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及其艺术特色

2022-07-09

第一篇:论语及其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艺术形象的造型特色及其成因

内容提要 鲁迅小说形象具有黑白木刻似的造型特征,这一点被许多评论者所忽略。而这一特征却是构成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的重要因素。黑白木刻似的造型特点的形成与鲁迅浓烈的黑白木刻情结密切相关。黑白木刻情结产生自鲁迅全部的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

长期以来,无数的专家学者对鲁迅小说艺术形象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总结了许多的特点。但是,人们似乎都忽略了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那便是鲁迅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分明地带着浓郁的黑白木刻的神韵。读鲁迅的小说,眼前会显现黑白对比分明,线条清晰有力,注重勾勒而淡于敷彩的造型简括的形象,如同鲁迅先生刻画祥林嫂最后形象时所说的———仿佛是木刻似的。黑白木刻似的造型效果构成着鲁迅所塑造的小说形象系列的显著特色,形成着鲁迅小说形象特有的风格。

在赞誉鲁迅艺术手法高明时,人们常断言他是高明的画家,这是不错的。鲁迅原本就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美术鉴赏家、收藏家、理论家,而且自己也能画几笔。问题是这个高明的画家在以文字为笔墨描绘形象时具备什么特点呢?换句话说,他是以什么画种,什么方式来塑造形象的呢?我们只要对绘画稍加了解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是一位黑白木刻大师,那些入木三分的小说形象就是大师以犀利的文笔为雕刀刻画出来的黑白木刻作品。

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但是黑白木刻版画的色彩与线条的运用比起一般的绘画具有显著的特点。在色彩方面,它抛开一切有彩色,只选择最单纯的黑白二色,利用黑与白强烈的明暗对比衬托或黑与白的协调过渡来暗示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在线条的运用方面,它以刀为笔刻出的富有金石之味的各种粗线、细线、直线、曲线来勾勒形象,建构既抽象又具有表现力的空间。这种表现方式使黑白木刻不以模拟周围世界为能事,而将表现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感觉与思考为己任,以简洁、概括、富有张力的形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启迪人们无穷的回味与想象。正是在这些特点上,鲁迅的小说形象与黑白木刻有着异曲同工之美。“刻画”二字用来解说鲁迅对小说形象的塑造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有学者在分析鲁迅塑造的文学形象的艺术特色时候,提出了“色彩美”,认为鲁迅在艺术创作中以色彩铺陈弥补白描技法的局限,并认为鲁迅的艺术追求是用特定的色彩词准确地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造成人们的美感愉悦,并列举了一些例子。的确,鲁迅小说中有时会出现某些特定的色彩词,像《故乡》、《社戏》等作品的局部还以重彩敷衍出了色彩斑斓的场景。但是,统观鲁迅全部小说却只得到这样的印象:作为艺术大师,鲁迅利用颜色塑造形象时,最擅长而且最成功的是对黑与白的调度和运用,他那摄入魂魄的艺术世界是由自然界最单纯却又蕴着最丰富内涵的黑与白对比调和而成。在鲁迅的小说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风波》、《伤逝》、《孤独者》、《药》、《铸剑》等作品最为人称道,其中的人物形

象深入人心,可以说这些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艺术形象以及他们活动的背景,几乎全由黑白二色构成。《狂人日记》作为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重轻。小说通过“狂人”的独特感知描绘出一幅“吃人”社会的时代画面,阴冷的世界溢出如磐的黑暗与邪恶。小说正文的一开头便突兀地来了一句“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这是令人叫绝的一笔,现实世界的一切在很好的月光笼罩之下消褪了原有的色彩,变成了黑、白以及黑白调和而成的灰。作者借助月光抢先渲染了一种惨淡诡秘的氛围,这是狂人特有的视觉心理感受,也是作者基于自己对那个世界深切的感知和理解而作的色彩归纳。整篇小说就沉浸在这样一种色调之中:基调是黑,“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活动于其中的人物的脸色也一概是青的、铁青的,真的是黑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片漆黑的基调之上又醒目地跳着白,除了有使黑暗更加阴晦凄厉的惨淡月光,还有“白厉厉地排着”的“吃人”的家伙的牙齿,“白而且硬”的黄鱼的眼睛。漆黑的背景上,这些白的面积极小,却因对比强烈而特别的刺激,令人触目惊心。黑白对比产生的强烈的表情性,使小说在对黑暗社会的吃人特质的深刻揭示方面产生了独特的效果。

