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诊断技术

2023-03-27

第一篇:心理咨询中的诊断技术

心理咨询技术在学生谈话工作中的应用初探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苏建荣

一、选题的缘由:备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接触心理咨询,参加相关培训,萌生用心理咨询的知识运用到辅导员的学生工作,特别是与学生的谈话中。谈话只是一个俗称,覆盖的范围太广,故选择谈话中的安慰谈话作为研究对象。

二、安慰性谈话与一般学生谈话的区别:

定义:“安慰”是指在某人焦虑、痛苦或遭受苦难时,使其心情安适。安慰虽然是人类的一种经常发生的行为,但它与普通的具体行为不同,其行为意义是抽象的,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其外化的过程。

目的:安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被安慰者的情商,即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包括自我察觉、社交察觉等。恢复心理平衡。

操作:更加的含蓄和艺术化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和技术:

1、助人自助:开发自我潜能、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2、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谈话(聊天),最基本的技术是会谈法

3、不提供具体的指导,重在进行压力疏导和情绪宣泄,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培养合理的认知。

四、以上理论的具体化——安慰性谈话的有效实施。

1、珍惜与学生单独谈话的机会,重视与学生谈话的教育效果

2、有效聆听,帮助学生宣泄情绪

3、不要急于帮学生出主意,而是启发引导,面质,帮助其自我成长

4、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用对方的参照框架,宽容的心态

5、有效倾听:接纳、真诚、自我开放

6、鼓励学生承担责任

五、心理咨询基本理念和技术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发及学生谈话中的应用展望

1、重视倾听的作用

2、与学生共情,相信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

3、辅导员需要是半个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也帮助自己(辅导员的心理调适)

第二篇:心理咨询师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

网址: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

【说明:作者系联合同济武汉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 郑XX 本文为湖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之心理咨询师考试技术工作总结】

2011年6月,我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在研究生学习期间通过了司法考试,取得了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11年8月至今,就职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江陵县供电公司,在办公室任法律事务专责;2014年被任命为江陵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我于2015年3月开始在联合同济心理武汉心理咨询师培训远程函授班学习

一、个人成长分析

(一)痛并快乐的童年

痛并快乐,这是我对自己童年的总结。快乐是童年的代名词,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我生在农村。农村天地的广阔、人情的淳朴、自然的和谐,为我提供了良好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我是孩子王,和伙伴们快乐的成长着,也享受着成长的快乐。痛,是我童年的伤疤。4岁丧父,几经辗转,随母改嫁。

(二)寂寞的年少

农村的天地虽广阔,但资源贫瘠,学习资源尤其如此。步入年少的我,已不满足四处的玩耍,但又无可奈何。初中,我开始住校,周末回家。寒暑假,姑舅姨表,三五小住,寂寂打发。高中,我考上了市一中,远离父母。

(三)不安的青春 像野孩子一样生长的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老天的安排下,我在外省的一所大学里读了自己从没想要学的专业。前三年里,校园里处处活跃着我的身影。现在想想,那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填补。大学校园的自由,可以让我像孩子一样游荡;青春的激昂,可以让各种想法去实践,当然前提是你够努力;人群的喧嚣,可以让你马不停蹄。但,大四,我突然安静了。疯狂的看书,细细的思考,我,该何去何从?在一番思索后,我决定考研——法律硕士。经过三个多月的准备,我如愿以偿,而且公费。

(四)步入正轨的成年

25岁,我研究生毕业。在之后的5年里,工作、结婚、买房、买车、生子……一切均在轨道上运行。

二、工作经历及分析

(一)结缘EAP,激发心理学学习兴趣

很幸运,公司为我们提供了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的课程,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长期的援助与福利项目,特别邀请著名应用心理学专家、NLP及催眠大师徐云博士为我们进行培训和咨询、进行诊断和建议,帮助我们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我主动申请参加,并积极参与学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学习了催眠、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全脑效能等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虽然不是心理咨询师培训的专业认证,但在这些课程中体验了放松的美妙,学会了放松的技巧,知道了如何制定合格的目标,怎样评估自己的压力,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通过EAP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比如优化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适应力等。同时EAP激发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于是我报考了武汉心理咨询师考试。通过函授,系统学习了心理基础知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心理测量、诊断、咨询等知识,掌握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必备咨询技能。

(二)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是自我成长的需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在孩童时代,囿于众多因素,我给大人的感觉就是很乖,听话。其实我是在隐藏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真实情感被淹没、负性情绪积累,造成本该快乐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快乐。少年期,由于长期住校,和父母交流的时间少,直接导致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亲密。这些均影响到了心理的健康度和生活的幸福度。在自我成长方面,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发展人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促进个体精神发展;根据个体差异,对症下药,使人的心灵得到最合适的抚慰和引导。若在各个阶段,能适时地接受心理方面的咨询,人生将会更美好。

此外,通过对心理学的学习,尤其是对相关理论和测量知识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更好的面对、分析遇到的问题,适时调节情绪,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发展。

