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理论调研论文

2022-05-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运理论调研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我国工运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我们党已经走过100年历程,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100年来,广大工会干部和亿万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一篇:工运理论调研论文

增强调研选题精准度 提高理论调研含金量

理论调研是事业发展的成功之基,调研选题是调查研究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工商局工商学会在调研工作实践中,始终把选题视为调查研究的动力引擎。视为事业发展的点睛之笔,着力提升选题高度、拓宽选题广度、蕴实选题力度,积极探索“增强调研选题精准度,提高理论调研含金量”的新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理论调研连夺江苏盐城工商局七年冠。先后三次顺利完成国家工商总局工商学会立项课题,其中《基层工商所(分局)职能转变研究》荣获全省工商系统2009年度理论调研成果一等奖,并获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度立项课题理论调研成果一等奖。

一、顺应形势要求与发展诉求,增强选题的渗透力

立意是选题的“题眼”,立意的准确、鲜明、新颖是折射理论厚度、思想高度和视野宽度的生动写照。有鉴于此,我们把立意作为选题方向的“指南针”,顺应形势要求与发展诉求,不断增强选题的渗透力。首先,立足上情,同向立题。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准确把握形势发展的方向,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上级局各项工作的要求,明晰选题要点,整合选题要素,使选题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符合本局实际。如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后,我们顺时而动,拟定了“基层工商局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课题: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做到四个统一、加强四化建设、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高目标”的要求后,我们拟定了“落实四个统一,建设四型基层”、“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构建科学履职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和“加强工商所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等课题,调研成果分别在《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工商行政管理》、《中国工商报》发表。其次,立足局情,同步寻题。将选题的主攻方向与贯彻落实领导决策部署、服务年度大项工作、全局中心工作、时段重点工作同步。与解决履职存有弱项、漏项、缺项问题同步,与科室有亮点、分局有特色、全局有发展同步。如每年全局新春团拜会后的第一个会议。为创新工作专题讨论会,局班子成员依照分工、科室负责人对照新任务,围绕先期调研议定的创新课题,逐题讨论、相互交流、完善提升,实现了列题、论题、定题环环紧扣,推动了选题高位运行、高速运转、高效运作,保证了选题源源不断。第三,立足市情,同拍觅题。积极跳出工商看工商,做到选题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拍。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拟定了“让资源与市场优势相结合”的课题:围绕品牌发展,拟定了“实施商标战略,增强区域竞争力”、“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路径选择”的课题;围绕新农村建设,拟定了“对‘+’号的思考——兼谈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课题;围绕以工兴市、以工强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五大实事,服务全市保增长、促发展”的15条意见,东台市委书记亲作批示全市推广,并被省政府办公厅摘转。

二、接应内外互动与上下联动,增强选题的扩散力

提炼是选题的“题旨”。选题离不开选择、鉴别、归拢、集中,选题提炼的过程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理解、消化、吸纳新知识、新经验和新思考的过程。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着力活化选题手段,在内外互动上下功夫,在上下联动上做文章,努力增强选题的扩散力。一是动态切人,在前瞻思考中选题。选题是体察工作的“望远镜”,唯有立高瞻远,方能脑清目明。处在终端环节的基层工商分局,传统监管的思维定式根深蒂固,不加以正确引领,将直接影响工商职能转变和全面履职的到位。为此,我们从2005年起,就以构建“规范运行标准控制、科学履职质量评价、履职尽责能力保障、监督落实考核奖惩”四大体系为题,加强“四化建设”长效管理措施的研究,在实践中析题,在发展中提炼,登记注册、经济户口管理、执法办案三大工作规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质量考评办法》、《操作实施手册》和《基层分局岗位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不断盘旋上升。加快了全局监管创新、职能转变、工作转型的进程,重规范、重程序、重细节深入人心。二是深层透视,在解决问题中选题。选题是释疑解难的“大处方”,唯有对症下药,方能强身健体。在选题时。我们“追着问题跑,对照问题拟”。针对基层分局力量配备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确、上下衔接不紧密、内部流转不顺畅,工作规程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我们化问题为课题,把研究重点确定在标准化建设上,出台了“基层分局标准化管理操作规程”,成功开发了标准化管理内部流转软件系统,解决了上述矛盾,其成果在盐城市工商系统全面推广:针对机关多头对下部署、工作整合缺乏、分局疲于应付的问题,我们以构建“大服务、大监管、大执法、大维权、大监察”为题,完善了机关对下部署扎口管理、对下督查指导综合推进、对上报告牵头科室主办的工作模式;针对执法办案存在“划地为界”、“孤军作战”、“尺度不一”的现象和问题,我们以“建立联查联管机制推行执法监管”为题,完善了执法办案“信息联通、力量联合,考核联结”三个机制,实现了执法人力、智力、物力的有效整合。三是外部汲取,在风险防范中选题。选题是阻隔风险的“防护坝”,唯有未雨绸缪,方能赢得主动。实践中,我们将他人问题预警剖析、隐性问题深入挖掘、苗头问题超前防范。如“苏丹红”事件发生后,我们从见事早、行动快、效果好人手,以“在第一时间内实施处置、采取第一措施实施管控、明确第一责任实施追究”为课题,在全省工商系统中首先出台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之我见》研讨材料参加了全国工商系统学术交流,得到了总局学会领导的高度赞扬。四是创新创优,在重点突破中选题。选题是推进效能提升的“加速器”,唯有自生动力,方能永葆活力。调研中我们按年度选课题、推创新、促创优。2007年拟定了“强所路径的探索”、“基层工商分局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创新抵御履职风险的思考”、“实施部门联动加强重热点行业监管的思考”、“加强行政指导、推进行业自律的思考”等课题:2008年拟定了“强化基础管理提升履职效能的思考”、“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路径的探索”、“建立行政指导机制的制度分析”等课题;2009年拟定了“基层分局教育培训示范点建设”、“基层分局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推进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分级监管”、“经济户口管理预警机制的建立”、“行政处罚案件风险点电子跟踪监测制度”、“工商部门业务录入过程中数据质量控制”等课题。课题的拟定和落实,成为指导实践的依据,推进了各项工作的纵深发展。

