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实验研究课题方案

2023-04-23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实验研究课题方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阅读实验研究课题方案

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课题组

本学期是课题《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的起始阶段。课题组努力做到了周密计划,抓好落实,为课题今后的顺利实施以及取得预期成果奠定了基础。我校数学组在秭归县教科研中心数学教研员何训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的第一阶段研究。第一阶段各项工作已完成,初步形成了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并积极应用于数学教学实践中去,现将我校“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第一阶段各项工作作阶段性小结。

一、主要工作:

1、认真做好实验的开题工作。3月20日召开了开题会,学习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师明确了实验目标、实验步骤、实验方法等。

2、认真做好实验调查研究工作。实验前,我们对实验年级的全体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摸清了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及习惯,为进行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做了良好的铺垫。

3、认真做好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开题会后,指导实验教师学习实验的相关理论,用新课程理论来理解实验的立项和研究工作。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实验区与课题相关的实践经验,并联系已鉴定立项的课题《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的实际做法,编写了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理论篇》一册,为课题的实施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4、实验教师按课题方案撰写实施计划。组织实验教师依据总课题方案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实验研究,使实验教师选准了实验的突破口,也保证了总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强化实验过程,保证实验的落实。坚持以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行为为保证的实验方法;坚持实验教师的个体研究为主,课题小组等集体研究为辅的实验方法。

6、加强实验的指导。主持人加强了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深入课堂,多做细致的分析,多和教师、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实验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发现有效的做法及时组织教师交流、借鉴,出现偏差及时纠正。做到了重过程,重指导,勤总结,勤改进,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7、加强资料积累。对反映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加强了积累。课题组做到了要求明确,督促实验教师勤于动笔。各个层次的活动记录,实验教师的学习笔记,案例分析,课堂实验记录,阶段计划、总结,实验论文等文字或音像资料及时整理,期末存档。

8、注重总结分析,及时改进工作。及时做好课题实验总结及使用新教材体会。2007年1月28日召开了课题阶段总结会,参加会议的4名实验教师都详细撰写了实验总结,4名实验教师做了现场发言。会上实验教师还互相观摩了学生实践活动资料,为下学期进一步深入实验,改进实验做了准备。

二、阶段成果:

(一)、多渠道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师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学生身边发生的数学等多渠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办数学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通过搜集中国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加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责任感,不仅使学生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境界,大大发挥了数学学科传播知识的功能,又能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育人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探究中学生读数学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从不看书,教学课本仅作为抄习题、练习之用。初中一年级学生重点应放在培养读书习惯。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阅读,分析章节内容,扫清文字障碍,难以理解的数学名词或句子,可先作一些解释。

2、看书也是一晃而过,像看小说、连环画,不思考,不探求。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把读书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预习,讲后阅读。讲前预习可以不用要求太高,也可指定范围,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大体了解,将难懂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以便教师讲授时,集中精力听讲。讲后阅读重点放在独立思考上,根据课堂讲授与书本内容两相对照,弄通、弄懂各种数学概念,该识记的定义、定理、公式、性质,就要下功夫记,既要动脑子又要动手,重要的难懂的定理和例子,要亲自动笔推证和演算。通过讲后阅读还搞不懂的问题再用铅笔做记号,也可请同学或老师帮助解答。当然对于初中学生,每次阅读时间不宜过长。

3、语文水平低,语法结构不清,读不通,弄不懂。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各年级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数学用语、数学名词和数学符号,如“提高了”和“提高到”、“都不”和“不都”,“或”、“且”和“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仅有”、“有且仅有”,“至少”、“至多”,“不超过”、“不低于”“不小于”“不大于”等。对难懂的长句子要帮助学生找出句子的主要成份和附加成份。还可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或把数学式子用数学语言叙述。强调学生阅读时注意教材中数学语言的严谨、简练,注意例题的格式,要求学生以课本上的规范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

4、数学语言、数学词汇难懂,障碍多,读不懂。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在教材上划着重点(找重点),写批注,添补内容(如补图形、补步骤、扩张概念等)。考试时适当考一些课本中的数学概念或常识,以提高学生看书的兴趣,达到督促的目的。

5、兴趣容易转移,易受外界干扰,持久性差。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数学结构,分清定义、公理、性质、法则、定理,推论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逻辑关系。

(三)本阶段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阶段的阅读习惯主要是侧重于从不同数学内容,形成不同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内容初略可分为引言、概念、定理、公式、例题、阅读材料等几块。

