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中职德育课堂的新模式

2022-09-12

随着经济模式的国际化, 职业教育也随步国际化, 我国中高职得到迅猛发展。德育课堂, 是开展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前沿阵地。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效性, 创新德育课堂教学, 已经成为发展中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德育课堂现状及特点

中职教育的主要生源是初中起点的学生, 与高中起点的学生相比, 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心理特征方面, 还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深度, 都有很大的差异。目前, 中职生的德育课堂主要表现出“四重四轻”的特点:

1.1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应试教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 也时常让我们遇到许多无言的尴尬, 如“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我们太过相信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 人们对知识过于“情有独钟”, 甚至不少人对有知识近乎偏执狂似的爱。在到处都是考试的社会里, 学校德育课堂中“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已不足为怪, 而现代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培养任务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条化的知识传授使中职德育课堂遭遇了无言的尴尬。

1.2 重理论灌输, 轻实践教学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学科为本位, 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学科之间联系的紧密性。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要求理论以“必需、够用、可教”为原则, 强化岗位技能训练, 强调课堂结构的“职业化、模快化、实训化”。目前, 许多中职学校的实训条件跟不上实践, 实训教材编写不及时或内容过时, 更突出的是实训师资缺乏, 致使不能将德育课实践化和过程化, 过多地停留在教室里和书本上, 呈现“重理论灌输, 轻实践教学”, 这是中职德育课堂的显著特点之一, 这与要求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是格格不入的。

1.3 重形式说教, 轻习惯养成

现在的德育课堂对知识的传授, 对理论的灌输, 已经形式化了。德育课作为公共课大多作为考查课, 既得不到学生们的重视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在德育课堂中老师们已经习惯了形式说教, 青睐知识点滴的讲解和传授。培根说过, “性格决定命运”, 而决定性格的却是习惯。现实却是我们的德育课堂花大量的时间用于点滴知识讲解和理论灌输, 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1.4 重共性教育, 轻个性引导

众所周知, 共性价值观, 是我国传统德育的核心, 特别是我们一些德育教学还在继续计划经济时代“工具人”教育模式,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出现了“重共性教育, 轻个性引导”的现象。这分裂了统一的人性, 不利于体现教学民主, 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 体验式课堂模式建构

面对中职德育课堂存在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我们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后, 借鉴前人的新教育理念, 引入新的教学观念, 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式德育课堂教学模式。

体验式德育课堂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全程体验, 全面培养”, 通过三个层面的推进,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将自己的学习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志趣”的方向发展。它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为“为学生为中心, 以实践为中心, 以体验为中心”, 打破以往教师“一统天下”、“一言堂”, 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突破了以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格局, 实现了以实践为主的授课格局, 最大限度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把养成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融为一体。

体验式德育课堂教学模式, 不再固定在教室进行教学, 也不是总由教师讲授课程, 而是户内户外、教室车间、田间地头均可, 学生可亲自体验授课过程。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第一层面, 先让学生进行“知识触摸”, 体验学习的趣味感, 促使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第二层面, “情感激发”, 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第三层面, “学导互动”, 让学生体验学习所得、习惯养成、个性张扬、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3 体验式课堂模式运行

一般说来, 在教育心理学中教育策略分为两种:指导策略和发现策略。所谓指导教学策略, 就是教师按照教学要求, 实现制定教学程序, 学生主要在老师的系统讲授和直接指导下学习,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所谓发现教学策略, 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分析有关资料, 自己去探索和领悟知识。人的学习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体验式德育课堂教学就是结合了指导教学和发现教学两种策略, 通过“知识触摸”, 让学生体验趣味性;通过“情感激发”, 让学生体验快乐感;通过“学导互动”, 让学生体验成就。将学习兴趣各阶段的递进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融入其中。