与《狂人日记》相比,小说《药》涉及的色彩较丰富一些。有兵卒号衣上镶边的暗红,丁字街头破匾上的金,荷叶的碧绿,人血馒头的鲜红,破灯笼的红红白白以及人物绰号“红眼睛”的红等等。这些色彩词的出现,有的是叙述的需要,有的是小点缀,有的则是画龙时所点之睛。你看,黑暗中“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的描写,有多么强的视觉震撼力,如同重音敲击人们的心灵,让人在颤栗中深思。但是,多种色彩词的出现并没有使《药》成为重彩画,《药》的整个色调仍是黑与白。小说从“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这样黑沉沉的情景开始,在一个分外寒冷,天明未久的清明时节昏暗的墓地中结束,建构了天地昏暗,黑得令人窒息的时空框架,各色人物就如鬼魅似的活动在这阴森森的背景中,有如在活的地狱里。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鲁迅的小说的色彩基调是黑与白,阿Q、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子君、魏连殳、眉间尺等,都是从黑白背景中凸现出的黑白分明的艺术形象。子君在涓生的回忆里永远是“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那个魏连殳,“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尽管死后被装裹了带着金闪闪肩章,嵌着很宽红条的的黄军衣,然而,骨瘦如柴灰黑的脸衬在白色的孝帷之中是那样的阴沉,是一个永远的阴影似的孤独者。

黑白木刻版画除了对黑白关系精心构思调度,对线的运用也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只有那刻出的各种线才可能实现强烈的黑白效果,才有充满意味的形象。木刻的线,有着其它绘画作品所不具备的力度。用雕刀在木料上刻出的线没有以毛笔画出的线条的流畅却有顿挫转折的金石之味,所构造之形洗练简括,形式感和表现性极强,具有与一般绘画不同的张力。鲁迅深谙黑白木刻之三昧,在刻画人物时他运笔如刀,放刀直干,充分张扬线的造型能力,所造形象简洁明了,颇具黑白木刻运线之力之美。

鲁迅谈及小说创作时认为应该用“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运线造型。鲁迅很懂得线的艺术魅力。在他的小说创作中鲜明地显现着对线的表现力的把握与运用。他笔下的形象都如同是简笔勾勒出来后又用刀刻出来的,勾勒准确传神,刀法凝重老到。大名鼎鼎的阿Q,其形貌只用了极少的几笔,“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还有常常被人揪住的“黄辫子”,就是这么寥寥几笔,阿Q的基本轮廓就地凸现了出来,随着作者给他的各种“行、状”,这一轮廓有了生命,活动了起来,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表现阿Q的“行、状”时,鲁迅也充分调动了线的表现力。阿Q“中兴”回到未庄,“腰间还挂着一个大褡裢,沉甸甸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这条弧线将阿Q的洋洋得意之态跃然纸上。其实,单单就鲁迅先生给阿Q起的名字已足以令人叫绝了,一个椭圆形与一条小曲线构成的Q,不正是人物最传神的写照吗?

孔乙己的形象刻画鲁迅是多花了些笔墨的,但形象的基本特点仍是几笔勾勒而成。“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就是这样一个青白脸色又穿着脏乎乎的长衫的高个子,偏站在酒店曲尺形的大柜台外边喝酒。当这个高个子“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变得柜台里的小伙计要站起来往外望才能看到的矮了半截的人时,他那复杂的性格,他那悲惨的一生,就在这曲尺形柜台前一高一低的线条变化中得到了显示,令人过目不忘。鲁迅小说人物几乎都是这样像刀刻线构成。满脸皱纹的老年润土;双脚分开如一瘦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忧愁地坐在门槛上吸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七斤等等,都是概括性强,轮廓鲜明的线刻人物。尤其是生命行将结束的祥林嫂,那花白的头发,瘦削不堪的黄中带黑的脸,手中的竹篮破碗,下端开裂的高于她的长竿,特别是眼珠间或一轮活画了她的神态。这不分明是一幅只有高明的黑白木刻家才能刻画出的人物肖像吗?人物一生的悲惨际遇,人物的期望与绝望全都凝缩定格———仿佛是木刻似的。

人物形象是如此,鲁迅小说的场景描绘也散发着浓浓的线刻意味。《药》的最后,阴森森的墓地的中间有一条歪歪斜斜的细路,宛如高明而又大胆的画家在画面中心划了一条曲线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层层迭迭馒头似的丛冢形成圆弧充满画面;枯草如铜丝支支直立;一株没有叶的树枝干笔直,上面铁铸一般站着一只乌鸦。就在这直线与曲线构成的背景里,两位母亲来祭奠各自的儿子,在路的左右两边。瑜的坟上,突兀的出现了一个圆圆的有红白花的一圈,成为夺人视线的画面中心。多么道地的一幅黑白木刻版画!精心的构图和娴熟的刀法将线条与黑白的魅力恰到好处地发挥出来。小说所要揭示的意蕴和所欲渲染的气氛在这生动的刻画中得到充分展现。

当然,文学作品与黑白木刻版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说鲁迅的小说形象是黑白木刻带有修辞色彩。但是,如果你有欣赏黑白木刻版画的审美经验是不难体味到那些文学形象散发着的浓郁黑白木刻意味的。鲁迅小说问世以来,为其作品插图或者根据其作品改编创作的绘画作品大多数采用黑白木刻的形式,这绝非偶然,那些文学形象与黑白木刻形象在造型上有一脉相通之处。

