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实验研究报告

2023-01-11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课题研究实验研究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课题研究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研究课题

研 究 方 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课 题 名 称: 远程教育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自

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申请人:卜改花

单位:三家店镇平宁城学校

填 表 日 期:2012年3月

二、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三、预期研究成果

第二篇: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课题是我校承担的自治区电化教育馆“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子课题,于2009年5月提出并申报立项。这几年来,在盟电教馆和旗电教中心的专家、老师的全力支持及精心指导下,课题组实验教师通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阅读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进一步融合一体 , 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课题研究工作富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三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课题研究工作、人员、奖金、奖惩四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月)

在这一阶段过程中,我校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挂帅,由教务处牵头,由各课题组负责人具体负责,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2010年3月—2011年1月)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实施推进、督察小组(由教务处负责),定期指导及检查;同时,各课题组负责人在的教务处统一指导下,精心组织各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学生活动的指导,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通过在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要求各课题组负责组织各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二 全力支持,做好服务

1.组织人员培训,确保课题研究的先进性

通过专家的引领,我们感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虽早已根植于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中,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持,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已成为开展教育改革的瓶颈。由此我们确定了“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激活教学管理为保证,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使教育科研课题化”的新的工作思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首先,成立了以教务主任白云芝主任为课题负责人,由高宝吕旭东等为组长的9人课题研究小组。9名教师都来自教学第一线,具备有基本的信息化素养,再加上教师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开题初大家的研究热情十分高涨。可经过一轮的专业化理论培训后,老师们又感觉无从下手,

一时间处于茫然状态。怎么办?我们多次召开课题研讨活动,频繁派教师外出学习,最后课题组全体教师一致认为,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研训结合,在研究中提高,实践中发展。

2.周密组织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参与性

如何吸引全体课题组成员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研究中来,如何提高研究实效是我校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我校为各课题组提供专项资金,想课题组所想,急课题组所急。

(1)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要求课题组制定出相关的工作计划; (2)学校制定了课题活动的相关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 (3)学校由教务处负责,定期对各课题组的工作进行检查。

3.抓好资料积累,确保课题研究的价值性

课题研究资料是研究过程的载体与见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的水平与层次。课题组从成立之日起,我校课题领导小组就注意培养研究人员的资料意识,认真抓好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每次活动都将教师的练习设计和论文整理成册。 三 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在课题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各课题组分别紧密围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这些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并结合我校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认真做到了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其为头等大事,无论学校有任何重大活动或检查,都不能中断对课题的研究,都不能对课题的研究有任何冲击。

二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相关学科知识的积累及相关的教学理论;

三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两节课题研讨课,开展一次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论证观点,寻找规律;

四是坚持每学期每人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研究水平色;

五是坚持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六是各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四 积极探究 注重成果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组织学生相关活动的评比、撰写的论文反思评比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顺利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根本上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把枯燥

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凭借网络优势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整理有关数学的知识,利用网络跟同学、教师交流,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充分应用,促使教与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给学生创设了许多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师生的交流平等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课堂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整合后的课堂教学一改这些弊端,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

电脑和网络,目前仅作为计算和信息处理的工具而存在,而且已经变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以前的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拓展,成为了一个人类共有知识的平台。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来攻取各种知识,这大大扩展了信息来源,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3.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实验极大地促进了实验教师的成长,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和探索,实验教师们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

识与技能,会应用CAI课件开展辅助教学,会用powerPoint操作平台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能较为熟练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的基本制作与应用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查找教育教学信息,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精彩课件,在计算机题库中查找各科试卷。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解决经验缺乏、资料匮乏等问题,快速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论文及教学设计有多篇分别在省、市获奖,我校有3位老师的录像课送地区参赛。

4.带动了学校的网络建设

这一课题的研究实施,带动了我校的网络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网站内容,师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该课题研究的成功开展,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工具,增强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让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 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课题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所有课题组成员的自信心,因此,各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都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镇内小学推广,在校其他教师、其他学科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

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及组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优秀的论文、案例按时间.顺序上学校校园网站,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写读后反思。

通过本次教研,我们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以学校教科室为龙头,各教研组为主力军,辐射各位教师,形成学校课题研究网络,大兴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风。

