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和谐美之儒道差异

2024-04-29

论中国古典和谐美之儒道差异(精选3篇)

篇1:论中国古典和谐美之儒道差异

论中国古典和谐美之儒道差异

和谐是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领域里,儒道两家分别赋予和谐不同的含义.儒家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而道家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合一.

作 者:陈绪石 作者单位:宁波教育学院人文分院,浙江,宁波,315010刊 名:宁波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B83-06关键词:和谐 古典美学 儒家 道家

篇2:论中国古典和谐美之儒道差异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的思想无疑是主 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型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古代美学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主张和谐美。这同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密切相关。从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周易》和先秦儒家各大流派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儒家偏重人的哲学,突出人的主动性,着眼于人对社会的认识,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而从老子到庄子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相关言论中则可以看出,道家则偏重于自然哲学,突出自然的合规律性,着眼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真与美的统一。儒道两家各有偏重又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地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

正文: 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性质,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尽管他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又分化为不同的学派,但总的来说,儒家偏重于人的哲学,着眼于人对社会的义务,强调善与美的统一,事实上,无论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各派学说,还是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文化传统,都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它们在相互论辩和影响,相互补充和交融中,对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拟从先秦儒、道两家美学异同比较和相互交融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和谐美的思想做以简论。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同宗教神学天道观的斗争中,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撕下了披在“天”上的神秘外衣,恢复了其物质性的本来面目,提出了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以“法自然”为基本原则的思想体系,从而为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即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都认为这种和谐统一是美的理想境界。 老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法自然”的原则上。他认为,广大而无限的宇宙是一个统一整体,是由道、天、地、人四个主要元素组成的大系统,即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认为,道和天地都效法自然,人也应当如此,即仿效自然的状态和性质,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这种统一就叫“得道”。从老子对人与整个自然界的统一,对这种统一性的体现者道的赞美,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得道之圣人的赞美来看,他始终把和谐统一当作美的理想,把由于主体对必然性的取得的自由当作最理想的境界。这种把美建立在合规律性的基础上,强调真与美统一的思想是很深刻的,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握了美的本质。

孔子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是从他的“仁学”着眼的,他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就是从人的精神品质出发的。也正是因为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才充分体现了人生理想,即实现了天下大治的愿望。继承孔子思想的思孟学派比孔子较多地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名儒家大师荀子则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实现了儒道两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交融。他站在儒家的立场,却充分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荀子认为,自然界既然是有秩序的,存在着和谐,因而存在着美,例如有“山林川谷美”、“兰槐之美”、“珠玉之美”、“响万物之美”等。但是自然界之所以有美,是因为和人有关,能为人“致其

用”,这就是说美的合目的性一面,即美与善的统一,是儒家一贯强调的观点。荀子说:“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由此可见,先秦儒道两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上,由各执一端,通过互相争辩,相互影响,逐步达到了相互补充、相互交融,荀子在这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道家尊重自然,强调天道,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他们也同样强调一种自然的和谐,而反对人为的统一。对于维持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法律,他们有的完全否定,有的用天道加以重新解释,使其从属于自然法则。他们不像儒家那样偏重于美的社会功利的目的性,而仍然在法自然合规律性的基础上,把有目的性变为无目的性,实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即美与真的统一。

从美学思想来看,他们关于和谐美的理想却是共同的。无为而治——这是无目的合目的性;道行于世——这是合规律性;以道治国——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结合,也就是实现自由和谐的根本途径。

如果说,道家偏重于合规律性,而将有目的变为无目的,那么,儒家则偏重于合目的性,并把社会的外在目的变为个体的内在目的。看到了儒道两家理想中的共同点,不过仍然是同中有异:道家强调的是“至柔”,而儒家却主张“不刚不柔”——中庸之道。,“和”是社会理想,是“至道”,“中”是思想方法,是“至德”,一外一内,合起来又称“中和”。“中”和“和”体现了美的事物普遍具有的某些规律性,所以孔子说“和为贵”,“斯为美”,这是他关于美的合规律性一面的认识。