三、呼应工作进位与形象升位。增强选题的生命力

质效是选题的“题魂”,在推进工

作进位与形象升位中。选题得当,事半功倍;选题失当,事倍功半。能否快落实、巧落实选题,事关理论研究价值的实现。工作中,我们抓住四个环节,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大小并重,既谋划长远,又贴近实际。如“两费”停收后,给基层工商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围绕准确定位、推进发展的要求,拟定了“两费停征后基层工商部门履职重点的回归”总课题,并从“两费”停收基层工商分局易出现的现状、监管力量短缺的原因分析、人员力量重新配备的思考、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拟定了10个子课题,调研的深入、选题的结题、成果的转化,对全局履职观念的更新、履职重心的回归、履职机制的完善起到了撬动作用。坚持主辅相承,既抓住中心,又抓住重心。在承接上级局(学会)交办的“创新和建立商标富农机制”、“经济户口管理制度效能评估”、“基层工商所(分局)职能转变研究”等三个国家级课题中。我们均按照省局学会的决策部署,推行了主报告分报告、主调研分调研、主提纲子提纲同时运作、套搭推进的举措,增强了调研的实效性。如在实施“创新和建立商标富农机制”课题攻关中。我们组建了4个子课题调研小组。细化调研提纲101项,分别以“东台市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运用农产品商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情况调查”为题,形成了4个分报告,为省、市、县三级局学会联动完成《创新和建立商标富农机制》的主报告提供了基础材料,调研成果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学会的认可和肯定。坚持难易适度,既知难而进,又量力而行。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扩大和丰富了江苏省工商系统“服务型、监管型、法治型”工商建设的内涵。我们结合局情、职情、岗情,分类列题,实行纲目并举、化难为易。围绕“监管型”工商建设拟定了“基层分局巡查监管组任务标准的界定”、“巡查监管风险点分析”、“巡查监管组在推进实现职能转变中的作用”等子课题:围绕“法治型”工商建设拟定了“影响法治型工商建设的成因与对策”、“法治型工商建设价值取向及其保障措施”、“法治型工商建设的内力与外力”等子课题。分类析题、分组(机关学组、分局学组)解题、递级推进、阶段考量,促进了调研工作的开展。坚持质效统一。既推动创新,又服务实践。以质效作为选题的价值取向,以推动创新服务实践作为选题的考量标尺,实施选题分级管理。对涉及体制、机制改革和具有长远重大指导意义的一级课题,聚力重攻;对亟待化解矛盾、不断完善提升以及重点推进落实的二级课题,组队冲刺。近三年来。我们分别确立一级课题36件、二级课题58件,其中68件调研成果被上级采用推广。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自2003年以来,全局连年从东台市委、市政府捧回“综合先进单位”、“十佳服务单位”奖牌;连续被省和盐城市表彰为“文明行业”和“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连夺盐城市局综合考核“七连冠”,三次被省局表彰为“县级先进工商行政管理局”:2008年被国家工商总局、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联合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

作者:江苏省东台工商学会

第二篇:关于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运事业取得的成就、经验及启示研究

我国工运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我们党已经走过100年历程,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100年来,广大工会干部和亿万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贡献智慧和力量。2021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同志和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刚同志,带领由办公厅、研究室组成的课题调研组,围绕100年来党领导工运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宝贵启示,先后赴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江苏、湖南、河南、辽宁、四川、福建等地,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研讨、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如下报告。

一、始终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作为“九个必须”根本要求的第一条来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阐明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凸显了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100年来,党把领导工人运动、指导工会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工会始终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纲领为纲领,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1921年,我们党成立后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明确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强调“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党先后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等机构,加强对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领导,有力保证了党的领导的落实。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历届全国劳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历届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都得到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力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制定有关法律、制度、政策等,确立和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950年制定的《工会法》,是新中国最早实施的三部基本法律之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为工会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1992年4月,修訂后的《工会法》把党对工会的领导及其方针、政策法律化,党对工会的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的群团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工会工作才能方向明确、不走偏路,才能做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才能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才能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工会要永远保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一优良传统。王东明同志在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阐释为“八个坚持”基本内涵和“四个立足”实践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是“八个坚持”的关键内容,并作为首条突出加以强调。2015年1月8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7月6日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党的群团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推动工会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出明确部署,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的历史选择,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也是工作准则和具体要求。只有在工人阶级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工运事业才能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生机勃勃向前发展。