3.1“知识触摸”, 体验趣味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尔曼“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为, 新的东西最能激起人的好奇心, 特别能感受到趣味性, 个体对刺激自己的原始冲动的事物反应最为强烈[1]。“知识蔟摸”就是基于这一理论, 他的直接效应是有效激活学生原始的学习冲动, 让学生在课堂里充分体验学习的趣味性。通过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来积分, 从形式上给学生一种新鲜感, 从积分的内容看,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 真正显示知识的吸引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德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知识, “掌握”的着眼点是结果,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哪些知识学生要掌握, 取决与老师的判断, 是有标准答案的。有不少人说, “毕业了, 知识也还给老师了。”可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知识反变成“借知识”, 不然, 何以需要“还”呢?而体验式德育课堂的着眼点是过程, 强调多元化, 注重学生亲身去“触摸”知识, 发现知识的趣味性, 要求学生重在主动和尝试, 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 去体验知识的浩瀚渊博与无穷魅力。在“知识触摸”层面, 可以通过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种职业道德、人际交往的反面的生活与工作事故或中外名人、企业成功人士成长经历, 甚至可以通过电影、记录片等图像音响资料, 如《一个也不能少》、《红高粱》、《万隆之行》等形式展现知识, 让《德育》课中的理论现实化、德育课堂生活化、趣味化, 以充分激活学生原始的学习冲动, 并积极进行体验的分享。

3.2“情感激发”, 体验快乐感

实验心理学之父冯特 (德国) 提出了著名的“感情三度”说[2], 即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从这个理论, 可以获得启示, 在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学习氛围:一是“愉快与不愉快”的学习氛围:二是紧张与松弛的思考氛围:三是“兴奋与安静”的感悟氛围。体验式德育课堂, 就是要把愉快作为课堂的主旋律, 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愉快心情, 适当运用紧张与松弛的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刺激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原始的学习冲动, 直到兴奋, 使学生由对学习的趣味, 上升为学习的乐趣, 最终到达乐学的程度。

布卢姆曾经说过:“回顾一下情感领域, 它实际上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不打开这个盒子, 就是否定这些塑造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强大动机力量的存在。”[3]布卢姆在这里揭示了情感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众所周知, 应试教育视域下学生对知识的功利性和短视性需求, 导致其对学知识感到枯燥、乏味、烦闷, 常常产生厌学。体验式德育课堂, 就是要改变“一切唯应试、升学是从”的状态, 把情感教育与情感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在课堂中, 可以通过课堂幽默、各种去调调节课堂气氛, 保持好学生的愉快情绪。特别是注重情景式教学, 激发学生情感, 让学生身临其境, 让良好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取代说教与理论灌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3.3“学导互动”, 体验成就感

构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 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造”的过程, 认识并不是主体对客体简单、被动的反映, 而恰恰是主体在现实的环境中主动地输出与输入信息, 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生学习不仅是模仿和接受信息, 更是过虑、内化新信息, 重要的是整合和构建原有知识, 既有知识结构方面的, 也有功能方面的。“学导互动”, 是一种新教育理念和我国传统的启发式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将讨论与辩论、情景创设、探讨性学习等手段相结合, 以探究、讨论、讲授的形式, 运用发现教学策略, 让学生触摸知识、获得知识、探究问题, 提高综合素质。体验式德育课堂, 通过课题积分形式动态地把“学导互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 让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真正实现“全程体验, 全程培养”的育人理念:

一是融合课堂积分与“学导互动”, 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表现进行积分, 强化师生互动, 并使之贯穿于德育课堂的全部教学过程:出勤积分﹝起始阶段﹞——课堂表现积分﹝主体过程﹞——课堂延伸积分﹝终结阶段﹞。它充分利用每个分分秒秒、每个教学环节、每个育人途径, 从学生的习惯养成、各种能力培养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无不体现体验式德育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全程体验, 全程培养”。