儒道两家分别强调的这两个方面,正好就是审美本身所包含的二重性的辩证统一,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儒道两家的相互补充。

荀子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同样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之大齐”。但其立论的根据与孔孟又有所不同,他把孟子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观点发展为人能“合群”的理论。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变力,变力则强,强则胜物。在这里荀子在直观的水平上猜测到人的社会性问题,接触到人的社会本质问题。但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他却把封建性的等级制度看作社会和谐的前提,荀子把封建地主阶级的善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美化封建社会,这说明他认识到和谐美应是真与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也是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吸收道家美学的结果。

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总之,从孔子的“仁学”,到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为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美寻找着理论根据。当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美学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可以看出,道家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贡献,恰恰是作为儒家美学的对立面而得以呈现的。从审美理想上看,素朴本身并不美,只有反朴归真才是美。因此,如果没有儒家所建构的远离原始形态的礼乐文化,那么道家所追求的那种“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的生活状态便毫无审美价值可言了。从艺术门类上讲,如果说儒家美学与乐舞之间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那么道家美学则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正是在儒、道之间所形成的必要的张力的推动下,中国美学才可能显示出多彩的风格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们寄希望于一部分真正致力于体悟孔子之道的学人,打破现今“为人之学”的风气,从立命立身做起,以身作则,进而教育学生、影响社会,重塑我们社会的人性基石。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1]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2]《周易》

篇3:论中国古典和谐美之儒道差异

通过对梭罗多角度的研究, 其在思想层面与中国古典思想的相似性浮出水面, 他创造性地将孔孟、老庄学说的某些部分吸纳到自己的思想里, 并身体力行, 在其作品中多处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古典儒道思想的印记。无怪乎我国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生活的重要性》一书中写道:“就其整个人生观来说, 梭罗在所有美国作家中最具中国情趣。作为中国人, 我感到与梭罗心心相通。我可以将梭罗的文字译成中文, 把它们当作中国诗人的诗作向国人展示, 没有谁会发生怀疑。”[1]虽然梭罗对中国古典思想的吸收、融汇对其文学作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者在许多方面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但仍存在着一些本质的差异性。

一、“道”与先验主义

在自然观上, 梭罗与中国古典道家思想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道家思想的基础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2]明确表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梭罗在1845—1847年的两年时间里, 独居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内, 写下了名著《瓦尔登湖》, 表露出强烈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意识。

虽然二者都崇尚自然, 但二者在世界观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性。道家思想起源于奴隶社会末期, 生产力低下, 人类还没有进入农业文明时代, 因此道家思想的世界观带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色彩。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3]在自然万物的永恒规律中, 老子认为是“道”掌控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与更替。庄子在其著作中虽也多次提到自然, 但也大多是从个人本体出发歌颂山川之美, 大地之美, 如《知北游》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4]庄子赞美自然是为了强调它们身后隐藏着的“道”, 是希望人能领悟“道”的真谛。儒家思想世界观的核心是社会道义的构建, 由此便产生了对于人性的判断前提, 并要求人作为社会的建设者和改造者在现实世界实现其价值理想。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性善论, 道出了人类行善的内在根据, 并且善性作为人类的本质属性有着必然的先验特征, 孟子认为人的善行从先验的必然到经验的事实的转化取决于人对自身本质的不断认知。孟子之后的儒家杰出代表荀子则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 认为善并非先验的必然, 而是经验的现实。虽然二者在人性的观念上截然对立, 但将孟荀二人思想结合起来, 便形成了儒家思想的基础主体, 这就是根据先验的规律定义了人的本质, 并且这样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在儒家强调礼教基本主张之前其人性的价值之源也有着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美国的先验主义指出:“有一类非常重要的思想和绝对必要的形式并不来自经验, 相反, 人们则是通过它们获得了经验, 它们是心灵本身的直觉, 康德称之为‘先验的形式’。”[5]在《瓦尔登湖》中, 梭罗强调环境的变化不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是由自我意识的改变引起的。他认为自我或者个人能够控制或者主导自然环境的变化个发展。例如他在《湖》一章写道:“据我们知道的一些角色中, 也许只有瓦尔登湖坚持得最久, 最久地保持它的纯洁。……虽然伐木的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 爱尔兰人也已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 ……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 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 予以深化, 予以澄清, 并在他的遗嘱中, 把它传给了康科德。”[6]梭罗的先验主义姿态在这一段文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个人意识占据了思想的高地, 湖水本身没有变化, 但是个人观察湖水角度的不同会引起湖水的变化:湖水只是存在于个人意识中。从这一意义上说梭罗笔下的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意识在客观世界的产物, 自然本身的价值必须在个人意识的作用之下才能显现出来, 这种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