我们将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五小学课题组 2011年10月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

作报告

一、开题会议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后,在县教研室、学校聂校长及各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由李XX老师负责召开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开题会。通过开题会议使课题小组成员明确了课题提出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明确了通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从教师教的角度以XX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准,通过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研究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活动的原则和切入点,物理实验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具体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从课程的角度来说,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校本教材。

通过开题会议,确定了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进一步促使教师观念的变化,提高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2.改变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3.形成初中物理实验有效开展的策略。

明确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并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课题研究负责人:李XX

2.理论研究负责人:苏XX、孟XX

3.实践研究负责人:李XX

4.课题实验管理负责人:陈XX

二、研究过程

(一)时间规划:本课题总体时间约为1年(XX年9月~XX年7月)

(二)研究步骤和措施

.课题研究的准备(XX年9月~XX年10月)

(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强了对搞好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2)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3)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物理教师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并由负责理论研究的老师苏XX和孟XX进行撰写理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实验(XX年11月~XX年4月)

(1)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2)活动的开展。发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地、热情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指导教师则更要在课题方案的设计与提出,自身的参与,过程的调控,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上精心准备,积极投入,研究探讨上下工夫。

(3)由负责实验研究的李XX老师对个案进行分析、整理,以教案设计的形式形成实验教学的有效模式。

3.汇报成果阶段(XX年5月)

课改教师汇报各种研究成果,包括论文、材料、数据等。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反思,并由陈盈利和李红锐老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是的创新实验资料进行整理,以丰富我校的校本教材。

4.修改完善阶段(XX年6月)在大量数据、案例、实验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并由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5.上交专家评审(XX年6月)

6.进行课题结题报告。(XX年7月)

三、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结合情况

我们的课题研究程序:理论研究确定实验教学的策略→通过同伴互助,由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进行具体实验教学方法研讨→课堂实践→进行教学评价,发现问题→研讨、反思,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

利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实验教学在创设物理情景,提高感知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自主建构,而且通过探究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而且培养了他们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

从下面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各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项目月考1期中2月考3期末4月考5期中6总分623665115706465568557347

分57.259.752.342.762.967.4考试人数109109109108109108及格人数495539286370及格率45.050.535.825.757.864.2优秀人数22161233040优秀率20.214.711.02.827.536.7三率和122.3124.999.171.1148.2168.3由三率和的变化不难看出,尽管我们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经历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观念的变化过程),但还是能肯定地说明通过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研究成员的专业成长情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了“XX县东韩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博客,通过定期的研讨交流、定期的成果交流与总结并撰写材料,促进了研究成员养成了爱阅读、善思考、勤写作的学习习惯;研究成员自觉运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创建网班“XXXX”,也提高了课题组成员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推动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研究成员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机构举办的教研活动和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形成了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及课题的意义:

在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的教学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其教学内容琐碎,问题探索缺失,思维含量低,看似热闹的问答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权利,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使学生失去了灵气和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知识”轻“情感、能力”;重“结论”轻“体验过程”;重“书本”轻“实践活动”;重“技能”轻“综合运用”。这些现状表明: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仍未突破原有传统的框架体系,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就有必要在建立教育新理念的同时,构筑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改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我校开展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同时能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激情,便于更好的理解新知识;“自主探究”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数学情感与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课题研究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起到关键作用,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能否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成才打好牢固的基础。

三、课题的界定:

“创设情境”就是创造情形、境象。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就是自己做主去探索研究。即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引导他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等“做数学”的活动,“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来。

在“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模式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创新意识。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目标:

(一)理论依据:

1、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新理念,同时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因此,它为我们的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和完善人本身。”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过程,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

(二)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试图通过构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发现结论—解决应用”实践过程,通过以情激学、创境激学、设疑激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探求精神,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走向成功的彼岸。

2、具体目标:

(1)思维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数学思维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并猜想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从而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素质目标。

通过研究,不仅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数学素质,而且提高教师分析教材、应用教材并开发教材的能力,优化数学教学。

(4)应用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自主提出数学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养成良好的探求精神。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建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强人的信心和勇气。“创设情境”是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其中一种有效方法。

3、研究培养学生体验教学、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上来讲,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下让学生去体验教学、自主探究应该是最佳教学方法。

(二)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

结合具体理论学说,论证本课题的可行性与实际意义。

2、问卷法。

研究初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摸底,拟定一份问卷,其内容是:你喜欢数学吗?你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你遇到疑难会主动向老师提出吗?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探究方式?你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吗?

