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与保健工作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2-09-10

1 前言

近些年来,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医保工作者的重视。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任务, 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保健工作, 是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健康体魄的战略举措,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 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长远大事, 也是高等院校面对的新课题。本文将针对我院大学生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 并进一步提出有利于该项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以期为积极推进我院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的开展作出贡献。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随机抽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各专业学生共400名, 其中男生220人, 女生180人。

2.2 实验方法

(1) 问卷调查法: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专著的基础上, 并征求专家意见, 设计《我院大学生健康教育与保健工作开展状况调查问卷》, 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82份, 有效率95.5%。其中男生所答问卷210份, 女生所答问卷172份。

(2) 访谈法:对校医院、学生管理部门、体育教师进行针对性地访问, 了解我院学生的健康教育与保健工作开展的情况。

2.3 数据统计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归类统计, 分析比较有关数据。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我院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的措施

从调查中了解到, 每一届新生入校会接受较为全面的体格检查, 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了解自身的体格健康状况。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绝大部分我院未设置健康教育课, 体育系开设有学校体育卫生学、体育保健学, 教心系开设有心理学等与健康教育有关的专业课程。学校管理部门选择性张贴某些传染病如艾滋病的宣传画报,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一些关于疾病与健康的知识。学校每年会由具体部门负责对全院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这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了解到, 我院大学生大一和大二阶段开设有体育课, 同时部分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通过体育锻炼的途径可以锻炼身体, 提高自身健康水平。校医院是学生治疗疾病的部门, 也是我院学生保健工作开展的主要单位。此外, 学生可以通过各自的途径, 如网络、报刊杂志等获取健康和保健知识。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和老师及医务人员的走访来看, 普遍认为我院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是一个薄弱环节, 开展的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

3.2 我院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的满意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 普遍认为我院目前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够, 学生对相关部门健康教育活动和保健工作的开展的效果、任课教师对健康知识的传授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 均在50%以下。除了相关专业开设有与健康关联的课程外, 绝大部分院系未设置与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 也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健康状况监测。学校管理部门开展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 如张贴某些传染病的宣传画报, 学生对此认识不够深入, 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学校保健部门功能单一, 主要为学生治疗疾病和进行新生入校后的一次体检, 而忽视了其进一步在健康知识传授和保健工作开展方面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只是入校时进行一次体检, 所以组织学生定期健康检查不够, 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途径主要来自网络, 从课堂、教师、学校广播、保健部门获得健康知识反而较少。学校对健康教育活动, 如讲座、健康教育宣传刊、栏的设置、有组织的课外健康活动开展极少, 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教师由于存在专业及自身健康知识积累的限制, 对健康知识的传授较少。在调查中了解到学校每年会由具体部门负责对全院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但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表现在宣传力度不够, 学生对体质测试的方法、目的与意义了解较少, 绝大部分学生将其与体育技术考试简单地等同起来。其次, 测试部门未有效、及时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并告知学生测试情况。从本质上讲, 学生没有通过体质测试从一定程度上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4 我院健康教育与保健工作开展的对策研究

4.1 加强对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重要性的认识, 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学校是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最好, 时机最佳的理想场所。学校各部门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行为特点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 采取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做好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卫生保健工作。不断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科学地引导学生, 让他们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求知、求学、求进;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使学生不断克服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这样会使他们的课余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 避免学生在课余时间感到空虚无聊、无所事事。有关专家调查和研究认为,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情况和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 急切要求更新充实学校的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还不十分重视,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低投入、高收益、积极有效的防病措施, 也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工作, 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因此, 建议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广大师生对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把该项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作为一个长远计划来抓。

4.2 多种教育方法全方位结合, 促进对健康知识的积累

大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在着缺乏卫生常识和体育锻炼知识、学习紧张、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特点。作为高校教育, 应采取多种方法, 对学生身体健康、性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营养、饮食起居和环境卫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 通过熏陶、暗示、参与等方法, 鼓励和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的具体开展可以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与电化教育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 向大学生传播健康的知识、手段和方法。语言教育方法包括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口头交谈、小组座谈;开展健康咨询和专题讲座。文字教育方法包括张贴卫生标语、宣传画;分发卫生传单、小册子、折页、报刊;设置卫生墙报和卫生专栏等。形象化教育方法, 如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电化教育方法主要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育, 如广播、投影、录像带、V C D等。这些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 可以充分利用我院的教学资源,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知识的主动地位。

4.3 加强对体育的宣传与引导和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强化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调查研究认为, 目前学校体育中普遍采用“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理论讲座”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以竞技运动为主, 教学方法注重形式;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文化和体育兴趣的综合培养, 轻视对身体的合理保养及健康指导, 甚至忽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身体的发展和竞技体育技能的传授, 还应注意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 重视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此外, 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应该也是体育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 它对于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 要加强体育教育在我院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注意加强对体育的宣传与引导和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将体育教学目标从原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单一生物学领域扩展至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等领域。

4.4 以体质健康测试、健康体检作为平台, 系统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现在教育都要求各学校每年对大学生进行体质监测工作, 让学生通过测试, 可以使你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 还可帮助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这些都有助于广大学生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 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 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因此, 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体质测试这一手段, 让广大学生了解自身体质状况, 并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运动处方, 提高身体锻炼的科学性。

4.5 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 对健康知识积累和保健工作开展的效果进行测评

对效果评价可以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三个阶段。近期效果评价主要是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 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是指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 评价的指标为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等。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 包括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评价指标有:生理指标、心理指标、疾病与死亡指标、生活质量指数。选用时应注意根据测评需要, 测评手段要可靠、有效、客观、安全, 同时注意测评标准的可比性。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 为促进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的科学化, 提高效益提供保证。

4 结语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 目前我院针对大学生实施的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的现状不乐观, 对我院学生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习惯等培养都存在不良影响, 也限制了学生健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 要不断总结经验, 采用积极措施提高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的水平, 促进我院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然而, 学生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和完成的, 它需要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摘要:文章调查大学生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开展的情况, 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以期促进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的开展, 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院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健康教育,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 段黔冰, 王涛.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现状、成因及健康对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

[2] 向政.21世纪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

[3] 黄春桥, 许永刚.对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

上一篇:浅析新媒体时代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下一篇:阴道镜与阴道脱落细胞学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