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上,工会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新的征程上,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始终胸怀“两个大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实肩负起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政治责任,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增强对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的认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永远做党最坚实的依靠力量和最牢固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要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对党中央负责、向党中央请示报告的制度安排,健全全总党组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各级工会向同级常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健全落实工会干部双重领导制度,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广大职工中去。

二、始终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不断创造辉煌,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党成立100年来,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人运动实践,探索和发展了党关于工人运动的理论,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从暴动到以防御为主,广泛联系和组织工人群众,形成了一套讲究斗争策略的工运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为建立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奋斗,党的工运理论也实现了由“革命”到“建设”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工运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新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围绕工会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重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等,作出许多重要指示,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与工会组织、与工会工作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党的工运理论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继承性和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征和工会工作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开创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强调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首次明确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拓展工会的基本职责,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础上增加“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指出把握维权与维稳的关系,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重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等等,把我们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推进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工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中央先后部署开展的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大规模培训轮训工会干部,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不断巩固了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加强理论武装是管根本、保方向的基础工作,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定,思想就越敏锐,行动就越自觉。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阶级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才能真正担负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使命。100年来党领导的工运事业之所以历经风雨不断壮大,就在于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我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了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适应工会实际、反映职工需求的工运理论。工运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党的工运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是指导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正确理论。

新的征程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要发挥党的科学理论的根本指导作用。各级工会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头等大事和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相结合,在学懂弄通做实、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引导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三、始终大力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00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带领工人阶级实现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工人群众坚决贯彻党的方针,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针锋相对、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为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工人阶级坚决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走在时代发展最前列,立足本职、开拓创新,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發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工人阶级以高度的主人翁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以伟大的创造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工人阶级自身也历经锻造、千锤百炼,规模不断扩大,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素质明显提升,利益得到进一步实现,主人翁地位得到加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闪光群体,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主旋律。

工人阶级是我国社会中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最高、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最多、力量集中而强大的阶级,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永远是克敌制胜、推进事业的力量源泉。历史充分证明,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

新的征程上,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做到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打造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四、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豪迈壮志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命就是召唤,责任就是号令。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始终是工会组织的价值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按照党的工运策略,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动员工人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动员广大职工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按照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和“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会工作方针,参与企业管理,开展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等,为建立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极发挥作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工会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状况的变化,正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团结广大职工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党的群团工作的主线,服务群众是群团组织的职责。强调群团组织既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搞好“公转”,又要聚焦服务群众搞好“自转”,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立地,就是立足职责定位、立足所联系的群众,寻找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支持。工会牢牢抓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把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把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切实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

历史充分证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定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所制定的路线纲领、大政方针、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是决定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大局。工会工作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联,必须根据党的中心工作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工作重点,把党的纲领作为自己的纲领,把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团结动员职工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献计出力。

新的征程上,各级工会要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十四五”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踊跃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深化对劳动关系发展规律、工人阶级队伍发展规律、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

五、始终把维权服务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重要论述,重申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根本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初心不改、宗旨不变、立场不移的政治本色。工会要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就必须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20年,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建立的上海机器工会,以“谋本会会员的利益、除本会会员的痛苦”为宗旨。1925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开宗明义规定:“本会以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全国工会工作会议提出,工会工作的民主化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问题,工会必须切实关心工人的日常生活,如果工会不这样,便会发生脱离群众的危险,丧失作为群众组织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保护职工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成为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1953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中国工会七大致词中指出,“我们还必须经常地、密切地关心工人群众的生活状况,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必要与可能逐步改善工人的物質与文化生活和工人的工作条件”。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工会九大致词中指出:“工会组织都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继1992年《工会法》提出“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1994年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提出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从理论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维权的客观必然性问题。2001年,“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写入了《工会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度重视,对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十分关心,每次赴地方和基层考察,都要看望一线职工和劳模,百忙之中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向广大劳动群众致以“五一”节日的祝贺慰问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群团组织建设的永恒主题。离开了群众性,群团组织就容易走向官僚化、空壳化。工会是做群众工作的,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方面要作表率,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018年,中国工会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工会章程》,将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加了“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内容,明确了中国工会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各级工会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旗帜,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不断增强维权意识,提升服务效能,以维权服务的成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赢得人心。发挥全国3500个县级以上工会帮扶中心和16万个基层工会帮扶站点的作用,有效架起了一座党和困难职工群众的“连心桥”。截至2020年底,工会建档立卡的549.87万户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全部解困脱困,解困脱困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全体职工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历史充分证明,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点,也是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途径。工会是党领导的职工群众组织,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的天然属性和生命线。工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职工群众。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工会只有履行好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才能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把职工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新的征程上,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职工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的维护力度,加强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群体的权益保障。要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评估机制、协调机制等建设,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要做实服务职工工作,健全困难职工家庭常态化帮扶机制,巩固拓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继续叫响做实送温暖、金秋助学、阳光就业、职工医疗互助、工会法律援助、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品牌,加强“劳动者港湾”、爱心驿站等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推进智慧工会建设,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

