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企业资金使用办法

2022-11-26

第一篇:关联企业资金使用办法

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财经一〔2009〕2076号

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

现将《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单位,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九月十六日

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放大融资担保规模,增强信用和抗风险能力,规范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强对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资金的管理,提高再担保资金使用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资金(简称再担保资金),是指由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再担保公司”)负责日常管理的,由市财政主要出资,为支持本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设立的,为本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再担保资金遵循政策性导向、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指导思想,旨在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增强信用、分散风险、引领提高、规范发展的再担保服务,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担保机构的信贷支持。再担保资金按照公开透明、科学管理、专项使用、加强监督的原则进行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第四条再担保责任余额与再担保资金的放大比例,最高不超过再担保资金余额的10倍。

第五条再担保资金以市财政出资为主,同时可以吸收担保机构等社会资本的出资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市财政可根据担保业务发展情况适时增资。

第二章再担保的对象和范围

第六条再担保的对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主要为本市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

第七条再担保的范围

再担保公司为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担保机构的以下担保业务提供再担保:

(一)企业银行贷款担保;

(二)企业融资租赁担保;

(三)企业信托计划担保;

(四)企业债券担保;

(五)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担保;

(六)企业银行票据担保。

再担保公司超出上述范围提供再担保的,须报市财政局批准。

担保机构下列担保业务不属于再担保保证范围:

(一)企业民间借贷担保;

(二)企业非生产经营性质融资担保;

(三)以置房、购车及消费为目的个人贷款担保;

(四)从事房地产、娱乐、投资以及高污染、高能耗等国家及本市限制发展行业企业或项目的担保。

第八条再担保的保证条件

申请再担保支持的担保机构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市信用担保协会备案的、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独立法人实体;

(二)实收资本(其中货币资金不少于80%)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开展担保业务时间不少于二年;

(三)担保机构和其主要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信用,申请再担保前须经行业管理部门或再担保公司认可的、具有担保机构信用评级资质的信用中介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信用等级原则上应达到BBB(含)以上且无任何不良信用记录;

(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占总体担保业务比重不应低于50%,收取的担保费原则上不应超过人民银行同期基准贷款利率的50%,且服务的中小企业应满足如下条件:

1、必须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本市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独立法人实体,

2、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参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的规定),

3、在经营和履行义务方面无不良信用记录,

4、具有完善、规范和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

5、申请担保目的明确且与其实际信用能力和自有资金相匹配,

6、愿意以反担保方式对信用担保承担相应责任;

(五)具备完善与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各项制度规范,近两年和近期三个月代偿率不超过3%;

(六)财务管理规范且各项重要财务指标均在再担保公司可接收的范围内,并须由再担保公司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最近两个的财务审计报告;

(七)至少拥有三名具有三年(含)以上担保或金融领域从业经验的专职人员任职管理岗位;

(八)在承保时,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1、对单一企业的累计担保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担保本金或净资产(取高值)的10%,特殊情况须事先向再担保公司备案,

2、平均担保额度(新增担保额与新增担保笔数之比)原则上不超过800万元,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01]77号)计提各项风险准备金和使用闲置资金;

(九)担保余额不低于担保本金的3倍,且不超过担保本金的10倍,有再担保保证情况下,担保余额与担保本金之比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有关再担保合同规定的放大比例;

(十)按季向再担保公司报送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按月向再担保公司报送被担保企业财务信息,接受再担保公司的业务跟踪检查。

第九条再担保责任的免除

在履行再担保保证责任期间,如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再担保公司将免于承担再担保保证责任,并视情节严重程度有权决定是否暂停或终止再担保协议:

(一)不属于再担保保证责任范围和保证条件的担保项目发生代偿;

(二)担保机构严重违反内部操作规程造成的代偿;

(三)担保机构严重违反决策程序造成的代偿;

(四)由于担保机构内部道德风险导致的代偿;

(五)担保机构故意隐瞒或报送虚假信息发生的代偿;

(六)由于担保机构侵害被担保企业合法权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履行偿还义务所造成的代偿;

(七)担保机构与被担保企业互负债务,达成以代偿方式抵偿担保机构所负债务的合意而发生的代偿;

(八)由于担保受益人(债权金融机构)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或(和)道德风险导致的逾期贷款;

(九)担保机构当期代偿率超过6%。

第三章再担保的方式、责任及再担保费的收取

第十条再担保方式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再担保公司在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时,一般采用比例再担保方式。

