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差异化优势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联通差异化优势

中国贫富差异透视

作者:程超泽

来源:《读者》2013第1期

发表于:2013年01月07日

一个农民工的内心困顿

大雨倾盆而下。

23岁的顾永松从建行的取款机里取出了上个月的工资,1520元。他把钱揣进包里时,一辆奥迪车从路边呼啸而过,泥水溅了他一身。他骂了一句。雨雾里,一切迅速变得模糊„„亚热带的广东,所有事情都和这天气一样变化无常。还没进屋,裤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一接通,是广州的堂哥打过来的。下个礼拜天堂哥结婚,请他过去喝喜酒。堂哥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年薪几十万,电话里说说笑笑的。对堂哥,顾永松只有羡慕。作为广东南海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员工,从2009年5月进入工厂的第一天起,学生时代的无忧无虑便从此一去不复返,“钱挣得太少”成了顾永松的一块心病。

顾永松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家在广东湛江郊区,工厂里的同事、快餐店的老板娘都喊他靓仔。这个20多岁的打工仔最讨厌别人喊他农民工。在顾永松的心里,农民工是个带有污蔑意味的词。出生于广东湛江农村的顾永松,对于城乡差别的最初感受源于小时候的一次走亲戚。1999年,10岁的顾永松第一次被父亲带到广州大伯家走亲戚。在大伯家,顾永松第一次看到了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的电脑,大他6岁的堂哥帮他申请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QQ号。

10多年前的那趟广州之行,让顾永松感受到了当公务员的大伯和在老家种田的父亲之间的巨大差别,城乡差别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顾永松的心头。那一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两倍多。从那时起,顾永松便开始明白父亲为何一直教育他“好好读书,以后上大学进城坐办公室”的道理。

城乡之间的天壤之别,在顾永松的父辈中就已经存在。顾永松的父亲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用奶奶的话说,父亲的那条命是捡来的。父亲读完初中不久便成了生产队里一名挣工分的壮劳力。

1949年,当时的中国为了发展工业,设立了城乡二元的管理制度,利用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村大量获取工业发展所需的廉价原材料。仅1960年至1978年这19年间,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统购统销,农村为城市工业奉献了3400亿元人民币的价差。

城乡差距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短暂的缩小,到顾永松这一代又进一步扩大了。到了2009年,农民3年的收入才能赶得上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除了种地,打工就成了农民为数不多的谋生出路之一。2009年,顾永松也走上了父亲曾走过的打工路。当年,他进入广东南海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厂,成了流水线上的一名小工。在南海工作,收入能够比湛江多出500元。这种地区间的差异,也导致大批像顾永松一样的粤西农民流向了珠三角。

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的同时,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更为明显。2009年,顾永松从湛江的一所职高毕业后,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成了一名打工仔;而大伯家的堂哥大学毕业后,去了广州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在珠三角,顾永松所从事的制造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不超过3万元,而顾永松堂哥参加工作第一年,其所在的证券公司仅年终奖就发了9万多元,总收入是顾永松的6倍多。中国人的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

早在20多年前,与顾永松相隔千里、远在北京的李实,也产生过类似的疑问。1988年春,一直想搞清楚“搞原子弹为什么还不如卖茶叶蛋赚钱”的李实,参加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成立的“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并开始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民间收入调查,这也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的民间调查。经过其后5年断断续续的调查,1993年课题组公布的1988年中国农村基尼系数是0.325,城市是0.233。这一数据远远超出了当时学界和政府的预料,但当时社会对于收入分配不公的意见并不强烈。

6年前,陈静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在某文化事业单位工作。当时,每月工资虽只有3000多元,但陈静很知足:就业压力很大,能留京已十分不易。她相信只要先立住脚,过几年收入一定会好起来。然而,6年过去了,陈静虽已是该单位的一名部门主管,工资却刚过4000元,她说:“这点工资对我这样的外地人来说,在北京生活压力是很大的。走进大商场,动辄两三千元一件的衣服叫人心慌,哪里还有勇气逛下去?”

中国如今所显示出的收入差距与菲律宾和俄罗斯不相上下,公平度远不及日本和美国,甚至连东欧都比不上。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还不足城市居民收入的1/3,收入最高的10%群体的收入大约是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23倍,这一比例还有可能被低估了。在当今中国,你几乎在每个地方都会发现,收入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差距缘何拉大

导致中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在初次分配层面主要有: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对下降,技术进步和资产收益率提高造成劳动报酬下滑,城乡、地区、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收入差距拉大。其中,要重点关注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因为它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度”高达40%。

除了上述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农民工的大量存在。农民工没有组织、

缺乏谈判能力,因此经常有拖欠、压低该群体薪酬的事情发生。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在一定阶段不但没能消灭城乡二元结构,反而产生了新的双重的二元结构。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收入差距大只是阶段性现象,在未来将不可持续。当城市化、工业化到了一定程度,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可以扭转。

一个颇为奇怪的问题是,在中国贫富差距这么大,究竟钱都到哪里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的数据表明,从1993年到2007年,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0%,但同期,资本报酬的比重却上升了20%。与资本回报急速上升相比,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持续走高。大批财富向政府集中是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税收和民众收入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政府官员的灰色收入总额高达5.4万亿元,比当年的中央财政总收入还要多。庞大的灰色收入来源主要是围绕权力对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分配而产生的腐败、寻租、侵占公共资金和他人收入、聚敛财富等行为,以及垄断性收入的不适当分配。