六、始终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中国工会始终坚定紧跟党的步伐,与时俱进改进工会组织原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改革创新成为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鲜明特色。中国工会九大之后,全总着力恢复和健全工会组织领导体系。1982年全总进行了机构改革,其核心是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密切联系群众。1988年9月,全总十届六次执委会议审议通过《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确定了工会改革的基本框架。1995年3月,中办印发《全国总工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围绕调整和精简产业工会机构、明确政事职能分开、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工会组织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2010年2月,全总十五届三次执委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自身建设的决定》,研究和解决工会自身建设中带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包括工会在内的群团组织的改革创新,亲自出席中国工会十六大和十七大、全国劳模大会等重要会议,两次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群团改革指方向、定方针、交任务、提要求,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强调要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会工作,坚持和完善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制度、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制度、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健全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努力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2015年,党中央决定在全总开展中央群团机关改革试点,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2017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全国总工会、上海市、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充分肯定试点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明确要求要继续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巩固改革成果;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指出要构建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增强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会覆盖面日益扩大、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从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110多个工会组织、34万名会员,发展壮大到目前的250多万个基层组织、近3亿会员,成为世界上会员人数最多、组织规模最大的工会组织。

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也是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工会工作与社会变革、劳动经济关系的调整变化、职工群众的现实诉求息息相关,只有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工会工作,才能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工运事业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步前进。

新的征程上,各级工会要不断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树立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使基层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要强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完善联系职工群众的制度机制,以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为牵引,引导工会干部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推动解决问题,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工会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100年来党领导工运事业取得的成就、经验及启示,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与力量,团结引导广大职工满怀豪情地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全国总工会课题调研组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

2006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项目(学位[2006]21号),委托顾海良教授为负责人,武汉大学及有关单位共同承担此项目的研究。我们随即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组,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对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二级学科博士点的有关材料(截止时间为2006年1月)进行了调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总体状况、学科点的分布、依托机构、原有学科基础、学科支撑、科研状况、学术队伍、带头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项指标的上万个数据进行了查阅、梳理和核对,弄清了现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基本情况,对这些基本情况作了初步分析,并以此为据,对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发展速度较快、总体状况较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总体说来发展速度较快、状况良好。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这种发展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高等学校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一学科本身发展、积累的必然。

199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第一批博士点,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3所高校通过评审,建立了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此后,1998年、2000年、2003年先后又有20所高校获准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同时有5所高校获准设立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可在本学科点上招生。至2005年以前,共有28所高校可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审批细目见附录Ⅰ:表Ⅰ-1)。2005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了学位[2005]64号文件,根据文件精神,于2006年1月专门组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评审。经此次评审,到目前为止,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建立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10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细目见附录Ⅰ:表Ⅰ-2),从理论上推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有208个博士学位点可以招生(以一级学科博士点所含的5个二级学科都可以招生计算)。这种发展与最贴近的相关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共党史党建——比较,其速度是相当快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1981年第一批学位审核到现在,全国二级学科博士点只有11个,另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可以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共29个学位点可以招生;政治经济学从1981年第一批学位审核到现在,全国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另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可以招收政治经济学博士生,共35个学位点可以招生;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1984年第二批学位审核到现在,全国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另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可以招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生,共18个学位点可以招生;中共党史党建从1981年第一批学位审核到现在,全国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另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可以招收中共党史党建博士生,共18个学位点可以招生。(相关学科博士点审批细目见附录Ⅰ:表Ⅰ-3)以上4个相关学科从1981年至今20多年来,可以招收博士生的学位点总和仅100个,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远低于本学科。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综合性研究的高度重视,立足发展,重点支持,才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迅速发展。

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良好。

从学科点设置的研究方向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置的研究方向基本符合本学科的要求,尤其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研究方向,领域较广阔,这对于从多方面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十分必要。

一级学科博士点,共设置104个研究方向,减掉重合的研究方向,实际有48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绝大多数不仅符合本学科的属性,而且紧扣时代特征,密切联系当代中国实际,既凸现了我们党的基本理论研究,又凸现了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迫切关心问题的研究;凸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在本学科领域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置的研究方向基本符合本学科的要求,与课题组确定的研究方向相比照,61.1%的博士点设置的研究方向属中度、高度相关。(学科点研究方向细目见附录Ⅱ:表Ⅱ-1、表Ⅱ-2)

从学科点开设的课程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开设的课程符合本学科的要求,与课题组确定的核心课程相关度较高。