1、阅读引言的良好习惯,要注意章节标题,因为它标出了课文主题;要注意理解段落大意,弄明白引入新知识的直观素材;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和重要结论,这对于理解新知识非常重要。

2、阅读概念的良好习惯,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要注意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说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

3、阅读定理的良好习惯,要注意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要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要注意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应用;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广及引伸。

4、阅读公式的良好习惯,要弄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会推导公式;要明白公式的特征并能想法子记住;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弄明白有关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运用、逆用、合用,变用和巧用。

5、阅读例题的良好习惯,要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要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6、阅读阅读材料的良好习惯,布臵学生通读阅读材料,对材料所研究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然后让他们趁热打铁预习新课,最后再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四)、硕果累累。

1、郭道虎的《争论之后应有定论》发表于《中小学数学》,《有理数乘法教学之我见》发表于秭归教研,《例谈与相交两圆有关的两条特殊直线》发表于《初中数学教与学》。谭之伦的《数学阅读方法浅谈》发表于秭归教研。

2、郭道虎指导的学生刘鑫静荣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市三等奖,王兵指导的学生王键荣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市二等奖,向杰指导的学生田邓飞荣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市三等奖。

(五)、阅读模式。

质疑 阅读

创设情景--------自我阅读----------方法点拨--------形成习惯

释疑 思考

三、存在问题:

1、阅读提纲的设计大而统,没有合理的与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联系起来,缺乏层次性和一定的梯度。

2、有的实验教师没有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而是与课堂教学基本环节相脱离。

3、教师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分析不够全面,有的实验教师有实际做法,但不能表述出自己的意图和做法,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4、实验教师的阶段总结中,虽然总结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策略,但深入分析这样的实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产生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到位。

四、几点建议:

1、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

2、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臵阅读提纲,以促使学生迅速把握书中的要义,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科学的治学精神。对于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自定阅读计划(包括进度),独立完成阅读笔记,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3、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改过去“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读、讲、练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结构。

4、教师在开始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阶段,不论是安排在讲授前的阅读还是讲授后的阅读,都应精心组织设臵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要记住我们教研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篇:淅川县思源实验学校海量阅读实施方案

淅川县思源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海量阅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在兄弟学校已实施三年多海量阅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原有成果,使海量阅读再上新台阶;不断增加阅读量,创新课内外阅读策略,强化对学生课内外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渠道,增大学生阅读量,扩展学生阅读面;

3.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三、具体举措

(一)明确“海量阅读”基本量

遴选优秀读物作为各年级学生的课外推荐阅读书目,确保学生阅读总量是课标规定的两倍及以上。(课标规定:三到四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到六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七到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以上的目标,其中七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八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九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60万字。)

(二)扩大“海量阅读”涉及面

一是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或文章。二是积极开展“时文阅读”活动(和学生的课前演讲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三是在提倡学生阅读文艺类、社科类图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

(三)实施“由点到面、有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海量阅读格局 小学阶段三层次:

1.教师指导学生每年精度1本书,向学生传授读书的方法。分别是:四年级《中国寓言故事》、五年级《爱的教育》、六年级《中华上下五千年》。图书来源,学校推荐,学生自愿购买,也可到学校图书馆借阅。

2.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同读一本书,两个月完成。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有计划、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要心中有数。图书来源,各班级在任课教师统一安排下由班级图书管理员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每两个月借阅一次,到期归还。学校图书管理员做好各班级借阅记录,丢失或损坏酌情赔偿。

3.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为满足学生读更多书的渴望,学校为每个班级图书角配备130本图书,每个学期末各班级到图书馆领取,学期末归还。学生在班级图书管理员的管理下自行借阅。各班级要制定《图书角管理办法》,并张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绝对不允许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是摆设。

4.学生课外拓展阅读。主要是奖励班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使用学校借书证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书。 中学阅读三层次: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精读课标要求的所有17本名著,根据教材要求依次完成阅读书目,并且尽可能将初三的阅读书目在初

一、初二两个学年内完成。所有图书均由学校配备,由任课教师指定学生管理员定期到图书馆集体借阅。

2.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为满足学生读更多书的渴望,学校为每个班级图书角配备130本图书,每个学期末各班级到图书馆领取,学期末归还。学生在班级图书管理员的管理下自行借阅。各班级(或年级组)要制定《图书角管理办法》,并张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绝对不允许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是摆设。