鲁迅小说艺术形象的浓郁的黑白木刻韵味,会令人自然地联想到鲁迅对黑白木刻版画的喜爱。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留学日本时为实现疗救国人精神疾病的理想,他弃学医而治文学与美术,在美术上下了不亚于文学的工夫,尤其对新潮的西方各种美术流派有着较深入的涉猎和了解。回国后任当时教育部主管图书、博物和美术的官员,更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他一生不倦地收集画册,收藏了大量各画种、各流派的作品。鲁迅对美术可谓知之甚深。在所有的美术作品里,他最青睐版画,特别是对黑白木刻版画倍加偏爱。他收藏的美术作品以版画为最多,整理出版了的和准备出版的美术作品也以版画、黑白木刻为主。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公认的导师。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里,提倡、扶持、培养新兴的木刻艺术和年轻的木刻艺术家是他于文学之外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鲁迅为何如此钟爱版画,尤其是黑白木刻版画呢?一般而言,作为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中木刻艺术反映生活、表现人民抗争的便捷性和易于复制流传的普及性因而大力提倡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但是,这不应成为问题全部的解释。鲁迅对黑白木刻的钟爱有其更深层次的属于他所特有的原因,是这一缘由使他对黑白木刻倍加青睐,也使他创作的文学形象具有黑白木刻的造型效果。

童年接受的艺术滋养对一个人审美趣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鲁迅对黑白木刻的喜爱与他早年受到的美术熏陶有渊源的关系。像所有的儿童一样,儿时的鲁迅喜欢看画也喜欢画画。只不过,他似乎要比一般的孩子对画儿更为敏感,更为着迷。最早进入这个敏感的孩子的视野的绘画作品是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的木版年画,这些年画给了鲁迅以难以磨灭的印象,成年以后他还清晰地记着约6岁时窗前贴着的“花纸”上的内容。后来,木版书籍的插图又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当保姆为他寻找到让他心里痒痒了好久的绘图本《山海经》时他激动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①。黑白木刻版画给童年鲁迅的审美刺激竟然如此强烈。在强烈的震动中鲁迅开始了他一生再也未曾中断的画册收藏活动。除了欣赏和收集,童年以至少年时的鲁迅还十分投入地动手描摹一些书籍中的绣像插图。他描了很多,集了厚厚的几大本。同时,鲁迅还经常到绍兴城里的木刻作坊、印纸作坊去观看木刻作品雕版刻印的工艺过程,加深对木刻版画的了解。就这样,传统的木刻版画像雨露一样滋润着少年鲁迅的心田,给了他最初的也是最深入的美术教育,赐予了他对黑白木刻版画的感知、理解和把握的能力。那黑与白的对比与调和,那线的律动和韵味,都深深地印在了少年鲁迅的心里,成为他终生不渝的黑白木刻情结。

一种真正的艺术上的审美趣味实质上是一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体现,鲁迅对黑白木刻版画的喜爱基于他童年时形成的爱好,更是他全部人生感悟和气质精神的必然的选择。在木刻作品中,鲁迅最为欣赏的是珂勒惠支②等人的新兴创作木刻。他珍藏着梅斐尔德为小说《士敏土》所作的十幅木刻版画插图的原拓,他收藏的珂勒惠支的版画在远东堪称第一。他为当时的木刻青年们提供的艺术参考也主要是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这些版画以黑与白的鲜明对比和率直有力的刀法制造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精神的冲击力,如同在困境中不甘灭亡的猛兽高声呐喊一样,将生活于充满矛盾、混乱的社会,遭受着战争阴影威胁的人民的苦难、绝望、彷徨与抗争赤裸裸地展示在人们眼前。这里没有绚丽的色彩