3、行动研究法。

要“确立一个观念”、“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一个优化”。确立一个观念,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发展。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实现一个优化,就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4、自然实验法。

主要选定实验班和普通班进行实验。按照均等性原则,在两班学生素质均等,人数持平,教师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控制实验条件,实验班按研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普通班按常规进行。

5、对比法。

为了更好的全面掌握学生对“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这一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以及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帮助,每月举行一次调查,要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对比。这样分段分期对比,发现问题与差距,及时找出原因,寻找对策。

6、综合其它研究方法。

结合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合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7、激励法。

及时记载并公布两个班的纪律、学习氛围、发言、作业等情况,及时表彰学有成效的班级和个人。科学地设置诱因,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激励学生向正面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7月)调查摸底,确立课题,制订好方案,召开开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向上级科研部门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09年9月—2011年1月)本阶段分三个步骤:

1、第一步(2009年9月—2010年1月)

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师资培训。做好组织机构落实和指导等工作。做好宣传发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好学生素质需求的调查工作。做好实施的起步工作。

2、第二步(2010年2月—2010年7月)

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坚持做好第一阶段的延续工作,充分发挥课题组的导向作用,采用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方法,做好构建、完善“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切实把理论的模式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和过程。

3、第三步(2010年9月—2011年1月)

聘请专家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理论和业务讲座,提高全体课题组的理论业务水平,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改进。坚持做好第二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实践进入最后阶段,加大对课题模式研究的力度,做好对评价体系的完善健全工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并拟定继续实践的延续计划。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2月—2011年5月)

通过搜集和核实有关资料,全面总结,对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进行成果展示,课题组成员共同评价研究,最后召开成果汇报会,撰写实践研究报告,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七、研究成果的形式:

1、主要阶段性成果: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优生率、合格率、巩固率得到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总结性成果:教学体会、经验总结论文、课题研究总结。

3、其他相应的成果:如录像、电视片、光盘等。

八、保证措施:

1、我校是市一级学校,已建立了校园网络,具备了软硬件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充足、教学设备先进,是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

究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

3、课题组负责人是教学能手,有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自身素质较高,教育教学基本扎实,且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强。部分教师参与过县小学数学“尝试探究”和“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

4、本课题研究准备充分,资料搜集较多。

5、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布置分工,明确职责,并制定了研究工作制度,定期召开课题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经验和探讨研究问题,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听课,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课题实验小组

2009年4月20日

第五篇:《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研究综述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研究综述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和谐成长。1996年6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4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八号文件),同年9月教育部修订颁布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2006年10月,党中央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2008年8月中央文明办颁布《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这些重要的纲领性文件都充分表明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德育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对新型文明规范的需要,必须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必须提高教育方法与途径的有效性。许多年来,由于受升学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德育始终比较薄弱,缺少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强的好的方法途径,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德育抓手的困惑。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国内以本课题负责人和主研成员为代表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基于学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迫切需要,以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学校德育的有效方法途径,开创性地开设了校园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取得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影响带动了全国不少省份区域的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幼儿园相继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多年的实践证明: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条很好的方法途径。

“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本课题组主研人员承担并完成了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中小学生礼仪美育教育及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未成年人文明礼仪素养实践研究》,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进行了持续发展性探索研究。通过“三个五年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明确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体系,即: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核心,依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大纲》中相关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在礼仪教育的全过程,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为目的,知识内容既传承中华古代优秀礼仪文化,又融入现代礼仪文化内容,以礼仪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等内容。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近十五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证明: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出发,对幼儿与青少年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针对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条很好的德育途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娃娃抓起;文明礼仪教育课程是一门开发性创新课程,综合性、包容性强,要使这门课程得以深入发展,需要对课程教材教法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研究;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为礼仪教师搭建学习、研究交流的平台;更需要创建行政支持、学术引领、专家指导、企业投入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在近十五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的基础上,继续对校园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基地建设进行探索,是全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工程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利用多年实践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的成果与经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取得各级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实现专家学术引领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借助企业性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机构的鼎立协助,努力让源于我国基础教育德育实际需要而自发产生的校园文明礼仪教育事业得以富有生命力的延深发展,是本课题研究将要完成的重要使命。