3.学生课外拓展阅读。主要是奖励班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使用学校借书证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书。

(四)保证“海量阅读”时间

每周至少保障一节“海量阅读”课时;每月语文教师或班主任要向学生推荐阅读书单,并采取合理方式(比如读书笔记、特色作业、思维导图、读后感等)进行阅读效果检查;通过家校联动方式,倡导中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1小时,每周课外阅读不少于10小时。

(五)探索“海量阅读”教育模式

抓好早读、阅读课,搞好语文课堂大量阅读,合理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探索以课堂为主体,课外校外为两翼的大阅读教育模式,形成鲜明的“海量阅读”特色。

(六)搭建“海量阅读”活动平台

1.开展“读书节”活动。每年4月开展“读书节”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沙龙、好书推介、家校共读、亲子共读、读书练笔展评、专题演讲、经典再现(表演)、班级(或年级)读书知识对抗赛等活动。

2.开展读书征文比赛活动。组织师生以读书为主题,描述读书的心路历程,抒发对阅读的热爱之情。

3.开展“最美的读书照片”征集活动。鼓励用镜头记录师生读书活动的精彩瞬间,体味阅读之美。

4.评选表彰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在“海量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果丰硕的教师和学生,推出一批“海量阅读”活动先进典型。

(七)加强“海量阅读”指导和研究

教师要带头做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表率,任课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每月进行一次开展课外阅读情况统计和分析,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阅读策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建立完善的检查评比机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课题工作和各类教研活动加强对“海量阅读”研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组长:靳新正

副组长:宋建锋

张永欣

武圣龙 成员:张林海

魏苗(小学部)

张慧君(初中部)

(二)营造氛围 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栏、主题班会、校园网等载体和途径,开设“海量阅读”专题,加强宣传引导,发动、吸引更多师生参与,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围绕开展“海量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家校联动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学校读书活动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直接参与者。

(三)丰富载体

保证“海量阅读”活动的时间,提供学校场地、师资、图书、资金等资源,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要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让“沉淀”的书“流动”起来。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图书角,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各班级要积极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讲啦》等文化节目,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每月在教室张贴“每月新书好书推荐榜”(先有老师写好书推荐,之后过渡到由学生自己写,人人参与),积极为读书活动开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四)加强督促

加大对课外阅读的检查和考核力度。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加强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要列为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在质量抽测中,将推荐的阅读书目要列入考查范围,进行全面考核。教科室要每月对“海量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检查,结果纳入到学校目标管理考评和常规管理评价体系中。

1.领导小组定期到图书馆查看班级图书借阅记录; 2.不定期听课、查课、向学生了解海量阅读教学进展; 3.不定期抽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4.学期末进行学生读书笔记展评;

5.读书节期间安排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检验读书成果。 6.每月召开一次“海量阅读”教学经验研讨会。主要介绍在“海量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先进经验,教学中的困惑,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当然也包括教师自己的读书感悟,好书推介等内容。

淅川县思源实验学校

2017年10月8日

附: 教育部《大纲》指定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小学生3-6年级按照教师要求每两个月同读一本书书目 1悦读悦好---柳林风声(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2悦读悦好---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3悦读悦好---绿山墙的安妮(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4悦读悦好---福尔摩斯探案集(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5悦读悦好---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6悦读悦好---会飞的教室(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7悦读悦好---少儿百科全书(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8悦读悦好---稻草人(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9悦读悦好---365夜故事(彩色注音版)/新

160千字 10悦读悦好---城南旧事(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11悦读悦好---秘密花园(彩色注音版)/新

160千字 12悦读悦好---绿野仙踪(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13悦读悦好---小王子(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14悦读悦好---木偶奇遇记(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15悦读悦好---三十六计故事(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16悦读悦好---爱丽丝梦游奇境(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17悦读悦好---汤姆叔叔的小屋(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18悦读悦好---中外名人故事(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19悦读悦好---水孩子(彩色美绘本)/新

160千字

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精读课标要求的17本名著书目 1.名著阅读全本 繁星 春水