二、入世情怀与个人中心

儒家思想主张贴近自然, 如《论语》写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但是这里, 孔子并不是单纯地欣赏自然风景, 而是在托物言志, 借自然之景来思考和表达人生的意义, 在审美层面儒家思想是将社会的理性认知和个体的感性情绪联系起来的, 所以儒家的核心思想是积极入世。

《礼记·大学》写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修身养性, 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着强烈的人世的功利性。儒家秉承的理念是“圣人治世”, 即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 把个人进化为贤者圣人, 重视教化, 宣扬道德, 依靠个人强大的管理国家, 推动社会的前进。自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老子, 隐君子也”[8]之后, 千百年来社会普遍认知老子为一个孑然一身的隐士, 然而老子实则具有强烈的入世倾向, 是一个积极入世者而非隐士。郭店出土的《老子》首章写道:“绝智弃辩, 民利百倍。绝巧弃利, 盗贼亡有。绝伪弃诈, 民复孝慈。三言以为辨不足, 或令之或乎属。视素抱朴, 少私寡欲。”[9]明确提出了修身的理念。老子曾为周朝史官, 史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向王侯进言。《老子》提道:“天大, 地大, 道大, 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 王居一安。”[10]从“天大”开始, 到“王亦大”, 再到“王居一安”, 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子的“敬王”思想张本。《庄子·天下》阐述老子思想云:“以濡弱谦下为表,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4]这是道家思想中社会担当意识的流露。但是与儒家思想相同, 老子、庄子把修身和社会担当意识归结于治世者, 认为这是王侯将相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因而其积极入世的思想也打上了明显的封建烙印。

梭罗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美国, 在工业化浪潮的席卷下, 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占据了人们的心灵, 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 社会弥漫着崇尚金钱与利益的气息。作为一个超验主义者的先驱, 梭罗与儒家思想一样强调“修身”, 不过在他看来, 个体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 个体的完善依赖于其精神的进化, 社会的发展和前进要在个人的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我认为我们先应该是人, 然后才是国民。与其培养对法律的尊重, 不如培养对正义的尊重。我有权利承担的唯一义务就是在任何时候做我认为是正确的事情。说白了, 一个组织没有什么良知, 但一个由有良知的人组成的组织就是有良知的组织。法律一点也不能让人变得更加正义;而且通过对法律的尊重, 即使那些好性情的人也会日复一日地成为非正义的行使者。通常, 对法律不适当的尊重的自然结果就是, 你会看到一队队的士兵、上校、上尉、下士、列兵、搬运火药的人等, 秩序井然地行进, 跨越山谷, 走向战争, 违背他们的意愿。是的, 违背他们的常识和良知, 这确实是非常危险的行军, 而且令人心悸”。[11]梭罗在社会观上所表现出的观点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 也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型”的理想化人格, 梭罗强调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要从人这一个体做起, 告诫人们加强自身修养以求精神的完善, 他相信“人类无疑是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他的生命的”, 因此在社会的基本个体———“人”的素质的提高才是改革社会的最好途径。这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和关注个体的历史文化传统, 为资本主义宣扬个性提供了社会学的理论依据,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 梭罗所倡导的是一种充分发挥个人潜在能力和自我觉醒意识的资产者精神。