如再担保公司采用一般责任再担保或其他保证方式时,应依据担保机构的实际需要、政策导向以及控制风险程度,核定适当的限率或限额标准,确定再担保保证责任,并事先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十一条 再担保责任

一般情况下,再担保公司所承担的再担保保证责任为担保机构担保余额超过担保本金3倍以上部分,但不应超过《再担保协议》规定的再担保放大比例。

第十二条 再担保保证比例

再担保公司应根据政策导向、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和代偿补偿能力合理确定保证责任比例。

本着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再担保公司所承担的再担保保证责任比例不超过实际担保额的50%。

第十三条 再担保保费费率

为体现再担保的政策扶持性质,再担保公司执行优惠的保费费率政策。再担保公司将参照担保机构年担保费率、再担保调节费率(1-让利比率)和实际承担的再担保保证责任比例确定年再担保费率。一般情况下年再担保费率不超过担保机构年担保费率30%。

年再担保费率 = 担保机构年担保费率×再担保调节费率×再担保保证责任比例。

让利比率依据担保机构信用等级和担保业务政策导向程度来确定,再担保公司确定让利比例标准后须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四章再担保的程序

第十四条再担保的申请

符合本办法要求的担保机构,可向再担保机构提出再担保申请。担保机构向再担保公司申请再担保时,应填写《再担保申请书》,并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担保机构的法人证书;

(二)经行业管理部门或再担保公司认可的、具有担保机构信用评级资质的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证明;

(三)由再担保公司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最近二个的财务审计报告;

(四)三名具有三年(含)以上担保或金融领域从业经验的专职人员任职高级管理岗位的证明;

(五)再担保公司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五条再担保的审核与审批

再担保公司收到齐备的申报材料后,对担保机构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和评估,出具《评审报告》并通过内部审核程序进行审批。

第十六条再担保合同的签订

再担保申请审批通过后,再担保公司按本办法相关要求起草有关再担保合同的文本,经内部审核程序进行核准后,再担保公司通知担保机构签约,并按合同约定条款收取再担保费。

第十七条担保及保后管理

(一)担保机构按担保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制度要求,独立受理、审核、审批与承保担保项目;

(二)根据双方签订的有关再担保合同的条款,担保机构应将再担保项目基本情况、担保审批相关信息以及再担保公司要求的其他相关信息及时报送再担保公司进行再审核或备案;

(三)担保机构应按月向再担保公司报送再担保项目财务报表和其他保后管理信息,对出现重大风险的再担保项目,应及时告知再担保公司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

(四)再担保公司有权独立或委托第三方对再担保项目进行跟踪回访,担保机构应予以配合;

(五)再担保公司应加强对担保机构的保后管理,按季收集担保机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并进行跟踪回访,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置;

(六)再担保公司建立再担保业务信息统计制度,按季度向市财政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报送相关信息材料。

第十八条代偿与代偿赔偿

(一)对于债务人不能按期履行偿还义务的再担保项目,担保公司应先代其偿还所欠债务,并及时通知再担保公司。

(二)如再担保公司承担的是比例担保责任,担保机构代偿后可提出代偿补偿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再担保公司经审核确认属于再担保保证责任范围的,按代偿补偿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比例向担保机构支付代偿补偿款。

对于担保机构受其他合作方委托开展担保业务发生的代偿,再担保公司经审核确认属于再担保保证责任范围的,应在担保机构及其他合作方履行代偿责任后,针对代偿余额部分,向担保机构支付代偿补偿款。

担保机构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对代偿项目进行追偿,并定期向再担保公司通报代偿项目追偿处置情况。对代偿项目追偿所得,双方按各自承担的责任比例进行分配。

(三)如再担保公司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责任,则在担保公司不能履行部分或全部代偿职责且完成清算后,由再担保公司依据再担保合同条款予以赔偿,再担保公司拥有对此部分债务的追索权。

(四)如再担保公司承担的是除上述方式外的其他保证责任,应报市财政局备案后按合同规定履行代偿和追偿程序。

第十九条代偿损失核销

对于追偿时效已过、追偿线索已断且债务部分或全部未能收回的代偿项目,经双方对代偿损失金额确认并报市财政局批准后,按各自内部核销程序和所承担的责任比例予以核销。

第五章再担保资金的管理

第二十条再担保公司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政府出资的引导性作用,管理再担保资金,并保证其权益。政府出资减持、转让须报经市财政局批准。