粉饰,没有娇柔造作的姿态,有的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愤怒之情的淋漓宣泄。画面上充满着凛冽的气质、批判的精神,也流露着一种无奈的悲凉。这些恰恰与鲁迅的精神气质相通。鲁迅是一位敢于直面现实的冷峻率真的人,他生存于其中的那个时间与空间弥漫着无际涯的黑暗。许多人都感到了这种黑暗,但是鲁迅对黑暗的感受要比别的人来得更加强烈和深刻。他自小遭家庭变故,在从小康到困顿的衰落中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敏感而倔强的心灵从此蒙上终生难以除却的悲凉与孤寂的阴影。他一生求索奋斗,却常常受到各方面的明枪暗箭的打击,险恶的环境使他运交华盖,四处碰壁。他痛感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没有窗子的铁屋子,暗无天日;像一个黑色的大染缸,什么东西放进去都黑了。“风雨如磐暗故园”,“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如磐夜气压重楼”,“万家墨面没蒿莱”,这是何等样凝重、悲苦的感觉。令人窒息的黑暗,有的人习惯了,麻木了,甚或融入其中且欣欣然,却促使着鲁迅对黑暗社会本质的深切思考,激发着他决不屈服、绝不宽容的彻底反抗精神。他说:“我常常觉得惟有‘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偏要向这些绝望作战,所以有许多偏激的声音。”③于是,他拿起如椽的笔与那黑暗抗争。他从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选取创作题材,表现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他一边大声呐喊,一边又排遣不掉心中那团上下求索而不得的孤独与彷徨。如此的人生体验,如此的心境,恰与在地球另一面的珂勒惠支等现代木刻家们共鸣共振。这是些同样真诚敏感,同样关心人类命运,同样热爱人民的艺术家。他们心中郁积着相同的心理能量———对黑暗势力的痛恨,对人民不幸的同情。显然,这样的心理场中是难以开放出色彩缤纷,千娇百媚的艺术花朵,只能产生由粗砺、直硬、扭曲的线条构成的黑白色调的粗犷、悲怆、凄冷的艺术形象。所以虽然鲁迅与珂勒惠支等版画家艺术创作的手段不同,但是,因着一种精神气质上的相似,再由于鲁迅早年就形成的对黑白木刻的倾心喜爱,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就有着一种惊人的相似性。可以这样认为,鲁迅先生特别喜欢黑白创作木刻,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精神气质上的同声相求。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同构,使得鲁迅的小说形象与珂勒惠支等人的创作木刻形象同形。他们的异曲同工是由于他们在同一个大的时代层面上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与审美选择。

鲁迅是一位艺术家,他对黑白创作木刻的钟爱也是他在艺术上取舍追求的必然。鲁迅与当时许多文艺家一样,既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深谙中华艺术的精髓,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深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在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主张。他看重简洁、明快、刚健、质朴的文风,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能将意思传给别人宁可什么也没有。他追求极概括极俭省极传神地表现对象而不去逼真到摹写对象。黑白木刻正是具有鲁迅所欣赏的艺术品格的一种艺术。黑白木刻最为简洁含蓄,它只有黑白二色,单纯之极,简洁之极,却决不单调,它把一个原本色彩绚丽的世界抽象、升华,以黑白变化去暗示那无限丰富的色彩,并由此拉开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黑与白以比彩色更强的表现力演示出更深邃的艺术空间。而造成黑白的各种线更具有明快概括的表现力。曲直、粗细、长短、刚柔等各具韵律的线条,既勾勒着物象,又直接抒发情感,具有艺术表现的高度自由。看似单纯的艺术以最符合艺术规律的方式表现着无限丰富的人类生活。这些独特的表现方法使黑白木刻能很好地贴近生活又不拘泥于现实的表象,创造出容量更大,精神力量更强的艺术世界。黑白木刻具有的这些艺术特色与鲁迅小说中塑造的艺术形象的特点比照,不是

如出自一辙吗?应该说,黑白木刻艺术的造型特点非常符合鲁迅的艺术主张,鲁迅偏爱它们是很自然的事情。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对黑白木刻的喜爱是一种源于个人爱好之上的富有理性的选择,这种选择体现着他的个性气质和艺术追求,也辉映着时代的要求。这是我们理解鲁迅先生何以对黑白木刻特别钟情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的小说中艺术形象造型富有鲜明的黑白木刻特征的原因。这对于认识和理解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有着重要意义。

〔注〕

①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②珂勒惠支(1867~1954),德国女版画家、雕塑家。毕生为人类进步事业斗争,全力关注穷苦无告的人们的问题和遭遇。版画作品吸收了表现派艺术的技巧,充分发挥黑白、线条和构图的作用,有很强的形式感和艺术性。版画作品最早由鲁迅介绍到中国。

③鲁迅1925年3月18日致许广平的信。(责任编辑 翟得尧)

第二篇:浅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内容摘要】

作为南唐的的最后一位皇帝,李煜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位词人,他又是伟大的。他的一生是短暂而又辉煌的。李煜词有怎样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这种艺术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笔者在此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

【关键词】 李煜

词人

艺术特色

亡国

独抒性灵

凝练 一:引言

词,是在初唐产生并在中唐以后流行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如果说词的发展在唐代只是一段潺潺的溪流,或隐或现地出没于群山之间;到五代时,它便汇聚为广潭深湖,朝云暮雨桃花流水,更增添了它的丽色与神韵;再到宋代,它便如出山的江水浩浩荡荡,成为一代文学大观。五代词在词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过渡作用。说到五代词,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带着一种古典的忧郁,游离于五代词人这个创作群体的边缘,凭着超人的才华和独有的真性真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具有永恒魅力的词作,开拓了词的境界,创造了宋词之前的第一个艺术高峰——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后一位国王,世称李后主。史载李煜生有奇表,风神洒脱。自幼生在宫廷之内的李煜,生活视野狭窄,生性仁厚,感情细腻。他从小便涵咏于艺术世界之中,又深受父亲及其文臣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诗词,琴棋书画,无不通晓。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二十五岁的李煜即位金陵,自此开始了偏安江南十五年的帝王生活。其间曾遭受了子夭妻亡的家庭悲剧,对他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陷金陵,李煜肉袒出降。次年被押送至开封,宋太祖辱封他为“违命侯”,并幽囚于汴京寓所。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闻知其词作满含亡国哀怨,遂派人将其毒死,年仅四十二岁。李煜短暂而坎坷的一生,就像在人间做了一个繁华而凄凉的梦。他凭借自己率真的性情,卓越的才情,自如的运用诸多艺术手法及自然而凝重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不少独抒性灵、风格多样的优秀词作,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三十余首,以归降宋朝为分水岭,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均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过《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一扫前期花间词人的浮靡,不加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