170千字 2.名著阅读全本 伊索寓言

231千字 3.名著阅读全本 水浒传

954千字 4.名著阅读全本 童年

226千字 5.名著阅读全本 昆虫记

243千字 6.名著阅读全本 格列佛游记

234千字 7.名著阅读全本 鲁滨孙漂流记

257千字 8.名著阅读全本 朝花夕拾. 呐喊

243千字 9.名著阅读全本 骆驼祥子

185千字 10.名著阅读全本 简爱

414千字

11.名著阅读全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11千字 12.名著阅读全本 西游记

800千字 13.名著阅读全本 培根随笔

234千字 14.名著阅读全本 海底两万里

265千字 15.名著阅读全本 名人传

257千字 16.名著阅读全本 红岩

410千字 17.名著阅读全本 红星照耀中国

第三篇:闲暇时间阅读研究方案

学生生活教育研究

闲暇时间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方法与动力机制研究方案

读书与自我教育研究课题组

高密市康成中学高二级部

一、项目提出

读书可以积淀智慧,读书应该成为精神依托,读书更应该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提高个体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当读书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的同时,读书者所感悟的是人生的真善美,知识的深奥美,以及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个性发展、放飞理想的不竭动力。

读书可以促进“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和谐发展,是实现自我教育的源泉。

我们知道,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认知线的研究着眼于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主要研究如何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有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科学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情感线”的研究着眼于学生心理情感领域的发展,主要研究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与教学相结合,对学生存在或发生的问题实施科学引导,增强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据调查,上世纪3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共同的内在素质,例如兴趣浓厚,勤奋努力,大胆探索,坚忍不拔等等。这些内在素质,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范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心理素质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智力因素是主体的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则是主体的动力调节系统。学生的学习成果取决于两个系统的协同活动,两者必须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智力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它的积极性来源于非智力的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构成。当学生对学习有了迫切的需要,有了积极的动机,有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身心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非智力的各种心理因素无一不包含着人的情感。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它可以影响和调节其它因素,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方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 情感与智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的"情绪生活"是与儿童的独立、探索性思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伴随着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动,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著名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改变,是今后几十年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自我教育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已经不言而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讲,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他人教育系统和自我教育系统两大类。他人教育说到底,还只是一种外在条件,决定教育最终效果的还是自我教育能力。惟有实现个人的自我教育,达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学识、感情、能力、道德的完善,才达到了教育的自我完善。

而书籍(读书、阅读)可以很好的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是‘自我教育’的老师。”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求学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学生入神忘情,灵魂升华。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学生的自

我积极地读书(阅读)加之一定的实践和外围辅助措施,可以长足的发展“双线”,尤其是“情感线”,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但是,受时代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学生表现的很浮躁,在阅读书目和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倾向非主流文化书籍、方式方法上过于随意不讲章法、读书乃至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不足。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便是将阅读与自我教育融合在一起,在以上几个方面形成突破,从而真正从整体上破解对学生生活教育的瓶颈。

二、条件分析

1、学校组织广大老师对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生活的作用展开了探讨、分析,并在学生中间针对阅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研,为课题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条件。

2、学校正在进行“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双线研究,“读书与自我教育”围绕这个核心内容展开,同时,本研究项目的项目开展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操作性规范和科学的理论基础。

3、2008级级部从高一开端便进行一系列引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深入开展班级读书角和好书交流活动;开展“书香班级”展示,“亲子共读”“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开展“我爱读书”征文演讲大赛活动,不同时期、节假日的主题征文,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学校版面设计展评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本项目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

4、语文备课组一直在进行阅读教学的研究,就课外和课内阅读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有许多可借鉴的资料、方法,并有生动的实例。

5、学校软件(阅读教学方案,师资等)、硬件(阅览室、开价书屋、读书角)等方面条件优越。级部提供阅读材料比较丰富,学生手头阅读资料也绰绰,阅读能延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为我们的课题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项目研究设计

(一)模式界定

本研究项目就是研究学生阅读的内容、方法与动力机制,定位为读书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读书来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让学生的“双线”在读书过程中得到发展,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丰富学习生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

(二)项目研究计划

我们把整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课题、调查现状、分析成因

(1)成立课题组。

(2)制定严格的课题管理与研究制度。

(3)开展前期调查,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学习理论、转变观念、设计方案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切实转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

(2)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开阔教师眼界。

(3)研究对策,制定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方案、 实时调控、 构建体系

(1)创设学生读书与自我教育的指导机制,这一机制创设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指导者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2)建立学生读书与自我教育的一系列评价体系,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德性养成。

(3)提供学生读书与自我教育的施展平台,也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读书与自我教育的时空环境和条件。