为了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课程,课题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和本学科的实际,经反复推敲,确定了10门核心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社会思潮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比照这10门核心课程,课题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统计。一级学科中,开设的课程与本学科属性高度相关的博士点占66.7%,中度相关的博士点占28.6%,低度相关的博士点占4.8%。二级学科中,开设的课程与本学科属性中度相关的博士点占52.1%,高度相关的博士点占22.5%,低度相关的博士点占25.4%(学科点的课程设置相关度见附录Ⅲ:表Ⅲ)。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快速、良好的发展有充分的客观依据。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学科点的高校分布和地区分布的情况反映了这种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表1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多建立在综合性和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博士点的分布也占一定的比例。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47.6%的博士点分布于综合性院校,33.3%的博士点分布于师范类院校,9.5%的博士点分布在理工类院校。10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32%的博士点分布于综合性院校,32%的博士点分布于师范类院校,26.2%的博士点分布在理工类院校,理工类院校二级学科博士点所占的比例高于它在一级学科博士点所占的比例(见图1)。

从学校层次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大多分布在省、部级重点院校。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1工程”建设院校占85.7%,“985工程”建设院校占57.1%。10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1工程”建设院校占53.4%,“985工程”建设院校占16.5%(一、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置在“211工程”建设院校和“985工程”建设院校的名录见附录Ⅳ:表Ⅳ-1)。余下的博士点也大都建立在师资力量强、学科基础深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的省级重点院校。

从图2可以看出,在地域分布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地区的高校,分别占33.3%和28.6%,西南地区尚无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高校,分别占21.4%、20.4%和17.5%,华南地区博士点较少。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过去本学科博士点少,近两年来增长速度快、幅度大,现已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科点地区分布见附录Ⅳ:表Ⅳ-2)

上述情况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发展:(1)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华北、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其博士点的数量也最多;(2)同我国高校发展状况相适应,华北、华中、华东地区高校数量多、层次高,其博士点也多;(3)同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战略相适应,这是这些地区博士点增速快、增幅大的原因所在;(4)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教育相适应;(5)同个别地区(如广东)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相对应。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有相当深厚的学科积累,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

首先,从依托机构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多依托于所属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政治学院。这不仅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发展有自身的依托,而且表明这些博士点的设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发展的必然。

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在所属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占19%,设置在政治学院的占33.3%,设置在其他院系的占28.6%,设置在社科部的占19%。二级学科博士点中,设置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占11.7%,设置在政治学院的占43.7%,设置在其他院系的占36.9%,设置在社科部的占7.8%。(学科点的依托机构细目见附录Ⅴ:表Ⅴ)

其次,从学科点原有的建设基础看,绝大多数一级学科博士点正在培养或培养过一届以上本学科的博士生,部分二级学科博士点正在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生,良好的学科建设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在2004年之前均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已完整地培养过一届本学科博士生的有12个点,占57.1%;正在培养本学科博士生的有8个点,占38.1%;未招过生的有1个点,占4.8%;另外,有3个点被批准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见附录Ⅵ:表Ⅵ)从博士生的质量看,社会反映良好,有一批博士生毕业后成为一些高校的学术骨干并遴选为本学科的博士生导师。

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单位中,7所师范院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虽未完整培养过一届博士生,但这8个单位所获准的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见附录Ⅰ:表Ⅰ-2),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基础,占二级学科博士点总数的22.3%。

第三,从学科点的相关学科支撑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较好的学科支撑,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总体学科支撑较完备,二级学科博士点也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支撑。相对完备的学科支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最相关的支撑学科是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等一级学科。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相关学科支撑较完备,81%的博士点所属院校都设有1~3个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如图4所示,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中,设置上述3个相关学科博士点的占42.9%,设置2个相关学科博士点的占14.3%,设置1个相关学科博士点的占23.8%,未设相关学科博士点的占19%;其中,又以2个点的相关学科支撑最为全面,除设置有3个相关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外,还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政治学理论等一系列相关度极高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个别理工类院校近十年来在人文社科方面发展很快,除设立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外,还具有哲学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见附录Ⅶ:表Ⅶ-1)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最紧密的相关支撑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和政治学理论等5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多不同程度地有一定相关学科的支撑,66.7%的点设有1~4个相关学科的博士或硕士学位授权点。如图5所示,二级学科博士点中,设置4个相关学科博(硕)士点的占2%,设置3个相关学科博(硕)士点的占8.1%,设置2个相关学科博(硕)士点的占16.2%,设置1个相关学科博(硕)士点的占40.4%,未设置相关学科博(硕)士点的占33.3%(见附录Ⅶ:表Ⅶ-2)。

第四,从学科点的科研情况看,近三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其中国家及各部委项目707项,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奖众多。较强的科研实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相应的条件保障。

资料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目前共承担707项国家及各部委课题,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承担342项,包括14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1项教育部项目和12项其他部委项目;二级学科博士点承担365项,包括22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36项教育部项目。近三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科研经费共7955.95万元,85.7%的博士点经费超过100万元;二级学科博士点的科研经费共4974.95万元,23.9%的博士点经费超过100万元。一级学科博士点共获得各类科研奖励1251项,其中国家级和教育部奖42项,包括11项中国图书奖、12项“五个一”工程奖和1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二级学科博士点共获得各类科研奖励2043项,国家级和教育部奖37项,包括14项中国图书奖、13项“五个一”工程奖和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见附录Ⅷ:表Ⅷ)

