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艺术》课程综合特性的解读

2022-09-11

《艺术》课程作为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产生的新型课程, 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 再做拓展、构建起来的一门充满生机、具有挑战性的综合课程, 我院的艺术教育专业也是在此前提下开展起来的。何为综合艺术课程?《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到:“艺术课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相关的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的综合以及相关的教学活动, 构成整体的综合艺术课程。”它的综合性体现在“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总目标上, 体现在实施目标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这些方面的关联, 体现在实现目标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的各学习领域之间和与非艺术领域之间的联系, 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综合的教学形式的运用上[1]。新艺术课程要更快更全面地实行, 必须充分认识新《艺术》课程的综合性特点, 在高师教学改革的密切配合下, 使之健康、高效地发展。

1《艺术》课程综合性联系的理论基础

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互通有无的特点。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写道:“亚当·史密斯认为, 舞蹈标志着艺术的起点, 尤其是集体舞须有节奏, 所以在舞蹈之中和舞蹈之处也许先是音乐, 接着便是诗歌得到了发展, 而舞蹈的模仿力也许被转移到那种在经久材料上幻想出造型形状和轮廓画的运动上去, 绘画也就随之产生。”可见, 艺术自产生初始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这一角度出发, 克罗齐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直觉的表现”, 审美是没有界限的, 因此他从根本上反对艺术的分类。那艺术是怎样分裂的呢?莫·卡冈认为:“艺术最先是融合在一起的。然而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 绘画、雕刻、音乐、诗歌……等各种艺术逐渐分化, 在各自的领地上取得了飞速发展, 也正是这种分工造成了艺术上的割裂。”在分类中, 人们考虑的仅仅是艺术的审美规律与特征。如, 我国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就曾经根据艺术的审美本质与对象及其物态化的程度, 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 (工艺、建筑) 、表情艺术 (音乐、舞蹈) 、造型艺术 (雕塑、绘画) 、综合艺术 (戏剧、电影) 、语言艺术 (文学) 。然而无论怎么分类, 艺术各门类之间是相通的, 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类是对各个部分、各个细枝末节的一种分析, 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看, 分析必然走向综合, 这种综合必定是摒去芜杂后的重新认识。

从形式上说, 《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各艺术门类的多种联系和连接方式上。像中国戏曲, 源起巫优, 汉代百戏铸就了它综合性的特点, 直到唐末基本上有了比较固定的形式, 成为歌、舞、剧的综合表演;它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汲取了各种艺术门类的优点和长处而形成的特殊舞台艺术形式。艺术的综合与关联性随处可见。

1.1 舞蹈与音乐

两者关系极其密切,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早在舞蹈产生之初, 它就与音乐相伴相生密不可分, 在当时往往是载歌载舞并有简单的人声呼喊或敲击某种原始乐器作为伴奏的歌舞乐三者和为一体的综合形式。“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 投足以歌八阙。”就描述了原始歌舞活动或巫术活动的情景。舞蹈既是视觉艺术, 又是听觉艺术, 像外国的“舞曲”, 是音乐作品的一种的体裁, 又与舞蹈艺术有关联之处。像我国古代所说的“乐舞”中就包括着歌与舞融为一体的形式, 至今, 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大量的传统歌舞, 如:汉族南方的“花灯”、“彩调”;北方的“秧歌”、“二人台”;少数民族中繁多的“踏歌”等。

1.2 绘画与音乐

这两种看似不同感官的艺术, 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清代画家王原祁有较精辟的论述:“声音一道, 未尝不与画通;音之清浊, 犹画之气韵也;音之品节, 犹画之间架也;音之出落, 犹画之笔墨也。”他从美学角度找出音乐与绘画两门艺术里相通的艺术精神特质。有人说:“视觉艺术作品中的点、线、面组成的各种画面、形态好比音乐中不同音高、节奏、旋律的音乐, 形成有如音乐一般的节奏感和旋律之美。”它可以通过人的感官在内心体验中转化为清晰的视觉形象。