(三)成为一名合格的二级心理咨询师是促进工作的需要

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办公室任法律专责,主要负责合同、诉讼案件、规章制度、信访、维稳、法制教育和普法宣传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具体而言,在合同管理方面,一是简化审批流程,将原来的4页的合同审查薄精简至1面的合同审查流转单,提高了审批效率。二是严格授权管理。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固定授权和专项授权,公司未发生因授权不明发生的纠纷事件。三是推广经法系统。编制经济法律管理业务系统应用手册,组织操作培训班,并提供个性化辅导,确保系统操作顺畅。

在诉讼案件处理方面,一是加强外聘律师的联系和管理。与湖北荆楚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就有关经营管理、各类经济合同、诉讼案件、法律培训等事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二是主动参与诉讼案件的处理,工作以来,为公司节省诉讼案件赔偿费用约百万元。三是加强诉讼案件的成果运用。举办专题法律知识讲座,以案说法,强化法治观念的教育和法治思维的培育,引导全员学法、守法、用法。

在制度管理方面,一是做制度的意见征集,确保通用制度在制定上的落地。二是做好制度的清理,及时对与通用制度相冲突的现有制度进行废止,对其他制度进行重整整理,完善相应信息。三是做好制度的宣贯和执行,对通用制度进行及时转发,确保转发率100%;加强通用制度的培训,指导各部室及时对各自通用制度进行整理,并督促落实。

在信访及维稳工作方面,一是学制度。全面了解什么是信访、法律专责在信访方面的责任、处理的程序以及方式,为做好信访及维稳工作打下基础。二是定流程。设计国网江陵公司信访处理单,在县公司层面实现信访件的登记、转办;呈批、立案;催办、督办;上报;答复;复查的流程。三是维稳定。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责,依法维护信访秩序,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公司未发生因信访引发的不稳定事件。

虽然,我是利用产假学习的心理学,但我相信,回归工作岗位后,心理学的知识将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信访接待中充分运用共情技术、在案件处理中恰当运用面质技术等。

(四)我成为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师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1.良好的心态。静心做人,不浮躁,踏实做事,不浮夸。

2.有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工作以来,我坚持不懈地学习,踊跃参加培训,积极参加竞赛和调考,获湖北省电力公司法律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国网公司合同调考个人第18名。在工作之余,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了全国招标师考试和企业法律顾问考试。此次武汉心理咨询师考试,是在照顾2个宝宝之余,利用一切时间去备考。考试时,小女儿才4个多月,这充分体现了我对心理学的热爱。

3.有探索和研究精神。连续4年参加上级公司课题研究,并参与课题《湖北省阶梯电价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防控》、《基层供电企业法律风险评价指标深化运用的研究报告》、《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县级供电公司工作报告分析评价》的撰写。

4.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优秀的言语表达能力。得益于3年法学研究生的学习,逻辑思维严谨;得益于长期以来学校学生会工作的经历,以及工作以来多方面的锤炼,拥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优秀的言语表达能力。

劣势:

1.心理学知识不够深入。对心理学的接触从EAP开始,利用产假时间准备的武汉心理咨询师考试,虽对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诊断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但主要以备考为主,学习的深度不够,仍需加强学习。 2.心理咨询实战经验欠缺。自上EAP的课程以来,在自我调节和疏导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他人的帮助甚少。现在用的最多的是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小孩进行的教育,但一方面不够系统,另一方面成效还未很好的显现。

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从这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崇高的工作,同时又是艰辛复杂、充满挑战的工作。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我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广泛学习心理学各流派的知识,寻找自己最认同的观念,内化于心。将知识从试卷中、考题中释放出来,为已所用,为他人所用。

二是加强实践。虽然目前我仍在企业工作,但这并不妨碍心理学知识的实践。人人都有心理,事事都可以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去理解、应对和处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心理学知识和法律事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不断完善自我。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除了具备应有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外,还要具备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心理咨询是一项特殊的工作,而咨询师所能运用的唯一工具只有自己,因此心理咨询师必须在各种生活难题中,在心理矛盾和冲突中,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通过个人的修养合理化解各类难题,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不因个人原因影响到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职业历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从自身做起,做一个热爱生活、日臻完善的人,在此基础上助人自助,帮助更多的人快乐地生活。

第三篇:心理矫治技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

谢利苹①

摘要:本文从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入手,阐述了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论述了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对于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矫治;社区矫正

一、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社区矫正是当代社会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施行的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矫正和预防犯罪的社会化刑罚制度。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有利于对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者继续监禁的罪犯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化的矫正,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使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增强刑罚效能,降低行刑成本,对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现实意义。

心理矫治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一种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理念的新型的、独特的矫正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改变他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再重新犯罪。由此看来心理矫正能够很好的完善社区矫正对象的性格,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我国自2003年以来在京、津、沪、江、浙、鲁等六省市开始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经过试点单位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开展时间不长,当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还处于经验摸索阶段,社区矫正制度仍然停留在“简单管”和社会帮教的层面上,还未真正深入到心理层面的矫正上。由于心理矫治在重塑人中的独特作用,因此,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还是具体工作实践的角度急需熟悉、了解心理矫治技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笔者在此谈点拙见,旨在抛砖引玉。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开展心理矫治有以下重要意①作者系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防范系讲师。