(4)丰富学生读书自我教育活动的内容,这是指导学生进行读书与自我教育的载体。

第四阶段:后期总结、资料整理、成果推广

(1)收集、整理和分析课题研究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2)收集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准备。

(3)推广应用

(三)项目实施保障及细则

1、学校政策、资源、资金支持: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教学问题研究,每个级部都有自己的重大教育教学问题研究课题,学校办公会每周一调度,各项目研究组每周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制度,涉及不同科室问题,学校统一调度,另外,在书籍订购、材料印刷及出版、校内外媒体宣传等各类活动资金上大力支持,足额全额报销。

2、学校教科处理论等软件支持:

教科处从理论层面引导和协助课题组开展工作,从教育教学各方面搜集前沿信息和案例服务课题研究,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和学研备课组简报推介,促进,推广。同时,教科处承担不同时期对项目研究的综合评估与评价。

3、级部总体调控,协调推进:

级部是课题组开展工作的实体,项目研究计划和方案的落实纳入级部整体工作计划,政策解读、资金调配、活动实施、具体监督作为级部重点常规工作调度,同时,级部又是项目研究活动的执行者,服务课题组并贯彻课题组的理念、方法及各种安排,同时,级部对项目研究过程分阶段进行初评,并根据学校和教科处的评估反馈对项目研究实施有效干预。

4、课题组按方案和计划具体操作:

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和总体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流程,然后同学校、级部工作计划科学融合,有效对接。

5、学生组织参与落实:

项目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学生阅读(读书)动力建制上,课题组的着力点也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机制研究,因此,大部分行动研究工作通过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完成,以下是我们已经采取的有效活动,结合教学及学生生活实际,课题组将推出更科学的和细化的活动与研究。

(1)《2008级学生自我教育周报》

《读书与自我教育》周报,每周一期,由学生自我推荐和练笔的稿件组成,学生自我编排。内容涉及学习、心理、生活各个层面。

我们在每个班级选了两名热爱读书的同学,由他们组成级部的骨干读书力量,每周从班级里搜集同学们最热爱的文字,然后级部统一集中起来,选择精华,组成书面阅读材料。这样以点带面,营造级部的读书氛围。

(2)《读书人生》杂志

《读书人生》是2008级级部自己办的杂志。材料还是来源于学生自己推荐的稿件和习作。72页,16K版本。每月出版一期。取材广泛,内容深厚,文理兼顾。例如,我们出版了一期《读书人生·情感读本》,学生读得流连难舍;又出版了一期《读书人生·生命科学读本》,很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后面我们还有原创系列、经典系列等,用这些材料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灵。

(3)阅读课

我们的阅读课是每周两节连堂。学生自主阅读,阅读

自己订阅、借阅及自买的报纸、杂志,还有从学校图书馆

借阅的图书。

我们保证每个学生手里随手都有可阅读的材料。级部

组织学生从图书馆里借阅了大量的书籍,每个班级里至少

流动着60多本经典图书,这就从“硬件”上保证了学生

的阅读量。

学生需要做阅读笔记,做读书卡片,级部里定时开展

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学生读书手抄报展览,举办“读书报

告会”等活动。

(4)假期阅读

假期,是学生读经典的好时间,所以我们给学生策划

了一期《寒假总动员》(电子稿附件),在这里面,我们给

了学生一个推荐书目,给学生列了一些经典书目的点评语

句,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读书计划模板供学生参照制定自主

计划,并且我们发起了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共读”活动。

(5)适时的宣传材料

级部里根据季节、学情等的不同,适时地组织宣传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开学之际,来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冬天来临之时,来篇《冬**》;新年来临之时,来篇《致2008级同学的一封信》。就这样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让学生不时地读到一些句子、一些篇章、一些故事,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得到激发,从而塑造新的自我。

(6)激励措施

为了激励学生读书,级部协同老师们采用了不少的激励措施:例如元旦时间,给读书积极的同学发张卡片,写上浓浓的祝福,真是“礼物小如针,鼓励比海深”;例如学期结束发给活动积极的人精美的笔记本,学生心里又是一阵激荡;再例如,给阅读深远的同学发本书,学生又很自得一番。另外,级部结合学校“五星级自主管理”,制定科学的评价办法,对活动进行量化,既量化班级整体工作和氛围,又评价到学生个人——彰显个性星,就这样,级部及老师们鼓励、激励着,学生进步着。