另外,由于制度漏洞,国企改革、资本市场利益输送、银行等金融单位上市也成了拉大收入差距的原因。

在任何社会中,国家拥有最大的行政垄断权力,这是人类结成和维护社会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行政性的制度垄断是市场之外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最大因素。但是应当公正地指出,这种影响未必都是负面的。即便像许多国家都有的对市场的部分直接干预,如对水、电、油、气及其他公用事业价格的垄断性干预,其目的也往往是为了社会稳定和保护弱势群体。但是,应当指出,在中国至少有3项垄断性制度安排,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追求另外的政策目标,在全局规模上严重恶化了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第一项是土地的制度垄断。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长期严格限制农民进城落户转为市民,禁止进城农民工在城市搭建住房,禁止城郊农民自行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而由国家垄断控制农村土地的工业化、城市化使用。但在另一方面,农村土地的非农使用的目的和制度设计,又不是为了改善农民的境遇,不是为了已成为工业化主力军的农民工及其家庭进城后的安居乐业。巨量的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被密集投入到围绕城市户籍人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方面,造成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飞涨,从而形成了全国范围内财富从农村居民向城市户籍居民以万亿为规模的持续转移。

第二项是垄断和封闭的城市户籍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开始逐步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但城乡隔绝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年来除了对当地农村人口进入本地小城镇有所改变,基本没有松动。随着这些年来农民工逐步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农民工变成了离家别子、居无定所的社会流动大军。当他们为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数万亿的惊人积累,以至全世界都为中国工人其实是农民工的勤劳和奉献所震撼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带找不到自我。

第三项是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的制度垄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商品价格和劳动力的价格迅速高度市场化,土地价格随拍卖而市场化,甚至股票价格也高度市场化了,但唯独最广大劳动者的最主要财产性收入即储蓄存款利息没有市场化。垄断性的利息制度,通过人为压低公众的财产性收入,既为企业主要是大中型企业提供了廉价资金,也为银行提供了丰厚的息差和低风险的客户,作为这种制度安排基础的,是广大储户变成了金融稳定的牺牲品。

总之,造成当今中国贫富分化局面的原因,既有制度安排的缺陷,权钱交易加剧的资源分配不公,也有行政权力和资本权力的滥用、贪婪和催肥,还有市场竞争内生垄断引起的马太效应。显然,无视这些多以万亿规模分配的财富和国民收入大格局,仅着眼于一些并不改变问题本质的枝节问题乃至虚构的矛盾,不可能真正缩小贫富差距。

国民“弱势心理”的蔓延

在北京,夜幕降临后,BOSS、GUCCI„„北京“新光天地”的巨幅广告在夜色里很耀眼,这类广告在各大城市里大多如此,可这些奢侈品商标,出租车司机李云强一个都拼不出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走过的时尚男女,只为有人招呼他“拉活儿”。

老李一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支撑着全家的开支。“在北京,这点钱真不够花。老婆从不去超市买菜,总是赶在大市场收摊时买人家挑剩下的‘堆儿菜’。”开了16年出租,他的颈椎、腰椎都不好,但还顾不上看病。“家里存款不多,怕不够孩子上大学用,不敢歇。我不是弱势群体谁是?”

住在河北燕郊的王元菲每晚都到住所附近的几个小区翻捡居民垃圾箱。“物业的清洁工早晨才来,我能捡到不少有用的东西。”王元菲56岁,她和丈夫都没有工作,生活全靠吃低保。最近物价涨得厉害,她说如果自己不出来“拾荒”,家里人吃饭、水电费都会成问题。捡回来的东西堆在院子里味道不好,左邻右舍都有意见,这让王元菲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年近七旬的刘四玲常年在五台山西峰顶上乞讨。高海拔的日晒在她脸上、手上留下了一层硬痂。别人劝她进城去讨,她舍不得家里的瘫痪儿子。刘四玲说,家里的地被“开发”了,但给她的补偿款比别人少。她找到村委会,人家三两句就把她打发走了。“我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能找谁说理去?”

尽管有专家说,“弱势群体”是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但在当下的中国,像王元菲、刘四玲这样的人,无疑是绝对的“弱者”。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农民中的一部分人、农民工和城市贫困人口。

不仅是经济上的“弱势”,近年来,在征地强拆、黑砖窑、拖欠工资等事件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一方,几乎都是农民、农民工以及城市贫困居民等人群。

“你觉得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吗?”

“是的,我属于。”扛着编织袋的农民工这样回答,大学生、小商贩这样回答,甚至在国企、外企有着固定工作,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金领”们也这样回答。

收入差距加大导致的被剥夺感,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以及面对权力寻租的无助感,交织成全社会的“弱势心理”。与其说弱势群体在扩大,不如说“弱势感”正在蔓延。

正在消逝的中产阶层现象

在国际上,中产阶级被认为是幸福度较高的人群。然而在中国,中产阶层普遍压力较大,没有很强的幸福感,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属于中产阶层。

在房价不断飙升的当今中国,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中国的中产阶层已经被高房价消灭。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是最有可能成为中产阶层的群体,然而,在这个遍地都是大学生的年代,我们却看不到中产阶层成长的希望。毕业即失业已是一种常态。初入社会的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他们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生活幸福感在不断降低,“房奴”“孩奴”比比皆是,整个群体被焦虑与失败感所困扰。

丧失安全感、稳定感是中国中产阶层群体心理的特点,这同时也是很多人拒绝承认自己属于中产阶层的原因。

3年前,日本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提出了一个让中产阶层的人不寒而栗的观念:中产阶层的消逝。他用最简单的问题来询问:“你自认为是中产阶层吗?请自问3个问题:

一、房贷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压力吗?