第二十一条再担保资金由再担保公司统一存入专门开立的账户,进行专户管理,专项核算。再担保资金余额只能存放银行,或买卖安全性好、回报较高、变现能力较强的国债、企业债券及其他保本收益类金融产品。货币性资金不得低于总资本的80%。严禁投资股票二级市场和向企业或项目直接投资、拆借资金、委托贷款以及捐赠、赞助。

第二十二条再担保资金收益(包括资本金增值收入和担保业务收入)分配方案应事先报市财政局审核同意,其中市财政出资资本金增值收益的60%用于补充再担保资本金或用于应由市财政负担的代偿补偿;其余40%由再担保公司通过公司董事会确定分配方案进行分配,主要用于弥补风险准备金不足、再担保业务经费补助、以及经批准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再担保公司建立财务会计报告和担保业务统计报告制度,按季、年向市财政局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和担保业务统计报告,并及时报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担保业务统计报告包括每笔在保业务贷款金额、担保责任金额、期限和剩余期限、利率、担保费率、贷款本金偿还情况、代偿情况、资本金运用情况等内容。重大事件包括修改公司章程等重要法律文件、增减资本、高级管理人员或管理机构变更等内容。

第六章再担保的代偿补偿

第二十四条市财政根据财政预算平衡的要求和中小企业再担保业务的开展情况,核定适当的风险补偿资金,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再担保项目发生的代偿实行限率补偿。当年再担保代偿率=当年发生再担保代偿金额/当年末再担保责任余额。

第二十五条再担保公司必须建立与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再担保业务和计提再担保风险准备金。为保证再担保公司一定的代偿能力,再担保风险准备金主要来源于:

1、按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入经营成本;

2、按不超过当年再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计入经营成本;

3、在税后利润中按不低于20%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再担保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再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

第二十六条再担保资金担保项目发生代偿,再担保公司应首先用其提取的风险准备金抵补,不足部分用再担保资金补偿,经市财政局审核认定后属于补偿范围的给予资金补助,最高补偿比例不超过6%当年再担保代偿率。其余部分由以后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弥补。当年再担保代偿率超过3%时应暂停再担保业务,进行内部整顿,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后再开展业务。

第二十七条再担保资金担保项目发生担保代偿,合作担保机构取得代位求偿权后,再担保公司应督促和协助合作担保机构积极制定追偿措施并实施有效追偿。追偿债权所得资金属于再担保公司的,应首先用于归还再担保资金;其次属于风险准备金抵补的,归还风险准备金;属于归还财政补偿资金的部分,单独记账作为以后市财政风险补偿的资金来源。追偿债权所得抵债资产按合法程序公开处置,及时变现,并按原代偿资金渠道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十八条每年七月底前,再担保公司汇总上代偿赔偿情况,向市财政局提出代偿补偿申请并附如下相关资料:

(一)代偿项目基本信息;

(二)银行或其他合法债权人代偿通知单;

(三)担保机构代偿款拨付凭证;

(四)再担保公司代偿赔偿审核及审批意见;

(五)再担保公司代偿赔偿款拨付凭证;

(六)项目追偿情况报告;

(七)再担保公司上财务报表及财务审计报告;

(八)市财政局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市财政局依照本办法要求对再担保公司的代偿补偿申请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确定上财政应补偿的担保代偿金额,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二十九条凡属下列情形之一发生的代偿,市财政一律不予以补偿:

(一)项目不符合相关再担保政策要求;

(二)再担保公司未按本办法规定的相关要求及公司规定操作规程和决策程序提供的再担保;

(三)因再担保公司业务人员或管理人员重大失职或有徇私舞弊行为造成的代偿;

(四)再担保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代偿。

第三十条再担保公司未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不按规定及时、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并单独记账或实行专户管理,不及时追偿债权,不按规定报市财政局审批、备案,市财政局将停止补偿担保代偿损失。

第三十一条对于追偿时效已过、追偿线索已断、经执行法律程序仍无法收回的代偿项目,被追索人破产或依法承担偿还义务的自然人死亡,其破产财产收入或遗产收入清偿后仍无法弥补代偿资金的项目,再担保公司应按照核销程序上报市财政局,经批准后予以核销。