(四)预期成果

本项目着重以“读书”为契点,来对学生的“情感线”进行施加影响,从而促进其“认知线”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计划、自我建构的意识。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发展。

(3)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

(4)培养学生终生读书的阅读习惯。

(5)建立健全人格健康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

(6)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教育正合力。

四、项目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心理干预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借助社团活动、读书报告会、读书小报,《读书人生》等方式来展开研究,即研究过程具体化、实例化、行动化。

(2)调查法。在研究前期、中期、后期对不同的学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学习体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5)心理干预法。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心理尤其师阅读心理,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行干预和研究。

第四篇:《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的来源

该课题由湖南省新邵县一中杨初春教师首创,经过八年的艰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1993年后,杨初春老师先后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讲学100多次,上观摩示范课300多节,听众达10多万人;全国26个省、市、区办起杨氏快速作文实验班5500多个,投入教师10万多人。数十万名学生接受了快速作文训练,贵州、海南及我省将快速作文作为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引进,并在全省推广。

二、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作文指导方法、作文讲评方法和松散拖沓的写作习惯已无法适应祖国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而快速作文既是时代的需要,又符合《全日制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开发学生写作潜能,提高学生写作素质。因此积极进行快速作文实验,努力完成作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提高作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快速写作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语文学科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且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写作速度”,因此快速写作是时代的需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改变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和效果不佳的现状,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找到一个新产突

破口。

三、 课题的理论依据

快速作文训练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强化训练。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未被开发的无法估量的潜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我们目前只运用了脑力和体力的一小部分。”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佛斯坦也认为,不同能力水平的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他们多数人具有可变性优势,通过强化训练,可以把未被开发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掘出来。快速作文训练正是依据这一理论,采取强化训练措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使学生变得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并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 课题研究假设

通过强化快速作文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从而使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参加训练的学生将变得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将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将不但提高写作能力和整体语文水平,而且对其它各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 课题研究内容

(一) 实施教育的主要内容

1、 基础训练: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积累写作材料;丰富写作语言,训练书写能力。

2、 思维训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抽象、形象思维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 技巧训练:快速审题、立意、布局、写作、修改等技巧;

三种基本文体的快速写作技巧;分专题指导、练习,克服快速作文中出现的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词不达意等毛病的方法。

4、 速度训练:快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成文、修改的方法,完成40分钟600字的速度目标。

5、 综合训练:综合运用前二年掌握的快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学生通过系统的快速作文训练熟练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的作文,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字迹工整、有新意。

(二) 实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重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双管齐下,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

2、 重视第二课堂。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要规定必读书目,全期不少于10本,具体书目另定,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

3、 重视社会实践。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分析能力。

4、 重视信息反馈。在快速作文的训练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来自学生的家长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

5、 重视训练计划。快速作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强化训练,因此必须分步骤制定具体计划,克服作文教学中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现象。

6、 重视方法指导。要研究写作方法和思维方法,要把基本的快速写作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并具体指导他们用于写

作实践,以提高写作速度。

7、

8、 重视教师素质。“师高弟子强”,快速写作训练尤其如此。 重视组织领导。成立快速作文实验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快速作文实验,及时解决实验中的有关具体问题。

六、 实验研究的方法

1、 验证性实验研究法。鉴于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而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已被公认为先进的教育经验,有较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有很好的代表性;有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因而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研究中的验证性实验研究法。

2、

3、 行动研究法。 经验总结研究法。

此两法按照与杨初春老师相同的方法重复进行,力争积累较为丰富和成熟的经验,从而取得更深刻的规律性的认识。

七、 完成实验研究的条件及保证措施。

1、 学校重视该课题的研究,每年特批一定数量的研究经费,经费能得到保证。

2、 课题组成员年轻,工作热情高,学历达标,有两人已是区科研骨干,其中副组长孙丽敏已接受第三期市科研骨干培训。研究人员科研意识与科研素质、科研能力能得到保证。

3、 学校定期派课题组成员轮训,并能得到区教科所的技术支持,有课题实验研究的技术保证。

八、 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5.8——2005.10)

启动,组织人员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将任务落实到实验教师,选择被试。师资培训。

(二)实施阶段(2005.11——2008.5)

实验周期为2年半,每次课题组成员都要制订各自的实施方案,扫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度训练——综合训练的实验序列,分五步实施。每学期一步(共计五个学期五步)。每完成一步,都进行交流、研讨,反馈改进,阶段小结、汇报。