二、你是否不敢结婚,或是不打算生儿育女?

三、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让你忧心忡忡吗?”如果有任何一个答案为是,你就会被踢出中产阶层的行列。套用大前研一的调查,中国还有中产阶层吗?也就是说,我们还未迎来中产阶层的完全诞生,就已经目睹这个阶层陷入了困境。大前研一将这种新的社会结构描述为“所得阶层两极化”和随之而来的“中产阶层社会的崩溃”。

如果中国真正想要一个中产阶层的社会,政府就需要正视中国中产阶层消逝的问题。政府应该努力挤压存在于房地产和教育之中的费用泡沫,因为为这种高昂费用买单的主要是刚刚诞生的中产阶层,而其结果,就是他们无可避免地要陷入贫困化。总之,让更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同中国GDP的增长速度相吻合,而不要让他们恐惧于自己资产的增长速度落后于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速度。

(周海明摘自中国言实出版社《中国成长的烦恼》一书)

第二篇:韩国和中国饮食文化差异

中韩饮食文化差异

饮食文化是最明显看出各个国家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因为人们生活当中,“食”的问题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通过各国家的饮食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文化。 中国有一句,“食在广东”意思是在中国广东地区的菜很丰富而且很有名。由于这种原因我调查广东菜,进而我为了品尝正宗广州菜的味道,亲自去在广州里有名的几个饭店或酒家,那时,发现两国饮食文化差异,简单来说,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韩国是‘饭文化’中国是‘菜文化’。在韩国点菜时,点一个菜(主要汤、全体料理)的话一般免费提供小菜。但是在中国点菜的时候,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免费小菜,要点各种菜。

第二,吃的速度也不一样。有个研究表明“中国人基本上有慢慢的性质,还有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一般中国人吃的速度较慢”,但是在韩国有一种“快快”文化。已经快快的文化浸透日常生化,所以吃的速度也很快。还有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但是以前在韩国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这样以为没有礼貌。但现在韩国年轻人也喜欢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

第三,韩国和中国都是用筷子但样子不同。因为在中国常常吃的鱼是比较大,容易剔出鱼刺,所以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圆圆的。但是在韩国常常吃的鱼刺是又薄又细,所以为了容易剔出鱼刺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尖溜溜,短一点。

第四,现在韩国爱咖啡但中国爱茶。现在在韩国有很多咖啡厅甚至在城市里中心地方从摸一个咖啡厅到另外咖啡厅不到一百米。现在韩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爱喝咖啡。 但是,中国是茶的国家。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以喝茶代喝水,还有出驻车司机也放在驾驶座椅旁边茶以后常常喝茶。韩国人是如果要减肥的话有一些人为了减肥花很多钱 但是中国人不要太努力比较容易一些减肥因为茶有中和作用所以即使大部分中国菜有多油也不会那么胖。

第五,邀请客的时候,中国人认为留饮食有礼貌,所以迎接客人的时候,主人点多菜或者做了多菜,客人留下一点食物,但是在韩国留下食物不太礼貌。 韩国人认为给东道主看出空碗就是真正表示感谢的象征。

如许,两国国家一瞥很近似,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很多不同的点。所以仔细看饮食文化是以可以知道国家的文化。了解把中和韩饮食文化差异可以帮助了解两国文化。如果无论你去哪儿,那国家的文化认识很重要。所以我希望你们去别的国家时候,不要怕吃不同的国家饮食,通过饮食进一步了解那国家的文化。

第三篇:日本人和中国人习惯差异

要旨:习惯这个东西有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日本的习惯和文化,有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有从中国传入的,有的则来自欧美,起源和历史也各不相同,但都融入日本社会并发展变化着。再者,社会及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也使各国的习惯发生着巨大变化。日中两国习惯在相互影响的同时也在各自演变。中日两国在生活习惯、思考方法、民族性等方面却又很大的区别。

キーワード:日本人 中国人 生活习惯

はじめに :关于日本和中国的习惯差异,历史上由来已久,日本的习惯及文化有日本原有的,也有从中国及欧美传承的,日本的习惯起源形形色色。各国的习惯之间因经济贸易等等相互影响而变化。两国互相认同并且尊重对方的建立在民族性与环境因素基础上的生活习惯和思考方法的话,对中日友好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享受这种差异。

有关内容

1.1

互送名片的差异

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用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日本人认为名片是一个人的代表,对待名片就像对待他们本人一样。如果接过名片后,不加看阅就随手放入口袋,便被视为失礼。如果你是去参加一个商业谈判会,你就必须向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尽管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这是表示相互间友好和尊敬的一种方式。

在日本,名片在商务往来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即使在中国不用说也是一样的。但是有些许是不同的。

第一,在日本进行商务工作时,初次见面基本上都必须交换名片。所以,有必要随时带上足够的名片。特别是中国人去日本出差时,因为要在日本会见很多人,所以必须要多带些名片。