本课题负责人贝新茝老师,是全国首位礼仪特级教师,她从1995年开始,创造性地进行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是河北省中小学文明礼仪课程的创始人。贝老师主持承担并完成了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九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一项;承担并完成了“十五”规划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十一五”规划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各一项。编著出版22部中小学礼仪教育专著,主编出版了全国第一套人民教育出版社立项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礼仪教材(共22本),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网》。本课题特邀顾问是国内享有盛誉的资深德育专家和教育科研专家,主研成员大部分是从事教师教育、德育和承担过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指导和承担教育科研的经验,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条件。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概况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的国家级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也是全国唯一从“九五”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过渡到“十二五”规划持续研究的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的科研重点课题。课题于2008年12月27日批准立项,课题编号:0801958A,课题负责人:贝新茝。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于2009年3月批复《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开展实验研究、发展子课题。子课题与总课题同属于国家级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1、围绕德育可行性实施途径这一中心问题,以校园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实现行政支持与科研引领相结合、专家指导与教师实践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

2、围绕礼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完成全国礼仪/中华美德高级讲师培养行动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礼仪/德育教师素质,尽快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全国礼仪/中华美德高级讲师队伍,将是本课题研究推广的重要任务。

3、构建文明礼仪教育/德育学科研究的平台,为从事文明礼仪教育/德育的教师和研究者提供研讨交流提高的机会,是本课题研究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4、完善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德育理论与课程体系,为各级各类实践基地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把文明礼仪教育/德育工程引向科学、系统、规范性发展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达的使命性目标。

●本课题创新之处

1、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的产生源于学校德育时效性、针对性的迫切需要,本课题研究来源于全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德育系统工程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近15年的实践探索自然进入本课题研究领域,该课题研究既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又会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

2、该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综合性强,具有德育资源整合的特点,符合道德教育内容的综合性特点,符合陶行知先生的和谐教育思想,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3、本课题研究持续时间之长(已有近15年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涉及面之广、参与人员之多、在全国的影响力之大,显示出它在国内同类项目中所居的突出地位,该课题是具有广泛的实用和推广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本课题研究所达目标和主研内容,大部分属于填补国内空白的研究。

●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a、形成论文“中小学幼儿园礼仪教材探究”。

b、出版系列中华美德教育图书、音像读物和优秀论文、教案范例集。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c、完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立项出版的系列教材《幼儿文明礼仪画丛》、《小学生文明礼仪》、《中学生文明礼仪》为代表的的教学参考书和配套示范课音像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2、课题最终研究成果

a、完善形成校园文明礼仪/中华美德教育课程体系(含教材、教法)。 b、建设一支优秀的全国礼仪/中华美德高级讲师队伍。 c、建立一批国家级校园文明礼仪/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基地。 d、形成一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书。

3、最终转化成果

a、指导礼仪教师研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b、建设优秀礼仪教师队伍;

c、优化完善校园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体系; d、搭建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平台。

●本课题主要成员

孙学策 课题组学术总顾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原处长。 尹鸿祝 课题组学术顾问、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朱旭东 课题组学术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教授。 黄德勇 课题组学术顾问、河北沧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陆子久 课题组学术顾问、河北任丘市教育局原局长。

贝新茝 课题组组长。全国第一位礼仪特级教师,从事中小学礼仪教育15年,2005年受人民教育出版社之邀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套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全程礼仪教育教材,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对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网》。

李红旗 课题组常务副组长、中国教师杂志社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北京华育立人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主任、家庭教育专家。

倪敏达 课题组副组长。从教17年,任小学校长13年,现任辽宁省教育厅经典诵读特聘讲师、江西省婺源县清华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内蒙古东联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等职。

朱双成 课题组副组长、北京诚敬和教育机构负责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

王士雷 课题组副组长兼秘书长、中国教师杂志社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北京华育立人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