(三)总结阶段(2008.6——2008.7)

全面总结,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四)结题验收阶段(2008.8)

宣传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九、 成果形式

1、

2、 实验研究报告 科研论文

十、 组织机构

(一)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李渐君杨林中学校长

副组长:马占发杨林中学副校长

孙丽敏杨林中学科研骨干教师

成员:孙淑芳语文教师

司海玲语文教师

朱贺语文教师

高巍语文教师

金良语文教师

实验班级:初一年级

一、二班

十一、参考资料

《快速作文法》杨初春

第五篇:小班化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九台市兴华小学 二0一四年三月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实验的目标

1.探索“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指导策略,培养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 适应“小班化教学”的教师队伍。

2.构建切合实际的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究思路,并在管理和教学等方面总结出具有实效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

3.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设计多元化,积极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和心理品质方面有明显进步,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认真落实教育局《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工作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

二、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

开展各学科“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三、实验的主要方法

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行动研究法: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的实践方法。

研讨交流法:通过公开课,观摩课,案例研究课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探究小班化高效课堂模式的一般步骤,组织形式,师生关系、学习评价等。

经验总结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适用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

案例研究法:对教育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惑,通过指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尝试解决方案。邀请专家指点,通过个案分析,进行专题研讨,探索符合小班化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

四、课题实验的实施过程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研究氛围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实施小班化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集体学习:一是组织教师网上、书本学习小班化教学理论;二是实地考察,走出去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了解小班教学情况;三是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为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结合学校要求,从师德教育、新课程 、教育技术能力、中小学学生管理与教育专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题六个方面,制定个人学期发展计划。每月研读一本名师专著;学习“小班化教学策略”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跟踪学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每周至少上网登录学习一次,到教师阅览室借阅一次并有记录。

(2)面向家长,创设氛围

定期召开教学开放活动,请家长到各个班级听课写出感受,提出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氛围。

2.立足校本,课题牵动,提高教师素质

(1)抓学习,为开展小班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我们将组织教师紧紧围绕“高效课堂”、“课桌的摆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等内容学习,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他人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 我们将采取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校长每月亲自检查学习笔记,并及时反馈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同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通过学习,为开展小班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抓设计,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行为。实践证明,将理论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绝大多数教师是做不到的。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必须解决“桥梁”问题。“操作设计”便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我们认为“操作设计”最重要的是要设计学生学的行为和教师教的行为。因为师生的行为方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因素,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教师不能真正发展,而且学校“小班化教学”也不可能落到实处。为保证“操作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这项工作我们将本着“自下而上”的原则进行,各个教研组自选一个方面进行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合作前要求、小组长培训),然后学校召开研讨会进行修改,最后请专家指导,形成较为完善的操作办法。

(3)抓实践,将“操作设计”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操作设计”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所以,“操作设计”完成之后,必须引导和组织教师将它付诸实践。为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实践环节采取三步走:第一步,优秀教师上引路课,课前说意图,课后自我反思,群体评课。第二步,骨干教师上展示课,优秀教师给予点评。第三步,潜力教师上模仿课,优秀教师诊评。

(4)抓反思,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根据“操作设计”的要求,对教学行为进行审视的过程。这对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任何人的教学行为都不可能是完全科学的,它只能是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反思就是不断认识和矫正教学行为的过程。抓反思,要求每周写一篇课后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遗憾(年轻教师),每学期写两篇教学案例,每写一篇专题论文。

为使教学反思具有实效性,进行这项活动时,我们将遵循四项原则:常态进行、群体参与、就事论理和重在改进。

3.采取措施,创设载体,推动教学有效实施

(1)学情分析。小班化教学是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学情分析是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关键。

(2)有效教研。加强三级教研,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即校专题研究、教研组集研、年级组集备。

(3)有效备课。备课要做到立足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差异,落实“全纳性、个别化”的理念。要求做到“四坚持,一超前”。“四坚持”即坚持课前独立改案,坚持集体备课,坚持集研后的修改完善备课,坚持上课后的备课;“一超前”即每个人超前备好一周的课。各年级组要提高备课质量,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人员、提前准备发言内容。

