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清单视阈下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2022-12-09

“负面清单”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准入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谈判协定之中。相对于“正面清单”(命令—服从的政府管理模式),“负面清单”倡导“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理念,即凭借制订否定性目录清单的方式管理限制投资者禁入的领域,而在其他市场活动范围,投资主体则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一方面主体可以依法自由进入清单以外的任何领域,另一方面公权力主体不能随意干涉私权利主体的主观经济行为。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负面清单管理改变了以往固有的政府垄断行政审批权的模式,使得市场机制得到有针对性的有效资源配置。本着公平、自治、效率的原则,促成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多元化主体良性互动。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首次出台负面清单之日起,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开始逐渐渗透并深入到国内的各个行业领域。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传达了进一步协调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关系,提出要简政放权,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同时,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2015﹜5号文)中指出,推动清单管理模式可以促进高校治理体系的综合改革,实现高校整体运行机制的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有效地为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从而促进以人为本、自我更新、多元一体的和谐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1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帮助高校塑造积极理想的文化形象。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是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弘扬大学精神,营造公平民主、正义积极、诚信友爱的人文氛围,以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目标。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也产生了阶段性的理论和现实效应。一方面,政府不再采用直接干预管理的行政手段插手校内学术事宜,而更多的是积极扶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另一方面,全球化经济的浪潮推动了高校的综合改革,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办学环境,多元文化的碰撞使得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院际合作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和地方科研单位联系日益紧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越发具有时代气息,各类社团活动层出不穷,文化结构日益丰富多彩。

科学的价值观是引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灵魂。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市场结构及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发展契机,更给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良性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多元文化效应冲击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西方文化中所宣扬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观念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价值导向,尤其是迷茫困顿、无所适从的负面校园精神给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以及个性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小觑。而校园文化建设大多数被局限在学生群体当中,而教师和行政人员几乎是“事不关己”的脱节状态,缺乏教书育人、协同并进的内涵,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流于单一、空洞和肤浅,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理应倡导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和谐对应的大学精神。

(2)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创新仍处于摸索的阶段,改革过程中仍存在管理、体制、制度的不完善,过分重视硬件建设而轻视软件投入,甚至在教学、学术、科研方面有急功近利的苗头。着力发展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精神文化内涵则有些唱衰的迹象。多数校园文化建设由学校学生处、学工部、团委等行政管理部门干预,以宏观政策性、条例性规定形式展开,偏离了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缺乏感召力,难以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情感,在对人的价值理性的教育、激励和创新方面呈现出被动、滞后的局面。

2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负面清单管理概念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使得高校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自主权,更赋予了高校新的时代使命。大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其他市场运行机制无以比拟的超功利性。这就需要高校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市场多种资源、协调各类利益关系,从管理思维向治理思维转变,推行科学的管办评分离,采用协商协调、平等对话的方式落实大学章程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注重校内教育主体的共同治理和多方参与,推进校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学生主体人文通识素养,确保校园文化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1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反映着高校教育教学的整体精神风貌。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进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导向,遵循依法治国的精神,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传播先进有益的文化,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高校应结合本校办学实际水平和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简政放权,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利的关系,注重服务、引导和监督,促进重要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实现文化育人、立德树人提供必要的制度文化基础。在教学培养计划、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校纪校规建设等反映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方面,学校应秉承依法治校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完善校园管理制度,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制定及实施。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师生权力的对等,以人性化规章制度为师生共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强化教育主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意识。

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发展中独特的精神成果,是一种凝聚时代特征的高级文明形式,其本质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教育主体提供综合、显性的价值引导和示范作用。高校应本着育人第一的要旨,培养教师传道授业、授人以渔的使命感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做到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视野开阔、厚德载物、知行统一、自强不息。大学精神不仅是幽静清雅,充满人文气息、极具设计感的教学楼、图书馆和林荫大道,更是大师与弟子之间激情探讨,思想交锋、博采众长的思想阵地。在物欲横流、腐俗浮躁的社会负面价值观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保持清醒自知,鼓励学生卓而不凡并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当一所大学形成了本校特有的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浓厚、高雅的氛围,深居其中的学子们能够在纯净的校园里品味“文化”,师生对校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大学精神的光芒必然能重塑“象牙塔”的形象,使人为之振奋。

2.2鼓励多元自主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引导学生社团管理

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在多元、民主、开放、自主的校园文化格局之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依靠学生的自发性组织,更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领航作用,搭建宽松、民主的平台,保障师生参与校园多元文化活动的权利和机会。要以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关注师生的实际需要,定期或适时举办学术、文化、艺术、文体等活动,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多元知识交互、信息爆炸的今天,厘清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为致力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以及高雅艺术鉴赏等方面的师生提供交流、锻炼、展示的空间。校园文化活动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丰富师生业余爱好为目的的活动,而应是寓教学于乐的精神互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既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及美育的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又营造了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高校学生社团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学生依据社团章程自发展开各项有益的团体活动,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鲜明特点。在意识形态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走向,为大学精神的缔造添砖加瓦。学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重视社团在学校整体规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物质保障,为学生锻炼能力、培养爱好和提升素质创造足够的自由空间。学生社团的管理可以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社团准入、活动开展及监督评价负面合理干预,规定“不能做什么”,而在社团活动的具体运行和目标实现上予以放权。加强思想指导,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鼓励扶持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等多种社团组织的发展,适时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配备具有政治觉悟和人文素养的社团指导教师,定期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平等对话中共同促进学生社团活动的良性发展。

3结语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现有赖于学校和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以及师生双方教育主体的自知自律。在生存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高校要秉承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弘扬大学精神,促进多元自主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摘要: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是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的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制度保障和和精神支撑。高校应结合本校办学实际水平和发展现状,坚持人本主义思想,有针对性地简政放权,重塑大学精神,鼓励扶持多元自主校园活动,构建民主公平、开放繁荣的和谐校园文化。

关键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谐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杜文博,等.基于负面清单管理理念的高校改革发展[J].煤炭高等教育,2015(09).

[2] 张淑芳.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法治精神解读[J].政治与法律,2014(02).

[3] 施林峰.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8(12).

[4] 黄维娟,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5]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EB/OL].2015-05-05.

上一篇:从“法律的统治”到“法律人的统治”——对当下中国法律人观念的反思下一篇:谈《电力拖动》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