义:

(一)有利于矫治对象的社会化

社会化指学习所处文化,并逐渐适应于其中的过程。个人社会化会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因个人的成长背景,社会化的过程和內容也会随之改变。个体社会化一般经历儿童社会化、青年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对社区矫正对象来说,还要经历再社会化的过程。社区矫正使罪犯处于社会环境中,不脱离正常的生活空间,维持常规的活动,与社会保持恰当的接触,从而避免由于长期监禁而形成的不能与社会相融的异常人格“拘禁性人格”。这是人类发展中社会化的需要。因此,对于罪行较轻,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让其留在社区中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二)有利于促进矫治对象的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的前后一致和比较完善的意识。同一性混淆指个体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社区矫正心理辅导通过为罪犯提供心理咨询,提供倾听其心声的平台,能很好的使其把犯罪后积蓄的压抑、困惑、苦恼和不满等心理问题通通讲出来,这样就能让他宣泄情绪,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同时社区矫正心理辅导能从精神上对其提供支持,使他认识到犯罪的根源,认识到犯罪是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犯了罪并不意味着前途是一片黑暗,社会并没有因为其犯罪而抛弃他,周围的人都会关心、帮助他。通过真诚、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期盼其早日回归社会,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因犯罪行为而导致持续的心境低落,避免其情绪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出现抑郁症甚至人格分离。正是这一共同的分析过程,使被矫正对象从矫正者那里获得了大量的新的信息,而这些新的信息又促使其反思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激发其重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培养。

(三)有利于塑造服刑人员的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也即心理健康,个体教育与发展的目标都是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而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包含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含义。只有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才能发展健全的人格。

就个体心理的社会层面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社会环境中能有效地适应,并能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角色要求,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且能为社会贡献其力量。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罪犯能在一定条件下参与社会生活,在社区中通过自己的行为,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是实现矫正目标的重要前提。①

(四)有利于帮助服刑人员形成新的心理定势

心理矫治是旧的心理定势不断消解,新的心理定势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对罪犯实施矫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为使服刑人员重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对症下药。同时,提供心理咨询,针对他们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强,害怕被歧视等特点,本着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耐心帮教。对他们的优点、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对缺点和错误要善意提醒,有效制止,并帮助他们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建立守法的心理结构,从而建立心理优势,克服“失败定势”的消极影响。

二、心理矫治技术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罪犯本性的矫正要远远复杂于外显性的罪犯行为的矫正。国际上不少犯罪心理学家、伦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等贡献了许多良好的矫正方案,如韦梅伊(Venneil)方案,波拉可和达克特的相倚管理方案,但社会上重新犯罪率及潜在的犯罪倾向势力仍居高不下。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矫正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建立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社区矫正不仅仅被作为一门技术来研究,更应视为一门艺术。本文在此提出一些方案供探讨。

(一)认知疗法与社区矫正

认知疗法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认知疗法的典型疗法是理性-情绪疗法。其理论核心是:引起情绪障碍的根本原因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经历者对该事件的评价和解释。诱发事件相同,不同的人却出现不同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映,其原因是认知和观念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认知疗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一方面体现在矫正服刑人员的错误思想①金琳:《从心理学角度看社区矫正》,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和观念。社区矫正服刑人员遇到的思想问题,大部分也与他们的非理性思维和错误观念有关,即错误的“认知和观念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①如一些服刑人员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有抵触情绪是由于认为工作人员的批评是和他过不去等等。工作人员经常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的各种教育,实质上大多都是在解决服刑人员的认知和思维问题,这与认知疗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另一方面,认知疗法在社区矫正中还体现在重视人的初始社会化中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从源头上堵塞病弊,预防犯罪。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建立以家庭、学校、单位、居住小区为基本矫正单位的矫正体系,把责任落实到人。②如与家庭的某些主要成员签订矫正契约,由他们承担重塑本性和品德的责任,劳教机关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关注其阶段性的矫正状态。

(二)行为疗法与社区矫正

行为疗法的理论认为,患者的各种症状(异常行为或失调的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而形成并固定下来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设计某些特殊情境和专门程序,使患者逐步消除其反常行为,并经过新的学习训练形成正常的行为反应。行为疗法重视生活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重视运用正负强化去影响人的行为和人格重塑,重视榜样在人格形成中的积极作用。犯罪行为使一位公民变成一个罪犯,正是其错误行为所具有的违法性,是社会与法律所不容的,所以对违法犯罪者的改造中必定要注意其正确的、合法的行为方式的训练。③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常用的表扬鼓励、批评惩罚、树立典型等方法,与行为疗法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表扬鼓励就是正强化,会促使矫正对象保持正向行为;批评惩罚就是负强化,会让服刑人员消退负向行为。戒之以规、导之以行,正是行为疗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较常用的行为疗法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奖励、生物反馈以及自我调整技术等。系统脱敏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生理上的放松会抑制心理上的焦虑。用放松的生理状态,由弱到强的去接近能引起焦虑的刺激,逐步增强对刺激的抑制力和心理适应能力,① 贾秋生:《浅议专业心理矫治与个别教育的结合》,载《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18卷第1期)