第二,中国人的名片里多数都印有手机号码,但在日本人的名片里却相反,多数是不印有手机号码的。这是因为日本人认为商务工作原则上应采用联络办公室或用E邮联络的方式。除特别紧急外,用手机进行商务工作时,很可能给忙的对方带来困扰。但也有互相告知手机号码的情况,如果认为有必要,在初次见面时索要手机号码也是可以的。

第三,在中国使用的名片中,也有体现各种个性的名片。

(1)表面有光泽的纸,用半透明塑胶材质制成的名片,因为不能用钢笔书写,所以不便整理。(例如,有人会把初次见面的日期写在名片上。)

(2)在纸上用色,复印时不能看清字的名片也不便整理。

第四,这是我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在中国交换名片给对方时,有半数以上的人是将字面向自已的。在日本,把名片朝向能够让对方马上看到名片内容,承给对方是一种礼貌。

第五,隔着桌子交换名片时,在中国,偶尔会有人是把名片抛出去给对方,但在日本,这种方式是非常失礼的。在日本,必须两手承出给对方是一种礼貌。

1.2会面,会议的约定及招待

在日本,会议及会面的约定是非常重要的事。 首先,约定会议及会面时,以最晚2周前作预定调整作为约定常识。即使象晚会,文化活动等需要进行招待的这种情况,也应尽可能在1个月前,最晚2周前将邀请函发出。象忙碌的业务员有很多都是1个月,2个月前的预定就已经排得满满的了。即使数日前发出了邀请函,忙的人排不下预定的时候仍有很多。

要是在日本,在即将开始前发出邀请函,是被看作轻视对方的行为,反而有可能给人不好的印象。如果约定好了一次,就不能随随便便变更。没有特别情况而变更约定的话,会被看作不可信赖的人。变更时应该和对方说清事由。

到日本人家去作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进门前先按电铃通报姓名。如果这家住宅未安装门铃,绝不要敲门,而是打开门上的拉门,问一声:“借光,里面有人吗?”进门后要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但即使天气炎热,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脚,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穿上备用的拖鞋,并把带来的礼品送给主人。当你在屋内就坐时,背对着门坐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的劝说下,才可以移向尊贵位置(尊贵的位置是指摆着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壁龛前的座位,这是专为贵宾准备的)。日本人不习惯让客人参观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处看看的请求。日本特别忌讳男子闯入厨房。上厕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进餐时,如果不清楚某种饭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请教,夹菜时要把自己的筷子掉过头来使用。告别时,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谢。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电话告诉对方,表示已安全返回,并再次感谢。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主人时,仍不要忘记表达感激之情。

1.3送礼

中国人访问日本时,要送什么的礼物才能让日本人高兴?或者是给去中国访问的日本人送什么样的礼物才会让人开心接受?

可以说也不用太在意礼物,只要合意才是最重要的。尽管如此,如果要送礼时,以下几点须要注意。

中国人可能认为送大件礼物,有精美包装的才是最好的。但日本人并不是把礼物的大小,包装的精美当作评价的对象。即使礼物很小,包装也不精美,只要东西好就很开心了。重要的是东西的本身。

给访问中国的日本人送礼物时,对大件的,超重量的也要好好斟酌一下。因为乘机归国所带的行李是有重量限制的。大件物品的托运也是很麻烦的。

而且日本人的家里大部分都放有很多东西的,比如说摆设品,装饰品等等,所以必须要看是否合乎此人兴趣来考量。因为美感会有不一样的情形,所以要注意。

如果日本人是国家公务员的话,送高额礼物往往是很费事的。这是因为高额礼物(5千日元(约300元人民币))是政府机关要求不准收受的对象,这是为了防止腐败和贿赂而采取的一项制度。所以,日本公务员是不准收受高额礼物的。

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一个家庭每月要花费7.5%的收入用于送礼。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须带上礼品。日本人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的意义大得多,因为它把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了。给日本人送礼要掌握好“价值分寸”,礼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若过重,他会认为你有求于他,从而推断你的商品或服务不好;若过轻,则会认为你轻视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访,带上些包装食品是比较合适的,但不要赠花,因为有些花是人们求爱时或办丧事时使用的。日本人对礼品讲究装潢,礼品要包上好几层,再系上一条漂亮的缎带或纸绳。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标志着送礼人的诚意。接受礼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赠礼品。日本人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礼品的不适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礼品可以转赠给别人,日本人对此并不介意。日本人送礼一般不用偶数,这是因为偶数中的“四”在日语中与死同音,为了避开晦气,诸多场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干脆不送

二、

四、六等偶数了。他们爱送单数,尤其是

三、

五、七这三个单数。但“九”也要避免,因为“九”与苦在日语中发音相同。

1.4长寿与饮食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这也符合日本的情况。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日本人总是不折不扣传承自己先人留下的美。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日本料理以鱼、虾、贝等海鲜品为烹饪主料,并有冷、热、生、熟各种食用方法。

日本人讲究食品营养学,讲究菜点的色泽和形状,口味多为咸鲜,清淡少油,稍带甜酸和辣味。

日本人爱吃鱼以及各种海味、瘦猪肉、牛肉、鸡、鸭、鸡蛋和各种野生禽类及蔬菜、豆腐、紫菜,但不吃羊肉、猪内脏及肥猪肉。

日本人很讲茶道,餐前餐后都喜欢喝茶,特别喜欢喝清茶。

传统饮食热量小(食物新鲜至上),吃饭要吃八成饱(菜式份量少),散步、骑车很重要 1. 饮食清淡少油。和中国最大的饮食不同是日本菜中很少有爆炒的肉和菜,小菜一般都生吃,或者阉成咸菜(味道很淡,阉的时间也很 短。).实在是要熟吃的小菜也一般是用开水烫一下,再沾点酱油吃

