽东说他每天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很是辛苦。“为了听汇报,毛泽东还不得不改变长期养成的夜间工作的习惯。”[6](p471)但是这样的辛苦却换来了对实际情况的全面深入地了解,换来了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事求是。三十四个部门的汇报结束后,为了增加工业建设方面的感性知识,从四月十二日到十七日,毛泽东又连续六天参观了机械工业展览。从四月十八日起,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汇报又已开始。从专业性的到综合性的、从认识的深化到认识的发展,从资料的归纳到理论的概括。《论十大关系》的完整思想已呼之欲出了。毛泽东把这次听汇报和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看成是他建国后的两次调查。两次调查间隔时间不长,仅一个多月。为什么要花这样大的力气,专心致志的进行这样一项工作呢?笔者认为,这和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比较少,而又希望努力促成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向认识上的自由王国转变有关。同时,就是“要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7](p23)就是要以苏为鉴,少走弯路。就是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

可以说,五六十年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是不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而我们想经验丰富些,知识足够些,这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一要学习,一要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两种方法互相结合当然是最好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那样做的。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能学习苏联,但是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可以说结合的不好,那就只能进行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了。毛泽东早就告诫我们:“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8](p110)正是在艰苦地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方针政策。

三、《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对五大经济矛盾、五大政治矛盾的分析及提出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实事求是

十大关系包含五大经济关系和五大政治关系。在五大经济关系中,涉及到产业结构问题、生产力的布局问题、国防工业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及经济体制问题。

在产业结构问题上主要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中国原来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工业,必须发展重工业,这一点是确定的,也是实事求是的。问题在于怎样发展工业,怎样发展重工业?苏联的办法是牺牲轻工业和农业,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就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市场上缺乏生活用品,物资供应总是处于十分短缺的紧张状态。我国是个有几亿农民的大国,农业问题不解决好,整个国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没有牢固的基础。因此,决不能够走苏联式的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的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地从中国农业人口占多数,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以及农业基础地位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他强调,重工业仍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也要加重一点。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在生产力的布局问题上主要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计委在汇报中提

出,在工业布局问题上,除了要考虑资源、市场等条件外,还要考虑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据1952年的统计,我国的全部重工业和轻工业,约有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也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9](p26)同时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发挥现有企业潜力,这样可以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企业。

在国防工业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上主要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国防不能不有。但是国防工业建设规模过大,要求过急,就会引起整个工业建设全面紧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滞缓了,又会反过来影响国防建设,为此要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在经济体制问题上主要是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鉴于苏联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把地方统的很死的弊病,毛泽东指出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由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有一个积极性好的多。

五大政治关系实际上是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范畴。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类矛盾的性质及相应地正确处理的办法。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但是已经孕育了这个思想。

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但占的地方大,“地大物博”。汉族“人口众多”,我们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同时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对于党和非党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他们是打倒一切,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这样很少能听进去不同意见。我们不同,我们和各民族党派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对于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反革命要区别对待,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们采取正确的政策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将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人的脑袋不像韭菜那样,割了一次还可以长出来,如果割错了,是没有办法改正的。斯大林说反革命越搞越多,毛泽东认为是不对的,他认为反革命是越搞越少。

对于是非关系。毛泽东不主张像赵太爷那样,犯了错误就杀掉,要分清错误与反革命的界限。他要求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应当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

对于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要向外国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10](p41)

《论十大关系》中对十大矛盾的分析及提出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及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分不开的。

四、《论十大关系》形成的意义:以苏为鉴,开启了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

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也体现了实事求是

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我们党都经历了从照抄、照搬苏联经验向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的转变。革命时期,这个转变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实践证明,这个转变是实事求是的,这个转变一经发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积极的改变。建设时期这个转变过程不是那么漫长,以《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为标志,我们党开始独立思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1956年4月提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11](p369)这个转变,以苏为鉴,开启了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是必要的,但是在学习中有一定的教条主义,对斯大林有一定的迷信,致使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在许多方面开始重新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对苏联的经验作具体的分析,要打破迷信。他批评地指出,过去有人说,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的建设是不可能的,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当奴隶当惯了,总有点奴隶气。好像《法门寺》中的贾桂一样,叫他坐,他说站惯了。”[12](p482)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3](p23)既然原有的路不好走,那就要自己探索,就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事求是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方针与基本思想。在实际中践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关系,就当时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来说,是非常全面的,即使对于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今天,这种认识和思维仍具有全面的宏观性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八个统筹”即八大矛盾,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这“八个统筹”、八个矛盾,是十大关系、十大矛盾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再次彰显了《论十大关系》的生命力,彰显了调查研究的生命力,彰显了实事求是的生命力。如果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实事求是,不会有十大关系,或者说不会有这样的富有生命力的十大关系。实事求是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十大关系之中,正是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才能在学习苏联不满意的情况下,勇于探索自己的道路,我们也才能正确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当代运用中的新发展

现阶段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党的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有这么一个问题,你对小康社会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要摒弃主观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去按

经验办、按教条办吧。求真务实既是我们对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认识上的深化,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当代运用中的发展。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但是这个飞跃不是自发的,实现这个飞跃,需要我们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需要我们经过思考的作用,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也就是说需要“实事”,需要“求是”。可以看出实事求是更强调的是第一个飞跃的过程,强调的是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14](p292)实现这个飞跃,前提是我们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其次还需要我们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也就是说需要“求真”,需要“务实”。应当说求真务实更强调的是第二个飞跃的过程,强调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问题。

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和1956年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说来,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利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种种不可预测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既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在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好的方面,同时也必须要看到,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我们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现阶段提出求真务实,既是我们对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认识上的深化,也是在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好体现。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这个成果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具体地体现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1956年到2009年,历史的车轮已驶过50多年的里程。这50多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不应忘记,而且永远都要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他们知行合一的实践、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们调查研究的方法、他们求真务实的作风,我们都要铭记。在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时候,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永远不应忘记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3]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1956-4-5.

[4][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6][12]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7][9][10][11][1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篇:走进纸世界范文下一篇:哲理小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