三、“自愿平穷”与安贫乐道

儒、道思想中都倡导一种安贫乐道, 少私寡欲的简朴生活。老子所提倡的人生观的主要特点是:出世、超然、常乐。具体表现为:清心寡欲、不与人争、虚静自然、知足常乐。老子说:“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3]“咎莫大于欲得。”[3]主张人应该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 对物质上的要求要尽可能少一些, 不要处心积虑地去与人争名夺利, 贪欲会招致祸端。而孔子在《论语》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7]孔子还表示, 生活虽清贫, 但“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7]他对大弟子颜回也大有赞赏:“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7]虽然儒、道思想都表现出安贫乐道的特征, 但道家思想更加强调清心寡欲, 无欲无求, 而儒家则在有条件时还主张“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篇》) , 对父母要“厚葬”,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他并没有否定富贵, 而是否定以“不义”的方式获取富贵。[12]可以说中国古典思想中所表现出对物质的淡然是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在儒、道思想的形成时期, 中国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的时期, 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仅仅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 人民大众被剥削的十分严重, 富贵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但人民又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因此, 要么如道家思想一般无欲无求, 要么在道德的框架内可以赚取财富。

梭罗虽然对这些身处陋室, 对于贫而不失其志的贤人十分赞赏, 并且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了安贫乐道的思想元素, 但梭罗所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膨胀的时代, 梭罗自愿放弃哈佛毕业生的优异资源, 隐居在瓦尔登湖畔感受自然生活, 其主张和行为受到的更多是基督教“自愿贫穷”思想的影响。相比于中国古典思想中的“安贫乐道”, 梭罗的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 在梭罗的“自愿贫穷”思想中, 摆脱物质利益后的精神追求占据了核心地位。梭罗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自愿”, 更是在“自愿”基础上的“贫穷”。贫穷对于时代而言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词语, 相比于古代社会更加难以实现, 因此所下的决心和毅力也要更大。另外, 在强调精神追求的意义和目标的重要性和形式上, 梭罗与儒、道思想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解释自己为何离开瓦尔登湖时, 梭罗将他自己在木屋和湖滨之间踏出的小路称为“传统和陈规的辙印”, 这表明梭罗对于自己“自愿贫穷”的实践并未完全达到目的。他也明确地告诉读者, 隐居并非是唯一促成心灵升华的方式, 换言之, 在“自愿贫穷”的基础上, 选择何种方式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是否能意识到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要意义, 是否能主动开拓灵魂生存的环境。

其次, 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的地位和尊严与其收入和社会地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无论是作为劳动力还是作为消费者, 人都被当作再生产循环的一个环节, 丧失了独立的、与经济算计无关, 与成本、利润和交换价值无关的独立价值。梭罗强调的“自愿贫穷”是想让人们跳出这种框架, 冲破商业意识形态的重重包围, 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力, 不被流俗所左右, 选择一条与消费主义和商业文化对抗的精神道路。[13]

最后, 受到其个人中心主义的影响, “自愿贫穷”是梭罗宣扬社会改革的重要途径, 在抑制无欲的前提下, 他将人类精神水平的提高作为终极目的和唯一标准。“自愿贫穷”可以在人的大脑里建立一个潜意识, 相信这一观念的人们会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心灵境界上, 而不是物质生活上, 当人们普遍将注意力从个人的物质得失中转移出来, 他们才可能有精力、有意愿去关心精神生活, 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而由个体到社会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 梭罗的思想虽与中国古典儒道思想有深刻的渊源, 二者在热爱自然、注重道德修养、主张安贫乐道等方面有着某些共通之处,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 再加上梭罗本来为我所用的原则, 只是借鉴了思想的精髓, 因此二者仍然存在着一些本质的差异性, 对这一点我们需要认识清楚。

摘要:十八世纪欧洲掀起的“中国热”辐射到美国, 使得美国先验主义作家梭罗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 其作品中多处表现出鲜明的中国色彩。目前, 我国对梭罗的研究集中于其自然哲学思想与儒、道哲学的相似性和借鉴意义, 但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不同, 二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内在差异, 本文将从世界观、社会观和个人价值观方面两者的差异性进行论证。

上一篇:我的辞职报告下一篇:企业年会员工获奖发言稿或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