②金琳:《从心理学角度看社区矫正》,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③何珊君:《罪犯的本性、犯罪潜能及其社区矫正———从人的本性、犯罪心理学视角谈罪犯社区矫正》,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5月

从而最终消除心理障碍。

厌恶疗法是与来访者达成某种协议,当来访者的不良行为一出现,立即给予其一个惩罚。让来访者的不良行为与惩罚建立起一个必然的联系。使来访者因厌恶惩罚,逐步厌恶并放弃不良行为。①

系统脱敏疗法和厌恶疗法在社区矫治中经常会运用到。如矫治对象普遍存在惧怕劳动的现象。这里即有好逸恶劳的思想问题,又有因对劳动知识不了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采用系统脱敏法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厌恶疗法也是同样,如一些社区矫治服刑人员明知自己某些习惯不好,也非常想改掉,但是就是自己管不了自己。这时运用厌恶疗法,与他们达成协议,不良习惯一出现,工作人员就给予其能引起不愉快体验的刺激,使他们逐步消退不良习惯。

(三)人本主义疗法与社区矫正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注重个人的内在价值和主观体验,强调咨询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以咨询者的态度为中心。它通过为求助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患者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该疗法认为治疗不应仅仅着眼于眼前的问题,而是在于支持求助者的成长过程,以便使他们更好地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矫正对象是犯人,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理应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作为人,他们也应具备人的基本需要;作为人,他们也应有人的基本权益。根据国外社区矫正的长期实践和研究资料表明,社区矫正条件下矫正对象面临的最普遍问题是就业、经济、感情、家庭、社会、酗酒、住房和教育方面的问题。②有鉴于此,我国社区矫正应充分重视矫正对象的人性需要,在行刑的同时,对其施以积极的以德报恶、以善导善的物质、精神上的救治和扶助,以体现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矫正活动提升他们的人格需要层次,帮助他们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使其重新得到社会承认、尊重和接纳,①贾秋生:《浅议专业心理矫治与个别教育的结合》,载《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18卷 第1期

②高汝成:《重视对矫正对象的帮助保护 凸现社区矫正的人性关怀》,载《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7卷第1期

进而达到也跟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对矫正对象的帮助保护饱含着人文关怀的制度与需求的应合、人与法的协调。在行刑人道的视角下,对矫正对象的帮助保护不再是一种手段,也不再是一种功利目的,而是判断功利目的与手段是否合理与正义的尺度。

作者谢利苹的联系方式: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防范系基础教研室

手机:13141223561

邮箱:littlesnake918@sina.com

102600) (

第四篇:如何正确掌握“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

呼伦贝尔市莫旗公安局刑警大队 王国友 心理测试技术通常被称测谎技术,最早在本世纪初出现在美国,刚开始只是一些测谎专家提供的测谎服务。测谎仪器主要原理是记录受测者回答问题时心理连接生理反应。许多科学研究都显示,人们在撒谎时需要较多的大脑活动,因而产生异常的心理压力。这些大脑活动和心理压力会引发某些生理反应,如呼吸速度与深度、心跳频率、血压、还有因出汗而改变的皮肤电阻等。这些都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无法以意志力量来控制。测谎仪器并不能测定说话内容真伪,而是测量受测者的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非常细微,往往要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才能侦测出来,再用曲线图或数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测谎仪就像医疗诊断仪器一样,训练有素而且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才能有效运用,测谎结果的可信度大半取决于测谎人员的专业水平。以上是众多从事心理测试技术的人员达成的共识。如何让这项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我就近几年在基层侦查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发表一下自已的观点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创造最有利的时机进行心理测试。

案件发生后,通过初步的向受害人了解情况、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可能直接确定一名或几名嫌疑对象,这种情况如果被测试人没有逃跑、毁灭证据、串供的可能。最好先对受测人进行外围

1 调查,作好充分的测试准备与其约定测试时间进行测试,如果有上述可能可直接测试,但同时要围绕受测人立即开展外围调查,如果确定了该人确有重大作案嫌疑,就有了充足的审讯时间,切忌先对嫌疑对象进行测试后进行外围调查或先审讯后进行测试。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找到一个嫌疑对象,有时对其人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先让做心理测试,先看一看是不是作案人,如果是然后再开展调查。测试人员对受测人的基本情况、社会履历、违法经历,涉案依据了解的不够深刻,在编辑测试问题时大众化题目较多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对“准绳”(判断)问题的设定达不到准确可靠,无法正确判断受测人在“主题”问题上是否在“说谎”。如:受测人经常偷吃百姓的鸡狗,如果了解这一信息,“准绳”问题就会设为“你干过偷鸡摸狗的事吗?”否则可能会设为“从小到大在你偷拿过别人的东西吗?”很明显不如上述准确可靠,这样给测试的进行和结果的判断带来很大的不利。二00二年阿荣旗政府机关领导办公室被盗,工作重点嫌疑人时有一被测人在准绳问题测试上怎么也通不过,经对其深一步了解,得知其胆小怕事,从不招惹事非,因此做了排除结论。此案后期破获证实了测试结果是正确的。再有一种情况,侦查人员对受害人提供或走访调查获得的重点嫌疑人直接带至公安机开展审讯,嫌疑人拒不认罪,审讯至留置时限要到了也没有新的进展,到底是不是侦查员心里没谱,马上求助“测谎”。测试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草率编题、迅速调整被测人的身体