2. 每顿菜肴品种多,数量少。很多人认为日本人长寿归功于吃鱼,.3 日本人吃鱼多于吃肉 4. 日本人偏爱海藻类的食品5. 日本人过年吃荞麦、我们过年吃饺子。荞麦代表着喜庆,像结婚、搬家等喜庆日子也吃荞麦面条。6. 常吃芥末和姜片。7. 日本清酒喝不醉。 8. 妙用柠檬。

9. 常吃蔬菜和豆制品,每天一杯牛奶。10. 健康美容减压泡温泉。11. 日本女性的柔顺美德。12. 日本有着完善的医疗保健制度13. 适量运动和大量的家务劳动。。

14. 绿色满园,鲜花盛开。日本地方小,人口多,日本家庭院子很狭小,但仍然搞得有水有树,有石有台,布置得像盆景一般。

1.5-大学生活(校庆)

日本和中国大学不同的是,第一,在中国的大学,学生们几乎都是住在大学校内的学生宿舍,而在日本,学生住大学校内学生宿舍的比率相当低。第二,可以说日本大学生打工的人很多。

第三,在日本大学里,课外活动,也就是运动呀,文化活动呀,学生们在课堂以外的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很多。第四,到了上大学的年纪,日本约5成可以上大学,而在中国,这种比率竟只有2成。

1.6节日

日本的国定节假日共有14个,另有5个重要节日

成人节:1月15日。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这一天要身穿节日盛装参加各级政府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和庆祝活动。

1.7 吸烟

比方说香烟。在中国聚餐时,桌上会放置有香烟,并且有劝烟的习惯。在日本是没有这样的习惯的。在日本,对未满20岁的未成年人法律上是禁止吸烟的。这则法律叫“未成年人吸烟禁止法

1.8 酒的喝法

在中国,白酒是干杯后一口而尽的。可是日本酒和葡萄酒不能这样喝,应该是边品味酒香和口感,边一点点的喝。一般来说,味重油腻的餐食适合喝蒸馏酒的白酒和烧酒。但是吃不油腻的日餐时,可以试试好味的酿造酒--日本酒。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最开始时一般都要干杯。日语也说“干杯”,但在日本,干杯不是表示要一口而尽,也包含不喝干的情形(在中国说是“随意”)。

(5)在中国喝酒时,每次都要干杯才是礼貌,但在日本不是必须要这样,很多时候是各自喝各自的。但是,日本的习惯不是给自已斟酒,而是给对方斟酒。当然,中国人如果想每次都干杯的话,在日本聚餐时提出干杯也是没有问题的。

1.8聚餐

在中国用餐时,因为是多人围在一起吃大盘菜,即使人数变更,也能简单地调配。但在日本用餐时,除中餐以外,日式料理,西餐等,都需要在事前决定好人数。由于是每个人都要配备好盘子,如果人数突然变更的话,对于准备方来说就是大麻烦。所以,在日本用餐的中国人就必须事前联络好人数,如果有变更时,必须提早通知。

1.9第一次见面时的交流。

中国人,如果是在火车上那么大部分的人会立刻同坐在对面的或者旁边的陌生人互相问候,并且很快的谈到工作乃至于生活隐私的话题上去。而且这不仅只限于火车上,只要是第一次见面的人都会聊一些工作和生活的话题。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社交性。

而日本人呢,就拿从东京到大阪3个小时的新干线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同坐在旁边的陌生人聊天,更不要说什么工作和生活上的话题了。1:初次相会带名片,注意看,双手接,不能直接放口袋。

2.1

5、请客

在日本,如果被别人请客时一定要说多谢款待,而且改天再一次见到的时候还要再谢一次,这可以说是日本人的常识。

可是在中国如果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去道谢的话,会被别人认为你还想再被请一次客 2.2

6、结账

在日本的餐厅里,服务员会把帐单扣过来放在点菜的人的面前,这个完全是为了客人的隐私来考虑的,以便于不让其他的客人看到帐单的金额。我想大部分刚来到日本在餐厅里吃饭的中国人都会对这个行为感到不可思议吧。另外,在中国往往被认为是分割友情行为的AA制付账的方法在日本却是最常见的,好兄弟明算账这句俗语来到日本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3

7、送礼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如果认识的人送礼物来,在道谢之后会把这件事记在心里,等到下一次有机会的时候再还礼。

而日本人却有独特的习惯,当收到别人送来的礼物之后,会马上买同样价钱的礼品回送。这在我们看来却完全是一种物品交换。

2.