第五,从学科点的学术队伍看,整体情况较好,年龄结构合理,教授和有博士学位者的比例较高,与一级学科博士点相比,二级学科博士点的教授相对年轻。这样一支规模大、结构合理、有较高素质、后续力量强的学术队伍是经过长期培养和锻造出来的,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后续的人才保障。

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队伍共1583人,其中教授占41.1%,博士生导师占22.9%,有博士学位者占47.3%,有硕士学位者占39%。各博士点学术队伍中教授的比例多集中于30%~50%之间,梯队年龄结构相对合理,92.9%的教授年龄集中在36~60岁之间,6.9%的教授年龄在61岁以上,0.2%在35岁以下。

二级学科博士点学术队伍共2663人,其中教授占31.6%,有博士学位者占31.5%,有硕士学位者占49.2%。各博士点学术队伍中教授的比例集中在28%~40%之间,梯队年龄结构比较合理,96.6%的教授年龄集中在36~60岁之间,2.1%的教授年龄在61岁以上,1.2%在35岁以下,与一级学科博士点教授相比相对年轻。(见附录Ⅸ:表Ⅸ)

第六,从学科点的学科带头人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的带头人队伍,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本学科朝着正确的方向稳固、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有学科带头人173位,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85位、二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88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带头人年龄在41~60岁的占84.7%,61岁以上的占12.9%,40岁以下的占2.4%;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带头人年龄在41~60岁的占92%,61岁以上的占5.7%,40岁以下的占2.3%。高学历者众多,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带头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0.6%,具有硕士学位的占23.5%;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带头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1.1%,具有硕士学位的占19.3%。培养博士的经验较丰富,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博士生导师占带头人的97.6%;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博士生导师占带头人的46.6%。(见附录Ⅹ:表Ⅹ-1,表Ⅹ-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共承担219项国家和教育部课题,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承担了130项,包括57项国家课题、73项教育部课题;二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承担了89项,包括34项国家课题、55项教育部课题。近三年来,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共获科研经费6461.8万元,78.8%的带头人经费超过10万元;二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共有科研经费4022.1万元,72.7%的带头人经费超过10万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514项,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获得239项,包括3项中国图书奖、4项“五个一工程”奖、9项高校人文社科奖和27项省级社科一等奖;二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获得275项,包括3项中国图书奖、2项“五个一工程”奖、2项高校人文社科奖和28项省级社科一等奖。(见附录Ⅹ:表Ⅹ-3)

二、存在问题较多、建设任务繁重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发展看,尚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一是专业发展不平衡。二级学科中个别专业的博士点过少。10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44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点30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点25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博士点3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点1个。从二级学科点所属学校的级别看,在“211工程”建设院校和“985工程”建设院校中,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博士点的比例最高,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点比例最低。(见图7-1、7-2,另见附录Ⅳ:表Ⅳ-3)上述情况虽然反映了社会和高校发展的需求,但是从学科、专业的发展看,不平衡的情况仍然是明显的。

二是学科点的原有基础不平衡。从学科点原有的学科建设基础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都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一级学科博士点虽然2004年以前均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总体学科建设积累较深厚,但是各博士点审批时间不同,学科建设历史长短不一,部分博士点还未完整培养出一届本学科的博士,个别单位至今未招过本学科的博士生。(见附录Ⅵ:表Ⅵ)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只有22.3%的博士点有一定的学科建设基础,各学科博士点之间不平衡状况明显。

从学科点的相关学科支撑看,各博士点的相关学科支撑程度不平衡。一级学科中,19%的博士点所属院校未设立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等与本学科最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点;而二级学科中,33.3%的博士点未设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和政治学理论等最相关的二级学科博士或硕士点,且没有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立有全部上述5个相关学科的博士或硕士点。(见附录Ⅶ:表Ⅶ-1、表Ⅶ-2)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有相当比例的博士点依托于其他院系、社科部,且存在有学科博士点分散依托于多个机构的现象。

如图3所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中都有相当比例的博士点依托于其他院系和社科部,其中依托于其他院系和社科部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占47.6%,依托于其他院系和社科部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占44.7%。另外,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都存在依托机构分散的情况,有38.1%的一级学科博士点、38.2%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分别依托于所属院校的多个机构。(学科点依托机构细目见附录Ⅴ:表Ⅴ)博士点依托机构分散,学术队伍的力量也分散在多个学院,不利于学科点的建设和教研的统一管理,应进行院系结构调整,整合本学科点的教学与科研力量。

第三,在科研方面,二级学科博士点承担的课题中与本学科不相关的比例较大,部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多数二级学科博士点科研经费较少且未获过国家或教育部奖励。