第七章再担保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政府出资设立的再担保资金应切实用于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事业,为担保机构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分散融资风险。再担保公司应按照现行担保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市财政局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再担保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再担保公司必须予以配合。再担保公司如挪用再担保资金,虚报、骗取财政补偿资金,或挪用追偿债权收回资金中属于财政资金部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后30日后实施。

第二篇:关联企业无偿占用资金的问题分析与处

理建议

(1)现象和原因分析。无偿占用资金就是不付利息使用资金的行为。这个现象也多存在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主要表现为一家企业无偿占用另一家企业的资金,双方不支付也不收取利息,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这种现象目前较为普遍地存在于我国具有“母子”关系的公司中。

(2)行为和政策分析。使用资金,要付利息。这像“欠债还钱”一样天经地义。所以在企业实务中,借用资金不付利息或不收利息的任何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依据国税发(2008)8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母

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规定:

一、母公司为其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应按照独立企业之间公平交易

原则确定服务的价格,作为企业正常的劳务费用进行税务处理。

母子公司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价款的,税务机关有权予以调整。

二、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提供各项服务,双方应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提供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及金额等,凡按上述合同或协议规定所发生的服务费,母公司应作为营业收入申报纳税;子公司作为成

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提供资金作为一种融资服务,母公司就要按独立企业收取利息,开具发票并依法纳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子公司符合条件的利息支出可作为成本、费用进行税前列支。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的融资借款,尽管税法没有具体规定必须支付利息,但应比照国税发〔2008〕86号文件执行,进行相关的税务处理。

(3)处理建议。针对关联企业之间无偿占用资金的现象,我们建议如下:

1)要依据税法调整无偿占用资金的行为,防范被惩处的涉税风险。但收取多少利息,则可由双方约定(企业要依据各自的情况好好算算)。但要记住税法的总体精神是:收入必须纳税,支出符合条件才允许扣除。

2)如果是子公司无偿占用母公司的资金,因其存在股份关系,母公司可将子公司无偿占用的资金,改为投资。这就不涉及利息的收支了。如果双方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相等,总体上也不会增加企业所得税的税

负。

3)如果双方存在购销关系,无偿占用的资金就可以通过购销合同转变为往来款项,分别挂在双方的“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对于这笔款项是否加收利息,可由企业双方在合同上自主确定,税法对此并无硬性规定。或采取赊销方式,需要资金的一方不支付货款,双方都做挂账处理,这样资金需求方同样可以获得

一笔“无息”贷款。

第三篇:房地产开发企业关联方资金拆借的涉税方案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关联方资金交易的涉税筹划

[摘要]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下属项目子公司之间、与股东之间、以及各项目子公司之间往往存在着大额的资金拆借状况,而现行的税收法规对关联方间的资金交易有着诸多限制,因此如何规避资金交易过程中的涉税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 房地产开发 关联方 资金交易 涉税筹划

近十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资金需求不断膨胀,但由于金融市场结构目前尚不完善,加之前期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企业要取得银行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不通过内部挖潜以解决资金问题。

房地产企业一般是一地一项目公司,滚动开发的经营模式,项目公司注册资金不足以支付土地出让金,因此支付土地出让金一般资金来源有两种,股权和债权,而债权资金来源存在这大量的关联资金交易。

关联资金交易是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关联交易的一种,《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及《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所称关联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或个人具有下列之一关系:

(一)一方直接或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以上,或者双方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上。若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一方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则一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二)一方与另一方(独立金融机构除外)之间借贷资金占一方实收资本50%以上,或者一方借贷资金总额的10%以上是由另一方(独立金融机构除外)担保。

(三)一方半数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会的董事会高级成员是由另一方委派,或者双方半数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会的董事会高级成员同为第三方委派。

(四)一方半数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同时担任另一方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或者一方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会的董事会高级成员同时担任另一方的董事会高级成员。

(五)一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方提供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特许权才能正常进行。

(六)一方的购买或销售活动主要由另一方控制。

(七)一方接受或提供劳务主要由另一方控制。

(八)一方对另一方的生产经营、交易具有实质控制,或者双方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包括虽未达到本条第

(一)项持股比例,但一方与另一方的主要持股方享受基本相同的经济利益,以及家族、亲属关系等。

第十条 关联交易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一)有形资产的购销、转让和使用,包括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机器设备、工具、商品、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购销、转让和租赁业务;