42、接待客人的时候用的茶

不管是冬天或者是夏天,中国人一般习惯上用热茶接待客人,俗语说[热茶解渴],而且对人的健康也很有好处。

日本人在夏天的时候则会用冰凉的大麦茶来接待,这会被认为很贴心。

2.5

3、在酒桌上

中国人一般在宴会上或者一起喝酒的时候,除非都是男人,否则在有女性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开女性的玩笑。

而日本人在宴会上,喝了酒之后一般都会撩逗同桌的女性或者是店里的女服务员来调节气氛。

2.6 面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侮辱莫过于丢面子(这是我所承认的中国人最不好的一点)。如果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当众批评了缺点,就会认为受了侮辱、丢了面子而对批评他的人可以一直怀恨在心。

但是日本人在这一点上不得不承认做得很好,他们只有在当时会觉得不好意思的笑一笑就结束了,也不会有什么受到了奇耻大辱一样感觉。这在他们的公司里就体现出来,日本人在公司里犯了错都会被上司当着其他人的面痛骂一番,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如果换了中国公司,我想这个人50%的几率会辞职的吧。

終了

第四篇:中日文化差异之——中国之孝道

在隋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量学者和僧侣前来中国,大规模地学习中国的工艺、文化及律令制度。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中日文化间的大同之处不言而喻,众所周知。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多言,下面就我个人认识及理解而言,简单从两方面来谈一下,在同样的儒家文化和佛教思想影响下,两个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叫作“忠孝不能两全”。忠,即是对国家,对君主尽忠;孝,即是对父母,对家族尽亲尽孝。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就是指在尽忠和尽孝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二者不可得兼,取舍之间进退两难的为难境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因而各种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日本,从《武士道》到《菊花与刀》,无不显示出日本人的高度忠诚。日本人在面对忠孝不能两全问题时,他们几乎会毫不犹豫地尽忠天皇,尽忠国家。当然,他们在对天皇尽忠的同时,会考虑到避免对家族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尽量把对家族的“孝”带来的伤害减小到最低;如果实在不可避免,无可逃避的情况下,那么只能也是毫不犹豫地做出效忠天皇的举动,然后以自杀的方式来向家族的人谢罪。足以见得,日本人对“忠”的义无反顾和高度执着的使命感。

然而在中国,对“忠”的程度就会受到“孝”的不同程度影响,而远不及日本人的高度忠诚。当然,在中国不乏有岳飞、杨家将、文天祥和屈原等等一些精忠报国,宁死不屈的忠烈之士。但是,他们似乎都是建立在“孝”的前提基础之上:比如岳飞,早年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岳飞之作为也是为“尽孝”而尽忠的。再看杨家将,也同样如此。再想想文天祥和屈原之类的文人,他们之所以能坐到那个宰相之位,当初寒窗苦读多年,其最初意愿也是为光宗耀祖。由此足以见得,中国自古以来,尽孝优先于尽忠。

从他们的事例来看,不是说中国人不尽忠,而是对于一个不值得尽忠的主子,没有对尽忠的必要。即使尽忠了也是枉费牺牲,因为他们的牺牲既不能为他们的家庭换来幸福,也不能挽救他们的国家。这样来看,他们为尽忠而牺牲了自己,牺牲了家庭和家族的一个顶梁支柱,家人陷入更深的困境;他们自己死后依然无法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百姓,在九泉之下亦死不瞑目。尽忠本为国家民族之大义,但是缺乏审时度势,没有从长远来看,没有掌握形势的发展规律恪尽职守地尽忠,那亦是枉然。实践证明:中国人不是偏向于尽孝,而是没有“尽忠”发展的生命力。

深入分析,上述几人有忧国忧民之忠心义胆,虽说得以名垂千载,但对其当时的本人及家庭家族而言无疑是痛苦无比的。一方面让是没有生命力的苦苦追求,甚至以身殉职;另一方面是家人的极度痛苦和悲哀,这样的双重压力,可能是双重遗憾,还叫后人如何舍小家顾大家?给人的深刻教训:显然是明哲保身,保住家庭家族来得更实惠,必然会尽孝优先于尽忠。

无形中,尽孝的习俗在不成文规定下成了人所皆知的传统。很多人之所以奋发图强,就是希望给家人带来幸福,而他们成功的程度不同,也就带来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幸福。一个小商人赚了一点钱,可以给家人带来富裕;当他发展壮大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带动整个家族的致富;当他的事业再次不断蓬勃发展的时候,就有可能会给邻居或是整个村庄的人共同致富;如此类推,随着他事业功名的不断壮大,也就会给整个乡镇,给真个县城,甚至给整个省带来腾飞。从为家人、家族到家乡,这一切的成功都是在为一个尽孝,也都是为一个光宗耀祖。

虽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都顾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社会也就好了,但是当这样尽孝思想过度偏重,而且形成过度偏重,恶性攀比的风气的时候,这就不得不引以重视了。在当今社会,像上面所说为家人家族家乡不断发展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有一人生意越做越大,给家人家族家乡做了很大贡献。他自己出资为村里修建了体育健身设备设施,修通了从县城直通村里的公路,乡亲们都夸他是大好人大善人。他可算是村里的大孝子,也算是功成名就。突然有一天,就是这个“大善人”被带上了警车。后来村民们才得知,原来他经营的企业涉嫌非法集资,坑骗受害者达数万人,已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可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在村里的名声和地位,因为他没有欺骗自己村人,自己乡镇人,从不向他们借一分钱,而且为他们做了很多好事,很多善事,他依然是村民心中的活菩萨。

既然所有乡里乡亲的邻居都说他是好人,那他怎么就变成一个坏人了呢?怎么就被抓了呢?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对家人家族还是家乡的,他为了自己尽孝,从而去伤害了更多不是家乡的人,这样的尽孝当然是自私的,为了自私的利益而去损人利己,这也当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其实这就是在忠孝不可两全之下,过度追求于个人之孝,盲目追求光宗耀祖和贪图面子上的虚荣。不知从何时起,尽孝成了为满足自己家人家族的自私自利行为。