关于实验基地的批复函

总课题组字第JD

XXX单位:

经审核,批准你单位为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基地。实验基地负责人: ,实验基地编号为:JD0801958A-XXX,实验基地建设经费自筹。实验基地有效期为五年。(从批准日起计算)

望你单位严格按照《实验基地申报书》、《实验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实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包括:成立实验基地领导小组;指定固定联系人,并及时将实验基地建设情况报总课题组;严格按照总课题组《子课题申报书》、《子课题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有序地开展子课题的研究、实验与结题工作,并按要求定期向总课题组汇报子课题研究推广的进展情况;积极将总课题研究成果——礼仪教育、《弟子规》教育等引入实验基地,以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到总课题组全国礼仪/中华美德高级讲师队伍的建设工作;积极参与由总课题组举办的全国性实验基地建设经验推广交流活动,并积极配合由总课题组安排的全国性实验基地建设经验推广交流活动的接待工作,以促进实验基地建设工作。

实验基地工作结束时,需对实验基地工作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写出总结报告,报总课题组存档。

特此批复!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

实 验 基 地 管 理 办 法

为了更好地推广总课题的研究成果,切实提高幼儿园及中小学师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增强德育实效性;也为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幼儿的和谐教育、养成教育、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工作,经总课题组认真研究,并报中国教育学会批准,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部分幼儿园、学校做为总课题实验基地。实验基地管理办法规定如下:

第一条:实验基地的设立原则

实验基地依据地区分布适当平衡、入选单位有代表性的原则而设立。全国各级各类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自愿选择申报。

第二条:实验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学思想端正,办学成绩突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或示范作用;

2、具备一定的科研实验基础,能为科研实验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必要的经费保障;

3、实验基地主要负责人及参与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所在单位对于幼儿的和谐教育、养成教育或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或实践正在积极探索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4、有完成教育科研任务的相应后备力量,愿意培养或已经有一支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优秀班主任或礼仪/德育教师队伍;

5、有经过科学论证的、周密的实验基地建设方案,并有详实的工作计划与记录;

6、有经过科学论证的、周密的子课题及其实施方案,并有详实的工作记录;

7、有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实验基地单位有固定的联系人;

8、能接受总课题组的管理,并认真执行总课题组的各项管理规定。

第三条:实验基地的申报

凡申请实验基地的单位,需按申报书要求认真填写《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基地申报书》和《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申报书》,由领导签字、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加盖公章后,报总课题组审批。

第四条:实验基地的审批

1、申请单位的申报书材料,经由总课题组审核、批准;

2、审批合格的申报单位,由《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下达批准立项书,授予牌匾(牌匾式样见附件),基地实验工作正式启动;

3、实验基地一经批准,如无特别约定,有效期为五年。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第五条:实验基地的管理指导

1、实验基地须指定固定联系人,与总课题组保持工作联系,并每年提交一份详实的年度工作报告;

2、按照总课题组制订的《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基地申报书》要求,做好总课题的实验推广工作,并接受总课题组的监督、指导与检查;

3、按照总课题组制订的《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申报书》、《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子课题的研究推广工作,并接受总课题组的指导、鉴定与结题验收;

4、总课题组每年定期组织全国性学习交流活动,对实验基地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实验基地要积极配合总课题组的工作安排;

5、积极参加由总课题组举办的子课题学术交流会;

6、积极参加由总课题组举办的除子课题学术交流会外的其它相关培训活动;

7、为保障实验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自愿承担实验基地管理指导费、立项培训费等相关经费。

第六条:实验基地受益

1、有机会获得总课题组全国礼仪/中华美德高级讲师免费培训名额1-2个;

2、根据实验基地的请求,总课题组为实验基地的教师/学生/家长量身定做内训课程,提供上门专项培训、指导,并享受优惠价格;

3、总课题组已经并继续编辑出版总课题及其子课题科研成果系列教材、图书、光盘等读物,实验基地享受优惠价格。总课题组还将组织专家对实验基地的优秀校(园)本教材进行筛选、修订并出版发行;