二、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的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现流传于世的李煜词仅三十余首,它们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首首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大致可以概括为

以下四个方面:

(一)真情告白,直抒性灵

后主作词,向来不因袭,不做作。他以小词抒情,不夸张,不掩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直言坦率的表达出来。读他的词,你能感受得到一个活生生的多情的李煜立在你的面前,你可以深入他的内心,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我们先且看看他亡国前的几首小词,虽然表现的都是帝王生活,男女恋情等内容,思想上并无深刻之处,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李煜词的那种情自内心而发的特色。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相传此首词《菩萨蛮》是后主和小周后情事的纪实。在封建社会,受礼教的约束,男女幽会偷情此等秘事一般人都是百般遮掩还不及,更何况是一国之君!但后主却用词如此坦率自然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李煜的个性,这就是后主的本色!此词末两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女子的爱情表露是何等大胆,何等热烈!怎能不令男子销魂无限!唯有后主的才情和他的笔,才能把本人的风流韵事写的如此淋漓尽致。再看这首《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琼窗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柳。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据词意推断,此词当年为悼亡之作。后主与娥皇成婚十年,感情甚笃。娥皇病逝,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这首词睹物思人,触处皆有物是人非之痛。词中风物,感官所及皆成伤心之色、断肠之香。结束三字“懒思量”,从反面着笔,更见其无时不思量,道出了后主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真挚爱情。

更能表现后主词真情告白坦率流露这一特色的,当属他亡国后的词作。这些词字字血泪,感人至深。先看一首《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此词是李煜入宋后抒发亡国哀思的名篇。上下两片各有一“梦”字,上片说的是今日一梦成真,真情难忍;下片说的是此生真如一梦。悲痛难抑。读这首词几乎使人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这不是一首词作,而是一个囚徒在向你倾诉内心的痛楚。话自肺腑而出,一首词化为一缕真情,波动读者的心弦。令人不禁随词人一起潸然泪下。

李煜另两首名作《浪淘沙令》和《虞美人》是此类直抒胸臆词作的代表。先说《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西清诗话》云:“南唐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婉,未几下世。”据此看来,此词乃是后主绝笔。上片用倒叙,先写梦回再写梦中,梦醒后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令人觉得残酷。“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句,语言实在而语意惨然,不忍卒读。词的下片脱口而出,感情迸发,一泻千里。只因无限江山尽已他属,是故不敢独自凭栏,只有长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此种低沉悲怆之调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下面再看这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上片起首连连发问,深叹人生之短暂无常。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这完全是一个亡国之君的口吻。后主那种任情纵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和他那种纯真而深挚的感情都在此中流露。下片一问一答,真乃千古绝唱。悲愤之情犹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一个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也为这首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二)语言明朗自然,高度凝练

李煜的词,读来都朗朗上口,明白如话,无须讲解浅显易懂,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试看《子夜歌》开头两句“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直奔主题,明白如话,有几分民歌之韵味。另外还有追恋故国的《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全词脱口而出,语言浅易。尤其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沿用先人成语,浑然天成,出色地渲染了上苑车马的喧闹和游人的兴会的氛围。再看另一首《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词描写词人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抒情极其自然,通篇就像脱口说出一般,语言朴素得简直如日常用语,没有丝毫刻意修饰雕琢的痕迹。

此外,李煜还十分注意吸收民间方言、口语入词,使其词的语言更富表现力。如“酒恶时拈蕊嗅”(《浣溪沙》),“酒恶”即喝醉之意,为当时金陵方言;“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几个”(《一斛珠》),“些几个”即一些、一点,是当时方言;“世上如侬有几人”(《渔父》),“侬”即“我”的意思,吴越一代方言;“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直录人物口语。李煜这一做法使他的词更具生活气息。

由此看来,李煜词的语言确实具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特色。但若因此就认为李煜词的语言是浅俗易学的,那就缪之千里了。我们决不能把其词语言崇尚自然同旁人诗词中的凝练功夫对立起来。不防结合下面例子来体会李煜词语言的其他特色。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破阵子》语言真切,不假修饰。结束三句,深刻地体现了一个风流小皇帝亡国时的仓皇失措,无谁告语的可怜相。使读者恍如置身其中,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类人物的真正面貌即是如此,精神即是如此。通过这一情景,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一般亡国的风流小皇帝之类的下场。而不会把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当成个别现象看待。这就是李煜词语言个别概括全体的特性。

