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数学的“美丽”与“魅力”

2023-01-02

作为数学老师, 我很羡慕语文老师, 在语文课堂上以追求美来愉悦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美、鉴赏美并创造美。也很羡慕英语老师,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美激情, 以美求真, 以美引趣, 以美育人, 把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而富有实效。也观摩过很多成功的数学公开课、优质课, 在这些成功的数学课中, 他们都能让枯燥的知识, 理性的思维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快乐地跳舞。我也一次次尝试着, 一次次反思着……如果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能把数学课堂变成为一道美丽风景线,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犹如游览名胜, 处处得到美的享受,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去感受数学的美, 去欣赏数学的美, 并不断地去表现、创造数学的美, 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丽的数学课堂就成了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理想平台。

一、在欣赏中感知美

案例一:教学《圆的认识》。在通过动画设疑揭示课题后, 我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圆, 然后,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圆。在学生回答时, 我注意引导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学生争先恐后地列举出生活中的圆。

师:这样下去说得完吗?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学生在感知体验后和老师同时说出了圆“无处不在”这一感悟。我通过课件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欣赏收集的故宫天坛、圆形剪纸图案、广场圆形喷水池、天安门广场国庆摆放的圆形花坛、奥运五环图案等精美的图片。在学生惊奇的“哇……哇……”声过后。

师:感觉怎么样?

生 (齐) :很美! (充满欣喜)

师:正因为有了圆, 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又神奇。想进一步了解它吗?

生 (齐) :想! (充满信心、激情)

……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音乐和老师煽情的点拨, 不仅以绝美的意境感染了学生, 更把知识的种子播洒在了学生的心田, 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 又自然而然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渴求, 引领学生走进了华美的数学殿堂。

案例二:教学《轴对称图形》。我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 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在优美的背景音乐的渲染中, 呈现春天的美丽景色, 并配上画外音介绍著名景物 (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 领略对称物体之美, 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 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然后, 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 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 在比较中思考, 在思考中发现, 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 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发展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 达到了情境 (景) 交融的教学效果。

思考:波罗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学, 哪里就有美”。数学是美的, 但它不可能象看工艺品一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它的美, 它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感受、揭示数学之美, 创造适宜的审美情境,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 感受到它的美仑美奂,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智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不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

二、在探究中发现美

案例三:2011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展示课《探索规律》。

导入新课后, 我出示下列几组题。

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的规律后, 请学生猜一猜结果是不是也有规律?然后, 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各组算式的得数, 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看, 每组的得数有什么规律?学生们都很兴奋, 觉得得数很奇妙, 是有规律的。于是, 纷纷议论开了。不一会儿, 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来, 抢着说找到的规律, 甚至还有的学生说:发现了得数象金字塔一样的美。

最后, 老师又问学生:“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行吗?”

学生们更是跃跃欲试, 摩肩擦掌, 信心百倍。

数学美的奇异性是客观物质世界奇特性的反映。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的奇异结果,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会使人感到兴奋, 受到吸引, 产生美感, 精彩之处能使人心灵震撼、心荡神驰。

案例四: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 我校有位教师组织学生用6个和16个小正方形拼成大长方形。这项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 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的活动, 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探索体验到6个或16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形状不同的大长方形。还可以用4个、9个、16个等等的小正方形拼成大正方形,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感受到长方形能分成正方形, 正方形也能拼成长方形。让学生感到图形真奇妙, 发现图形的内在美。

思考:数学是美丽的。这种美不是通过言传身教就可以给学生的, 学生需要经历思考、探索、研究才能真切地体会、感受数学的真谛。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探究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 掌握研究数学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 形成认识数学概念, 继而培养探索数学的积极态度。

三、在生活中寻找美

案例五:我在我校“送课下乡”活动中执教了《三角形的特性》一课。在课尾我借用了万州百安移民小学张波老师执教《三角形的特性》一课的课尾, 利用课件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展示远古茅草屋、北京奥运“鸟巢”、西周青铜古鼎、巴黎艾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杭州湾大桥、古怪建筑三角形摩天大楼等古今中外利用三角形特性的美轮美奂的经典图片, 同时配上老师的同步解说:“其实古今中外利用三角形的特性的例子还有很多, 从远古时代的茅草屋到08北京奥运的主体育馆, 从西周时期的青铜古鼎到现代著名的艾菲尔铁塔, 都有三角形的丰功伟绩。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就创造了世界奇迹——埃及金字塔, 几个轻巧的三角形便成就了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 还有那世界十大超级古怪建筑三角形摩天大楼, 不也见证了三角形的特性吗?是不是所有物体的设计都必须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呢?所以, 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但要好好学习数学知识, 还要学会合理地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结尾将原本抽象的三角形知识, 在图片、音乐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 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又似一首浓浓的诗, 以绝美的意境感染了乡村的孩子们, 开拓了乡村孩子的视野, 滋润着他们快乐求知的心田, 让他们发现了生活中智慧的地球人运用知识创造的数学美无处不在, 又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案例六:我校秦老师在执教《人民币的认识》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常见的钱币只有1, 2, 5 (分, 角, 元) 这三个面值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只要有了这三个面值, 就可以简单支付任何数目的款项。这里就蕴藏了数学的简洁之美。

思考: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所以, 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美, 其主要体现为:对称之美, 和谐之美, 奇异之美, 简洁之美等。教师应教给学生的是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去寻找这种数学美, 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 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 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 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让我们每个老师都踏上寻找美丽的发现之旅!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道美丽风景线, 更让数学课堂变身为播撒馨香的兰室, 使每一个心灵都感受到熏陶的愉悦和快乐。这样的数学课堂不仅拥有真理, 而且还有心灵智慧撞击所迸发出来的永恒的美。

上一篇:对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探讨下一篇:农业科研机构海外引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