4、总课题组定期对先进实验基地及其先进个人进行全国性表彰。

第七条:全国先进实验基地和先进个人评选

1、总课题组定期评选先进实验基地,予以全国通报表彰,颁发“《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全国先进实验基地”奖状。获得全国性表彰的实验基地将成为总课题组的全国定点观摩学习单位,其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将得到总课题组的宣传推广;

2、总课题组定期评选先进个人,予以全国通报表彰,颁发“《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全国先进个人”奖状。获得全国性表彰的个人将有机会获得总课题组给予的更多发展权益,如接受免费培训成为总课题组特聘全国礼仪/中华美德高级讲师,或成为总课题组特聘专家。

3、先进实验基地、先进个人的评选条件: ●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想端正。

● 有科学的、阶段性的实验计划,能不断改善科研环境与实施条件,创造性地完成了阶段实施方案,年终工作报告详细、真实;个人有突出表现或成果。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 积极参与、配合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

● 能按总课题组计划要求,圆满完成本单位个人承担的研究和实验任务,教师及学生能在相关的会议或刊物上交流或发表文章,取得了有一定价值的阶段性成果。

4、总课题组每年于8月举办全国先进实验基地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以通知为准)。

第八条:实验基地的终止

1、实验期满,由总课题组对各实验基地进行评估(评估所需费用由各实验基地承担),凡达到预期目标者,由《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颁发荣誉证书和结题证书,撤除牌匾,该实验基地即告终止;若希望继续做为课题实验基地的,须重新申请确认。

2、实验期内,如实验基地长时间未能按计划开展实验活动或不能为实验课题开展提供保证的;不能按要求参加阶段性成果评选或2次以上书面测试不及格的;明显地未能达到实验基地管理要求的,该实验基地将被终止,并被书面通知。

3、实验基地应自觉维护《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 总课题组的声誉,如有损害其声誉者,将撤销其实验基地资格,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其相关经济与法律责任。

第九条:实验基地的申报、审批、管理指导、先进评选、终止等项工作,统一由《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负责,并委托北京华育立人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协助管理,总课题组秘书处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

二00九年三月一日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

子课题立项证书

课题编号:0801958A-XXX XXX单位:

经研究,你单位申报的课题《

》,已被列为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 的子课题。

立项时间:

日。

该课题研究经费自筹。望你们按照《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相关要求,认真组织此课题的研究工作,包括:成立课题组、落实经费、制定阶段计划、开题、开展试验研究等。研究期间应按照申报表设定的时间和内容认真进行。结题时,需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和获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写出结题报告(或试验报告)。鉴定工作在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下,由《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负责组织。

课题负责人:

课题主研成员: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

子 课 题 管 理 办 法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于2009年3月批复《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发展子课题,子课题与总课题同属于国家级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管理办法规定如下:

第一条:子课题内容要求

子课题研究内容、申报题目围绕总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预期研究成果,结合幼儿和谐教育、养成教育、中小学德育目标确定。子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可以是论文、著作、音像多媒体资料、研究报告、优秀示范课案例、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案例等。子课题研究突出实践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特点,提倡可行性的微型课题研究,不提倡大题小做。

第二条:子课题申报

子课题以单位或个人名义申报均可。按申报书要求认真填写《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申报书》,由领导签字、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加盖公章后,报总课题组审批。

第三条:子课题审批

1、申报书材料,经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审核、批准。

2、审批合格的,由《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下发子课题批复函、批准立项书,子 课题研究推广工作正式启动。

3、子课题研究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左右,完成预期研究成果可向总课题组随时提出结题申请。

4、为保障子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申报者须自愿承担子课题管理指导费、立项培训费等完成研究任务所必需的经费。

第四条:子课题受益

1、子课题与总课题同属于国家级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2、按照总课题组制订的《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申 报书》、《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子课题研究成果优先得以推广发展,有机会接受总课题组的指导、培训;

3、有机会参加由总课题组举办的子课题学术交流会,利于提升子课题主研人员的科研水平;

4、总课题组对优秀子课题组织全国性表彰、认证。

第五条:子课题结题、鉴定

子课题组在子课题结题时,需对子课题研究推广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写出结题报告。结题鉴定工作由总课题组负责组织实施,结题、鉴定通过后颁发结题证书。结题所需经费由子课题组自愿承担。

