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坚——原竹竹节再设计

2022-09-11

一、利用竹材的独特结构“竹节”进行设计

竹材是竹子砍伐后除去枝条的主干,又称作竹竿,由竹材节部和竹材节间组成。通常人们将竹材节部和竹材节间分别简称为竹节和节间。竹节是竹竿上环状突起的部位,由竿环、箨环、节隔组成。竹节沿轴向呈非均匀分布,“竹节在竹竿上的分布与不同的竹材种类有关;同时,同一竹秆上竹节之间的间距也不一样,一般都是从基部开始渐渐增长,到一定高度后,长度又逐渐缩小,竹节之间的间距多为10-30cm”[1]。

竹材内部物质主要由维管束和基本组织组成。“维管束对竹材的力学性能贡献最大,使竹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2]。竹节部位的内部物质组成比竹材节间的更为复杂。由于在内部构造上的不同,造成了竹节在力学性能表现上与竹材节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曾其蕴等[3]在《竹节对竹材力学强度影响的研究》中进行了带节竹材与不带节竹材的力学性能对比实验,总结得出以下观点:带节竹材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压、抗剪、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都有一定程度降低的趋向,但抗劈开强度和横纹抗拉强度却有明显提高。在黄盛霞[4]的《竹材的构造与力学行为的关系》研究中,可以大概得出以下结论:竹节的抗弯抗压强度比竹材节间的要大,但两者在抗拉和抗剪强度上的差异不大。总的来说,竹节力学性能与竹材节间存在差异,在抗弯抗压等性能上竹节比竹材节间更具坚性。

同时,竹节的存在使竹子整体的力学性能表现得更具“坚”性。孙宁等[5]在《竹子的力学特性》中提到,竹节不仅能够增强竹子的抗弯强度,同时,能大大地提高竹子横向的抗挤压和抗剪切的能力。

二、“坚”——原竹产品再设计分析

在运用竹节进行产品设计的案例中,茶道竹器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代表。茶道竹器是用在茶道制作与品尝过程中的茶道用具,例如用来舀水的茶道竹杯,用于添加茶叶用的茶杓,用于夹取茶杯的茶夹等等(见图一)。这些作品都巧妙地运用原竹自然的生长形态,匠心独运地利用了竹节的坚性。关于竹节坚性的运用,茶道茶杯给出了竹节处侧枝的运用形式,竹制茶杓则是利用竹节加强的结构的抗弯强度,茶夹则是给出了竹节弹性方面的应用启发。此三款产品均是用原竹作为材料,表现了原竹的自然质朴的材质,同时却不失功能上的考虑。茶道竹器作为进行茶事时使用的工具,在设计构思上十分巧妙独特,在竹材运用上独具匠心,充分发挥竹材节部坚性的特性,结合竹材天然的生长造型,功能实用,生态环保,延续了中国茶道传统的氛围,彰显茶事质朴恬静的感觉,并富含禅意。

除了利用对竹节部分进行茶道用具的原竹产品开发之外,我们还会发现竹节坚性在生活用品上一些新想法。比如竹节高跟鞋、竹节手环、竹拐杖、手袋(见图二)等,这些产品讲究竹材与人体之间的贴合,讲究人机上的舒适度,例如竹拐杖,竹节被弯曲后更加贴合人体的需求,以及竹材整体的坚性会带来舒服的缓冲感。使用开竹、切割、雕刻、打磨、碳化等传统竹材加工工艺之外,还是用到乐竹子的热弯曲工艺,可以有效地给竹材进行造型弯曲。而竹节高跟鞋、竹节手环和手袋等都是用竹材作为部分功能和装饰上的点缀,使日常生活用品焕发出自然的味道,为产品设计带来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和创新。

三、结语

对于竹节“坚”性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竹节自身的坚性,它与竹材节间进行比较的话,确实在某些方面的力学性能会有所提高;其次就是竹节的存在令竹子整体的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充分体现竹材“坚”性。

以茶道竹器、竹节生活用品两类产品展开竹节“坚”性再设计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竹节坚性极具功能性作用。在茶道竹器这类产品中,竹节坚性得到了巧妙的应用。茶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竹节自身的坚性,构思巧妙。竹节茶匙、原竹舀水竹杯等产品设计中,设计思路顺应原竹的生长趋势和造型,充分发挥竹材的坚性,结构巧妙,质朴自然。其次在竹节生活用品这类产品当中,竹节起到了很好的结构作用,特别是竹拐杖、竹节手袋,竹节手环这几个产品通过运用反复加热及弯曲工艺对竹材进行加工,使其更加适合人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竹节的坚性。除此之外,竹节既体现竹材的“坚”性,更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凹凸有致的竹节纹理使产品具有自然的质感,非凡的手感,让使用者觉得产品更加亲近舒服。

总的来说,竹节的坚性不仅表现为结构上的坚固耐用,而且表现为作为装饰点缀时给人的粗狂坚韧的感觉。

摘要:竹材是绿色可再生植物,拥有出色的力学性能。本文从竹节的坚性出发,基于现有关于竹节的认识和研究,以茶道竹器、竹节生活用品两类产品展开竹节“坚”性再设计的分析,为利用原竹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原竹,竹产品设计,创意,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 曾其蕴,李世红,鲍贤镕.竹节对竹材力学强度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2,03:247-252.

[2] 陈溪,许清风,Kent A.Harries.竹材力学性能及其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结构工程师,2015,06:208-217.

[3] 黄盛霞.竹材的构造与力学行为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07.

[4] 孙宁,张立彬.竹子的力学特性[J].力学与实践,1997,03:78-8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竹坚——原竹竹节再设计】相关文章:

竹节人范文05-15

竹节桩优势总结04-18

竹节人教案范文05-22

竹节人课文范文05-22

竹节人练习范文05-22

竹节海棠花语是什么05-01

竹节桩施工反思总结04-10

苏州竹节桩施工方案08-27

竹节桩施工反思总结09-11

城市设计再解读09-10

上一篇:长沙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素现状和比较分析研究下一篇:半月板损伤80例低场磁共振影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