此外,李煜词中用词洗练贴切,轻快灵巧,颇见大家手笔。如“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中,“胭脂泪”是杜甫名“林花著雨胭脂湿”化出。但李煜在此匠心独运,将一“泪”字来代“湿”字,使林花人格化了,富有感情。全篇也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再如“轻颦双黛螺”中的“轻”字,颇有分寸,正宜表现女主人公那种悠长而并不十分强烈的幽怨,且与全篇清淡的风格十分协调。

后主词语言虽然简洁,但其所描写的形象皆鲜活可感,各具特色。且看《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

来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使人仿佛看到了离愁就如一团转动的乱丝,仅仅盘绕纠缠着人,无法摆脱,确实把离愁的特点深刻形象地写出来了。

上述所见,李煜词语言既崇尚自然,全无雕饰,又千锤百炼,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三)自如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李煜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将前人作诗的一切艺术手法,在小词中运用自如,写出不少经典词作。在李煜所运用的诸多艺术手法中,最受后人推崇的当属白描。他用白描描绘场面、人物、景象、心态无不入妙。我们来看下面的几首词: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香路稳宜频别,此外不堪行。

这首《乌夜啼》是李煜的秋叶抒情之作,首句写秋叶风雨,词人仅用“飒飒秋声”便勾勒出风雨大作,声音嘈杂的景象,随后紧接一个“频倚枕”再现了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愁苦之情,简练而又传神。

李煜词中用白描描摹人物也堪称一绝。在《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中,先勾画出女子刬袜、提鞋的动作,简练而又传神,饶有情致。下片一句“偎人颤”描摹女子情态。只一个“颤”字,便将女子与情郎相会的激动与幸福,及之前的紧张兴奋表露无遗。结尾两句写透人物心思。全词用白描手法表现人物行动、情态、语言,全无藻饰,一个大胆追求真挚爱情的女子形象便跃然纸上。 除白描外,李煜词中的比喻也运用得相当出色。

(四) 多样的艺术风格

李煜词在风格上有自己的特色。首先不同于婉丽柔靡的花间词,很难看见炫人眼目的浓艳之词;其次,李煜词虽崇尚自然,但毕竟是词家大手笔下不着痕迹的佳构。自然也与早期民间曲子词淳朴的原始味有异。就李煜词本身而言,也不为同一种风格所限制,大致说来,以亡国为界限,前期词风清丽俊逸,婉转低回。如这首《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虽然写的依旧是宫廷生活,但富丽中饶有情致,逸乐中颇见真情。上片写后宫佳丽明艳照人及歌舞之盛,完全撇去了浓墨重彩,而且选择明净的语言,写得清丽可人。下片写君主的感受、兴致和襟怀。结尾两句将后主幽雅不俗的生活情趣展露无疑,可谓清超之致俊逸神飞。

与前期词风相比,后期词作大多雄奇幽怨,兼有阳刚阴柔之美。前面提及的《破阵子》,上片极言江南的奢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气象宏大,已开宋词豪放一派之先河。下片骤转被俘之后的凄凉憔悴,结束“最是”三句,激起无限愁苦,哀怨无比。再看《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燕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词内容悲概博大,上片极写无情风雨对春红摧残。“无奈”一句,婉转回环,极阴柔之美。下片触景生情,结句情感升华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感叹,气度雄浑,极富有阳刚之美。

综上所述,李煜词因其真挚自然的感情,神奇天然的语言,运用自如的艺术手法及多样的艺术风格,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三、李煜词艺术特色的成因

形成李煜词的艺术特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四:前辈词人的影响,率真自然的天性,坎坷多变的遭遇及个人才情。以下就将此作一些简要的论述。

(一) 前辈词人的影响

世间一切事物有继承才有发展和创新。李煜词也不例外。李煜词艺术上杰出成就的取得与他对前人作词的优秀传统的继承是分不开的。其真情告白,直抒性灵和语言明朗,高度凝练的艺术特色就较明显地受到早期民间词和早期文人词的影响。

早期民间词情感率真,风格清新朴素,比喻贴切,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易懂。如敦煌曲子词中的《抛球乐》“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子细思量著,淡薄知闻解好么?”写一女子被玩弄、被抛弃的遭遇以及因此带来的内心痛苦与事后的追悔。她懊恨自己的真情付出,悔不该不听从姊妹们当初好意的劝戒。沉挚深切,其感受之真、体味之切。情感率真,语言通俗生动。

早期文人词,主要是汲取民间词的表现形式来从事创作,形式比较短小,这一时期的词多体制短小之作。这也客观上要求词人必须注意锤炼语言,使得这一时期词的语言较为凝练,李煜作词自然也受此影响。