第六条:全国优秀子课题评选

1、总课题组定期评选优秀子课题,予以全国通报表彰,颁发“《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全国 优秀子课题”奖状。获得全国性表彰的子课题将有机会获得总课题组给予的宣传推广权益,如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成果入编总课题组编辑出版的论文集或单独出版;子课题核心成员人将有机会获得总课题组给予的更多发展权益,如接受免费培训成为总课题组特聘全国礼仪/中华美德高级讲师等。

2、全国优秀子课题评选条件: ●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想端正;

● 有科学的阶段性科研计划,创造性地完成了各阶段计划方案,并有突出实效或成果; ● 课题成员及学生在相关会议或刊物上交流或发表文章,取得了有一定价值的阶段性成果; ● 积极参与总课题组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

3、总课题组每年于8月举办优秀子课题评选活动。(以通知为准)

第七条:子课题的申报、审批、管理指导、结题、鉴定、评选等项工作,统一由《校园文明礼仪 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负责,并委托北京华育立人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协助管理,总课题组秘书处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

二00九年三月一日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

子课题结题证书

证书编号:0801958A- XXX

》课题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的子课题,经过

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各项研究已经按照计划如期完成,并具备了结题的条件,经专家鉴定组审议鉴定,同意本课题结题,该课题与《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 课题同属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本课题负责人: 课题学术秘书: 课题主研成员: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

子课题参考目录

一、推广子课题目录

1、《<弟子规>德艺教学实验研究》

2、《<三字经>与德育教学实验研究》

3、《<孝经>与德育教学实验研究》

4、《书法与德育教学实验研究》

5、《经典诵读教学实验研究》

6、《音乐与德育教学实验研究》

7、《汉字与德育教学实验研究》

8、《动漫与德育教学实验研究》

9、《太极拳与德育教学实验研究》

二、选报子课题参考目录

1、《培养小学生尊重、理解、体谅、体贴他人良好品质的研究》

2、《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3、《小学生交往礼仪的深化教育与亲子指导的研究》

4、《初中生文明礼仪素养实践研究》

5、《经典诵读与未成年人文明礼仪素养实践研究》

6、《小学生礼仪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7、《拓展礼仪教育人文价值的研究》

8、《营造班级文明礼仪氛围的实践研究》

9、《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研究》

10、《小学生礼仪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

11、《初中生文明礼仪素养与和谐班级构建的实践研究》

12、《关于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13、《文明礼仪教育应用于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14、《礼仪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

15、《文明礼仪与校园文化关系的实践研究》

16、《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礼仪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17、《农村初中生课堂礼仪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

18、《以尊重教育提升学生礼仪素养的实践研究》

19、《文明礼仪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研究》

20、《幼儿园礼仪教育方法途径实验研究》

21、《文明礼仪素养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的研究》

22、《高中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性研究》

23、《农村初中礼仪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实践研究》

24、《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途径研究》

25、《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实践研究》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指南

26、《农村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

27、《运用影视资源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实践研究》

28、《农村初中生运用礼貌用语现状的调查研究》

29、《心理健康教育与文明礼仪素养的关系的实践研究》

30、《运用礼仪文化打造和谐班级的实践研究》

31、《亲情礼仪教育在农村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效性研究》

32、《中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培养与优秀班集体建设研究》

33、《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34、《心理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

35、《“情境创设”在礼仪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6、《通过家庭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素养的实践研究》

37、《礼仪、性格、品格与幸福指数的实践研究》

38、《礼仪教育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39、《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

40、《礼仪师资专业化专职化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41、《对初中生实施礼仪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42、《初中生校园文明礼仪养成的教育策略研究》

43、《创设文明礼仪环境,营造文明礼仪氛围的实践研究》

44、《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自我教育实效性研究》

45、《省(市、区、县、校)中小学深入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46、《初中生文明礼仪素养实践研究》

47、《音乐艺术与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

48、《通过建立“中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构建中学生心态文明的实践研究》

附: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申报书》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基地申报书》

(可登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网-》“礼仪教育科研”栏目下载)

上一篇:看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下一篇: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格式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