为了得到心理和面子上更大的满足,就会有可能顾不上尽忠,或者是在尽量尽忠,很自然就会对需要尽孝及需要尽忠的人以外的不负责。由于利益的驱动,再加上心理的抗拒力不够稳固,很容易就走上了贪污犯罪的不归路。在情不自禁中坠入犯罪深渊,更在不得以时就拉帮结派,把自己贪欲均分于自己的家庭家族家乡的势力范围,既可以堵住身边存在威胁的人的嘴,又可以壮大自己的势利。因此,尽孝又演变成了贪官污吏拉近距离的桌面语,成了拉帮结派的套近话。

从实践生活中来看,日本人很讲究尽忠,他们一见面,有可能讨论的是对天皇尽忠的方式和尽忠程度的话题;而中国人一见面,首要要问可能就是看看是跟自己沾上亲戚,沾不上亲戚就看能否沾上老乡,如果连老乡还沾不上就会说对方故乡是自己向往已久之地,总之就会找话题套近乎。在这样人情社会里,只有人情上的亲和孝才能得到理解和认可,才能左右逢源,也由此造成了贪污受贿,甚至形成规模的集团作恶,形成败落的不良不正之风。

想起身边的一个朋友说:爸妈为自己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供养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研究生,等我赚钱了一定要好好善待他们。爸妈最大的愿望就是旅游,我要带他们去全国各地旅游,甚至周游世界。可是静下来仔细想想:任何一个正常工作的人的正常工作,根本不可能有那些富余财富去如此奢侈挥洒。明知道不可能,朋友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地坚持己见呢?原因就是有人已经这样做了,作为永不服输的朋友一定会想,别人能做到的事也一定能够做到。很多当年向他这样想法的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迷失方向,在平时一贯反对贪污受贿 ,措辞严厉的他们,到那个时候,在不知不觉中有意无意地收受了别人的礼亲。

就是这样的孝亲,让那些原本志存高远,精忠报国的人,在走到了那个人人憎恨的贪官的位臵之后,也变得同样的令人憎恨。想必这也是我国贪污成风,久治而无法根除的重要原因吧!因此,对于一直以来的“孝”,我们似乎得有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重先认识。

第五篇:论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前言

赵荣光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认为:“饮食文化是无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它几乎同人类文化的任何门类都有程度不同的关系。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一种饮食文化,全面地了解一个民族的的饮食文化,也就从一定意义上了解了那个民族的历史;反过来说,只有全面了解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可能全面了解那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泱泱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作为中国华夏文化的一支奇葩,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以其工艺精湛、工序完整、流程严谨、烹调方法复杂多变等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宝库中,璀璨耀人、光惠众

一、历久弥新。因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广阔无垠、地貌丰富的中华大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也形成了诸多的地域性饮食文化圈。

一、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分布的基本现状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融合以及地域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圈是不能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武断划分的。人类在维持生命和举行节日庆典时,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了饮食文化,包括饮食惯制、饮食结构、饮食口味、饮食器具和烹调方式等。一直以来我国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在口味上饮食界也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孟子》等所记北方黄河流域的饮食风格,主食以玉米和蜀黍之类为主,副食以牛、羊、猪、狗肉之类为主。而《楚辞》中所记南方主食多为稻米,副食多为水产,并明确注明了部分原料产地。原料的差异必然导致了饮食文化地域风格的差异。

赵荣光先生在他的《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明确了“饮食文化圈”的理论。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视野把其分成了“东北地区”、“京津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东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等11个饮食文化圈。各个地区都以一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期发展起来。各个圈域都有各自的特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没有绝对的界限,呈现出一定的辐射状和层次性。

二、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分析

饮食的地域性风格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饮食科技、地理气候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各地区人民心理因素的影响而长期演变发展起来的。

1、政治、经济因素

政治、经济是饮食文化区域形成的重要因素。经济条件的局限性在形成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中尤为重要。在远古时代,甚至在如今我国诸多的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运输和通讯手段都十分匮乏和落后,人们的生产活动往往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食料的来源多为就地取材。地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文化的封闭性也造成生活习惯的承袭性而久之成为习俗,并世代相传,影响着下一代。相反,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近百年来餐饮也繁盛异常,外邦风味荟萃,名店棋布栉比,肴膳之精,发展之快,尤为突出,所赖也为经济、政治之实力,交通、商业之发达。商品流通和交通便利越来越有力地改变了地域差异对个区域之间人们饮食生活的限制性影响。

2、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

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各地食物资源的产出越是历史的早期和文化封闭程度高的地区就越是决定了当地饮食的主流。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人们嗜食鱼虾,且尚生猛;而西北地区与海无缘,当地居民传统上基本不吃海产鱼虾;中北地区,人们离不开羊牛肉和奶制品;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饭稻羹鱼”、时鲜蔬果、点心小炒。一般来说,地域相邻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相对较小,当然这要以自然地理不出现巨大反差以至造成物候差异过大为限。例如,西藏高原毗连四川盆地,但地理物候的不同是十分明显的,以至饮食文化形成巨大的反差。黄河下游濒海地区,鱼盐便利,运河转运物资方便,与黄河中游地区内陆的典型自然经济农业不尽相同,因而在总体风格上产生了诸多不同:下游地区菜肴多海味、多鲜活,而中游一带偏畜禽、尚汤煮。如果自然生态相近,同时文化生态也比较接近,一般来说便会依其饮食文化特点的基本一致而自然形成同一个饮食文化区,相反则不然。