备课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体现与“每一个”学生的零距离,让学困生名字走进教案。二要研究前15分钟学生如何学,后20分钟学生到底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更高效。三要考虑分层,包括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四要考虑桌椅摆放形式和小组划分。五要修改好教案。六要设计好板书及课件。 (4)有效课堂。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情感、自主、探究、合作等方面,与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小班化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精当,教学方法合理,分层施教有效,学习方式多元,教学效果显著。载体是“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班级采取灵活的授课模式,挤掉多余和无效的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关注每一个”;做到“四个百分百”,即关注百分百、互动百分百、达标百分百、开心百分百。希望看到:“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帮助;每个小组成功合作;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每个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5)有效听、评课。为使听、评课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成立看课领导小组,开展听评课活动。听课要求:主任每周听课五节,听课应坐在前面,依据标准看六人即可。看六个学生每个环节干什么,怎么学,教师怎么引导,一节课后学生有什么收获。

(6)有效作业布臵及批改。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本精致的作业本。除了在作业设计、批改等方面提出要求外,我们重点关注学生的书写。作业做到面批,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有一次面批、面改的机会。

改变评价方式,作业采取“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开学初各学科制定作业书写评价标准(作业评价表),每周通过自评、组评、家长评的形式,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将小组合作学习延续到作业评价中,每次作业上交采取小组整体上交;作业采取辐射性批改,即教师批组长作业,组长批组员作业;作业评价采取捆绑式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互相约束、互相督促、互相帮助,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7)有效辅导。关注每一个孩子,尤其关注每一个农民工子女,树立“转变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的思想。一是采取“六优先一提前” 包教保学措施:①座位优先②提问优先③板演优先④批改优先⑤鼓励优先⑥家访优先⑦提前进行预习指导。二是建立“学困生导师制”。要求每一位党员负责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定期找学生了解学习情况,并与任课教师、学生本人一起找问题,分析原因,一起制定目标和提高措施。

(8)有效检测。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没有质量,学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每个教师要对分数有足够的重视,要理直气壮抓分数,不屈不挠求质量。

五、课题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3月—2013年8月)准备阶段。 1.做好小班化研究的实验方案,制订系统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确定实验班级。

2.对实验教师进行小班化教学理念和教育形式、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有关小班化教育资料。

3.筹集经费,科学规划,进行符合小班化的人文化、个性化、生活化的课堂装饰和设备添臵,为开展小班化教学做好硬件建设。

第二阶段(2014年8月—2015年8月)实验进行与实施攻坚阶段。

1.根据实验年级发展情况全面实施小班化研究。 2.开展课题有关研究内容的教研活动。

3.形成研究成果论文,实验教师争取每年都要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文章。

4.探索“小班化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5.及时做好小班化教学的中期小结,并适当推广应用。 第三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总结经验推广阶段。 1.进行实验研究总结,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结题报告。 2.总结课题实验成果,再次编辑“小班化教学”成果专辑,终端验收和成果推广。

3.评选优秀研究成果、优秀个人。

六、课题实验的成果及表现形式 ㈠预期取得的成果 1.学生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成功者,生生间合作化互动得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教师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观念行为,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撰写出有价值的实验论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科研骨干。

3.学校方面

(1)汇编成功课例,汇总优秀课件,并推广使用。 (2)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办学满意度得到提升。 ㈡成果表现形式 (1)交流研讨会(2)经验集(3)教育教学案例集

七、课题实验的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 负责人:范国良 副组长:王伟平

成员:景艳梅 李红 张艳娟及实验班班主任

2.加强监督指导:指导小组要经常组织检查、反馈,及时掌握小班化教育动态,定期组织指导及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实验研究顺利进行。

3.注重队伍建设:学校要为教师搭建学习、探索、研究和展示的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策略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加大资源配臵:学校要加大对校园环境、教室文化、教学设施、师资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小班化教学的优质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实验的策略保障 (1)制度保障

学校必须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如期开展工作,并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奖励制度。

(2)活动促进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根据课题研究进程需要,及时开展各种活 动,通过交流、研讨、论坛、观摩等形式的活动促进课题研究不断走向完善,成果不断丰富。

(3)典型引领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选好典型的学科、班级、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培树典型,通过典型的引领,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

⑸成果提升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实践-收集-归纳-梳理等过程,及时将研究中的经验、策略规律化、系统化,促进研究成果的形成、完善,提升研究成果的层次。

九台市兴华小学 2014年3月24日

上一篇:幼儿大班语言活动目标下一篇:幼儿汉语拼音教学方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