2 状况和精神状态,简单谈话开始测试。测试完毕大多数进入了无结论区,测试人员也不敢说是不是此人作的案,“测谎”失去了意义。在当今严格按法定时限办案,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权益的情况下,我们确实应该改变以往的侦查模式,真正做到运筹帷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从心理测试的角度进行好现场勘查工作

犯罪现场是存储犯罪信息的客体。犯罪现场同样是我们获取犯罪心理痕迹的主要场所。我们通过对犯罪现场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来重现犯罪分子作案时的过程和心态,即主观分析法。一方面,我们应注意对犯罪现场遗留物的分析,主要包括遗留物的性质、色泽、方位、附着物、潮湿度、衬垫物以及现场的环境变化。这些信息都是对犯罪心理痕迹不同侧面的表现,即使是犯罪分子将现场处理地不留一点实物痕迹,从现场的情况中我们仍能得到犯罪分子心理痕迹的信息。“不留痕留物”实际上反映出犯罪分子作案经验丰富,说明其可能是惯犯,其处理现场的方法也体现了一个犯罪分子的作案风格,这本身也是一种心理痕迹。另一方面,我们应注重对犯罪现场的被害人的分析,主要包括对被害人的状态、位置、体力、反抗、肢体受损情况等的分析。此外,我们在通过分析现场的痕迹物证捕捉犯罪心理痕迹时,不但要重视对明态犯罪信息的分析,还应注意挖掘潜态犯罪信息(不能被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痕迹物证)。潜态犯罪信息具

3 有无限伸缩性,其既容易被侦查人员忽略,也容易被犯罪分子忽略,犯罪分子往往不注意破坏或掩盖潜态犯罪信息,如潜态的指纹信息,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发现犯罪心理痕迹的信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是案件侦查的重要环节,侦破任何案件都不能脱离现场。因此做好现场勘查工作是侦查破案的重要环节,但为收集证据进行场勘查和为做好心理测试进行现场勘查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收集的是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在现场留有的痕迹或物品,而后者收集的是作案过程中在作案人内心中形成的心理印迹。如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无意将花盆碰翻,无意中将衣兜内的票据丢在现场,这两个情节不宜用作心理测试,如发现有洗手、擦地、焚烧等毁灭证据的情节就宜于用作心理测试。因此从心理测试的角度进行现场勘查必须收集作案人的“有意识”情节,当前在犯罪分子流串化、复杂化、暴力化、智能化作案特点突出时期,在犯罪现场我们得到的认定犯罪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可获得心理印迹却越来越多,所以在犯罪现场多获得在作案人心里形成深刻印迹的情节是心理测试成功的重中之重。案例:二00四年五月二十六日早晨,一放牛的牛倌在莫旗啤酒厂大坝东侧江套子内约150米处发现一具装在塑料编织袋内的女尸,尸体只有上半部分,死者头上套有两层方便袋,脖子上系一根尼龙绳,尸体从大腿胯部支解成三部分。是一起杀人碎尸案。经工作,查实死者系尼尔基镇名仕发廊店主王XX(女,32岁)。判断案发时间距今达1.5—2年。尸源确定后,围绕死者开始排查重点嫌疑人。由于此案

4 时间较长,对重点人员的定时定位及案发时的一些其它情况确认非常困难。一些常规的排查方法无法进行,因此“刑事测谎”工作是排查重点人员的重中之重。二00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十九时对第一号重点嫌疑人死者的丈夫王X进行了测试,结果排除了王X的作案嫌疑。因此重点排查组便立即放弃了对王X侦查,调整工作思路,对与死者有其它关联的人员进行疏理,逐一工作,重担全部压在了“刑事测谎”工作上。先后测试嫌疑人27人次,没有什么进展,侦查人员有些迷惑。二00四年七月十七日,在对死者的好友宋磊进行工作时宋提供出一名姓曲的蹬三轮车的人在案发前要请死者吃饭,该人具备作案条件。此人正是因到北京打工而没有落实的嫌疑人之一曲XX。二00四年七月十九日,我带上测谎仪随同我们刑警队的副大队长乘上了赶往北京的火车。七月二十一日在北京东城分局刑警支队的配合下找到曲XX。我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当即认定了其就是作案人。由于有绝对的把握当时没有作审讯工作,当日下午登上火车将曲押解回莫旗直接参与审讯,仅半小时唇枪舌箭的攻击,曲的精神防线被彻底摧毁,供述了二00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晚在其家强奸杀害王XX的全部作案经过。同时彻底绝望的曲XX又供述了另一起抢劫、杀害李XX、碎尸的犯罪事实。两起特大的杀人碎尸案真相大白。这一案件的成功破获,主要是在心理测试过程中抓住了在犯罪分子心里形成深刻心理印迹的几个主要情节,即犯罪分子在受害人头上套方便袋、用绳子勒脖子、