3、宗教信仰、民族饮食习俗因素

在中国西部游牧文化区历史地形成了中北、西北、青藏高原这三个彼此风格差异较大的饮食文化区。这既有自然地理、气候物产、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的因素。蒙新草原沙漠地区分布这蒙古、维吾尔和哈萨克等典型的游牧民族,其饮食具有鲜明的食肉、饮奶的特点。虽然两地流行同一的喇嘛教,然而由于新疆一带居住着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内蒙古众多民族的传统宗教是萨满教,因此形成了特色不同的两大饮食为文化区。同样是游牧文化区,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游牧文化却又别有风韵。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既高且寒,既寒且干,加之这里弥漫着喇嘛教文化的神秘气氛,因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区。而西南地区居住者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虽大都以农耕为主,但其文化风格较为独特,既与藏族饮食有异,也与东部汉族的饮食有所不同,自称一体。

4、心理因素影响

另外形成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很和重要的原因时心理上障碍——对异域文化的排斥。固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习惯是的人们在外出或其他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在外出或其他饮食风格的食品进入时不自觉地加以抵制。每个地区的居民对自己的饮食习俗具有的特点、形式,不但怀有深厚的感情,而且极为敏感。这种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得各地区的饮食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

三、饮食文化地域性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饮食原料极大丰富;地区经济的繁荣,使得地区间的封闭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在相互之间交流糅合的同时,各地区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独特的风格。

1、趋同化发展

基于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的共性,地域之间的文化处于不断地流动渗透过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旅游业的发展,使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不可避免地进行交流和糅合,通过相互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来求得发展。这种趋同性在现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菜种丰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得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随时找到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食料,甚至在西北内陆的餐桌上也可以看到来自东部沿海的生猛海鲜。各地区的食单上不再是单一的土产,而更显得缤纷多彩。

(2)讲究营养。过去各地方的菜讲究口感,并认为肉类、蛋类及奶制品类食品富有营养。但现在欧美国家的“三高”(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结构带来的“文明病”已引起了社会的还重视,人们开始更注重如何搭配食物,使各种营养均衡。在继承民族饮食习惯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调整食物结构和消费习惯,将“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巧妙地融入食文化中。

(3)方便快捷。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压力加剧,人们在心理上也希望减轻家务负担,快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成品、半成品食品层出不穷。对过去那种精雕细琢的工艺化食品的需求淡化了,而转向以效率和营养为出发点。 (4)口味趋淡。强调体现菜肴的原味,在菜肴的选料上追求原生性,不希望有任何人工催长型的化学添加剂的存在。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的向往。在烹饪方法上讲求自然适中的调味,不甜不腻,不咸不辣,从淡中见味。

2、个性化发展

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是客观存在的大趋势。但融合不意味着个性的消失。一切的吸收和融合都是局部的、个别的,个性化依然是各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现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旅游者往往怀有猎奇心理,希望在到达一个目的地之后能看到一种异域的文化和情调,而饮食的特色是当地文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在旅游中,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与人文胜地是,优雅的饮食环境、丰富而具地方特色的食品,显然也是重要的选择内容。异域的食尚,是各区域必然会打破地域的限制来满足这种需要,但是由于产生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依然存在,饮食的横向和纵向的差别就不会消失。也只有这种差异的存在,才会有各地域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地域间的不断交流互补,从而使地域性饮食文化更具发展的动力。

结束语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文化,具有鲜明地区域性,而引起区域其区域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各种地域的饮食文化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国饮食文化已趋向于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烹饪的科学性以及地域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当我们在面对各种地域性饮食文化的时候,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色,切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在此,我们期望中国饮食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优劣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史》

吴澎 化学工业出版社 赵荣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金炳镐 《中国饮食文化》

胡自山

时事出版社 王维维 《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

宫保鸡丁的做法

材料:鸡胸肉 250克、花生米 50克、蒜 2瓣、姜 2片、葱白 1段、干红辣椒 20克、花椒 10粒、酱油、淀粉、油。

调料:醋、糖、酱油、料酒各 15毫升,肉汤 30毫升、淀粉 5克、盐少量。 步骤:

1、先炸花生米。锅中倒入适量油,油凉的时候将花生倒入油中,用中火加热,用漏勺不断翻动花生米,使其受热均匀。

2、待油热,花生米变色后立刻捞起,沥干油,撒上少量盐和糖,凉凉。

3、将鸡肉平铺在案板上,用刀背拍松,再用刀在鸡肉上轻切十字花刀。

4、将鸡肉切成 2厘米左右的肉丁,放入碗中,加入酱油、淀粉、油拌匀。

5、将干红辣椒剪成 2厘米的段,去籽。将所有调料调和成芡汁待用。葱切成 1厘米长的段,蒜去皮洗净切片,姜切成姜末。

6、炒锅用旺火烧热,倒入适量油,放入干辣椒段和花椒炒成棕红色。

7、放入鸡丁炒散,炒变色。

8、加入蒜片、姜片、葱段,炒出香味。

9、加入芡汁炒匀。

10、 加入炒香的花生米炒匀即可。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工作总结下一篇:走过你曾经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