(二)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权、版权(著作权)、专利、商标、客户名单、营销渠道、牌号、商业秘密和专有技术等特许权,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等工业产权的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的提供业务;

(三)融通资金,包括各类长短期资金拆借和担保以及各类计息预付款和延期付款等业务;

(四)提供劳务,包括市场调查、行销、管理、行政事务、技术服务、维修、设计、咨询、代理、科研、法律、会计事务等服务的提供。

按照现行各类税收法规的规定,关联方间的资金拆借存在如下涉税问题: 1.实务中,普遍存在关联方无偿出借资金的现象。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他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另据国税发[1995]156号文件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因此出借资金方存在少缴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的问题。 2.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期,资金需求量大,其向关联方借得的款项往往超出了其取得的权益性投资的2倍,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不超过2∶1,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3.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支付关联方利息时往往不能取得对方开具的合法票据,而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利息支出必须取得合法凭据,否则在汇算清缴时一律不得税前扣除。因此房地产开发存在关联资金交易资金成本转移调整的问题,完全从税法税收法律法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困难,但单从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减轻 :

方案一:统借统还方式

根据新颁布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规定,建立统借统还资金管理模式,即由集团公司或其成员企业向金融机构统一借款后转借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使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后统一调度使用的证明文件,且借入与转借的利率保持一致,借入借出的路线要清晰,并建立各企业间利息合理分摊的明细台账。

例如:某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下设多家项目子公司,其集团公司本级仅系管理总部(无融资能力),下属项目公司开发所需资金主要是通过集团公司的法人股东(一家实体企业)向银行贷款后取得。现根据该公司实际状况,建立自上而下的统借统还模式。

方案一利弊分析:

优点1:借入方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证明文件后,可在使用借款的企业间合理分摊利息费用,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合理利息准予在税前扣除;

优点2: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7号)规定,在保证借入与转借的利率一致的前提下,无需缴纳营业税。

缺点1:在具体操作中,要使得借款协议、借款利率、借款期限以及利息分摊等多项要素符合统借统还模式的规定,需要取得股东单位、集团公司及各项目子公司的配合方能实施;

缺点2:一旦建立统借统还模式后,整个集团内本部与各家子公司之间不宜再发生相互间随意的资金拆借,特别是进入开发后期、预收款多的项目子公司其资金有可能会出现闲置状况;

缺点3:假设存在少数股东,当在出借资金给项目子公司时仍以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可能引起少数股东的不满;

缺点4:集团内企业间利息收付要达到所得税的税负平衡,必须是资金拆借双方均为盈利企业。一旦借入资金的项目公司常年亏损,则集团内整体税负的平衡关系也可能被打破。

方案二:房地产开发公司对于销售之后的资金用于长期股权投资,将债权投资转化为股权投资

鉴于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权益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无需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因此为了规避上述因债权性投资所引起的涉税风险,可根据各项目子公司房产开发进度,逐步增资以解决其资金问题。

方案二利弊分析

优点1:不再受关联方间拆借资金所引起的涉税风险困扰,并可规避汇算清缴需纳税调增的问题;

优点2:投资方无论是资金投入时还是取得资金回报(系税后取得)时,都无需缴纳营业税。

缺点1:对出借资金方而言,以借款形式可尽早取得利息收入;同时借入资金方支付利息支出只要票据合法,即可当前税前扣除。而若以股权投资形式,则出借资金方需要等被投资的项目子公司自身产生利润后,才能以税后分红的形式取得补偿。加之房地产行业运作周期一般较长,因此投资方收回资金收益的时间跨度较长。此外一旦出现项目子公司亏损的情况,投资方将无法取得资金回报;

缺点2:从法律风险角度而言,假设项目子公司出现巨亏等情况,根据破产法等规定,债权人收回款项的顺序先于股东,一旦出现资不抵债情况,股权投资损失往往大于债权投资;

缺点3:若项目子公司不是集团公司百分之百控股,一旦集团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势必会稀释其他少数股东的股权,因此大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如何平衡利益,值得公司管理层考虑;

缺点4:要根据项目子公司房产开发进度及对资金的需求状况,逐步增资,在操作上较繁杂,需要办理验资、工商变更登记等一系列手续。

方案三:根据国税发(2009)2号文第三十条规定,实际税负相同的境内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只要该交易没有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收入的减少,原则上不做转让定价调查、调整。