5 将尸体支解成三部分、用编织袋装尸块抛尸。在北京打工的曲XX不具备知道任何案情且在这些情节上有极强的对应,因此当即被下了认定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对于犯罪心理痕迹的主观分析常带有侦查人员很强的主观色彩,有的心理痕迹只有在犯罪分子坦白交待以后才能彻底揭露,因此我们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应不可勉强,也不可一概而论,而应根据案件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分析。这种主观分析只能作为分析案情,审查、判断证据的辅助手段,其分析结论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使用。

三、做好测前谈话;进行心理测试,揭示犯罪心理印迹。

犯罪心理记忆检测是指心理测试技术员在分析案情的基础上,向被测人提问,形成被测人心理生理反应,通过分析被测人对每个问题的反应来捕捉被测人的心理痕迹的鉴定过程。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心理测试技术类似于察言观色,只不过这种察言观色是用高科技的设备进行的,而不是象我国古代的“五听”那样是用肉眼观察“辞,色,气,耳,目”。常言说的好“做贼心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只要做了亏心事,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心理测试就是对这些蛛丝马迹的捕捉;怎样才能更好的捕捉这些蛛丝马迹呢?首先做好测前谈话,第

一、要以从科学技术者的身份出现在被测试人的面前。第二,对待被测人要态度和蔼,讲明测试原理测试的理由和目的,稳定受测者的情绪,让其自愿接受测试,不能让他找到任何拒绝测试的理由和借口。保证谈话的和谐气氛,如果与被测人发生了矛盾冲突测试就基本失败了。

6 第三,与其探讨涉案的案情和测试问题。探讨案情但不能暴露案情,主要向受测人发问,让其回答对案件发生的时间领域、时空领域、涉案的人和物、案件的发生发展经过、作案的手段及特点哪些知情哪些不知情,哪些是听到的、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探讨测试问题主要是做到让真正的作案人在“主题”上有压力。心理测试技术与其说“测假”不如说是“测真”,因为测试者是通过分析案情提出与案情真相相关的问题,犯罪嫌疑人只有在听到其作案的真实情况时,才能激活其记忆,打开其内心心理痕迹的窗口。对于无罪的被测人,由于没有这种内心的伤疤,测试一般也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对于真正的罪犯,心理测试能揭开其内心的疤痕,引起其心理的非正常反应,从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材料。运用心理测试结论作为定罪的证据时,必须与其他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案件事实的各个部分均须有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形成一个连贯的证据链条,矛盾必须得到合理排除。案例:二00三年二月二十二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矿发生一起入室杀人案,该矿电厂厂长妻子XXX被杀死在家中,在卧室做作业的受害人13岁的外甥女逃离现场时被作案人扎伤。经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外围调查了解确定以下情节:案犯叫门入室,在现场作案人与受害人有过正面交谈,分析案犯应对死者的衣着颜色有深刻印象。卫生间内有大量血迹,实施犯罪地点应在卫生间,凶器是单刃刀。经测试,嫌疑人表现的结果是实施犯罪地点在“卫生间”刺激峰值低于“方厅”。作案凶器

7 “单刃刀”低于“双刃刀”。衣着颜色,上衣与现场吻合,裤子无对应。侵入方式在”叫门入室”有较强的对应,准绳测试在“主题”问题上均有较强的对应。经与技术员和法医进一步探讨,卫生间内有大量喷溅血迹,最后死者死在方厅,尸检创口浅的地方有双面锐的迹象,作案人有理解方厅是实施犯罪地点,凶器是双刃刀的可能,裤子颜色存在两人在正面交谈中是坐在一方桌的两侧案犯没有注意的可能,矛盾能够合理解释。因此最后判定,此人作案嫌疑极大,不能排除,后经侦查人员对证实嫌疑人无作案时间的几名证人,分别进行重新询问,进行大量的外围取证,最终破获此案,本人供述与测试分析的完全吻合。心理测试技术运用于刑事办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心理测试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却给这项技术获上了厚重的阴影。测谎技术失误有主体方面的原因、测试题方面的原因、被测人方面的原因以及测试仪和测试环境方面的原因。研究心理测试技术失误的原因,旨在减少心理测试失误率,保证测试的准确率,使这项技术为刑侦办案发挥最大效能。

四,创造良好的测试环境进行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环境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一)干净、整洁、相对封闭,不能有杂色、杂物干扰;

(二)安静,不能有杂音或噪音干扰;

(三)光线适宜、柔和,不允许被测人面前有直射光;