在文人词中,李煜受韦庄词风影响较显著。韦庄词的主要特征是将文人们带回到民间作品的抒情道上来,往往直抒胸臆,自然清丽,而且韦庄还是词史上第一位多用白描手法作词的作家,对情事多作直接分明的叙述。可以说李煜较好地继承并发展了韦庄词的艺术风格。

诸多先辈词人中,其父李璟对他的影响更是明显而又直接的。李璟喜文学,尤擅诗词,经常与文臣作词赋诗。年幼的后主耳熏目染,种下了文学的根基。李璟传世词仅有四首,然而却能充分表明李璟词与李煜词一脉相承的关系。李璟词《浣溪沙》写悲秋,于萧瑟景物中寄寓身世之感。尽扫《花间》之浮艳,清雅自然。首句情随景生,情景交融,“还与”一句从怜花到自怜,寄托了千古难平的郁结和悲哀。“不堪看”三字,无限深重沉之致,郁之致。下片“细雨”两句写思妇的感受,含蓄形象,意境优美,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句“倚阑干”语至淡而情至浓。就词的语言特色、意境创造及艺术风格而言,李煜词《清平乐》、《谢新恩》等抒写离愁别恨的词作无一不受此词的影响。

(二) 率真自然的天性

李煜词真情告白,直抒性灵,除受前辈词人的影响外,也跟他的思想性格有很大关系。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后主,是个天真率性感情丰富的人。他阅世不深,对一切人事都怀有纯真的感情,他将这份纯真之情融入词中,便创作出了一篇篇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他对皇后娥皇的感情是真挚的,所以他在娥皇病逝后所写的《谢新恩》是这样的相思刻骨。一句“如梦懒思量”更见思念不绝,余恨悠悠;他对兄弟从善的亲情是诚挚的,所以他在从善入宋不归时作出的《清平乐》是那样境界深婉。其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跟更远还生”情景交融,离恨难绝。

(三) 坎坷多变的遭遇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李煜词清丽与沉郁并存,这种多样的艺术风格显然与他的坎坷多变的遭遇分不开 。 整个青少年时代,李煜过着享乐的生活,此时所写的都是一些反映宫廷生活、男女恋情的词,清朗明丽,情调欢快;当上偏安小皇帝后,子夭妻亡,兄弟入宋不归,此时他所写的词内容情调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写一些心情沉痛的离愁别恨;亡国之后悲哀到了极点,人生的这种大起大落,自然使他对前事开始反思和醒悟,因而思想上发生了升华,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作词情调从悲哀到悲愤,艺术手法从比喻到白描,风格从清婉到雄奇。《虞美人》等词简直就是血泪相和的哀歌。王国维评曰:“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极为中肯。

(四)个人的才情

李煜凭着超人的才华和独有的真性真情,在继承前人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其创作手法有发展更有创新。较为突出的是能自如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白描,比喻等。在运用比喻时,有他的独特创新之处,这主要体现在对喻体的精心选择上。如《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用随处生长的春草作比离愁别恨, 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离很绵绵,邈无尽期,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再如传为经典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它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通过这样具有诗意的形象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愁思如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真实而深刻地表现自己的深哀和剧痛,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李煜在喻体选择时的天才发挥,将那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东西写得具体形象,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在前人词作中是难得一见的。 。

四、结语

李煜作词,能从自身感受出发,将一己真情注入词中。同时善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了自然明朗的艺术语言和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他随着自己际遇不同不断转变词的内容和情调,形成了多种的艺术风格,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身经亡国剧痛后,词作彻底冲破了“词为艳科”的樊篱,实现了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转变,使词重新走上了广阔的抒情大道。

主要参考书目:

一、杨敏如著

《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3-01

二、田居俭著

《李煜传》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6-11

三、罗宗强,陈洪 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09

四、 徐中玉,金启华 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09

五、朱东润 主编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07

六、王力

主编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3-08

七、郭预衡 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07

第三篇:论语30句及其翻译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无邪’。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学有所立,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悟了道,懂得了天命;六十岁时不管听到什么,耳顺没有烦恼了。,到七十岁达到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而不会超出规矩。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子路,我教你,你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悟了道,晚上就可以死了。

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通晓道义,而小人通晓明了于利益。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能的人就向他的优点看齐,见到不贤人就反省自己身上是否有同样的缺点毛病。

8、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迟早问题,一定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来做同伴。

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的快乐,象水一样是活泼的流动的。有仁德者的快乐象山一样是宁静安详的。智者活泼,仁德者宁静。智者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爱的人自己想介立不移,也帮助人站立于世间。自己想通达,也帮助人通达。

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发愤就不会受启发,不认为不对而寻求正确也不会受启发。举一个角告诉他,不能反过来知道有三个角,那么他的心就会迷惑不能平复。

12、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个月不知道肉的味道。说:想不到作为音乐能美到这个地步。

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茶淡饭喝水,弯曲胳膊睡觉,快乐就在其中了。不道义却富足而且高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一样,终究会散去。

1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坦坦荡荡,小人常常戚戚忧忧的。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心胸弘大而刚毅。担子重大,道路遥远;把仁德作为自己的担子,不也是很重吗?死了以后才停止,不也是道路遥远吗?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三军可以攻击丧失其主帅,匹夫不可以丧失志向。

1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孔子说:天气寒冷,然后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迷惑,仁爱的人没有忧郁和忧患,勇敢的人不畏惧。

19、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说:战胜自己的欲望,恢复到礼义,就是仁。一天战胜自己恢复到礼,天下都归属于仁。为仁在于自己,难道在于别人吗?