一级学科博士点承担的国家及各部委科研项目中,5.8%的课题与本学科相关度不大(包括1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14.3%的博士点近三年科研经费不足100万,28.6%的博士点未获得过任何国家级或教育部奖项。二级学科博士点承担国家和教育部项目365项,其中58.4%的课题与本学科无关(包括15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0项教育部项目),76.1%的博士点近三年科研经费不足100万,70.4%的博士点未获得任何国家级或教育部奖项。(见图8,另见附录Ⅷ:表Ⅷ)

第四,学科带头人专业背景较广泛,一定比例的带头人担任非本学科的博士生导师,部分带头人科研状况欠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博士点中普遍存在着学科带头人专业背景较广泛的情况。如图9所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带头人中,专业背景为哲学的占50.6%,政治学占10.6%,经济学占9.4%,其他专业(包括历史、法律、管理、教育、文学、心理学等)占8.2%,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各占7.1%,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工类专业各占3.5%;二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中,专业背景为哲学的占26.1%,其他专业占20.5%,政治学占19.3%,理工类专业占10.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占8%,经济学占6.8%,中共党史占5.7%,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占3.4%。(见附录Ⅹ:表Ⅹ-1)学科带头人的多学科专业背景表明,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特点,对其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大多数指导教师面临一个提高认识的问题,也面临一个专业转换和扩大知识面的实际问题。

一级学科博士点中,43.4%的博士生导师分别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外国哲学、政治学理论、中国哲学、比较教育学和德育学等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二级学科博士点中,非博士生导师的带头人比例高达53.4%,而在博士生导师中,又有63.4%的人担任着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管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政治学理论、科技哲学和刑事诉讼法等专业的博士生导师。这种情况也提出了如何保证本学科教学力量和教学质量的问题。(见附录Ⅹ:表Ⅹ-2-1、表Ⅹ-2-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部分学科带头人近年来的科研情况不佳。一级学科博士点中,23.5%的学科带头人未承担过国家或教育部项目,21.2%的带头人近三年经费不足10万元,7.1%的带头人未获过国家或省部级奖项;二级学科博士点中,31.8%的学科带头人未承担过国家或教育部项目,27.3%的带头人近三年的经费不足10万元,10.2%的带头人未获得过国家或省部级奖项。(见附录Ⅹ:表Ⅹ-3)这种状况亦会影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第五,部分二级学科点设置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与本学科属性相关度偏低。

资料显示,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置的研究方向和课程基本符合本学科的要求,但是38.9%的博士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组确定的研究方向的相关度较低;(见附录Ⅱ:表Ⅱ-2-1)25.4%的博士点开设的课程与课题组确定的核心课程的相关度较低。(见附录Ⅲ:表Ⅲ)这会严重影响本学科的专业化建设。

三、建议

根据上述情况,本课题组总的建议是,在今后五六年内,本学科发展的思路应坚持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优化队伍,调整结构,完善体系,强化管理。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1.增强学科建设意识,提升学科建设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质,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殊性质。就学科的一般性质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样是按照学科的性质划分出的一个门类或作出的一个领域的学术分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必须充分认识它的科学性和学术性。就它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殊性质说,其研究对象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共同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础理论学科、领头学科,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命工程学科,着力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学科支撑和依托作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设好这一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地位,必须充分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纳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总体建设规划。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课题,配置相应的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博士生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组编和出版,纳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教材建设规划;定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状况进行全国性的专项调研和评估分析。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层级上,设置国家重点学科,并参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研[2006]3号),制定更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规范。三是设置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列入教育部专项工程建设(如“211”建设工程、“985”建设工程)的学校,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列入专项工程建设计划,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水平。

2.优化学科发展,确保学科建设质量

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主要分布在综合性和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省、部级重点院校大都已有博士点。在地域分布上,华北、华东地区的高校已集中较多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二级学科博士点;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高校,近两年来,二级学科博士点也增长较快。整个博士点发展规模和地区分布,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我国高校发展状况,同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要求,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综合性教育等基本相适应。为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质量和规范,近五六年内不再增设一级学科博士点,严格控制二级学科博士点的数量。在10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数量偏少,可适当增补,但仍需严格控制数量,以便稳定规模,集中主要精力建设好现有博士点,实现本学科的优化发展。

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质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整体状况较好,队伍规模大,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后续力量强,特别是有一批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但是,学科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比例偏低,专业背景庞杂,部分导师尚缺乏培养博士生的经验,有的科研能力较差,未承担过国家或教育部项目,科研经费也偏少。有的单位“借船出海”的现象亦比较突出等。这就迫切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抓紧抓好学术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遵照中央要求制定具体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三种层次的人才,即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中青年理论骨干和后备人才。同时,要针对本学科队伍的现实状况,继续发挥各学科点带头人的作用,进一步实现导师的专业化、学科化,认真解决“借船出海”的问题。要通过严格考核科研成果,促进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要采取多种途径、手段和方式,在普遍提高导师整体素质的同时,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条件。