(四)温度适宜(20——25摄氏度);

8 (五)通风良好。测试方案确定后,委托单位或办案单位和测试部门(人员)应共同确定测试时间及地点进行测试。尽量使用固定的标准测试环境,但在基层工作中很少能满足以上要求,这就要求测试人员和侦查人员努力去创造、精心布置,绝不能勉强将就。测试工作人员最好不超过两人,测试中关闭手机等通迅设备,陪测工作人员不要隨意走动、吸烟、打嗑睡。测试人员注意观察被测人的肢体动作、吞咽动作、目视方向、是否在转移注意力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以备准确的分析图谱。测试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谈话、修改、删补测试问题。

五、为测后审讯做好铺垫工作。

讯问和测谎的测后谈话都是一场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攻心斗智的战斗。侥幸心理是犯罪嫌疑人认罪的主要心理障碍之一,是犯罪嫌疑人自认可以逃避罪责的一种自信感。有的侥幸心理是在比较客观、全面分析了自己的罪证、案情或初审之后产生的,这种侥幸心理比较稳固,不易消除;但多数侥幸心理是自欺欺人,以盲目的安全感来代替内心的恐惧,这种侥幸心理容易波动,一但受到回击比较容易消除。在心理测试过程中,对真正的作案人来说,其实是对他作案经过的重建过程。特别是按案件发生的时间时空顺序,由浅入深的进行案件情节测试,就是一次次揭开其在作案时在内心形成的心理印迹。如果整个测试设计的十分周密,就会让作案人感到他的作案过程在你面前暴露无异。通常被测人会表现出以下几种形态,

1、沉默不语、低头不答;(沉默型)

2、答语简单、警惕性高;说谎者在编故事时通常会避免讲一些细节,这样有利于使他的整个故事更简略。(警惕型)

3、察言观色、寻找信息;努力想读懂我们。(研究型)

4、积极配合、回避事实;争取好感和同情,小事配合,回避实质问题。(假象型)

5、故作镇静、若无其事;(镇定型)

6、态度强硬、极不配合;(对立型)

7、哭哭啼啼、表现委屈;(柔弱型)

8、拉关系、套近乎;(关系型)

9、下跪磕头、请求变通;(投降型)

10、主动话多、表演性强;(表演型)针对不同人的心理特征,抓住其弱点、直接揭穿谎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其讲面临的形式,为其指方向,见时机成熟,直接获得口供。如嫌疑人负隅顽抗做好铺垫及时转入突审。案例:二000年十一月三日十七时许,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哈克镇十六号村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被害人张立彦(男,54岁,被杀死在家中,衬衣内的钱被抢走。此案经现场勘查,死者尸体位于炕上,头外、脚里,身中数十刀,死者内衣兜被割掉、缺失。内室无明显翻动迹象,现场主房东侧窗台上留有血脚印,窗棂上留有血手套印,现场主房外门反锁。现场勘查分析,此案应为入室抢劫杀人案,进出口应为主房东侧窗户,系带手套作案。经外围调查,公安机关纳入三名犯罪嫌疑人,第一号嫌疑人韩XX,男,38岁,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系入室抢劫释放人员。案发前十余天,携其儿子,18岁,到案发地其妹家,案发前其几曾在小卖店买过线手套,案发后离开本地去往大连。第二号嫌疑人于XX,男,19岁,本村人,

10 该人平时爱好赌博,经常与死者在一起赌,有盗窃前科。经外围排查审讯,韩某之子交待其杀人了,但供述与现场完全不符,其他证据一无所获,后经上级协调要求我局利用心理测试技术给予协助,对三人进行心理测试。首先对韩父子俩进行了测试,采用了准绳问题及情节测试法。经测试,该两人对带手套作案、由东窗进入、用刀割衬衣兜、穿皮鞋作案等情节均表现为不知情。准绳测试,主题刺激反应均小于准绳问题,排除了此二人的作案嫌疑。次日又对于XX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准绳测试可判定此人系作案人;情节测试只有由东侧窗户进入这一情节对应不上,其它情节均表现知情。后经与办案人员探讨,结合其本人,是否从门进入而后从窗户出来,经对这一情节进行测试,刺激反映非常明显。当即判断此人为作案人。测后测试人员立即转入测试后谈话,并直入主题,告诉他此案就是他所为,其应主动交待犯罪事实,争取宽大处理,被测试折服的他没等进行审讯便供述了其以找死者合伙与别人打麻将为由到死者家,死者躺在炕上和他商定“暗号”,其趁死者不备,带上死者家炕上的一付线手套,掏出匕首朝死者胸前连刺数刀,抢走死者兜内1000余元钱后由东侧窗户逃离现场,回家后将衣服换回白天穿的衣服,将鞋底粘的胶皮撕下,将刀上的血迹清洗干净放回自家的原放处,然后到海拉尔市洗澡。至此此案外围排查时无获任何证据。刑事测谎技术的直接认定,对此案的成功告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六、巧妙使用“紧张峰”测试法,弥补“情节”测试的不足。