20、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人际关系处理得好,整个天下四海以内的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兄弟。

2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就人的美德,不成就人的恶行。小人正好相反。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思想名分不正,那么说话就不会顺利,言辞不通顺,那么干事情就不会成功。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他自身正直,不命令他的意思也会施行。他自身不正,虽然命令下属也不听从。

2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老想快速成功,不要只看见眼前的小利益。想要快速反而不能成功,见到小利益,那么大事就不能成功。

2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有志向的人,仁爱的人,不会为了求生而伤害到仁,有时会被杀身以成就仁。

2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考虑,一定会有现前的忧患。

27、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道理不同,不相互谋划作为。

28、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的习气环境染着不同,性情就大不相同了。

2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做事做得好还要继续学习深造,学习好了,就去实践做事。

3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象一时的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了,人们还是都照样仰慕他。

第四篇:浅谈《论语》中的哲学艺术

孔子不仅生前星霜屡变,死后更是升沉荣辱了两千多个春秋,极大地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而作为孔子人生的缩影,《论语》的哲学色彩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文学价值。所谓哲学,其本质是爱与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对我国古典哲学做出的贡献是绝非后世所能望其项背的。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无论立德立言,皆植本于“仁”。“仁”既是主观的思想,似乎对于坚信唯物主义,提倡无神论的我们来说,毫无取鉴之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恕而仁,求仁莫近焉”,亦尽是苍髯腐儒,皓首匹夫用来欺世惑众的精神鸦片,是封建礼教的糟粕,生产力滞后的罪魁祸首……难道不是吗?一切看来顺理成章,然而我还看到了,一千多年后在朝中腐朽的利益链蒂固根深之际,有人忘乎生死,舍命死劾;在犯境戎夷兵临扬州城下之际,有人挺身而出,与城共亡……如是之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若依今日的“先进”理论度之,绝计无法理解它的真正效力。当日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两字以释之,足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定程度上也承认了人的主观意识的能力。《论语》中的“仁”是对孔子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是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是一种与现代社会也依然相契合的信仰。为了这个信仰,在民族大义面前,无数人敢于献爱,只为追求更大的“仁”。

我曾听人抱怨说大学根本不应开设哲学课——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如何懂得什么是哲学?哲学具有高度抽象性,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诠释。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是谓之“日进故动”,动则鹏程万里,翼若垂天之云;“无欲则静”,静则生物之息吹相滞。知者之乐,在乎自强不息;仁者之寿,在乎厚德载物。“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此“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这是《论语》中最具哲学价值的论述之一,极为深刻地对人生两大最高境界——智和仁的诠释。无论知者,仁者,都是孔子至高的人生追求——君子。关于君子之说,比比皆是,其中最为出色的莫过于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包咸于此注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质者,温润纯和,内化其中,如璇玑琼瑶,是人最基本的精神构架;文者,乃才气之豪华,如芳兰馥郁,是灵魂的外化和人格的辐射。此番“质”与“文”的辩证统一,再次展现了孔子哲学的反思性和深刻性,谓之智以臻大成,无半句矫揉做作。

(注:此篇为高中必修课本“名著导读”部分读书笔记)

第五篇:从论语看职场讲话艺术

【论语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 谓之隐; 未见颜色而言, 谓之瞽。” 【译文】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有三种过失:没有轮到自己说时, 就先说了, 这是急躁;该自己说了却不说,这是错失良机;不看别人脸色便轻率开口说话,这叫睁眼瞎。”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请客吃饭,第一次仆人问他:“客人中只有一人没到,可以开席了吗? ” 他说:“唉,该来的没来。”过了一会儿,仆人又问:“客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席吗?”他回答说:“唉,不该来的都来了。”结果,所有客人都被得罪。虽然是个笑话,可也反映出会讲话有多重要!讲好了,满堂喝彩;讲差了,对自己的职场形象影响则很是负面。周游列国,专门向国君游说施政纲领的孔子,想必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专门思考过讲话的艺术。所以,他总结了三条准则:第一,没有轮到自己讲就讲了,这是急躁的表现;第二,轮到自己讲却不讲,这是浪费机会;第三,讲话不看对方脸色,这是睁眼瞎!温柔敦厚的孔子居然用“睁眼瞎”来批评讲话不看对方脸色的人,可见,孔子确实十分看重讲话的艺术。作为现代职场中人,不妨也学学孔子这三条准则。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庆祝辞下一篇:洛阳实习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