总之,随着税务机关对关联方交易问题的日趋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应尽早地对资金拆借作出合理的安排,以确保企业自身的涉税风险降至最低。^

第四篇: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大额资金使用及资金拆借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加强公司所属各部门之间资金拆借管理,规范大额资金使用,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完善决策程序并明确责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级、公司所属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大额资金使用是指在对外投资、对外捐赠、企业并购重组、产权交易、重大物资采购、工程项目招投标等活动中,单笔发生金额在500万元以上,或单笔超过本单位上一净资产1%(含)(见附件1)的资金使用事项,两者取其低。

第四条大额资金使用中对外投资支出(包括股权投资和金融投资)、捐赠和赞助支出,无论金额大小均视同大额资金使用管理。

第五条企业间资金拆借包括各公司对外拆借资金和对内拆借资金。

本办法所指对外拆借资金是指将本公司资金借出到建设集团之外的其他公司或单位,并收取或不收取利息费用。

本办法所指对内拆借资金是指将本单位资金借出到建设集团所属内部的其他公司或单位,并收取或不收取利息费用。

公司不允许发生各种形式的对外拆借资金。

第六条大额资金使用实行公司集体决策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各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各公司董事会为大额资金使用决策

机构。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各公司行政正职是大额资金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公司总会计师(含财务总监、主管财务工作领导)是大额资金使用管理的主管领导。

第八条单笔发生金额在500万元以上或单笔超过本公司上一年净资产1%(含)的资金使用事项应由各公司决策机构批准处理。

根据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于各公司属于大额资金使用范畴的惯例性支出(日常业务),如确属需要可由决策机构授权相关人员审批。各公司决策机构应加强授权审批事宜的检查和管理,并承担授权责任。

以上各项决策机构授权审批事宜均须在一周内上报公司财务部备案并上报上级公司财务部备案。

单笔发生金额在500万元以内或单笔不超过本公司上一净资产1%的资金使用事项按各单位日常业务处理。

第九条对内拆借资金在500万元以上(含)的资金使用事项应由各公司决策机构批准处理并上报公司财务部备案;对内拆借资金在500万元以内的资金使用事项可由各公司行政正职和总会计师(或会计负责人)联名签署审批。

第十条各公司财务部门是大额资金使用的归口管理部门。重点负责审核大额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预算安排、支付依据等合规性问题。

第十一条各公司其他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大额资

金使用的规划计划、研究论证、执行检查、审计监督、纪检监察工作等。

第十二条各公司审计部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将大额资金使用作为重点内容之一进行检查,并独立发表审计意见。

第十三条各公司大额资金使用应填报《大额资金使用审批表》(见附件2),一般应遵循以下流程:业务部门经公司分管领导同意提出项目付款申请——相关职能部门会签——财务部门审核——主管领导审签——行政正职或决策机构批准——业务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办理支付手续——有关部门整理档案资料。

第十四条对内拆借资金经过审批程序后,须签订《借款合同》,明确借款用途、还款期限、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和担保方式。

第十五条各公司应将大额资金使用所依据的合同文本、会议纪要等审签文件,作为本单位重要档案予以妥善保管。

第十六条各公司应建立健全大额资金使用报告制度和后评价制度。重点报告大额资金使用的决策情况、执行情况、使用效果、监督检查等内容;重点评价大额资金使用的前期决策程序、过程执行控制、效益和效果、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第十七条各公司应建立大额资金使用的责任追究制度。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各公司主管人员、主管领导、第一责任人以及其他责任人,分别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按规定程序应报批事项未报批的;

(二)因未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的;

(三)违反规定程序支付大额资金的,包括未履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程序,个人擅自批准的;

(四)为个人或少数人利益,隐匿大额资金使用真实意图,侵吞国有资产的;

(五)对坚持原则、拒绝办理违规大额资金使用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十八条各公司应依本办法,在本办法大额资金限额范围内,制定本公司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报上级公司或单位备案。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救灾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流委【2011】 号

中共乡委员会乡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洪灾及地质灾害救灾救济资金物资管理使用

实施办法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乡级各单位:

为加强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使用管理,及时将各项救灾救济资金物资安全、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重建家园、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救灾资金物资使用管理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洪涝及滑坡灾害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实施办法。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充分认识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的重要性