11 在侦查办案中侦查人员往往掌握可知情节太少,特别是放火案件现场勘查基本一无所获,巧妙使用“紧张峰”测试挖掘未知情节可达到未卜先知的效果。通常我们常常对作案人数;作案手段;作案时间;作案者的身份;作案时衣着颜色、款式;鞋的种类、样式;涉案财物、受害人尸体的去向等问题进行测试,这些问题只有作案人知道,我们尚没有掌握,因此我们必须慎重使用,测试每一个问题要进行充分论证,进行逻辑推理,每组测试题目必须囊括真正的“主题”,否则测试失败。如:作案人数是三人,测试题目却只有一人、二人、四人、五人;作案人是从天窗进入,测试题目却只有北窗、南窗、西窗、前门、后门。这样没触及到作案人在作案时形成的深刻心理印迹,嫌疑人认为公安机关什么都没有掌握,给测后审讯带来极不利的后果。二00五年六月二十九日下午四时许,莫旗坤密尔堤乡新农村四组米占明家无人时房子被他人点燃,两间草房及室内物品全部被放火烧毁,损失折合人民币约两万元。经工作,受害人提出其姐米XX因平时与其家矛盾较深,有作案嫌疑。由于现场勘查及调查工作没有获得有价值的证据,六月三十日下午,侦查人员将米淑英带至刑警大队进行心理测试。此案是白天作案,起火点是在室内,外门有锁,作案人是侵入室内作案。此案采用了“准绳”测试法和“紧张峰”测试法,这起案件作案人心里清楚,房子全被烧毁不可能留有什么痕迹物证,唯一担心的是作案时有人在远处看到,现场周围怕留有她的足迹。因此选择了作案人的衣着颜色,侵入室内的方位,

12 穿什么鞋作的案几种情节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直接认定米系作案人。测后测试人员直接宣布测试结果,米当场屈服,交待了犯罪事实。

二000年四月我公安局开始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同年十月利用该技术连续破获三起放火烧粮案件,得到了侦查人员的信任和认可,十一月份协助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公安局破获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在本市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二000二年我被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刑侦专家组成员。在六年的刑事测谎工作中,共测试300余人次,100余起案件,有成功也有失败。面对不同的案件和千差万别的受测人,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我对我的测试结果初步下了这样的结论;30%我可以做直接认定的结论,30%我可以做直接排除的结论,40%我只能提出分析性意见,许多侦查人员对我说:“你怎么不如以前了呢,是不是说一句痛快话,是我就审不是就放。”我只能说对不起,我能做到的就是为你提供和解读一些信息,不能因为我的结论导至侦查工作进入误区。许多因测谎工作误导酿成的冤假错案提醒我们要慎之又慎,同时也希望我们的侦查工作不要过分依赖这项技术,要客观对待,正确运用心理测试技术,真实地把握住嫌疑人和犯罪现场的各种痕迹的内在信息,正确刻画出嫌疑人的做案时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准确地破案!

二0一0年三月二日

第五篇:心理护理诊断

依据北美护理诊断协会对护理诊断所下的定义,我国学者葛慧坤教授对心理护理诊断做出这样的解释:“心理护理诊断是对一个人生命过程中心理、社会、精神、文化方面的健康问题反应的陈述,这些问题是属于心理护理职责之内,是能用心理护理方法加以解决的。”截止到2000年,北美护理诊断协会已制订了155项护理诊断,其中约三分之二的护理诊断描述的是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我国有学者在学习、参照北美护理诊断协会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本着一要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二要适合我国的国情,三要易被我国广大护理工作者所理解、接受的宗旨,筛选出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九个心理护理诊断,现介绍如下。

(1)无效性否认。无效性否认是指个体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了一些无效的否认行为,试图减轻因健康状态改变所产生的焦虑或恐惧。

(2)调节障碍。调节障碍是指个体处于不能改善和调整其生活方式或行为,以使其适应健康状况变化的状态。

(3)语言沟通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使用或理解语言的能力处于降低或丧失的状态。亦即个体表现出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4)自我形象紊乱。自我形象紊乱是个体对自身身体结构、外观、功能的改变,在感受、认知、信念及价值观方面,出现健康危机。

(5)照顾者角色障碍。照顾者角色障碍是指照顾者在为被照顾者提供照顾的过程中,所经受的或可能将经受的躯体、情感、社会和(或)经济上的沉重负担状态,照顾者感受到难以胜任照顾他人的角色。

(6)预感性悲哀。预感性悲哀是指由于感知个人或家庭可能发生的丧失(人物、财物、工作、地位、理想、人际关系、身体各部分)而引起的情感、情绪及行为反应。

(7)精神困扰。精神困扰是指个体处于一种对其生命提供力量、希望和意义的信念或价值系统发生紊乱的状态,也就是说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态。

(8)焦虑。焦虑是病人面临不够明确的、模糊的或即将出现的威胁或危险时,所感受到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9)恐惧。恐惧是病人面临某种具体而明确的威胁或危险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上一篇:项目部党建目标责任书下一篇: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