4.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学科服务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具有的很强的实践性特点,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建设中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学科服务功能,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抵御西方错误思潮的渗透,确保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1)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到学科的高度来加强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重要动因。因此,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要注意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要求,把有关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规律的探索、教学中的难点热点等问题纳入学科建设的探索之中,用研究的成果武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丰富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性、科学性、现实针对性、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实学科基础。

(2)为提高广大干部理论素养服务。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全党的重大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采取包括与各级政府机关联合共建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公务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以提高其理论素质,为完成党的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多作贡献。

(3)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服务。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可组建高水平的宣讲团,深入基层(包括企事业单位、社区),面对社会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难点热点问题,为群众作出有深度、有创见、有说服力的高水平的专题报告,写出思想性、可读性很强的通俗读物,为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服务。

5.注重人才质量,制订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本学科建设的落脚点,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要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为此,各学科点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学位 [2005]64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本点实际,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包括学科概况、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制、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其他学习安排、培养方式等八项内容。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正确处理一些重要关系:

(1)正确处理学科属性和研究特色的关系。各学科点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含区域发展)要求、本单位的学科基础和学者自身研究状况,形成研究方向的特色时,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不得随意设置研究方向。

(2)正确处理各二级学科及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如中共党史党建、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之间的关系。既要把握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交叉和渗透,又要把握它们彼此之间的区别和差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尚处于初创阶段,更要注意研究学科边界,突出学科特色。

(3)正确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本学科发展的基础。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建设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

(4)正确处理整体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的关系。各学科点的整体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定。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导师应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5)正确处理育人功能和育人方法的关系。育人功能和育人方法是人才培养中两个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人才培养方案一要注重突出思想政治理论外化的育人功能,即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的研究;二要注重突出思想政治理论内化的育人方法,即教育方法、手段、途径等,加强如何以科学的理论和精神武装、引导和塑造人的研究。这两方面的密切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特色所在,也是推进这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根本。

6.突出课程建设,统编高质量核心课程教材

加强课程建设,是提升学科专业水平的基础环节。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课程设置,总体上符合本学科、专业的要求。但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随意性、重复性、低水准和专业性差等不规范现象,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化水平。

为规范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本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应确定统一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可暂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社会思潮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等十门。由教育部组织或委托高水平的专家组统编这十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指导性教材,并组织出版,供各学科点参考使用。编著核心课程教材时,要注意把基础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的最新成果,丰富到课程内容和教材教学中去,以确保核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

7.加强理论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加强理论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总体上说,本学科的理论建设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既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又凸现了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迫切关心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也有一些学科点科研水平不高,存在着课题少、专业化程度低、无国家重点项目、成果质量亟待提高、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学术交流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理论建设,提高本学科的科研水平。

(1)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建立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高级研修中心,分期分批地组织本学科各博士点的导师到研修中心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编辑出版他们有关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的著作,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2)组织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到研修中心讲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理论前沿问题,并将其讲稿编辑出版,提供给各学科点导师研究和参考。

(3)每年由教育部安排一定数量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大招标课题和重点项目,供各学科点申报。

(4)选择若干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供各学科点共同使用。

(5)重视拓展学术研究的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注意开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争取在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自己的声音和良好的影响。

8.深化体制改革,规范教学科研机构管理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教学科研机构是促进学科有效管理、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可靠保证。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是,一些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较多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的依托单位,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院)或政治学院,有的设在公共政治课部某些教研室,有的设在与本学科相关度较小的学院,有的甚至分散在多个学院。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必须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获得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单位,应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或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仅有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应放在法学门类某一个院(系)、所内,以便集中建设、统一管理。

9.加大经费投入,设置专项建设资金

加大经费投入,是保障学科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经费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所在单位共同筹集,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教育部每年应设立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应设立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设有本学科博士点的部门(单位),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专项经费列入本单位的年度预算,以保障学科点有较充分的经费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10.加强评估工作,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加强评估工作,是强化管理、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制定本学科建设评估标准,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以作为各单位建设的参考和对各学科点进行评估的依据,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评估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仍不合格者,撤消其学位授予权。

(1)评估方式:实行学科点自我评估与专家组评估相结合

自我评估,每年一次。由学校主管部门组织各学科点对其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科学研究(项目、成果、获奖等)、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硬件建设、学位论文、招生考试等进行评估,写出评估报告。

专家评估,每四年一次。由国务院学位办组织本学科的专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进行全国性或区域性学科建设评估。专家组对各学科点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查,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对象进行全面考察,或者进行单项、多项指标评估,形成评估意见,上报国务院学位办。

(2)建立学科点基本数据公布制度

自我评估的基本数据要在各学科点的网站上公布。专家组的评估意见和最终评估结论在教育部网站上公布,以加强监督。

11.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科的整体发展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重要措施,对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要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设立若干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要从指导思想、基本条件、建设与经费、考核与认定、管理与职责等方面,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国家重点学科应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并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带动全国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2.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组建专门学科评议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处于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进行的是整体性研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分门别类研究,更不同于党史党建、政治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模大、数量多、涉及面广。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专门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对全国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进行评审,这不仅符合本学科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授权的审核工作。

作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组

上一篇:免费化学实验论文下一篇:对专业的认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