例如, 色彩在两种艺术的沟通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色彩主观性表达要借用的色彩语言大多与表情特征有关, 它具有独立的自主能量和天然的特性, 能强烈地作用于人的心灵, 通过代用, 可达至隐喻、象征, 可产生视觉、听觉的互通感, 从而引发观者精神上的相应振荡。牛顿在研究色谱的同时还得出一个有趣的假设, 他认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恰好相当于C、D、E、F、G、A、B七个音。根据是:七度音之间的比例为1:2差一点, 七种颜色中红与紫的比例也正好是1:2差一点。尽管这个推测还不足以将音乐色彩与美术色彩一一对应起来, 但人们依然依靠感觉在它们之间设下某种对应关系, 如明朗、暗淡等等。真正让视觉感官的色彩与音乐等同起来进行“对话”的, 应该首推俄罗斯20世纪初构成主义的画家康定斯基。他的绘画力图体现音乐的情趣, 甚至他的作品经常利用音乐的标题, 如《雄伟的赋格曲》、《偕谑曲》……, 在画面上有时偏重于交响乐的偕和, 如《一个中心》, 有时着力于对位法的效果, 如《尖与圆》、《刚与柔》。

历史上也有不少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与绘画有关的音乐作品, 如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 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画展, 是为纪念画家哈特曼, 根据他的遗作——画展上的1 1幅作品辅以4次“漫步主题”作为间奏连接而创作的钢琴组曲, 穆索尔斯基在给斯塔索夫的信中说:“我正在为哈特曼的画作谱曲, 灵感和乐思源源不断, 以至我几乎来不及记下这些谱子。”鲍罗丁的《在中亚西亚的草原上》, 作于1880年, 就是为“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其中的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 这部音画由于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地流传, 成为世界名作。特别是受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影响的印象派音乐, 其旋律趋向片断, 配器善变, 音乐的层次和浓谈色彩模糊多于明朗, 细腻多于豪放, 使音乐融成朦胧, 飘忽, 空幻, 幽静的绘画意境, 象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就是描写一个牧神在炎热的太阳下昏昏欲睡时产生的种种幻觉。

象语言艺术 (诗、词、联) 、空间性静态艺术 (书法、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 、时间性动态艺术 (音乐、戏曲、舞蹈) 等总是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生发, 给人以情感愉悦和美的享受, 这里就不再赘述。

2 通感是《艺术》课程综合性联系的心理基础

目前《艺术》课程的师资缺乏, 解决方法大多是采用了音乐教师培训美术内容, 美术教师培训音乐内容的方法。一线教师认为自己的素质差, 上不了艺术课, 实质上是他们对《艺术》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其实艺术课的实质就是把握艺术的通感, 在最大的可能性情况下将艺术各门类融会贯通。

艺术通感是指人类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上虽然分工不同, 却能够互相转化, 彼此沟通, 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官上。钱钟书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在日常经验里,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 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 声音似乎会有形象, 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陈育德教授的《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就以“心统五觉, 六根互用”为基点, 认为“艺术是向人的全部感觉开放的”, 突破了将通感界定为五官感觉之间的挪移和沟通的流行看法, 并将之区分为“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三种类型, 对通感进行了心理结构分析。

所以说, 感官感觉虽然功能和活动范围不同, 但同时又会相互影响。比如听到声音感觉看到颜色, 看到颜色又感觉在触摸什么。“瑶台雪花数千点, 片片吹落春风香”, 是将视觉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风随柳转声皆绿”, 是将听觉转化为视觉的颜色;“鸟抛软语丸丸落”, 这是将听觉转化为视觉的形象。人们欣赏名画可以在无声中听到有声, 如“举头忽看不似画, 低耳静听疑有声”;听名曲也可在无声中想见画面, 如“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我们常说“暖洋洋的橙色”, 用温度来形容视觉;“甜美的歌声”, 味觉印象与视觉印象结合等等。

艺术之间也存在很多可以用通感解释的关联, 是视觉和听觉在人脑中的一种交错反映。2005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著名的赫希洪博物馆举行的“视觉音乐——1900年后艺术与音乐的通感”展览, 是近代探讨音乐与现代艺术关系的重要展览之一。美国艺术家斯坦顿·麦当娜-赖特的作品《概念色彩交响191》、抽象主义艺术家Mikhail Matiushin 1918年的作品《美术-音乐创作》、丹麦诗琴演奏家托马斯·威尔弗雷德的作品StudyinDepth, Opus152。威尔弗雷德创造的Clavilux (克拉维拉克斯) 色彩投影机都是色彩音乐发展中的创举。艺术通感就是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其基本心理机能, 以感情为其心理动力, 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力。在实行这种连接时, 要尽可能让一种艺术领域为另一种艺术领域提供灵感和刺激, 创造出一连串相互关联的、层出不穷的意象和活动。

