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干部教育观探析

2022-09-12

党从成立之初, 就十分注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可以说, 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史就是党的发展史中的一部分。历经革命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干部教育观从形成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今天, 中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 回顾党的干部教育观的演进, 学习和借鉴宝贵的经验, 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观的历史演进

(一) 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观

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 环境极为恶劣, 但是党意识到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并付诸行动, 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 重点内容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二, 重点培训对象是党员;第三, 培训平台为党校, 各地党组织先后开办了高级党校和初级党校, 前者训练政治知识较高和已有工作经验的党员, 后者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工人党员;第四, 教育班别多样化, 突出专业培训, 比妇女运动训练班、农民运动训练班、讲习所、湖南自修大学、工人补习夜校等。这些培训教育活动, 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同时, 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为适应需要, 党的干部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军事培训, 如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办工农红军军官教导队, 举办党团训练班, 在中央苏区瑞金创办苏维埃大学等, 大大提升了战斗力。

抗日战争时期, 党的干部教育进一步成熟和系统化。主要特点有:第一, 突出干部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干部教育第一”, 成立了中央干部教育部、高级学习组等, 毛泽东亲自给学员授课;第二, 教育内容要联系中国革命实际, 即“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 注重方式方法, 强调学习、生产和战斗相结合;第四, 纳入持久化的轨道。一系列创新的举措, 开创了培养干部工作的新纪元。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 党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需要迅速地培养大量治军治国的建设人才, 因此党适时地调整了干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把重点放在政治理论教育和业务知识技能教育上, 对教材作出了专门的规定, 对干部进行了正规的、系统的教育, 来培养出高素质的干部。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教育观

这一时期, 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 党的地位和历史任务发生根本转变, 为了建设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干部培训工作。

教育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经过不懈的努力, 形成了以党校为中心、各类干部教育学校为辅的干部教育体系, 其中, 就党校而言, 注重制度化建设, 建立比较完整的党校教育网。

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 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为了保持党的优良传统, 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 党重视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斯大林著作、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学习, 提升政治素质;为了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与素质, 通过各种形式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和补习班, 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工农干部进行文化教育, 同时对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财经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进行财经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注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 党在这一时期强化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坚持干部教育服务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教育观

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拨乱反正, 进行对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专业素质进行全面教育提高, 推动思想解放和开拓创新。二是坚持一手抓政治理论学习, 一手抓业务知识培训,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进行培训, 促进了改革的稳定发展。三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干部轨道的时期。重视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建设。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走向正规化、制度化。

二、党的干部教育观的现实启示

(一)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第一要务是讲党性

党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 特别是一把手, 在重要的岗位上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干系重大, 然而,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的诱惑之下, 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 中饱私囊;有的片面追求政绩, 不顾百姓死活;有的腐化堕落, 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究其原因, 共产主义信仰的丧失是最大的因素。因此,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把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放在第一位, 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 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这是干部教育工作最根本的任务。

(二)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各级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必须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工作大局把握到位, 这样才能完成党的历史使命, 保证国家的富强和繁荣。因此, 围绕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是我们党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过去有用, 现在同样有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应把握时代脉搏, 研究时代任务,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 全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干部, 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同步, 促进党和国家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完成, 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理想。

(三)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追求科学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 是党的各项事业的领头雁, 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要靠他们带领群众来实现。居其位, 谋其事, 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了, 才能真正做出让党和国家满意、让人民满意的业绩来。因此, 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性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然要求, 具体体现在, 一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培训规律, 提出不同的学习培训要求和目标;二要与时俱进, 培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比如培训体制与模式的创新要以按需培训为理念, 在制订培训计划、选择培训基地、选择培训教师时要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以理论知识的不同需求统筹安排, 真正做到“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再比如, 在创新课程设置上, 以坚持政治理论培训为主, 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的同时, 要培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 提高业务能力, 加强心理调适, 提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传统文化等知识素养, 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四)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

纵观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可以发现, 党的干部教育工作从来就没有偏离过群众, 也就是说, 党的干部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走群众路线。主要体现在:第一, 课程的安排。授课内容的设置不仅要考察干部的需求、时代的要求, 还要坚持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 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 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干部;第二,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努力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三, 培训方式要多样, 增加现场教学、社会实践、实地考察、参观革命老区、干部互动等份量, 做到融入群众, 提高培训效果。

(五)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强化长效机制

第一, 制度建设是长效机制的前提, 从延安时期党建立的在职和脱产培训的制度, 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 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从党第一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党内法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的版布, 到《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等规定的出台, 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已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第二, 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党90年来, 我党积累了丰富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经验, 为构建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 已形成了明确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这给党的各级干部培训树立了大方向, 党的组织、培训机构, 必须在这个大方向下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从课程设置、考核、考核结果的运用等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长远性的体制。

第三, 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有坚强的保障, 包括经费保障、人才保障、政策保障等。

三、结束语

当前, 我们正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 学习和借鉴党的干部教育观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努力开创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局面,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障、人才支撑。

摘要:党历来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培训, 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特定的干部教育观, 从大的方面看包括革命战争时期干部教育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教育观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教育观。在特定的干部教育观的指导下, 我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 为党的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干部教育要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 第一要务是讲党性、坚持走群众路线, 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同时,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追求科学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探索和完善长效机制。

关键词:干部教育观,历史演进,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1] 李波, 范东月.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教育述略[J].党政干部学刊, 2012 (02) .

[2] 吴自强.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5) .

[3] 李晖.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90年历史回顾[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天津学术文库 (上) [C].2011

[4] 义同徽.加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途径初探[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 (02) .

上一篇:右美托咪啶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下一篇: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