二是融合课堂积分与“学导互动”, 激发思维灵活。课堂积分大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是“积分”, 还是“互动”, 始终坚持桑代克的效果律:多用奖励, 少用惩罚;多表扬, 少批评。“学导互动”与课堂积分融合后, 真正改变以往德育课堂上学生动手不动脑的习惯。通过双向沟通、交流, 学生不仅可以自己“触摸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情感激发﹞, 而且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甚至与其他同学、老师不同的观点, 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辩论, 共同探索知识, 这种百“话”齐放,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学生思维灵性, 即可以张扬学生个性, 又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学习的能力。

三是融和课堂积分与“学导互动”, 提高综合素质。“学导互动”彻底转变传统德育教学“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的局面。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 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动感特别强, 学生与老师能够充分的互动。通过五种教学形式与途径:课堂讨论、知识实践运用、课堂辩论、团队协作、团队学习, 强化老师的引导和梳理的功能, 激起学生与老师互动, 以凸显学生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精神。

总之, 随着课堂积分过程的延伸, 学生面对各种能力的不断得到增强, 个性的发展, 良好习惯的逐步形成, 对成就感的体验会越来越强烈, 最终会形成良性互动。

在实施高中绘画鉴赏教学的过程中, 通常有这样两条线索:一是从美术史学的角度, 以时间顺序来讲述作品的形式、内容和人文意蕴, 按照人类文明与文化分期及审美发展特点来建构教材, 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美术的辉煌历程;二是以专题讲述的形式, 用鉴赏理论和方法, 探索与挖掘美术作品中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第一条线索是经线, 第二条线索是纬线。可否有第三条道路呢?

我认为, 美术是人类用图像的方式来认识、反映和表达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媒介, 承载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反映了人类思维的递变过程和人类文明的推进过程, 具有丰富的内涵。那么, 可否从思维的角度与层面来组织教材, 以期更深入地挖掘美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呢?

在实践中, 我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用各种艺术思维与相关的绘画作品相联系, 通过一件或多件绘画作品的鉴赏, 结合作品所透射出的思维光芒有侧重地进行分析和评价。突出重点而不及其余, 既欣赏了作品, 又学到了一种思维方式。既得到审美的愉悦, 又得到思维的加深和拓宽。

总的来说, 绘画作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绘画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视觉形象, 包括具象形象、意象形象和抽象形象。视觉形象通过组织和调动各种美术语言和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酝酿、创造和呈现。这一过程, 就是形象思维的迹化过程。可以说, 绘画作品创作中的艺术思维, 是形象思维, 是感性思维, 是发散思维, 是创造性思维。

1具象思维

具象思维, 指的是注重于对象视觉特征的具体而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的绘画作品折射出的思维方式。这里的真实, 突出艺术的真实和美感的呈现。

1.1构图思维

构图是对绘画艺术语言进行组织, 使之构成一幅完美的画。构图是绘画的基础, 也是能否表达作者构思和给人以美感的关键所在。

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是构图思维的典范之作。该画面色彩富丽明快, 蓝白红色调的单纯对比增强了节日的气氛, 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魄。

1.2优化思维

美术形象大多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但它并不等同于客观物象, 它是美术家能动的反映, 是对客观物象的筛选、提纯和优化。美术形象融入了美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

王式廓的素描《血衣》以强烈的个性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 揭示了生活本质和普遍真理。

1.3再现性思维

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 写实性绘画强调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 美术形象活灵活现、形神兼备。

艺术思维面面观

——绘画艺术鉴赏教学的新视野

马流利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浙江东阳322121)

摘要:美术反映了人类思维的递变过程, 具有丰富的内涵。我在实施高中绘画鉴赏教学时用各种艺术思维与相关的绘画作品相联系, 结合作品所透射出的思维光芒有侧重地进行分析和评价。既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 又得到思维的加深和拓宽。

关键词:绘画鉴赏艺术思维具象意象抽象中图分类号:G 4 0-0 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 (2007) 06 (a) -0075-02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现行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力图构建体验式德育课堂结构, 解决传统德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德育,德育课堂,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5:379, 217.

[2] (美) 柯瑞著, 方豪等译.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1:287.

上一篇:公路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研究下一篇: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