3《艺术》课程综合性联系的教学模式

综合《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操作呢?国家课程标准教科版艺术实验教材副主编李于昆教授指出“强调四门学科的“综合”并不是盲目地把艺术学科简单的叠加, 而是强调了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自身素质和教学的需要, 选择不同的艺术学科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融合其它艺术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路径、连接方法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较为理想的“一科为主, 兼及数科”的艺术综合教学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所切入学科知识技能为主, 依据学习内容、学生兴趣、课堂状态, 自然、有机、适时地结合一门或多门其它艺术学科进行教学。[3]”在艺术课程的教学上就要突出其多种形式的综合来进行沟通与融合, 可采取“分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多科综合、兼容整合”两种教学模式。由于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 学习领域有的结构不同, 应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有益的教学模式。

3.1 艺术科目之间的综合

从传统的分科教学向多门类艺术的沟通和融合的转变, 以一个学科为主, 兼与其他艺术学科的沟通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欣赏歌曲《伏尔加船夫曲》时, 可播放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 感受当地的生活习俗, 结合欣赏俄国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音乐中的劳动号子动机:53630|及低沉的音调、略慢的速度好似纤夫迈着艰辛的步伐, 发出对沙俄统治的愤愤不平及痛苦的呻吟和叹息及对光明的向往。而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里描绘的正是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货船, 在酷日下挣扎向前的景观。通过讨论音乐的表现要素 (旋律起伏变化很大、节奏的律动感强、速度徐缓、音区低——男低音等) ;图画的表现要素 (构图中的面部表情及劳动状态、线条、色彩等) 想象纤夫们拉纤的艰辛, 学生不难体会乐曲表达的心灵痛苦。

3.2 非艺术科目之间的综合

在教学当中围绕或一个人文主题、实现多种艺术学科的不分层次, 淡化界限的自由融合。课题《中秋节》, 教学目的:在本课系列活动中, 让学生了解与认识中秋节。感受亲情与友情、思念与团圆, 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从音乐、文学、民俗、情感、色彩等多方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教学环节: (1) 传说中的故事 (2) 传世佳句:低头思故乡、海上升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3) 欣赏、学唱歌曲《但愿人长久》。 (4) 欣赏大屏幕投影舞蹈《春江花月夜》 (5) 议中秋 (学生活动) :从时节, 情感, 文化, 民族, 月饼文化 (口味、形状等方面) , 包装文化 (设计、材料、工艺等的变化) 各方面来讨论中秋的人文意蕴。 (6) 中秋祝福:教师向学生发送节日电子贺卡。学生不仅从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 还从审美的愉悦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这样教学增加了艺术综合的深度, 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所以说, 对于艺术的综合, 不仅要与姐妹艺术进行综合, 还要注意在人文主题的统领下, 寻求其在一个课堂中的共性规律, 多角度地挖掘教材中的主题内涵, 让艺术中的文化内涵、思想内涵、民族精神真正地体现出来, 切实地使综合课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3.3 不同教育层面之间的综合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涉猎到的信息, 远远超过教科书所涵盖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 让各种专业网站的资源进入课堂为教学服务, 将广阔的外部视角直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新课程中的教学将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教学的综合还表现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领域, 在自身的发展中, 不断地经历着分化和综合的过程。不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甚至结合在一起, 首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即它们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 都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的。我们应继续探索艺术的综合性特征, 把握好它们共同的“基因”, 以美为本, 体现其真正的学科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 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正在不断吸收新的营养, 更新着自己的面貌, 这种艺术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拓展, 势必为我们的艺术教育提供一个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空间。

摘要:艺术具有互通有无, 相互联系的特点, 《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各艺术门类的多种联系和连接方式上。要掌握《艺术》课程的实质就要把握艺术的通感, 钻研教学模式, 才能使学生综合体验与理解艺术内涵, 提高艺术素养, 实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总目标。

关键词:艺术课程,综合特性,通感,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李于昆.以音美教师培训为出发点, 架起艺术学科整合的桥梁[J].教育评论, 2005, 2.

上一篇: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下一篇:试析初中散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