做好救灾资金的使用管理,直接关系到灾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大局。各有关单位要站在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救灾资金物资使用管理的重要性;要把做好救灾资金管理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措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保障广大受灾群众的基本权益,维护救灾专项资金的安全,确保救灾资金全部用于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给群众交一本公开账、明白账、放心账。

二、严格程序,突出重点,正确把握救灾资金使用原则

救灾资金的安排使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坚持依法办事、公开公平、统一管理、加强监督、注重实效的原则,除必须定向使用的外,要统筹安排,相对集中使用。灾后恢复重建的水电设施、损毁房屋、道路交通、通信设备等专项救灾资金,要按项目规划、建设进度和资金计划,按期足额下达、拨付,严禁擅自调项或改变项目建设规模。救助灾民生活的救灾款物,要优先安排重灾户、特困户、“三孤”人员、优抚对象。

1、依法办事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县有关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的法律、法规、规定领取发放管理使用救灾资金和物资。

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救灾资金、物资的使用计划数额、使用方向、补助对象、审批程序、使用结果等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

3、统一管理原则。救灾资金、物资分别由财政、民政部门统一管理。所有救灾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由财政所“一个口”进出;所有救灾物资全部由民政办统一负责接收、管理和分配。

4、加强监督原则。救灾资金、物资的接收、管理和使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的纪律监督、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5、注重实效原则。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必须保证用于受灾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恢复重建等支出,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到位 灾情发生后,要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严密组织,强化措施,做到反应迅速、应急得力、任务明确、责任落实,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立即筹措救灾资金、组织救灾物资,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款物,全力开展救援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住处、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乡在收到救灾资金或救灾物资后必须尽快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拖延救灾款物的发放。乡人民政府、各村民委员会要向灾区群众公布救助标准、救助条件及救灾

款物数量;根据受损程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发放救灾资金和物资。

1、成立机构。一是乡成立由乡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救灾资金、物资发放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由民政办、财政所、纪委人员组成的办公室,具体负责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发放日常工作。二是各村(社区)成立救灾资金、物资管理发放及检查监督工作组,落实具体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2、建立规范的资金台账和物资台账。乡救灾资金全部纳入专户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账核算,票据合规,手续完备。乡、村对于接收的救灾物资按规定严格管理,按种类、数量及时登记造册,做到手续完备,专帐管理,专人负责,使救灾款物管理严格规范,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受灾群众。

3、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社会监督。一是主动公开救灾款物的来源、数量、种类和去向,自觉接受各界的监督。二是救灾款物的发放,要坚持调查摸底、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公开发放等程序,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群众知情。四是公开救灾物资、资金监管群众投诉电话接受群众投诉举报,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是制定救灾物资发放程序,并在全乡公开,使物资发放工作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4、规范程序,严格把关。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的申请发放,由受灾户户主申请、村民委员会(社区)评议后,

在居住地公示3天。对公示无异议的,申请救灾资金的由乡财政所填写《救灾资金发放明细表》,申请救灾物资的由乡民政办填写《因灾倒损房屋审批表》、《救灾物资发放名册》后,乡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后,由户主或家庭成员持户主户口、身份证及领取人户口、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乡财政所、民政办签字领取,不得由村社干部及非家庭成员代领。救灾资金、物资发放后,乡财政所、民政办要定期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杜绝暗箱操作。

四、健全制度,强化监管,有效规范救灾资金使用管理

建立健全救灾资金分配、拨付、发放、使用等管理办法,有效发挥救灾资金的作用。发放灾民的救灾资金,要建立“一账一册一卡”和“四公开”制度,即建立救灾资金发放台账、花名册、灾民救助卡,公开发放规定、发放程序、发放对象、发放金额的制度。救灾资金使用管理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检查,及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

1、建立健全报灾、计灾、核灾制度:由受灾户书面报告受灾情况,经所在村委会证明报乡民政办查灾核灾,乡逐级汇总上报,省、市、县视受灾程度组织查灾、计灾、核灾工作。

2、救灾款的发放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论是发放救灾现金还是实物,都要将数额公开,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程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定期接受财政、审计检查,人大代表跟踪检查、监督,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情况。

4、乡民政办主动聘请行风廉政监督员,对救灾救济款物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5、坚持公示制度。在发放救灾资金、物资过程中,必须先后在村、乡政务公开栏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011年9月20日

上一篇:管理机构工作规章制度下一篇: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